触电防护技术讲解

合集下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

所谓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

专业电工人员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在技术措施上,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绝缘1.绝缘的作用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绝缘在电气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绝缘具有很强隔电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电器、电气设备、装置及电气工程上,如胶木、塑料、橡胶、云母及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2.绝缘破坏绝缘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发生绝缘破坏。

绝缘材料除因在强电场作用下被击穿而破坏外,自然老化、电化学击穿、机械损伤、潮湿、腐蚀、热老化等也会降低其绝缘性能或导致绝缘破坏。

绝缘体承受的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电流穿过绝缘体而发生放电现象称为电击穿。

气体绝缘在击穿电压消失后,绝缘性能还能恢复;液体绝缘多次击穿后,将严重降低绝缘性能;而固体绝缘击穿后,就不能再恢复绝缘性能。

在长时间存在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电化学作用、热效应作用,使其绝缘性能逐渐降低,有时电压并不是很高也会造成电击穿。

所以绝缘需定期检测,保证电气绝缘的安全可靠。

3.绝缘安全用具在一些情况下,手持电动工具的操作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或站在绝缘垫(台)上工作,采用这些绝缘安全用具使人与地面,或使人与工具的金属外壳,其中包括与相连的金属导体,隔离开来。

触电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触电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触电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一)安全防护1.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制订电气安全规程和一系列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的基础数据,它取决于人体电阻和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

世界各国对安全电压值的规定也各异,采用50V和25V的居多,也有规定40V、36V或24V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接触电压限值(相当于安全电压)为50V、并规定25V以下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国外还有在特殊情况下采用25V安全电压值的。

我国的安全电压为36V和12V。

如无特殊安全结构和安全措施,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手提照明灯等,其安全电压应为36V;工作地点狭窄,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环境(如金属容器内)的手提照明灯,其安全电压应采用12V。

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受电流遭到电击导致人身伤亡的。

人的平均电阻为1000一1500欧姆,电流为50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安全电压是指保证不会对人体产生致命危险的电压值,工业中使用的安全电压是36V以下。

在有电阻、电容、电感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几十伏,电容或电感的电压可以超过百伏特。

电源电压高于电容耐压时,会引起电容爆裂而伤害到人。

在强电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2人以上。

万用表使用完后,应将切换旋钮放在交流电压最高档。

对于高压电容器,实验结束后或闲置时应该双电极短接串接合适电阻进行放电。

2.绝缘通常采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云母、玻璃、木材、布、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

绝缘材料的性能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温度、湿度都会改变其电阻车,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等也会降低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值,对于一些高分子材料,还存在由于“老化”导致的绝缘性能逐步下降的问题。

长期搁置不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要求手持电动工具带电部分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

移动式电动工具及其开关板(箱)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橡皮绝缘护套或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线。

3.屏护某些开启式开关电器的活动部分不便绝缘,或高压设备的绝缘不能保证人在接近时的安全,应采取屏护措施,以免触电或电弧伤人等事故。

触电防护技术

触电防护技术

触电防护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 绝缘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封闭和隔离,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并应符合专业标准规定。

2. 屏护采用护罩、箱闸、遮拦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金属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遮拦应挂标示牌,必要时配备光电报警连锁装置。

遮拦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超过0.1m,栅遮拦高度户内不低于1.2m,户外不低于1.5m。

栏条间距不应大于0.2m。

对于低压设备,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高度一般不小于2.5m。

3. 间距①线路间距②用电设备间距,常用开关电器安装高度为1.3~1.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室内灯具高度应高于2.5m,低于2.2m应采取安全措施,人碰不到的地方可减为1.5m,户外灯具应高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③检修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小于0.1m;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 IT系统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对保护接地电阻有要求,380V不接地系统要求≤4欧,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不超过100kV.A时,要求≤10欧,不接地配电网,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公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且≤120/IE2. TT系统(配电网接地,电气外壳接地) 主要用于低压用户,且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优先使用前者。

