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函数极限定义证明11

合集下载

关于极限limn→∞11nn存在的三种证明方法

关于极限limn→∞11nn存在的三种证明方法

!*() #+$递增且有上界 %
#
(
#
!*
( )
( #
( 则有 又若取 1 ’( 3 ’( ) 3 2 7 # 5 #) ( 6 14 # 2 ’5 #) ( 6;(4 # ()
+$递增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 (4 #4 ’ 7 # 7 7
/ 0 / 0 # # # #" #5 ’ #5 )# ! ! ! / 0/ 0
,
# # #5 !
!
)
# # #5 ,
,
). * != ,时 -
#"
# ) ! # !
# #5 # !
* != , -

!
/ 1/#" !02有上界 3
#
!
#"
0) 1/
/
# # #5 !
!
). * != , -
0
!
从而
, z J
! "# ! &$ % ’ ! "#








< #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结果 * 可证明 . ! "#
1/
#4 #" & / !0 所以 即

求极限的12种方法总结及例题

求极限的12种方法总结及例题

求极限的12种方法总结及例题求极限的12种方法总结及例题1. 引言在数学学习中,求极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许多数学题解的基础。

在学习求极限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总结12种方法,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求极限的概念,并提供相应的例题进行演示。

2. 利用极限的定义我们可以利用极限的定义来求解问题。

根据定义,当x趋向于a时,函数f(x)的极限为L,即对于任意的正数ε,总存在正数δ,使得当0<|x-a|<δ时,有|f(x)-L|<ε。

利用这个定义,可以求得一些简单的极限,如lim(x→0) sinx/x=1。

3. 利用夹逼准则夹逼准则是求极限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我们无法直接求出某个函数的极限时,可以利用夹逼准则来找到该函数的极限值。

要求lim(x→0) xsin(1/x)的极限,可以通过夹逼准则来解决。

4. 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是求解复杂函数极限的基本方法之一。

利用这个法则,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函数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再进行求解。

要求lim(x→0) (3x^2+2x-1)/(x+1),可以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来求解。

5. 利用洛必达法则当我们遇到不定型的极限时,可以利用洛必达法则来求解。

洛必达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求出不定型极限的值,例如0/0、∞/∞、0*∞等形式。

通过洛必达法则,我们可以将求解不定型极限的过程转化为求解导数的问题,从而得到极限的值。

6. 利用泰勒展开泰勒展开是求解复杂函数极限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我们遇到无法直接求解的函数极限时,可以利用泰勒展开将其转化为无穷级数的形式,然后再进行求解。

通过泰勒展开,我们可以将复杂函数近似为一个多项式,从而求得函数的极限值。

7. 利用换元法换元法是求解复杂函数极限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可以将复杂的函数转化为简单的形式,然后再进行求解。

对于lim(x→∞) (1+1/x)^x,可以通过换元法将其转化为e的极限形式来求解。

求极限的几种方法

求极限的几种方法

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摘要: 本文就关于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综合。

关键词:函数极限引言在数学分析与微积分学中,极限的概念占有主要的地位并以各种形式出现而贯穿全部内容,因此掌握好极限的求解方法是学习数学分析和微积分的关键一环。

本文就关于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综合,力图在方法的正确灵活运用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主要内容一、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1、运用极限的定义 例: 用极限定义证明:1223lim 22=-+-→x x x x 证: 由244122322-+-=--+-x x x x x x()2222-=--=x x x0>∀ε取εδ= 则当δ<-<20x 时,就有ε<--+-12232x x x由函数极限δε-定义有:1223lim 22=-+-→x x x x 2、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若 A x f xx =→)(limB x g x x =→)(lim 0(I)[]=±→)()(lim 0x g x f x x )(limx f xx →±B A x g x x ±=→)(lim 0(II)[]B A x g x f x g x f x x xx x x ⋅=⋅=⋅→→→)(lim )(lim )()(lim 0(III)若 B ≠0 则:BA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x ==→→→)(lim )(lim )()(lim 000 (IV )cA x f c x f c xx x x =⋅=⋅→→)(lim )(lim(c 为常数)上述性质对于时也同样成立-∞→+∞→∞→x x x ,,例:求 453lim 22+++→x x x x 解: 453lim 22+++→x x x x =254252322=++⋅+3、约去零因式(此法适用于型时00,0x x →例: 求121672016lim 23232+++----→x x x x x x x 解:原式=()())12102(65)2062(103lim 2232232+++++--+---→x x x x xx x x x xx =)65)(2()103)(2(lim 222+++--+-→x x x x x x x =)65()103(lim 222++---→x x x x x =)3)(2()2)(5(lim 2+++--→x x x x x =2lim-→x 735-=+-x x4、通分法(适用于∞-∞型)例: 求 )2144(lim 22xx x ---→解: 原式=)2()2()2(4lim2x x x x -⋅++-→=)2)(2()2(lim 2x x x x -+-→=4121lim 2=+→x x5、利用无穷小量性质法(特别是利用无穷小量与有界量之乘积仍为无穷小量的性质)设函数f(x)、g(x) 满足: (I )0)(lim=→x f xx(II) M x g ≤)( (M 为正整数) 则:0)()(lim 0=→x f x g xx 例: 求 xx x 1sin lim 0⋅→ 解: 由 0lim 0=→x x 而 11sin≤x故 原式 =01sin lim 0=⋅→xx x6、利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求极限的12种方法

