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二、奴隶社会道德 三、封建社会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五、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1. 平等互助的原始共同体道德 2. 单纯质朴的道德形式及其绝对的道德权威 3. 超脱于蒙昧的道德与野蛮并存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1.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1)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2)劳动分工与协作促使道德不断成熟与 发展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2. 道德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需要的产物 (1)道德是人的道德,人需要道德。 (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道德,社会交往需
1. 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
共产主义道德之所以能够作为未来共产主义 社会的全人类道德,其前提和基础在于共产 主义社会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以及 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一致性。
2.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
(1) 何为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来的在社会
主义社会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道德,同时又是向未来 共产主义道德迈进和提升的先进道德类型,本质上属 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 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道德基 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为人民 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代表无产阶级 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类型。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几种道德起源说
2. 先天人性论:把道德的起源或者归结为与生俱 来的善性,或者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 精神。
第四章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问题探索:什么是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许慎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已”;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
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有所损为非德或缺德。
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们可以给道德以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需要人们对人生有正确的观念、对价值有正确的评判,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汇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
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2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
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道德的起源及发展1
1、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 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 2、共同劳动、平等互助是原始社会重要 的道德规范。 3、尊重妇女是普遍的道德风尚。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1、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分裂、对抗、决定了奴隶 主道德与奴隶道德的根本区别。 2、奴隶社会的道德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 和社会意识形态。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形 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一)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 二 ) 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道德起源提供
了直接的现实基础
(三)意识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关键环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教学要点:
1.了解道德的起源。
2.掌握道德的发展的规律性。 3.认识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主要内容: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历史类型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道德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道德起源说”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一、历史上的“道德起源说”
(一) 神启说
(二)天赋说
(三) 情感欲望说 (四) 动物本能说
3、道德调节的范围和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1、农民阶级的道德和地主阶级的 道德的对立和斗争,构成了封建社 会道德深刻的内在矛盾。
2、道德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 理论化,是封建社会道德的重要特 征。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 本原则。
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等级特权道德
• 资本主义社会:
金钱自由道德
• 社会主义社会:
集体主义道德
一、 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
(一)原始社会道德的内容 1、基本原则:维护氏族的整体利益
• 原始社会的最高美德:维护集体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 利益。
2、道德规范:平等互助、团结一致
• 平等:氏族成员与首领人人平等。原始社会的平等观念, 更多地体现在分配方面。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 从社会关系中寻求道德的起源。驳斥了两种谎言:
1、道德是 由“神的意志”或“神的启示”所创造的神学 谎言;
2、道德是从人的生物性即“动物性”中引申而来的谎言。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一)劳动是道德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
劳动
意识
社会交往
社会意识 、社会行为
道德萌芽
(二)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性条件
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第四节 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诸种道德起源说
(一) 客观唯心主义(天意神启论)
认为人类道德的起源是上帝的意志或是天、神的旨意, 道德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
(一)客观唯心主义
中国: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
• 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封建等级制度。体现封建君主 的绝对权威。
2、道德要求: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
• 奴隶社会:奴隶对奴隶主的无条件服从。 • 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严重化。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人分为三个等级:
材质 本性 职能 品德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5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 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 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 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 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
13
三 、 道 德 的 历 史 发 展
14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每一个社会 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问题适应的占统治地 位的道德。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 发展过程基本一致,道德发展的道路是曲折 前进的。
15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 原始社会的道德
❖ 奴隶社会的道德
❖ 封建社会的道德
9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由经问题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 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 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10
二、道德的功能与问作题 用 (一)道德的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3、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道德焦点 ❖ 竞争和协作 ❖ 自主和监督 ❖ 效率和公平 ❖ 先富与共富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5
(三)道德进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
求
问题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 应的道德理念与道德原则。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 济。
道德的发展和演变