3. TN系统保护接零要求: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不允许部分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只能接地的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重复接地合格。

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点的再次接地(位置:电缆或架空线进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的最远端及每1km处。

接地电阻:RS≤10Ω )。

工作接地合格。

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

工作接地电阻RN≤4Ω。

发生对 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手持式电气设备不超过0.4s,固定式电气设备不超过5s);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PPT课件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PPT课件
电气间隙是两个导体间或导体对另一个可导电体间的最小空气 间隙。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03 第三章 防触电技术

03 第三章 防触电技术

(b)
L1
断线后
L2
无设备 漏电,但
L3
三相负 PEN
荷不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导
致0点
“漂移”
U≠0
P1=1000W
U1=127V
P2=2000W U2=253V
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设备烧毁
PEN
L1
L2
L3
PEN
U≠0
(c)
断线后
无设备
漏电,但
工作零
线被切

(c) 断线后 无设备 漏电,但 工作零 线被切 断
4)围墙:室外落地安装的变配电设施应有完好的围墙。围墙的 实体部分的高度不应低于2.5m。
三、安全距离 1、安全距离的意义 安全距离指的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
体,防止车辆或其他物体碰撞或接近带电体等 造成的危险,在其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间距离。
2、安全距离的规定 安全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运
就可以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控制在安全范 围之内,而且接地电流被接地保护电阻分流, 流过人体RP的电流很小,保证了操作人员 的人身安全。
L1
保护接地
L2
的原理就
L3
是给人体
并联一个
很小电阻,
以保证发
生故障时,
RP 减小流过
IP
人体的电
流和承受
的电压很
小。
二、 TT系统原理
TT系统——设备外壳及配电网均直接接地。原理:当一项漏电,则电流经RN 及RE构成回路,流经人体电流较小。
绝缘材料及制品
棉纱、布带、纸
105
黄(黑)蜡布(绸)
120
玻璃布、聚酯薄膜

触电的防护知识

触电的防护知识
21
一、IT系统
• IT系统应用范围 IT系统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包括低压不接地配电网(如井下配电网)
和高压不接地配电网,还包括不接地直流配电网。在这些电网中,凡由 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带危险电压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除另 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应当接地具体部位是: (1)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移动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 金属结构; (2)0Ⅰ类和Ⅰ类电动工具或民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3)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控制台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 和金属门; (4)配线的金属管; (5)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6)电缆金属接头盒、金属外皮和金属支架; (7)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 (8)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12
一、屏护
2. 屏护装置的安全条件 •尽管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但为了保证其有 效性,须满足如下的条件: •(1) 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和良好的耐火性能。为防止因意外带电而造 成触电事故,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 须实行可靠的接地或接零。
13
一、屏护
• (2)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 保持必要的距离。遮栏高度不应低于 1.7m,下 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 0.1m , 网眼遮栏与带电 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2-2 所示的距离。栅 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 1.2 m ,户外不应小于 1.5m ,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 0.2 m 。对于低压 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8 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 2.5 m 。
• 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 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 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在 间距的设计选择时,既要考虑安全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 人- 机工效学的要求。

