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回复与再结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17 15
3.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d取决于形核率N 和长大速率G,它们之间有下列关系: d=C(G/N)1/4 C为系数 可见:N↑,G↓,d↓。即凡影响N、G的因 素,均影响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
2014-2-17 16
(1)变形度:
2014-2-17 10
长大 晶核形成之后,借界面的移动而向周围畸变 区域长大,直到全部形成无畸变的等轴晶粒为止, 再结晶即告完成。 界面迁移的推动力是无畸变的新晶粒与周围 畸变的母体之间的应变能差。
2014-2-17
11
2. 再结晶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再结晶温度: 冷变形金属开始进行再结晶的 最低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 对纯金属:T再=0.4T熔(K) K= ℃ + 273 如:Fe:T熔=1538℃ T再=0.4(1538+273)-273=451.4℃ 一般再结晶退火温度比T再要高出100~ 200℃,目的:消除加工硬化现象。
复到变形前低自由能状态的趋势,但在室温下,
因温度低,原子活动能力小,恢复很慢,一旦受 热,温度较高时,原子扩散能力提高,组织、性 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2014-2-17 3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分为三个阶段:
回复: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 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 阶段。在此阶段,组织:由于不 发生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晶粒的 形状和大小与变形态相同,仍为 纤维状或扁平状。性能:强度与 塑性变化很小,内应力、电阻明 显下降。
热加工不当,亚共析钢中的F与P会呈层状分 布,在层与层之间还有一些被拉长的夹杂物, 这种层状分布的组织称为“带状组织”,见图 7.26。 带状组织具有严重的各向异性,使性能变 坏。严重时报废,轻微时用扩散退火或正火消 除。 防止方法: ①不在两相区变形; ②减少夹杂元素含量。
2014-2-17 27
2014-2-17 12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有:
(1)变形程度:随冷变形程度增加,储能增多, 再结晶的驱动力增大,再结晶容易发生,再结晶 温度低。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T再趋于一定 值,见图7-13。
T再
变形度%
2014-2-17 13
(2)原始晶粒尺寸:原始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 有利于形核;另外,晶粒越细小,变形抗力越大, 变形储能高,再结晶驱动力越大,容易发生再结 晶,使T再降低。
小
结
1.概念 再结晶,冷加工,热加工。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再结晶温度:T再=0.4T熔(K) 再结晶退火温度: T再+(100-200)℃ 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5点。
3.金属的热加工: 判断冷热加工;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 影响;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2014-2-17 28
17
2014-2-17
晶粒尺寸
(2)退火温度:提高退火温度,使再结晶速 度加快,晶粒长大。 (3)原始晶粒:越小,越均匀,则变形后晶 粒破碎程度越均匀,再结晶后的晶粒越细。 (4)合金元素和不熔杂质:越多,会阻碍 再结晶晶粒长大,则再结晶晶粒越细小。 (5)加热速度:越快,再结晶温度越高,推迟 再结晶形核和长大过程,所以再结晶晶粒细小。
1) 形成“流线”,出现各向异性 夹杂物一般沿晶界分布,热加工时,晶粒变形, 夹杂物也变形,晶粒发生再结晶形成等轴晶粒,而
夹杂仍沿变形方向呈纤维状分布,这种夹杂的分布
叫“流线”。出现流线使性能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
因此热加工时应力求使工件具有合理的流线分布。
2014-2-17
26
2) 形成“带状组织”
2014-2-17 9
再结晶形核机制有三种:
晶界弓出形核机制:对变形度较小的金属,多 以这种方式形核。见图7.7 亚晶合并机制:在变形程度较大且具有高层错 能的金属中,多以这种机制形核。见图7.8 亚晶蚕食机制:在变形度很大的低层错能金属 中,多以这种机制形核。见图7.9 总之,三种形核机制都是大角度晶界的突 然迁移。不同的是获得大角度晶界的途径不同
2014-2-17
18
7.4 晶粒长大
再结晶后,再继续保温或升温,会使晶粒进一步长大。
1.晶粒的正常长大:表现为大多数晶粒几乎同时逐渐均匀长大。 是靠晶界迁移,相互吞食而进行的,它使界面能减小,是一 个自发过程。 2.晶粒的异常长大:表现为少数晶粒突发性的不均匀长大。见图
7.21。是出现少数较大的晶粒优先快速成长,逐步吞食掉其周
