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与反思
神奇的升力
《神奇的升力》教案授课教师:孙奕华【课题】神奇的升力【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对象】九年级(上)【教材】沪科粤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三节【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是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气体压强知识的拓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有一定的作用。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简单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3.教材内容安排:通过实验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然后又通过实验并结合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分析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
4.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对教材的处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较为抽象,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和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观察气体运动而产生的一些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大气压强与浮力的知识。
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与气流相关的现象有所了解,但并不知道气体压强与流速有关,对应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就更加感到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知道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通过实验与多媒体,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2)培养学生具有将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9.4神奇的升力教案
9.4 神奇的升力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通过实验体验由流体压强差产生的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解释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3.分析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现象。
4.了解为什么机翼下面的压强大?三、设计思想:先通过老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前面学习的知识。
通过学生自己的聆听,上网收集资料,并通过实验,探讨,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给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复习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学习,思考气体、液体具有哪些共性?思考,讨论并积极作答复习,总结前面学习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引入新课(1)视频播放一架飞机腾空而起,在天空自由的翱翔,下面是浩瀚的大海.一艘水翼船在飞速地前进。
(2)为什么飞机可以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并提出自己合理的猜想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扩展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在天空飞翔,而水翼船可以在水面上飞速前进呢?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完成课文第97页“活动l”中的3个实验,并引导学生解释这些现象动手实验,思考,讨论,聆听。
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升力的产生播放PPT,模拟课本98页“活动2”,画出模拟图并加以分析聆听,思考,讨论创设情境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
课堂小结播放本节课的小结并加以解说观看,回忆,聆听使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让学生理清本节的重难点布置作业课本100页作业题,以及上网查找有关本节课的应用查找,思考,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的意思。
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与反思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基本信息神奇的升力何叶嫦芦岚中学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上一章所学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是流体在静止状态时有关压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本节课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流体流动时,流体的压强还跟流速有关。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飞机的升力等。
另外,于升力和浮力有较多的共同点,学生在学了浮力后学习升力,既有利于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便于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
总之,本节课的内容与浮力、液体压强、大气压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初步认识流体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在学习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之后,学生已具有了压强和压力的有关知识,但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不清楚,这正是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分析推理,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和飞机升力产生原因的基础,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于学生看不见气体的流动,所以通过实验现象,简单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新课 [实验引入] 不会掉下引入[情的乒乓球景激趣、[提出问题] 吹气前,乒设疑] 乓球为什么掉下来?吹气后为什么它不掉下来了?吹气后它就不受重力了吗?是不是空气流动后压强会发生变化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公开课教案--神奇的升力
11.3神奇的升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浮力与升力第三节神奇的升力P30—34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能简单解释飞机升力的成因。
(二)过程和方法:1.会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尝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经过思考来进行规纳实验结论;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世界的兴趣;2.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之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飞机升力的成因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法教具准备:纸飞机,纸片,乒乓球,漏斗,吸管,烧杯,水,电吹风,机翼模型等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纸飞机自由下落和用力甩出,让学生观察。
请学生思考后回答,对于上面的实验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回答,引出课题——11.3神奇的升力二.新课教学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介绍:具有流动性的液体,气体统称流体。
如水,空气等。
1)学生分组实验:如课本P30页活动1 A 倔强的纸片及图11—16a、b所示,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沿下垂的纸上方吹气,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让学生猜测,猜测后请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学生演示,得出答案。
请同学讨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点评,并加以点拨:纸片两边空气流动速度情况怎样?纸片受力情况怎样?压力、压强情况怎样?最终导致出现了什么现象。
2)学生演示实验:如课本P31页活动1 B不听话的乒乓球及图11—17所示,先用手托住乒乓球,用力向玻璃漏斗管内吹气,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让学生猜测,猜测后请学生边实验边观察,思考学生演示,得出答案。
请同学讨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4.神奇的升力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4. 神奇的升力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神奇的升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机翼的设计以及升力在飞行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飞机的机翼形状和空气流动关系,掌握升力产生的原因。
2. 掌握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了解减小空气阻力的方法。