防触电技术

防触电技术
图例
r/3
220V
R
第二节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二、接地保护原理
2
定义 不采用情况 采用情况 实质
∵ RE与RP (人体电阻) 呈并联关系, 且RE // RP ≈ RE
∵ RE<<│Z│, ∴ UP (人体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适用范围 存在问题
L1 L2 L3
r/3
注意事项
220V
2
定义 不采用情况 采用情况 实质 适用范围 存在问题 注意事项
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 用保护接地可靠。
对三相四线制系统,采用保护接地十分不 可靠。一旦外壳带电时,电流将通过保护 接地的接地极、大地、电源的接地极而回 到电源。因为接地极的电阻值基本相同, 则每个接地极电阻上的电压是相电压的一 半。人体触及外壳时,就会触电。所以在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不推荐采用 保护接地,最好采用保护接零。
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种类、 安装的方式等。
三、安全间距
1、线路间距
1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35
垂直距离
2.5
3.0
4.0
水平距离
1.0
1.5
3.0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35
垂直距离
1.0
1.5
3.0
水平距离
1.0
(1)、绝缘电阻检测
兆欧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
④摇测时,摇表必须平放,转速要均匀,每分钟约120 转,勿使摇表振动。 ⑤摇表的接线必须使用两根独立绝缘导线,不得使用平 行线或绞线。 ⑥测量后,应将被测设备充分放电。 ⑦用摇表测量电阻时,要持续1min。

触电防护技术知识(电气安全)

触电防护技术知识(电气安全)

触电防护技术知识(电气安全)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绝缘: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07Ω•m。

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2、屏护和间距:1)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2)遮栏高度不应低于l.7 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 m。

栅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l.2 m、户外不应小于l.5 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0.2 m;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 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5 m。

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3)用电设备间距: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 m,暗装的可取l.4 m。

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 m。

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l.3—l.5 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以便于操作。

墙用平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 m。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3—l.8 m,暗装的可取0.2—0.3m。

室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 m;受实际条件约束达不到时,可减为2.2 m;低于2.2 m时,应采取适当安全措施。

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 5 m。

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 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 m。

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l kV及1 kV以下者不应小于1.5m,10 kv者不应小于2 m。

4)检修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高压作业,10 kv无遮拦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线路作业,1.0M。

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IT系统(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

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E≤4Ω;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

触电防护技术和措施

触电防护技术和措施

触电防护技术和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可采用绝缘、屏护、安全间距、保护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等项技术或措施。

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该绝缘物只有遭到破坏时才失效。

电工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一般在107Ω·m-3以上。

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 MΩ;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在潮湿环境运行的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500Ω。

控制线路一般不应低于1 M Ω;潮湿环境的可降低为0.5 MΩ。

高压如35 kV的线路和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2500 MΩ。

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 MΩ。

运行中电缆的绝缘电阻应根据其额定电压设定在300~1500 MΩ之间。

电力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时的70%。

如测得变压器绝缘电阻低于出厂后的试验值的70%,应根据有关规定对绝缘油作耐压强度及其他试验。

高压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1 MΩ;转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0.5 MΩ。

FS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500 MΩ。

绝缘物由于击穿、损伤、老化会失去或降低绝缘性能。

绝缘物在强电场等因素作用下完全失去绝缘性能的现象称为击穿。

气体击穿后能自己恢复绝缘性能;液体击穿后能基本上恢复或一定程度上恢复绝缘性能;固体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

损伤是指绝缘物由于腐蚀性气体、蒸汽、潮气、粉尘及机械等因素而受到损伤,降低甚至失去绝缘性能。

老化是指绝缘物在电、热等因素作用下,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逐渐恶化。

带电体的绝缘材料若被击穿、损伤或老化,就会有电流泄漏发生。

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设备或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电工安全用具;阀型避雷器、断路器、变压器、电力电缆等高压设施;某些日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应定期进行泄漏电流试验,及时发现绝缘材料的硬伤、脆裂等内部缺陷。

