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作者:————————————————————————————————日期: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D)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D)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说法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塞维图斯等多人D.“五四”白话文运动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3.整体看来,《五代伶官史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4.《吃饭》所揭示的社会丑恶现象的共同规律是(A)A.名实错位B.名实相符C.和而不同D.摩擦冲突5.下列历史著作属于纪传体的是(C)A.《左转》B.《战国策》C.《史记》D.《资治通鉴》6.《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污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B)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意义是(D)A.战争形势的转变B.民族融合的体现C.服饰制度的演化D.思想文化的变革8.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C)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9.《纪念傅雷》的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张”,表现手法为(A)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比拟D.夸张10.《我与地坛》中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侧面烘托11.《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情景交融方式是(B)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12.《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用的抒情方法是(D)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1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C)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14.《声声慢》中,蕴含着对往昔夫妻幸福生活无限思念之情的一个意象是(C)A.晚来风急B.黄花堆积C.旧时相识D.梧桐细雨15.《婴宁》中,促使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C)A.爬上树梢,狂笑而坠B.走出深山,嫁到王家C.惩罚邻子,遭遇诉讼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16.宝玉、黛玉“假意试探”的实质是(C)A.爱恋初生,互不了解B.有了爱心,相互表白C.爱得愈深,求得愈苛D.疑虑重重,总不放心17.《断魂枪》中王三胜的主要个性特点是(A)A.争强好胜B.乐观开朗C.落寞孤傲D.有时代感18.《哦,香雪》中用鸡蛋换塑料铅笔盒,所表现的香雪的性格特征是(C)A.心地质朴纯真B.性格执著坚韧C.追求现代文明D.心灵愚昧无知19.《金鲤鱼的百裥裙》揭露社会罪恶的主要着眼点是(B)A.封建社会B.等级制度C.等级观念D.身份意识20.《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外来语的是()A. 沙发B. 苹果C. 电脑D. 火车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4.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其中“雅”指的是()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地方民歌5.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6.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家的文学观点?()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7.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聪明了就不会有朋友B.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挑剔了就不会有伙伴C.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苛刻了就不会有朋友D.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精明了就不会有伙伴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清泉石上流D. 孤帆远影碧空尽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晴朗的天空D. 珍贵的玉石10.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鲁迅的散文集?()A. 《朝花夕拾》B. 《呐喊》C. 《边城》D. 《女神》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其中“西林”指的是______。
14.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食无鱼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B.孟尝君C.齐王D.梁王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B.决战楚汉C.东城快战D.霸王别姬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B.决战楚汉C.自刎乌江D.霸王别姬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C.心理描写D.行为描写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C.吾不害其长而已D.不抑耗其实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动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唐代诗人中,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 王维B. 白居易C. 柳宗元D. 韩愈【正确答案】B第2题杜甫诗歌的风格是【】A. 豪放飘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雄慷慨【正确答案】B第3题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正确答案】B李商隐的《无题》颔联两句诗表达了世间男女山盟海誓的真挚感情,前句把爱情比喻为像春蚕抽丝一样,后句表明离别的相思与情爱,这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第4题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A. 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 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 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正确答案】AA项应是新月派诗人的创作特点。
第5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A. 乐府B. 词C. 赋D. 散曲【正确答案】D第6题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B.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C. 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D. 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正确答案】C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
第7题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A. 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 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C. 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D. 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正确答案】D《种树郭橐驼传》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至吏治上去,揭示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自考是现代学习方式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想要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学习者来说,自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各个考试科目中,语文是学习者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
为了帮助自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文章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文章正文】: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城”。
扬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曾经是古代福建行省六路总督的所在地。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
扬州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东南部的黄金旅游区,境内风景秀丽。
比如,古老而繁华的扬州老城区,拥有数不尽的古代建筑和文化景点;四季如春的瘦西湖,是享受悠闲旅行和观光的好去处;扬州瘦西湖汤山景区更是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是扬州的一颗明珠。
此外,扬州的美食文化也非常有名,扬州菜以其精湛的刀工和独特的口味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扬州的糖画、花雕酒等特色美食也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1. 扬州被誉为什么?2. 扬州拥有哪些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3. 扬州的瘦西湖汤山景区有何特点?4. 扬州菜以什么而闻名?【答案】:1. 扬州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城”。
2. 扬州拥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3. 扬州瘦西湖汤山景区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是扬州的一颗明珠。
4. 扬州菜以精湛的刀工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
第二部分:填空题根据所给的句子或段落,填写正确的词语。
1.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其中_________标准审定。
2. 学习语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修辞__________和文学鉴赏能力。
3. 这位作家的作品结构紧密,叙事__________秩序井然,引人入胜。