2.动态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也是形核和核长大过程。动态再结晶后得 到等轴晶粒组织,晶粒内部由于继续承受变形,有较高的 位错密度和位错缠结存在,这种组织比静态再结晶组织有 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如低层错能金属:Cu、Ni、γ -Fe、 不锈钢等。 1)应力-应变曲线:见图7.24,加工硬化→再结晶软化→ 硬化=软化→动态平衡 。 2)动态再结晶机制 动态再结晶也是通过形核和核长大过程来完成的。 3)动态再结晶的组织结构 稳态期间,等轴晶粒,晶界呈锯齿状,晶内包含亚晶。
2014-2-17 20
(2)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 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向最初一样柔软, 这是什么原因?(铅的熔点为327.5℃) 经计算:T铅再=-33℃ 所以,室温下弯折属于热加工,消除了加工硬化。 热加工过程中,在金属内部同时进行着加工 硬化与回复再结晶软化两个相反的过程。
思考题
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有何变 化? 2.计算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指出纯铁 在400℃加工时,属于何种加工?并估计 其再结晶退火温度。
2014-2-17
29
2014-2-17
21
2. 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中回复与再结晶分为两类:一 类在变形终止或中断后,保温或冷却过程 中进行,称为静态回复和静态再结晶(前 面讨论的属于此类)。另一类是与变形同 时发生的回复与再结晶过程,称为动态回 复与动态再结晶。
2014பைடு நூலகம்2-17
22
1.动态回复
动态回复引起的软化过程是通过刃位错的攀移、螺位 错的交滑移、异号位错对消,使位错密度降低的结果。动 态回复过程中,变形晶粒不发生再结晶,仍保持沿变形方 向伸长,呈纤维状。如高层错能金属:Al、α-Fe、Zr、Mo、 W等。
1)应力-应变曲线:见图7.23,应力随应变增大→加工硬化 → 稳定态。 2)动态回复机制 变形量↑→位错增殖→变形温度↑→位错攀移交滑移脱钉抵 消→位错密度↓→位错增殖速率和消亡速率达到平衡。 3)动态回复时的组织结构 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呈纤维状,但内部为等轴亚晶无应变 2014-2-17 23 结构。
2014-2-17
8
7.3 再结晶
1. 再结晶过程 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 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 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 的状况,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见图7-6 再结晶是一种形核和长大过程,即通过 在变形组织的基体上产生新的无畸变再结晶 晶核,并通过逐渐长大形成等轴晶粒,从而 取代全部变形组织的过程。
原始晶粒 尺寸 临界变形量
变形量
①当变形程度很小时,晶粒大小没 有变化,因为变形量过小,造成的 储存能不足以驱动再结晶。②当变 形量达到一定值时,再结晶后的晶 粒特别粗大,把这个变形量称为 “临界变形量”,一般金属的临界 变形量为2~10%。因为金属在临界 变形量下,只部分晶粒破碎,大部 分晶粒未破碎,此时,晶粒不均匀 程度很大,最易大晶粒吞并小晶粒, 故晶粒很容易粗化。③当变形量大 于临界变形量之后,再结晶后晶粒 细化,且变形量越大,晶粒越细化。 因为变形量越大,驱动形核和长大 的储存能不断增加大,且形核率增 大较快,使G/N变小,因此细化。
材料科学基础
主讲教师:王亚男
第7章 回复与再结晶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7.2 回复 7.3 再结晶 7.4 晶粒长大 7.5 金属的热变形 小结 思考题
2014-2-17 2
回复和再结晶
金属和合金经塑性变形后,由于空位、位错等
结构缺陷密度的增加,以及畸变能的升高将使其
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高自由能状态,具有自发恢
(3)微量溶质原子:微量溶质原子可显著提高T再, 原因是溶质原子与位错和晶界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使溶质原子在位错及晶界处偏聚,对位错的滑移 与攀移和晶界的迁移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再结晶 的形核和长大,阻碍再结晶过程,因而使 T再提高。
2014-2-17 14
(4)第二相粒子:既可提高T再,也可降低T再。当 第二相粒子尺寸和间距都较大时,变形中阻碍位 错运动,提高变形储能,提高再结晶驱动力,易 发生再结晶,使T再降低;当第二相粒子尺寸和间 距都很小时,阻碍位错重排构成亚晶界,阻碍晶 界迁移,阻碍了再结晶,使T再提高。 (5)再结晶退火工艺参数:加热速度过慢或极快, 均使T再升高(过慢有足够的时间回复,点阵畸变 度降低,储能减小,使再结晶驱动力减小,T再升 高;极快因各温度下停留时间过短而来不及形核与 长大,使T再升高)。保温时间越长,T再越低。
4
R