同时,还应定期对绝缘物作介质损耗试验,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绝缘物的绝缘性能。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
第四章防触电技术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措施
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绝缘
•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器 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用来防止直接接触电击。
• 电阻率 107欧米以上
提问:电气设备的喷漆可否 单独作为防止电击的绝缘?
绝缘破坏的形式
击穿 老化 损伤
击穿
• 绝缘物在强电场及其他因素的作 用下,如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 ,将急速地发生破裂或分解,完 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破坏方式 称为击穿。
YAEBFHC
损伤
动物、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 误操作,外界的破坏
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1)、兆欧表(又称摇表) • 吸收比R60/R15:
判断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吸收 比越大越好) 2)、绝缘电阻指标:电动机0.5MΩ 3)、耐压试验 4)、泄漏电流指标 5)、介质损耗指标
二、屏护
• 用遮拦、护罩、闸箱等,把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措施。
网的保护零线连接在一起
部分的电位实现基本相等的一
处理方法
• 局部土壤置换,换入粘土或 黑土
• 填入减阻剂,如工业食盐、 木炭、石灰,但不能填入有 毒物质
装设要求
• 多根接地体互相靠近时,垂直接地 体的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的2倍,水 平接地体大于5米
• 尽量使地面电位分布均匀,减小跨 步电压。10KV变电所接地网应敷 设水平均匀带
注意事项
• 管道必须连通,接头处需安 装跨接线
• 1000V以下,不考虑跨步电 压,但应避开进出通道
• 与数字视频线路保持一定距 离
• 进入浴室的PE线不应再由 出线
• 按规范施工
第三节、双重绝缘和安全电压
• 加强绝缘——防止间接接触触电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1. 绝缘防护: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部分与人体隔离开来,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性。

例如,使用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 接地保护: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连接,形成一条低阻抗的回路,当设备漏电时,电流会通过接地导线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人体免受触电危险。

3. 漏电保护器:安装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常见的防止触电的措施。

漏电保护器可以检测到电路中的漏电电流,并在电流超过安全值时迅速切断电源,以保护人身安全。

4. 标识和警示: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触电危险。

标识应包括警告标志、电气符号、操作说明等。

5.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和使用者进行电气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触电的危险、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6.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绝缘状态良好,电线连接牢固,无漏电等问题。

7. 安全距离:保持与电气设备和电源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8. 避免湿手操作:在接触电气设备时,应确保手部干燥,以减少触电的风险。

9.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对于高风险的电气设备,可以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计,增加设备的绝缘性能。

总之,防止触电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个人意识等多个方面。

遵守电气安全规定,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保持警惕,能够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如果遇到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防触电技术

防触电技术

二、低压系统接地形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TN系统接线”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 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近导体通过保护线 与该接地点连接。
电 源
用户的电 气装置 电气装置 中的设备
L1 L2 L3 N PE
电源端 接地点
外露可 接近导 体
TN—S系统
电 源
L2 L3 PEN
用户的电 气装置 电气装置 中的设备
重复接地
电源端 接地点
外露可 接近导 体
TN—C 系统
电 源
L1 L2 L3 N PE
用户的电 气装置
电气装置 中的设备电源端 接地点外露可接近导 体TN—C—S系统
2、TT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近 导体通过保护接地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接地极。
电 源
L1 L2 L3 N


为防止内、外过电压损害低压电力网的绝缘,有关规程规定: 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及各出线终端的相线,均应装设高压击穿保险器。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为安全,规程规定: 不允许引出中性 线供单相用电。 城市配电网接地方式为: 220、110 kV—直接接地 35 kV—经消弧线接地 10 kV—经消弧线接地或经小阻抗接地(电缆为主) 220/380 V—直接接地
单相调压器
间接接触接触的防护技术:
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接零(TN系统)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T T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I T系统)
力系统接地 中性点:是指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线路首端 所连接的变压器绕组接成星行时的公共点。 工作接地配电变压器或低压发电机中性点通过 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

触电急救安全防护措施

触电急救安全防护措施

触电急救安全防护措施电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不正确使用电器会导致严重的触电事故。

一旦我们或者周围的人受到电击,迅速而正确的急救程序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触电的定义、急救程序以及防护措施。

触电定义触电是指身体接触到电流的过程。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导致各种不同的反应。

低电压电流通常会引起肌肉的抽搐或者痛感,而高电压电流则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触电急救程序如果您或者周围的人受到触电,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断电:在进行急救之前,必须首先切断电源。

