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doc
历史典故大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_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
历史典故大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_名人故事
历史典故大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名将班超,早年曾率兵出击北匈奴贵族,战功显赫,随即与从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
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鄯善国王还款待得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
班超感到奇怪,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带拼音)
不bú 入rù 虎hǔ 穴xué ,焉yān 得dé 虎hǔ 子zǐ 的de 成chén ɡ 语yǔ 故ɡù 事shi【汉hàn 语yǔ 注zhù 音yīn 】:b ùr ùr h ǔù xu éh ,ǔ y āxu nd éh ǔ z ǐ【成chén ɡ 语yǔ 出chū 处chù 】:南nán 朝cháo 。
宋sòn ɡ 。
范fàn 晔yè 《后hòu 汉hàn 书shū 。
班bān 超chāo 传chuán 》:“超chāo 曰yuē :‘不bú 入rù 虎hǔ 穴xué ,不bù 得dé 虎hǔ 子zǐ 。
当dānɡ 今jīn 之zhī 计jì ,独dú 有yǒu 因yīn 夜yè 以yǐ 火huǒ 攻ɡōnɡ 虏lǔ 使shǐ 。
彼bǐ 不bù 知zhī 我wǒ 多duō 少shǎo ,必bì 大dà 震zhèn 怖bù ,可kě 殄tiǎn 尽jìn 也yě 。
灭miè 此cǐ 虏lǔ ,则zé 鄯shàn 善shàn 破pò 胆dǎn ,功ɡōnɡ 成chén ɡ事shì 立lì 矣yǐ 。
’” 【成chén ɡ 语yǔ 语yú 法fǎ 】:复fù 句jù 式shì ;作zuò 谓wèi语yǔ 、宾bīn 语y ǔ 、定dìn ɡ 语yǔ 、状zhuàn ɡ语yǔ 、分fēn 句jù ;指zhǐ 经jīnɡ 历lì 艰jiān 难nán 才cái 能nén ɡ 成chén ɡ 功ɡōnɡ ;含hán 褒bāo 义yì 。
不如虎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个出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意思是如果不冒险进入危险的地方,就无法获得成功。
这个成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他到达鄯善国后,发现该国国王对汉朝的态度模棱两可。
为了了解国王的真实想法,班超决定冒险深入虎穴,与鄯善国的权臣们接触。
班超带领36 名随从,趁着夜色潜入了权臣们的营帐。
他们放火焚烧了营帐,杀死了许多权臣。
这一行动让鄯善国国王感到非常震惊,他意识到汉朝的实力非常强大,于是决定归顺汉朝。
班超的勇敢行动不仅让鄯善国归顺了汉朝,也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也因此而流传下来,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成语,用来形容勇敢冒险、不畏艰险的精神。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_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西域去,和鄯善王交朋友。
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
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西域。
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
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
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
鄯鄯王热情款待他们。
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
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
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
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
”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
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
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说,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宍 焉得虎子的故事意思
不入虎宍焉得虎子的故事意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如果不冒风险,不去尝试进入危险的地方,就没有机会得到潜在的好处。
这个故事通常被用来强调冒险和探索的精神,以及不害怕失败和挫折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有一个人想要得到一只老虎的宝藏,于是他决定前往深山探险。
他在山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向前。
最终,他成功地找到了宝藏,但他并没有因此获得安全保障,因为他没有进入老虎的领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冒险和探索的精神才能让我们克服障碍和挑战,获得成功。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轻视风险和可能的后果,因为失败和挫折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机会,甚至会让我们陷入困境。
除了强调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外,这个故事还可以被引申为许多其他含义。
例如,它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不要害怕失败,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它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轻易放弃,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情况和困难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冒险和探索,才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自己的梦想。
中华成语故事_1
中华成语故事中华成语故事中华成语故事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一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
在这次征战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
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shàn)善国。
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不几天忽然变得冷淡起来。
班超与手下判断认为,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态度摇摆不定,吃不准服从哪一方的缘故。
于是把接待他们的胡人叫来,诈骗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此刻在哪里”那胡人很惶恐,招认了实际情况,证明班超的判断是正确的。
班超把胡人禁闭起来,然后把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来喝酒,喝得畅快的时候,班超激怒大家说:“你们和我都在这极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贵。
现在匈奴使者来到这里才几天,国王对我们的礼节和敬意就终止了。
如果他逮捕我们,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连尸骨都会被豺狼吃掉。
你们看,这事怎么办”他的下属表示了同一个意愿:“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不管死活都听从您的命令。
班超下决心说:“好,不进入老虎洞,不能提到小老虎。
眼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趁着黑夜,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
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消灭了这些敌人,国王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告成,事业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动计划,但又提出这件事要和郭恂商量一下。
班超发怒说:“是凶是吉决定于今天。
郭恂是个文弱而又庸俗的官员,听到这件事必定害怕,会泄露我们的计谋,这样我们就会白白送命,当不成好汉。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看法。
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勇士们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
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
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
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
