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
科技论文分析中国的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
![科技论文分析中国的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https://img.taocdn.com/s3/m/cdcb39d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4.png)
4PART 4
文献结构与内 容
文献结构与内容
引言部分
介绍了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关系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
人口增长率与人 对总人口增长进行了初步分解,并说明了人口增长率与年龄结构之间的关系
口结构部分
。
人口负增长与人 阐述了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它们是未来长期的人口
口老龄化部分
现象。
人口负增长与经 探讨了人口负增长和经济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到了未来老龄化问题的
济发展部分
异质性。
结论与讨论部分
总结了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与过去人口动态的关系,并提出了研究人口负 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关系的必要性。
5PART 5
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
选择预测方案
研究者根据相关理论和国际经验选择了高、中、低水平的预测方案,构建了人口 过程的"反事实"推断。
研究结果
此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丰富了关于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关系的讨论,有助于形成对人 口负增长时代人口过程的系统性认识。
7PART 7
讨论思考
讨论思考
这些讨论可以丰富关于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形成对人口过程的系 统性认识,同时也为未来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人口负增长 在未来的人口预测中,需要将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进行比较和阐述。通过分析
在线出版日期
2023年9月25日
基金究背景
研究背景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数量压力持续存在、结构压力日渐凸显的人口国情。 过去中国的人口 增长过程由人口规律、社会经济因素、人口政策与外部性事件共同塑造。 未来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共同根源是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 对近二十年中国总人口增长的分解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增加对维持 人口正增长有正向贡献。 生育水平变动影响老龄化速度, 却不影响未来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变动模式,无论人口负增 长快或慢,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21世纪内均有3个峰值。 提振生育水平、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助于应对 长期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人口负增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人口负增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fc23a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c.png)
38社会人口负增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是长达31年的低生育率必然导致的结果。
我们应抓住未来30年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创造新人口红利,并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振生育率。
文|本刊记者 陈思佳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也是中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
老龄化社会遇到了人口拐点,社会发展将会有哪些变化,反映到我们个人身上又有哪些影响呢?为此,本刊专访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
中国人口将达峰据原新介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相当于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高达6以上;70年代快速下跌,减少到约2.7;80年代在2.5上下徘徊;1992年后生育率便开始低于2.1。
“2.1也被称作世代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低于2.1就属于低生育率,相当于已经踩下了人口增长的刹车。
”原新解释并补充道,“即使是2016年‘全面两孩’(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实施后,总趋势还是走低的。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3,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显著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这就是说从1992年起,中国生育率水平就一直在更替水平之下波动下行,只是由于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育龄女性所占比重较大,总人口依然还处在正增长的惯性当中,但31年的低生育率已将人口正增长的惯性消耗殆尽了。
”在原新看来,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是长达31年低生育率必然导致的规律性结果,并没有超出预期。
中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原新解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证实,经济越发达,收入水平越高,就业率越高,尤其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反而会下降。
统计自然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已达 20 个,黑龙江出生率倒数第一,低于日韩等国家,这一趋势意味着什么?
![统计自然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已达 20 个,黑龙江出生率倒数第一,低于日韩等国家,这一趋势意味着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ed102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4.png)
自然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已经在中国逐渐显现,目前已有20个省份出现了这种情况,其中黑龙江省的出生率更是跌至倒数第一,低于日韩等国家。
这一趋势意味着什么呢?
