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发展及其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_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例_黎碧茵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创新性详细规划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创新性详细规划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创新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方向。
该规划是为了促进科技产业园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吸引和扶持高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2. 目标
- 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产业园
- 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
- 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
- 打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
3. 规划内容
-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供水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和便捷性。
- 园区布局规划:合理规划用地,确保科技企业的空间需求和发展空间。
- 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 科研院所和创新中心:引进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创新中心,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资源。
-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会议中心、商务酒店、科技展示中心等,提供便利的商务交流平台。
- 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 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4. 实施步骤
-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 各部门合作,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和政府的政策扶持。
- 加强与科技企业和创新机构的沟通合作。
- 监督和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方案。
以上是关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创新性详细规划的概要内容。
通过实施该规划,我们有信心推动科技产业园的创新和发展,为东莞市和全国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高科技产业园对周边城镇公共经济发展的影响_以广东省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例
格, 将会成为寮步镇吸引外资的一个极 为重要的卖点。
(2) 在 产 业 上 与 松 山 湖 产 业 园 的 协 调发展。 松山湖产业园作为东莞市重点 投资发展的产业园, 毋庸置疑对于整个 东莞市各个镇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挑战 和竞争。 这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和配套 产业等方面,大朗镇也并不例外。 但从另 一个角度看, 松山湖产业园发展的主要 是产业的高端部分, 即科研开发和高端 技术产品的生产, 与其他各镇的工业生 产并不构成直接的冲突, 而松山湖产业
1、 从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关系看,松 山湖科技产业园是一块飞地。 行政上松 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是高于周边镇的 独立行政单元;规划上规模庞大、功能齐 全、自成一体。
2、从 开 发 方 式 看 ,松 山 湖 科 技 产 业 园依靠东莞市政府的大量前期投资,开 展积极的对外营销和引资, 是区域投资 的焦点。 对平衡区域的空间发展格局,带 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策略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合理的建 设规模,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预留策略 性发展用地;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 镇空间格局; 大型的基础设施尽量参照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对 今后进驻镇的企业必须有所选择, 保证 镇的产业发展与区域的长远发展不矛 盾。
总之, 面对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带来
的种种机遇, 科技产业园的周边城镇也 需要采取积极的策略抓住这个机会,在 有序的规划下发展公共经济,改善民生, 建设环境优美适宜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 新城镇。 S
3、整合原则。 基于不同企业各自的 发展状态, 需要在同一园区内整合多种 单体组织形式与空间组合模式, 强调使 用空间的灵活性, 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自 身孵化、 成长的发展规律, 应对不同规 模、不同阶段的企业发展需求。 同时在这 一基础上, 亦应强调对整个园区形象的 整合设计,形成完整的园区印象。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说明书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8月目录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2.现状概况二、科技产业·生态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三、现状·未来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四、选址·定位1.优越性2.前瞻性3.目标与定位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5.产业发展特征五、构思·设计1.规划原则2.总体构思3.发展规模4.形态与结构5.生态功能布局6.用地功能分区7.用地规划8.景观设计9.交通体系10.绿地系统11.配套设施12.形象策划六、安全体系1.环境保护2.生态安全3.综合防灾4.环卫规划七、信息化规划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2.污水工程规划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4.电力工程规划5.电信工程规划九、分期开发指引十、近期建设规划十一、开发模式1.开发指引2.分期开发3.管理模式4.融资渠道5.开发模式十二、附件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
区域核心城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不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策略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策略首先,要聚焦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园区的优势产业,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在选择优势产业时,要考虑到园区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可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园区的产业集聚提供动力。
其次,要加强创新驱动,培育科技创新创业氛围。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孵化器、创新园区等支持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资金支持、科研设施等支持条件,鼓励创新创业。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第三,要加强企业支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提供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经贸合作、市场推广等服务。
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要鼓励园区企业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第四,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资本和项目入驻。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要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
同时,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办理各项手续的成本和时间。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入驻,推动园区的产业发展。
总之,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策略应以优势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支持水平,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才能确保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为东莞市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东莞市发展高新产业园区的思考——以东莞市松山湖西部研发区
