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以下是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总结,供您参考: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周的更替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4.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第6课春秋战国纷争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特点:战争频繁,诸侯争霸进入尾声。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1.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如铁犁、铁锄)和牛耕在各国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 都江堰的修建: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井田制,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重视农业发展等。
4. 《法经》和《秦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制定成文法典,如《法经》和《秦律》,为后来秦朝统一法制奠定了基础。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
著有《道德经》。
3.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克己复礼、以德治民等。
其思想被记录在《论语》中。
4. 孙武:兵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反对战争和奢侈。
其思想被记录在《墨子》中。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人物: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统治建设: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2.“家天下”:禹的儿子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取代禹生前推举的继承人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
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s hàn)让制。
考点二、商朝的统治3.灭夏:夏朝后期,商人的首领汤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边势力,起兵攻伐,一举推翻夏朝的统治。
4.商朝的建立和发展: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5.商朝末期概况:末代商王纣(zhòu)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liǎn),施行严刑峻(jùn)法,导致民不聊生。
考点三、西周的兴衰6.过程: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大获全胜。
7.结果: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8.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2)分封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4)分封内容: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diào qiǎn);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5)实质: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6)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7)作用:①(积极)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②(消极)维持了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练习(第4—6课)(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时间及人物:约公元前年,建立夏王朝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家天下”:形成:禹的儿子不接受传统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
影响:取代禅让制3.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4.中心区城: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5.考古发现: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朝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6.遗址内容:大型、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出土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多为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意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7.夏王桀的暴政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
末代君主夏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二、商朝的统治1.夏朝灭亡(1)背景:夏王的暴政引起民众反抗(2)经过: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的商人逐渐强大。
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围民族,推翻夏朝统治,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
2.商朝建立(1)时间:约公元年(2)统治者:汤(3)都城:3.商朝的统治(1)前期统治:商王汤,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2)商朝迁都: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巩固统治的措施: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4)后期统治:商朝后期,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5)商纣王的暴政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酷刑法,导致民不聊生。
3.西周的兴衰(1)过程公元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展开决战,大获全胜。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百家争鸣
4. [2024 重庆期末]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 想是“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 同情心。孔子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 子,其中包含贵族子弟、商人及一大批出身贫贱的平 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等。材料体现出孔子 的教育主张是( C )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学思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图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B
材料二:战国以来赋役逐渐加重,一方面强化了国 家职能,另一方面也成为生产者的沉重负担,引起社会 各界广泛关注。诸子轻徭薄赋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一般认识。春秋末期,孔子已提出“敛从其薄”“使 民以时”的观点,除法家稍有不同外,先秦诸子的赋役 主张大多遵奉这一原则。
答案:(1)政治主张:实行德政、礼教。(2 分) 主张:人们互爱互利。(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体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 思想。(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 的原因。(2 分) 答案:思想:轻徭薄赋。(1 分)原因: 农业的发展;赋役沉重,民众不堪 重负。(一点1 分,共2 分)
A. 社会转型 C. 战争频繁
B. 经济发达 D. 文化昌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思想文化是 一定现实的反映”就是其中一条基本结论。百家争鸣 的学术局面反映的主要社会现实是( B )
