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重点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0)河流动力学概念: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 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数值计算(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河道水流的二相特性;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均匀性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主流,副流,环流二维明渠流速的分布规律:1.直线层,也成粘滞底层,切应力只有粘滞切力,流速按直线分布2.过渡层,粘滞切力与紊动切力同时存在,流动是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该层没有统一的流速分布公式,近似按直线层或对数层公式计算3.对数层,切应力主要是紊动切应力,流速按对数分布4外层区.在对数层以上到水面的区间,切力主要是紊动力,流速分布常以缺速公式表示,故也称缺速区。
流速分布要受上部边界影响,与边壁糙率也有一定关系。
河道水流阻力分解图:见ppt1 76页明渠二维流的阻力损失表达方式:见ppt1 77页(3)按运动状态分,泥沙的运动形式有:(床沙),推移质、悬移质泥沙交换现象:推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间歇性、置换性、速度小、跳跃性、数量少、消耗时均能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速度大、悬浮性、置换性、数量多、消耗紊动能冲泄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细的部分,且在河床中数量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泥沙。
床沙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粗的部分,且在河床中大量存在的泥沙。
两者主要区别:1.前者是非造床质泥沙,后者是造床质。
2.前者粒径较小,后者粒径较大3.前者在水流中的含量不仅取决于水流条件,还与河段上游流域供沙条件有关。
推移质~悬移质与床沙质~冲泄质命名的区别:前者按运动方式分;后者按造床作用、颗粒大小和泥沙来源分。
河流动力学复习重点
• 对数流速垂线分布; • 谢才公式; • 曼宁公式;
第2章 泥沙特性
• 泥沙级配曲线; • 沙样的特征粒径; • 泥沙的密实容重和干容重的概念; 影响干容重的因素;浑水容重; • 泥沙沉速概念;泥沙沉降状态;张 瑞谨沉速公式思路;会用该公式计 算泥沙沉速。
•
• • • • • • •
第5章 异重流
• 异重流基本特性; • 浑水容重6章 河床演变 • 河床演变的概念; • 河床演变原理;运用该原理分析水库上下 游的河床演变或浅滩成因; • 影响河床演变因素; • 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型; • 按照浅滩外型及碍航情况的浅滩类型; • 造床流量概念; • 河床横向稳定及纵向稳定; • 断面河相关系;
• 平衡河流; • 河流动力轴线(主流线); • 弯曲河道的水流运动、河床演变规 律; • 分汊河道演变特性; • 游荡河道演变特性。
第7章:河床变形预测
• 水库淤积纵剖面形态; • 坝下游冲刷一般特性;
第3章: 推移质泥沙运动 泥沙运动分类;推移质与悬移质划分; 泥沙起动概念; 床面泥沙在水流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起动流速概念;会用沙莫夫公式计算起动 流速; 沙波形成及发展过程; 沙波运动河流的影响; 推移质输沙率概念及探求途径及各类公式 其思路。
• 第4章 悬移质泥沙运动
• 床沙质与冲泻质概念与特性;为何要划分? • 悬移质泥沙的紊动扩散理论; • 悬沙垂线分布(ROUSE公式)假设;悬浮指 标概念及对含沙量垂线分布的影响,ROUSE 公式缺点;熟练掌握ROUSE公式; • 重力理论的思路及适用情况; • 水流挟沙能力概念;运用挟沙力判断河床河 床冲淤? 张瑞谨水流挟沙力公式形式,物理意义,参 数特性;
河流动力学总结
①泥沙粒径:粒径较粗的泥沙干容重大,变化范围小;反之,粒径较细的泥沙干容重小,变化范围大。
②泥沙淤积厚度影响:泥沙的淤积深度越深,琪干容重越大,变化范围越小;反之,淤积深度越浅,其干容重越小,且变化幅度越大。
③淤积历时的影响:干容重 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较粗颗粒淤积历时不长,其干容重 就趋向稳定,且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比较接近;而细颗粒泥沙 趋向稳定所需的时间要长的多,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相差甚远。
3、粒配曲线特点
曲线坡度越陡,表示沙样内颗粒组成越均匀,反之,不均匀。
4、粒配曲线特征值
1)中值粒径 :是常用的特征值,它表示大于和小于该种粒径的泥沙重量各占沙样总重量的50%,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上找出p=50%,其对应的横坐标即为
2)平均粒径 :是沙样内各泥沙粒径组的加权平均值。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p)按其变化情况分成若干组,并在横坐标(D)上定出各组泥沙相应的上、下限粒径
假设成椭球体,用几何平均值表示
2、粒配曲线的作法:(图1-1p6)①通过颗粒分析(包括筛分和来自析),求出沙样中各种粒径泥沙的重量
②算出小于各种粒径的泥沙总重量
③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将泥沙粒径D绘于横坐标(对数分格)上,小于该粒径的泥沙在全部沙样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数p绘于纵坐标(普通分格)上,绘出的D~p关系曲线即为所求的粒配曲线。
以及各组泥沙在整个沙样中所占重量百分数 ,然后求出各组泥沙的平均粒径
n—为划分组数;
,其中 —沙样粒径分配的均方差,
当 为零时,沙样均匀, ,一般沙样不均匀, 总是大于零,因此,通常
3)分选系数(非均匀系数) ,若 =1,则沙样非常均匀,越>1,则越不均匀。
5、影响泥沙的孔隙率的因素
河流动力学复习备考复习
第一章绪论考核内容为学科的发展概况、课程的内容及学习任务。
