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Resisting Earthquake Of课程代码: 07116010The Building)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学分:3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故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原理,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地震与抗震概论 2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地震及地震动的基本知识,熟悉抗震设防目标;2、掌握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及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内容】1、地震与地震动;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3、地震灾害概说;4、工程抗震设防;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构造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的基本术语;2、建筑抗震设防依据及我国抗震设防中的“三水准、两阶段”。
难点:*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2、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场地;2、掌握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基本概念;3、熟练应用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
【教学内容】>1、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2、地基抗震验算;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场地地段的划分、场地类别的划分;2、地基基础抗震验算,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3、地基土液化的判别,软土地基抗震措施。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各类结构系统的力学分析方法。
3.能够进行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设计计算。
4.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1.1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力学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1.3结构受力分析和刚度计算1.4结构体系和构造系统第二章:杆系与平面刚架2.1温度变化引起的杆系变形和内力计算2.2杆系的静力学分析和平衡条件2.3刚架的组成和刚度计算2.4应力分析和弹性定理应用第三章:梁系3.1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2非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3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的刚度计算3.4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的绘制方法第四章:桁架与空间刚架4.1平面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2空间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3平面刚架与空间桁架的刚度计算4.4桁架与刚架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板系5.1平面板的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5.2薄壳结构的稳定性和固有振动频率计算5.3薄壳结构的应力分析和设计计算5.4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与施工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介绍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数学计算:通过演算题和作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思维。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结构力学测试和实验方法。
教材与参考书籍:主教材:。
建筑力学与结构(72学时)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考核方式:考试课学时:72(60)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建筑结构几部分。
2.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了解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初步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二、适用专业、课程代码本课程大纲适用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专业。
课程代码:。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构件的强度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校核、各类建筑结构构造要求及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构件进行强度计算、设计和演算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有关结构问题的一般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四、课程教学设计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纲要第一部分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关于本课程的几组基本术语和概念(结构、构件以及构件的分类;变形、位移、变形;力、力系、外力与内力;刚体与变形体;平衡、平衡力系与力系的平衡条件;构件的强度与构件的承载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学习要求。
第二部分静力学基本知识、结构计算简图及力系的平衡方程§2-1 力与力系力的作用效应(对物体和刚体的作用效应;二力平衡公理与二力构件;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与力在刚体中的可传性;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变形体的刚化原理;力的单位与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力的三角形法则;力系的等效、合力与分力;力的分解;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力矩的概念与计算(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与力矩关系定理;合力矩定理;力矩的两种计算方法);力偶的概念与性质;力系的组成与分类。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建筑学专业)(共 56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科学,它阐述了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建筑构造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要求把定义、概念讲清并让学生在教材中画线,以增加学生对原理性概念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系统的观点来了解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及具有美学特征的独立实体,在构成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学习三维物象和二维构造图之间的表达关系;学习构造详图的正确表达;基本掌握建筑物在应对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使用者的要求方面在构造细部上所有的设计方法,并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一章建筑构造技术概论【目的和要求】 1.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
2.了解建筑物的分类原则,掌握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
3.了解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协调。
4.熟练掌握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重点和难点】 1.建筑物的分类及分级。
2.统一模数协调和模数数列。
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教学内容】1.1概述1.2建筑结构体系1.3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1.4建筑构造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墙体和基础构造技术【目的和要求】 1.掌握墙体的类型,了解墙体的设计要求。
2.了解砌体墙的墙体材料,熟练掌握砌体墙的砌筑方式及墙体的细部构造。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建筑结构教学大纲的目的、背景和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本节讨论建筑结构课程的终极目标和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方法本节介绍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等。
第二章:基础知识与理论2.1 结构力学基础本节讲解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结构变形等内容。
2.2 结构材料与性能本节介绍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和木材等,以及其力学性质和使用条件。
2.3 结构设计原则本节讨论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荷载计算、安全性分析和设计优化等。
第三章:结构分析方法3.1 等效静力法本节介绍等效静力法在建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梁、柱、桁架、刚架和平面框架等结构体系。
3.2 有限元法本节介绍有限元法在建筑结构分析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常见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