A. 国君提倡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 B. 社会急剧变化并经历动荡变革 C. 当时的知识分子喜欢议论时政 D. 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考点1.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确立封建统治2.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是在春秋时期3.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春秋时期4.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战国时期5.孔子的思想主要有仁和礼6.商鞅变法后,要想获得爵位的方式是建立军功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8.商鞅变法后,要想免除徭役、获得奖励可以通过多种粮食多织布9.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建立县制10.秦国贵族都讨厌商鞅变法的原因是商鞅以军功为标准授予爵位11.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12.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秦孝公13.商鞅变法后,要受到严厉处罚的是经商致贫的人14.“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决定性因素是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15.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牛耕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战国时期17.秦国一跃成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原因是商鞅变法18.推崇法治和中央集权,主张变法强兵的思想家是韩非子19.孔子的思想中适合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21.孙子的军事名言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2.古书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称为千耦其耘23.提倡对立统一、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老子24.我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被合称为诸子百家25.战国时期对各国影响的思想派别是法家26.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7.提倡民贵君轻、施行仁政的思想家是孟子28.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对立统一的派别是道家29.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人是孔子30.战国七雄中,处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诸侯国是齐楚秦燕31.我国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3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朝代是商朝33.青铜器主要的用途是祭祀和打仗34.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在生产力方面的进步是青铜器的使用35.商朝最发达的手工业是青铜器制造业36.目前世界已知的青铜器是后母戊鼎37.都江堰修建的时期是战国时期38.都江堰的修建者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39.都江堰的地点是四川成都岷江流域40.都江堰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灌溉(今天还有旅游的作用)41.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42.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于今天的湖北随州43.战国编钟主要使用的场合是祭祀和宴会44.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45.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或兽骨上46.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有铜锡铅47.发现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地点主要都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48.四川成都被称为是天府之国,主要得益于都江堰49.战国编钟从制造材料来讲,属于青铜器50.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51.用甲骨文记载的商王室的占卜内容,被称为卜辞52.我国文字的源头是甲骨文53.按照六分法,人类社会的先后发展阶段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54.都江堰中,用于灌溉的是内江55.都江堰中,用于分洪的是外江56.都江堰中,具有泄洪排沙功能的部分是飞沙堰57.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论语》58.都江堰中,用于对江水进行分流的是分水鱼嘴59.我国现在推行的县制,最早开始于商鞅变法时期60.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确立封建统治历史学习的十个有效方法1. 阅读历史文献阅读历史文献是学习历史的基础。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综合复习》
方式
以“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
霸主
_______、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
①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②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
尊王攘夷
齐桓公
民族交融
(2)消极影响:春秋争霸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民流离失所,生产遭到破坏,给社会带来灾难。
ZHAN GUO SHI QI DE SHE HUI BIAN HUA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形成
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影响
都江堰示意图
李冰
成都
灌溉
天府之国
(1)消极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破坏。
(2)积极作用:促进了各国政治变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特点: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2)意义:①国力增强:使秦国行政效率提高,实现了国富兵强,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②制度创新:在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例1 [菏泽定陶区期中]如图,在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克罍(léi)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世袭制 B.礼乐制C.分封制 D.郡国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提
纲
1.知识点
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1 古代文明和伟大发明
-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 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 指南针的发明及其作用
1.2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 丝绸之路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文化融合
1.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
- 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制度
-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 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 农民和奴隶的生活
2.复提纲
为了帮助大家进行复,以下是本单元的复提纲:2.1 古代文明和伟大发明
- 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描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 解释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探讨指南针的发明及其作用
2.2 丝绸之路
- 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讨论丝绸之路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分析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文化融合
2.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
- 理解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制度
- 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 解释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 探讨农民和奴隶的生活
以上是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及复提纲,希望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祝你研究顺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4、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1、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 从今,代替,变成2、最终一个国王是___ ____是历史上出名的3、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 ____和___ _____一带,都城___ ___〔今_ 〕4、国家机构修筑了、建立,组建,制订,设置它是的工具二、商朝1、位置____ ____建立时间〔夏灭亡〕建立者__ ____ 任用_____ __很快强大2、迁都人物迁至3、统治区域东到西达北到南至4、最终一个国王是__ ___,是出名的他施用等酷刑,最终逃到 _ _自焚〔商灭亡〕三、西周1、位置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消费,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渐渐强大2、建立者时间〔商灭亡〕都城斗争3、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时发生最终一个国王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年,西周灭亡4、分封制〔1〕目的〔2〕内容周天子把,诸侯必需〔3〕意义5、绚丽的青铜文明一、手工业1、青铜器的超群工艺〔1〕青铜器的开展______已出现,种类渐渐增多,绚丽时期,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2〕特点、、〔3〕代表宏大的____ ___ 造型奇妙的____ ____〔4〕西南地区的著名遐迩的文化代表__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的国家就有烧制的瓷窑3、玉器制造时期很兴盛,到达很高的程度代表有商朝的、二、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相当兴盛。
