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21074 ]课程承担单位[智能工程学院 ]制定人:制定日期[2021.6.20]审核人[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建设委员会] 审核日期[2021.8.25]批准人[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建设委员会] 批准日期[2021.8.25]一、适用对象高中或中职后三年制学生二、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

三、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普招/中职注册等方向的专业知识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填写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电工技术应用》,后续课程有《C语言及单片机控制技术》等。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涉及机电及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目的是为今后学习机电专业相关专业课,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为主要依据,理论以适用、够用为度。

1、素质目标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室实施5S管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通过项目制作过程中解决故障想象,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熟悉常用的电子电路;(2)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3)掌握电子技术的实验及检测方法;(4)掌握运用Multisim完成从项目电路原理图及相关电路的仿真。

3、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2)掌握使用常规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3)初步掌握具备读懂并分析典型单元电路原理图的能力;(4)初步掌握正确设计、安装、测量与调试各个单元电路;(5)熟练运用Multisim完成从项目电路原理图及相关电路的仿真。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主要内容分四大类:第一类为电路分析基础,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分析和正弦电路分析。

第二类为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及其控制。

第三类为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放大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介绍。

第四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该课程将“电路基础”、“电动机控制”“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电工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能够识别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能利用一些方法分析直流电路;能说明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能归纳区别纯电阻、纯电容、纯电感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能识别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能说明变压器的原理与特性;能说明安全用电常识;能学会分析电机控制电路常见的故障排除及维修;能识别常用的半导体元件的名称与作用;能理解整流电路与基本稳压电路的原理;能说明放大电路的作用;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内容标准内容内容领域行为目标理论课时实验课时直流电路1、电路的基本组成、主要物理量2、欧姆定律、电阻元件3、电路的状态4、负载的连接5、基尔霍夫定律6、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7、戴维宁定理8、叠加定理说出电路的组成、物理量复述欧姆定律公式归纳电路三种状态的特性说明负载连接中的特性复述基尔霍夫定律整体归纳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并尝试解答简单的复杂电路18 4交流电路1、交流电的基本知识2、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3、纯电阻电路4、纯电容电路5、纯电感电路6、电阻电感串联电路7、三相交流电源8、三相负载的连接说出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复述三种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整体归纳三种电路的特性尝试分析简单的RL串联电路说出三相交流电源与负载的连接方法14 0变压器1、磁路的基本知识2、变压器3、自耦变压器说出磁路的基本知识说明变压器的原理辨认自耦变压器8 0供电及安全用电1、供电系统及供电质量的概念2、安全用电常识3、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说出供电系统及供电质量的概念说出安全用电常识复述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4 2电动机控制1、常用的低压电器的结构与作用2、2、直接起动电路的原理与分析3、降压起动电路的与原理与分析分析典型的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原理学会连接电路并动手操作知道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排查电路18 8常用半导体元件1、二极管2、晶体管及三种工作状态3、晶闸管辨认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的图形说出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的特性8 2整流及稳压电路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滤波电路3、稳压电路复述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尝试计算负载上的电压与电流说出常用的滤波电路说明稳压电路的组成10 2放大电路及运算电路1、共射电路2、多级放大电路3、运算放大器说出共射电路的组成画出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尝试计算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说明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说出常用的运算放大器尝试计算简单的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10 0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1、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2、逻辑门电路3、触发器4、计数器说出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整体归纳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整体归纳常用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分析简单计数器的原理10 2合计100 20四、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基本概念和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应该让学生把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上。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生产过程控制、电气及仪表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学时:102学时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电力类各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及仪表应用技术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的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工程计算和实验研究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工程观点,着重于电子元器件和基本电子电路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践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系统。

以应用为主旨,精选课程内容。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这门课的主要特点是知识点多、新概念多、实践性强。

应重应用,轻理论。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适当增加了一些综合设计技能项目,以提高学生综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应达到下列要求:模拟部分:1.半导体器件方面:理解常用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稳压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符号和应用范围,掌握它们的工作特点、主要参数及其合理选用的方法,了解新型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

2基本单元电路方面:理解基本单元电路(如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等)的组成、特点、分析方法。

了解集成运放,低频功率放大器功能特点也应用方法,能识读整流滤波电路图,理解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原理。

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种类、主要参数,以及典型应用电路。

数字部分:掌握数制的换算,了解各种编码,掌握逻辑代数的运算,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触发器的状态方程和波形图,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了解集成D/A和A/D转换器的功能特点和应用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专业的职业能力通用课程之一,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是在科学合理分析学院办学定位,明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化的调研与分析,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类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2.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数字基本器件的使用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常用基本数字电路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单片机及通信技术等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为以后从事硬件系统的应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应用电路的结构特点,特性分析教学难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各种放大,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训的综合性课程,需要有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其后续课程主要有《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单片机技术基础》、《电子设计与制图》本课程具有铺垫的作用。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