求极限的12种方法

求极限的方法
1、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和幂指数的运算法则
2、利用函数的连续性
3、利用变量替换
4、利用等价无穷小
5、利用洛必达法则
6、分别求左右极限
7、把数列极限转化为函数极限
8、利用夹逼定理(极限存在两定理之一)
1)利用简单的放大、缩小函数法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放大或缩小【根据定义不等式求极限】
3)对积分的极限可以利用积分的性质进行放大缩小
9、利用递归数列先证明极限的存在(常用单调数列必有界),
再利用递归关系求出极限。

10、利用定积分求和式求极限
11、利用泰勒公式
12、利用导数定义求极限
附加:
1、 利用函数极限求数列极限 Example:
(1) n n
n ln lim +∞
→ 解:记:x x
n n x n ln ln lim lim +∞→+∞→= =0。

求一元函数极限的若干种方法

求一元函数极限的若干种方法

求一元函数极限(含数列)的若干种方法内容摘要:极限是数学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研究分析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许多重要的概念如连续、导数、定积分、无穷级数的和以及广义积分等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

因此掌握好求极限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中二元函数的极限是在一元函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本文通过部分例题的解析,以详细介绍一元函数极限的求法为主。

归纳了常用的十种求极限方法, 即: 运用极限的定义证明;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和初等变形来求极限;用两个重要的极限来求函数的极限;利用变量替换求极限;利用迫敛性定理来求极限;利用洛比达法则求函数的极限;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利用微分中值定理和积分中值定理求极限;利用积分定义求极限;求极限其他常用方法。

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迫敛性定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A number of ways to seek a function limit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columns)Abstract:The limit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mathematical analysis, 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 and analytical methods. We know that many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continuity, derivative, definite integral, infinite series and generalized integral to define the limit.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ster well limit.The limits of the function of two variables is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 of one variables, the two have connection and have distinc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art of example analysis, to introduce the limit of the function of one variables. Summarizes the ten ways: Us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limits of proof; equivalent Infinitesimal Substitution and the primary deformation; two important limits to seek the limits of functions; variable substitution; the squeeze theorem; L'Hospital Rule; the Taylor formula; the mean value theorem and the integral mean value theorem to the limit; using the integral definition; other commonly used methods.And cited a number of examples to illustrate.Key words:The squeeze theorem Mean Value Theorem L'Hospital Rule目录1 综述 (1)1.1引言 (1)1.2极限的定义 (1)1.3极限问题的类型和方法概述 (1)2 常见的极限求解方法 (2)2.1运用极限的定义证明(估计法) (2)2.2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和初等变形来求极限 (3)2.3用两个重要的极限来求函数的极限 (6)2.4利用变量替换求极限 (7)2.5利用迫敛性来求极限 (8)2.6利用洛比达法则求函数的极限 (8)2.7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 (13)2.8利用微分中值定理和积分中值定理求极限 (14)2.9利用积分定义求极限 (14)2.10求极限其他常用方法 (17)3结论 (17)参考文献 (18)求一元函数极限(含数列)的若干种方法1综述1.1 引言极限的思想方法作为人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学中函数极限的证明定义

数学中函数极限的证明定义
数学中函数极限的证明定义
函数极限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函数极限的证明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给大家的函数极限的证明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以时和为例引入.
介绍符号:的意义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
例1验证例2验证例3验证证……
由考虑时的极限引入.
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只证“+”和“”)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
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即计算得所求极限.
定义函数极限的“”定义.
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
例4验证例5验证例6验证证由=
为使需有为使需有于是,倘限制,就有
例7验证例8验证(类似有(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
几何意义:介绍半邻域然后介绍等的几何意义.
例9验证证考虑使的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例10证明:极限不存在.
例11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单调.若存在,则有
=§2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例1(利用极限和)
例2例3註:关于的有理分式当时的极限.
例4[利用公式]
例5例6例7

极限证明(精选多篇)

极限证明(精选多篇)

极限证明(精选多篇)第一篇:极限证明极限证明1.设f(x)在(??,??)上无穷次可微,且f(x)??(xn)(n???),求证当k?n?1时,?x,limf(k)(x)?0.x???2.设f(x)??0sinntdt,求证:当n为奇数时,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当n为偶数时f(x)是一线性函数与一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之和.xf(n)(x)?0.?{xn}?3.设f(x)在(??,??)上无穷次可微;f(0)f?(0)?0xlim求证:n?1,????n,0?xn?xn?1,使f(n)(xn)?0.sin(f(x))?1.求证limf(x)存在.4.设f(x)在(a,??)上连续,且xlim???x???5.设a?0,x1?2?a,xn?1?2?xn,n?1,2?,证明权限limn??xn存在并求极限值。

