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协同度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_杨娟娟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当代经济•月刊2019年第8期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彭明蕊,陈霞(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了协调度模型和燔值法,研究出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地区逐渐降低,具体地可划分为高、中、初、低协调和严重失调五种类型状态,针对五种状态提出了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实施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编号:71363053。
—、弓I言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教育,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并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将我国打造成教育经济强国。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二者相互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人力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高等教育投入作为消费性支出直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因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知识得到保证,同时区域教育也得到物资、资金等支持,这样就使得经济和教育相辅相成,不断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上。
二、文献综述高度发展的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同时,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促进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姜华、王晶和吴晓林研究发现,只有当高等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水平,才能使得高等教育和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
皿这就要求我国构筑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努力打造出教育超前于经济水平的发展趋势。
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姜颖、孙永波和贺启印指出,在1998年高校扩招之后的10年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度逐渐降低。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结论和启示 。
【 关 键 词】区 域高等教育;经济增长;拉动效应;面板数据
【 基 金项 目】本文是作 者主持 的江西省教 育科 学 “ 十二五”规划 2 0 1 2 年度 项 目 《 我 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的 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 究》 ( 课 题编号为 1 2 YB 1 0 8 )和2 0 1 2 年 江西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 学改革研 究项 目 《 研 究生教 育质量 满意度评价与质量保障体 系构建研 究》( 课题编号为J XY J G一 2 0 1 2 — 0 5 3 )的阶段性 成果。
麦 迪 逊 的算 法 ,计 算 了 中 国 1 9 8 2~1 9 9 0 年 间 高 等
“ 十一 五 ”期 问 ( 2 0 0 6 2 0 1 0 年 )各 地 区高 等教 育
对 经济增 长 的拉动 效应 进行 实证 研究 ,以便 更 好地
发挥 教育 的区域协 调作 用 ,并最 终促 进我 国 区域 经 济 的统筹 发展 。
二 、模 型分析
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并把计算结果 同西方六 国的数据进行对 比,结论为 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 非 常低 。解 茹 玉 、师萍 ( 2 0 0 8 )以陕 西 为例 ,运用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则称此变量是 , ( i ) 的。 ( 二) 协 整 检 验 与误 差 的修 正 1 . 对 于 同阶 单 整 的 两 变量 回 归 方程 , 可以用 A DF法检 验 回 归残 差 的 平 稳 性 , 通常称之 为 E G 两 步 法 。对 存 在 协 整 关 系 的 两变量时 间序列 , 可 以直 接用 O L S方法 , 然后用 A D F统计 量检 验残差估计值 的平稳性 。 在协整检验 的基 础上进一步建立误差 修正模型 , 研究改革 开放后 甘肃省 经济增 长与高 等教育 之间关 系的短期 动态调 整 若变量 向量 置 中所有 分量 均为 d阶单整 , 即X 一 , ( d ) , 且存 与长期特征 , 能较科学地 反映甘肃省经 济增 长与高等教育 之间 在一个非 零向量 使得 向量 ~ l ( d — b ) , b > 0则称 变量向量 的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 的一般表示形式为 : f P 置 为具 有 d , b阶 协 整 关 系 , 表 示 为 ~ ( d , b ) , 而 口为 协 整 向
系, 并建立 修正 误差模 型 ( E C M) ; 第 三对具有 协整关 系 的时 间 变量序列 的因果关 系进一步 检验 分析。 协整理论从分 析时间序列 的非平稳性着手 , 探求 非平稳经 济变量间蕴含 的长期均衡关 系。 即两经济时序数据 , } 在以 魁 为横坐标 、 为纵坐标 上 ,其 散点 图 围绕 在某一 条直线 = + 3 , x 的周 围 , 直线 对点 ( % ) 起着 引力 线 的作用 , 当( % ) 偏离 该 直线时 , 引力 线 的作 用会使 它们 回到直 线附 近 , 虽然不 能立 即到达直线上 , 但存 在着 回归这条直线 的总趋势 。闭 定义如下 :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 经济增长 ; 协整分析 ; 甘肃 【 中图分类号 】 1 7 4 0 — 0 5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1 0 — 0 0 1 7 — 0 3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论文(8篇模板范文)之第四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在高等教育和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协调上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愈发凸显出来。
我国一直很注重教育,同时还致力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发展,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各种各样的恶劣事件频繁发生。
本篇文章通过事实论述的方式,将我国将近三十个城市当成实验对象,对这三十多个城市的教育和区域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将协调性出现的问题程度分化成几个依次递增的程度,如低、初、中、高、严重等五种协调性问题出现的程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1引言我国本就是以教育为理念,才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家有关部门的一些规定给人们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提供了便捷,甚至推出了义务教育等相关举措,帮助人们大大减轻了学习的负担,科学有效的推动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国家领导层也对国内教育事业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十分关注,提出了生活教育制度改革条例,给学生们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提升国民群众普遍的学识素养,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两个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从紧抓学生们的教育问题,给该地区培养更多适应性人才,科学有效的提高给区域的经济发展,给我国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2时代现状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下,国内诸多大城市的教育和经济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现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率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很多城市的大型企业内部都呈现一种,有这个岗位,没有合适的人来招聘;有很多来招聘的人,但这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导致该城市区域的发展出现很大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该城市区域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极度不平衡的态势,也间接地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将探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中,将分析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最后探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影响因素。