3.3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本节讲解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等外部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分析和时程分析。
第四章:结构设计与实践4.1 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本节讨论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过程和工具。
4.2 结构施工与监控本节介绍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及结构监测技术的应用。
4.3 结构维护与加固本节讨论建筑结构维护和加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检测、评估和修复等过程。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综合设计5.1 结构案例分析本节通过一些典型建筑的结构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2 综合设计项目本节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设计项目,要求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第六章:考试与评估6.1 考核方式本节介绍建筑结构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笔试、实验和设计项目评估等。
6.2 学习评估标准本节给出学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达到的学习评估标准,包括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引言:近年来,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我们有责任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因此,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影响;2. 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3. 熟悉常见的抗震结构形式和材料;4. 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抗震分析和设计;5.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的定义和分类- 地震波的特性和传播-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2. 抗震设计原则- 抗震设计的目标和准则- 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要求- 结构的位移控制和耗能设计3. 抗震结构形式- 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形式分类- 常见的抗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抗震结构形式的选择和优化4. 抗震设计材料- 钢材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5. 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 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抗震分析方法和软件应用- 结构的抗震设计步骤和流程6. 抗震实验和案例分析- 抗震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抗震案例分析和教训总结- 抗震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相关知识和理论;2. 实践操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抗震分析和设计实验;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4. 抗震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抗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学习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进行抗震设计,评估其设计能力;3.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高层建筑结构 教学大纲
高层建筑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二、课程简介:高层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原理、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力学性能以及设计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与施工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力学性能;2. 熟悉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3. 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设计;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概述1.1 高层建筑概念及发展历程1.2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与分类1.3 高层建筑的力学性能评估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2.1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2 高层建筑的荷载分析与设计2.3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与施工第三章高层建筑结构材料3.1 钢材与钢结构3.2 混凝土材料与混凝土结构3.3 高层建筑中的新型结构材料第四章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4.1 高层建筑静力分析4.2 高层建筑动力分析4.3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第五章高层建筑结构实例分析与设计5.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案例分析5.2 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案例分析5.3 高层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案例分析五、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PPT演示等方式,系统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理论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高层建筑结构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六、考核要求: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行考查。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应用和分析能力。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1. 《高层建筑结构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年份:XXXX。
建筑结构与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与构造(13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第一版)XX学院艺术设计系(或教研室)2014年12月目录前言 (2)第一章建筑构造技术概论 (5)第一节建筑结构与构造概述 (5)第二节建筑结构体系 (5)第二章墙体构造技术 (5)第一节墙体的分类与构造设计要求 (6)第二节砖墙构造 (6)第三节砌块墙构造 (6)第四节隔墙与隔断 (7)第五节墙面装修 (7)第六节墙体保温与隔热节能构造 (8)第三章楼地面构造技术 (9)第一节楼板层的组成与设计要求 (9)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 (9)第三节地坪与地面构造 (10)第四章顶棚构造技术 (9)第一节顶棚构造技术概述 (9)第二节直接式顶棚的装修构造 (9)第三节吊顶的装修构造 (9)第四节顶棚与其他界面的收口工艺 (9)第五章楼梯构造技术 (9)第一节楼梯构造技术概述 (9)第二节楼梯设计 (9)第三节楼梯细部构造设计 (9)第六章门窗构造技术 (9)第一节门窗构造技术概述 (9)第二节门 (9)第三节门五金 (9)前言一、课程简介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建筑构造技术是建筑学由概念转化为物质实践的最重要的技术课程之一。
建筑构造及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设计概念。
本课程以民用建筑基本构造技术为主,进口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重点反应民用建筑中的基本构造设计原理、装设构造及构造做法。
同时也涉及到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较快且在工程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些建筑新材料、装饰新材料、新结构及新技术。
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以民用建筑为主,详细介绍了建筑物的构成、材料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解决其构造与连接。
围绕建筑构造技术体系中有关的新型墙体、基础、楼地面、吊顶、楼梯、门窗等构造内容做详细介绍与解释。
本课程将涉及到四大模块,首先,第一块是基础知识点学习,这一块在每次课中都会以理论基础的形式出现。
建筑结构-胡兴福-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职业基础课程之一。
它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四个方面内容。
其任务是让学生具有在工程实际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结构、构件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材性;掌握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一般构造知识,包括抗震构造知识;掌握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方法;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步骤;掌握多层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 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构件、轴向受力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
2. 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
3。
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