4. 在《水浒传》中,武松_________疾风一样地冲过去,一拳把虎头怪砸倒在地。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A.给人吃B.食物C.以hellip;hellip;为食D.吃2.下列*,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D】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D】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A】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D】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C】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B】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C】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C】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B】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D】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C】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B】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D】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A】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C】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
06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题及答案

06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题及答案第一篇:06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题及答案祝您学业、事业成功!06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时,所采用的论据之一是()A.颛臾是鲁国的“社稷之臣”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作为家臣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D.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2.先秦散文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这一论辩手法的是()A.《孟子》B.《论语》C.《战国策》D.《庄子》3.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拒谏”,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A.新法是“受命于人主”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4.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A.对比与例证B.类比与对比C.演绎与类比D.例证与演绎5.下列《选择与安排》的引文,用来论证“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的是()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B.“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C.“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D.“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6.下列《今》中的语句,通过演绎法来论证“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论点的是()A.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B.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C.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和空间D.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8.《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9.《种树郭橐驼传》所要警诫的对象是()A.“好烦其令”的“长人者”B.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C.“辍飧饔以劳吏”的百姓D.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者10.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姐姐D.爱尔克的灯光 11.《诗经。
2023年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

2023年4月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结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是A.《八声甘州》B.《一句话》C.《摸鱼儿》D.《雨巷》(三)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少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四)《垓下之围》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因索是I,兵少;2,天亡我:3,将叛离:4,我战略失误;(五)”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见解”是一种I,丰富心里想象力的好办法;2,摆脱心理郁闷的好方法正常的人显而易见的,是不必深思就能得出来的结论。
2,艺术上,婉曲的风格:思想上,境界深远。
3,摆脱某些武断见解的好办法;4,外出旅游的好办法。
(六)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1,心理描写:2,比方描写3,议论描写:4,侧面描写;(七)《秋夜》中要敬奠的是1.枣树:2,小粉红花:3,小青虫:4,天空;(A)《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九)属于理论论据的材料是I,韩愈“唯陈言之务去“2,郭沫若改剧本3,贾岛“推敲”的例子4,王若虚改李广射虎(十)运用反衬手法的是I,《香市》2,《都江堰》3,《垓下之围》4,《先妣事略》(十一)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因素在于1,树立自己的权威;2,塞维图斯不听话:3,厌恶塞维图斯;4,深信自己不会错:(十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重要论证方法是I,归纳法;2,演绎法;3,对比法;4,类比法:(十三)《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十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I,为做官提供方便2,研究高深学问3,有助F学生得到毕业文凭:4,为发财提供方便;(十五)”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b对比法:2,类比法;3,演绎法;4,归纳法:(十六)马伶在《鸣风记》中扮演的是A.严尉B.杨继盛C更盲D.顾秉谦(十七)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A.是处红衰翠减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十八)《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克服愚施见识的主线途径是I.树立宇宙有限的观念2,树立宇宙无限的观念:3,树立人的结识无限的观念;4,树立宇宙有限,人的结识无限的观念;(十九)《吃饭》一文本要论点是1.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2,吃饭要有音乐:3,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4,吃饭有时像结婚;(二十)《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1,”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2,“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WORD[五篇范例]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WORD[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6068a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6.png)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WORD[五篇范例]第一篇: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WORD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2.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3.《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4.《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5.《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6.“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7.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8.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9.《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10.《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日”的“太史公”指的是【】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语文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迫不急待C. 迫不急待D. 迫不急待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活动搞好。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热爱劳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自然形成。
B.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自然形成,比喻默默付出的人。
C.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自然形成,比喻默默付出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
D.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自然形成,比喻默默付出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也指教育者的影响。
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书中的贾宝玉是贾府的嫡长孙。
C.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
D.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C.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D. 王维的《送别》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江水流春去欲尽D. 月落乌啼霜满天8.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9. 下列关于《水浒传》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B. 书中的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首领。
C. 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第一个上梁山的。
D.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A. 走一千里路,要从脚下开始。