3. 了解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如起飞、降落、巡航等,并掌握其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飞机的升力产生原因,掌握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通过观察模型飞机的飞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3. 通过对飞机升力原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飞机的升力产生原因,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难点:飞机各种飞行状态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模型飞机、风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一段飞机飞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和空气流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 讲解飞机的机翼形状和空气流动关系,阐述升力产生的原因。
(2) 介绍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解释减小空气阻力的方法。
(3) 讲解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如起飞、降落、巡航等,以及其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飞机升力问题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飞机升力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飞机升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飞机升力产生原因、流线型物体、空气阻力、飞机飞行状态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2. 简述流线型物体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3. 描述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并解释其原理。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 神奇的升力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本次课程的主题是“神奇的升力”,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和观察实验,让幼儿了解升力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的产生原因。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升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难点:让幼儿理解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升力演示器、纸飞机、泡沫板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飞机、直升机等升力应用的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升力的概念。
2. 观察实验:让幼儿观察升力演示器,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3. 动手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观察飞机飞行时升力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升力现象,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6. 拓展延伸:让幼儿运用彩泥制作生活中的升力应用,如风力发电、船的浮力等。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升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难点:让幼儿理解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升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实验和动手实践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们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出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幼儿的科学思维培养,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观察实验环节,让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神奇的升力-教案
教案: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神奇的升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神奇的升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升力的概念,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2. 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能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升力的概念,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2. 能够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力的产生原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飞机飞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空的。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升力的概念,解释升力的产生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升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神奇的升力1. 升力的概念2. 升力的产生原因3.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 升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自行车骑行时的感受。
答案:自行车骑行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升力,使自行车能够顺利前进。
2. 题目:请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解释吹纸实验的现象。
答案:流体压强与流速成反比,吹纸实验中,吹气速度越快,纸片受到的压强越小,因此纸片被吹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飞机的飞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反应积极。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作为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节奏。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一、设计意图1.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升力演示器、纸飞机、泡沫板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升力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升力的存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践操作: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动手制作纸飞机,并尝试飞行,亲身体验升力的作用。
3. 互动讨论:我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飞行体验,引导他们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4. 创意展示:孩子们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创作出具有升力效果的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次活动的效果,认为孩子们在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孩子们思考升力产生原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引入更多的实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升力的原理。
同时,我还计划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科学馆,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沪科版教学方案〖神奇的升力〗
神奇的升力教目标(1)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经历归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过程。
(4)乐于探索社会生活与物理的联系,体会物理与社会的联系。
教重难点教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教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课的类型新授课教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器具多媒体课件教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情境引入】A380起飞.mp4》。
教师口述:空客A380客机,长度米,翼展米,最大起飞重量575吨。
如此庞然大物,是什么力将它托上蓝天的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只有当飞机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时,才会腾空而起!可见,使飞机升空的力一定与飞机的运动有关。
那么,使飞机上升的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讲授新课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漏斗吹乒乓球.mp4》。
生活动: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并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应有的现象: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吹气前与吹气时,不同的情况只有两纸中间的流体的速度。
因此,可以判定,纸之间的流动的空气使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生活动:沿着下垂的纸面的上方吹气。