4. 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三) 德育目标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2。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
主要内容: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和发展简况;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教学要求:领会各类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建筑结构的学习方法。
(二)建筑结构计算基本原则1. 主要内容:*荷载分类;*荷载代表值;结构的功能;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实用设计表达式。
2. 教学要求:掌握荷载分类、荷载代表值、结构上的作用及作用效应、结构抗力的概念;理解结构的功能及其极限状态的含义.能正确应用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3. 作业建议:运用概率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的计算习题。
(三)建筑结构材料1. 主要内容:*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定;*砌体材料种类及强度等级;*砌体的力学性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引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不可小觑。
因此,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掌握抗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和结构。
一、基础知识1.1 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地震的定义、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烈度等基本概念和特征。
1.2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地震力的作用和建筑物的响应。
1.3 抗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抗震设计的目标,如减小地震破坏、保护人员安全等,以及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结构力学基础2.1 结构力学基本原理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平衡、静定和静力学等。
2.2 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常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刚度等。
2.3 结构荷载计算建筑物受到的各种荷载的计算方法,如自重、活载、风荷载等。
三、抗震设计方法3.1 静力设计方法静力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包括等效静力法和静力弹性法。
3.2 动力设计方法动力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包括地震波的输入、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等。
3.3 抗震设计的结构形式不同结构形式对地震的响应特点和抗震性能。
四、结构抗震设计实践4.1 抗震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介绍和应用。
4.2 抗震设计软件的使用常用的抗震设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3 抗震设计案例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案例分析,包括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
五、教学评估和实践5.1 教学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抗震设计知识和技能的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和实验等。
5.2 抗震设计实践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抗震设计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结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具备抗震设计能力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抗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建筑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认识和技能。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日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见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4.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基础知识-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准则2.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分析- 钢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 木结构设计- 砖混结构设计3. 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运用- CAD、Revit等建筑软件的基本操作- ANSYS、ETABS等结构分析软件的使用技巧4. 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分析和讨论经典建筑结构设计案例- 解读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创意实现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实践操作2. 案例分析和讨论3. 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4. 课程作业和设计项目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参与讨论)2. 课堂作业(设计练习、理论笔记)3. 期中考试4. 期末设计项目六、教学资料1. 《建筑结构设计基础》教材2. 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资料3. 老师提供的课堂讲义和参考书目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建筑设计专业的资深教师授课,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充分支持。
八、总结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学生也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结构教案1
第一章绪论1.1建筑物中结构的概念及功能为了成功地想象和设计一个建筑或建筑物中的结构,必须首先弄清它的功能和它得以存在的原因。
在这两个问题上,结构和建筑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结构永远是建筑物的基本部分。
无论古代人为自己或家庭建造简单的掩蔽物,还是现代人建造可以容纳成百上千人在那里生产、贸易、娱乐的大空间,都必须用一定的材料,建造成具有足够抵抗能力的空间骨架,抵御自然界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力,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这种骨架就是结构。
一、在土木工程中,结构的主要作用可分成四方面:1、形成人类活动的空间。
这个作用可以由水平方向的结构构件:板(平板、曲面板)、梁(直梁、曲梁)、珩架、网架等组成。
和竖直方向的结构构件:柱、墙、基础等组成。
2、为人群和车辆提供通道。
这个作用同样可以用以上那些构件组成的桥梁结构来获得。
3、抵御自然界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力。
4、构成为其它专门用途服务的空间。
这个作用可以用排除废气的烟囱、储存液体的油罐以及水池等特殊结构来获得。
二、建筑结构的类型有,1、以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划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包括砖、砌块、石等)结构、木结构、塑料结构、薄膜充气结构等。
2、以组成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型式划分: 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拱结构、网架结构、空间薄壁(包括折板)结构、钢索结构、舱体结构等。
3、以组成建筑结构的体型划分: 单层结构(多用于单层工业厂房、食堂等)、多层结构(一般2~9层)、高层结构(一般10层以上)、中大跨结构(跨度大约在40~50m以上)。
三、建筑结构的功能1、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为使用和美观需要服务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表现为使骨架形成的空间能良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生产的要求和人类对美观的需要。
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
这是结构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
不同的使用和美观需要,要求有不同的建筑空间,以及采用与建筑空间相适应的结构型式,而合理的结构型式又必须与建筑使用和美观需要统一起来。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构造》总学时:100课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本课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对基础、墙体(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及门窗等常用建筑构造的作用及构造设计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对其它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和构造要求等也有一般的了解。
2、懂得从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择建筑构造方案、构件的形式、基本尺寸和材料做法,初步掌握其设计方法和步骤。
3、明确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各种建筑构件在布置上的要求,能根据建筑构造的作用和特点、具体情况,拟定其主要细部构造形式,知晓其构造处理方式和手段。