2、_________时期,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已经齐备,已经知道、和3、已用肯定数量的进展农业消费三、畜牧业1、今日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已经有了,还建有2、王室和贵族还有特地的※、、和的旺盛,形成了夏商西周绚丽的四、绚丽的青铜文明旺盛的根底——奴隶的凄惨生活1、2、3、4、6、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争霸斗争〕1.东周:时间___ __人物都城分为〔年至年〕〔年至年〕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天子地位的改变3、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等4、齐桓公称霸〔1〕任用为相〔2〕优越的自然条件〔3〕措施①〔根本措施〕②③〔4〕结果〔5〕时间〔6〕被周天子成认的历史事务5、晋文公称霸〔1〕措施、、〔2〕著名斗争时间双方结果,成语6、楚庄王称霸7、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称霸〔成语〕二、战国七雄〔兼并斗争〕1、三家分晋:晋国卿大夫中的、、三家,瓜分晋国。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哪个朝代的遗址?()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A. 大禹治水B. 封神演义C. 武王伐纣D. 春秋争霸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A. 画蛇添足B. 杯水车薪C. 亡羊补牢D. 狐假虎威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分封制B. 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D. 兴修水利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统一文字D. 统一车轨A. 长城B. 都江堰C. 阿房宫D. 赵州桥A. 张骞B. 班超C. 卫青D. 霍去病二、判断题:1. 大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2. 商汤灭夏后,建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奴隶制国家。
()3. 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了商朝。
()4. 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强调礼治。
()5. 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法自然。
()6. 法家学派主张严刑峻法,强调法治。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郡县制。
()8. 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9. 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起点是长安。
()10.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三、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 商朝的都城遗址位于今天的______。
3.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4.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提出了“仁”的学说。
5. 道家学派的老子主张______,强调无为而治。
6.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
7.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主张以法治国。
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于______。
9.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通用的货币是______。
10.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______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夏商周的更替(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2)地位: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1)标志: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启是世袭制下产生的第一位君主。
】(2)影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夏朝的发展(1)范围: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2)国家机构: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此外还制定历法,称为“夏历”。
(3)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①发现地点:洛阳。
②内容:建筑: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育平民生活区和墓葬和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手工业发展:出土了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精美铜牌、高贵礼器等,反映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4.夏朝的终结:夏王桀在位时期,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最后被汤打败,夏朝灭亡。
(二)商汤灭夏1.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2)发展: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3)灭亡①原因: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对内修筑高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②结果:被周武王所灭。
2.盘庚迁殷(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三)武王伐纣1.牧野之战(1)时间、地点:公元前1046年,牧野。
(2)结果: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夏商、西周的兴亡告诉我们:统治者勤于政事,关心民众,重用人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2.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大河文明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河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提供饮用水和灌溉农田的水源,还是交通便利的通道。
其中,象征着中国文明的黄河和长江,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大河文明的历史。
一、黄河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文明就是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被称为“中华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海的昆仑山脉,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然而,黄河也带来了许多灾难,如洪水和沙漠化。
黄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兴起于公元前5千年的仰韶文化。
仰韶人最早的居住地是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他们靠种植小麦和大麦以及养殖畜牧为生。
此后,仰韶文化逐渐演变为包括长shan文化和商代文化在内的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出现在公元前约1600年。
商朝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有组织的统治者和丰富的生活文化。
商朝人能够制造精美的bronzes文物和令人惊叹的玉器。
他们还在华夏地区建立起一个大型的国家,实行封建制度,有统一的货币和书写系统。
二、长江文明的兴起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十一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与黄河不同,长江流程曲折,景色优美。
长江流域的文明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也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传说中的朝代,据说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夏朝的开创者是禹,他是一个英勇善于治水的统治者。
夏朝时期,长江流域的文化开始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充满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取代了夏朝成为中国的新统治者。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持续时间达到了800多年。
周朝继承并发展了夏朝的文化,它被称为中国的“封建时代”。
周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严格的封建制度,并制定了周礼和诗经等重要文化经典。
随着历史的进展,三国时期的文明和唐朝的辉煌时期等,长江流域的文明逐渐发展壮大。
许多重要的城市如南京和上海也出现在长江流域地区。
三、大河文明的遗产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明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大河文明。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 古代文明的起源
-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农业革命
- 古代文明的地理分布特点
2. 主要古代文明
