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动的描述
初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概括
初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概括物理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它将物理世界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得它们的内在规律。
物理知识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运动,它是物理学中研究最深入、占有重要位置的一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无处不能看到运动的存在。
本文将从运动的描述性知识、运动的物理规律、物体运动的轨迹及轨迹上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原理、物体运动的物理依据等几个方面对初二物理课程第二节中的运动知识进行概括。
一、运动的描述性知识运动的描述性知识包括运动的定义、运动的分类和运动的特征。
(1)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固定点的位置发生改变,而被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运动物体。
(2)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根据运动物体是否经历相同距离,可以将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不匀速运动;根据运动物体是否有力作用,可以将运动分为有力运动和无力运动。
(3)运动的特征:运动物体的运动具有速度、方向、距离和时间等特征。
二、运动的物理规律运动的物理规律是指物体运动中必然存在的物理量的变化原理和对应的关系。
根据此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定律。
(1)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的距离。
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物体行进的距离,t 表示时间。
(2)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大小及方向上的变化。
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3)米格尔圆周运动定律:米格尔圆周运动定律指的是圆周运动物体的轨迹被外力推动,它的速度改变时,其运动的距离也会随之改变。
三、物体运动的轨迹及轨迹上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原理(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同的速度沿一直线行进,此时速度和距离都是不变的。
(2)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同的速度在切线作圆周运动,此时速度是不变的,但圆心的距离却不断在增大。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 对不动的
5、下列各例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是( D)
①飞机空中加油; ②跑动给马拉松运动员递饮料;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彩云掩月; ⑤“手抓子弹”的奥秘; ⑥如影随行 A 、② ③ ⑥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运动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 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 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
以__地__面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甲__车____作为 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甲__车__车开得
快。
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2.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b:
向西(左)运动, 而且比风的速度快
3.根据下图,能否判断风的情况?
①如果小车静止,则风向 东刮 ②如果小车在向左(西) 运动,风的情况可能是: 向东 无风 或向西(只是风速比车慢) ③如果小车向东运动,则 风向可能是: 向东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和分析1. 运动的分类及描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描述:(1)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速度为常量,可用等速直线运动公式计算。
(2)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上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改变,需要用到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
(3)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上运动,速度大小为常量,速度方向不断改变,需要用到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速度大小不断增加,可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计算。
2.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1)物体的位置和位移:可以用向量表示,位移等于终点位置减去起点位置。
(2)物体的速度和速度变化: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导数,速度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改变,当速度大小为常量时,称为匀速运动;当速度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改变时,称为变速运动。
(3)物体的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导数,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改变,当加速度大小为常量时,称为匀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改变时,称为变加速运动。
(4)物体的力和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牛顿定律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作用和分析1. 力的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描述:(1)接触力:物体之间接触的力,例如摩擦力、弹簧力等。
(2)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例如自由落体运动、行星运动等。
(3)电磁力: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静电力、磁场力等。
(4)核力: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核反应、核聚变等。
2. 力的作用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力进行作用和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受到合外力的作用,就会有运动状态的改变,这个定律也称作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即F=ma。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物理图像,将抽象的运动规律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设想活动:提供实际案例,如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绘制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6.教师应适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设想活动:设置课后辅导时间,为学生提供答疑机会,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7.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测验等,以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想活动:设计综合性的评价任务,如让学生撰写关于物体运动的小论文,评估他们对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
4.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设想活动:设计“最佳赛车路线”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运动规律,计算和比较不同路线的优劣。
5.加强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设想活动:小组合作,探讨不同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并互相解释各自的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强调运动描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课后习题,重点巩固位移、路程、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计算和应用。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理解题意,规范书写,认真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
大牛店联校
贾改平
运动的描述
力和运动
观察动画,根据已有知识,你能把运动分 成几类?
我们把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
运动的自然界
参照物
观看动画,你是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的?