1、了解河流动力学发展的历史;认识水流~泥沙~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水流运动与泥沙运动的重要性;3、理解课程的任务与特点;4、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考核知识点:1、河流动力学的任务2、水流~泥沙~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间的相互关系3、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第二章河流动力学基本概念考核内容为河流动力学基本概念1. 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二相性、非恒定性、三维性、非均匀性2. 水沙运动的不平衡性3. 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及阻力损失考核知识点: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2、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及阻力损失第三章泥沙特性考核内容为泥沙的分类、泥沙的来源、泥沙的几何特性及泥沙的重力特性。
1. 泥沙的分类2. 泥沙几何特性:粒径,级配曲线,特征值3. 泥沙的重力特性:含沙量、浑水容重考核知识点:1、泥沙的分类2、泥沙的几何特性及重力特性。
第四章泥沙的沉速考核内容为泥沙沉速的定义、沉降过程中的三种状态、沉速公式、影响沉速的主要因素、泥沙沉速的测定。
考核知识点:1、泥沙沉速的定义、沉速公式2、影响沉速的主要因素、泥沙沉速的测定。
第五章泥沙的起动考核内容为泥沙起动的物理机理,泥沙起动的物理现象及受力分析。
考核知识点:1、均匀沙起动条件:力的表达式,散体及粘性泥沙的统一起动流速公式,2、散体泥沙的起动拖曳力公式,止动与扬动流速。
第六章沙波运动与动床阻力考核内容为沙波运动规律与动床阻力计算。
1. 沙波形态与运动状态,沙坡的发展过程及形成机理,床面形态判别标准,沙波尺度及其运行速度,推求推移质输沙率,沙波运动对河流的影响。
2. 动床阻力:河床与河岸阻力划分,沙粒与沙波阻力的划分,动床阻力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1. 沙坡的发展过程及形成机理,床面形态判别标准,沙波运动对河流的影响。
2. 动床阻力的计算。
第七章推移质输沙率考核内容为推移质输沙率计算方法。
1. 以流速为参数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一般形式及常用公式:冈恰诺夫、列维、沙莫夫公式;2. 以拖曳力为参变数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公式建立的一般形式,特别是梅叶一彼德公式及应用,其他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简介。
河流动力学 知识重点
1.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2.孔隙率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3.比表面积颗粒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颗粒比表面积间接地反映了颗粒受到的物理化学作用与重力作用4.双电层颗粒表面离子层及其周围的反粒子层构成颗粒的双电层5.干容重如取未经扰动的原样沙洋,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在烘箱内经100-105°C 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或质量)与原样沙洋整个体积之比,称为泥沙的干容重(干密度)6.影响干容重(干密度)的因素①泥沙粒径:泥沙粒径愈小,颗粒间孔隙率愈大,干容重就愈小②泥沙淤积厚度:泥沙的淤积厚度愈深,其干容重愈大,变化范围愈小;反之,淤积深度愈浅,其干容重愈小。
且变化幅度愈大③淤积历时:干容重's γ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较粗颗粒如卵石、砾石及沙粒等(D>0.1mm ),淤积历时不长,其干容重's γ就趋向一个稳定值,且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比较接近7.泥沙运动现象泥沙在水流中的运动形式分为推移质和悬移质两大类型。
其中推移质又分为接触质、跃移质和层移质三种。
在床面附近以跳跃形式前进的泥沙,叫做跃移质悬移质则是悬浮在水中运动,速度与水流速度基本相同的泥沙推移质实质上是指在河底附近,以滚动、滑动、跳跃或层移形式前进,其速度远小于水流速度的泥沙。
8.泥沙的起动河床上静止的泥沙颗粒,随着水流条件的增强,到一定条件时开始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床面泥沙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就是所谓的泥沙的起动条件。
泥沙的起动条件可以用流速,拖曳力或功率来表示9.起动拖曳力所谓起动拖曳力,是指泥沙处于起动状态的床面剪切力。
其值等于泥沙起动时,单位面积床面上水柱重量在水流方向的分力,即:2*0U hJ ργτ== 9.止动流速泥沙颗粒由运动那个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时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扬动流速扬动流速是床面泥沙由静止直接转入悬移状态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
河流动力学复习要点
河流动力学复习要点异重流两种密度比重相差不大、可以相混的流体,在条件适宜时因密度比重差异而产生的相对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全局性紊动掺混的相对运动。
异重流的分类温差异重流温度,盐水异重流溶解质含量,浑水异重流含沙量;下异重流,上异重流,中异重流。
浑水异重流对水利建设方面的影响对水库淤积的影响蚕食有效库容、增加坝体压力,可因势利导排沙,官厅水库因异重流排沙达1/3,对于底坡大的水库,可达到2/3。
⑵对航运的影响港池、船闸为盲肠渠道,常为静水,具有形成异重流的条件,易因异重流淤积而碍航。
异重流的特性异重流的重力作用显著减小,异重流的惯性作用相对增强。
三异重流的阻力作用十分突出相对清水极大增强异重流的密度浑水重度清水重量泥沙重量/体积;单位体积浑水的水下重量异重流的有效有效重力加速度g′ 异重流运动方程盲肠河段一端与河道连通,而另一端封闭的河段1具有形成异重流的条件盲肠内静水and 清水;河道内动水and 浑水;密度差产生交界面压力差,外河道浑水由底部潜入盲肠河段,从而产生异重流2异重流潜入盲肠河段沿程淤积异重流速度逐渐减慢,挟沙能力下降,浑水中的泥沙沿程沉淀,粗颗粒淤积在口门附近,较细颗粒沿程淤积在盲肠河段内部、3横轴纵向环流使异重流循环往复地将泥沙输入盲肠河段动量和质量平衡由于淤积而变清的潜流在盲端上升成为面流,反向流向口门,与底层潜入的浑水形成横轴纵向环流4立轴回流引起回流淤积,形成拦门沙口门处河道水流的切力作用使得交汇处形成立轴漩涡回流,回流区将外河道主流与盲肠河段静水区隔离,主流含沙量大于回流区,水流紊动扩散作用使得泥沙由主流区进入回流区,较粗颗粒沉积在回流区,较细颗粒随浑水潜入盲肠段 1.回流区的存在不仅拦截粗颗粒泥沙,而且影响异重流的输沙量。