-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的重要性
- 法老制度
-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苏美尔人的贡献
- 汉谟拉比法典
-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 城市的特点与规划
- 未解之谜
- 古代中国文明
-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 青铜器文化
- 甲骨文的发现与意义
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1. 文明间的交流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文化与商品的交换
- 宗教与哲学思想的传播
2. 文明间的冲突
- 战争与征服
- 帝国的兴衰
- 文化冲突与融合
三、古代文明的遗产
1. 文化遗产
- 建筑艺术
- 文学与史诗
- 科学与技术
2. 历史影响
- 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 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四、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意义
1. 学习方法
-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历史事件的年代记忆法
2. 学习意义
- 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
- 培养国家意识与文化自信
-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删减内容。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列表和段落格式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此外,您还可以插入图片、图表或其他视觉元素来丰富文档内容。
记得在最终提交前进行仔细的校对,以确保没有错别字或格式错误。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 - 约公元前1600年)1. 夏朝的建立。
- 禹治水有功,威望大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夏朝的统治。
-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 - 前1046年)1. 商朝的建立。
- 夏朝后期,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2. 盘庚迁殷。
-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都城才稳定下来。
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3. 商朝的统治。
-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青铜工艺精湛,种类繁多,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等。
- 商朝人还善于经商,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西周(公元前1046 - 前771年)1. 西周的建立。
- 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 西周的分封制。
-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内容:-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 作用:-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 西周的灭亡。
- 周厉王时期,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第二单元
【导语】义务教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是一篇重要的教科书内容,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
通过对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掌握历史知识,拓展视野。
【正文】一、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1. 考古学发现表明,古代我国的社会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地变革和演变。
最早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制度,先秦时期的诸侯国相互争霸,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屯田制为封建社会带来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
2. 另外,古代社会制度还受到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家们对社会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反思,形成了不同的治国理念。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德,倡导仁政,提倡仁义道德;道家追求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治,反对重文抑法;法家则主张法制治国,强调法律的严明和权威。
这些思想在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了解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古代文化的繁荣1. 古代我国是一个非常文明的国家,古代文化的繁荣在世界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中,我们通过学习古代文化的繁荣,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2. 古代文化的繁荣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
在文学方面,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齐物论、道德经等名篇名著的问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艺术方面,唐代的壁画、宋代的山水画等都展现了古代我国艺术的繁荣和多样性。
在科技方面,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古代我国的发明对世界科技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古代文化的繁荣不仅是古代我国社会的一大亮点,也为今天的社会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繁荣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的精神,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播。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笔记,供您参考:1. 商朝的起源和发展: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商丘地区。
商朝时期,商人通过经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强大的王朝。
2. 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实行的是内外服制度,即内服官员由商王任命,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外服官员则由方国首领担任,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商朝时期,商王是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3. 商朝的文化:商朝时期,商人创造出了著名的甲骨文,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此外,商朝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品和建筑,如殷墟等。
4. 西周的起源和发展: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起源于关中地区。
西周时期,周人通过经营农业、畜牧业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强大的王朝。
5. 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即周王将国家领土分封给亲戚和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国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但必须服从周王的领导。
西周时期还实行了宗法制,即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继承制度。
6. 西周的文化:西周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化成果,如《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
此外,西周时期还出现了铜器、玉器等艺术品和建筑,如故宫等。
7.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政治动荡。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期,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
8.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变革频繁发生。
一些国家通过变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如秦国的商鞅变法、齐国的管仲改革等。
同时,一些弱小的诸侯国被兼并或灭亡。
9.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铁器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货币流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交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交流频繁发生。
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第二单元主要是讲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这个单元中的主要知识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埃及、中国、印度、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文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重要的发明包括文字、农业、建筑、法律和社会组织等。