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龙源期刊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作者:双双
来源:《红领巾(3-6年级)》2008年第11期
班超是东汉时候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东汉初年,匈奴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征服和统治了原是西汉辖属的西域广大地区。
他们残酷压迫西域各族人民,还不断骚扰汉朝边境,对东汉政权造成很大威胁。
当时西域的很多国家既怕匈奴,又不愿疏远汉朝,处于脚踏两只船的状态。
汉明帝就派班超出使西域,以建立友好关系。
班超率领36人的使团首先到了鄯善国。
一开始,鄯善国王对班超一行十分敬重、周到,不久却变得冷淡起来。
经过了解,原来匈奴也派来了使者,对鄯善王威逼利诱,施加压力。
鄯善王慑于匈奴人的胁迫,不敢再亲近汉朝使者。
班超立即召集随行人员。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趁夜火攻匈奴人,他们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人,一定非常恐慌。
我们趁机将他们消灭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使命!
于是,当天夜里,班超带着大家依计行事,一番奋战之后,将一百多名匈奴人全部消灭。
第二天,正当鄯善国举国震惊之时,班超主动向鄯善王讲明了事情经过,并重申了汉朝政府对鄯善国的诚意。
鄯善王十分佩服班超等人的勇敢和智慧,立即表示同意与汉朝建立永久友好关系。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来写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做“怎么”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进到老虎的洞里,怎么能得到小老虎?
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深入危险的境地,不经过艰苦奋斗,便不能取得胜利。
有时也用来比喻不大胆实践,就不能获得真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不入虎宍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
不入虎宍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汉代班固《汉书·班超传》,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他为西域都护府的一名属官。
公元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先到洛阳,再到疏勒,最后到达于阗。
班超到达于阗后,听说北匈奴正在攻打疏勒,于是他召集疏勒国王以下的官员,激励他们说:“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现在匈奴人已经侵入我们的国家,威胁着我们的生存,我们不思危图存,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众人听了,齐声回答:“一切都听从您的命令。
”班超带领着士兵,召集了于阗等地的军队,向北攻打匈奴,终于获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冒险、迎接挑战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同时,班超的勇气和智慧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他在危难之中果断决策,带领士兵和当地人民取得胜利,这种勇气和智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
这是一个成语典故,意思是不到虎穴,就捉不到虎子。
故事的内容是:
有一位年轻人非常聪明,他想要捉到一只老虎。
他听到一位老猎人说,要捉到老虎必须到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也就是“虎穴”。
于是他便开始计划,等待时机。
一天,他发现了一只老虎的踪迹,这只老虎每天都会出现在一个山谷里的树林里。
于是,他决定前往那个山谷,但是他发现那里的路非常险峻。
他问其他人如何到达山谷,他们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最后,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被恐惧吓倒,他决定冒险进入虎穴,在那里他成功地捕捉到了老虎。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想得到成功,有时候必须要冒险尝试,不能被困难和危险吓倒。
[作文素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历史典故介绍
[作文素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历史典故介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历史典故介绍东汉名将班超,早年曾率兵出击北匈奴贵族,战功显赫,随即与从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
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鄯善国王还款待得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
班超感到奇怪,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
于是班超唤来对方侍臣,诈他道:“我听说北匈奴使臣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侍臣一听,十分惶恐,交待了一切。
班超一听,果然不出他所料,便私自把随从来的.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激发道:“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是想立大功,以求发达。
可匈奴使臣来到这里没有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里,说不定哪天他会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的身体骨肉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
大家说该怎么办?”部下们都说:“在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马您调遣!”于是,班超提议道:“不进老虎洞,就得不到老虎崽(“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消灭了他们。
这下鄯善王就会吓破了胆,我们的事才能成功。
”大家提出:这事要不要跟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怕郭恂胆小坏事,一口否定。
就这样,班超独自率领三十六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
于是班超和他的部下们一起胜利完成了这次出使任务,与鄯善王和盟而还。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三回:“单说满洲太祖,自建国改元后,招兵添械,日事训故,除黄红蓝白四旗外,加了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四旗,共成八旗,分作左右两翼,准备了两年有余,锐意出发,他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灭叶赫,不如先攻明朝,遂于天命三年四月,择日誓师,决意攻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言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言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解释:意为不冒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齐策》中
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捕捉老虎的幼崽,冒着生命危险进入
虎穴的故事。
2. "三人行,必有我师。
"
解释:意为无论与谁同行,都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这句话出
自《论语·里仁》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孔子与两个学生一起行走,其
中一个学生问孔子为什么要与他们同行,孔子回答说:“三人行,必
有我师。
”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解释:意为做事必须有规矩,才能达到目标。
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制作一个正方形的木板,但没有使
用规矩,最终无法完成。
4.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
解释:意为一时的失误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生,要时刻警惕。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中的一句诗,讲述了贾宝玉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导致林黛玉死亡,后悔莫及。
5. "不怕慢,就怕站。
"
解释:意为不怕进展缓慢,就怕停滞不前。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贾宝玉在学习诗词时,虽然进展缓慢,但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不入虎宍 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蚂蚁庄园
不入虎宍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蚂蚁庄园
“哎呀,我好想养只宠物啊!”我坐在沙发上嘟囔着。
妈妈在一旁笑着说:“那你想养什么呀?”
