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技术教育一定程度上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载体,缺乏有效的技术专业知识指导,技术教学课堂(包括信息技术)师生互动气氛不够,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问题时常出现。笔者认为,在理论与操作并重的前提下,应引导学生做中有学,学中有问,学而再思,其目标指向就是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即让学生通过已习得的理论来指导操作,同时又以已掌握的操作来内化理论知识,最终实现认知行为和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
1关于学习动机及教学规律的思考
如美国学者威林厄姆的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所述:“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的避免思考。”不过,作者又指出,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人类又天生具有好胜心,喜欢挑战难题。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或者说使他们产生了挫败感。在这一点上,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也许全世界的学校都是类似的。因此,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大脑认知过程,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恢复喜欢学习的本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第一,譬如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学生们放学后还能记得一些东西。一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对学校里讲授的知识要点学过就忘,而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如电视广告却是一听就会,永不遗忘。认知心理学最
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经过思考的内容才能从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可能会思考什么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审题意识,提高有效提问、解题思路等能力。为每一节课设置合理的问题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吸引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设置的问题总是太容易,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乐趣,反之,如果问题总是太难,这就会使学生“避免思考”从而放弃学习可能带来的乐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设置问题一般都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理。
第二,思考其实就是外部环境的信息与思考者大脑中已有的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在大脑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进行的信息再组合。为了提高思考力,有效相对地提高工作记忆空间,可以通过合并知识片断、加大练习训练自动化(变思考为不思考)等,才能熟练掌握,需仔细考虑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安排分散练习等。
第三,要懂得学生智能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获得改变,要主导面对成功和失败时都以努力的程度来进行评判,而不是仅仅以能力来衡量。
理论层面的理解就是,既要承认遗传基因的作用,更要强调通过练习和勤奋对于熟练掌握认知(学习)任务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智能),即遵循了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考核评定中,笔者努力践行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
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每学年每学期,每次作业或练习,笔者都坚持做细做好,给学生打学习态度分,表扬进步分。“教育使人更努力,努力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激励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基于问题的学习有利于激发“我要学”积极性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鲜活的知识,诸如现实生活的问题或相关的模拟问题,而不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给学生,还学生学习、体验的能力。学生由此而生的问题意识则给思维的开展提供了前提,而问题的探究又给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如课堂引课呈现的问题情境,多为紧密联系师生个人经历、朋友或家人经验、当地生活特色或时下热点的问题等。而配合问题给予的学习支持,可以提供思考的工具“白板”(或支架、阶梯),事先草拟事实资料、想法、学习议题和行动计划等。
从基于问题的学习到学生质疑能力与质疑学习过程的养成
1)了解已有知识,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基于问题的学习其宽松的学习氛围需要的前提是:学生具有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本课程所介绍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应提倡预习和自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课前课中课后,师生都应知晓对该主题了解多少、还有什么问题、想要知道的内容等。其意义在于为课堂教学实际安排定位,对学生起点水平有准确评估。
2)明晰学习(教学)目标。通过主题学习活动,应该根据对结果
的预期,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规,即三维目标表现标准的具体化。
3)提供必要的铺垫。学习伊始,学生一般对具体主题不熟,缺乏
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有效问题难以呈现。因此需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相关材料,并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做” 等体验活动和必要的社会调查,开展个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等,从而及时引导学生激活已有知识及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活动。
4)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或结论,反对“指令式”操作,提倡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或过程,质疑策略应综合纵向提问(师生或生师)、横向提问(生生)、学生自疑、学生互疑、师生互疑等环节,并能适时显现学生认知矛盾点。
3结束语
总之,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践行基于问题的学习是重要一环。通过使学习者的“做、学、问、思”四个要素得到必要统筹与有机融合,同时,也给思考和创新以最大的空间,使学习者真正成为有思想(包括有思考力)、敢负责、也有能力自我负责(教
育)的现代人,从而大大促进了教与学的
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