道德的发展和演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道德是指人们对于善恶、对错的观念和标准,是社会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等角度分析道德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历史的影响历史是道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明古国,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
例如,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主导了社会道德,强调孝道、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而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重视自由、公正、美,对欲望的抑制和理性的追求成为道德的核心。
随着历史的演进,道德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主导了道德观念,强调信仰和忏悔;而在启蒙时代,个人权利和自由成为了道德的重要支柱;近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共同利益和公平正义等。
二、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对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例如,东方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强调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感;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创造性。
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全球化趋势下的道德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
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性的伦理问题,如环境保护、人权、社会公正等。
这些新的道德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三、科技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对道德观念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促使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变得更加透明。
这也带来了一些道德挑战,如隐私权的保护、虚假信息的传播等。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为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优化决策提供了新的工具;基因编辑技术则引发了对生命伦理的讨论和反思。
四、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直接影响道德观念的演变。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个体的权利和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导致道德观念的调整。
例如,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的追求,推动了性别角色和性别道德观念的变革。
同样,社会对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包容度提高,也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道德框架。
(最新整理)第四章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2021/7/26
9
摩西十诫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谨守圣安息日; 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2021/7/26
10
• 2、天赋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
或自然本性。 (1)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
• 上述例子说明伯尔尼市民的道德素质比广州市民 的道德素质要高;根本原因是其1
经济决定道德
•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 质。
•
社会经济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
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各种道德体系也必然带有阶 级属性。)
•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15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道德的形成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由少数人的意 识逐渐发展为多数人的意识,并变成普遍 的、共同的、社会要求的、漫长的历史过 程。
• 一个模拟道德起源过程的趣味实验
2021/7/26
16
2021/7/26
17
• 实验启示:
• 1、道德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某个道德规 定为什么产生?怎么产生?我们现在已无从查寻 了,只知道我们必须遵守该道德规定,否则就会 受到惩罚、批判和谴责。
•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 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 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 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 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 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2021/7/26
3
•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 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 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 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 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 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 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不能欺骗。”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习俗道德到奴隶社会的等级道德,再到封建社会的宗法道德,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等 道德观念,道德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出多样性。
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道德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另一方面,道德对社会 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能够推动或阻碍社会进步。
道德诉求
现代社会对道德有着高度的诉求 ,要求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以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道德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传 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出现了一 些新的道德问题和挑战,如网络 道德、环境道德、科技道德等。
道德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秩序维护
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作 用,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社会 冲突和犯罪。
•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道德: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 类的共同追求。未来道德发展需要关注生态伦理问题,推动建立生态友好的生 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念。
• 个体道德品质提升与社会责任担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个体道德品质 的提升和社会责任担当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道德发展需要关注个体品德培养和 社会责任教育问题,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的 主体和目的,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和权利。
竞争与效率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还强调竞争和效率,鼓 励人们通过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
3
诚信与责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诚信和责任被视为重要的道 德品质,人们需要遵守契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路径
道德的发展史
第四章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很多的国家,拜访了很多有学问的人。
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是饱学之士,真是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学生说:"十年游历学,你们现在有了很多学问,长了不少见识。
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便围绕着哲学家坐了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我们坐在旷野里。
""这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感到很惊奇,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先开口了:”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
"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散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第四个弟子说:"斩草要除根,要把根挖出来才行。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围着谷子坐了下来,等待老师的到来。
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哲学家在书的最后补上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在我之上的星空与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代表了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与自由、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它们都与我们的生存意识息息相关。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