关于东莞市发展高新产业园区的思考——以东莞市松山湖西部研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城市和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城市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拓展和传统产业改造的助推器。
进入新世纪,东莞谋划着从“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转变,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即是这场伟大转变中最活跃的分子。
本文在分析其他高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松山湖西部研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该规划的创新之处,以期对其他相关规划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高新区松山湖规划1区域发展背景1.1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工业园区的大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科技工业园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依靠区域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城市发展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城市和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城市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拓展和传统产业改造的助推器。
科技产业园在当今世界的发展非常迅速,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等已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象征。
1.2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内在需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东莞市发展态势持续高速,但支撑条件迅速弱化,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有效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是东莞市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以打造产业升级龙头为目标,延伸IT产业的产业连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升级的内动力,找准松山湖的最佳定位,在产业创新中迎接国际产业大转移。
1.3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战略意义重大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在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松山湖的开发,使东莞市由国际制造业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名城迈进,以新空间发展新产业,促进全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应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
随着松山湖产业新城的发展,必将成为城市化以及城市文明的高地,对周边城镇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大提高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编制时间:2001.1-2002.8获奖情况: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项目三等奖项目负责人:范钟铭、余晓东主要参加人:张 文、王广鹏、 徐建杰、梁 峥、郭启华、陈 郊项目简介:一、项目概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城市发展逐步出现转型的需求,为实现其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与广州、深圳和惠州协调发展,共同构筑珠三角组合城市群的目标,东莞市提出了“建设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应对空间发展策略,提出了把位于东莞市中部大郎、寮步和大岭山三镇镇区围合的松山湖区域,总面积59.43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实现东莞市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莞城、松山湖、同沙生态区“三位一体”主城区空间格局的发展战略。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面临着两大任务,之一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
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集聚与稳定;之二是建立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形成中心城区的极化功能,拉动城市化向高质量提升。
本次《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需要从发展战略提升到具有法定意义的总体规划,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建立新的规划支撑体系。
规划首先协助完成了规划选址意见书和选址的环境保护评价;其次,研究论证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在市域产业布局和主城区的地位,确定了市域产业核心和城市“三位一体”主城区的发展定位;再次,分析了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结合松山湖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含盖了发展策略、总体规划及实施建设等内容。
二、技术路线规划的技术路线设计为:以区域分析为基础,以城市空间整合为目的,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宗旨,以产业布局为主线;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互动,纵横对比与定性定量互补。
工作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①从东莞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分析入手,提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集聚和扩张地域经济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②在全市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围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地景资源和自然资源,确定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开发时序、首期启动、建设模式等;③进行土地利用、生态保育、景观设计、城市形象等多方面的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基础上的空间管制和政策引导;④强调可实施的基础设施的近远期安排。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与发展齐飞——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业 园建 有纳米材料、 电化学 、 集成 电路设计 实验 室等 1 O个
实验 室 。 区共 有 1 园 留学 人 员 创业 项 目获 得市 高 新 技 术 2个
7 广 科 0 第1 期 O』 东 技2 8 05总 8 6
1
维普资讯
项 目认 定 , 项 目获 得 国 家专 利 。 园 区 2 0 3个 0 7年 专 利 申请
( ) 一 建设 科技 平 台
松 山湖园区先后建成生产力促进基地 、留学人员创业 园、 中国青年 留学人员创业基地 、 虚拟大学 园和 中小科技企 业创业 园等- t科 技创新载体 , - L L 总面积达 2 O万平 方米 。引 进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 院、 东莞中子科学 中心、 广东华 南工
两年 , 园区建成 3个博 士后 工作站 , 设立分 布式能源系统研 究 中心 、 知识产权促 进中心等 3 2个研究机构 , 山湖图书 松
馆也已开馆。此外 , 园区还充分利用园区高校、 留学人员创
业 园、 电子 工业研究 院等载体 , 搭建 在职培训l 台 , 平 定期举 办 “ 山湖博士论坛 ” “ 松 、 湖畔沙龙 ” 等活动 , 让企业 了解最新
维普资讯
专 刊
深化产 学研合作 创新与发展齐飞
东莞松 山湖科技产 业园区
东莞松 山湖科技产 业园区通过几年 的努力 ,园区的基 础和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巩 固,开始进入 加快核心功能开发 的新阶段 。 业设计院 、 东莞华 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东莞广州医 药大学 中医数理工程研 究院等一批研发机构和 华为科技 、 易事特 、 生益科技 、 晶门科技等- t 科技企业。生物医药工 - L L
二、 积极牵线搭桥 , 深化产 学研 合作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讨
产业升级 、 结构优化 的推动器 , 将逐 渐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 当
今世界高新 园区的示范新城 。松 山湖 的发展模式 , 是我 国发展 低碳经济试验 园区的一个 良好示范。
21 生 态 规划 .