要看物体运动和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 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通 常选地面做参照物。
(1)这个人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
;
(2)这个人相对于他所乘坐的样快慢、方向相同的
另一辆汽车是
;
(4)这个人相对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反向行驶的
另一辆汽车是
。
观看上面动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 北从他身边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是(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不动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2、某晚,一同学抬头望天空说:“月亮钻进了云里”。 这说明以 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3、某人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请判断这个人相对于下 列各种参照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高一物理1到3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1到3章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位置改变的过程。
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运动的描述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有位移、位移矢量、路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表示物体在空间位置的改变。
(2) 位移矢量:位移与方向共同构成的量被称为位移矢量。
(3) 路径:物体运动的轨迹被称为路径。
(4) 速度: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是标量。
(5) 平均速度: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称为平均速度。
(6) 瞬时速度:物体运动某一时刻的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每秒变化的量。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的变化量成反比。
4. 运动规律运动的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第二章:力和运动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同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力的分类力的分类包括接触力和场力。
接触力是由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的,场力则是物体之间通过场作用产生的。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改变。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同物体之间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2.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合成。
3. 力的平衡与力的不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反之,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即物体处于加速或减速状态,这时称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物理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2.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3. 运动类型的判断: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2. 教学重点: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悬挂的风铃,思考风铃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 课堂讲解:a. 讲解位移:以教室里的学生为例,说明位移的概念。
b. 讲解速度: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说明速度的概念。
c. 讲解加速度:以学生从静止开始跑动的过程为例,说明加速度的概念。
4. 方法讲解:a. 图形法: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何用图形表示运动状态。
b. 表格法:以表格形式展示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表格法。
c. 语言描述法: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运动状态。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
6.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加深对运动描述方法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位移: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2. 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3. 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4.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运动类型,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2021-2022学年)
教学目标1速度的定义、公式.ﻫ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ﻫ3.速度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知道速度单位的组成和由来,会对不同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1、学生重温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2、比较乌龟和兔子在不同阶段的快慢(1)1龟兔赛跑开始阶段谁快?判断依据是什么?(2)最后谁快?判断依据是什么?小结: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如果路程不同时间也不相同,那又怎么比?例: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学生讨论并比较,从而引出速度)师:对,比速度(转化为相同时间比路程).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ﻬ3、速度的意义:4、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单位:路程时间速度米(m)秒(s)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得出 1 m/s=3。
6km/h5、列举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练习:单位换算和利用v=s/t 计算速度例:教材讲v=s/t => s=vt t=s/v 和解物理计算题格式解题的一般思路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2.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公式、数学知识等分析,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建立物理图景,分析物理过程.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2.没有统一单位.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ﻬ板书设计要点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九年级物理说课稿:运动的描述
九年级物理说课稿:运动的描述一、引言运动是大自然中最古老的现象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
对于运动,人们有很多的认识和描述,但在物理学中,运动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概念。
通过本文,我们将介绍物理学中对运动的描述和分析,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公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运动这一自然现象。
二、运动的概念物理学中对运动的描述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描述运动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时间、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以便用数学方法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三、静止和运动静止是指物体在某个参考系下没有位置的变化。
而运动则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曲线、圆周等。
四、运动的类型根据物体的速度或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两类。
其中匀速运动是指物体速度不断保持一定数值,而变速运动则是物体速度在不同时间段内发生变化的运动。
五、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我们最为简单的运动方式之一。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相等的。
其数学表达式为s=vt,其中s表示物体的位移,v表示物体的速度,t表示时间。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等参数。
六、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可以描述物体在某个参考系下的位置和速度的变化规律,其中速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可能是加速度(速度增大)、减速度(速度减小)或者匀速(速度不变)的。
为了更好地描述变速运动,我们通常会使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
七、加速度加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加速度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表达式为a=v/t。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通常作为一个正值。
如果加速度是负值,则表示物体正在减速运动。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²),它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变化的速度越快。
加速度的数值与物体所受的力有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2.2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快与慢
第2课时 快与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路___程__; (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__时__间___。
2.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__比___叫做物体运动的速 度。速度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__快__慢___。
3.速度的计算公式:__v_=__st__,国际单位:__m_/_s__,交通运输中常用 单位:__k_m__/h___。换算关系:___1__m__/s_=__3_._6_k_m__/_h__。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4分)短跑运动员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B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6.(4分)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 为( D ) A.鸟相对于地面速度很大 B.鸟相对于机场内步行的人速度很大 C.鸟相对于停在机场的飞机速度很大 D.鸟相对于正在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
9.(4分)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 行驶30 min,通过的路程为__3_5___km,若汽车一直以这个速度行驶了 280 km,需要__4__h。