断电可以使被电伤者安全地转移至可靠地位置。

如果断电无法实现,穿着橡胶鞋或者手套的人员可以试图使用非导体物体,例如木头、干燥的毛毯或者橡胶垫等,离开电源插头。

2.呼救:在断电后,立即叫医生,并告知医生所面对的情况以及转移的地点。

3.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如果电击引起了心脏骤停,则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进行 CPR 操作,最好在进行操作前咨询医护人员。

注意:除了专业医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使用除非紧急情况下的除颤器。

防护措施为了避免触电意外,以下是一些有效且易于遵循的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电器:在使用电器时,必须阅读说明书并遵循所有安全预防措施。

特别注意要插好插头,不要将电器放在水池、浴缸或淋浴中使用,手部湿润或身体裸露时不要接触电器。

2.使用 GFCI 出线器: GFCI 出线器是一种安全设备,可以感知到电器是否泄漏电流。

当 GFCI 探测到泄漏时,会在较短时间内中断电路,从而防止人体触电。

3.使用防电击工具:防电击工具是专为电气工程师和电气操作人员设计的工具,包括橡胶手套、橡胶鞋和工作胶垫等。

这些工具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防止其因触电而受伤。

4.经常检查电器电线:作为使用电器的人员,经常检查电器的接线和插头是防范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如果发现磨损、老化、裸露的电线或插头,请立即更换或修复它们。

结论虽然电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但在正常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避免触电事故。

触电防护技术(三)

触电防护技术(三)

触电防护技术三、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1.双重绝缘(1)电气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1)0类设备。

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当设备有可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时,该部分不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线相连接,一旦基本绝缘失败,则安全性完全取决于使用环境。

这就要求设备只能在不导电的环境中使用。

2)OI类设备和I类设备。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线相连接。

对于使用软电线或软电缆的设备,软电线或软电缆应具有一根保护芯线。

这样,一旦基本绝缘失效,由于能够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已经与保护线连接,因而人员的安全可以得到保护。

0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有接地端子;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引出带有保护端子的电源插头。

3)Ⅱ类设备。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像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类型的附加安全措施。

这种设备不采用保护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于安装条件。

4)Ⅲ类设备。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电压限值。

三类设备是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

应注意Ⅲ类设备不得具有保护接地手段。

(2)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措施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是在基本绝缘的直接接触电击防护基础上,通过结构上附加绝缘或绝缘的加强,使之具备了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功能的安全措施。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典型结构见图2—9所示。

各种绝缘的意义如下:1)工作绝缘。

又称基本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位于带电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2)保护绝缘。

又称附加绝缘,是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3)双重绝缘。

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4)加强绝缘。

是基本绝缘的改进,在绝缘强度和机械性能上具备了与双重绝缘同等防触电能力的单一绝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触电防护安全技术

触电防护安全技术

第一节触电防护技术考点 1 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绝缘、屛护、间距考点 2 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接地保护、接零保护1.绝缘(1)绝缘材料分类①固体绝缘材料。

包括瓷、玻璃、云母、石棉等无机绝缘材料,橡胶、塑料、纤维制品等有机绝缘材料和玻璃漆布等复合绝缘材料。

②液体绝缘材料。

包括矿物油、硅油等液体。

③气体绝缘材料。

包括六氟化硫、氮等气体。

(2)绝缘材料性能绝缘材料有电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吸潮性能、抗生物性能等多项性能指标。

①电性能:包括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电常数(介质损耗)。

②力学性能:机械性能指强度、弹性等性。

③热性能:耐热性能、耐弧性能、阻燃性能、软化温度和粘度。

(3)绝缘击穿①气体绝缘击穿是由碰撞电离导致的电击穿。

气体击穿后绝缘性能会很快恢复。

②液体绝缘击穿,绝缘性能只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液体的密度越大越难击穿,击穿强度比气体高。