自然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会更加严重。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养老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为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而且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些都会对经济带来压力。
自然人口负增长也意味着劳动力短缺问题会更加突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的供给将会减少,这将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招聘难题,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上涨,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自然人口负增长也意味着家庭结构的变化。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家庭中的老年人口将会增加,而年轻人口的比例则会下降。
这将对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带来影响,可能会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疏离。
自然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趋势,包括鼓励生育、加强老年人口的保障和服务、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长期繁荣。
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
![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https://img.taocdn.com/s3/m/9cd646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但这并非第一次,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剪刀差,不同的是当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而现在却是在死亡率较低,且全面二孩、三孩以及一系列政策刺激措施下,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在1982年计划生育出台前,出生率已经由峰值4.36%下降至1.78%,这个降幅要高于1987年至2022年的降幅,但2016年开始的这波降幅的速率可能会更为陡峭。
可能有的人会说,现在出现的剪刀差是因为新冠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22年中国地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52544例,而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当年减少85万人。
我们发现死亡人数从1978年开始出现持续上升,这个也符合65岁以上人口数量陡峭上升的特征。
出生率较低,除了我们持续保持高位的贫富差距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张图。
不难发现,2010年开始我国抚养比开始攀升,而出生率持续下降,呈现负相关关系。
再来看看我国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抚养比,不难发现,随着老龄化持续加重,对于老年人的抚养比例持续上升,也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那这种情况是不是在全球普遍存在呢?我们选取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这7个国家的抚养比,发现看到除印度外,其他各国在2010年后抚养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那是不是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也都呈现下降趋势呢?我们找到这些国家的生育率发现,除德国和印度,而生育率除德国外,抚养比开始攀升,而出生率持续下降的负相关关系普遍存在。
人口负增长后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我们来看看周边邻国是怎么解决的。
小日本从2005年开始人口出现负增长,但就业人数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后不减反增。
主要是因为小日本鼓励老年人再就业,70岁以上就业人数迅猛增加。
我们再来看看韩国,韩国自2020年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同样出现了人口下滑而劳动人口增加的情况,主要原因也是鼓励老年人再就业,65岁以上就业人数增加较快。
专栏:欧洲的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
![专栏:欧洲的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87fa2851ccbff121dd3683d7.png)
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的转变。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 代型的过渡阶段。
4
新 3.5 中 国3 人 口 2.5 自 然2 变 1.5 化 曲1 线 图 0.5
正常变化人—口—统三计种图类的型判读
名师高效课堂
丙图:年老C.型人(口缩金减字型塔)—图—的塔判形读上方下法窄中宽
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
甲图: 年轻型(增长型)——塔形下宽上尖 年轻人比重大
乙图: 底部变窄,金字塔变瘦变高
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很大
想一想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标
志是什么?
笔记
死亡率的下降
逐步过渡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
原因是:
笔记
生产力的发展
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工业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
A.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学评 P5
(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环境恶化
人口贫困化 (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 带来的问题: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 社会问题:就业问题.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社会不稳(治安). 解决措施: 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
B、人口增长过发慢展,社甚会至经零济增,长发和展负教增育长等:主要存在于 发达国家
可能有哪些?
人口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959b6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0.png)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原因
人口老龄化是指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
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一过程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人口规模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出生率降低,导致年轻人口减少。
2.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生存率不断提高,导致老年人口增加。
3.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寿命,使老年人口比例
增加。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财政压力增大。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社会养老、
医疗等各种公共服务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2.消费结构变化。
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显著不同于年轻人口,
对经济产业结构、消费行为等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
3.劳动力储备减少。
年轻人口减少,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矛
盾加剧,影响生产和经济发展。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1.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
2.推动老年人口的二次创业发展,保持社会活力。
3.鼓励年轻人口扩大生育,增加出生率,缓解老年人口比例过高的问题。
4.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改善老年人口生活条件和人权。
5.扩大教育培训机会,提高老年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增加他们的社会贡献。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在经济、社会、人权等方面,都需要提高社会工作质量,为老年人口提供更多福利和机会,以便他们能够善终和生活得更加幸福。
因此,应对老年人口增加的措施需要在多个领域中展开,各个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的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35f77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6.png)
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一、背景介绍
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这些问题的挑战更为严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对策。
二、对策建议
1.鼓励生育
为缓解人口负增长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生育奖励政策、优化生育环境等措施,鼓励年轻夫妇生育更多的孩子。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出生津贴、扩大托育服务供给等手段,降低生育和抚养成本,提高生育意愿。
2.改革退休制度
退休制度不合理也是导致老龄化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等手段,使退休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可以实施养老金调整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3.加强老年护理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护理需求日益增加。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护理服务的投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护理人才培养,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社区养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推动老年护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4.发展科技