淤积厚度自口门向内逐渐减小,拦门沙淤积体的外坡较陡2.回流区拦门沙淤积体虽然较集中,范围不大,但淤积厚,对航行十分不利防止和减少异重流以及回流对盲肠式引航道和挖入式河港造成淤积,措施如下 1.船闸置于枢纽凹岸一侧深槽稳定,凸岸有回流和缓流区 2.挖入式港池或口门的布置应注意河床演变和泥沙运动顺直微弯河段口门不宜布置在可动边滩的下游侧;分叉河段港池不宜布置在衰亡汊道;弯曲河段口门应布置在凸岸顶点下游的贴流区;口门不能布置在容易出现回流或缓流的矶头、凸嘴或凸出岸线建筑物以及支流交汇点的下游侧3.港池出口方向指向下游,口门轴线与主流交角越小越好,但需满足航行需要船大不好掉头 4.尽量缩小口门宽度和水深在盲肠河段内设置适量流速的外泄水流4.异重流流速很小,易受干扰,小流速的外泄水流将极大削弱异重流 5.口门设置防淤帘第五章河床演变河道在天然情况下或受人工建筑物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广义河道从河源到河口所流经河谷的各个部分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历史,属地貌学的研究范畴狭义只限于近代冲积河道的演变发展,属河流动力学的研究范畴。
河流动力学重点
重点:1、何谓河漫滩?它的作用如何?河漫滩为位于中水河槽两侧,洪水时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
它由泥沙落淤而成,组成物质较为松散。
它起到调节洪水、削减洪峰,储存泥沙并通过滩槽水流交换,影响河槽冲淤等作用。
2、何谓泥沙成型堆积体?冲积河流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大尺度的沙丘(如边滩、江心滩、江心洲、沙埂、浅滩等),称为成型堆积体。
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主要体现在河槽中成型堆积体的发展和变化上。
成型堆积体演变的主要规律是,汛期淤积壮大,枯水期冲刷萎缩。
4.何谓侵蚀基准面(点)?河床侵蚀与它有何关系? 侵蚀基点:是指能控制出口水面高程的各种水面,如河面、湖面、海面等,或者是指能限制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抗冲岩层的相应水面。
注意:侵蚀基点并不是说,在此点之上的床面不可能侵蚀到低于此点高程;而只是说,在此点之上的水面线和床面线都要受到此点高程的制约。
能够自由发展的冲积性河流的河床,在挟沙水流长期作用下,有可能形成与所在河段具体条件相适应的某种均衡形态,即所谓水力几何形态。
6、解释下列系数及公式中每一项所表达的物理含义,并说明它们与河型的关系。
① hJ dh =1ϕ ② 2.05.01BJ Q b =ϕ ③ ⎪⎪⎭⎫ ⎝⎛∆⎪⎪⎭⎫ ⎝⎛+-⎪⎭⎫ ⎝⎛⎪⎭⎫ ⎝⎛⎪⎪⎭⎫ ⎝⎛=ΘTQ Q Q Q Q Q h B B B d hJ 5.06.0min max min max 45.035.0max 6.0357、什么是造床流量?它的物理含义如何?8、将平滩流量作为造床流量原因?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确定平滩水位?③、确定平滩水位和平滩流量的方法a 、在河段内取若干个具有水位流量资料的代表断面,取其平滩水位时的平均流量作为造床流量。
b 、如果河流具有比较规则的断面,其平滩水位一般可以从水位~宽深比(B/h )关系曲线的最低点或dB/dh 的最大值得到,然后依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得到平滩流量。
c 、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转折处得到平滩流量。
河流动力学重点
重点:1、何谓河漫滩?它的作用如何?河漫滩为位于中水河槽两侧,洪水时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
它由泥沙落淤而成,组成物质较为松散。
它起到调节洪水、削减洪峰,储存泥沙并通过滩槽水流交换,影响河槽冲淤等作用。
2、何谓泥沙成型堆积体?冲积河流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大尺度的沙丘(如边滩、江心滩、江心洲、沙埂、浅滩等),称为成型堆积体。
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主要体现在河槽中成型堆积体的发展和变化上。
成型堆积体演变的主要规律是,汛期淤积壮大,枯水期冲刷萎缩。
4.何谓侵蚀基准面(点)?河床侵蚀与它有何关系?侵蚀基点:是指能控制出口水面高程的各种水面,如河面、湖面、海面等,或者是指能限制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抗冲岩层的相应水面。
注意:侵蚀基点并不是说,在此点之上的床面不可能侵蚀到低于此点高程;而只是说,在此点之上的水面线和床面线都要受到此点高程的制约。
能够自由发展的冲积性河流的河床,在挟沙水流长期作用下,有可能形成与所在河段具体条件相适应的某种均衡形态,即所谓水力几何形态。
6、解释下列系数及公式中每一项所表达的物理含义,并说明它们与河型的关系。
d Q0.5①h1②bi…・0.2③hJ BJ0.60.350.450.6hJ BmaxB Q max Q mind 35B h Q max Q min7、什么是造床流量?它的物理含义如何?8将平滩流量作为造床流量原因?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确定平滩水位?③、确定平滩水位和平滩流量的方法a在河段内取若干个具有水位流量资料的代表断面,取其平滩水位时的平均流量作为造床流量。
b、如果河流具有比较规则的断面,其平滩水位一般可以从水位〜宽深比(B/h )关系曲线的最低点或dB/dh的最大值得到,然后依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得到平滩流量。
c、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转折处得到平滩流量。
10、河相关系指什么?数学表达式如何?不同河型的河、、恵一相关系式有什么不冋?h河相关系的数学表达式B f1Q,G,d h f2Q,G,d U f3Q,G,d J f4Q,G,d 式中,B、h、J分别为河宽、水深和纵比降;Q、G分别为来水量、来沙量,d代表河槽的边界条件。
河流动力学
河流的基本功能(1)输运功能(将流域降水形成的径流和坡面系统侵蚀产生的泥沙向海洋排泄,同时维持河道的正常演变)(2)水源功能(地表水源和地下水补给源)(3)汇水功能(保证自净能力的前提下承纳工农业和城镇生活污水)(4)栖息地功能(陆生及水生生物)(5)天然屏障功能(如塔里木河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北移动)本课程特点1、以泥沙起动、推移质运动和悬移质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分析理解作为重点。