③固体绝缘的击穿有电击穿、热击穿,固体绝缘击穿后将失去其原有性能。

热击穿电压作用时间较长,击穿电压较低;电击穿作用时间短、击穿电压高。

【例题】绝缘材料的电性能是衡量绝缘材料的重要指标,表示的是用电介质在施加电压条件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和绝缘的质量情况。

下列选项中属于绝缘材料电性能的是()。

A.介电常数B. 耐弧性能C. 耐热性能D. 阻燃性【例题】当绝缘体受潮或受到过高的温度、过高的电压时,可能完全失去绝缘能力而导电,称为绝缘击穿或绝缘破坏。

下列关于绝缘击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击穿是碰撞电离导致的电击穿,击穿后绝缘性能不可恢复B. 液体绝缘的击穿特性与其纯净度有关,纯净液体击穿也是电击穿,密度越大越难击穿C. 液体绝缘击穿后,绝缘性能很快完全恢复一定程度上恢复D. 固体绝缘击穿后只能一定程度上恢复绝缘性能穿后将失去其原有性能2.屏护①遮栏高度不应小于1.7m,下部边缘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0.1m;遮栏与裸导体距离不应小于0.8m;②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接地(或接零);③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联锁装置。

用电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

用电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

用电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在使用电动设备时需要遵循一些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动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

一、设备接地设备接地是防止人体触电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使用电动设备时,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通过导线与地面建立可靠的接地连接。

这样可以将设备的漏电流通过接地线排除到地面,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设备接地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规定,接地电阻也要达到标准要求,确保设备的接地效果。

二、绝缘保护绝缘保护是电动设备触电防护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设备的绝缘材料应具备足够的绝缘能力,能够阻止电流通过绝缘材料进入人体。

绝缘材料应具备耐热、耐湿和耐腐蚀等性能,以确保设备在特殊环境下的安全使用。

三、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是用于检测和保护电动设备在发生漏电时的安全装置。

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漏电造成的危害。

漏电保护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四、符合安全标准电动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

在设计和生产电动设备时,应按照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触电的危险。

同时,设备应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五、正确使用设备正确使用电动设备是保证触电防护安全的重要环节。

用户在使用电动设备时,应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不得擅自改装设备或使用不合规的配件。

此外,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避免发生碰撞、摔落或受潮等情况。

六、定期维护检测定期维护检测是保证设备触电防护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维护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维护检测包括检查设备的接地线、绝缘材料和漏电保护装置等,以确保设备的触电防护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七、培训教育对于使用电动设备的用户来说,接受相关的培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培训教育可以增强用户对电动设备触电防护安全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的防护技术

触电的防护技术
案例二
某家庭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电线老化,绝缘层破损, 导致电流外泄,用户接触时发生触电。
分析
以上两个案例均表明,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电线老化、绝缘层 破损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和破损的电线,提 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03
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不足之处
,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04
触电应急处理
触电急救措施
切断电源
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干燥的木棒、竹竿 等绝缘工具将电线移开。
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止自身触电 。
心肺复苏
若触电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寻 求医疗救助。
绝缘设备
专门设计的绝缘设备,如绝缘手套、 绝缘鞋、绝缘杆等,用于在带电环境 中保护作业人员。
接地保护系统
接地措施
通过将带电体接地,使电流导入大地,避免人体成为导电路 径的一部分。
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间接触电,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 接。
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开关
在电路中检测漏电流,并在达到危险阈值时切断电源。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研发更智能、更安全的电气设备和系统,提高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电气安全技术和理念,推动我国电气安全水 平的不断提升。
提高公众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触电的危害 和防护措施,共同营造安全、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核、反馈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 识和技能。

用电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三篇)

用电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三篇)

用电设备触电防护安全技术要求按照触电防护方式,电气设备分为以下5类(1)、0类。

这种设备仅仅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

0类设备外壳上和内部的不带电导体上都没有接地端子。

(2)、01类。

这种设备也是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的,但是,这种设备的金属外壳上装有接地(零)、的端子,不提供带有保护芯线的电源线。