科技的发展可以缓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同时,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优化人口结构,例如发展数字化医疗、远程教育等,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升。
5.引导移民
移民也是缓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移民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年轻劳动力移民到中国。
同时,可以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吸引力。
全国10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全国10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e7cee4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8.png)
全国10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1. 引言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少子化问题的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面临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的现象。
自然负增长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自然增长率为负数的情况下逐渐减少。
本文将重点探讨全国10个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能影响。
2. 原因分析2.1 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部分中国省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机会减少,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独身或延迟生育。
而经济相对较发达的省份,如广东、浙江等地,由于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年轻人也趋向于推迟婚育。
这些经济因素导致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现象。
2.2 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
相比过去,更多女性选择获得高等教育并追求事业,而非早婚早育。
这使得结婚和生育年龄推迟,从而对人口自然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3 政策限制的影响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长期以来严厉限制了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
虽然政策已经逐渐放宽,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家庭只能拥有一个孩子。
随着独生子女一代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对再生育的意愿大多不高,这也导致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现象。
3. 影响分析3.1 经济影响人口自然负增长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减少将减缓消费市场的增长,对商品和服务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收缩将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给企业带来挑战。
此外,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支出将增加,而劳动力的缺乏将减少税收收入,进一步加重经济负担。
3.2 社会影响人口自然负增长会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减少将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增加。
其次,人口减少也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这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的人才短缺,甚至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同时,人口减少还可能导致社区和社会关系的疏远,增加社会撕裂感。
3.3 环境影响人口自然负增长对环境可能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
![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d505e3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0.png)
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正面临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双重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我们将深入探讨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包括生育率下降、人口迁移和人口寿命延长等因素。
我们将分析老龄化趋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劳动力供给减少、医疗保障压力增大、消费市场变化等方面。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优化生育政策、加强老龄化应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以期为应对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趋势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国人口负增长的现状与原因分析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已经出现了显著的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多年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这标志着中国人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造成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这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放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甚至不生育,这也是人口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人口负增长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紧缩,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
另一方面,老龄化问题会加重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对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因此,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缓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是哪几个省份_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原因整理
![13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是哪几个省份_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原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b45e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e.png)
让知识带有温度。
13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是哪几个省份_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原因整理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公布了31个省份的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13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是哪几个省份_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缘由,欢迎大家来阅读。
13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是哪几个省份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31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重庆、内蒙古、湖南、江苏、天津、上海、湖北、河北、山西。
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东北、华北、中部、西南的川渝地区。
此外,山东和安徽这两个省份也在人口自然负增长的边缘。
13个省份中,至少有江苏、湖北、湖南、内蒙古、山西、天津为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不过,不同区域消失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缘由各异。
比如东北地区,既有城镇化较早、诞生率较低的因素,也有青年人口外流从而进一步降低诞生率的因素。
华北以及中部一些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主要是受青壮年人口外流影响。
此外,一些城镇化率比较高的省份,如江苏和上海、重庆、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较低。
导致人口负增长的缘由有哪些?1、老龄化人口增加,劳动力削减在本世纪,中国老龄化的人口将超过4亿,事实上,老龄化人口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超过4亿,即我们四周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那么,假如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标志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现在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所以现在7%都是65岁以上,劳动力自然下降,不利于经济进展。
2、鼓舞生育但不敢生育很多年前,由于担忧老龄化问题,国家鼓舞二胎的诞生。
虽然二胎的数据有显著增加,但大多数人说他们仍旧不想要二胎。
由于压力把你拉回现实,二胎面临着(教育)压力、护理压力、住房压力等。
3、剩男剩女数量大幅增加30岁未婚人群普遍增多,可能是由于思想开放,还有一点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偶。
男女双方面临的尴尬局面是“不行能高也不行能低”。
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怎样影响社会和经济?