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加深对该关系的认识。
在将对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展望,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促进双方的发展与协同。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影响因素、案例分析、结论总结、未来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往往与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对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理解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而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才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研究
发展的需 求有所脱离 ,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道 加大 。 学 科 专业 的 设 置很 多相 对 滞 后 , 不 能 很 好 地 适 应 地 方 经济 发 展 需 要 , 使 得 毕
业生 难 以 就 业 。
( 3 ) 高 等 教 育优 秀 资 源 分 布 不 均 衡 。 首 先是 重 点 高 校 和 一般 高 校 之 间的 资 源 分 配 差异 , 前 者 通 常 是 政 府或 企 业 等 重 点 优 先 关注 的对 象 , 得 到 各方 面 的 资源 相 对 充足 , 后者 与 前 者 差 距 巨 大 。 其 次 是 区域 经 济 较 发达 地 区 , 其 教 育 资源 明 显 好 于 欠 发 达 地
2 0 1 4 NO 0 4
C h I n a E a u c a t 1 o n I n n o v a t l o n H e r a I d
科 教 动 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区域 经济 发 展 与地 区高 等 教 育水 平 协调 性 研 究
殷 佳 忆 ( 四川大 学公共 管理学 院 四川成都 6 1 0 0 6 5 ) 摘 要: 区域 经济的 高水 平发展 为高水平的 高等教 育提供 了基 础 , 而高水平 的 高等教 育又 为区域 经济的发展注 入强 劲动力。 两者之 间的 协调 性研 究已经成为我 国教 育经济领域的重 大课 题 。 本文从我 国区域经 济以及地 区高等教 育的现状 出发, 研 究 了区域 经济发展 与地 区高 等教 育 水 平 协 调 性 的 重 要 性 , 并 为 其 提 出参 考 性 的 研 究 意 见 。 关键 词 : 区域经济 高等教 育水平 协调性 中图分 类号 : C 8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4 ) 0 2 ( a ) 一0 0 0 6 - 0 1 我 国区域 间存在着高 等教 育基础 、 高 等教育结构资源、 经济 水 平和 结 构 、 政 府 财 政能力 、 居 民 生 活 水平 等 诸 多 差 异 , 反映 在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水 平 有 着 明 显 的 区域 差 异 , 这是 研 究 区域 经济 与 对应 地 区高 等 教 育 水 平协调性研 究的主要依据 , 在 平 衡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方 面有 着 指 导 性 的 作 用 。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协同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协同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杨娟娟【摘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协同发展的动力是高等教育能够为区域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高等学校具有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优势资源,而企业拥有科研所需的资金支持,两者合作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互惠互利;但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以及跨领域合作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需要从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策略,横向上达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目标协同、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纵向上高等教育要在学科门类和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深度,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期刊名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4)004【总页数】6页(P118-123)【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者】杨娟娟【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茂名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521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1]因此,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合作是必然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职能,不论是教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或者人才培养,都要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要实现成功转型也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与推动,因此,要顺利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的成功转型,需要考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两种不协调的态势:第一,非均衡发展态势。
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_彭继增
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彭继增,朱孟璐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地方政府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理论所要探讨的前沿热点。
本文利用江西省1980~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从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两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江西省高等教育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然而需要克服两个问题:一是扭转人才外流现象;二是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教育发展;误差修正[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 (2011)01-0032-04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年度重点课题(06ZD59)和2008年度重点课题(08ZD005)的阶段性成果。
彭继增(1967-),男,江西泰和人,南昌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朱孟璐(1988-),女,江西九江人,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
(江西南昌330031)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金融与经济2011.01一、问题的提出江西省作为一个中部老区省份,既没有沿海的地理优势,也没有丰富的资金技术,如何积极发掘或培养自身优势,努力发展区域经济,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近年,许多学者都提到“新经济增长点”,其中“教育”是一个被频繁提到的字眼。
过去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日本所实施的战略性超前教育发展,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的发展。