1 我国低 碳经 济试验 园 区发展 现状
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 、 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 基本途径 , 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得到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I l l 。 建设低碳经济试验园区, 通过调优产业结构、 节约资源能源 、 壮
【 关键词 】 低 碳经济; 业园区; 产 松山湖
【 中图分类号 】F2 4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63 00 7 12 0 0327( 1) — 0 — 2 2 0
如何应对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 已成 为 2 世纪全人类共同 1
面临 的最重大环境 问题和核心任务 ,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和构建
占地 7 2平方公里 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坐拥 8平 方公里的淡水湖和 1 平方公里的生态区域 ,是一个在 国内具 4
有示范意义、 高生态含量 的、 人与 自然和谐共荣的科技新城 。 松 山湖 的定位 目标就是成为东莞乃 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 、 产
业升级引领区, 努力打造成全 国一流的高新技术园 区。按照这
化总面积已达 1 0 0 0万平方米 ,有效提 高绿地系统对温室气体
的吸 收 。 22 绿 色 招 商 .
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 的最优化所能获 得的效益之和更大 的效益 ,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 , 还 最大 限度减少因企业生产 而产生 的碳排放 , 实现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多年的 实践 中, 中国 目前 真正成功的 、 国内外都有 重要影响 的例子 在 几乎没有 , 但低碳经济试验 园区的理念 已经逐渐渗透到城市发 展的各个角落。
东莞松山湖产业新城发展历程调研分析
提起松山湖,首先想到风景秀美的环湖绿道、国家级高新区。
2023年7月,国家批复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又以崭新的定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年前,松山湖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水库、一个大公园。
时至今日,松山湖已然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创新“内核”,让我们一起走进松山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前世初心,一座新城就是一个大公园PART/01一个大公园的蝶变之路20年时间,在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历程中是很小的一段,对松山湖,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一无所有到举世瞩目的跃进。
时间回到2001年7月,东莞市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这是一次决定东莞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佟星书记(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在会议上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其明确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
11月,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并更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2002年1月,园区正式奠基。
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犹如黑马,扬蹄欲奔。
2023年伊始,松山湖中子科学城正式更名为松山湖科学城。
2023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2023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
很久以来,东莞给人的城市意象就是巨大的、连绵不断的工厂,而松山湖科学城的出现,应该是将东莞由传统的工业及手工业文明走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科技文明的契机。
而松山湖这二十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也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松山湖实现从“大公园”到“科学城”的质的飞跃,也为世界创造了一个“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蝶变之路。
PART/02一座新城的崛起2001年松山湖高新区建立之初,负责整体规划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按照“新城”而非“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园区规划设计,这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前瞻性和突破性。
松山湖产业园案例研究
3
园区发展历程
松山湖产业园区发展配套先行,产业紧随其后, 松山湖产业园区发展配套先行 产业紧随其后,房地产 产业紧随其后 在初期埋下伏笔。配套完善后企业纷纷投产, 在初期埋下伏笔。配套完善后企业纷纷投产,各大房地 产商竞相推出产品。 产商竞相推出产品。
2001
松山湖 正式立 项,最 先开发 10平方 公里工 业园
滨湖区:国际总部研发区
这片区域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的总部、 研发中心等,成为松山湖的科技核心区。这里将适度发展 生态休闲旅游,打好生态“牌”,做好水“文章”,彰显 松山湖的生态之美,以生态之美带动园区的科技招商,聚 集科技资源和人才。
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松山湖大道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 事特、生益等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 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 以南区域重点引进研发中心、总部,已引进产品质量检测基地、 万科住宅研发基地等27家研发、总部企业。 月荷湖周边区域是创意生活区,已全面启动超市、住宅、餐饮、 学校、医院、邮政、体育等配套设施。
7
虹溪诺雅
万科松山湖系列产品虹溪诺雅凭借区位优势、 万科松山湖系列产品虹溪诺雅凭借区位优势、产品创 新和高科技建材成为了东莞09年的楼王 年的楼王。 新和高科技建材成为了东莞 年的楼王。
基础条件分析 虹湾83.73%的土地,是绿化、道路、小区公园。 单位住宅面积的配套比例高达50.6% 万平米小区私家公园:山顶亭登山道 .虹溪诺雅虹湾南部规划有原生山体公园 私家岸线最长的华南小区.项目拥有3000米的私家湖岸线 华南第一美景松湖烟雨,8万平方米的浩瀚湖面峰峦环抱、烟波浩淼 产品创新 车库:每户双车位、人车全分流;车库公建化、地下地上大堂复式化;地下车 库阳光化:位均2.21㎡采光通风面积;消防车道隐形化 采用纯剪力墙结构,全混凝土外墙,而通常只有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结构采 用这种;采用石材钢挂,提高外墙保温性,建筑品质可媲美上海外滩百年建筑 小区无对视、阳台可垂钓 小高层户型地面独立化:每梯一户 全天候窗户 高科技建材 首个采用憎水玻化微珠保温层的住宅项目 预制件工厂化 中空隔音节能玻璃 四层防水屋面 ,不漏雨又保湿隔热
松山湖产业园案例
