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绘本教学课例分析》教案
小学绘本教案完整版——
小学绘本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章节《爱心树》。
本章节通过讲述一棵爱心树长期无私奉献的故事,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培养爱心。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绘本、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特点、讨论故事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绘本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角色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爱心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重点:阅读绘本,分析角色特点,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爱心树绘本、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真实的爱心树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情节,关注角色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的爱心树形象,让学生理解爱心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爱心树,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寓意,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表达练习:学生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爱心树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绘本故事梗概,包括主要角色、情节发展等。
2. 黑板右侧:爱心树形象描绘,突出无私奉献的精神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爱心树》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爱心树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爱心树”,学会感恩和回报。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孤寡老人等,将爱心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绘本赏析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绘本赏析课二、教学对象大班幼儿三、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绘本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
3. 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表达对绘本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绘本:《小熊宝宝去森林》2. PPT课件3. 彩色画笔、画纸4. 小组讨论表格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书名。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对这本书有什么好奇的地方?(二)阅读绘本1.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边读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 提问:小熊宝宝为什么要去森林?在森林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三)讨论与分析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讨论表格,引导幼儿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小熊宝宝在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动物?b. 小熊宝宝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c. 小熊宝宝是如何与动物们相处的?2. 小组讨论结束后,请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绘画创作1. 教师分发画笔和画纸,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2. 提醒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注意细节,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
(五)展示与评价1.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发挥想象力。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次绘本赏析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
2. 提问:你们从绘本中学到了什么?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会怎样运用绘本中的美好品质?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容。
2. 在讨论与分析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绘画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故事情节分析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故事情节分析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讨论和分析。
本文将针对绘本阅读教学设计中的故事情节分析,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设计。
一、故事情节梗概在进行故事情节分析前,首先需要对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梗概描述。
梗概是对整个故事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以下是一个例子:绘本名称:《小红帽》梗概:故事讲述了小红帽到奶奶家的途中遇见大灰狼,大灰狼先到奶奶家,吃掉了奶奶,然后假扮奶奶,欺骗小红帽。
最后,小红帽通过观察大灰狼的外貌和声音,识破了大灰狼的伪装,并得到了及时救援。
二、故事情节分析1. 引入故事背景和角色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绘本的背景和角色,比如:“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有哪些角色?”学生可以回答:“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主要角色有小红帽、大灰狼和奶奶。
”2. 故事情节展开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展开,即主要事件和转折点。
在《小红帽》这个例子中,可以问学生:“故事的主要事件有哪些?哪些地方发生了转折?”学生可以回答:“主要事件有小红帽遇见大灰狼、大灰狼吃掉奶奶、大灰狼假扮奶奶,转折点在小红帽识破大灰狼伪装和得到救援。
”3. 问题与解决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绘本中的问题与解决。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分析绘本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在《小红帽》这个例子中,可以问学生:“你认为故事中的问题是什么?小红帽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可以回答:“问题是大灰狼假扮奶奶想要吃掉小红帽,小红帽通过观察外貌和声音,识破了大灰狼的伪装,并得到了救援。
”4. 故事情节的意义和启示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提问,鼓励学生总结并表达故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心理诉求。
小学传统绘本赏析教案模板
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绘本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学生欣赏绘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绘本阅读,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2. 学会从绘本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深入挖掘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传统绘本若干3. 讨论记录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中国传统绘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绘本的认识,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绘本的特点。
二、绘本阅读1. 教师选取一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绘本,如《孔融让梨》,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
2. 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绘本赏析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绘画风格等方面分析绘本,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传统绘本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传统绘本?它们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绘本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本。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绘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3. 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绘本创作。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本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在绘本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从绘本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分析问题绘本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绘本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谈谈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看法。
二、阅读绘本1. 学生分组阅读绘本,注意观察人物、情节和主题。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各自的理解。