4、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纸,基本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我国建筑方针和政策;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2、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建筑方针和政策;熟悉建筑的分类和等级;了解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熟悉民用建筑构造。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1、教学内容;基础概述;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构造;基础构造中的特殊问题;地下室构造。
掌握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区分;掌握基础的埋置深度;掌握基础的类型和对应的适用情况;了解刚性基础的构造要求、掌握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要求;了解条形基础沉降缝的两种做法;掌握地下室的采光以及防潮、防水的处理方式。
第三章墙体1、教学内容:墙体基本概念;砖墙的细部构造;填充墙;石墙;隔墙;墙面装修。
2、教学要求:了解墙体的作用、设计要求和分类;了解砖墙的主要材料和选用;熟悉砖墙的组砌方式和常用的墙体厚度;掌握勒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构造要点;了解其作用;了解墙体变形缝的构造要求;熟悉砌块墙的构造、了解隔墙的种类和构造;熟悉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条件;了解墙面装修材料和做法的类别。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建筑结构二、课程目标:1.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4.促进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a.建筑结构的定义和作用。
b.根据结构形式和材料分类建筑结构。
2.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基础。
a.材料力学基本原理。
b.荷载分析与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3.框架结构的力学分析与设计。
a.杆件力学基本原理。
b.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4.梁和柱的力学分析与设计。
a.梁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b.柱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5.板和壳结构的力学分析与设计。
a.板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b.壳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6.索与网壳结构的力学分析与设计。
a.索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b.网壳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7.基础与地基设计。
a.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b.地基设计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案例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案例的结构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作业和实验:布置作业和实验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评估方式:1.课堂测验: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理解情况进行评估。
2.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估。
3.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4.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的知识理解和能力运用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材:建筑结构学教材。
2.参考书: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参考书。
3.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资料等。
七、参考书目:1.《结构力学》,李明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王继舜,清华大学出版社。
3.《结构力学与工程应用》,张恪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建筑结构》课程是土建类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房屋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和初步设计方法,同时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PKPM结构设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
二、课程任务《建筑结构》课程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建筑结构抗震等结构模块内容组成,讲授结构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结构设计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
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
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二级建造师、施工员、质检员、实验员、资料员、预算员、监理员、设计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会同企业技术人员,设计教学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职业体验训练项目,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职业综合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胜任一般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借助电子计算机及结构设计软件,能从事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具体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以结构分析与设计能力为目标,兼顾其它能力的形成,具体专业能力目标如下:①具有对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及一般结构的设计能力;②具有较强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的设计与计算能力;③具有正确识读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④具有正确查阅和利用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⑤具有分析和处理技术岗位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从而构建从事土建类岗位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2、核心能力目标1、通过结构设计计算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细密的思维方式。
2.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无论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都是严肃的科学实践,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3.培养遵循设计规范和创新的能力。
设计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指令性文件,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运用,处理遵守与创新能力的矛盾。
4.培养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无论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时对同一问题,往往有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能力(技能)形成进程知识职业综合能力目标形成图示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将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规划为九个模块,设计70个单项训练项目,3个职业体验训练项目,4个综合训练项目,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开设职业体验训练项目并进行考核。
教学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注重态度养成;将岗位资格考证的内容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优化教学与培训进程,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能力;学完本课程和相关课程后考取施工员岗位证书。
模块内容: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编制学习方案知识目标: ①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含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概念、优缺点)。
②熟悉建筑结构的课程标准,规划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案。
③了解建筑结构的发展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态度养成目标:形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兴趣。
三、能力考核模块一、结构设计标准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根据可靠度设计标准的规定,学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标准值、准永久值的计算。
知识目标:①掌握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结构抗力的概念。
②掌握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③熟悉耐久性设计。
态度养成目标:①遵循设计规范,认真负责的态度。