成绩考核方法分为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两种。

平时成绩为过程考核,包括出勤表现5%、课堂提问5%、实践操作10%、实践报告10%,实训成绩由主讲教师和实训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力求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等。

期末考试为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试题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由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通过进行试卷分析,研究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专门化方向基础课程,是从事电子与通信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后,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与知识:电工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1.能识别、测试电子元器件2.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与仪器3.能装接调试模拟电路4.能装接调试数字电路5.能处理电子设备的常见故障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必然引起考核内容与方式的改变。

从过去注重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到现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考核测试,更注重平时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测评。

本课程在考核内容与方法上,增加平时技能考核的积累,向技能考核倾斜,其内容和方法如下:1、平时成绩的组成与比例:为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测评打分,对全班学生建立成绩动态记录表,随时记录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过程,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能有效地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平时成绩由3个方面组成。

2、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与比例:理论考核60%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电工及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电工及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电工及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及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3计划学时:56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必修课,为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图及简单电子电路初步设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针对模具制造所使用设备的电子线路具有初步判断和简单故障的维修技能而开设。

其目的是为今后学习电气控制及PLC课程和实际工作中对模具制造所使用设备维护及简单电气故障维修打下基础。

1.2设计思想鉴于该课程承担模具制造所使用设备电方面基础知识及维护维修技能的特点,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主要参数及其外特性并能合理选用电子元件型号和电子元件好坏的判断的情况,为了实现学生能对模具制造所使用设备的电子线路具有初步判断和简单故障维修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为由简单单元电路向较复杂单元电路、分立向小规模集成电路、强调学生电子电路工程意识和素质的培养,具体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教学法。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定性分析和工程估算的能力;掌握阅读和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图及简单电子电路初步设计的能力;具备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安全用电、晶体二极管电路、晶体三极管电路、晶闸管电路、集成应算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等知识。

最后学生能达到对模具制造所使用设备的电子线路具有初步判断和简单故障的维修的教学目标。

2.2具体目标1.养成电工人员的良好行为习惯,达到电工安全操作规范。

2.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螺丝刀、尖嘴钳、斜口钳、压线钳、电烙铁、测电笔等电工常用工具;能够正确测量直流电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电阻参数,交流电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阻抗参数;能够正确判别变压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晶闸管好坏及选型;能够应用常规电子元件合理设计模具制造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的简单报警器及直流稳压电源;能够应用集成应算放大器、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模拟设计电火花及线切割的简单I/O接口线路。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通过如下程序确定汽车学院汽车电子专业、建环学院消防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由此进一步确定“电子技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一)确定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行业企业市场调查与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别为:(1)汽车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汽车机电一体化操纵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汽车检修实践能力,把握汽车诊断仪器的使用、整车电气性能检测技能,具备汽车电子技术的专业知识,在汽车制造和售后服务岗位上从事治理、整车电气故障诊断与修理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消防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研究、设计、评价、监测、施工、管理、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确定对应职业岗位通过走访汽车电子、消防工程等应用技术行业协会、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等途径,确定汽车电子专业对应企业的工作岗位是整车电器装配调试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电子产品质检员、汽车维修检验员等,消防工程等专业对应企业的工作岗位为消防工程师、水电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

(三)系统化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对上述7个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确定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通过分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得到该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四)确定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到综合职业能力的能力递进规律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和分层,归纳出15个学习领域,依据学习领域,开发和重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五)确定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既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严谨的职业素养,掌握常见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等基本理论与原理,具备电子电路设计、仿真、制作、调试等方面的能力。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目 录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后续课程:电子CAD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二、课程设计思路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

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一些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使学生了解基本电子电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电子电路的方法,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的测试、制作与调试等基本技能,为从事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㈠能力目标1.能熟练使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2.能识别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3.能正确测量电子电路静态和动态技术指标;4.能读懂简单电子产品电路原理图并能按照原理图正确接线和焊接组装,培养实践安全操作规范,为从事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打下基础;5.能够查找并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为从事企业的电子产品调试、检测与维修岗位打下基础;6.能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得出结论,写出字体整浩、条理清楚、内容完整的实践测试报告。

《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介绍《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是一门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和理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为学生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将提供该课程的标准内容。

课程目标- 了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

-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课程大纲1. 电子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电路基础- 计算机基础- 网络基础2. 信息处理与管理-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 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数据的传输与通信3. 应用软件与开发-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程序设计基础- 网页设计与开发4. 信息安全与保护-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原理- 个人隐私保护- 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5.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形式- 电子支付的原理和方式- 电子商务的安全和法律相关知识6. 应用实践与创新-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创新思维培养- 数字化生活与未来发展趋势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介绍基本理论和概念,并进行相关实例讲解。

