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牧草草种撒播方案

牧草草种撒播方案一、选种:在牧草草种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牧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养殖动物的需求等因素。
常见的牧草包括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和禾豆混播牧草等。
禾本科牧草适应性广、耐寒抗旱能力强,可以作为基础牧草种植;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对于育肥牛羊养殖有较好的效果;禾豆混播牧草能够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丰富牧草的种类和质量。
二、撒播时间:牧草的撒播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牧草种类具有不同的适生期,选择合适的撒播时间有助于提高牧草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牧草的适生季节。
在春季播种的牧草,可以在冬季准备土地,并在春季播种。
秋季播种的牧草须在夏季准备土地,并在秋季撒播。
三、土地准备:牧草草种的撒播需要提前准备土地,选取适宜的生长环境。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以便针对不同的土壤进行调整。
其次需要进行土地翻耕,将土壤杂质清除、松土和提高土壤通气性。
最后需要进行平整工作,以便后续的撒播作业。
四、撒播方式:牧草的撒播方式有直播、苗插和机械撒播等。
直播是将牧草种籽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地上,并轻轻压实使种子与土壤接触。
苗插是将育苗后的幼苗插至预先开好的苗穴中,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
机械撒播可以使用撒播机进行,可以快速、均匀地将种子撒播在整个土地上。
不同的撒播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五、护理管理:在牧草草种撒播后,需要进行一些护理管理措施,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
包括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及时除草、定期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等。
同时要注意对牧草生长的环境要求,如适时割草、适当修剪等。
总结起来,牧草草种的撒播方案包括选种、撒播时间、土地准备、撒播方式和护理管理等。
合理的牧草草种撒播方案能够提高牧场的养殖效益和牧草的品质,是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各章节作业题第一章第一章目标育种作业:1 目标的概念?2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第二章牧草种质资源作业:1 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2 种质资源的类别?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第三章牧草繁殖方式与育种作业:1 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几种?2 有性繁殖植物根据其授粉方式分为哪几种?3 无性繁殖系的概念?4 无融合生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5 如何采用遗传试验测定自然异交率?第四章引种作业:1 引种的概念?2 引种的意义3 不同纬度之间引种的规律?4引种程序?第五章选择育种作业:1 选择育种的概念?2 选择的基本原则?3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优缺点?第六章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法作业:1 综合品种的概念?2 综合品种的特点?3 综合品种的地位?4 综合品种的程序?5 轮回选择的原理?6 轮回选择的特点和作用?7 轮回选择有哪几种基本方法?第七章杂交育种作业:1 杂交育种的概念?2 选配杂交亲本的一般原则?3 杂交组合的主要方式?4 调节开花期的基本方法?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作业:1 杂种优势的概念?3 利用杂种优势的原则?4 牧草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是什么?5 雄性不育系的概念?6 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第九章诱变育种作业:1 诱变育种有什么特点?2 农业上常用的辐射线有哪些?3 什么叫临界剂量?4 辐射处理的方法有?第十章倍性育种作业:1 单倍体的概念?2 单倍植株的特点?3 多倍体的概念?第十一章远缘杂交育种作业:1 远缘杂交的概念?2 远缘杂交的特点?3 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作用?第十二章抗病育种作业:1 生理小种的概念?2 植物抗病性划分的等级?第十三章抗虫育种作业:1 植物抗虫性的概念?2 不选择性主要表现哪几方面?第十四章抗逆性育种作业:1 抗逆性育种的概念?2 抗寒性的概念?3 如何进行抗寒性的鉴定?4 抗旱性的概念?5 如何进行抗旱性的鉴定?6 根据植物抗盐机制将盐生植物分为哪几种类型?第十五章牧草品质改良作业:1 品质的概念?2 影响牧草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牧草品质改良的内容?第十六章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作业:1 人工种子的概念?2 体细胞杂交的概念?3 转基因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第十七章牧草及饲料作物良种繁育作业:1 一个优良品种应该具备哪些优点?2 良种繁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 种子田的管理工作应该包括哪些内容?4 什么叫繁殖系数?5 4级种子包括哪些种子?第十八章田间试验技术及品种审定作业:1、牧草育种不同阶段试验圃包括哪些?2、一个新品种要想成立,具备哪些条件?3、报审品种的条件和标准是什么?“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各章节作业题答案第二章第一章目标育种答案: 1、育种目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经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具体指标。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精编版

闭花受粉是同花授粉的一种,花朵在受粉 期时与外界隔绝,豌豆是闭花授粉的。孟 德尔在杂交试验中主要以豌豆作为试验材 料,这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 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 了受粉。
§-2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
一、自花授粉植物群体
1.是一个由许多遗传组成纯合的个体所组成的混合群 体。
第四章 引种与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1 引种
一、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引种(Introduction):将国内外一些有经济 价值的植物种或品种引到本地区试种,作为推广 材料或育种材料应用的过程。
驯化:野生植物变成栽培植物的过程。
2. 引种的意义:
①能迅速应用外地优良品种代替当地原有品种,提高 牧草产量和品质 ②引入一些当地从未栽培过的新牧草和饲料作物 丰富杂交育种的原始亲本材料 ③获得高抗性的原始亲本材料(对野生资源的引种)
牧草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
豆科牧草:扦插 禾本科牧草:分株繁殖
三、无融合生殖
1.无融合生殖(apomixis):能形成性器官,但可 不通过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也不是通过营养器官 繁殖,而是通过种子繁殖。
2.无融合生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单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 二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 阻碍受精的不良条件,不阻碍无融合生殖的进行。 由珠心细胞和珠被细胞直接形成不定胚。
牧草的杂交育种牧草,杂交育种