②培养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能力考核模块二、结构材料力学性能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①读懂混凝土结构规范中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图,熟练查找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②读懂混凝土结构规范中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图,熟练查找钢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知识目标: ①掌握有明显屈服点和无明显屈服点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及设计强度的取值标准。
②掌握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理论来源。
③掌握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荷时的变形性能和弹性模量。
④熟悉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组成、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作用。
⑤了解钢筋的种类、级别、形式和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影响。
态度养成目标:①通过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
②培养遵循设计规范,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能力考核模块三、混凝土结构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①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受扭、受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计算理论。
②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基本计算理论。
知识目标: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理论与实际施工构造要求。
态度养成目标: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工作原理认识,为以后工作鉴定良好的基础。
三、能力考核模块四、砌体结构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①掌握无筋砌体及网状配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②掌握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③掌握墙、柱高厚比验算的方法;④掌握刚性方案墙、柱的计算方法;⑤具有进行一般砌体房屋设计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计算理论与实际施工构造要求。
态度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的工作原理认识,为以后工作鉴定良好的基础。
三、能力考核模块五、钢结构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①掌握钢结构连接计算;柱、梁构件设计计算;②掌握普通钢屋架的荷载及内力计算方法;③学会识读钢结构施工图。
知识目标: 掌握钢结构的基本计算理论与实际施工构造要求。
态度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对钢结构工程的工作原理认识,为以后工作鉴定良好的基础。
三、能力考核模块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①掌握多层房屋的抗震规定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抗震规定。
②学会底部剪力法的计算。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态度养成目标:三、能力考核综合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训练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①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②能进行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和钢屋架的一般设计。
知识目标: 巩固加深所学的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和钢结构基本构件的理论知识。
态度养成目标: 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程的工作原理认识,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意识。
三、能力考核结构软件设计训练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初步运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一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的结构验算设计。
知识目标:一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的结构计算基本知识。
②结构软件知识。
态度养成目标:利用实际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对设计图纸的进一步认识,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工程施工和监理工作鉴定良好的基础。
三、能力考核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将职业岗位证书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
2、探索为岗位所需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每一个单元的实施要采取实际案例教学,其中单项能力训练采用能力训练采用能力训练任务引入、操练、深化、训练巩固、总结归纳、课业布置与要求等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法。
3、职业体验训练:采取集中讲解训练要求,下发职业体验指导书,职业体验完成后撰写职业体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设计、结构软件应用训练: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学生自已查找资料,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并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所提交的实训报告进行考核。
5、教学实施过程充分体现能力训练、支撑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态度养成能力整合;以每次上课两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案编写。
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实际项目训练、行业软件训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6、教学中注意职业标准(涉及到的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7、增加案例教学中分析与提问的比例,增加课堂练习和课业训练。
8、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学中向学生多多介绍该课程当前的主流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9、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加强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10、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视课业的设计与布置,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
强化计算机软件计算训练,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二、评价建议总体测评方式实践测试※学生必须完成本课程的所有的教学活动。
※学生必须完成所有的课业。
※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
学生必循通过课程考试,如果未通过课程考试,学生最多可得到的分数为45%。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校内实训场地针对课程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校内建设制图中心、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设计院和结构实验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和建筑公司,打造真实的教学情景。
2、校外实训场地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岗位体验,学校企业密切联合,紧密联系,建立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兼职老师指导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并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3、开发《建筑结构》课程实验实训仿真教学系统进行教学。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4、购买PKPM结构网络版设计软件进行实际工作训练。
5、网络资源(1)创建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网络环境,拓宽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将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任务以及考核资源上传,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查阅和自我检测;(2)开通专业资料网站,教师备课时可以及时查阅,利用网络优势快捷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提高教学水平。
(3)将现行的建筑工程相关规范上传,将其作为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
四、教材及编写建议1、教材教材选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专用教材,教材因材施教,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技能。
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准,实践重能力培养,更细化,每一项技能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
2、参考书[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7—201X) 钢结构设计规范(送审稿)[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1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