并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应有的现象:纸向上飘起。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吹管吸水.mp4》。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气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mp4》。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mp4》。
师生活动: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活动:播放视频《飞机升力.mp4》。
教师活动:讲解飞机的升力。
由于飞机机翼的特殊形状,气流经过机翼模型上方的流速比下方的流速大。
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机翼模型上方处的空气压强比下方处的空气压强小。
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师生活动:列举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喷雾器、高铁站安全线、香蕉球…火车经过站台时,会带动火车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得火车周围的压强变小,从而产生压强差。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9.4《神奇的升力》教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9.4《神奇的升力》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神奇的升力",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升力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升力的存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升力演示器、纸飞机、吹风机等。
学具:纸飞机、彩色笔、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升力演示器,让孩子们观察到升力的存在,并引导他们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2.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并观察飞机飞行时升力的变化,从而理解升力产生的原因。
3. 深入学习:通过吹风机等工具,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并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升力的概念,知道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升力的产生原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升力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也能够运用升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在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习惯。
《神奇的升力》教案
《神奇的升力》教案第一篇:《神奇的升力》教案神奇的升力【教学内容】: 神奇的升力沪科粤教版三年级第十一章一课时【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11-15大型运输机的飞行,引出受到浮力的飞机停在跑道上不会升空,而当它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时才会腾空而起,提出使飞机上升的力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通过活动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尝试解释相关的现象,从而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活动二是通过图示的方法及受力分析让学生明白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STS中介绍了与流体压强有关的事件。
【学情分析】:浮力从本质上来说是静止液体对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而升力是流体由于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学生容易将浮力与升力混淆。
【教学目标】:(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4)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5)体验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6)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理念】: 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重点: 1.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解释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教学难点: l.分析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现象,认定这些现象与流体流动有关.2.了解为什么机翼下面的压强大?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与实验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器材1.教师演示器材:飞机起飞、水翼船航行视频资料、机翼模型、铁架台、细线、钩码、电风扇。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两张纸、漏斗、乒乓球、塑料弯管、水、烧杯、两只小纸船、水盆、注射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题: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和气体压强的一些知识,其实气体和液体有一些共性,气体、液体具有哪些共性? 2.讨论:气体和液体都会产生压强,气体和液体形状都会改变,都会流动。
教师对学生说法进行评价3.定义: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
它们统称为流体。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很好
《神奇的升力》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法、探究实验法等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流速与压强关系”这一自然规律的应用兴趣,引发他们好奇的心理和创造的愿望。
2、了解科学历史,加深人文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三、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展示台、升降台【仪器材料】硬纸、吸管、烧杯、水、漏斗、乒乓球、纸条、机翼模型上升演示器等四、主要教学方式实验探究式启发式五、主要教学过程[动手实验][讨论交流] [归纳结论][引入探究内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指导探究]:教师示范3个有趣的小实验。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PPT]:探究实验活动内容1、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2、沿着自然下垂的纸条的上方水平吹气,手中的纸条会怎样?3、先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向玻璃漏斗管内吹气。
松开手后,乒乓球会下落吗?尝试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归纳]以实验1为例,引导学生解释现象。
大量的实验现象表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学生活动][分组实验]迫不及待的去做实验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顺利进入物理情境,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强烈。
〔实验现象〕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对流体压强的感性认识[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回答]实验1、2、3的现象解释[归纳总结]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解决情景问题][源于生活,用于社会][方法应用][PPT]返回情景1、2[提出问题]:你如何把两靠近的乒乓球碰在一起。
学生解释火车站台设置安全线的原因,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一步确立。
学生方法:用吸管往两者中间吹气。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课堂小制作]制作一个简易的喷雾器 [过渡]拿出喷雾器实物,观察它的结构,你能制作一个简易的喷雾器吗?[指导活动]学生制作。
《9.4神奇的升力》教案新部编本8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9.4神奇的升力》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学重点】解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教学难点】对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件展示三个生活情景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个小秘密。
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根据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图1)。
图12.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察现象。
图23.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3),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
图34.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图4),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
图45. 两个乒乓球用绳拴好,手提绳将两个球平行放置,向两个球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图5)图56. 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