根据“日本世界经济情报服务中心”的资料显示,从1950年至1972年间,日本教育经费增加25倍,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占50%~6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摘要】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力量,与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合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从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角色、区域经济创新对地方高校的要求、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地方高校与政府合作的机制以及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应当发挥其优势,与企业和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强调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协同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机制、路径、重要性、未来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迅速兴起,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和发展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加快,地方高校需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区域经济创新,进一步完善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但目前,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建立更加高效的协同机制,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
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为促进地方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是当前国家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其在区域经济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可以为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区域经济创新对地方高校的要求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与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
开经济财力的支持 , 由此 可见 , 区域经济可 以为高等教育的进一 步
发展提供雄厚的财力支 持。只有加 大对于高 等教育 的投资 额度 , 才能更好 为其提供 培养人才 的平 台 , 只有高等教育 能够顺利 地发 展, 区域经济 的人 才输送才 可以得以保 障。
已经加强 了重视 , 一改传统 的教育风范 , 加强 了对于学生 的教 育方 式 和教育手段 。然而 良好 的高等教育能够促进对于 区域经济 的发
关联 作 用 , 为 了增强我 国 区域经 济发展 的未 来 , 就应 当加 强对 于 高等教
中我 国的区域经济必将有所提升 。 二、 区域 经济是高等教 育发展 的“ 催化剂” 1 、 区域 经 济 为 高等 教 育 的发 展 提 供 了 大量 的财 力 支持
育 区域 的互动 , 提 出加 大政 策扶 持 力度 、 实施 高等教 育 区域 化 战略和 建
立 大学科技 园等政 策 。高等教 育 与 区域 经 济发 展之 间就好 像 是 “ 助推
剂” 与“ 催 化 剂” 之 间的关 系一样 。
在我 国高等教育并不是 以营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的的一种教 学项 目, 这 种
高等教育更多 的依赖政府 的投资和拨款来进行 的。然而我 国政 府 的资金是有限 的, 对 于高等教育 的拨 款数额更是有 限 , 当下我 国面 临着很严 峻的资金 教育问题 , 在这样 的环境背景下 区域经济 的发
、
高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1 、 提 升 区域 人 力 资 源质 量 , 促 进 就 业 与 再 就 业 现如今我 国的大学生 正在逐年 的增长 , 但是 随之而来 也 出现
了越来 越多 的问题 , 大学 生失业和无 法就业 的现 象正在逐年 的加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作者:苏鸿儒卢晓程黄梓晴郑炯雄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1期摘要:基于2008-2018年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四省份高等教育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数据,采用改进熵—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
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两要素耦合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
耦合关系强度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关系,四省份应从自身经济产业结构特色寻找突破口,通过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契合经济社会需求、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等方式提升二者协调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比较视角一、研究综述在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方面,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丰富成果。
国外方面,天野郁夫[1](2005)采用社会学研究法探讨了日本高等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二元二层结构”的高等教育结构;雅各布·马德森(2018)[2]构建了一个有关实物资本、劳动力、教育、GDP、创新、技术溢出和机构的原始数据库,证明了教育一直是收入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迈罗斯拉瓦·赫拉琴[3](2020)考察了乌克兰高等教育和研究结构,针对“人才培养”问题,提出高等教育要转向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森·亨斯利(NathanHensley)[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教育理念,探索与正念有关的教育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与提高社会创造力紧密联系。
国内方面,张军[5](2008)运用改进S型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揭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及成因;杨祖宪,李东航[7](2009)通过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区域高等教育,只有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唐志丹,沈烈志,马晓琳[8](2010)運用共轭梯度法层次分析法证明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经济越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越好;石丽,陈万明[9](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朱晓东[10](2014)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通过改进CD生产函数模型,考察了多个省区市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王秀芳,周伟[11](2014)从多角度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指出安徽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层次和学科设置问题并提出对策;关新,吴伟,郭瑞,高微,唐美玲[12](2019)在研究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转型协同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提出高等教育转型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王福颖[13](20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力投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的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刘洋溪,刘甘雨[14](2020)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核心路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结论;赵晓妮[15](2020)从陕西省高等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的现状分析,指出陕西高校必须通过主动适应产业转型的发展,优化教育布局,以实现自身的发展。
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研究