2、弄清其物理概念,分析影响因素。
本课程中的众多经验和半经验公式,不必背诵,在了解公式推导过程后,注意力放在弄清其物理概念,分析影响因素,注意其建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等方面。
恒定流:流场中液体质点通过空间点时所有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称为恒定流非恒定流:均匀流:涉及运动的各物理量沿流程不变的水流为均匀流。
非均匀流:液流的两种流态层流:质点不混掺。
紊流:质点混掺,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水来沙情况随时空的变化,这与水力学相同;二是由于河床经常处于演变之中,因此河道水流的边界也随时空文化河道水流一般特性:二相,三维,非均匀,非恒定的紊流。
第一节风化过程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发生体积变化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流域地表的侵蚀影响因素气候土壤地形地貌人类活动1、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地面每年冲蚀若干吨泥沙来衡量,称为侵蚀模数,也称输沙量模数2、含沙量:每单位体积河水中的泥沙重量表示河流的含沙量。
单位:kg/m3等容粒径一、定义: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二、计算方法:体积法求粒径(理论上)重量法求粒径(适用于单颗粒砾石)筛分粒径:一、定义泥沙颗粒刚好通过正方形筛孔的边长。
(筛析法适用于称重不方便时)筛号与孔径之间关系见教材p24二、计算、沉降粒径:一、定义:泥沙在静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对应的粒径二计算方法:测量泥沙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按照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换算成的粒径(沉降法适用于粒径在0.1mm以下)中值粒径:在全部沙样中,大于和小于这个粒径的泥沙重量刚好相等。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0)河流动力学概念: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与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与堆积的机理; 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数值计算(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河道水流的二相特性;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均匀性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主流,副流,环流二维明渠流速的分布规律:1、直线层,也成粘滞底层,切应力只有粘滞切力,流速按直线分布2、过渡层,粘滞切力与紊动切力同时存在,流动就是层流与紊流的过渡区,该层没有统一的流速分布公式,近似按直线层或对数层公式计算3、对数层,切应力主要就是紊动切应力,流速按对数分布4外层区、在对数层以上到水面的区间,切力主要就是紊动力,流速分布常以缺速公式表示,故也称缺速区。
流速分布要受上部边界影响,与边壁糙率也有一定关系。
河道水流阻力分解图:见ppt1 76页明渠二维流的阻力损失表达方式:见ppt1 77页(3)按运动状态分,泥沙的运动形式有:(床沙),推移质、悬移质泥沙交换现象:推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间歇性、置换性、速度小、跳跃性、数量少、消耗时均能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速度大、悬浮性、置换性、数量多、消耗紊动能冲泄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细的部分,且在河床中数量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泥沙。
床沙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粗的部分,且在河床中大量存在的泥沙。
两者主要区别:1、前者就是非造床质泥沙,后者就是造床质。
2、前者粒径较小,后者粒径较大3、前者在水流中的含量不仅取决于水流条件,还与河段上游流域供沙条件有关。
推移质~悬移质与床沙质~冲泄质命名的区别:前者按运动方式分;后者按造床作用、颗粒大小与泥沙来源分。
河流动力学重点归纳
研究对象:河流河流是水流与河床在地球物理诸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交互作用的产物水流与河床的交互作用中,泥沙起着纽带的作用: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泥沙冲刷,河床下切 研究的核心:泥沙的基本运动规律研究对象:泥沙从微观来看:泥沙为散粒群体在河流动力学中,研究泥沙的运动过程,视泥沙为连续介质注意:在水流中的泥沙含量过低时,只能做散粒个体看待,不能视作连续介质。
(散粒个体泥沙是不接受紊动扩散作用的)主要理论工具力学:泥沙颗粒受力分析统计理论:无数泥沙颗粒,具有随机行,从宏观上研究,即不能不用到统计理论 解决问题的手段模型试验: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模型试验的原因:泥沙运动涉及的物理量往往较多,边界条件往往比较复杂没有较简单的公式或可求出精确数值解的模型模型研究的过程实际问题 → 简化(留取主要矛盾)→模型建立(设计、验证)→试验研究数学、物理模型都要经过类似的过程1.2河流动力学发展简史初创期:1938年,劳斯(H.Rouse ),第五次国际应用力学讨论会会刊上发表关于泥沙紊动扩散理论,标志河流动力学从水力学中分离出来;同一时期还有:1933年,奥布莱恩(M.P .O’Brien ),1931年,马卡维也夫(B.M.Makabeeb )初期(1931~1950)泥沙紊动扩散理论的讨论;中期(1950~1970)能量平衡问题;近期(1970~至今)水沙两相流的基本问题1.自觉地努力学会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2.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河流运动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提示客观存在着的对立与统一的规律,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3.对前人的成果要批判的继承和吸收第二章 泥沙特性2.1泥沙的粒径和粒配曲线泥沙:通常把组成河床和随水流运动的小颗粒叫做泥沙。