(3)、I类。

这种设备除依靠基本绝缘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

I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4)、I类。

这种设备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

(5)、Ⅱ类。

这种设备依靠超低安全电压供电以防止触电。

手持电动工具没有0类和0I类产品,市售产品基本上都是Ⅱ类设备。

移动式电气设备大部分是I类产品。

2.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电动机、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对固体异物进人内部以及对人体触及内部带电部分或运动部分的防护;第二种是对水进人内部的防护。

外壳防护等级按如下方法标志:第一位数字表示第一种防护型式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等级。

仅考虑一种防护时,另一位数字用代替。

如勿需特别说明,附加字母可以省略。

例如,IP54为防尘、防溅型电气设备,IP65为尘密、防喷水型电气设备。

3.电动机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即感应电动机)、,而异步电动机又分绕线型电动机和笼型电动机。

电动机是工业企业最常用的用电设备。

作为动力机,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

生产企业中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总能源耗量的50%以上。

电动机的电压、电流、频率、温升等运行参数应符合要求,电压波动不得超过-5%~+10%、电压不平衡不得超过5%,电流不平衡不得超过10%。

任何情况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

电动机必须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断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

触电的防护技术

触电的防护技术

3、适用范围:中心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和三相五线线制(TN—S)
低压配电系统。 高压
低压
L1
L2
L3
N
2023/5/2
图 1—9 工作接地和保护零示意图 !
返任务二
知识4 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多用于1 kV以下的低压配电系统,是防止由于间接或直接接触引起 的单相触电事故、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地故障、 防止电气设备损坏的一种技术措施。
在工作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风扇等)的金属外壳就会触电。通常要求固定电 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 千欧;可移动的电气设备,如手枪式电钻、冲击钻、 台式电扇、洗衣机等的绝缘电阻还应高一些。一般电气设备在出厂前,都测量过它 们的绝缘电阻,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但是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 绝缘材料,预防绝缘材料受伤和老化。
且可减少触电机会。另外,火线进开关还可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有的 3 瓦荧光灯 在关灯后仍会隐隐发光,就是因为火线未进开关引起的,此时应改成火线进开关的 电路。
2 、照明电压的合理选择 一般工厂和家庭的照明灯具多采用悬挂式,人体接触机会较少,可选用 220
伏电压供电;工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机床照明灯则应选 36 伏供电,决不允许采用 220 伏灯具做机床照明;在潮湿、有导电灰尘、有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则应选用 24 伏、 12 伏甚至是 6 伏电压来供照明灯具使用。
3、实训内容
(1)安装熔断器、电能表、漏电保护器; (2)安装照明电路部分; (3)安装电动机部分。
2023/5/2