我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想养只小老虎,多威风呀!”
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傻孩子,老虎可不能当宠物养呀,那是很危险的。
”
我不服气地说:“为什么不行呀,我会好好照顾它的。
”
妈妈摸摸我的头,温柔地说:“宝贝呀,老虎是野生动物,它们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不是我们想养就能养的。
就像那句话说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虎生活的地方可不是我们能随便去的呀。
”
我皱着眉头,似懂非懂地问:“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爸爸想了想,说:“就是说呀,如果想要得到珍贵的东西,就必须要进入危险的地方,要有冒险的精神和勇气。
”
我眨眨眼睛,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是不是就像我想要得到好成绩,就得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呀?”
妈妈笑着点点头:“对呀,宝贝真聪明!就像你想要学会骑自行车,就得不怕摔倒,勇敢地去尝试。
”
我想了想,说:“那我明白了,虽然我不能养小老虎,但是我可以在其他方面努力呀,我要勇敢地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
”
爸爸欣慰地说:“对呀,这才是我们的乖宝贝。
”
我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那样,勇敢地去面对,去争取。
哼,我才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呢!我要成为一个勇敢又厉害的人!。
国学故事 I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谁这么大胆?
国学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谁这么大胆?【含义】不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形容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敢于冒险、经历各种艰难险阻。
【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刘封曰:‘军士力困,可以暂歇。
’(黄)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引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南朝〕范晔《后汉书·卷37·班梁列传》班超是东汉名将,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
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带兵出击匈奴;班超是代理司马,先行访问西域鄯善国;国王以礼相待,随后疏远了他们。
班超猜测,应该是匈奴使团也同期到达了,破坏东汉与鄯善国的正常关系。
班超抓了一个服侍他们的鄯善人,核实情况后,召会随行36个人商量对策。
期间,借着酒劲说:“我们身处异地,如果鄯善王将我们绑送给匈奴,成为豺狼的食物,如何是好?”大家回应:“生死关头,听你指挥!”班超接着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唯一办法是夜晚火攻匈奴使团;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必然慌乱。
我们趁机消灭了这些人,自然大功告成。
”于是,班超深夜带领随从前往匈奴使团的营地。
安排几人带着军鼓潜藏在屋后,约定“见到火光就擂鼓呼喊。
”其余人带上武器,埋伏在营地大门两旁。
正好刮起大风,班超点火烧营帐,营后战鼓齐鸣,营前激烈射杀;匈奴使团惊慌失措,一百三十多人无一生还。
第二天,班超约见鄯善国国王;国王看到现场尸首,十分震惊,便主动和班超言归于好。
后来,窦固任命班超为军司马(汉代大将军的属官)。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的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冒险精神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句话的典故源于《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田忌有一匹名马叫“瘦影”,几乎无人能敌。
某天,田忌与赵国的将领在赛马比赛中进行角逐,赵将领手下的马都比较弱小,而田忌也派出了“瘦影”参赛。
但他发现赵军的主将手下还有一匹马体型巨大、颇具威势,十分耀眼。
为了赢得比赛,田忌决定派出次好的马来应战,以便保留“瘦影”,让它在最后关头发挥作用。
第一场比赛,田忌派出了马名叫“骊珠”的马,结果赢得比赛,但他发现自己的马已经疲惫不堪。
第二场比赛,田忌派出了马名叫“盗跖”的马,结果又赢了,但他的马已经累到站不起来。
第三场比赛,田忌只好派出了“瘦影”参赛,这匹马最终以微弱优势赢得了比赛。
比赛结束后,田忌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派出“瘦影”参赛,田忌回答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我一开始就派出‘瘦影’参赛,那么对方也会派出他们的‘良驹’来应战,到最后,我的‘瘦影’可能都没有机会发挥作用。
”
田忌的话意思是,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耐心和谋略,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和策略,必须隐藏自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有一年,他奉命带着一队人马出使西域。
当他们来到鄯(shan)善国时,鄯善国王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对他们嘘(xu)寒问暖,十分尊敬。
可没过多久,善善国王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起来,总是找借口疏远班超等人。
经过打听,班超得知,原来是北方的匈奴派人来笼络鄯善国王了。
鄯善国王因此变得犹豫不决,不知该向哪一边靠拢才好。
班超立刻将三十六个部下召集起来说道:“现在形势危急,我们的人也比较少,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坚定鄯善国王的信念,让他诚心归顺我们汉朝。