粒径是表示泥沙颗粒大小的一个量度。
确定粒径时遇到的困难:1.泥沙形状不规则;2.泥沙的粒径不均匀等容粒径。
定义:容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计算公式可简称为粒径,单位毫米(mm )。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复习1.河流动力学主要内容:水流结构、泥沙运动、河床演变。
2.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d=(6V/π)1/33.干密度:从自然界中取得的原状泥沙,经过100~105°C的温度烘干后,其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
4.干密度主要受泥沙粒径、淤积厚度、淤积历时等因素的影响。
1)泥沙粒径:组成越均匀、粒径越大的泥沙沉积下来的干密度较大;2)淤积厚度:泥沙淤积物埋深越深,压实越明显,干密度也越大;3)淤积历时:泥沙干密度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于一个稳定值。
5.泥沙沉降速度:指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清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简称沉速。
6.影响泥沙颗粒沉降速度的原因: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等。
7.泥沙的起动:在具有一定泥沙组成的床面上,逐渐增加水流强度,直到使床面泥沙由静止转入运动,这种现象叫做~8.希尔兹起动拖曳力公式:9.沙波:当水流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河床表面推移质泥沙运动达到一定规模时,河床表面会表现起伏不平但又看似规则的波浪状形态,称为~10.沙波运动:在沙波的迎流面,由于水流流速沿程递增,泥沙发生冲刷;在沙波的背流面,受横轴环流的影响,泥沙发生淤积,沙波迎流面冲刷,背流面淤积的综合结果,形成整个沙波向下游“爬行”的运动态势,称之为沙波运动。
11.沙波的发展过程:沙纹,沙垄,过渡、动平整,沙浪,急滩与深潭。
12.动床阻力(水流作用在河床床面上的剪切力)分为:沙粒阻力,沙波阻力13.边界阻力14.推移质:在河流床面附近以滚动、滑动、跳跃和层移等方式运动的泥沙为推移质。
15.推移质运动形式:接触质、跃移质、层移质16.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1)以流速为主要参变数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认为影响推移质输沙率强度的主要水利因素是水流流速,流速越大,则推移质输沙率越大。
2)以拖曳力为主要参变数,在大量试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推移质输沙率主要决定于水流拖曳力,拖曳力愈大,则推移质输沙率愈大。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就是以力学及统计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内容:①水流结构,②泥沙运动,③河床演变。
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①理论研究,②实验研究,③原型研究,④数学模型。
河流特性:①两相流,②三维③不恒定流,④非均匀流。
河流分类:山区河流山前河流顺直型平原河流蜿蜒型分汊型游荡型风化作用:是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结构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泥沙的几何特性:一般来说,较粗的泥沙颗粒沿河底推移前进,碰撞机会较多,容易磨成较为圆滑的外形;较细的泥沙颗粒随水流悬浮前进,碰撞机会较少,相对不容易磨损,棱角比较分明。
泥沙粒径分布的描述方法:(1).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2).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1)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泥沙颗粒粒径按粒径大小顺序分为若干组,粒径位于di至dj区间(di<dj)的泥沙称为di~dj粒径组,di~dj 粒径组泥沙的质量与沙洋总质量的比值称为改组泥沙的质量比。
以不同粒径组泥沙为横坐标,一般采用对数刻度,以不同粒径组泥沙质量百分比为纵坐标,绘成直方图。
如果泥沙粒径组划分很细,即di~dj间距很小,则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可以连成光滑的曲线,称为泥沙粒径频率分布曲线。
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的形状与泥沙粒径分组的数目和间距有很大的关系,组分分得越多,间距越小,所得结果越能真实反映泥沙的粒径分布。
(2)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泥沙颗粒粒径大小,纵坐标表示小于某一粒径di的泥沙质量与泥沙总质量的百分比。
泥沙粒径频率分布曲线与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统称为泥沙粒径级配曲线。
泥沙来源:地表冲蚀(主要部分),河床的冲刷和风沙运动。
最根本来源:岩土的风化。
泥沙颗粒按粒径分类中值粒径d: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上横坐标取值为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
50干容重(干密度):将原状泥沙,经过110-105℃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
河流动力学重点
前言1•河流动力学就是以力学及统计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2•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原型观测、数学模型。
第一章1.P16等容粒径公式。
2•粒径大小分类、漂石、卵石、砾石、沙砾、粉粒、黏粒,3•有效密度的表示方法(PS-P)/P4•从自然界取得的原状泥沙,经过100到105度的温度烘干后,其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干密度。