三、分析问题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绘本故事中的问题,如人物遇到的问题、情节发展中的问题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四、解决问题1. 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是针对绘本故事中的问题,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完善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绘本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阅读绘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案范文:《小猪佩奇》分析问题绘本教案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小猪佩奇》这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谈谈自己对《小猪佩奇》的看法。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及分析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及分析绘本阅读一直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本文将针对绘本阅读进行教学设计及分析,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1. 确定目标: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学生的阅读目标,如提高词汇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等。
根据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绘本进行教学。
2.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情境设置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阅读环境。
例如,在绘本中引入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提问导读: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预测和思考。
例如,可以问学生:“你认为这本绘本的主题是什么?你猜猜主人公会遇到什么问题?”4. 细节解读:在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画和细节,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通过对绘本细节的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5. 阅读交流:在学生阅读完成后,可以安排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他们可以分享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倾听和学习。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二、绘本阅读的教学分析1. 培养阅读兴趣:绘本阅读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通过绘本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主动阅读的习惯的养成。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绘本中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学生的理解。
通过绘本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绘本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培养阅读策略:绘本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阅读策略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通过绘本阅读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
学习绘本阅读小学绘本阅读教案
学习绘本阅读小学绘本阅读教案绘本阅读是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绘本的图文结合,孩子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同时也提升了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以下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绘本阅读教案。
一、教案背景与目标1. 教案背景:绘本阅读教案旨在培养小学生对绘本的兴趣并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 教案目标:- 提高小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推理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绘本,并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
2.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绘本(5分钟)- 按照绘本的主题、作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进行介绍;- 鼓励学生观察绘本封面、标题、插画等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预测故事情节(10分钟)- 让学生观察绘本内页的插图,并提问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 鼓励学生根据插图中的细节推测可能发生的情节。
步骤三:朗读绘本(15分钟)- 教师朗读绘本,语速适中,语调生动,引导学生投入故事情境;- 学生同时跟读,增加语感和语音准确性。
步骤四:理解绘本(20分钟)- 设计绘本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角色、情节等要素;- 鼓励学生通过绘本内容解答问题,培养综合理解能力。
步骤五:图文匹配(15分钟)- 将绘本中的文字抽取出来,与对应的插图进行匹配;- 培养学生对文字和图像的理解和联系能力。
步骤六:情景表演(20分钟)- 将绘本中的关键情节进行选择,并指导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步骤七:绘本创作(15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绘本中的一个情节或故事;- 提供相关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插图。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2. 教学反思:-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提供差异化指导;-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小学美术《绘本》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绘本》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看过哪些有趣的绘本故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绘本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绘本的基本概念。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叙事艺术形式,它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简练的文字讲述故事。绘本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绘本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绘本如何通过图像和文字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以及它如何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本草图。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绘本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角色设计与表现: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独特且有吸引力的角色形象,运用线条、色彩、表情等元素进行表现。
-绘本故事的构思与表达:引导学生学会故事情节的构思,如何通过图像和文字有效传达故事情感。
2.教学难点
-角色形象的创意设计:学生往往在角色设计上缺乏创新,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观察生活,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意。
-绘画表现技巧: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氛围,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绘本课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绘本课例:XX绘本》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
(2)绘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掌握。
2. 教学难点:(1)绘本故事中人物情感的表达。
(2)绘本故事主题的提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书、教具等。
2. 学生:提前预习绘本故事,准备好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绘本故事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绘本故事有什么期待?2. 阅读绘本(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故事,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学生朗读绘本故事,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3. 分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4. 角色扮演(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各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进行点评。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绘本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好。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六、作业布置1. 阅读其他绘本故事,撰写读后感。
2. 观察生活中的美好,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绘本分析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XXX绘本分析导读》二、教学对象大班幼儿三、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封底等。
2. 通过分析绘本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3. 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的情感和艺术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绘本内容,掌握绘本的基本结构。
2. 通过观察、分析,感受绘本中的情感和艺术美。
难点: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2. 引导幼儿将绘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绘本封面、目录、正文、封底等图片。
2. 绘本实物或图片。
3. 讨论卡片、绘画材料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猜猜这本书会讲什么故事?”2. 教师简要介绍绘本作者和出版社,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
(二)绘本分析1. 教师逐页展示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绘本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3. 教师针对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的喜怒哀乐。
(三)互动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如果你是书中的角色,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2. 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绘本的主要内容,强调绘本中的情感和艺术美。