![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怎样影响社会和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b25800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4.png)
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怎样影响社会和经济?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凸显。
今年,中国发布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时宣布将放宽二孩政策,并加强养老服务保障,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
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现象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一、对社会的影响1.1 社会福利负担重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现在的老人人数越来越多,政府和家庭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和财力将会大大增加。
老年人的健康和照顾将会成为国家、家庭和社会的关注重点。
1.2 家庭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会导致家庭结构不同于过去。
由于老人人数的增加,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庭将会变得更加小型化、核心化和单一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
1.3 社会空巢化现象加剧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速,家庭中年轻人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这将会进一步导致社会空巢化的现象加剧。
老年人将会变得十分孤独,所以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协助,来保障他们有一个健康和稳定的生活。
二、对经济的影响2.1 经济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将会导致经济结构的转型。
老年人人口增加将会导致不同产业的需求和潜力变化,其中旅游、医疗和健康产业将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而传统的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2.2 劳动力衰减人口老龄化现象将会导致经济劳动力衰减的问题,因为老年人的经济活动的能力逐渐减退,他们无法从事经济活动,这将会导致社会和经济的产能缺失和萎缩。
同时,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将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困难和拖累。
2.3 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加随着老年人的人数逐年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也会面临很大压力。
由于老年人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政府和社会都需要提供更多的关怀和保障服务。
这些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政府将会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财政资源有限。
结语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现象将会对社会和经济带来许多潜在的影响。
对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影响,理解和接受老年人的存在,并在社会和经济前进的道路上为老年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9201df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3.png)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一、人口负增长的定义与原因人口负增长,又称人口负增长率或人口自然减长率,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劳动力不足、经济不景气、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等因素共同作用。
1. 劳动力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不足,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潜力。
劳动力市场短缺会导致工资上涨,企业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了经济竞争力。
同时,劳动力不足还会影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给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带来巨大压力。
2. 经济不景气——负增长的反映人口负增长率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形势的不良。
经济低迷导致企业倒闭、失业率增加,人们对生育的意愿下降,从而导致人口数量的减少。
这也为政府带来了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
3. 生育率下降——社会结构变动的标志生育率的下降是人口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婚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生育意愿降低。
对于个体而言,生育的成本增加、养育下一代的压力加大,也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因素。
4. 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挑战人口负增长导致了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压力不断加大。
老龄化社会还会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行业面临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下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长远可持续性。
二、人口负增长的影响与应对措施1. 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负增长引起的劳动力短缺、消费市场萎缩等问题将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受阻。
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国家还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老金、医疗保障等支出,财政压力会持续加大。
2. 应对措施——制定人口政策及经济刺激措施为了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各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制定人口政策,鼓励人们生育,提高生育率。
其次,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支持,提高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
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及应对策略
![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ccdae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6.png)
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及应对策略1. 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现状分析“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现状分析”主要描述了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接近于零。
更为严峻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也开始减少,这意味着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将大幅减少,同时为保持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人们生育意愿降低;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选择晚婚晚育或者不生育。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加剧了人口负增长的趋势,老龄化问题的严重使得社会负担加重,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同时为保持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而少年儿童人口的减少则意味着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长远影响。
1.1 人口总量与增速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到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进入负增长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为亿人,比上年末减少467万人,为近60年来最低水平。