一、选择题(5×6分=30分) 10.下列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有可能为20 m/s的是( A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1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 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 个赛程中( D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扩大活动范围和形成运动习惯,有利于多种身体及心理活动,特别是消除应力反应,从而起到调节机体节律,有益健康。
运动的主要形式有健身和体育,体育有两个分支:球类运动和运动会运动。
球类运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球类活动,通常有足球、网球、乒乓球、棒球等。
运动会运动是指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体育项目,通常有田径、铁人三项、射击、游泳、体操等。
运动有许多优点,可以促进身体发育,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质,增强人体对寒冷和耐力,训练身体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增加体内免疫力,增加体重管理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神经系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维护气血和元气,防治老年痴呆等疾病,调节神经短路,解烦虑,增进友谊等作用。
运动的健身训练通常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
有氧训练又称耐力训练或持久训练,主要是指它能促进人体各项有氧代谢,如血液循环、呼吸等,达到最高生理指标,减少每次运动之间的恢复时间,有助于心肺定期运动。
这类运动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耐力能力,并在一定时间内消耗体内多余脂肪,可以促进肌肉的发育。
无氧训练是指一种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高强度的运动,以提高力量,可以改善肌肉细胞的健康情况,还可以减少表皮小血管的增加,使皮肤在活动中更有弹性。
运动中的安全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不要贪心。
贪心因素有高强度运动、不适宜的环境、不饱和的饮食和运动时间远大于休息时间等。
此外,每次前5分钟温身,有助于提高体温,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以便更充分地进行运动;每次运动后要休息一段时间,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温度的目的;最后,要重视休息,睡眠充足,坚持每天有规律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八年级物理5-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运动快慢的比较)优秀课件
a:可能静止
b:一定向左运动,
可能向右运动
且比风速度快
可能向左运动但比风速度慢
6.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 乙所示),请借助如下图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 两种方法,其中甲是_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较_路__程___; 乙是____相__同__路__程__比_较__时__间_____________。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用时越少,跑的越快。〔裁判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跑的越快。〔观众法〕
小亮1s内行驶的路程: 小明1s内行驶的路程:
60 2 30
,
200 2.5 80
小明1s内走的路程比小亮多, 所以小明走得比小亮快
1.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
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速度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一、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运动时间相同时,运
动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观众法) 二、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运动路程相同时,
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裁判法〕 三、利用物理量速度比较快慢。〔综合法〕
运动的描述
概念
参照物
选择
快慢比较
观众法 裁判法 综合法
速度公式
公பைடு நூலகம்应用
1. “小小竹排江中游,魏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
的,是因为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A.草地 B.袋鼠妈妈 C.天空 D.灌木丛
4.游客乘橡皮艇顺水漂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C是
() A.以河岸为参照物,橡皮艇是静止的 B.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橡皮艇是运动的
5、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 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右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分析a、 b两车的运动情况。
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在物理学中,所有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即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物体。
二、运动的描述1.质点运动:将物体看作一个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刚体运动:刚体指物体内部各点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在运动时,各点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作等速直线运动。
3.非刚体运动:物体内部各点相互位置关系随时间发生变化。
三、运动的性质1.匀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2.加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逐渐增大的运动称为加速运动。
3.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称为直线运动。
4.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5.往复运动:物体反复在两点之间来回运动的运动称为往复运动。
6.周期性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重复进行的运动称为周期性运动。
四、运动的描述及研究1.运动的描述可以通过物体的轨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来描述和研究。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位置变化称为位移。
3.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称为速度,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4.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称为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加速的方向和速度。
五、定义和推导1.通过定义和推导可以得出各个运动的公式,如速度的定义v=Δs/Δt,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 等。
六、运动的图像和分析1.运动图像:通过绘制物体的位置-时间、速度-时间、加速度-时间图像来分析和描述物体的运动。
2.运动分析: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图像,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进而找出运动的规律和规律等。
七、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学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三条定律。
这三个定律包括: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物理一二单元总结知识点
物理一二单元总结知识点一、运动学1. 运动的描述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与时间有关的运动规律。
在运动学中,我们经常用科学家伽利略的相对运动原理和牛顿的运动定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这些运动定律中,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尤为重要,它们为我们理解物体运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2. 运动的描述方法在运动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这些图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而这些图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对分析和预测物体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运动的规律在运动学中,我们还研究了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等不同类型的运动规律。
通过学习这些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规律,并且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学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在力学中,我们通过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来描述物体受力的运动规律。
牛顿力学的第一定律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说明物体受力时产生加速度,第三定律说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合成在力学中,我们研究了平行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和平衡条件等内容。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对物体受到的多个力进行合成的计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牛顿定律的应用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物体受到的合力及其加速度,也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研究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的物理规律。
4. 动量与冲量在力学中,我们还研究了物体的动量和冲量。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而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它等于力与时间的乘积。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运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参与各种类型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篮球等。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是了解和衡量运动活动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运动的描述和测量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
1.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是指对运动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描述。
包括运动的类型、目的、场地、规则等。
下面以跑步为例进行描述。
跑步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人们通过快速地移动双脚,以身体前倾的姿势在地面上推进自己的身体。
跑步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跑步的目的主要包括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减肥和享受户外自然环境。
跑步的规则一般没有严格限制,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距离和速度。