6.设xn?0,n?1,2,?.证明:若limxn?1?x,则limxn?x.n??xn??n7.用肯定语气叙述:limx???f?x????.8.a1?1,an?1?1,求证:ai有极限存在。

an?1t?x9.设函数f定义在?a,b?上,如果对每点x??a,b?,极限limf?t?存在且有限(当x?a或b时,为单侧极限)。

证明:函数f在?a,b?上有界。

10.设limn??an?a,证明:lima1?2a2???nana?.n??2n211.叙述数列?an?发散的定义,并证明数列?cosn?发散。

12.证明:若???af?x?dx收敛且limx???f?x???,则??0.11?an?收敛。

?,n?1,2,?.求证:22an?1an13.a?0,b?0.a1?a,a2?b,an?2?2?n14.证明公式?k?11k?2n?c??n,其中c是与n无关的常数,limn???n?0.15.设f?x?在[a,??)上可微且有界。

证明存在一个数列?xn??[a,?),使得limn??xn???且limn??f'?xn??0.16.设f?u?具有连续的导函数,且limu???f'?u??a?0,d??x,y?|x2?y2?r2,x,y?0???r?0?.i?1?证明:limu??f?u????;?2?求ir???f'?x2?y2?dxdy;?3?求limr2r??dr17.设f?x?于[a,??)可导,且f'?x??c?0?c为常数?,证明:?1?limx???f?x????;?2?f?x?于[a,??)必有最小值。

极限的求法

极限的求法

极限的求法1、 利用极限的定义求极限用定义法证明极限,必须有一先决条件,即事先得知道极限的猜测值A ,这种情况一般较困难推测出,只能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列或函数推测分析出极限值,然后再去用定义法去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放缩法和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总是密切相连的。

例:lim x→x 0f (x )=A 的ε−δ定义是指:∀ε>0,∃δ=δ(0x ,ε)>0,0<|x −0x |<δ |f (x )−A |<ε为了求δ可先对x 0的邻域半径适当限制,如然后适当放大|f (x )−A |≤φ(x )(必然保证φ(x )为无穷小),此时往往要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 +a |=|(x −0x )+(0x +a)|≤|x −0x |+|0x +a|<|0x +a|+δ1或|x +a |=|(x −0x )+(0x +a)|≥|0x +a|−|x −0x |>|0x +a|−δ1 从φ(x )<δ2,求出δ2后,取δ=min (δ1,δ2),当0<|x −0x |<δ时,就有|f (x )−A |<ε。

例:设lim n→∞x n =a 则有limn→∞x 1+x 2+...x nn=a 。

证明:因为lim n→∞x n =a ,对∀ε>0,∃N 1=N 1(ε),当n >N 1时,|x n −a |<ε2于是当n >N 1时,|x 1+x 2+...+x nn−a|=|x 1+x 2+...+x n −na |n0<ε<1其中A =|x 1−a |+|x 2−a |+|x N 1−α|是一个定数,再由An <ε2,解得n >2A ε,故取N =max {N 1,[2Aε]}当n >N 时,|x 1+x 2+...+x nn−α|<ε2+ε2=ε。

2、 直接代入法求极限适用于分子、分母的极限不同时为零或不同时为∞。

关于极限limn→∞11nn存在的三种证明方法

关于极限limn→∞11nn存在的三种证明方法

E 证法一
由数字归纳法容易证得 O 引理 E 设实数 \ 则有 _‘" > R为正整数 >
R b " c K "F \ N a "F R \
K " N "
R R CD
下面利用引理 "证明[ ] Y \ R 因为 \ R F" \ R 而由 ‘
P Q " [S"F RT]递增且有上界>从而证明5 S F RT 是存在的U " "F " " RF " S T Y "F RF "‘ Y b " K RF " Nc " S T S"F RT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0
1/
02是递增的 3 # : # 也是递增的 即7 同理容易证明 # 从而可得 + 6 ’, + < + (+ # 9是递减的 * 5 ! # 5 1/ !02 8/ ; !0
! !
# # " !
又因为 所以
/ 0 / 0 # # # #" #5 ’ #5 )# ! ! ! / 0/ 0
,
# # #5 !
!
)
# # #5 ,
,
). * != ,时 -
#"
# ) ! # !
# #5 # !
* != , -

!
/ 1/#" !02有上界 3

求函数极限方法的若干方法

求函数极限方法的若干方法

求函数极限方法的若干方法摘要:关键词:1引言:极限的重要性极限是数学分析的基础,数学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来表述,都可以用极限来描述。

如函数在处导数的定义,定积分的定义,偏导数的定义,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定义,无穷级数收敛的定义,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