相应重量的比值称为干容重。
5•泥沙干密度主要受泥沙粒径、淤积厚度、淤积历时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图p21, P22的图6•在静水中的泥沙,由于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可以堆积成一定角度的稳定倾斜而不塌落,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泥沙的水下停止角!第二章1泥沙沉降速度是指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请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简称沉速。
由于泥沙颗粒越粗,沉速越大,因此又被称为水力粗度!2雷诺数小于0.5为停滞性状态,大于1000属于紊动状态,介于之间属于过渡状态。
3影响泥沙沉降速度因素有,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等4泥沙颗粒越细。
其比表面积越大,当泥沙粒径小于0.01毫米,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可使颗粒之间产生微观结构,随着这种颗粒泥沙的增加,相邻的若干带有吸附水膜的细颗粒便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絮团,这种现象称为絮凝现象。
第三章注意资料计算题游荡型河段演变规律:形态特性,平面形态看,河身比较顺直,往往宽窄相间,类视藕节状,河段内河床宽浅,洲摊密布,岔道交织。
水流特性:因河床宽浅,平均水深很小。
水文特性表现为暴涨暴落,年内流量变化大。
输沙特性:含沙量大,而且同流量下含沙量变化很大,流量与含沙量关系不明显。
同意流量, 因上站含沙量的不同,其输沙率相差很大,出现多来多排,少来少排现象。
演变规律:冲淤变化,汛期主槽冲刷,滩地淤积。
非汛期,主槽淤积,滩地坍塌。
从长时间看,表现为主槽淤积抬高,而滩地持续抬高。
河流动力学知识点汇总
河流动力学是以力学、统计学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
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内容: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Chapter1河流:河槽与其流动的水流。
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总体。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由分水线包围所构成。
水系形态规律:二相、三维、不恒定、不均匀。
河道级别——越支越低。
分枝比:级别为x河道数目与比x高一级别x+1河道数目的比值。
(1)河道分枝比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水系的平均分枝比接近与一个常数。
(2)河道数量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数目不断减少,十分接近与一递减的几何数列。
(3)河道平均长度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某一级河道的平均长度与其低一级河道的平均长度的比值为一常数,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长度倾向与一递增的几何数列。
(4)河道平均纵比降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纵比降倾向与一列递减的几何数列。
(5)河道面积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
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流域面积倾向与一列递增的几何数列。
直接测量等容粒径:相同体积球体的直径。
d=(6V/π)1/3d=(abc)1/3泥沙的粒径测量筛析法水析沉降法泥沙粒径频直方图泥沙粒径分布的描述方法泥沙粒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泥沙的水下休止角:静水中的泥沙在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下可以堆积成一定角度的稳定倾斜面而不塌落,该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Chapter2泥沙沉降速度: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清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
也称水力粗度。
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的运动状态与沙粒雷诺数有关。
W=−13.95νd影响泥沙沉速的因素: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
在具有一定泥沙组成的床面上,逐渐增加水流强度,直到使床面泥沙有静止转入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起动流速和起动拖拽力。
泥沙颗粒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称为泥沙的起动条件。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0)河流动力学概念: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 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数值计算(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河道水流的二相特性;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均匀性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主流,副流,环流二维明渠流速的分布规律:1.直线层,也成粘滞底层,切应力只有粘滞切力,流速按直线分布2.过渡层,粘滞切力与紊动切力同时存在,流动是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该层没有统一的流速分布公式,近似按直线层或对数层公式计算3.对数层,切应力主要是紊动切应力,流速按对数分布4外层区.在对数层以上到水面的区间,切力主要是紊动力,流速分布常以缺速公式表示,故也称缺速区。
流速分布要受上部边界影响,与边壁糙率也有一定关系。