往B中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图6)图67. 轻轻捏着一个轻质小勺的勺柄,能使小勺在手指间晃动自如,打开水龙头,让水稳定的往下流,把勺子的凸面靠近水流,观察现象。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4 神奇的升力1-沪粤版
神奇的升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和“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相关的现象。
4、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或液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2、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讨论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收纳盒,演示实验。
教师:一阵风吹来,门开了。
这个现象同学样司空见惯,风把门吹开了。
但现在我要在门的外侧吹风,看会发生什么?学生回答:门开了。
教师提问:观察完这个实验,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为什么在同侧吹风门会开,在外侧吹风,门也会开。
引入课题,神奇的升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猜想教师给学生三点提示:提示1:门静止时内外两侧受力么?提示2:门由静止变为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提示3:用吹风机在外侧吹风改变了什么才会使门往外运动?让学生根据提示,小组讨论,得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学生讨论)学生作出猜想“当空气流动起来时,气压会减小”。
三、进生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学生用吹风机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看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换更大的风速吹,两张纸更加靠拢。
得到结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四、学生设计展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并展示实验器材:蜡烛,注射器,吸管,乒乓球,漏斗,气球等学生设计实验并在前面展示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现象第一个解释现象:人在等火车或地铁的时候要站在安全线的后方。
让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
第二个解释现象:抽油烟机第二个解释现象:观看龙卷风录像。
六、“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观看直升机升空解释其升空的原因出示飞机的照片飞机没有螺旋桨,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巨大而又笨重的飞机飞天上天空呢,秘密就在它的机翼上面。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神奇的升力》教案
9.4《神奇的升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应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实验现象和对比,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间接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引导、课上交流探讨、巩固总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小游戏:取一只烧杯(100ml),将一只乒乓球放入其中。
哪位同学能不用手,也不借助任何其他器具,在不损坏容器的情况,能将乒乓球取出来。
(请学生到前台来试。
学生经过多次实验均未成功。
教师在容器上方用力水平吹一口气,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小气球从容器底部快速的“跳起来”)教师:要解释此现象,必须了解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设计意图:有小游戏引发学生们的兴趣,有现象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二、新知探究(一)模块一——基本概念(多媒体图片展示)水、空气等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流体运动时,在流速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流速:流体流动时的速度;流体压强:流体流动时的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其流体的概念。
(二)模块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活动一: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倔强的纸片(1)让学生们把课前准备两张A4纸拿出,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
教师问: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两张纸内外气体流速大小一样么? 3)为什么会这样,你的猜想是什么?经过学生们的观察,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析现象的原因。
(2)让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图所示,沿着下垂的纸面上方吹气。
教师问: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纸条上下气体流速大小一样么? 3)为什么会这样,你的猜想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实验观察,接着用表格进行记录分析,帮助学生们找到气体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4.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
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导学设计
学点1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水、空气等物体都具有流动性,在物理学中把流动的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2.实验1:倔强的纸片(如图9-4-2所示)
图9-4-2
现象分析: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这时两张纸中间空气的流动速度比两张纸外侧空气的流动速度____,纸向中间靠拢,说明两张纸外侧空气的压强____,内侧空气的压强____。
沿着下垂的纸条上方吹气,这时纸条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比纸条下方空气的流动速度____,纸条飘起来,说明纸条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
3、实验2:不听话的乒乓球(如图9-4-3所示)
图9-4-3
现象分析: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向玻璃漏斗管内吹气,同时松开手,这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乒乓球不会下落,说明乒乓球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
4、实验3:简易喷雾器(如图9-4-4所示)
图9-4-4
现象分析: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开一个洞,插入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会发现有水雾从小洞喷出,这是因为吹气时小洞处气体流速变__ __,小洞处气体压强____,杯子中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压进细管被吹出。
5、归纳总结: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
6、学以致用:火车站台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基本信息神奇的升力何叶嫦芦岚中学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上一章所学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是流体在静止状态时有关压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本节课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流体流动时,流体的压强还跟流速有关。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飞机的升力等。
另外,于升力和浮力有较多的共同点,学生在学了浮力后学习升力,既有利于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便于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
总之,本节课的内容与浮力、液体压强、大气压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初步认识流体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在学习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之后,学生已具有了压强和压力的有关知识,但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不清楚,这正是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分析推理,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和飞机升力产生原因的基础,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于学生看不见气体的流动,所以通过实验现象,简单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新课 [实验引入] 不会掉下引入[情的乒乓球景激趣、[提出问题] 吹气前,乒设疑] 乓球为什么掉下来?吹气后为什么它不掉下来了?吹气后它就不受重力了吗?是不是空气流动后压强会发生变化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明确流体概念二、实验[引入探究内容] :流体探究: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的探究1、向两张下垂的纸压强与流中间吹气,你会发现什么速的关现象?系。
景] [引入探究内容] [动手实多媒体分析白纸的受力验] 情况得出初步结论:气 [讨论交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流] [归纳结利用结论,分析问题论] 预设学生行为 [观看] 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 迫不及待的去做实验。