极限是研究数学分析的基本公具。

极限是贯穿数学分析的一条主线。

学好极限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是考察所给函数是否存在极限。

2:若函数否存在极限,则考虑如何计算此极限。

本文主要是对第二个问题即在极限存在的条件下,如何去求极限进行综述。

2极限的概念及性质2.1极限的概念2.1.1,任意的正整数N,使得当n>N时就有。

2.1.2,任意整数X,使得当时就有。

类似可以定义单侧极限与。

2.2.3,整数,使得当时有。

类似可定义当时右极限与左极限:,。

在此处键入公式。

2.2极限的性质2.2.1极限的不等式性质:设,。

若,则,当时有;若,使得当时有,则。

2.2.1(推论)极限的保号性:设。

若,则,当时有;若,使得当时有,则。

2.2.2存在极限的函数局部有界性:设存在极限,则在的某空心邻域内有界,即与,使得当时有3求极限的方法1、定义法2、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求极限,3、利用夹逼性定理求极限4、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5、利用迫敛性求极限,6、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利用定积分求极限,8、利用无穷小量的性质和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之间的关系求极限9、利用变量替换求极限, 10、利用递推公式求极限, 11、利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12、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 13、利用泰勒展开式求极限, 14、利用两个准则求极限15、利用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求极限16、利用单侧极限求极限17、利用中值定理求极限3.1定义法利用数列极限的定义求出数列的极限.设是一个数列,是实数,如果对任意给定的,总存在一个正整数,当时,都有,我们就称是数列的极限.记为.例1 证明证任给,取,则当时有,所以。

函数极限的证明(精选多篇)

函数极限的证明(精选多篇)

函数极限的证明(精选多篇)第一篇:函数极限的证明函数极限的证明(一)时函数的极限:以时和为例引入.介绍符号:的意义,的直观意义.定义(和.)几何意义介绍邻域其中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例1验证例2验证例3验证证……(二)时函数的极限:由考虑时的极限引入.定义函数极限的“”定义.几何意义.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例4验证例5验证例6验证证由=为使需有为使需有于是,倘限制,就有例7验证例8验证(类似有(三)单侧极限: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几何意义:介绍半邻域然后介绍等的几何意义.例9验证证考虑使的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th类似有:例10证明:极限不存在.例11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单调.若存在,则有=§2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以下以极限为例讨论性质.均给出证明或简证.二、讲授新课:(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1.唯一性:2.局部有界性:3.局部保号性:4.单调性(不等式性质):th4若和都存在,且存在点的空心邻域,使,都有证设=(现证对有)註:若在th4的条件中,改“”为“”,未必就有以举例说明.5.迫敛性:6.四则运算性质:(只证“+”和“”)(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于正无穷。

把max{a1,...am}记作a。

不妨设f1(x)趋于a;作b>a>=0,m>1;那么存在n1,当x>n1,有a/mn2时,0ni时,0那么当x>n,有(a/m)第三篇:二元函数极限证明二元函数极限证明设p=f(x,y),p0=(a,b),当p→p0时f(x,y)的极限是x,y 同时趋向于a,b时所得到的称为二重极限。

按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按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在 x = 0,1,2 三点;
1
2x +1 (2) f ( x) = 1 ,
2x −1
(3) Dirichlet 函数
在 x = 0 点;
⎧1, D (x) = ⎩⎨0,
x为有理数, 在任意点; x为无理数,
(4)
f (x)
=
1 x

⎡ ⎢⎣
1 x
⎤ ⎥⎦
,

x=
1 ( n = 1,2,3," )。 n

y=
1 xn
−1
e x2 ;

y=
x2 − x | x |(x 2 − 1) ;
⎧sin πx, x为有理数,
⑼ y= ⎨ ⎩
0,
x为无理数;

1 y = [x] sin ;
x
⑷ y = [2x] - 2[x];
⑹ y = x lnn |x | ;
⑻ y = 1 + 3x − 1 ; 1+ 2x −1

y=
⎪⎧sin π , ⎨p
x= q ( p, q互质,p > 0), p
⎪⎩0, x为无理数.
3
9.设 f (x) 在 (0,+∞) 上连续,且满足 f (x 2 ) = f (x) ,x ∈ (0,+∞) ,证明 f (x) 在 (0,+∞) 上
为常数函数。
习 题 3.3
1. 确定 a 与 α ,使下列各无穷小量或无穷大量等价于(~) a xα : (1) u(x) = x5 − 3x 4 + 2x 3 , (x→0,x→∞); x5 + 2x2 (2) u(x) = 3x 4 − x 3 (x→0,x→∞);

最新11数列的极限汇总

最新11数列的极限汇总

例4. 证明数列
是发散的.
证: 用反证法.
假设数列 xn 收敛 , 则有唯一极限 a 存在 .

1 2
,
则存在 N , 使当 n > N
时, 有
a12xna12
但因 x n 交替取值 1 与-1 , 而此二数不可能同时落在
长度为 1 的开区间(a12,a12)内, 因此该数列发散 .
8
2. 收敛数列一定有界.
证: 设
取 1, 则 $ N , 当 nN 时, 有
xn a 1, 从而有
xna a1 a

M mx a 1,x x 2, ,x N,1 a
则有
xn M(n1,2,).
由此证明收敛数列必有界.
说明: 此性质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 例如,
数列 (1)n1 虽有界但不收敛 . 9
3. 收敛数列的保号性.
11数列的极限
定义: 自变量取正整数的函数称为数列, 记作