河道水流阻力分解图:见ppt1 76页明渠二维流的阻力损失表达方式:见ppt1 77页(3)按运动状态分,泥沙的运动形式有:(床沙),推移质、悬移质泥沙交换现象:推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间歇性、置换性、速度小、跳跃性、数量少、消耗时均能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速度大、悬浮性、置换性、数量多、消耗紊动能冲泄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细的部分,且在河床中数量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泥沙。
床沙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粗的部分,且在河床中大量存在的泥沙。
两者主要区别:1.前者是非造床质泥沙,后者是造床质。
2.前者粒径较小,后者粒径较大3.前者在水流中的含量不仅取决于水流条件,还与河段上游流域供沙条件有关。
推移质~悬移质与床沙质~冲泄质命名的区别:前者按运动方式分;后者按造床作用、颗粒大小和泥沙来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1.河流动力学就是以力学及统计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2.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原型观测、数学模型。
第一章1.P16等容粒径公式。
2.粒径大小分类、漂石、卵石、砾石、沙砾、粉粒、黏粒,3.有效密度的表示方法(PS-P)/P4.从自然界取得的原状泥沙,经过100到105度的温度烘干后,其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干密度。
相应重量的比值称为干容重。
5.泥沙干密度主要受泥沙粒径、淤积厚度、淤积历时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图p21,P22的图6.在静水中的泥沙,由于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可以堆积成一定角度的稳定倾斜而不塌落,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泥沙的水下停止角!第二章1泥沙沉降速度是指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请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简称沉速。
由于泥沙颗粒越粗,沉速越大,因此又被称为水力粗度!2雷诺数小于0.5为停滞性状态,大于1000属于紊动状态,介于之间属于过渡状态。
3影响泥沙沉降速度因素有,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等4泥沙颗粒越细。
其比表面积越大,当泥沙粒径小于0.01毫米,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可使颗粒之间产生微观结构,随着这种颗粒泥沙的增加,相邻的若干带有吸附水膜的细颗粒便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絮团,这种现象称为絮凝现象。
第三章注意资料计算题游荡型河段演变规律:形态特性,平面形态看,河身比较顺直,往往宽窄相间,类视藕节状,河段内河床宽浅,洲摊密布,岔道交织。
水流特性:因河床宽浅,平均水深很小。
水文特性表现为暴涨暴落,年内流量变化大。
输沙特性:含沙量大,而且同流量下含沙量变化很大,流量与含沙量关系不明显。
同意流量,因上站含沙量的不同,其输沙率相差很大,出现多来多排,少来少排现象。
演变规律:冲淤变化,汛期主槽冲刷,滩地淤积。
非汛期,主槽淤积,滩地坍塌。
从长时间看,表现为主槽淤积抬高,而滩地持续抬高。
平面变化上,主流摆动不定,主槽位置也摆动,摆幅相当大导致河势变化剧烈!第四章床面形态与水流阻力1、沙波作为河床表面推移质泥沙运动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河床的变形,决定河床的阻力。
随水流强度的不断变化,沙波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2、沙波的五个发展阶段:沙纹→沙垄→过渡、动平整→沙浪→急滩与深潭①沙纹:水流流过平整的河床床面,在水流达到一定强度后,部分沙粒开始运动,此后不久,少量沙粒聚集在床面的某些部位,形成小丘,徐徐向前移动加长,最后连接成为形状及其规则的沙纹。
沙纹尺度较小,主要是近壁层流层的不稳定性所产生,与平均水深关系不大。
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大,沙纹在平面上逐渐从顺直过渡到弯曲、再过渡到对称和不对称的沙鳞。
②沙垄:随着流速的增加,沙纹发展成沙垄,其尺寸与水深有密切关系。
在平面外形上,在水流强度逐渐加大的过程中,沙垄将自顺直发展到弯曲,成悬链和新月形。
③过渡、动平整:在沙垄发展到达一定高度以后,如果流速继续增大,沙垄转而趋于衰微,波长逐渐加大,波高逐渐减小,最后河床再一次恢复平整。
④沙浪:河床第二次恢复平整时,泥沙运动已达到相当大的强度。
流速再次增大,接近或处于急流状态时,床面再一次产生起伏的波浪。
沙浪的运动方向有像沙纹及沙垄一样,和水流运动方向一致的,但也有和水流运动方向相反的;前者为顺行沙浪,后者为逆行沙浪。
⑤急滩与深潭:流速在增加时,床面的起伏使河流在外表上看起来像一条山区河流,急滩与深潭相间,急滩段水流属于急流,深潭段水流属于缓流,从急流过渡到缓流通过水跃,并且整个外形徐徐向上游移动。
3、希尔兹数Θ=d s )/(0γγτ-:反映水流促使床沙运动的力和床沙抗拒运动的力的比值。
此参数越大,泥沙可动性越强,因而可以作为一个描述床沙由不动到动,由微动到大动的指标。
4、沙粒雷诺数Re =ν/*d U :直接反映床沙高度与黏性底层厚度的比值,也可间接衡量水流促使床沙运动的力与黏滞力的比值。
5、弗汝德数gL U Fr /=:对于与水流重力波直接关联的特种沙波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五章 推移质输沙率1、推移质及推移质输沙率:在河流床面附近以滚动、滑动、跳跃和层移等方式运动的泥沙称为推移质。
在一定水流及床沙组成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过流断面的推移质质量,称为推移质输沙率。
2、爱因斯坦推移质运动理论:①任何沙粒被水流带起的概率决定于泥沙的性质及水流在河床附近的流态,与沙粒过去的历史无关。
②对于一定的沙粒,进入运动的概率,在床面各处相同。
③使泥沙起动的主要作用是上举力。
当瞬时上举力大于沙粒在水中的重量时,床面沙粒就进入运动状态。
④泥沙颗粒运动的单步距离约为沙粒直径的100倍。