返任务二
实训 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
4、实训步骤及工艺要点
(1)按图1—12电路图在木制配电板设置位置,并把各器件固定在配电板上。 (2)按图连接熔断器、电能表、漏电保护器 (3)按图连接照明部分电路。 (4)按图连接动力部分的线路。 (5)检查无误后,通电运行。 (6)用实验电阻,逐相进行一次接地试验,观看保护器动作是否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线路间距 架空线路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距离(m)不应低于下表所列:
线路经过地区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35
居民区 非居民区 交通困难地区 不能通航或浮运的河,湖冬季水面(或冰面) 不能通航或浮运的河、湖最高水面(50年一遇的洪水 4.5 5 3
7 6 5 5.5 3
3)检修间距 在检修中为了防止人体及其所携带的工具触 及或接近带电体,而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称安 全间距。间距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 类型以及安装的方式等因素。 在低压工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的工具与带 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架空线路附近进行 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包括被吊物)与低压线路 导线的最小距离为1.5m。
4、漏电保护器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利用发生单相 接地故障时产生的剩余电流来切断故障线 路或设备电源的保护电器。它动作灵敏, 切断电源时间短,因此只要能够合理选用 和正确安装、使用,除了保护人身安全以 外,还有防止电气设备损坏及预防火灾的 作用。
按形式分为: 漏电开关 漏电继电器 漏电保护插座
低压配电装置背面通道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 (2)通道内高度低于2.3m无遮栏的裸导电部分与 对面墙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1m;与对面其它裸 导电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3)通道上方裸导电部分的高度低于2.3m时,应 加遮护,遮护后的通道高度不应低于1.9m。 配电装置长度超过6m时,屏后应有两个通向 本室或其它房间的出口,且其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室内吊灯灯具高度一般应大于2.5m,受条件 限制时可减为2.2m;如果还要降低,应采取适当 安全措施。当灯具在桌面上方或其他人碰不到的 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5m。户外照明灯具一般不 应低于3m;墙上灯具高度允许减为2.5m。
(1)常用的绝缘材料有:玻璃、云母、木材、塑料、 橡胶、胶木、布、纸、漆、六氟化硫等。绝缘保 护性能的优劣决定于材料的绝缘性能。绝缘性能 主要用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 耗等指标来衡量。 常用的绝缘安全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 绝缘鞋、绝缘垫和绝缘台等。绝缘安全用具可分 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基本安全用具 的绝缘强度能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 使用时,可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有电部分。辅助 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不足以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 电压,只能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的保安作用,必须 与基本安全用具一起使用。
(2)绝缘破坏的原因 导致设备绝缘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备 缺陷、机械损伤、热击穿和电击穿等。 1)设备缺陷:主要是设备的制造质量低劣,使用 质量低劣或不合格的绝缘材料,使得设备存在先 天性的绝缘缺陷和事故隐患。 2)机械损伤:设备在运输、安装调试、使用和维 修过程中受到机械方面的损伤。 3)热击穿:是指绝缘物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由 于流过泄漏电流引起温度过分升高所导致的击穿。
2、屏护 屏护是采用屏护装置控制不安全因素, 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阻挡物 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遮栏和外护物在技术上必须遵照有关 规定进行设置。 开关电器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包以绝缘, 而需要屏护。其中,防护式开关电器本身 带有屏护装置,如胶盖闸刀的胶盖、铁壳 开关的铁壳等。
3、间距(安全距离) 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 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 全距离。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 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 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 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安全间距的大 小取决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
5、安全电压 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 范围之内,使得在该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 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这一不危及人身安 全的电压被称为安全电压。又称安全特低 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 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V、 24V、12V和6V。 (1)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 42V安全电压; (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 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3)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 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 (4)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 取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安全电压通常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
触电防护技术
2015年12月
绝缘 屏护 间距 漏电保护 安全电压
一、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
电气隔离
保护接地
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
保护接零
等电位连接
一、直接接触触电防护 绝缘、屏护、间距、安全电压、漏电保护等 措施是防止电气事故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技 术措施,也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称 为直接接触防护措施。 1、绝缘 所谓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 来,实现带电体相互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 间的电气隔离,使电流按指定路径通过,确保电 气设备和线路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架空线路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如下表: 线路电压 (kV)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1以下 2.5 1.0 10 3.0 1.5 35 4.0 3.0
架空线路导线与街道或厂区树木的最小距离(m)如下表: 线路电压(kV)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1以下 1.0 1.0
10
35
1.5 2.0
3.0 -
2)设备间距 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其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 应留有适当距离。变压器外廓至后壁及侧壁的距 离,容量1000kVA及以下者不应小于0.6m,容量 1250kVA及以上者不应小于0.8m;变压器外廓至门 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0.8m和1.0m。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考虑设备搬运、检修、 操作和试验方便。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配电装 置需保持必要的安全通道。 低压配电装置正面通道的宽度,单列布置时不 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