称为通项(一般项) .
若数列
及常数 a 有下列关系 :
$正整数 N ,当 n > N 时, 总有
则称该数列
的极限为 a , 记作
nl im xn a 或 xn a(n )
此时也称数列收敛 , 否则称数列发散 . a x n a
(nN)
A B
说明: 定理 4 可推广到有限个数列相加、相乘的情形 .
推论 1 . 推论 2 .
lim [C x n ] C lim x n lim [x n ]k[lim x n ]k
( C 为常数 ) ( k 为正整数 )
14
例5 . 求
解:
时, 分母
分子
分子分母同除以 n 2 , 则

关于极限+limn→∞11nn+存在证明的几种方法

关于极限+limn→∞11nn+存在证明的几种方法

3.期刊论文 罗铁山.王荣.LUO Tie-shan.WANG Rong "单调有界函数必有极限"吗?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4)







7 6 6 7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在 " $ 是单调递增的 所以对 "$ 即数列 * ! " # % + $ ,(时有上界 -又因为 * ! " # % + . /$ 01.* ! " # % + $ $ $ 有上界 -据单调有界数列必收敛准则 .得证 -
&": &" 9 2 2# #& .1 &% 9 " 9 9 " :
" 又因为 , 1 & %& 7 2 -单调递增 .所以 "
&" &9 99 2# 1 2" # 1 2 &% #( " 9 " : " 这表明 , 1 & %& 7 2 -有上界 .于是据单调有界数列必收敛准则 .得证 / " 1 &%
(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7 7 " $ #" % " $ #9#" ! ," # 7 .即有 , 7 $ ! $ #7 % $#7 $#9 $ $#9 在上式中分别令 98$ .$ #" .:.7 4" .可得 $个不等式 .把它们两边相乘 .有 $
对于正整数 9. .当 9&7 # $ $时 .有 "

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

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

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在数学剖析和微积分学中 , 极限的观点据有主要的地位并以各样形式出现而贯串所有内容 , 所以掌握好极限的求解方法是学习数学剖析和微积分的重点一环。

本文就对于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归纳、综合 , 力争在方法的正确灵巧运用方面 , 对读者有所助益。

一、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1、运用极限的定义:例 : 用极限制义证明: lim x 2 3x 2 1x 2x 2x23 x 2x24 x 42证 : 由1x 2x2x2x x 220 ,取,则当 0x 2时 , 就有 x23x 2 1x 2由函数极限定义有 :x 2 3x 2 1。

limx2x 22、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若 lim f ( x) A lim g (x) Bx x 0x x 0(I) limf (x) g( x)lim f ( x)lim g( x)A Bx x 0xx 0x x 0lim f ( x ) g x )lim f x ) lim g x ) A B(II)x x 0x x 0x x 0f (x) lim f ( x)A(III)若 B ≠0则: limx x 0g (x)lim g( x) Bx x 0xx 0( IV ) lim c f ( x)c lim f ( x) cA( c 为常数)xx 0x x 0上述性质对于 x, x, x时也相同建立例:求 lim x23x 5x 2 x 4解 :lim x 2 3x 5 223255x 4 = 242x 23、约去零因式(此法合用于xx 0时 , 0型 )x3x 2例 :求 lim16x 20x2 x37 x 2 16 x 12解 : 原式 = lim x 33x 210x ( 2x 2 6x 20)x2x 3 5x 26x (2x 210x 12)=lim (x 2)( x 2 3x 10)x 2 (x2)( x 25x 6)= lim(x23x 10)= lim ( x 5)( x 2)= lim x57x 2 (x2 5x 6) x 2 ( x 2)( x 3) x2x 3 4、通分法(合用于型)例 :求 lim (44 2 1 )x 2 x 2x解 :原式 = lim 4 (2 x)= lim ( 2 x) 1 1 x) (2 x)( 2 = lim4x2 ( 2 x) x 2 (2 x) x 2 2 x 5、利用无量小量性质法(特别是利用无量小量和有界量之乘积仍为无量小量的性质)设函数 f(x) 、 g(x) 知足:( I ) lim f (x)0 (II)g( x) M (M 为正整数 )x x 0则: lim( ) f( x ) 0x x 0 g x例 : 求 lim x1sinx 0x解: 由lim x 0 而x 06、利用无量小量和无量大批的关系。

函数极限的证明(精选多篇)

函数极限的证明(精选多篇)

函数极限的证明(精选多篇)第一篇:函数极限的证明函数极限的证明(一)时函数的极限:以时和为例引入.介绍符号:的意义,的直观意义.定义(和.)几何意义介绍邻域其中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例1验证例2验证例3验证证……(二)时函数的极限:由考虑时的极限引入.定义函数极限的“”定义.几何意义.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例4验证例5验证例6验证证由=为使需有为使需有于是,倘限制,就有例7验证例8验证(类似有(三)单侧极限: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几何意义:介绍半邻域然后介绍等的几何意义.例9验证证考虑使的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th类似有:例10证明:极限不存在.例11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单调.若存在,则有=§2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以下以极限为例讨论性质.均给出证明或简证.二、讲授新课:(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1.唯一性:2.局部有界性:3.局部保号性:4.单调性(不等式性质):th4若和都存在,且存在点的空心邻域,使,都有证设=(现证对有)註:若在th4的条件中,改“”为“”,未必就有以举例说明.5.迫敛性:6.四则运算性质:(只证“+”和“”)(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max{a1,...am},x趋于正无穷。