2. 教师引导幼儿将绘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绘本中的另一个故事,与家长分享你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在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绘本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师关注幼儿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为今后类似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小学故事绘本讲解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二年级教材:《小熊的彩色世界》绘本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绘本中的角色,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绘本中的色彩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绘本中的色彩知识。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绘本中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变化。
2. 能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小熊的彩色世界》绘本2. 彩色画笔、画纸3. 角色扮演道具4. 彩色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小熊的外貌和背景。
2. 提问:你们知道小熊在哪里吗?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颜色?二、故事讲解1. 教师讲述故事开头,引导学生理解小熊的颜色是如何来的。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故事,注意观察故事中的色彩变化。
三、讨论与分享1. 教师提问:小熊为什么想要更多的颜色?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四、色彩知识学习1. 教师介绍绘本中的色彩知识,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五、绘画活动1. 学生根据所学色彩知识,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小熊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是小熊,你们会想要什么颜色?二、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讨论与分享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快乐?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体验。
四、创作活动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
绘本细致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角色特点以及故事背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XX绘本》一本。
2.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故事角色头饰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书?你们猜猜这本书里会讲一个什么故事?”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主题。
(二)绘本阅读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2.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3. 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如:“故事里的主人公感到高兴吗?为什么?他遇到了困难,你是怎么帮助他的?”2.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强调故事中的道德品质。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拓展活动,如:“如果你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或“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你是怎么处理的?”3. 幼儿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感体验和拓展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价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在小学阶段,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绘本阅读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小学绘本阅读教学的设计和反思展开,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反思对已经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改进。
一、教学设计1. 目标设定通过绘本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2. 绘本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绘本。
绘本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目标,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3. 教学方法(1) 朗读和讨论:教师朗读绘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和读取文字内容,然后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2) 创意绘画:鼓励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创意绘画或插图,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绘本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以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4. 拓展活动在绘本阅读教学之外,可以组织相关的拓展活动,如绘本阅读比赛、绘本分享会等,以加深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和兴趣。
二、反思与改进1. 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和口头表达来评判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同时,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也是评估的重要依据。
2. 教学反思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进行全面反思。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调整。
例如,是否选用了合适的绘本,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3. 深化阅读教学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应当不断深化和拓展绘本阅读教学。
可以引入更加复杂和深入的绘本,提高学生的阅读难度和深度理解能力。
4. 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作品和表达评估方式,可以引入其他形式的评价,如书面反思、学生自评等。
绘本赏析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绘本赏析课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绘本赏析,引导幼儿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表达和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绘本故事的情感共鸣,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绘本的结构、内容、画面及寓意。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绘本的深层含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设备、绘本教材、课件。
2. 幼儿:提前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的图画和文字。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吗?封面上的图画有什么特点?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绘本赏析1.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边读边讲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画面中的细节,感受画面的美。
3. 提问:绘本中的角色有哪些?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4.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讲解绘本的寓意。
(三)互动讨论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故事中的角色做得对吗?为什么?2. 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3.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
(四)延伸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
2.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五)总结1. 教师总结绘本赏析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绘本的价值。
2. 引导幼儿反思:通过这次绘本赏析,你们学到了什么?3. 鼓励幼儿多阅读绘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2. 关注幼儿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本赏析课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延伸活动等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小学语文精读绘本教案及反思
小学语文精读绘本教案及反思标题:小学语文精读绘本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绘本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语言表达。
难点:文字组织、文学素养培养。
教学准备:1. 绘本:选择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情节丰富、词汇量适中的绘本。
2.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用于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和分析。
3. 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思路和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绘本封面和一两张精彩插图,引起学生对绘本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关于绘本封面的观察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阅读和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整个绘本,注意细节和情节转折点,并在内心构建故事框架。
2. 收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安排时间进行解释和解答。