”
这天深夜,班超带着部下偷袭了匈奴使者的住所,火烧了匈奴大营,将匈奴使者全都除掉了。
鄯善国王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马上表示愿与汉朝永世交好。
班超等人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出使任务。
【词语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属于敢冒风险的人
【词语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属于敢冒风险的人【出处】《后汉书·班超传》【释义】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历史典故】汉明帝时,东汉名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意欲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
刚到鄯善国时,鄯善国王款待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
班超猜想一定是北匈奴也派来了使臣,他们从中作梗,使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
班超当即把随从官兵押往一起饮酒,趁着大家酒劲正浓,说:“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就是想要立大功,以期繁盛。
可以匈奴使臣走进这里没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说不定哪天他可以把我们赠送给匈奴,那我们可以就要被豺狼吞吃了。
大家说道该怎么办?”部下们都说道:“在这危局之地,命运都由司马您征调!”于是,班超同意道:“不入虎穴,严禁虎子。
眼下也只有趁夜攻城匈奴使臣大营,并使他们无人知晓我们究竟存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歼灭他们。
只有这样,鄯善国才可以一心一意归顺汉朝。
”就这样,班超率领36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
果如班超所言,匈奴来使被杀后,鄯善国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
【蜕变心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你没有必要担心惧怕,你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去体验冒险给你带来的快乐。
冒险精神的表现不仅是一种顽强的意志,更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
冒险精神不是赌徒的孤注一掷,不是意气用事的蛮干精神,只有深思熟虑才能有效决断。
【名人故事】班超的故事
【名人故事】班超的故事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以“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东汉时,汉明帝谒见班超,派遣他至新疆回去,和鄯善王交朋友。
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长途跋涉而回去。
他们千里迢迢,走进了新疆。
鄯善王听闻班超使臣西域,亲自出来城谒见。
东道主把班超遣为上宾。
班超向主人表明勃然大怒,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
鄯善王热情款待他们。
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
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
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
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
”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拎了士兵Saucourt至匈奴营地。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藏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持弓箭刀枪伏击在营地两旁。
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奏乐欢呼。
匈奴人大乱,结果全系列被大火打死,乱箭射死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班超质朴箴言的故事班超被召还的时候,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护,交代工作的时候,任尚对班超说:“君侯您在外国三十多年,而我惭愧地在您之后,责任重大,智虑浅短,您应该可以教我一些事情吧。
”班超说:“我年纪大了,变得愚笨了,您出任要职,我班超怎能比得上呢?逼不得已,愿意说几句甚大高明的话。
塞外官吏士卒,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都是因为有罪才被迁徙去充边的屯兵。
而蛮夷又怀着禽兽心肠,很难收养而容易坏事。
现在您秉性严厉而又有些急躁。
水清了就没有大鱼,严于监察就不得下面的欢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成语故事】东汉时,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和鄯善王交好,鄯善王对他们也很友好,表示愿意与汉修好,匈奴国的使者从中挑拨离间。
班固对随从说:“不进入虎穴,怎么能抓到虎子。
”连夜攻击并全歼灭匈奴使者,与鄯善王重归于好。
【出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解释】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用法】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近义词】亲临其境
【相反词】胆小如鼠
【成语示列】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
【成语造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诅咒与旁观都非我们应取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