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顺利进入物理情境,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强烈。
〔实验现象〕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对流体压强的感性认识。
[交流] 汇报实验结果。
[ 归纳总结]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思考回答] 对实验2、3的现象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当中。
三个探究实验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源于生活,方法应用] 2、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探究2、并思考为什么对漏斗下的乒乓球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探究3、演示:简易喷雾器,学生解释它的工作原理。
练习:1、禁止行人在铁道边黄线内行走,为什么?液体和气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呢?能否设计实验来证明呢?演示:水槽里面的两艘小船,相隔一段距离,当用注射器往两小船中间喷射水流时,观察两船的运动状态如何变化。
学生解释火车站台设置安全线的原因,对气体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一步确立。
学生思考,并尝试说出方案。
就是要比较液体流动时和不流动时压强有何不同。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将生活常识与物理规律相结合,体验物理服务于生活。
三、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
〔图片〕〔演示实验〕〔交流反馈〕〔知识延伸〕〔逆向思维〕结论: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请阅读课本“奥林匹克”学生阅读后回答。
号与“豪克”号相撞故事,并用所学知识解释。
学生概括归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概括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并解释原将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因。
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 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过渡:往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就可以向上运动。
飞机也是往上运动,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呢?观察播放飞机起飞的视观看视频频,引导学生思考:飞机周围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是否流动。
激趣、过渡。
[PPT] 机翼的截面,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 这种机翼如何在气流的作用下上升的呢?。
[演示]:机翼模型的上升 [讨论] :机翼上升的原因 [PPT] [提出问题]: 1、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与下方的是否相等? 2、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与下方气流的速度是否相同?[提出问题] 若把飞机机翼模型的凸面向下,再向它吹风时,机翼还会上升吗? [演示实验] 机翼倒置,再向它吹风。
[观察] 机翼的形状:它的上翼面呈弧形。
了解飞机机翼的构造和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演示实验模型等。
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
学生猜想。
学生观察到机翼不再上升。
四、拓展五、小结六、学以致用得出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提出问题]:你知道赛车尾部安装的气流偏导器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得出结论: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练习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教师及时查漏补缺。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作用在气流偏导器上的压强越大,车子的稳定性越好。
谈谈学完本节课你的收学生总结。
获。
巩固练习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教师巡视,点评。
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神奇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成果评价表班级:八年级课题名称:神奇的升力姓名:时间:年月日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探究兴趣探究态度评价标准对探究活动有极大兴趣,有强烈的探究欲。
活动态度积极,能主动参与小组成员自觉性高,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能主动帮助其评价等级及分值得分 A(10B(8C(5D(2自评他评教师综合-9-6-3-0得分得分评分平均分) 分) 分) 分) 得分对探究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专心认真,积极活跃,努力研究完成课题小组成员能自觉、独立完成任务,能主动帮对探究活动有较大兴趣对探究兴趣一般无学习兴趣,在老师督促下进行活动态度认真参与,共同协作,努力研究完成课题小组成员能独立完成任务,但需要他人提醒,态度参与,不端在成正,员协不认作下,真负基本责,能完研究成研很难究课实施认真题合作交流任务分担小组成员需要多次提醒才能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任务助其他弱势他成成员完成任务。
员完成任务不主动帮助他人小组讨论积极发表见解,论证有说服力,能耐心倾听别人意见,能记录发言并归纳总结。
积极发表见解,能耐心倾听别人发言并归纳,针对发言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能独立或以合作形式准确阐述研究思路,目标和任务明确能独立或以合作方式形成研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注意倾听别人意见,但归纳不出要点,能发表个人见解能以协作方式明确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能发表见解,倾听别人发言不认真,不懂归纳,但仍能提出自己看法发表较少,基本充当观众,不注意听,对别人发言不置可否分析研究学习技能研究课题思路明确、清晰,能围绕课题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能大概说出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不清楚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计根题有施据制效的课定实计能制定出计划,实施比较能制定计划,但部分不够完不能制定详细计划或者计划划划,目标究实明晰,策施的略可行。
步骤和计划好善不合理收集整理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并善于筛选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能熟练运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汇总能清晰条理地表达观点、探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能详细解答师生疑难结题报告论点突出,内容详尽,逻辑严密能收集到大量信息,并精心进行归纳能较为简单地收集到信息,并归纳,分类较条理对收集到的信息不能筛选出内容,不能进行有效归纳语言表达不清楚,也不能解答师生疑难阐述表达汇报交流汇报成果用语表达清晰,有条理,能详细地解答师生疑难。
比较清晰地表达探究内容,能回答出师生疑问可以清楚地表达但不够条理地阐述探究过程,能简单地回答师生疑问结题报告论点欠清晰,内容过于简单结题报告论点鲜明,内容丰富,结构严密。
结题报告论点较明确,内容能围绕课题展开结题报告论点不明确,结构和内容混乱总分级别注:90~80为A级,80~70为B级,70~60为C级,60~50为D级,50以下为E级。
教学反思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作为了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不停地诱发学生,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如引入的小游戏,不会掉下的乒乓球,深深的吸引住学生,惊叹于升力的神奇。
四个有趣的小实验又把本节课的学生活动推向高潮,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惊奇、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获取结论、并对现象、问题情景进行解释。
使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达到完美的结合。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机翼升力产生的原理,通过视频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性认识。
STS是当今中学物理课改的核心理念,本堂课中无论是机翼升力产生原因,还是练习都贴近了学生生活,都面向了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
总之,本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关注实验,增长解决问题的经验。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探究1”,一方面简单易行,有些学生已作课前预习,已有体验,课堂上重复实验已不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个班准备那么多的纸条,从某种角度说,随意撕纸条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制造了“垃圾”,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探究2”,乒乓球在漏斗内不会掉下来,有时可能是因为球和漏斗是湿的,被水“粘”住了,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对于“探究1”来说,我们可以借用人教版的硬币“跳高”比赛实验,硬币、笔——“栏杆”,一般学生都随身带有,取材更容易,现象更新奇有趣,极具吸引力,若以比比谁的硬币“跳”得更高的方式进行,更富挑战性。
人人都可实验,参与者广。
再者,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对于“探究2”,应确保球和漏斗是干爽的,应该先将乒乓球在漏斗内不吹气,松开手试一下,表明乒乓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是会掉下来的,可请几个学生进行查验并完成实验,以增加实验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