这主要受到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人口总量和增速的变化,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
1.2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愈发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接下来我们将从第二章“人口趋势”继续深入探索这一主题,并对其中的第二部分进行详尽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应对之道。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滞后效应影响,我国的人口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具体来说可以称之为“一老一小”的格局变化。
即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生育率的下降导致人口负增长趋势显著。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1b48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c.png)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近年来,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负增长的严峻挑战。
这一现象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及国家发展战略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人口负增长的原因1. 生育率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观念发生改变,生育率逐渐下降。
尤其是城市居民,由于高房价、工作压力等原因,晚婚、晚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 老龄化问题: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
然而,老龄化问题也因此日益凸显。
不仅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而且老年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3. 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迅速减少。
同时,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或留学,使得人口流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1. 经济问题:人口负增长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市场紧张,从而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
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将带来不小的挑战。
同时,老龄化问题还将增加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负担。
2. 社会问题:人口负增长将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势必带来社会问题的增加,如失业率上升、医疗资源不足等。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还将给养老、安全等社会领域带来压力。
三、应对策略1. 政策引导: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如提供生育津贴、降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同时,也可以减少二胎政策的限制,鼓励年轻夫妇生育。
2. 优化社会福利:加大对老年人口的福利保障力度,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以减轻老年人的负担。
3. 拓宽劳动力来源:鼓励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外国人才来华创业就业。
同时,可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质量,以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
5. 推动人口流动: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减缓农村人口流失速度。
人口负增长的好处与坏处
![人口负增长的好处与坏处](https://img.taocdn.com/s3/m/0cd9b6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e.png)
人口负增长的好处与坏处人口负增长的好处与坏处(最新)很明显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不过大家更多关注的还是对房地产的影响,而就这一点来看的话,人口负增长并不是什么好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口负增长的好处与坏处,希望大家喜欢!人口负增长的定义人口负增长指新增的人口少于死亡的人口。
这里说的负增长不是不增长,而是现在的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造成了现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数。
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现负增长,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国总人口可能会减少,人口年龄结构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会上升,会进入深老龄化社会。
整个国家的养老负担沉重,社会缺乏活力。
新生人口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代表着未来的劳动力。
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减少,也会对国防和军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不仅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还取决于人口的机械增长,即移民人口与移民人口的差异,可分为“净迁入”和“净迁出”的国家或地区。
比如中国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但多年来一直是“净迁移”,因此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所以对于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吸引移民,增加移民数量的手段。
人口负增长产生的原因①老龄化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②鼓励生育但不敢生育③剩男剩女数量大幅增加人口负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㈠缺点一、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是在快速增长的。
而这样情况下,人口还出现负增长,那就意味着,汉族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更块。
汉族人口降越来越少。
这样必然会导致民族比例的快速变化。
当汉族作为主体民族的人口比例降到一定程度。
后果会是什么?请参考历史上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参考外国的各个斯坦国是如何诞生的。
二、负增长也降会带来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快速的扩大。
我们想一下,将来一对贫困的夫妻要养4口,甚至可能是12个老人的时候。
这对夫妻还能富裕吗?这样的国家还能强大吗?而反过来说,对于一些少数先富起来的阶层的后代,就意味着继承了4人甚至12人的财富。
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
![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bb8944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3.png)
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人口负增长是指人口数量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愈发显现。
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社会各界采取调整措施来适应这一变化。
首先,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结构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年龄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
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和养老金体系的压力增加。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强老年福利政策的建设,提高退休年龄,鼓励延迟退休,以减轻养老金负担,同时鼓励年轻人生育,保持人口的相对稳定。
其次,人口负增长对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产生了影响。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家庭成员数量的减少,家庭结构由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
这种变化在许多方面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包括家庭责任的转移、家庭服务需求的改变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关系的改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家庭成员需要加强沟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支持力,形成更紧密的家庭关系。