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产业地产——松山湖国家高新产业园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以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开发获得了长足发展。
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相对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更具时代意义。
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穗深港”黄金走廊中段,地处东莞几何中心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园区开发,就经历了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再到产业地产的发展历程。
一、开发住宅地产,完成园区基建松山湖产业园200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
成立之初,园区发展主要模式是政府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建住宅,开发商则为整个园区修建高水准的市政道路。
这段时期,松山湖产业园完成了基本的基建,一幢幢高端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连接南北。
这一时期的主要开发商代表是东莞本地的光大地产,代表作品有锦绣山河、山河语岸、山河印象等大型高端商品房小区,以及由松山湖控股公司开发的主要居住对象为政府公务员的松湖花园、和堂等普通住宅、别墅小区。
这一时期开发商的作品,基本都是管委会批地、开发商盖楼兼修建周边市政道路。
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好,当时房价都在万元以上,但因为人烟稀少,商业配套基本没有,楼盘入住率一直在10%以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
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松山湖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经历了住宅地产开发的第一阶段,松山湖园区周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发达,香港、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中山均在松山湖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松山湖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
园区拥有8 平方公里淡水湖,14 平方公里原生态绿地,位于园区内的松湖烟雨景点位列东莞八景之首,年均游客数量达450 万人次。
二、做强商业地产,集聚园区人气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直到2011年底,其常住人口只有7.8万,这其中还包含了4.5万大中专院校学生,2.2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工人。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超市、邮政、书店、旅行社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2021/10/10
19
2021/10/10
功能与布局 教育区
旅游度假区20
功能与布局
东部区:台湾高科技园 东部是松山湖重点打造的台湾高科技园,规划建设大型晶圆项目基地、先进IT制造基地和生 活配套区,以承接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项目和研发龙头企业,建成一个具有浓郁台湾特色的国 际一流高科技园区。
道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通
道路交通体系规划遵循“利于园区自然生 态环境的保护;客货分流、人车分流体系; 便捷发达的公交体系”的原则。
充分体现“自由”的特点:路网结构充分 考虑现状环境特征,结合地形地貌形成自 由式路网体系,构成“网络自由” 。
园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完全分离,自成 体系。结合步行系统设置自行车专用道。
2021/10/10
16
2021/10/10
功能与布局
行政办公区是松山湖的行政办事中 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包括 主办公区、附属办公区和展览馆。 建筑构思独特,五幢贝壳似的主体 建筑呈半圆形分布在松山湖北岸, 向内围合成绿荫广场。正观似舟, 侧看似帆的建筑外形,恰似扬帆出 海的科技之舟,在松山湖畔蓄势待 发。
2021/10/10
15
功能与布局
2.中心区:教育研发区
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政、商务、教育、研发、商住、旅游等多项功能。 行政服务:是园区管委会及市直部门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高效 优质服务。 研发: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虚拟大学园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聚集中 小创业企业130多家;引进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南工业设计院等 一批大型科研机构。 教育:拥有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 院校,形成了从幼儿、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纵向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 并举的横向教育链。 商住:拥有松湖花园、锦绣山河、万科松山湖1号、长城地产等居住配套,及酒店、 银行、超市等生活配套。 旅游:拥有东莞新八景之首的松湖烟雨,以及沟谷、紫薇园、中心公园等一批生态旅 游景点,是市民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29页PPT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 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
分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兼论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的突破以及松山湖可持续发展模
举世瞩目的 珠江三角洲模式 。其中, 以 以下促上 , 遍地 开花 的东莞模式 , 以上带下 , 一镇一品 的中山模式 , 六 轮齐转, 各显神通 的南海模式, 最引人瞩目。 但与此同时 , 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 , 对生态环境保 护重视不够, 珠江三角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 生态出现某 种程度的失衡,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挑战 , 如珠江三 角河网水环境污染、 水质性缺水、 河口湿地破坏 , 机动车尾 气污染, 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污染,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导 致的生态问题。以致有人评价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模式是 先发展 ( 污染) 后治理 的典型, 形象受到破坏 , 可持续发 展能力受到质疑。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于东莞的几何中心 , 规划控制 面积 72km2 , 其中湖面面积 8km2 。2001 年 11 月, 经广东省 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 2002 年 5 月, 被科技部 评为 中 国最具发展潜 力的高新技 术开发 区 。