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理解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的战略,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推进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对其内涵和实施路径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理解供给侧结构性的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是一种顶层设计,其核心在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优化供给结构:通过淘汰产能过剩、降低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同时,加强创新驱动,推动高端产业发展,提高供给质量。
2.促进需求升级:通过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同时,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提高企业和居民对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供给侧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同时,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土地制度、金融体制、价格机制等,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二、理解供给侧结构性的重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涵盖了各个领域,但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有几个重点领域值得特别关注:1.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
2.加快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
3.加强供给结构调整:淘汰产能过剩行业,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4.金融体制:推动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减少金融风险。
5.加强农业农村供给侧: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三、理解供给侧结构性的实施路径供给侧结构性的实施路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的先后顺序、的方式方法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路径建议:1.选择突破点:根据各领域的现状和问题,选择一个具备突破条件的领域,进行试点。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这时,侧重于解决短周期经济波动问题的需求政策,不仅难以应对长周期中所出现的结构性问题,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加剧结构失衡,造成债务增加、产能过剩乃至增速下滑的局面。
无论是二战之后的美国,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主要经济体,基本都采用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其经济增速在经历了短期恢复之后,很容易再次出现下滑,甚至滞胀状态。
因此,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政策,从供给侧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需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关键点。
“供给侧”是指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管理的两种基本方法,目的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达到基本平衡,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如果主要矛盾出现在供给侧,则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以供给管理为主;如果主要矛盾出现在需求侧,则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以需求管理为主。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最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
最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近年来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一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进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思想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成功实施了多轮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有效降低过剩产能,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创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手段,中国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过去,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这种增长方式已经面临了许多问题,包括投资效益低下、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
供给侧结构性则注重通过改进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正在逐渐由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科技驱动的增长模式,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再次,供给侧结构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负担、鼓励市场竞争等措施,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一方面,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还推动了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等措施,将消费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的推动,中国的零售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确理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是指通过深化供给侧,推动经济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更加注重消费和内需的发展模式,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提高整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下是对“供给侧结构性”的正确理解。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旨在解决我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在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产能严重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旨在通过创新,加强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从而解决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注重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是提高供给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这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改善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环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
再次,供给侧结构性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些传统产业过剩产能严重,而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供给侧结构性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供给侧的优化和升级。
这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去产能和提质增效,促进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协同发展。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要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我国一些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加大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总体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推动经济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转向更加注重消费和内需的发展模式,提高整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
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且加速推进。
该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通过推进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024年,我国经济已经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和创新性。
其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园区。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人才引进,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再次,供给侧改革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推进绿色发展和清洁生产,我国环境状况得到了改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减少污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也为促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解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解释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核心标志是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含多重任务:从长期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各类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之举;从中期看,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是发展生产力的核心步骤;从中短期看,克服各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是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从近期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内容的五大歼灭战是发展生产力的切入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解答实际问题,是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供求关系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
过去,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现在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需要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我国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
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活力的释放,使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面临产能过剩、供需错配等突出问题,加之投资回报率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口老龄化加快等不利因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从国际看,全球外贸低迷造成出口下滑,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的两面夹击,低成本优势减弱,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
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根据政治经济学市场运行理论,市场供求失衡不仅意味着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而且表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都出现了问题,是多环节的市场失灵。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经济改革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结构和动力变革,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加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优化供给侧结构,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升级,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什么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短板问题,譬如过度依赖外来投资、人口老龄化、缺乏国际领先的技术、能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另外,现代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过去的以生产者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模式,即需求侧发展模式。
所以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源头上解决结构性问题,为后续经济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1.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生产而无人消费的矛盾问题,提高了生产者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
同时也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改善供需关系,实现经济内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比例,促进市场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也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实现经济内生增长。
3.带动就业,推动社会稳定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者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带动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可能面临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挑战:1.经济基础薄弱,相应改革措施难以落地因为环境、教育资源匮乏,技术、管理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制约了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
2.补短板任务难以完成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社会教育、提高环境治理等任务相对比较困难,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暂时还很难全面完成。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一) 消费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步伐这些年,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增厚,消费转型升级引发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给人的错觉却是消费能力不足.事实上, 2014 年我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 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近一半。
不少民众到国外抢购智能马桶盖、化妆品、婴幼儿奶粉等商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国内省内初级消费市场已经饱和,产品供给体系总体上仍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品为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一些企业“埋头苦干,拼命生产",致使库存积压、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甩卖,令人痛心。
这种漠视市场实际需求的经营行为,就是典型的供需脱节。