人口负增长还对教育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口减少使得学校面临着学生数量的减少,学校资源的浪费以及师资力量的浪费。
因此,教育系统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包括减少学校数量,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师的培训与素质,以适应人口负增长背景下的教育需求。
此外,人口负增长还对经济结构和就业机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增加劳动力成本。
因此,政府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吸引外国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力和效率。
同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应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人口负增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需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为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医疗服务质量,补充医疗和养老资源,确保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福祉。
总之,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涉及到年龄结构、家庭结构、教育系统、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
人口负增长趋势
![人口负增长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c7e6f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人口负增长趋势近年来,人口负增长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人口负增长是指人口数量减少的趋势,也就是人口减少的速度大于出生率和移民率。
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带来了重大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减少,从而造成生产力的下降。
劳动力短缺不仅会影响到生产力的增长,还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给企业造成负担。
此外,人口负增长还会带来消费市场的萎缩,由于人口减少,市场需求也随之下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因此,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的经济挑战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次,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结构造成了深远影响。
人口负增长意味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而年轻人口比例减少。
这对社会养老、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养老服务不足、医疗资源紧张、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困难,都是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
因此,各国需要利用科技进步和社会制度改革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最后,人口负增长也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人口减少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这对环境保护来说是好事。
然而,人口负增长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由于人口减少,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由于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对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来解决。
综上所述,人口负增长趋势对世界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各国应该积极应对,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负增长的应对策略
![人口负增长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690b1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0.png)
人口负增长的应对策略1. 人口负增长的背景和影响1.1 人口负增长的概念和原因人口负增长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1.2 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劳动力短缺: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保障压力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增加。
•消费能力下降:人口负增长导致市场规模减小,消费能力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社会结构变化:人口负增长改变了社会的年龄结构,可能导致社会稳定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2. 人口负增长的应对策略2.1 生育政策调整•鼓励生育:通过优化生育政策,如延长产假、提高优生优育的奖励政策等,鼓励年轻夫妇生育。
•提供育儿支持:提供育儿津贴、托幼服务等,减轻年轻夫妇的育儿压力,提高生育率。
2.2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水平: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提高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强调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培养下一代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2.3 创新人口管理方式•优化人口流动管理:加强城乡人口管理,提高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减少农民工数量。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完善的医疗、养老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4 鼓励人口流入•吸引外国人才: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补充人才。
•政策倾斜: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吸引人口流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人口负增长的前景和挑战3.1 人口负增长的前景人口负增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存在重要影响。
在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压力增加等挑战下,应对人口负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3.2 人口负增长的挑战•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人口负增长导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增加,如何在有限资源下保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挑战。
从计划生育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
![从计划生育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4bfe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8.png)
从计划生育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人口负增长指的是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本文将从计划生育的角度探讨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一、降低劳动力供应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供应的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年轻劳动力的数量逐渐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这将给经济增长带来阻碍,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增加社会福利负担人口负增长还会导致社会福利负担的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等福利支出将不断上升。
如果经济不同步发展,社会福利负担将举步维艰,可能导致国家财政压力加大。
三、缺乏创新和技术进步人口负增长也可能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影响。
较少的人口数量可能意味着较少的人才储备和创新动力,限制了科技发展的潜力。