2014-2-17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 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在此阶段,组织:首先在畸变度 大的区域产生新的无畸变晶粒的 核心,然后逐渐消耗周围的变形 基体而长大,直到变形组织完全 改组为新的、无畸变的细等轴晶 粒为止。性能:强度与硬度明显 下降,塑性提高,消除了加工硬 化,使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程度
在滑移面上有塞积的同号刃型位错;③ 需要加热到较高的
温度,使位错能产生攀移运动。
2014-2-17 7
从回复机制可以理解: 回复过程中电阻率的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过 量空位的减少和位错应变能的降低; 内应力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晶体内弹性应变的 基本消除; 硬度及强度下降不多是由于位错密度下降不 多,亚晶还较细小。
5
R
2014-2-17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晶粒长大:指再结晶结束 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在
R
此阶段,在晶界表面能的
驱动下,新晶粒相互吞食
而长大,最后得到较稳定
尺寸的晶粒。
2014-2-17 6
7.2 回复机制
1.低温回复:主要与点缺陷的迁移有关。点缺陷密度下降 2.中温回复:主要与位错的滑移有关。异号相消排列规整 3.高温回复:刃型位错产生攀移。攀移:①使滑移面上不 规则的位错重新分布,垂直排列成墙,降低了位错的弹性 畸变能;②形成沿垂直滑移面方向排列并具有一定取向差 的位错墙,产生亚晶,即多边化结构。见图7-4 多边化的产生条件:①塑性变形使晶体点阵发生弯曲;②
2014-2-17 24
3.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热加工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①热加工可使气孔、疏松焊合,提高致密度;
②热加工可消除或减轻铸锭组织、成分不均匀性;
③热加工可使粗大组织破碎并均匀分布,细化晶 粒。 所以,热加工可提高力学性能。
2014-2-17
25
(2) 热加工材料的组织特征
围的大量小晶粒,最后形成非常粗大的组织,使力学性能大 大降低,称为二次再结晶。其驱动力来自界面能的降低。
2014-2-17
19
7.5 金属的热变形
1. 冷热加工的划分 小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大于再结 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例如:
(1)钨(W)在1100℃加工,锡(Sn)在室温下加
工变形,各为何种加工?(钨的熔点为3410℃,锡 的熔点为232℃) 经计算:T钨再=1200℃,T锡再=-71℃ 所以,钨为冷加工,锡为热加工。
3.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d取决于形核率N 和长大速率G,它们之间有下列关系: d=C(G/N)1/4 C为系数 可见:N↑,G↓,d↓。即凡影响N、G的因 素,均影响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
2014-2-17 16
(1)变形度:
2014-2-17 10
长大 晶核形成之后,借界面的移动而向周围畸变 区域长大,直到全部形成无畸变的等轴晶粒为止, 再结晶即告完成。 界面迁移的推动力是无畸变的新晶粒与周围 畸变的母体之间的应变能差。
2014-2-17
11
2. 再结晶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再结晶温度: 冷变形金属开始进行再结晶的 最低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 对纯金属:T再=0.4T熔(K) K= ℃ + 273 如:Fe:T熔=1538℃ T再=0.4(1538+273)-273=451.4℃ 一般再结晶退火温度比T再要高出100~ 200℃,目的:消除加工硬化现象。
复到变形前低自由能状态的趋势,但在室温下,
因温度低,原子活动能力小,恢复很慢,一旦受 热,温度较高时,原子扩散能力提高,组织、性 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2014-2-17 3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分为三个阶段:
回复: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 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 阶段。在此阶段,组织:由于不 发生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晶粒的 形状和大小与变形态相同,仍为 纤维状或扁平状。性能:强度与 塑性变化很小,内应力、电阻明 显下降。
热加工不当,亚共析钢中的F与P会呈层状分 布,在层与层之间还有一些被拉长的夹杂物, 这种层状分布的组织称为“带状组织”,见图 7.26。 带状组织具有严重的各向异性,使性能变 坏。严重时报废,轻微时用扩散退火或正火消 除。 防止方法: ①不在两相区变形; ②减少夹杂元素含量。
2014-2-17 27
2014-2-17 12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有:
(1)变形程度:随冷变形程度增加,储能增多, 再结晶的驱动力增大,再结晶容易发生,再结晶 温度低。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T再趋于一定 值,见图7-13。