二、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两个顶峰,有着重要的政治、哲学、文学和艺术成就。
其中,古希腊社会是现代文明的开端,有着重要的政治实践和哲学思考,这成为了西方文化发展的基础。
罗马文明是通过征服和殖民扩大了其领土,有着重要的法律和组织成就,成为了现代国际法、军事战略和政治组织学的基础。
三、中世纪中世纪是欧美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讲述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欧洲社会逐渐形成了分权制衡的特征,而天主教会则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代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一次革命,主要在15世纪发生在欧洲地区。
这次革命在亚洲和非洲没有同样的影响。
这个时期,人文主义成为了欧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思潮,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思考,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基础。
五、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海外扩张时期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欧洲航海家通过探险、发现新的地球和移民等活动,开辟了新的海上贸易路线,这成为了当时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变化。
在这个时期,欧洲和亚洲之间也形成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联系。
总的来说,在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第二单元中,人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于人类文明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必背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统治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打破了 “禅让制”,标志着 “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2. 统治制度与特征:夏朝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即分封制(虽以周朝为主要实施阶段,但夏朝已有雏形)。
夏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资料匮乏,具体细节仍有待考证。
二、商朝的统治与更替1. 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朝经历了多次迁都,最后定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因此也被称为“殷商”。
2. 统治制度与特点:商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内外服制,同时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
商朝青铜器制造发达,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商朝文字即甲骨文的出现,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商朝的衰亡:商朝末期,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周族的崛起并最终灭亡商朝。
三、西周的建立与统治1.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2. 统治制度与特点:分封制使周朝的疆域得以扩展,宗法制则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秩序。
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为后世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四、东周时期的分裂与变革1. 东周时期的分裂: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着东周的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形成了 “春秋五霸”的局面;战国时期,七雄并立,战乱不断。
2. 社会变革: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商鞅变法在秦国成功实施,推动了秦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思想文化的繁荣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速记清单】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速记(部编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知识清单】01 单元概览【单元概述】(总览全局高屋建瓴)本阶段时间界限为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夏朝带有奴隶制特征。
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
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
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新增内容)、甲骨文与青铜器、《诗经》和“楚辞”(新增内容)等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一种文字甲骨文。
一个历法夏历;战国时一年24 节气一次改革商鞅变法。
一大医著《黄帝内经》一次思想百家争鸣两大技术铁农具和牛耕两大文学《诗经》和楚辞两大制度世袭制和分封制。
三大朝代夏、商、周。
四大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单元时空】(时空定位把握脉络)【阶段特征】(阶段发展特征鲜明)(1)政治:夏朝开创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竞相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
(2)经济: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大发展。
(3)军事:社会动荡导致了大量战争,最为频繁集中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等,战争兼并了许多小国家。
(4)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百家争鸣激荡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浪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A.禹B.启C.桀D.周武王
3.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
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
6.西周的都城在今
A.河南登封B.河南安阳 C.陕西长安D.河南洛阳
7.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
9.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841年 C.771年 D.公元前770年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1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③它上面铸有497个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长金文④它的名称是四羊方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1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
①铁农具的使用与普及②牛耕的使用与推广③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④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 C.商鞅变法D.管仲改革
19.下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①都江堰②青城山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④曾侯乙墓编钟
20.右图人物是
A.屈原 B.李冰 C.扁鹊 D.韩非子
2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
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词。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
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2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理 D.信
24.韩非子的思想是
A.“兼爱”和“非攻”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 读图题
26.读下面地图,回答问题。
①战国七雄是指、、、、、、。
②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动战争的目的主要是。
③列举三个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④列举列举六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三. 问题探究
27.战国中后期秦国成为最强大国家.回答
①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③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④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是为什么呢?
⑤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
28.简要叙述孔子的教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