- 实践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 项目实践: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电子和信息技术项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 自主研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与考核-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实践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考试:通过理论考试评估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电子与信息技术基础》(主编:XXX)-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主编:XXX)- 《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主编:XXX)以上是《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标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基本的电子和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3. 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子技术实验和操作;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元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2. 电路基础,包括电路分析方法、基本电路、交流电路等内容;3. 数字电子技术,包括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内容;4. 信号与系统,包括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内容;5. 微处理器与单片机,包括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单片机的应用等内容。

三、教学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2. 强调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理论,又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3. 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4. 强调综合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四、教学评价。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 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3. 创新能力的评价,通过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等方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4. 综合能力的评价,通过综合考核、综合实践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电路识图与绘图的能力;对电子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对典型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技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检测能力、电路识图绘图能力、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本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电气设备故障与维护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电子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灵活应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全面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为以后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项目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常用电子器件2、掌握放大电路基础,频率特性与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3、掌握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4、掌握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分析。

(二)能力目标1、学会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选用;2、学会设计小信号功率放大器电路;3、学会集成运放的应用和集成稳压电源的设计;4、学会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三)素质目标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岗位的需要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学能力、客观评价能力、竞争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01006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数字电路部分: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4)掌握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基本特点及典型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5)掌握编/译码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555定时器等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与使用方法;6)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熟悉模-数和数-模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了解脉冲整形的基本原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XXXX学校《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XX学校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68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XXXX学校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 课程性质与作用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5.1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是依据“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入网电工、电测仪表工、电能表修校工作项目设置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是专业课学习的必要基础。

5.2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工程计算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为获得入网电工、电测仪表工、电能表修校工等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的基础。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立足于后续课程的需要,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学和做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扎扎实实打好理论基础,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的需要来进行,着重于电子元器件和常用电子电路的基本应用。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经过电力行业专家深人、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学习项目: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性能及其应用,放大电路的调试及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应用,逻辑门电路功能及其应用,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及其应用,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功能及其应用,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功能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

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一些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使学生了解基本电子电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电子电路的方法,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的测试、制作与调试等基本技能,为从事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㈠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
2.能识别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
3.能正确测量电子电路静态和动态技术指标;
4.能读懂简单电子产品电路原理图并能按照原理图正确接线和焊接组装,培养实践安全操作规范,为从事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打下基础;
5.能够查找并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为从事企业的电子产品调试、检测与维修岗位打下基础;
6.能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得出结论,写出字体整浩、条理清楚、内容完整的实践测试报告。

㈡知识目标
1.掌握半导体元器件外特性和图形符号表示,了解半导体元器件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典型应用;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负反馈概念、分类及特点;
3.掌握一般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掌握电子线路的制作和调试方法,同时学会职业岗位的相关技能并具备初步的项目制作经验。

㈢素质目标
1.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掌握应知知识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自学兴趣;
4.学习态度与情感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

培养引导其对本专业的感情,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工作态度与兴趣爱好。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感觉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其自信心。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道德情感。

5.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教育。

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愿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优秀的精神品质。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课程实施建议
㈠教学方法和手段
1.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来构建体系。

2.通过以工作任务为引领设置的项目,加强实践内容,强调“做中学”
3.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引领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信心
㈡师资要求
1.团队规模: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按1:20确定,其中需要本课程的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
2.专业教师要求:具有相关传感器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经历,熟悉与本课程相关的岗位规范、职业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实践教学方法;是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师。

3.课程负责人要求:熟悉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与工艺规范,能够以典型企业产品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具备开发《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能力,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

是机电专业的骨干教师。

㈢课程教学资源开发
1.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开发出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打破过去的章节学科体系,选用以生产任务或典型生产过程为引领,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

2.课件的开发:应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前提,开发出切合教学实际的、真正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能够对教学效果起到良好辅助作用的《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课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与知识。

3.试题库、电子教案库等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教学需要的试题库、电子教案库等。

4.实训室总功能:满足《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理实一体教学、《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机电专业学生综合技能考核、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培训与鉴定。

㈣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方案
本门课程注重理论、实践、素质的培养,在考核中采用理论、实践、素质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⑴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在课程结束即期末时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

试题由课程小组共同拟定,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题型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判断和问答题,旨在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论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0%。

⑵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堂进行,实现过程考核。

考核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实践考核内容
注:实践考核总分为700分,最终实践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总分÷7。

⑶素质考核(占总成绩的20%)
本课程在每一个任务完成后,都配有教学反馈表和评价表,在评价表中有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员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这些评价旨在评价学生在每一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何、课堂表现如何、团队合作怎样、是否注意安全操作、能不能用“6S”标准要求自己等。

表3 素质考核表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表4 国家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能力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