把max{a1,...am}记作a。

不妨设f1(x)趋于a;作b&gt;a&gt;=0,m&gt;1;那么存在n1,当x&gt;n1,有a/m&lt;=f1(x)注意到f2的极限小于等于a,那么存在n2,当x&gt;n2时,0&lt;=f2(x)同理,存在ni,当x&gt;ni时,0&lt;=fi(x)取n=max{n1,n2...nm};那么当x&gt;n,有(a/m)+相等,但二重极限仍可能不存在2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不妨设:limf(x)=a(x→x0)根据定义:对任意ε&gt;0,存在δ&gt;0,使当|x-x0|&lt;δ时,有|f(x)-a|&lt;ε而|x-x0|&lt;δ即为x属于x0的某个邻域u(x0;δ)又因为ε有任意性,故可取ε=1,则有:|f(x)-a|&lt;ε=1,即:a-1再取m=max{|a-1|,|a+1|},则有:存在δ&gt;0,当任意x属于x0的某个邻域u(x0;δ)时,有|f(x)|证毕3首先,我的方法不正规,其次,正确不正确有待考察。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习题1-1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习题1-1

习题1-31.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1)8)13(lim 3=-→x x ;(2)12)25(lim 2=+→x x ;(3)424lim22-=+--→x x x ; (4)21241lim 321=+--→x x x .证明 (1)分析 |(3x -1)-8|=|3x -9|=3|x -3|, 要使|(3x -1)-8|<ε , 只须ε31|3|<-x .证明 因为∀ε >0, ∃εδ31=, 当0<|x -3|<δ时, 有|(3x -1)-8|<ε , 所以8)13(lim 3=-→x x .(2)分析 |(5x +2)-12|=|5x -10|=5|x -2|, 要使|(5x +2)-12|<ε , 只须ε51|2|<-x .证明 因为∀ε >0, ∃εδ51=, 当0<|x -2|<δ时, 有|(5x +2)-12|<ε , 所以12)25(lim 2=+→x x .(3)分析 |)2(||2|244)4(2422--=+=+++=--+-x x x x x x x , 要使ε<--+-)4(242x x , 只须ε<--|)2(|x .证明 因为∀ε >0, ∃εδ=, 当0<|x -(-2)|<δ时, 有ε<--+-)4(242x x , 所以424lim 22-=+--→x x x . (4)分析|)21(|2|221|212413--=--=-+-x x x x , 要使ε<-+-212413x x , 只须ε21|)21(|<--x . 证明 因为∀ε >0, ∃εδ21=, 当δ<--<|)21(|0x 时, 有ε<-+-212413x x , 所以21241lim 321=+--→x x x .2.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1)2121lim33=+∞→x x x ; (2)0sin lim=+∞→xxx .证明 (1)分析333333||21212121x x x x x x =-+=-+, 要使ε<-+212133x x , 只须ε<3||21x , 即321||ε>x .证明 因为∀ε >0, ∃321ε=X , 当|x |>X 时, 有ε<-+212133x x , 所以2121lim 33=+∞→x x x .(2)分析xxx x x 1|sin |0sin ≤=-, 要使ε<-0sin x x, 只须ε<x1, 即21ε>x .证明 因为∀ε>0, ∃21ε=X , 当x >X 时, 有ε<-0sin xx , 所以0sin lim=+∞→xx x .3. 当x →2时, y =x 2→4. 问δ等于多少, 使当|x -2|<δ时, |y -4|<0. 001?解 由于x →2, |x -2|→0, 不妨设|x -2|<1, 即1<x <3. 要使|x 2-4|=|x +2||x -2|<5|x -2|<0. 001, 只要0002.05001.0|2|=<-x , 取δ=0. 0002, 则当0<|x -2|<δ时, 就有|x 2-4|<0. 001. 4. 当x →∞时, 13122→+-=x x y , 问X 等于多少, 使当|x |>X 时, |y -1|<0.01?解 要使01.034131222<+=-+-x x x , 只397301.04||=->x , 397=X . 5. 证明函数f (x )=|x | 当x →0时极限为零.6. 求,)(x x x f = xx x ||)(=ϕ当x →0时的左﹑右极限, 并说明它们在x →0时的极限是否存在.证明 因为11lim lim )(lim 000===---→→→x x x x xx f ,11lim lim )(lim 000===+++→→→x x x x xx f ,)(lim )(lim 0x f x f x x +→→=-, 所以极限)(lim 0x f x →存在.因为1lim ||lim )(lim 00-=-==---→→→x xx x x x x x ϕ, 1lim ||lim )(lim 00===+++→→→xx x x x x x x ϕ, )(lim )(lim 0x x x x ϕϕ+→→≠-, 所以极限)(lim 0x x ϕ→不存在.7. 证明: 若x →+∞及x →-∞时, 函数f (x )的极限都存在且都等于A , 则A x f x =∞→)(lim .证明 因为A x f x =-∞→)(lim , A x f x =+∞→)(lim , 所以∀ε>0,∃X 1>0, 使当x <-X 1时, 有|f (x )-A |<ε ; ∃X 2>0, 使当x >X 2时, 有|f (x )-A |<ε .取X =max{X 1, X 2}, 则当|x |>X 时, 有|f (x )-A |<ε , 即A x f x =∞→)(lim .8. 根据极限的定义证明: 函数f (x )当x →x 0 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证明 先证明必要性. 设f (x )→A (x →x 0), 则∀ε>0, ∃δ>0, 使当0<|x -x 0|<δ 时, 有|f (x )-A |<ε .因此当x 0-δ<x <x 0和x 0<x <x 0+δ 时都有|f (x )-A |<ε .这说明f (x )当x →x 0时左右极限都存在并且都等于A . 再证明充分性. 设f (x 0-0)=f (x 0+0)=A , 则∀ε>0, ∃δ1>0, 使当x 0-δ1<x <x 0时, 有| f (x )-A <ε ; ∃δ2>0, 使当x 0<x <x 0+δ2时, 有| f (x )-A |<ε .取δ=min{δ1, δ2}, 则当0<|x -x 0|<δ 时, 有x 0-δ1<x <x 0及x 0<x <x 0+δ2 , 从而有| f (x )-A |<ε ,即f (x )→A (x →x 0).9. 试给出x →∞时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的定理, 并加以证明.解 x →∞时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的定理: 如果f (x )当x →∞时的极限存在, 则存在X >0及M >0, 使当|x |>X 时, |f (x )|<M .证明 设f (x )→A (x →∞), 则对于ε =1, ∃X >0, 当|x |>X 时, 有|f (x )-A |<ε =1. 所以 |f (x )|=|f (x )-A +A |≤|f (x )-A |+|A |<1+|A |.这就是说存在X >0及M >0, 使当|x |>X 时, |f (x )|<M , 其中M =1+|A |.。