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研究作者:管潞洁王钰菲赵冰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20期摘要:为探究京津冀地区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规模,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建立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社会经济系统SD模型,模拟预测00—030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结果表明:030年京津冀地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89 5万人,GDP 将达到18895亿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00年后,京津冀政府及高校应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合作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实现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区域经济系统动力学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首都经济强圈自古就有很强的一体性,是目前华北经济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地区。
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1]。
019年,京津冀教育部门在雄安新区召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发布《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正是由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决定将其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教育水平预示了地区发展的潜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且起到引领全局的作用。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领先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但近年来京津冀的发展还是陷入了困境,比如就业难和经济发展不如预期等现象。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讨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等教育规模。
[JP+1]我国要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赖于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新的研究热点聚焦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
杨益民(006)用随机试验方法分析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人均GDP的影响,得出中部地区影响显著,但东西部地区不显著的结论[]。
李萍(006)的研究提出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下的“适度超前发展战略[3]。
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综合贡献的量化研究
当前,高校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发显著。
然而,由于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其综合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量化。
通过量化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解,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与意义0102本文旨在量化研究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揭示其作用机制和路径。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等。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以及其长期影响。
文章结构分为六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研究假设与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讨论和结论。
01直接经济贡献02间接经济贡献高校通过教学、科研等活动,直接为区域经济创造价值。
高校通过培养人才、促进创新等活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高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高校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科研成果转化高校通过科研活动,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通过技术转移、产业化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高校通过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
高校通过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如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等,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进步。
高校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01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重要来源,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02高校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03高校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3高校科研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01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02高校科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交互效应及地区差异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交互效应及地区差异作者:孟越张晓清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6期基于2006-2018年省際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交互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强有力的驱动力量,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程度上稍弱。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交互效应存在地区差异。
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西高东低。
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则表现为东强西弱。
本文认为,应在中、西部地区实施质量优先,兼顾规模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一、引言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需求,为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也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可以说,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正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指出的,我国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尚存在明显差距。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这一问题同样存在。
因此,客观刻画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地区差异,对推动高等教育充分、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教育通过提供技术和知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纳尔逊等(1966)认为教育加快了吸收、转化和传播技术进步的效率。
曼昆等(1992)通过扩展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累积的过程加入到公式中,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
刘倩等(2019)的研究表明,实际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有较强拉动效应。
潘兴侠等(2020)的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教育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弹性系数更大,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资源更多。