T再
变形度%
2014-2-17 13
(2)原始晶粒尺寸:原始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 有利于形核;另外,晶粒越细小,变形抗力越大, 变形储能高,再结晶驱动力越大,容易发生再结 晶,使T再降低。
小
结
1.概念 再结晶,冷加工,热加工。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再结晶温度:T再=0.4T熔(K) 再结晶退火温度: T再+(100-200)℃ 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5点。
3.金属的热加工: 判断冷热加工;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 影响;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2014-2-17 28
17
2014-2-17
晶粒尺寸
(2)退火温度:提高退火温度,使再结晶速 度加快,晶粒长大。 (3)原始晶粒:越小,越均匀,则变形后晶 粒破碎程度越均匀,再结晶后的晶粒越细。 (4)合金元素和不熔杂质:越多,会阻碍 再结晶晶粒长大,则再结晶晶粒越细小。 (5)加热速度:越快,再结晶温度越高,推迟 再结晶形核和长大过程,所以再结晶晶粒细小。
1) 形成“流线”,出现各向异性 夹杂物一般沿晶界分布,热加工时,晶粒变形, 夹杂物也变形,晶粒发生再结晶形成等轴晶粒,而
夹杂仍沿变形方向呈纤维状分布,这种夹杂的分布
叫“流线”。出现流线使性能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
因此热加工时应力求使工件具有合理的流线分布。
2014-2-17
26
2) 形成“带状组织”
2014-2-17 9
再结晶形核机制有三种:
晶界弓出形核机制:对变形度较小的金属,多 以这种方式形核。见图7.7 亚晶合并机制:在变形程度较大且具有高层错 能的金属中,多以这种机制形核。见图7.8 亚晶蚕食机制:在变形度很大的低层错能金属 中,多以这种机制形核。见图7.9 总之,三种形核机制都是大角度晶界的突 然迁移。不同的是获得大角度晶界的途径不同
2014-2-17
18
7.4 晶粒长大
再结晶后,再继续保温或升温,会使晶粒进一步长大。
1.晶粒的正常长大:表现为大多数晶粒几乎同时逐渐均匀长大。 是靠晶界迁移,相互吞食而进行的,它使界面能减小,是一 个自发过程。 2.晶粒的异常长大:表现为少数晶粒突发性的不均匀长大。见图
7.21。是出现少数较大的晶粒优先快速成长,逐步吞食掉其周
2.动态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也是形核和核长大过程。动态再结晶后得 到等轴晶粒组织,晶粒内部由于继续承受变形,有较高的 位错密度和位错缠结存在,这种组织比静态再结晶组织有 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如低层错能金属:Cu、Ni、γ -Fe、 不锈钢等。 1)应力-应变曲线:见图7.24,加工硬化→再结晶软化→ 硬化=软化→动态平衡 。 2)动态再结晶机制 动态再结晶也是通过形核和核长大过程来完成的。 3)动态再结晶的组织结构 稳态期间,等轴晶粒,晶界呈锯齿状,晶内包含亚晶。
2014-2-17 20
(2)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 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向最初一样柔软, 这是什么原因?(铅的熔点为327.5℃) 经计算:T铅再=-33℃ 所以,室温下弯折属于热加工,消除了加工硬化。 热加工过程中,在金属内部同时进行着加工 硬化与回复再结晶软化两个相反的过程。
思考题
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有何变 化? 2.计算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指出纯铁 在400℃加工时,属于何种加工?并估计 其再结晶退火温度。
2014-2-17
29
2014-2-17
21
2. 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中回复与再结晶分为两类:一 类在变形终止或中断后,保温或冷却过程 中进行,称为静态回复和静态再结晶(前 面讨论的属于此类)。另一类是与变形同 时发生的回复与再结晶过程,称为动态回 复与动态再结晶。
2014பைடு நூலகம்2-17
22
1.动态回复
动态回复引起的软化过程是通过刃位错的攀移、螺位 错的交滑移、异号位错对消,使位错密度降低的结果。动 态回复过程中,变形晶粒不发生再结晶,仍保持沿变形方 向伸长,呈纤维状。如高层错能金属:Al、α-Fe、Zr、Mo、 W等。
1)应力-应变曲线:见图7.23,应力随应变增大→加工硬化 → 稳定态。 2)动态回复机制 变形量↑→位错增殖→变形温度↑→位错攀移交滑移脱钉抵 消→位错密度↓→位错增殖速率和消亡速率达到平衡。 3)动态回复时的组织结构 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呈纤维状,但内部为等轴亚晶无应变 2014-2-17 23 结构。
2014-2-17
8
7.3 再结晶
1. 再结晶过程 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 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 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 的状况,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见图7-6 再结晶是一种形核和长大过程,即通过 在变形组织的基体上产生新的无畸变再结晶 晶核,并通过逐渐长大形成等轴晶粒,从而 取代全部变形组织的过程。