它深刻反思和检讨了东莞 20 多年 先污染后治理 的发展模式, 正在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 有望建设成 为广东省第二代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突破了珠江三角洲的传统发展模式,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量很大, 扣除建成区用地 , 并综合考虑农业保护用地、 水源 保护区、 森林公园等方面的因素 , 实际剩余的可建设用地 已相当有限, 一些镇甚至已经 无地可用 。1978~ 2001 的 23 年之间, 东莞市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 614 km2 , 增加了 30. 7 倍, 年增长率高达 14. 3% ; 1980~ 2000 的 20 年间, 耕 地减少面积 342. 73km2 , 减少比率 43. 7% 。在新一轮国际 产业转移中, 土地资源成为制约东莞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 素。 ∃ 人力制约 : 在原有的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断 削弱的同时, 由于城市环境、 人文环境不尽理想 , 东莞市的 高素质人才比例明显偏低。而高素质人才将是知识时代 的宝贵资源。 % 环境制约: 在发展初期, 经济基础薄弱, 环 境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 东莞市在一定程度上重走了西方 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 先污染后治理 的老路。经过 20 多 年的 环境欠债 和 污染积累 , 现在已到不能不解决的时 候了。调整发展思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是提高东莞市 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 ! 2. 2 !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 1)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松山湖地区位于东 莞市中部 , 地处中国最发达的南部经济带和亚洲著名的 穗、 莞、 深、 港经济走廊的中段。它是过去东莞保持下来的 未开发地区。它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良好, NO2 、 SO2 均 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地下水水质除 pH 值偏 酸外 , 其它项目均达到地下水 & 类标准; 地面大面积被荔 枝林和龙眼林所覆盖。在规划建设面积 72km2 中, 拥有近 8 km2 水面的松山湖。整个园区属适宜开发建设的低丘陵 地貌 , 植被丰富, 青山与绿水相映 , 是一个在经济发达地区 少见的、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 并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区域。 可以说, 东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这个区 域的自然环境价值, 并进一步凸现松山湖的环境优势。 ( 2) 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松山湖的规划和设计吸取 了国内外众多园区和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依据松山湖 的发展定位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编制的。为实现以新空 间、 新环境满足发展新产业的需求 ,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 体规划采用三个圈层式用地结构模式 , 即内圈层为生态核 心区、 中圈层为生活活动、 教育活动、 科研活动和产业服务 活动区, 外圈层为生产活动区。在城市设计上 , 推崇于 自 然 , 倾情于 山水 , 致力于 空间 , 融山、 水、 园为一体。 ( 3) 政府高度重视、 制造产业基础较好。松山湖科技 产业园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导的 , 实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和管理体制的综合性 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它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 依靠东莞 市较发达的制造产业基础 ( 良好的市场纽带关系、 发达的 基础设施条件、 直接的生产试验场所及生产制造的管理经 验等 ) ,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以 筑巢引凤 的方式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发帖人: keynes 点击率: 3275东莞市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珠三角地区。
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正面临结构性改变,各种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为本地区发展带来众多机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城市。
针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2001年6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水库)附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并同步开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工作。
围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中部地区城市设计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项目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项目规模:用地约2.5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30平方公里“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未来东莞的形象代表。
”在城市发展决策的推动下,松山湖总体规划和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同步展开。
松山湖地区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积累和发展特点,对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市设计的关键。
一、设计构思1.城市设计首先从地区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分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
松山湖地区所负载的并不是一个单纯产业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座以地区创新为目标,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新城。
2.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考方式,充分认识不可确定的发展需求,判断城市预期的获利方式。
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才能真正成为东莞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提供不变场所的概念:城市的舞台。