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杨娟娟【期刊名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become clear, such as inconsistency between development scale and structure, imbalanced arrangement, and surplus or lack of adoption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Further, to achieve a win-win goal, which would be promoted by a synergy development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 synergy strategy is aimed at rationally alloca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is far from the regional realistic demands, adaptively adjusting the arran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o as to meet the need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trategically improving the adoption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technology.%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可知,广东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面临着高等学校发展规模与层次结构及区域需求相脱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均衡、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过剩与短缺并存的问题。
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实证研究引向深入——关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实证研究引向深入——关
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杨秋菊;何建林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日益成为教育经济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众多研究者在这方面不断探索.但要将研究引向深入离不开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可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总页数】2页(P224-225)
【作者】杨秋菊;何建林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杭州3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
【相关文献】
1.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J], 王艳玲
2.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
[J], 王艳玲;
3.云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基于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 徐天伟;蔡文华;王源昌
4.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研究r——基于我国2004—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蒋慧峰
5.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研究——基于我国2004—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蒋慧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协同度测度模型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度是指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子系统之间在发展演化中彼此协
调一致的程度, 它决定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由彼此独立到相互融合 、 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和 程度。孟庆松与韩文秀从系统学的角度提出了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 并以某具体的“教育 - 经济 - 科技 ” 复合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
*
2015 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强调要“扎实推进‘2011 计划 ’ , 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 推动高 。 ” “ 2011 计划” 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其核心是提升高 等学校的科研创新合作能力。该要点体现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 。一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 “协同创新” , 会的 主要是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二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 “协同育人” 。2012 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 , 其目的就是加强在 的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三是地方高等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 我国 2013 年成立了应用技 术大学( 学院) 联盟, 鼓励并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其作用就是创新职业教育模 推动地方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改革无疑均聚焦在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 式, 的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如何实现协同合作 、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特色创新, 如何测度高等教育 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的协同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 本文试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构建测度高等教育与 区域经济协同度的模型, 运用广东省 1996 至 2011 年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 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广东省高等 测度其协同度, 并提出推进其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态势 ,
m ug ( eg ) = ∑m h i ≥0 , ∑i = 1 hi = 1 i = 1 h i u g ( e gi ) ,
( 2)
式( 2 ) 中权重 h i 的作用就是在保持复合系统有序进行中发挥的作用或占有的地位。 由公式 ( 2 ) 可 0, 1] , 知,u g ( e g ) ∈[ 其数值越大, 子系统的有序度越高; 反之, 子系统的有序度则越低。 1. 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子系统的协同度测度模型
*
78 1. 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2015 年
g = 1, 2 构成, 设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构成的复合系统 S 由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子系统 S g , 子系统 S g = ( S g1 , S g2 , …, S gm ) 的相互作用形成 S 的复杂机制, 子系统 S g 序参量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它的状态和结 e g2 , …, e gm ) , m ≥1 , i = 1, 2, 构。设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为 e g = ( e g1 , β gi ≤ e g i ≤ α gi , …, m。α gi 和 β gi 为系统稳定临界点上的序参量分量 e gi 的上限和下限。这里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 e g2 , …, e gl ( g = 1 , 2 ) 序参量分量的取值越大, 种情况是 e g1 , 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 反之亦然。第二种情况 e gl + 2 , …, e gm ( g = 1 , 2 ) 序参量分量的取值越大, 是 e gl + 1 , 系统的有序度越低, 反之亦然。 g = 1, 2 的序参量分量 e gi 的有序度为: 高等教育子系统、 区域经济子系统 S g ,