原始晶粒 尺寸 临界变形量
变形量
①当变形程度很小时,晶粒大小没 有变化,因为变形量过小,造成的 储存能不足以驱动再结晶。②当变 形量达到一定值时,再结晶后的晶 粒特别粗大,把这个变形量称为 “临界变形量”,一般金属的临界 变形量为2~10%。因为金属在临界 变形量下,只部分晶粒破碎,大部 分晶粒未破碎,此时,晶粒不均匀 程度很大,最易大晶粒吞并小晶粒, 故晶粒很容易粗化。③当变形量大 于临界变形量之后,再结晶后晶粒 细化,且变形量越大,晶粒越细化。 因为变形量越大,驱动形核和长大 的储存能不断增加大,且形核率增 大较快,使G/N变小,因此细化。
材料科学基础
主讲教师:王亚男
第7章 回复与再结晶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7.2 回复 7.3 再结晶 7.4 晶粒长大 7.5 金属的热变形 小结 思考题
2014-2-17 2
回复和再结晶
金属和合金经塑性变形后,由于空位、位错等
结构缺陷密度的增加,以及畸变能的升高将使其
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高自由能状态,具有自发恢
(3)微量溶质原子:微量溶质原子可显著提高T再, 原因是溶质原子与位错和晶界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使溶质原子在位错及晶界处偏聚,对位错的滑移 与攀移和晶界的迁移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再结晶 的形核和长大,阻碍再结晶过程,因而使 T再提高。
2014-2-17 14
(4)第二相粒子:既可提高T再,也可降低T再。当 第二相粒子尺寸和间距都较大时,变形中阻碍位 错运动,提高变形储能,提高再结晶驱动力,易 发生再结晶,使T再降低;当第二相粒子尺寸和间 距都很小时,阻碍位错重排构成亚晶界,阻碍晶 界迁移,阻碍了再结晶,使T再提高。 (5)再结晶退火工艺参数:加热速度过慢或极快, 均使T再升高(过慢有足够的时间回复,点阵畸变 度降低,储能减小,使再结晶驱动力减小,T再升 高;极快因各温度下停留时间过短而来不及形核与 长大,使T再升高)。保温时间越长,T再越低。
4
R
2014-2-17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 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在此阶段,组织:首先在畸变度 大的区域产生新的无畸变晶粒的 核心,然后逐渐消耗周围的变形 基体而长大,直到变形组织完全 改组为新的、无畸变的细等轴晶 粒为止。性能:强度与硬度明显 下降,塑性提高,消除了加工硬 化,使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程度
在滑移面上有塞积的同号刃型位错;③ 需要加热到较高的
温度,使位错能产生攀移运动。
2014-2-17 7
从回复机制可以理解: 回复过程中电阻率的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过 量空位的减少和位错应变能的降低; 内应力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晶体内弹性应变的 基本消除; 硬度及强度下降不多是由于位错密度下降不 多,亚晶还较细小。
5
R
2014-2-17
7.1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晶粒长大:指再结晶结束 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在
R
此阶段,在晶界表面能的
驱动下,新晶粒相互吞食
而长大,最后得到较稳定
尺寸的晶粒。
2014-2-17 6
7.2 回复机制
1.低温回复:主要与点缺陷的迁移有关。点缺陷密度下降 2.中温回复:主要与位错的滑移有关。异号相消排列规整 3.高温回复:刃型位错产生攀移。攀移:①使滑移面上不 规则的位错重新分布,垂直排列成墙,降低了位错的弹性 畸变能;②形成沿垂直滑移面方向排列并具有一定取向差 的位错墙,产生亚晶,即多边化结构。见图7-4 多边化的产生条件:①塑性变形使晶体点阵发生弯曲;②
2014-2-17 24
3.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热加工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①热加工可使气孔、疏松焊合,提高致密度;
②热加工可消除或减轻铸锭组织、成分不均匀性;
③热加工可使粗大组织破碎并均匀分布,细化晶 粒。 所以,热加工可提高力学性能。
2014-2-17
25
(2) 热加工材料的组织特征
围的大量小晶粒,最后形成非常粗大的组织,使力学性能大 大降低,称为二次再结晶。其驱动力来自界面能的降低。
2014-2-17
19
7.5 金属的热变形
1. 冷热加工的划分 小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大于再结 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例如:
(1)钨(W)在1100℃加工,锡(Sn)在室温下加
工变形,各为何种加工?(钨的熔点为3410℃,锡 的熔点为232℃) 经计算:T钨再=1200℃,T锡再=-71℃ 所以,钨为冷加工,锡为热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