[实用参考]道德及其历史发展.ppt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谓道德之极”。
《管子·君辰下》“道德定于上,则百姓花于下”。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 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 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 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2013年11月13日合肥 百只放生白鸽被哄抢
2013年10月27日,一辆运送菠萝的大货车侧翻, 20吨菠萝被附近村民哄抢一空。经济损失价值 15万元以上
以上道德起源说是非科学的
它们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 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它们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它们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 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科学的道德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道德的语义分析: 中国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 示不同的意思。“道”指道路、坦途。后引申为原则、 规范、规律、道理等。“德” 指字原义与“伐”相通 ,是指征伐的结果而言,由是“德”与“得”相通,指 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
从最原始的意义上来说,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 道”“德”并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云:
★道德的本质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在 大街上投放了8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 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 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 辆自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
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文明的进步,道德观念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开始,追溯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并探讨道德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道德观念的起源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原始人类在面临各种生存挑战和争夺资源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念主要以互助、公平和合作为核心,旨在维护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利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深化和扩展。
宗教信仰的出现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伦理学的兴起也为道德观念提供了更加系统和理性的思考框架。
二、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1. 古代道德观念的形成:古代文明的出现标志着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古埃及的毕昂德十诫、古印度的吠陀经典等,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2. 古希腊的道德哲学:古希腊哲学家们对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例如,苏格拉底注重的是个体的德性修养,柏拉图强调理想国家的道德规范,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和美德的实现。
3. 基督教的道德思想:基督教的出现对道德观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督教强调爱和仁慈,提倡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深刻转变。
4. 近代伦理学的兴起:近代伦理学的出现使道德观念更加理性化和系统化。
伦理学家们通过倡导人的自由和平等,提出了各种道德理论和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权利伦理学等。
三、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首先,道德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正义、公平和互助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
其次,道德是个体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关键。
追求道德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心灵的净化。
最后,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四、道德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当前,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呈现出来。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首先,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和政治、法律、宗教一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
为了维护劳动、生活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必须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道德便是这种调节、约束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句,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句是说明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
我们知道,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发挥作用的,而道德不同,道德靠的是人们的自觉。
比如,做公共汽车的时候,上来一个老大爷,同学们通常都会给他让个座。
这时候,法律有没有规定不让座不行啊?没有,这时候靠的是我们内心的自觉,不让座给他心里会过意不去,这就是道德在发挥作用。
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
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同时,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方式,也就是说,道德评价以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为主要手段,第三句,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这句说明的是道德的结构,道德包括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
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从每个人身上的品德抽象出来的;如果把道德具体化,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个人所具有的品德。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的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在具体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题目是“偷钱,为哥哥交学费”。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新)
寻 根 溯 源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 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只有在发生社会 关系的地方和时候,才能出现道德. 关系的地方和时候,才能出现道德.
寻 根 溯 源
寻 根 溯 源
如果我生在一个 孤岛上,孑然一身, 孤岛上,孑然一身, 我的生活就没有什 么罪恶与道德了. 么罪恶与道德了. 我在那里既不能表 现道德, 现道德,也不能表 现罪恶. 现罪恶. (法)爱尔维修
(五)道德的特征
1,历史性(社会性) ,历史性(社会性)
道德是一个发展过程, 道德是一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 不同的道德要求和标准. 不同的道德要求和标准. 原始社会人们并不以群婚为不道德; 原始社会人们并不以群婚为不道德; 中国历史上,对于妇女苛刻的道德要求, 中国历史上,对于妇女苛刻的道德要求,在今天已经 不在我们的道德要求中.例如汉代的妇女裹小脚. 不在我们的道德要求中.例如汉代的妇女裹小脚.
道 德 特 征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 , 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 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功效与能力. 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集中表现: 集中表现: (1)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 )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 系的行为规范; 系的行为规范; (2)它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它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摩西十诫
寻 根 溯 源
摩西带领他的族 人在西奈山下祈祷 神刻意把十诫 分别刻在两块石板上
2,天赋论 ,
天赋论认为道德是先天的, 先验的, 天赋论认为道德是先天的 , 先验的 , 与生 俱来,人本固有的, 俱来 , 人本固有的 , 试图从人的思想意识中寻 找道德的起源. 找道德的起源.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 认为 仁义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 仁义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 康德认为, 认为 善良意志. 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 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
思修第五章道德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 养”。
,
.
“诚”和“信”: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说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 行 忠 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诚着,表里如一” “君子以诚为贵”
.
