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八年级《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八年级《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原子的构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继水分子的运动、水的分解与合成之后对微观世界的再认识。从内容上看,本节知识比较抽象、晦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挑战。从内涵上看,从认识原子构成的起始实验开始,可以帮助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领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观价值较大。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导向,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既注重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借用已有经验,又注重培养学生体验、探究能力,还注重引发学生在探究中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然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

【说学法、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为学习方法服务,本文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讨论式、体验式的教学法。因为课堂讨论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探究目的的方

式,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学论教。本文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以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宗旨,以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观为目的,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积极倡导切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学生充分体验

本节内容以对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为核心,通过与学生一起感受文本、探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合作提升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的发展进程,特别是针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反思,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实质,体会到科学思维的价值,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精神,让科学探究成为一种素养。

二、教师参与互动

由于本机内容的抽象性,决定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合作、探究的主要方式——讨论交流尽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视。从议题的设计到讨论的评价,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应该深入其中与学生平等互动。(一)探究议题的确立

〔本文议题〕

1、原子还能再分吗?

2、你从卢瑟福实验的三个现象得到什么启示?

3、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各粒子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上述三个问题即紧呈上节学习内容,又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确立这样三个问题为突破口,可以使课堂的知识线索更清晰。

(二)探究方式的设计

学生对化学实验情有独钟,但是本节课没有实验,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呢?为了让学生能保持较持久的兴趣点,本节课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做出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文本阅读。虽然本节课前安排学生阅读文本,也提出了预习要求,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因为只是过于抽象,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几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习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响应结论的学习方式,很难独立走进本节的知识核心,更难以体验情感价值。因此,本节课中安排学生阅读文本,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即可,目的就是借助课堂这一环境,让学生共同体会如何去阅读。

2、合作交流。

本节课的小组合作交流定位在师生共同对卢瑟福实验探究初步完成后展开。主要是因为若将合作交流置前,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内容不理解就会使这一活动失去意义。而置后,则有利于已经对内容理解的学生树立思路,对还未曾理解的学生给予组内帮扶。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讨论交流的评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适度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这也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在讨论中,评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在学生讨论过程或讨论终结时,教师应当及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与反馈。

1、注重评价形式的及时性。如学生汇报完后,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发言进行个性化、激励性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被激励中获得学习的欲望,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

2、注重评价内容的广泛性(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如: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也对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参与的态度加以评价。)

〔设计意图〕全面考量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热情。

3、注重评价标准的层次性(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对学困生,充分寻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进行激励。)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三、课外拓展作业——探究的延伸与深入

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设计了课后探究问题是:核外电子是怎样

运动?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承接本节学习内容,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延续,并引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原子中的电子,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讨论作业单

1、旧知巩固:

⑴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⑵水电解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自主先学:

⑴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

⑵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原子还能再分的?

(3) 哪些科学家在认识原子的结构中有突出贡献?

情感与态度问题

1、在课后访谈中,有学生说:“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因为它让我们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中获得快乐。”你认为,在探究教学中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需要在哪几方面下功夫?

2、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化学教学也重视对学生进行环保等人文性教育,能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简单地等同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注意评价形式的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广泛性,评价标准的层次性等。)

4、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相悖的现象后,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