3、爱因斯坦主要观点:①间歇性:认为推移质泥沙运动是从跳起→随水流运动→重力作用下沉床面(停止或滚、滑)→再次跳起,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②随机性:间歇性的跳跃式运动主要与水流的脉动有关,同时由于水流的脉动流速具有随机性,那么作用于泥沙颗粒上的瞬时作用力的大小也具有随机性,因此不仅使得泥沙颗粒的起动具有随机性,而且其跳跃高度和水平距离也具有随机性。
③交换性:泥沙颗粒在作跳跃运动时是推移质泥沙,当它回落到床面停止运动时,就成了床沙,因而可以把这种运动方式看作是床沙与推移质的交换现象。
4、爱因斯坦对推移质运动的六点基本认识:(1)河床表面的泥沙及运动的推移质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交换。
运动一静止一再运动,说明了床面泥沙的全部历史。
沙粒在床面上停歇的时间愈久输沙率愈小,推移质输沙率的大小实质上决定于沙粒在床面上停留时间的长短。
(2)从泥沙运动的随机性质出发,应该用统计学的观点来讨论大量泥沙颗粒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过程,而不是去研究某一颗或几颗沙粒的运动。
(3)任何沙粒被水流带起的概率,决定于泥沙的性质及其周围床面附近的流态,与沙去的历史无关。
(4)使泥沙运动的作用力主要是上举力,当瞬时上举力大于沙粒在水中的重量时,沙粒就进入运动状态。
一定的沙粒在床面各处的起动概率相同。
(5)沙粒在走完一段距离以后,就要进行一次选择:究竟是继续保持运动状态,还是到河床上。
这个距离称为单步距离,其长短决定于沙粒的大小及形状,与水流条件、床移及推移质输沙率无关。
对于具有一般球度的沙粒来说,单步距离约相当于粒径的100倍 。
(6)沙粒在完成一个单步距离以后,只要当地的瞬时水流条件不足以维持其继续运动,就会在那里沉落下来。
对于一定的沙粒,其在床面各处沉落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第六章 悬移质运动和水流挟沙力1、悬移质运动时均三维方程: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方程左边为含沙量变化率;方程右侧前三项为对流项,表示由水流时均流速引起的悬移质对流输移;方程右侧第四项为由泥沙重力作用引起的含沙量变化,称为沉降项;方程右侧后三项为扩散项,表示由水流紊动扩散作用引起的悬移质输移。
2、掺长:涡体垂向运移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流动特征的距离。
3、河床的自动调整作用:当来流含沙量大于临界含沙量S *时,河床将发生淤积,其结果使得断面平均流速U 增加,水深h 减小,水力半径R 减小,悬沙细化,因而沉速ω减小,其综合作用使得S *增加,逐渐趋向于S ,即朝不淤的方向发展。
当来流含沙量小于S *时,河床即发生冲刷,其结果使得断面平均流速U 减小,水深h 增加,水力半径R 增加,悬沙粗化,因而沉速ω增加,其综合作用S *减小,逐渐趋向于S ,即朝不冲的方向发展。
第七章1、流域侵蚀是指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流域内地表土层剥离、输移的过程,从而导致流域自然环境的改变如地形起伏变化、水土资源质与量的改变等。
2、流域侵蚀根据侵蚀动力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四种类型。
水力侵蚀过程影响因子:降雨因子、地质地貌因子、土壤特性及组成、植被因子、土壤侵蚀的人为环境因素。
3、土壤侵蚀是指地表土壤及其母质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4、水土保持即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八章1、书本120页的图8-1掌握。
平原河流在平面上具有顺直、弯曲、分汊、散乱等四种外形。
2、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是输沙不平衡。
3、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①:河道来水量及其变化过程;②河道来沙量、来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③河段的河谷比降;④河段的河床形态及地质情况。
4、能够自由发展的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床,在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有可能形成与所在河段具体条件相适应的某种均衡的河床形态,这种均衡形态的有关因子(如水深、河宽、比降等)和表达来水来沙条件(如流量、含沙量、泥沙粒径等)及河床地质条件(在平原冲积河流中⎪⎪⎭⎫ ⎝⎛∂∂∂∂+⎪⎪⎭⎫ ⎝⎛∂∂∂∂+⎪⎪⎭⎫ ⎝⎛∂∂∂∂+∂∂+∂∂-∂∂-∂∂-=∂∂z S z y S y x S x y S z S w y vS x uS t S sz sy sx εεεω其本身的部分甚至整体往往又是来水来沙的函数)的特征物理量之间,常存在某种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成为河相关系或均衡关系。
5、造床流量:是指其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某一种流量,是一个较大但又并非最大的洪水流量。
6、确定造床流量的方法:①:马卡维也夫法;②平滩水位法;③保证率法。
(各方法具体内容细节看书130页,131页的8-1是河相关系常用的经验公式)第九章1、顺直型河段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河段有其独特的演变规律:①形态特性:从平面看,这种河段的河身比较顺直,河槽两侧分布有犬牙交错的边滩和深槽,上下深槽之间存在较短的过渡段,常称浅滩。
顺直型河段深泓线纵剖面特性与蜿蜒型河段相似,沿程起伏相间,但变幅较小。
顺直型河段的河相系数变化范围大,但对同一河流则变化较小。
边滩的大小与河道的尺度相关。
大尺度的河道,其边滩尺度也大,反之则小。
②水流特性:顺直型河道由于存在深槽和浅滩,低水位时,浅滩段水深小,比降陡,而流速较大;河槽段则水深大,比降小,故流速较小。
随着流量的增加,浅滩和深槽的水流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③输沙特性:从横向分布看,边滩推移质输沙率远大于深槽的;从纵向上看,边滩中部的输沙率大于滩头和滩尾的,而深槽则相反,中部输沙率小于深槽头部和尾部的,这样的输移规律是与流速场相应的。
④演变规律:顺直型河段演变的最主要特征是相互交错的边滩向下游移动,与此相应,深槽和浅滩也同步向下游移动。
至于流量变化对演变的影响,根据水流随流量变化的特点,枯水期浅滩冲刷,深槽淤积,洪水期则浅滩淤积,深槽冲刷。
顺直型河段的演变,除体现在边滩下移外,根据河岸土质情况,还可能呈现出周期性展宽现象。
2、蜿蜒型河段演变规律:①形态特性:从平面上看,蜿蜒型河段是由一系列正反相间的弯道和介乎其间的过渡段衔接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