缺乏创新和技术进步将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人口负增长还会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在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年龄层次结构将不断失衡,社会将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双重压力。
这种情况下,家庭关系、社会道德风险、社会责任等方面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对社会和文化传承带来深远的影响。
五、改变社会和家庭价值观人口负增长还可能改变社会和家庭的价值观。
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对家庭、子女的观念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个体权利和个性发展将得到更多重视,家庭规模可能会变小;另一方面,子女被视为“财富”和“家族传承”,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会增加。
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将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六、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问题人口负增长还会对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问题带来挑战。
人口的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减少国家的综合国力。
在国际竞争中,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可能会面临外部压力,地缘政治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综上所述,人口负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口负增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人口负增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75dd9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5.png)
人口负增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人口负增长,会对各行各业产生什么影响呢?其实早已体现出来了。
因为先有人口老龄化,再有负增长。
在人口负增长之前,老龄化已经持续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各行各业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将来还会不断强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医院!随着生育率越来越低,许多私立医院和小医院的妇产科已经裁员,只保留妇科,或者几家医院的产科合并。
儿科是个吃力不讨好的科室,赚钱不多又很麻烦。
许多医院早就想裁撤了,但三甲医院规定必须设有产科和儿科。
随着出生人口的进一步减少,将来或许会改变这一规定。
以后在一些中小城市里,儿科与产科可能只会存在于专业的妇幼保健院。
不过,老龄化对医疗行业的总需求是增加的,制药和保健品行业也会跟着受益。
因为老年人本身就容易生病,而且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大,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也高。
儿科和产科的医生倒不至于失业,可以转型到其他科室。
教育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私立幼儿园由于招不到足够的生源,陆续关停。
公立幼儿园由于有财政补助,受到的影响不大,孩子今后上公立幼儿园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而中小学撤点并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出现了大量的麻雀学校。
村村办学校已经显得毫无必要,临近的学校开始合并,几个村设立一所中心学校。
这个趋势还要从农村蔓延到县城乃至三四线城市,将来可能也就在县城和较大的乡镇才设有中小学校。
有的学校为了不被裁撤,还会争抢生源!以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才会被争抢,以后可能只要不是太差的学生,都会被争抢。
只有留住学生,学校才有机会保留下来,这关系到好几十人的饭碗和前途。
受到影响的还有大学!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1076万,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出生人口。
对于未来的年轻人来说,考大学更容易了;但对于大学来说,招生更困难了。
特别是收费高、教学质量一般般的民办大学。
前几年已经出现了合并潮,不少民办独立学院与公办高职大专合并成职业技术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21世纪中国的最大风险
2009-7-27 中宏数据库
中国的生育率不是过高,而是太低,这似乎违反我们的“常识”,但却是中国乃至国际人口学界十几年来日益扩大的共识。
过低的生育率会导致人口长期的惯性负增长,进而在宏观层面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社会结构乃至民族生存造成冲击,同时也在微观层面上牵动这个国家中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幸福与权利。
CBN记者专访了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座教授、人口学家王丰,探讨这个充满了太多成见、太多禁忌却又格外需要破除成见、打破禁忌的话题。
CBN:近日,上海市人口计生委重申“符合再生育条件夫妻可生二胎”政策,引起社会较大反响,你对此怎么看?
王丰:尽管只是重申2004年起施行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尽管社会关注一定程度上源自媒体和公众对有关部门表态的误读,但这一事件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不论媒体引用的“鼓励”甚至“非常鼓励”的用词在政策意义上是否严谨,重申的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对本地人口发展趋势是有着某种前瞻性的忧虑和思考的。
事实上,自1993年以来,上海市户籍人口一直是负增长。
同时,其户籍人口也在迅速老龄化。
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每两人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上海户籍人口生育率连年处于国际公认的极低水平线1.3以下,在0.9左右(据上海市人口计生委数据)。
2008年底,在复旦举行的人口科学高峰论坛上,上海市人口计生委主任谢玲丽女士曾表示,上海生育水平已降至极限中的极限。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在未来某个时候,扩大“符合再生育条件”的范围,尤其是从“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人口学界称之为“双独”)夫妻,扩大为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单独”)夫妻,使其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二胎”)。
如果这一改革并未引起生育失控性反弹,就可以进一步考虑全面放开“二胎”,也可以说是把计划生育的控制标准,由原则上的“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子女”(“一孩”),上调为可以生育两个子女(“二孩”)。
CBN:有人质疑,上海是否夸大了低生育率对本地的挑战,比如以户籍人口的生育率为本地整体生育状况的代表,而忽略了大量没有上海户籍但在上海常住的人口。
这种质疑是否成立?
王丰:这种质疑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户籍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公众非常
关注,这很合理。
然而以户籍人口生育率为整个地区生育率的考察指标之一,不是为了刻意区分,搞地方主义,而是为了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本,来反映一个城市、某一类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生育态势和趋势。
上海户籍人口生育率极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连年为负,这至少说明,在上海这样的中国大城市,低生育率已经成为了一种主导性的情况。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程度较高、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较发达的国家,如欧洲、日本等,早已进入了低生育率时代,生育率显著低于更替水平2.1,于是长期出现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
当今世界上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
目前上海出现比欧洲、日本都要低的极低出生率,正说明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中国无法例外于低生育率、负增长与老龄化的全球大势。
事实上,不仅是上海,也不仅是城市才有低生育率问题。
对中国一些农村地区(比如下文提到的四个“二孩政策试验区”)的人口学研究也表明,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击,即使在中国农村地区,生育率也已低于更替水平。
过去十多年中,国内外人口学术界各种研究反复得出的结论一致认为中国的生育率在1.5左右,国家统计局近年公布的结果为1.6,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得到的结果更是低至1.22。
CBN:这种低生育率会不会是表面现象;一旦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形势会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出现大的反弹?