B. 走一千里路,要从脚下开始,比喻做事要从头开始。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6年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6年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2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A.类比法B.概括法C.例证法D.演绎法2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A.感情的起伏不定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2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2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2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A.吃饭有很多功用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中华考试网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B.地点统一性联想C.相似性联想D.对比性联想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转: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考试(3)

大学语文模考试卷(二)(课程代码04729)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庄子用“垒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 演绎法B. 例证法C. 对比法D. 类比法2.最早高度评价和提倡小说创作的作家是()A.梁启超B.铁凝C.胡适D.陈独秀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其文章既善于巧设陌生化比喻,又好广征博引的学者型作家是()A. 戴望舒B.钱钟书C. 鲁迅D. 茅盾4.《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的一个传统表现手法是()A. 主客问答B. 骈散相间C. 排比铺陈D. 韵律和谐5.《一句话》中,用火山爆发来暗喻民众革命,与这种表现手法无关的一项是()A.隐喻B.比拟C.象征D.暗示6. 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梦如呓,如聋如哑7.《香市》中“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两句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反衬B.侧面烘托C.类比生发D.象征暗示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寄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 自然天成B. 融情入景C. 移情于景D. 因情造景9.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以“推敲”的典故为例,说明()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斟酌文字其实就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D.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10. 爱因斯坦认为摆脱生活空虚的途径是()A.以安逸和享乐为生活目的B.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C.对人对己都采取宽容的态度D.与所有的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11.侯方域《马伶传》中,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C.刻苦磨练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12. 《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比照、演绎B.演绎、归纳C.类比、演绎D.比照、归纳2.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诘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朽,而我不腐朽,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那么,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C.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D.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3.以下《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的是A.孔子B.老子C.伊尹D.孟子4.《冯谖客孟尝君》中,总体而言,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目的是A.不甘无所事事B.为赡养老母而求助C.要求优裕生活D.有意试探孟尝君5.《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其中“养人”指的是A.治民B.养生C.侍奉官吏D.养育后代6.以下《前赤壁赋》中的语句,与《诗经》有关的是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7.《哭小弟》中将整篇文章主旨升华的语句是A.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B.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C.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D.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8.《都江堰》中“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所指的是A.他的学问还不够清晰,难以被人理解B.他的治水理论比现在更全面、更严密C.他的学问局限于水利,其他方面有所欠缺D.他的治水理论直到现在仍有指导意义9.《蚂蚁大战》最后说:“至于我目睹的这场大决战,发生于总统波尔克任内,时间在韦伯斯特制订的逃亡奴隶法案通过前5年。
”这句话的深层用意在于A.记录蚂蚁大战发生的详细日期B.说明作者对逃亡奴隶法案的不满C.学习吉尔贝和斯宾塞的记录方式D.以蚂蚁大战“微言”社会和历史10.《蒹葭》属于《诗经》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11.从《饮酒》(其五)的内容看,它的创作时间是在陶渊明A.步入仕途之前B.任江州祭酒时C.任彭泽县令时D.归隐田园之后12.以下《行路难》(其一)的诗句中,运用了吕尚典故的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13.《长恨歌》所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秘誓今生来世两情相守的地方是A.蓬莱宫B.太液池C.昭阳殿D.长生殿14.《早雁》中表现敌人猖狂、朝廷无能,以致边民有家难归的一联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15.以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归思难收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D.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16.以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的景物中,标志着“春又归去”的是A.烟柳B.落红C.芳草D.蛛网17.以下《再别康桥》诗句中,诗人以物自喻的是A.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B.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C.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D.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8.以下《我愿是一条急流》诗句中,描述“云朵”、“大旗”的是A.穿过崎岖的道路B.在旷野的上空,疲倦地傲然停立C.耸立在高山之巅D.在幽谷中隐藏,饱受风雨的打击19.《哦,香雪》中热情地劝香雪留在话山口站自己亲戚家住一夜再回台儿沟的人是A.中年女乘务员B.“北京话”C.女大学生D.凤娇20.以下小说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安排故事构造的是A.《断魂枪》B.《麦琪的礼物》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秋水》(节选)主要构思特点的是A.借助两个历史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论说B.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C.由小到大逐层推进D.援譬设喻广征博引2.下列出现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成语中,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A.终南捷径B.问心无愧C.以身作则D.开诚布公3.下列《我的世界观》语句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透彻感悟的是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B.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C.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D.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4.《垓下之围》中,展现项羽知耻重义性格特点的情节是A.四面楚歌,霸王别姬B.东城快战,连斩数将C.嗔目而叱,吓退杨喜D.愧见父老,自刎乌江5.《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事迹,又记张巡轶事。
这样的叙述方法是A.顺叙B.分叙C.插叙D.倒叙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极力推行胡服的主要原因是A.朝中重臣的推荐B.胡服更漂亮舒适C.赵武灵王的偏爱D.有利于骑马作战7.下列表述中,说明了《先妣事略》艺术特色的是A.情节一波三折B.场面有声有色C.语言简洁省净D.行文夹叙夹议8.《秋夜》中表现黑暗势力色厉内荏的语句是A.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B.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C.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D.鬼映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9.下列现代著名作家中,其作品以控诉旧礼教、歌颂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而著称的是A.茅盾B.巴金C.钱钟书D.施蛰存10.《哭小弟》中说小弟“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
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词语解释题 4. 简析题 5. 作文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正确答案:B解析:体现孟子政治思想的是B项。
A项是孔子的主张,C项是法家的思想,D项是道家的思想。
答案为B。
2.体现蔡元培先生以德治校思想的是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敬爱师友D.做官发财正确答案:B3.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批评“套板反应”的用意是要求我们A.阅读和写作都要注意词语的联想意义B.文章语言贵在创新C.阅读和写作都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D.写文章要注意斟酌词语正确答案:B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战国策》正确答案:D5.与“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构成类比关系的句子是A.其莳也若子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D.其置也若弃正确答案:D解析:A项用栽树要像爱护子女一样来类比做官要爱护百姓;B项用其他种树人对树木爱护得过分来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C项用种树要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本性充分发挥来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D项用把树栽好把它搁置在旁边来类比治国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答案为D。