3.以灵活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城市设计为可确定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对不确定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结合东莞市经济结构的特点,提出松山湖科技园应定位于国际IT产业制造中心,并采用园内高科技企业自我发展与市政府的综合政策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技术辐射,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英之明黄健求 Ying Zhiming Huang Jianqiu 作者单位:英之明,Ying Zhiming(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广东,东莞,523072) 黄健求,Huang Jianqiu(东莞理工学院机械系,广东,东莞,523106)
刊名:东莞理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 9(2) 分类号: F299.27 关键词:科技园发展模式 IT产业。
东莞产业园区的整合研究
浅议东莞产业园区的整合方志权内容摘要:资源整合是我国园区发展的一大趋势。
我市松山湖高新区、虎门港开发区、东莞生态园和长安滨海新区四大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区多园”的园区发展格局。
但四大园区在发展定位、产业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性,竞争不可避免。
为此,应对四大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高新区东莞整合模式高新区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
自1988年中关村国家高新区设立以来,我国高新区发展迅猛,至2010年底,国家级高新区的总数量由原有的56家国家级高新区、杨凌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区)增至70个。
东莞实施园区发展战略起步相对较晚,步伐相对较慢。
2000年以前,全市只有东莞高新区一个省级园区;2001年,东莞市将东莞高新区迁移至大朗镇、大岭山镇、寮步镇三镇的交界处,更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并将面积扩大到72平方公里;之后陆续设立了虎门港开发区、东莞生态园两个园区。
目前,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一类口岸(国家保税物流中心)、1个省级高新区,加上筹建中的长安滨海新区,共有4个园区,形成了“多区多园”的园区发展格局。
一、东莞四大园区发展现状分析1.从功能定位看,四大园区在定位上既有互补又有重叠。
松山湖高新区对外宣传的定位是东莞的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目标是成为东莞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
但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松山湖高新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发展各类研究院、设计院,鼓励发展几乎所有被冠以高新技术产业头衔的产业,如电子信息、精密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是一个综合性园区;另一方面,松山湖高新区建设了完善的教育、医疗、商住、娱乐、体育等设施,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又与新城无异。
虎门港开发区的定位比较专一,是要发展成为东莞的综合型港口。
东莞生态园的定位是东莞市级湿地生态园,高端产业配套服务区(示范区),成为东莞市城镇群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复合环境生态的综合发展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区、现代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主要发展现代产业,即,既可以是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以是创意产业,还可以是服务外包产业。
松山湖案例
而产业生产区等中密度开发区布置在外圈层。
整个园区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由内向外渗透,将三个圈层有机连接在一起,突出自然生态特征,强调自然生态与
、突出“新城”理念,东莞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征,工业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城市功能不强,缺乏中心城市的职能。
而松山湖的发展必须以科技新城发展为目标,以高标准的建设,强调自身功能的综合性,增强城市活力。
同时与中心城区综合发展,在空间发展和功能上互补,共同增强东莞市主。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以“以生态为核心”为主题,将生态和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打造一个融合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园区。
本文将对其规划进行分析。
首先,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园区的规划布局中,保留了大片的绿地和湖泊,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园区成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优美的地方。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合理的节能减排措施,如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园区提供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中,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以吸引和扶持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园区。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引进先进的科技装备和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这样可以推动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
再次,规划中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办公和生活配套设施,如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住宅区等,以提高园区的舒适性和人居环境。
同时,规划中还强调了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出了建设人才公寓和人才培训中心等措施,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园区工作和创业,为园区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以“以生态为核心”为主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人文关怀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这些规划措施的实施,将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园区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园发展及其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例黎碧茵(广州智景旅游策划设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510275)【摘 要】本文论述东莞松山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及条件,研究松山湖产业园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园区发展之间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松山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步骤,进而提出产业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松山湖产业园;产业园发展;旅游产业一、东莞松山湖产业园突出旅游产业地位的重要意义东莞市委、市政府为落实将东莞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的构想,2001年把位于莞深高速与常虎高速公路接驳区段的松木山水库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全新的生态型科技产业新城。