(二)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按照凯恩斯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政策刺激下国内投资的大幅增长,资本边际产出效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从2008 年到现在,每新增1 元GDP 需要增加的投资已经显著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增加生产成本也就相应地降低了投资回报率。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
第一,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供给和需求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
事实说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没有跟上,导致消费能力外流。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第二,供给侧结构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
第三,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总之,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就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同时还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大胆、扎实、精准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
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
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
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恰恰相反,改革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
通过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化,绝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
例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要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
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做最大的“抓手”。
工作研究: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大家知道,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讨论。
但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不是,似乎说的还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是误读。
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我想,至少需要把握以下“两是,三不是”: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改革,对象是体制机制,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离开了这个“改革”实质,去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偏离本来的含义。
实际上,仅从汉语语法上讲,不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供给侧改革”,都是一个偏正结构短语,“供给侧”是定语,“改革”是中心语,显然“改革”是中心意思。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我国供给侧的一些妨碍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旧体制。
所以,虽然“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但不是改革本身。
关键是看,谁去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
改革的对象是体制,而不是问题或任务本身。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结构性改革。
总书记强调,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
实际上,我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结构性改革,离了“结构性”的实质,谈供给侧改革就没有意义。
结构性改革一词其实来源于西方,强调的是对产生结构性矛盾的体制问题,包括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关系进行改革,比如,欧洲的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制度改革。
在我国,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这种问题的产生有特殊体制原因,主要是政府与企业关系扭曲。
其实,供给侧原本不是问题,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有一只“有形之手”在起反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理顺这些关系,让市场真正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该入土的“僵尸企业”,就让它“入土为安”。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供给学派的主张。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日报文章)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要论)王一鸣陈昌盛李承健2016年03月2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
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
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达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100辆。
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住”“行”的市场需求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3年后,我国新开工房屋面积、住房销售面积先后出现负增长,汽车销售进入低增长阶段。
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
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
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
2015年钢铁产量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水泥产量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
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
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
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对这个词可能不太熟悉,也不太了解。
那么,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有什么作用?以下是一些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确理解。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
这个词可以分成三部分进行解释:•供给侧:指的是生产者侧的供给,也就是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结构性:指的是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构成,也就是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等。
•改革:指的是阻碍经济发展、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体制机制、政策、法律等需要进行的改革。
综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针对经济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革措施,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通过深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加速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增强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是中国面临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压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需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目的在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个问题:1.供给质量不断提升:过去,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多以数量和速度为核心,造成了产品质量不足、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加强对企业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供给质量,提高消费者口碑和品牌形象,在贸易和服务领域更具竞争力。
2.减少过剩产能:中国在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不同产业间存在着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问题,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企业效益下降、产品品质下降等。
因此,通过适度限制过剩产能,并整合资源,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提高总体效益,可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中国经济正在转向以内需为驱动的增长模式,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增加消费占比。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方面着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改革方式。
这一改革思路首次提出于2015年,是中国在转型升级阶段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克服长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体制障碍所做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宏观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瓶颈问题,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以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就要求在制度、政策和体制方面进行深刻改革,推动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和优化配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了许多领域的改革,如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创新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
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产业已经迎来了改革升级的时刻。
需要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来鼓励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破行业壁垒,提高服务业水平,推进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这样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升级和质量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加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
要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品质。
还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农村新业态,发挥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业产业链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和创新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在传统的需求侧经济模式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需求的扩张,而供给侧结构性则突破了这种模式,将发展的重点从满足需求转向增强供给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的主要任务是强化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和创新能力,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任务是深化供给侧。
这包括减少无效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等。
通过去产能、去库存等措施,淘汰过剩产能,使市场供求关系更加均衡。
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供给侧的关键驱动力。
在供给侧中,需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创新型国家。
再次,供给侧结构性还需要改善人力资源供给。
人才是实现供给侧的核心资源。
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供给的结构。
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还需要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供给侧的重要支撑,要加强金融体制,完善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同时,要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促进金融系统稳定运行。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需要推动优化资源配置。
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要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国际资源配置,实现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深化供给侧、加强创新能力、改善人力资源供给、完善金融体系和推动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可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当前经济改革的主题之一,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被视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是指在总需求放缓、经济增长下行的背景下,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坚持发展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发展为中心,即通过改变供给侧的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使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做到以供给优化为导向。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国长期以来注重增加供给,忽视了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导致了产能过剩、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等问题。
当前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经济从规模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
二、重视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协同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调整供给结构,但不是完全忽视需求侧的作用。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在改革过程中需求侧的作用同样重要。
通过激发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能力,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解决结构性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要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可以从减税降费、推动技术创新、改革创新体制等方面入手,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前的问题解决,还需要着眼于长期发展。
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五、国际合作与内外需求的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国际合作的比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发展的需求。