6.《马伶传》中描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所起的作用是A.烘托B.反衬C.递进D.呼应正确答案:B7.赵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是A.赵武灵王说服了公子成B.赵武灵王的改革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并采用了正确方法C.“四海一家”政策D.大臣的倾力支持正确答案:B解析:要注意“根本”一词,A、C、D项是局部的次要的原因,B项才是根本原因,含有理论和措施两个方面。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王维C. 孟浩然D. 杜甫答案:A3.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的四个字是:A. 金玉良缘B. 莫失莫忘C. 不离不弃D. 寿山福海答案:B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子夜》D. 《故事新编》答案:C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答案:A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昌龄D. 李商隐答案:B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收录的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A. 宫廷乐歌B. 民歌C. 祭祀歌曲D. 颂德诗歌答案:B8. 下列哪部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A. 《家》B. 《春》C. 《秋》D. 《子夜》答案:D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诗人的观点?A. 李白B. 白居易C. 杜甫D. 苏轼答案:B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B. 人太精明了,就没有朋友C. 过于清洁的环境不适合生物生存D. 人应该宽容大度,不应过分苛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司马迁1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中的名句,其中“窈窕”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美好14.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前身是_________。
答案:绛珠仙草1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韩愈的名言,这句话强调的是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导读:本文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 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
A.象征法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A.烘托铺垫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 )。
A.研究高深学问B.教育青年志士C.研究西方学问D.做官致富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和类比B.演绎和类比C.归纳和演绎D.类比和对比5.《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
A.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区别C.梁惠王的治国方法D.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6.《秋水》中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得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7.“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
A.《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8.《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满招损,谦得益10.从整体上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失天下、先盛后衰来证明论点属于( )。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12.《论毅力》一文中列举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其目的在于( )。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C.显示毅力大小结果的差异D.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事业成功1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 )。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14.《论毅力》中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说理方法是( )。
A.归纳法B.正反对举C.层递D.演绎15.在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学生们大多数就读( )。
A.文科B.理科C.法科D.医科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
A.为做官提供方便B.研究高深学问C.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D.为发财提供方便17.蔡元培教育当时北大的青年学生不要( )。
A.以诚相待B.敬礼有加C.不敬师友D.互相亲爱18.《容忍与自由》中陈独秀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年龄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批判“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19.《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20.《容忍与自由》中宗教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证明观点的方法属于( )。
A.例证法B.类比法C.对比法D.演绎法 1.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4.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5.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是指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选项C不全面,选项D是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所以答案选B.6.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而孔子、孟子是人,因此按照三段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了。
7.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秋水》中有“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由此而来。
8.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的情况,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是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9.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余可以看作是论据。
10.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庄宗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来说明道理的。
1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得与失、盛与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情况。
文中列举了“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之人”五种人的五种结果,用以突出毅力至强才能事业成功的道理。
13.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在提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中心论点后,又强调了“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的观点。
1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章中始终贯穿着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等等的对比。
15.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页文章第二段内容。
16.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作者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不是为做官发财提供条件的。
1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明显错误,选项ABD都是蔡元培所提倡的。
18.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章通过陈独秀的例子说明了“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的观点。
19.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CD是本文的分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引用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例子说明了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属于例证法。
【第二篇】2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
A.类比法B.概括法C.例证法D.演绎法2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
A.感情的起伏不定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2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2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2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
A.吃饭有很多功用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B.地点统一性联想C.相似性联想D.对比性联想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B.孟尝君C.齐王D.梁王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B.决战楚汉C.东城快战D.霸王别姬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 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B.决战楚汉C.自刎乌江D.霸王别姬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C.心理描写D.行为描写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C.吾不害其长而已D.不抑耗其实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动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B.当时社会的动乱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2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
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2.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2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 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
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
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