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协同度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杨娟娟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经管学院 , 广东 茂名 525000 ) 摘要: 以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指导思想, 通过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分类和筛选, 构建了测度 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协同度的数学模型, 采用熵权法客观地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 并实证分析了广东省 1996 年 广东省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区 至 2011 年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系统的协同度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域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都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但是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却处于较低水平, 这说明广东省的资源配置未达到 协同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 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从提升科技创新产出和科学管理协同发展两方面着手, 完 最优化, 善提高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度的策略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熵权法; 协同度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2562 ( 2015 ) 04 - 0077 - 06
但是其 为两个子系统处于逆方向发展的程度或根本处于非协同发展状态 。假如复合系统协同度是正值, 而另一个子系统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小 , 此时协同度数值非常小, 表明 中一个子系统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大 ,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综合考虑了高等教育 能够衡量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效率和 与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基于时间序列的运行发展状况 , 效益, 并成为判断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协同度的评价标准 。
表1
序参量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经费投入 E1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E11 / 亿元 高校教职工数 E21 / 人、 高校专任教师数 E22 / 人 在校学生数 E31 / 万人、 在校研究生数 E32 / 人、 在校本科生数 E33 / 万人、 在校专科生数 E34 / 万人 毕业生数 E41 / 万人 高等学校 R&D 投入经费 E51 / 亿元、 高校科研人员数 E52 / 人、 高校属 R&D 发展机构 E53 / 个 高校 R&D 课题 E61 / 个、 高校科技活动项目数 E62 / 个 广东省 GDPR11 / 亿元、 人均 GDPR12 / 元 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 R21 / %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R22 / % R&D 经费使用总额 R32 / 亿元、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R31 / 个、 R&D 经费占本省生产总值比例 R33 / % 、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R34 / 人 发明专利授权数 R41 / 件、 技术合同登记数 R42 / 个、 科技产出 R4 技术合同成交额 R43 / 亿元、 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 R44 / 篇、 省级科技奖励成果 R45 / 个、 新产品项目数 R46 / 个、 科技机构科技活动项目数 R47 / 个 二级指标
[1 ]
。 因此, 本文借鉴该模型构建高
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度测度模型 , 具体包括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收稿日期: 2015 - 07 - 15 ; 修回日期: 2015 - 08 - 11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 会 科 学“十 二 五 ” 规 划 青 年 项 目 ( GD13YJY01 ) ; 广 东 省 教 育 科 研“十 二 五 ” 规 划 2013 年 度 研 究 项 目 ( 2013JK111 )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2014 年度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641137 ) 作者简介: 杨娟娟( 1982 —) , 女, 河南漯河人, 硕士,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1 g 1 g
0 g 0 g
由式( 3 ) 可知,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来判断的 , 从两个 子系统有序度的变化来分析复合系统的协同状态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数值越高, 整
0 0, 1] , u1 个系统的协同程度越好其中 syn∈[ g ( e g ) - u g ( e g ) 为子系统 S g 从初始时刻到某一规定时刻序参
0 假设在已定的某一初始时刻 t0 , 高等教育子系统或区域经济子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为 u g ( e g ) , 则在整 1 个复杂系统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时刻 t1 , 高等教育子系统或区域经济子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为 u g ( e g ) , 定义
公式( 3 ) 为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子系统组成一个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为 :
u g ( e gi ) =
{
( e gi - β gi ) i = 1, …, l , ( α gi - β gi ) ( α gi - e gi ) , i = l + 1, …, m ( α gi - β gi )
( 1)
0, 1] , u g ( e gi ) 式中: α gi 和 β gi 分别是第 g 个系统在第 i 个指标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式( 1 ) 得 u g ( e gi ) ∈[ e gi 对系统的有序度贡献越大。 值越大, “总贡献” 从总体上看, 序参量变量 e gi 对子系统 S g 有序程度的 可以通过 u g ( e gi ) 的集成来实现, 集成形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进行集成 , 公式如下: 式取决于各序参量的数值和子系统之间的组合形式 ,
Vol. 25 No. 4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ugust 2015 2015 年 8 月 第 25 卷 第4 期
1 0 syn = η∑2 g = 1 δg | ug ( eg ) - ug ( eg ) |
( 3)
式中: η =
u ( e g ) - u ( e g ) ≠0] min[ 2 , g = 1, 2, δ g ≥0 , ∑g = 1 δg = 1 。 | min[ u ( e g ) - u ( e g ) ≠0]|
, 因此本文通过时间维度测度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度 。 本文采用的
Hale Waihona Puke 以 1996 年为起点主要是考虑到数据 数据样本为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 1996 —2011 年的年度数据, 的可获取性和 1996 开始全国所有高校除部分特殊行业外全面实行收费制度等因素 , 所有原始数据都是通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 《中 过搜集查找的方式, 来源为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 、 《广东统计年鉴》 《广东科技统计年鉴》 。 和 国科技统计年鉴 2. 3 2. 3. 1 指标数据的处理和赋权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所选取的原始数据中, 指标数据的测量单位不尽相同, 为消除不同量纲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选择通 过无量纲化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 M2 , …, Mn ) , D2 , …, Dn ) , 设参与评价的对象集为 M = ( M1 , 指标集为 D = ( D1 , 评价对象 M i 对指标 D j 2, …, m; j = 1 , 2, …, n) , 的值记作 x ij ( i = 1 , 则形成的决策矩阵 X 为 D1 D2 M x x12 11 1 X = M2 x21 x22 M m x m1 x m2 … x1n … x2n … x 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