第四,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 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克己复礼为仁。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恭 宽 信 敏 惠”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徳
.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 展
“天意神启论” “先天人性论” “情感欲望论” “生物进化论”
.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根源 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是从人类社 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发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中逐步形成的。
.
社会公德特点: 第一,社会公德规范是十分具体明确的。 第二,社会公德的规范是简单易行的,但需
要教育。 第三,社会公德的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四,规范具有普遍适用性。
.
基本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个性。 助人为乐。关心 帮助他人 第二,人与社会关系方面, 爱护公物。 遵纪守法。 对纪律 规章 法律 法规等社会公
.
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意 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 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 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 总和。
.
道德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的本质只能在社会 生活中揭示,道德的本质是一定经济关系反 映到人们思想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决定 道德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是通过一定社会经济 关系表现出来的物质利益关系。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通过传授道德知识和规范,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
习惯。
02
道德修养对道德教育的补充作用
个体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深化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
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03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互动关系
二者相互促进,道德教育为道德修养提供理论指导和规范约束,而道德
修养则通过实践反馈和个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
03 中西方道德观念的比较
CHAPTER
中西方道德观念的起源与特点
中国道德观念起源于儒家思想,强调 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社会责任, 注重内在品德的培养。
西方道德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和基 督教教义,强调个人自由、平等、公 正和理性,注重外在行为的规范。
中西方道德观念的核心价值观比较
中国道德观念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 、礼制和中庸之道,强调人与人之间 的亲情和和谐关系。
02 道德的历史发展
CHAPTER
原始社会的道德观念
集体主义
原始社会人们以部落或氏族为单 位生活,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 利益,形成了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
平等主义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成 员之间应平等相待,共同劳动、 共同分享,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异 。
互助精神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压力 ,原始人懂得互相帮助、团结协 作,以共同应对挑战。
西方道德观念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 、平等、博爱和宽容,强调个人的权 利和自由。
中西方道德观念的现代融合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中西方道德观念在相 互交流和碰撞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一 些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观念,如尊重 生命、热爱和平、积极向上。
VS
同时,中西方道德观念在各自的发展 历程中也不断汲取新的思想资源,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西 方现代社会中的公民道德和生态伦理 等,不断推动道德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
(完整版)道德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的道德: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历史类型。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就决定了原始社会道德。
它的基本特征:首先,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
其次,共同劳动、相互关心以及维护氏族内部的平等,是原始社会的重要道德规范。
再次,在同自然的顽强斗争中,原始人在个人品性上也形成了诸如勇敢、刚毅、诚实等美德。
自从旷野上古猿直立,原始的道德,进而原始社会中的道德,源自“人”这一物种的种内互助。
人是群居的——相对于猛兽,人是脆弱的;相对于马、鹿、野牛等善奔跑的草食动物,人依旧是脆弱的。
自然地,谋求生存,让脆弱的自我能存在下去,就是原始人原始社会中的人的第一要务。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部落氏族中,生存和繁衍是作为种群与生俱来的本能追求。
于是,脆弱的祖先们,必须协同劳动互相帮助。
为此,他们经年累月,在部族内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便是道德的萌生。
但由于那是出于本能、“无意识”的行为。
一切为了生存,为的是部族的生存。
于是,分工合作更加明确:男性打猎、制作工具,女性采集、加工、哺育后代。
道德的第一步,就是有意识地承认并践行自己的职责。
进而,尊重其他个体的劳动,对内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分配绝对服从。
显见,如果对分配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那么整个部落大可“表决”后把稀缺的产品分给其他成员。
另一方面,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中,每个成员都会把部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在观念上、行动上都无条件地服从。
然而,这样的道德意识毕竟是自发的,其自觉程度也很有待提高。
鉴于语言尚不发达,部族成员间的“共识”,往往只是感觉(感情)上、习惯上的把握。
他们的一切观念,都归结为“有利”与“有害。
而对人力不及的自然现象,往往也同样采取简单的“二分法”予以判断。
道德的调节功能,也是不完备的。
首先是视野的狭隘。
生存尚无保障,又如何推己及人,考虑到部族外的其他同类呢?其次,对道德本身缺乏理性认识。
道德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问题探索:什么是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许慎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已”;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
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有所损为非德或缺德。
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们可以给道德以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需要人们对人生有正确的观念、对价值有正确的评判,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
道德(1)
(一)道德的起源
(1):相关的几种争论
1:神启论:道德是通过神秘的神或天指示圣 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
基督教《旧约》中认为,道德是上帝启示摩西, 摩西再传授给教民的。 汉代董仲舒认为“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于 天”。
2:天赋论:道德出于人不虑而知和不学而
能的良知或善良意志。
康德认为道德来自于受理性所支配的善良意志。 孟子认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无不知 敬其兄也。”
道德观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含义