讨论和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
教师提出几个能引发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例如:主题、角色特点、故事发展等。
2.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
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起伏和高潮,帮助学生把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线索。
语言表达(15分钟):1. 引导学生用书写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例如:以主人公的视角、改编故事结局等方式。
3. 收集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相互交流和阅读,提供互相反馈和改进意见。
反思与展望(5分钟):1.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分享对绘本的理解和收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并肯定他们在阅读、分析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阅读更多的绘本,提高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案反思:1. 教案目标的达成度如何?2. 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绘本的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3.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4. 是否有其他适合本教案的绘本可以推荐?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绘本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故事分析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绘本课堂讲解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绘本阅读与鉴赏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来源:《小学生绘本阅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绘本阅读,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学会从绘本中提取信息,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绘本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同情心。
教学重点:1. 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2. 提取绘本中的关键信息。
3. 运用绘本中的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绘本中的象征意义。
2. 创意性地运用绘本元素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1. 绘本教材:《小学生绘本阅读》2. 多媒体课件3.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彩等)4.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简要介绍绘本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绘本。
二、阅读绘本1. 教师朗读绘本故事,学生跟随朗读。
2. 学生跟随教师提问,教师解答。
三、讨论与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绘本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绘画创作1. 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二、绘本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绘本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1. 学生根据绘本内容,创作故事续写或改编。
2.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
四、成果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包括绘画和故事创作。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阅读与鉴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案例故事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绘本的名称。
(2)简要介绍绘本的作者和出版社。
2. 阅读绘本(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绘本,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3. 分析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 语言表达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口头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5. 创意绘画(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故事中的角色设计服装、道具等。
(2)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展示自己的作品。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2)教师推荐类似绘本,让学生课后阅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复述故事、口头表演等方面的表现。
3. 创意绘画:评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意和作品完成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
2. 教师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阅读兴趣、表达能力等。
3. 教师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冬季绘本故事讲解教案
小学冬季绘本故事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冬季的特点和变化。
2.学习和理解冬季主题绘本故事的内容。
3.培养学生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兴趣。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绘本故事:《小鼹鼠找朋友》2.图片:冬季景色、动物等相关图片。
3.教具:PPT、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冬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冬季的特点和变化,激发学生对冬季的兴趣。
2.导入绘本故事(10分钟)教师出示《小鼹鼠找朋友》的封面,并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阅读绘本故事(20分钟)教师以朗读的形式讲解整个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
4.理解故事情节(1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观察力。
5.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放映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感受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6.语言表达(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用分角色复述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与学生交流故事中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表达自己在故事中产生的情感反应。
8.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提供与冬季主题相关的其他绘本故事,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并要求学生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从绘本故事中了解到冬季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了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兴趣,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中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与绘本故事进行互动和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绘本故事听读教案及反思
小学绘本故事听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学绘本故事听读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绘本故事,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
2. 准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以便展示绘本故事的图片和文字。
3. 准备录音设备或电子设备,以便播放绘本故事的录音。
4. 准备与绘本故事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激发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兴趣。
步骤二:听读绘本故事(15分钟)1. 播放绘本故事的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听读。
2. 在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生词意思。
3. 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的重要细节和情感表达。
步骤三:理解与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提问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步骤四:口语表达(10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
2. 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表达,及时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提供与故事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如填空题、选择题、绘画等。
2. 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创作自己的故事、绘本或漫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分享学生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步骤六:反思与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绘本,点亮心灯
——小学绘本教学课例分析
半坡店乡南街小学李艳
本次,我所备的专题是小学绘本教学课例分析。
提及绘本教学案例,我认为首先应当了解的是绘本。
在我们这些边远的农村,别说孩子,甚至有的老师还没接触过绘本,所以本专题从走近绘本出发,借具有代表性的绘本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我的专题分绘本的内涵、绘本的教学定位、教学课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四大块。
第一板块是(一)绘本的内涵,在这一板块里,我将从绘本的的核心理念、起源及绘本的结构特点来和大家一起走近绘本。
(一)绘本的内涵
一、说说绘本
1、核心理念:文字能讲故事,图画也能讲故事!