2. 运动的测量运动的测量是指对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
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时间、距离、速度、心率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运动的测量方法。
a) 跑步距离的测量:有多种方法来测量跑步的距离。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计步器或者计步手机应用程序来计算步数,然后根据平均步幅来估算距离。
较为精确的方法是使用GPS手表或手机应用程序来测量跑步的实际距离。
b) 跳绳时间的测量:跳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
跳绳时间可以通过使用秒表或者手机上的计时功能来进行测量。
c) 心率的测量:心率是判断运动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使用心率监测器或者智能手环来实时测量心率。
一些跑步机和健身设备也可以测量心率。
d) 游泳速度的测量:游泳速度通常通过计时整个游泳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测量。
可以使用手表或计时器进行计时。
3. 运动数据记录与分析运动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对于了解运动的效果和进步非常重要。
现代科技提供了各种工具来记录和分析运动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运动数据记录与分析工具。
a) 运动APP: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可以记录和分析跑步、游泳等运动的数据。
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帮助记录跑步距离、速度、耗时等参数,并生成图表和报告。
b) 运动手表:运动手表配备了GPS和心率监测器等功能,可以准确记录跑步、骑行等运动的数据。
八年级物理2.运动的描述
2.运动的描述
四 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__路_程_____与___所__用_时__间__的比叫 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图2-2-4
2.运动的描述
[解析]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点出发的,某一时刻观众看 到兔子跑在前面说明相同的时间内兔子运动的路程长,是通 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 裁判员记录兔子和乌龟运动相同路程的时间,是通过比较通 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
2.运动的描述
[方法指导]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的路程越
2.运动的描述
类型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2 如图2-2-3所示,把书放在桌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 慢地推动书,使它带动笔沿着桌面向前移动。相对桌面,笔是 __运__动_的___;相对书,笔是静止的,说明 __运_动__和_静__止__是_相__对_的________________。 [全品导学号:13502009]
2.运动的描述
课堂小结
机械运动
描述应选择 参照物
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2.运动的描述
课堂反馈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一切物体都可能被选作参照物 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能动的物体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
2.运动的描述
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描述的概念
运动的描述的概念运动是指人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自主或被动地通过肌肉系统的自然运动或有意识地进行身体活动的一种现象。
运动是生物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多种形式,如步行、跑步、跳跃、游泳、跳舞、打球等。
运动不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交、娱乐和竞争的手段。
运动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有些运动是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完成的,例如举重、游泳和跳舞。
这些运动需要人们控制肌肉的动作、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此外,还有些运动是无意识的,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步行、站立和坐下等。
这些运动可以称为基本的生活动作,是人体维持基本生活功能所必需的。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氧耗能力,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其次,运动可以促进代谢,提高能量消耗,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运动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运动,人们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运动还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提高认知功能、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因此,适度的运动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运动的效果与运动的频率、强度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获得良好的健康效果。
此外,适度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也是重要的补充,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功能和耐力。
然而,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和能力存在差异。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运动是促进生长和发育、培养良好体态和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成年人来说,适度的运动可以预防慢性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和调节体重。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可以延缓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不同的运动项目也有其特定的效果和适宜的人群。
2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一、知识要点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二、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似剑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3.姚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上的房子B.路边的树木C.他身旁的座椅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4.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D.关着的车门5.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扶梯C.墙壁D.天花板6.《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趣闻轶事: 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
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想知道答案吗?先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
告诉你,本节课会告诉你为什么?先看一段视频)
二、探究新知
1.运动的普遍性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我们的世界因为运动而精
彩”,生活中看似不动的物体是否也在运动?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如房屋都随地球一起公转、自转,毛主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说明地球自转的,因此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
2.机械运动的概念
(1)运动是多样的,人的思维、生命的成长、化学变化等等都是不同的运动形式,本节研究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播放足球比赛视频,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足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2)教师进行总结,指明这里是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物理学上叫做“机械运动” 即物体位置的改变。
(3)虽然机械运动是运动的最简单形式,但是生活中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并
不容易。
引出研究对象、参照物等概念。
|
3.参照物的概念
(1)教师播放“乘客动与不动”动画,提出问题。
(2)教师指出:我们在研究一些问题的时候,常常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的标准,例如:在谈论一个人高矮的时候,如果你把潘长江作标准或许他很高,但是如果你用姚明做标准,那么他就很矮了。
我们把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提示学生参照物选择应注意的哪些问题?在描述物体运动静止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果回怎样呢?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学生动手实验:做一做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或圆珠笔等)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 )教师由学生实验,分析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 )师生交流,总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
照物而言,观看视频,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
(4)展示影像资料,理思考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已经对运动静止
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下面让我们也行动动起来,体验一下运动静止奥妙)
(5)演一演:请两名学生按要求表演,解释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和静止在生活中的实例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生活,学以致用。
)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古诗词、歌曲”中的诗句,禾U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会意境。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动画展示)
2•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
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动画展示)
3•趣闻轶事中的“手抓子弹”的解释
四、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从这节课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下去,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就像今天
所学的运动一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或许你会有很多惊奇的发现。
)
附: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
I 一、运动是绝对的I
二、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三、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1)任意(自身除外)
(2 )假定不动
(3)一般选地面
四、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