简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具体地说,对松木山水库周边地区重新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产、学、研、景”功能,保育性开发该地区,既保留原有的自然风光,又增添现代化的高新区气息,整个“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控制面积约59.43平方公里。
根据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中的描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目标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是东莞主城区的组成部分。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具有发展从产业开发、中试、生产到居住、商业、旅游等多种产业的潜力,科技产业园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通过不同功能的有机组合,达到单一功能无法形成的科技产业优良生态环境。
旅游业居第三产业的核心,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其产业功能决定了既可依托其他产业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又反过来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基于旅游业的这种产业特性,产业园管委会对松山湖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是:以园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聚集人气,带动园区的建设并成为产业园招商引资的助力。
政府通过对园区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建设,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自从2006年,松山湖产业园的景点建设陆续完成,松山湖优良的生态环境逐渐吸引了东莞市民甚至是广深两市的居民来松山湖旅游。
松山湖产业园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而其旅游产业方面的发展对东莞旅游业以及产业园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东莞松山湖产业园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分析1、发展优劣势分析(1)基础设施完善做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旅游景区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生态与开发共荣”的规划设计理念,融山、水、园为一体,努力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区,配备完善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金融、行政办公、邮电通讯等城市服务体系,坐落其中的凯悦酒店以及喜悦酒店更是高品质的住宿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松山湖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更是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2)区位和市场优势松山湖旅游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是东莞市的几何中心,地处亚洲著名的穗、莞、深、港经济走廊的中段,交通十分便捷。
而交通便捷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伴随着周末休闲度假的持续升温,工业科技旅游对人们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松山湖旅游景区的市场不断扩大,并极具潜力,整个市场的辐射范围逐渐扩大到珠三角乃至全国,并且有望通过产业园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进入,有利于松山湖开辟国际化市场。
商务旅游的潜力是其他普通景区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3)规划先行,生态环境优美规划的先行,给了松山湖旅游景区发展的高定位,继而为松山湖旅游景区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布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为松山湖旅游景区旅游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2、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1)东莞线路大转移基地东莞实行“双转型,以发展重大项目为突破口,以先进制造业、商务休闲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为重点,以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组织形态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为主线,以塑造宜居创业的现代城市形象为重点,构建现代服务业发达、先进制造业兴旺、生活质量好、社会文明和谐、文化品位高的新型城市,松山湖旅游景区作为东莞市重点规划和打造的新兴产业新城,不仅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发展部分,更是这一战略的直接受益者。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指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的新空间,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依据纲要指示,首先,松山湖旅游景区是重点建设发展的对象;其次,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且旅游也是现代服务业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政策先行,为松山湖旅游景区打造了一个开创辉煌的大舞台。
(3)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松山湖旅游景区现有资源以生态资源为主,旅游地开发和游客的进入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得负面影响。
并且松山湖旅游景区有着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是为国家二级水源,水体的保护极为重要,因此,日后景区能否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维护水环境多功能的原则,实现水环境的旅游生活用水功能、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的统一协调,对景区长远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东莞松山湖产业园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1、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松木山水库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滨湖环路的景观建设和旅游开发、园区内各大公园系统的建设以及原生态荔枝林的保护都一改人们对产业园的印象,更吸引了大批东莞市民来产业园旅游。
