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声音的基本性质、声的量度与听觉特性、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控制、吸声和室内声场、隔声、消声器和隔振与阻尼等方面得的知识,培养具有从事工业及城市环境噪声保护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绪论(2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的定义、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范畴。

2、重点

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控制方法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的定义、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控制方法等。

(二)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6学时)

1、主要内容

声波的产生及其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等概念。掌握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2、重点

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声波的产生及其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等概念。掌握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三)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和标准(6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的评价量、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与法规、评价内容和基本程序。

2、重点

噪声的评价方法、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的计权声级、昼夜等效声级、累积百分数声级、噪度、感觉噪声级、交通噪声指数、噪声污染级、噪声掩蔽、语言清晰度指数等基本概念;掌握等响曲线、响度级、响度、等效连续A 声级等基本评价方法和标准。

(四)噪声测试与监测(4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测量仪器、声强及声功率测量、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2、重点

掌握基本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

3、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的噪声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噪声测量的方法及振动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基本的噪声测量仪器。

(五)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控制方法等。

2、重点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等。

(六)吸声和室内声场(4学时)

1、主要内容

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点、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共振吸声结构分类与吸声机理、室内声场等。

2、重点

掌握共振吸声结构与吸声机理。

3、教学要求

了解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点、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和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知道室内声场;掌握共振吸声结构分类与吸声机理。

(七)隔声(4学时)

1、主要内容: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声屏障、隔声罩的隔声等。

2、重点

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

3、教学要求

了解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声屏障、隔声罩的隔声等概念;掌握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等。

(八)消声器(4学时)

1、主要内容

消声器的评价与设计程序、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的基本原理。

2、重点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

3、教学要求

了解消声器的评价与设计程序;掌握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的基本原理。

(九)隔振与阻尼(4学时)

1、主要内容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振动原理、隔振材料与减振器等。

2、重点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振动原理。

3、教学要求

了解隔振材料与减振器;掌握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振动原理等概念。

五、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

六、实践教学内容要求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 洪宗辉.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教学参考书

[1]马大猷.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秦佑国,王炳麟. 噪声控制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八、编制说明

编制者:刘智安、包俊江、李桂兰组长:刘智安

执笔人:李桂兰编制时间:2014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