国际合作可以帮助中国拓宽市场,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是在坚持发展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供给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协调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关系,着眼于国际合作与内外需求的结合,深化改革并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如何深入去理解供给侧改革
如何深入去理解供给侧改革也许你听说过供给侧,但你理解供给侧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供给侧的理解一、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说的通俗点:想必大家都听过需求侧,就是那个有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供给侧则与需求侧相对应,与此同时,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
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
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二、为什么提出供给侧改革1.供需不匹配。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是需求不足,所以用需求学派观点采用刺激需求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但实则是供给跟不上需求。
打个比方,现在热门的海淘,还有之前中国人们去日本买马桶盖、纸尿裤等新闻,难道是我们中国没有这些产品吗?显然不是,相反,很多这些产品还是made in China。
为什么人们会不惜重金、不嫌麻烦去国外买这些东西?另外,中国手机厂家那么多,而苹果手机却大受国人追捧。
究其原因,是产品质量跟不上,正是我国长期忽视供给侧的原因。
2.消化过剩产能提速。
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
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
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3.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和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和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是指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以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它体现了以供给为基础的经济学观念,旨在通过深化供给侧的来解决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推动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供给侧结构性的意义首先表现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上。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劳动力资源和投资的扩张式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已经遭遇到一定的瓶颈,劳动力资源逐渐减少,投资效益下降。
供给侧结构性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启动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导,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严重,另一方面是高质量、效益的现代产业发展不足。
供给侧结构性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释放产能,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居民收入增速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供给侧结构性通过深化,强调以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提高并广泛传导社会资源的效率和公平性,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强调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通过创新,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开启新的发展阶段奠定基础。
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深化,推动降低税费负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等。
同时,也需要注重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生态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当前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供给侧结构性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
传统的需求侧经济政策已经难以为继,需要转变思路,从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具体来说,供给侧结构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淘汰过剩产能。
正因为长期以来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许多行业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严重。
供给侧结构性提出要通过减少产能过剩行业、淘汰低效产能,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能力。
这需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其次,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企业创新等举措,提高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推动结构性。
经济结构性问题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如农业农村问题、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
供给侧结构性提出要通过推动农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措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还包括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劳动者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降低企业成本可以通过减税降费、降低政府收费等途径来实现,提高劳动者就业可以通过灵活就业、职业培训等手段来实现。
总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当前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佐军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热词,这是好事。
供给、需求、价格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
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组成。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总供给可近似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表示,由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如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要素升级(即生产要素质的提升,与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增加不同,包括技术进步、知识增长、人力资本提升等,创新驱动即是解决这些问题)“三大发动机”(其中制度变革又是根源性发动机)决定。
隐含在其中还有三个重要的供给侧因素: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
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问题、消费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要素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增长动力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等。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
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
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
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达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100辆。
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住”“行”的市场需求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3年后,我国新开工房屋面积、住房销售面积先后出现负增长,汽车销售进入低增长阶段。
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
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
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
2015年钢铁产量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水泥产量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
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
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
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
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
需求管理政策重在解决总量问题,注重短期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下行趋势。
当前,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背景全球低增长困境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迟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购买资产和债券、降低利率甚至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等方式,大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
但从实际效果看,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
可见,单一的需求刺激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虽在抵御危机冲击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对结构性改革提出紧迫要求。
过去一个时期,欧美国家是主要的产成品消费市场,东亚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基地,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是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地。
国际金融危机后,这种“大三角”分工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欧美国家信贷消费模式难以持续,转向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高端制造业出现回流;能源原材料生产国迫于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压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
全球分工格局加快调整,跨境资本重新配置,各主要经济体都力求通过结构性调整提升分工位势,争取更有利的分工地位。
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打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
这就要求我国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
2015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产能利用率还要更低一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2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
过剩产能和积压的库存沉淀了大量的厂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得要素无法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而且购买的商品层次呈下移态势,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
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增大了民营企业进入障碍;金融市场不完善,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致使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释放。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供给和需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方面。
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供需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结构扭曲,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重在短期调控,重在引导市场预期。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做好需求管理可以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人们对经济的信心,避免经济下行与市场悲观预期形成相互循环的放大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管理的配合。
充分发挥需求管理的“稳定器”作用,可以避免经济增速短期快速下行激化各种矛盾和潜在风险,避免增大改革的难度和成本。
当前,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根据改革的总体部署、时序安排和推进节奏,拿捏好需求管理的尺度,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改革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提振需求的作用。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比如,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中的保障房货币化,在棚户区改造中以货币化形式鼓励搬迁住户购买存量房以及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等,在去库存的同时将拉动装修和家电等相关消费。
“补短板”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来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需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
当前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部分行业出现周期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的相互叠加,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库存规模偏大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较长的消化周期。
通过“去产能”,逐步化解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归,扭转企业整体利润下滑的局面。
通过“去库存”,减少资金无效占用,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可以发挥房地产业体量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作用,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
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重化工和房地产领域债务高企,资金链紧张,违约风险上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可以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和不良债务,加快资产重组,提高资产收益率,改善资产质量,避免潜在风险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降低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的压力,引导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实体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重塑中长期增长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做好“减法”,还要做好“加法”“乘法”和“除法”。
做加法,就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
做乘法,就是要转向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做除法,就是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