据松山湖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初步统计,2006年接待游客流量约70万人次,2007年接待游客流量约为300万人次,2008年接待游客流量约为450万人次。
可见,松山湖游客量每年都翻倍的增长,增长速度十分迅速。
2、产业园区企业丰富园区的旅游业资源产业园除了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性建设成为园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外,产业园内地的著名企业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金威啤酒内的啤酒博物馆、万科的家具生产基地以及华为科技博览馆等工业旅游资源都大大丰富了松山湖的旅游资源。
而一系列为产业园配套的四、五星级酒店、餐饮设施也成为了旅游业的配套设施。
3、旅游产业发展对产业园形象宣传的推动作用松山湖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进入到松山湖,让游客亲身体验了松山湖高品质的城市建设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游客对外口口相传成为松山湖形象宣传的最有力武器。
这使“科技共山水一色,生态与开发共荣”的新城形象通过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深入民心。
其宣传作用比广告、媒体营销和招商会的作用更为明显与有效。
4、旅游产业发展对产业园招商引资及企业宣传的推动作用影响现代高科技产业的选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完善;靠近科研机构集中地,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供给等。
通过旅游业的带动,松山湖产业园区已经在游客中形成了鲜明的正面的形象。
这种旅游业的宣传效应对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内的企业形象宣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5、旅游业发展促进产业园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城市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城市建设的速度决定了该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
然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有相关产业支撑,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旅游产业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各项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凝聚人气,加快城市综合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城市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松山湖在建设之初已经规划出专门吸引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驻的区域,为吸引高科技产业做足了人才和研发的支援。
政府可以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但一些配套服务设施需要通过引进企业进行经营才能持续下去,在产业园开发之初,这些服务设施如餐饮、购物、住宿等设施受到区内生活人员较少,达不到企业的经营门槛,而影响了这些经营设施的发展,园区内企业、居住区内的居民只能依靠园区周围镇区的设施。
而旅游的发展可有效地带动这些经营性服务设施的发展,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应是十分明显的,这对松山湖来说,效果更佳。
今年来,旅游景区吸引到大量的游客来到松山湖,大大促进了园区内服务配套设施的发展。
四、东莞松山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与目标定位1、战略选择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导入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和提升松山湖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
(2)复合发展原则:以旅促科,以科兴旅,复合联动。
旅游为园区整体发展配套创造良好环境。
(3)市场导向原则:把握需求导向,以近程区域性市场为主体,以高端市场示范低端市场,小众市场与大众市场综合发展。
(4)适度开发原则:基于松山湖旅游景区良好的生态园林和中心湖区大背景,多利用少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5)社会原则: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促进松山湖旅游景区旅游更好发展。
2、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根据东莞市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战略定位,以及东莞旅游发展大势,松山湖旅游景区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为:———城市地标、社会经济升级的“会客厅”;———“东莞制造”向“东莞服务”转变的示范基地;———集中展示东莞城市精神、城市活力与城市形象的窗口;———都市绿洲,“休闲东莞”的最好载体,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综合休闲需求;———东莞重要旅游区、旅游发展增长极、珠三角旅游新亮点、广东旅游胜地。
3、产业定位通过松山湖旅游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强化旅游业在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中的综合配套和拉动作用,使旅游业成为产业园区特色产业,成为园区整体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产业策略:丰富旅游功能内涵,提升服务水平,带旺人气、促进消费,整体优化和推介松山湖旅游景区品牌形象。
泛旅游的概念:与工业、会展、康体、娱乐、文化、地产、体育运动的复合。
大产业概念:旅游发展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商业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
系统概念:系统整合松山湖旅游景区资源、东莞市旅游资源和城市资源。
五、结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定位都在不停的调整中。
从建立之初的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到现在的东莞科技新城,松山湖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的调整。
建立之初,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为园区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建设性保护和开发,为园区的发展做足了准备,是环境引导园区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而园区发展之初,规划专家和政府都没有预想到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引来了生产企业、科研机构,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大量游客进入之余,更是有效的促进了松山湖园区的形象建设。
现在的松山湖已经跳出产业园的框框,跃升成为代表东莞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城,“休闲松山湖、东莞新印象”作为松山湖的旅游形象定位,就是松山湖未来发展趋势的印证。
松山湖通过旅游业发展的有效带动,更加速了区内居住房地产、商务办公房地产的发展,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松山湖产业园的带动作用已经渗入到了产业园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