王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有事实证明,放开“二孩”,甚至在农村地区,都不会造成出生激增和人口失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先后设立了四个“二孩政策试验区”,允许当地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
这四个试验区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市、山西省翼城县、河北省承德市和湖北省恩施州,覆盖人口840万。
20多年过去了,四个地区的生育率都保持在2.1以下,有些地区更是达到了1.5以下。
真正值得担忧的反倒是,即使放开“二孩”,在生育子女成本高、生育意愿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人口的生育率不但无法回升到一个比较温和合理的水平,反而会在低生育率的轨道上越滑越远。
有不少低生育率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来鼓励生育,往往收效甚微。
而且,由于人口负增长像人口增长一样存在惯性,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维持较长时期以后,即使生育率有所提升,人口还是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负增长。
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所要求的生育率相当于1.47,如果维持这个水平不变,到2100年时中国人口总数将由现在的水平下降到6.77亿;如果维持1.47水平30年不变,然后回升到更替水平2.1,到210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下降到10亿左右;如果维持在1.6(比学术界公认的中国目前生育率——1.5左右略为保守)30年不变,然后回升到2.1,到2100年中国人口总数也将不可逆转地下降到11.7亿。
换言之,由于中国人口生育率已长时间低于更替水平,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大势已
定。
CBN:但是人口负增长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不是正希望人少一点吗?人们不是常说,中国坏就坏在人太多?也许中国人口总量在本世纪内减少1亿至3亿并不一定是坏事,甚至可能是好事?那样中国的发达程度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会高一些?
王丰:首先应该澄清,把人口简单视作负担的马尔萨斯式的观点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制约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把人口总量大和贫困等等简单挂钩是一种成见。
可惜的是,我们受这种成见影响太深,我们总把多子女的家庭和贫困落后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把人口总量大当作提高生活水平的一个阻碍。
这并非绝对没有道理,但它是不是像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的那样天经地义?
至于负增长对中国社会的可能影响,现存各个人类社会,没有哪一个经历过如此持久而大幅度的人口减少,历史上经历过的恐怕都已经消亡了。
因此很难确切判断这样的人口负增长究竟会给一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可以判断的是,在人口总量减少的过程中,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而这个老化过程对未来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影响都将是史无前例、十分深远的。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除了制度变化的因素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益于人口惯性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口红利,即由于年轻劳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扩大
而带来的经济收益。
这部分年轻劳力与大量的外来资本结合,造就了难以复制的历史性经济增长。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早期的经济腾飞也从这种人口红利中受益良多。
但由于生育率下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红利已消耗殆尽,拉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日本近二十年的经济停滞,在相当程度上便是受到人口老化的制约。
而中国正在步它们的后尘。
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20~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其总数仍颇为可观,但20~24岁的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的人数将大幅萎缩,由2010的约1.25亿下降到2020年的0.68亿,其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约15%降至约8%。
这是近年来低生育率的直接后果。
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既是最富创造力的劳动力,也是最具消费力的消费者。
这个年龄段人口的急剧减少不仅会对劳动力供应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会对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产生巨大影响——新结婚夫妇对数急剧减少,对新建住房需求减少,面向年轻人的一切消费,其需求都会减少。
与此同时,人口老化也会使退休人口比重增加,加重劳动人口供养退休人口的平均负担,使社会养老金的财务状况恶化。
以上都是可以量化的、经济层面的影响。
还有无形的、社会层面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比如家庭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大量独生子女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环境下成长,成人后他们自己及其子女也不再生活在传统的亲属社会之中。
社会是否会因此丧失很多低
成本、高效率的组织纽带?
独生子女家庭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家庭,一旦子女死亡或罹患重大疾病,父母晚年的赡养就会失去着落,他们重要的人生希望也会顿时落空。
而独生子女赡养自己父母以及配偶父母的负担则显然要比非独生子女沉重得多。
所以我说,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人口负增长造成的风险。
因此,我和我的许多同行不停地呼吁,根据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形势进行重新认识;根据新情况、新认识,及时、合理地调整我们的人口和生育政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