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习题1-11. 设A =(-∞, -5)⋃(5, +∞), B =[-10, 3), 写出A ⋃B , A ⋂B , A \B 及A \(A \B )的表达式.解 A ⋃B =(-∞, 3)⋃(5, +∞),A ⋂B =[-10, -5),A \B =(-∞, -10)⋃(5, +∞),A \(A \B )=[-10, -5).2. 设A 、B 是任意两个集合, 证明对偶律: (A ⋂B )C =A C ⋃B C .证明 因为x ∈(A ⋂B )C ⇔x ∉A ⋂B ⇔ x ∉A 或x ∉B ⇔ x ∈A C 或x ∈B C ⇔ x ∈A C ⋃B C , 所以 (A ⋂B )C =A C ⋃B C .3. 设映射f : X →Y , A ⊂X , B ⊂X . 证明(1)f (A ⋃B )=f (A )⋃f (B );(2)f (A ⋂B )⊂f (A )⋂f (B ).证明 因为y ∈f (A ⋃B )⇔∃x ∈A ⋃B , 使f (x )=y⇔(因为x ∈A 或x ∈B ) y ∈f (A )或y ∈f (B )⇔ y ∈f (A )⋃f (B ),所以 f (A ⋃B )=f (A )⋃f (B ).(2)因为y ∈f (A ⋂B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且x ∈B ) y ∈f (A )且y ∈f (B )⇒ y ∈ f (A )⋂f (B ),所以 f (A ⋂B )⊂f (A )⋂f (B ).4. 设映射f : X →Y , 若存在一个映射g : Y →X , 使X I f g = , Y I g f = , 其中I X 、I Y 分别是X 、Y 上的恒等映射, 即对于每一个x ∈X , 有I X x =x ; 对于每一个y ∈Y , 有I Y y =y . 证明: f 是双射, 且g 是f 的逆映射: g =f -1.证明 因为对于任意的y ∈Y , 有x =g (y )∈X , 且f (x )=f [g (y )]=I y y =y , 即Y 中任意元素都是X 中某元素的像, 所以f 为X 到Y 的满射.又因为对于任意的x 1≠x 2, 必有f (x 1)≠f (x 2), 否则若f (x 1)=f (x 2)⇒g [ f (x 1)]=g [f (x 2)] ⇒ x 1=x 2.因此f 既是单射, 又是满射, 即f 是双射.对于映射g : Y →X , 因为对每个y ∈Y , 有g (y )=x ∈X , 且满足f (x )=f [g (y )]=I y y =y , 按逆映射的定义, g 是f 的逆映射.5. 设映射f : X →Y , A ⊂X . 证明:(1)f -1(f (A ))⊃A ;(2)当f 是单射时, 有f -1(f (A ))=A .证明 (1)因为x ∈A ⇒ f (x )=y ∈f (A ) ⇒ f -1(y )=x ∈f -1(f (A )),所以 f -1(f (A ))⊃A .(2)由(1)知f -1(f (A ))⊃A .另一方面, 对于任意的x ∈f -1(f (A ))⇒存在y ∈f (A ), 使f -1(y )=x ⇒f (x )=y . 因为y ∈f (A )且f 是单射, 所以x ∈A . 这就证明了f -1(f (A ))⊂A . 因此f -1(f (A ))=A . 6. 求下列函数的自然定义域:(1)23+=x y ;解 由3x +2≥0得32->x . 函数的定义域为) ,32[∞+-. (2)211xy -=; 解 由1-x 2≠0得x ≠±1. 函数的定义域为(-∞, -1)⋃(-1, 1)⋃(1, +∞).(3)211x xy --=; 解 由x ≠0且1-x 2≥0得函数的定义域D =[-1, 0)⋃(0, 1].(4)241x y -=; 解 由4-x 2>0得 |x |<2. 函数的定义域为(-2, 2).(5)x y sin =;解 由x ≥0得函数的定义D =[0, +∞).(6) y =tan(x +1);解 由21π≠+x (k =0, ±1, ±2, ⋅ ⋅ ⋅)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12-+≠ππk x (k =0, ±1, ±2, ⋅ ⋅ ⋅).(7) y =arcsin(x -3);解 由|x -3|≤1得函数的定义域D =[2, 4].(8)xx y 1arctan 3+-=; 解 由3-x ≥0且x ≠0得函数的定义域D =(-∞, 0)⋃(0, 3).(9) y =ln(x +1);解 由x +1>0得函数的定义域D =(-1, +∞).(10)x e y 1=.解 由x ≠0得函数的定义域D =(-∞, 0)⋃(0, +∞).7. 下列各题中, 函数f (x )和g (x )是否相同?为什么?(1)f (x )=lg x 2, g (x )=2lg x ;(2) f (x )=x , g (x )=2x ;(3)334)(x x x f -=,31)(-=x x x g .(4)f (x )=1, g (x )=sec 2x -tan 2x .解 (1)不同. 因为定义域不同.(2)不同. 因为对应法则不同, x <0时, g (x )=-x .(3)相同. 因为定义域、对应法则均相相同.(4)不同. 因为定义域不同.8. 设⎪⎩⎪⎨⎧≥<=3|| 03|| |sin |)(ππϕx x x x , 求)6(πϕ, )4(πϕ, )4(πϕ-, ϕ(-2), 并作出函数y =ϕ(x )的图形.解 21|6sin |)6(==ππϕ, 22|4sin |)4(==ππϕ, 22|)4sin(|)4(=-=-ππϕ, 0)2(=-ϕ. 9. 