道德: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本质:经济基础、关系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存在方 式) 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总和) 评价:“善”—“恶”
主要内容:
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 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一: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
的客观条件
(1):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劳动使人在分 工和协作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 系的发展中人类意识到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 整体利益的冲突,道德就是为解决这些冲突而 产生的。 (2):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道德是为了 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伦理关系而存 在的。
主要特点: (1)道德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认识社 会。 (2)道德表达认识社会的成果具有评价性和征兆性。
2:调节功能:
通过评价、指导、示范、激励、沟通
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 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它 的目标是使人们的行为实现从现有向 应有的转化。
3:教育功能: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
文档
2.道德的社会作用 概念: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善德”的作用: ——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对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 神力量;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 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道德的负面影响 结论:道德既有正面的作用,又有负面的作用。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 阶级的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定作用,反之,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30 分钟) 1.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 主义社会中的部分先进分子还力行共产主义的道德。 2.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可 能有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它的发展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 利益的统一关系 3.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发 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四、课堂小结……………………………………………………………………….(. 3 分钟)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 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传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 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调查校园中的不道德现象,写成调查报告 课后体会:
道德的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集
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
重要精神力量。
(1)认识功能
概念: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借助形式: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
认识对象: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生的价值和意义、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
公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讨论法
调查结果:乱扔垃圾,随地吐痰(57%),公共场合过分亲昵的行为(17.7%),不给老
弱病残孕让座(7.5%),不遵守秩序、加塞、闯红灯(7%),在不合适场合接电话(6.1%),
公共场合浪费水电(4.7)
结论:社会发展呼吁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和道德风尚;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现代公民,
特别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完成的基本任
务之一。 三、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25 分钟)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
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
和。
.
文档
1.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产 讲授法
生的条件主要有:
案例教学法
(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
一个历史前提。ຫໍສະໝຸດ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类文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1701 班、1702 班;工业机 专业班级 器人技术 1701 班;健康管理 1701 班;医疗设备
应用技术 1701 班
授课日期
2017.11.13
共 60 课时,总第 27—28 课时
教具
教材、多媒体
授课地点
B2 教学楼 107
教
1.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学 2. 理解功能与作用
文档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班级: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1701 班、1702 班;工业机器人技术 1701 班;健康管理 1701 班;医疗设备应
用技术 1701 班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 王亚飞
授课题目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形式 讲授√ 讨论√ 习题 实验 上机 现场
务和责任……
目标: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
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2)调节功能
概念: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
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主要形式:道德评价
力量支撑: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明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2.道德的本质
(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
济关系的反映。 讲授法,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
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
目
2.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标
重
点
1.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难
点
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一、复习……………………………………………………………………………(. 2 分钟) 讲授法
1.对人生环境的理解
2.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方法
二、导入……………………………………………………………………………(. 3 分钟) 讲授法
.
文档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 (二)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具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
道德的变化。
(2)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 讲授法,案
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教学法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25 分钟)
1.道德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