2、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
3、绘本的起源
4、绘本的特点
绘本里有两个语言系统。
一个是以文字表述的故事,另一个是绘画描述的故事。
因此,和文字书不一样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
下面,我请大家来判断一下,下面两组画面和文字,哪幅是课文中插图,哪幅是绘本中的图画。
第一幅《雪孩子》: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
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第二幅《我的兔子朋友》:我们还是够不着那架飞机,兔子说:“老鼠,别担心,我有办法!”。
第一幅图,图画描绘的是文字的内容,从图中读不出更多的内容和内涵。
第二幅图,虽然文字很简洁,也很朴素。
但图画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和内涵。
在这页上,兔子为了够着树上的飞机,让动物朋友叠起了罗汉,架起了一架“动物梯子”。
本来,架动物梯牛趴在大象身上,鸭子站在犀牛身上,梅花鹿的脚搭在鸭子身上,狗熊踩在梅花鹿身上,河马蜷缩子取飞机,方法虽笨拙了些,也无可厚非。
关键是这梯子的架构,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大小动物们混杂在一起,根本没有我们大人的那种大的在下面,小的站上面的搭梯子逻辑。
这的画面,充满了童趣,带给
读者全然不同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
图画在讲述更为有趣的故事。
说到这儿,大家是否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绘本中的图和文同等重要,绘本阅读,不仅是读文,还要读图,甚至可以说,更要读图。
二、绘本的结构特点
绘本的完整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
1、封面
封面是一本绘本的外观,上面注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绘本的封面。
有时,绘本的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
如《花婆婆》、《我爸爸》。
2、环衬
“环衬”,又被称为“蝴蝶页”。
环衬是最容易被漏看的一页!但是其实环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的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内容正文故事息息相关。
前后环衬遥相呼应,有时还会提升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结尾。
环衬有时还会起到“幕布”的作用,有时则为故事营造氛围,提供暗示。
例如,《花婆婆》的环衬是绿色,意味着花婆婆种下了希望。
3、扉页
扉页又叫书名页,除了文字信息之外,扉页上还会有图画,这些图画有时会告诉你这本绘本的主人公。
如:《鸭子骑车记》
4、正文
扉页之后就进入正文了。
5、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却不是这
样。
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如《鸭子骑车记》说起绘本,便想起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教授的一句话:安排好童年阅读,就是安排好孩子的一生。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在走进学校,走近家庭,走近孩子。
可以说,绘本阅读,开辟了孩子阅读的新空间,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营养大餐。
接下来,我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低年级绘本的教学定位
一、在倾听、观察、想象、体验中培养阅读兴趣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篇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认识新书中,我设计了让孩子先读它的封面,看封面上有什么?猜猜这本书可能写什么?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掌握“猜想”这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再如:在引导孩子阅读时,我引入情境,让孩子练习说话。
翻开第一页,猜猜小兔想干嘛呢?你躺在床上时会跟爸爸妈妈说说话才睡觉吗?说些什么呢?充分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因为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出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
二、培养欣赏、表达、沟通、分享的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引领孩子看书,并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和看法,把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分享阅读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中的联想体验,学会感恩环节,设计了:联系生活,用语言来表达情感。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了谁?他为你做了什么呢?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和看法,把自己的见解与别人
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分享阅读的快乐。
三、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增进生活经验。
图画书的内容多采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态,以及许多无法直接获得的生活体验,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
我在拓展延伸环节安排了推荐阅读:《逃家小兔》以上是我对小学低学段绘本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总之,绘本,是快乐的种子,是幸福的种子,是最美的种子。
朋友们,我们要点亮孩子的心灯,做好孩子们阅读的领路人,让阅读伴随孩子们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