试证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内的单调性:(1)xx y -=1, (-∞, 1); (2)y =x +ln x , (0, +∞).证明 (1)对于任意的x 1, x 2∈(-∞, 1), 有1-x 1>0, 1-x 2>0. 因为当x 1<x 2时, 0)1)(1(11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y y , 所以函数xx y -=1在区间(-∞, 1)内是单调增加的. (2)对于任意的x 1, x 2∈(0, +∞), 当x 1<x 2时, 有0l n )()l n ()l n (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y y ,所以函数y =x +ln x 在区间(0, +∞)内是单调增加的.10. 设 f (x )为定义在(-l , l )内的奇函数, 若f (x )在(0, l )内单调增加, 证明f (x )在(-l , 0)内也单调增加.证明 对于∀x 1, x 2∈(-l , 0)且x 1<x 2, 有-x 1, -x 2∈(0, l )且-x 1>-x 2.因为f (x )在(0, l )内单调增加且为奇函数, 所以f (-x 2)<f (-x 1), -f (x 2)<-f (x 1), f (x 2)>f (x 1),这就证明了对于∀x 1, x 2∈(-l , 0), 有f (x 1)< f (x 2), 所以f (x )在(-l , 0)内也单调增加. 11. 设下面所考虑的函数都是定义在对称区间(-l , l )上的, 证明:(1)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2)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证明 (1)设F (x )=f (x )+g (x ). 如果f (x )和g (x )都是偶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如果f (x )和g (x )都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 即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2)设F (x )=f (x )⋅g (x ). 如果f (x )和g (x )都是偶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如果f (x )和g (x )都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如果f (x )是偶函数, 而g (x )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 即偶函数与奇函数的积是奇函数.12.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偶函数, 哪些是奇函数, 哪些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1)y =x 2(1-x 2);(2)y =3x 2-x 3;(3)2211x x y +-=; (4)y =x (x -1)(x +1);(5)y =sin x -cos x +1;(6)2x x a a y -+=. 解 (1)因为f (-x )=(-x )2[1-(-x )2]=x 2(1-x 2)=f (x ), 所以f (x )是偶函数.(2)由f (-x )=3(-x )2-(-x )3=3x 2+x 3可见f (x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3)因为())(111)(1)(2222x f x x x x x f =+-=-+--=-, 所以f (x )是偶函数. (4)因为f (-x )=(-x )(-x -1)(-x +1)=-x (x +1)(x -1)=-f (x ), 所以f (x )是奇函数.(5)由f (-x )=sin(-x )-cos(-x )+1=-sin x -cos x +1可见f (x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6)因为)(22)()()(x f a a a a x f x x x x =+=+=-----, 所以f (x )是偶函数. 13. 下列各函数中哪些是周期函数?对于周期函数, 指出其周期:(1)y =cos(x -2);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2π.(2)y =cos 4x ;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2π=l . (3)y =1+sin πx ;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2.(4)y =x cos x ;解 不是周期函数.(5)y =sin 2x .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π.14.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31+=x y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