牧草的杂交育种牧草,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将遗传背景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的杂种,经后代分离、重组,产生出新的异质型群体,经过选择、比较鉴定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这是迄今为止在植物育种中,应用最普遍、成效******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不良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一般配合力要好。
亲本之一******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
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应当较大。
双亲应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目标性状上表现突出或尽可能互补。
杂交的基本方法杂交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杂交的组合方式、杂交技术和杂交后代的选择与育种程序。
杂交的组合方式单交以两个不同品种各为父母本进行杂交被称为单交或成对杂交。
复合杂交复合杂交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回交两亲本杂交后,子一代再和双亲之一重复杂交,被称为回交。
多父本杂交就是将一个以上的父本品种花粉混合起来授给一个母本品种的杂交方式。
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的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根据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远缘杂交又可分为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种内不同类型间的杂交因其遗传变异幅度相对较小,被称为亚远缘杂交。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缘杂交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并成为******育种技术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主要杂交技术调节开花期、人工控制授粉、开放授粉。
杂交后代的选择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主要有系谱法和混合法两种。
系谱选择法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到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试验。
混合选择法工作要点是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加选择,直到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率达80%以上时(约在F5~F8),才开始一次单株选择,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产量试验。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二、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1. 室内鉴定 供试材料一般5 ~ 20株为一组,重复3 ~ 5次。 2. 田间鉴定 株行距为 1m×1m 或 1m×0.8m ,每份材料一般鉴 定15 ~ 10株,每行5 ~ 10株,重复3 ~ 5次. 3. 观察记载的内容 ⅰ生育期; ⅲ农艺性状; ⅴ遗传学观察 ⅱ形态学观察; ⅳ抗逆性;
3)优良品种的作用
a.提高牧草产量 b.改善品质 c.提高牧草的抗病虫能力: d.提高抗逆性 e.改良沙化,退化草地: f.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和美化环境:
§—2 我牧草育种工作回顾与展望(自学)
第一章 育种目标
§-1 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一、牧草及饲料作物的育种目标及意义 育种(breeding objective):就是在 一定地区的自然,经
3)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用到的野生植物类型 特点:抗逆性强,野生特性明显,硬实率高,不易发 芽、落粒、裂荚。 利用: ①直接引入栽培驯化: 如羊草、披碱草、冰草、扁蓿豆、胡卢巴等 ②杂交亲本:苜蓿×扁蓿豆(野),增加抗性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杂交后代、辐射及化学诱变 后代遗传上不稳定 利用:要经过一系列培育与选择才能利用
3.抗性
①抗病 ②抗虫 ③耐寒性,耐热性和耐旱性 ④耐盐碱性和耐酸性 ⑤耐践踏性和耐牧
4.其他目标
①适于粮草轮作: ②适合改良沙化、退化草地 ③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 ④耐除草剂 ⑤适于机械化作业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 §-1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
一.概念:
原始材料—凡用于培育种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的栽培植物 和野生植物。 (育种材料)是品种资源的一部分
长期库(永久库):-10℃,湿度25%以下,保存30年 中期库:-1℃,湿度30%以下,保存10年 短期库:20℃,湿度45%,保存2 ~ 5年 保存、监测、供种为种子库日常工作 日本的“二重贮存法”: 长期库 材料 出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技术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技术牧草是牲畜的重要饲料之一,对于养殖业来说,科学、高效地种植和利用牧草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牧草种植管理与利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牧草的种植管理技术1. 地块选择:牧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
因此在选择地块时,应尽量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用于种植牧草。
2. 土壤改良:在种植牧草之前,可以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牧草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3. 种子选择:种子的选择对于牧草的生长和质量至关重要。
不同的牧草种类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在选择种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饲料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4. 播种方法:播种的方法和时间也对牧草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播种时间,在播种时需要注意适量的密度和深度。
5. 管理保护:牧草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的浇水、施肥和除草等管理措施。
要合理安排牲畜的放牧时间,避免过度踩踏和过度利用。
6. 病虫害防治:在牧草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牧草的健康生长。
二、牧草的利用技术1. 收割技术:牧草的收割时间和方法对于牧草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可以选择进行干草或青贮的方式进行保存,不同的保存方式对牧草的质量和保存期限有所影响。
2. 储存保鲜:对于收获的干草或青贮饲料需要进行储存保鲜,以便日后利用。
在储存时需要注意通风、防潮、防鼠等措施,保证饲料的质量。
3. 饲料配比:在利用牧草时,需要根据牲畜的种类、数量、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以满足牲畜的营养需求。
4. 利用技术:除了直接喂牲畜之外,牧草还可以通过加工制成颗粒饲料、浓缩饲料、青贮饲料等形式进行利用,以满足不同需求。
5. 余草处理:有些地区在牧草生长过程中会有剩余的草料,可以通过制作干草、青贮、发酵等方式进行处理,以便日后利用。
牧草地混播方案

牧草地混播方案牧草地混播是一种有效的草地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草地产量、改善草地品质、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草地病虫害和杂草危害。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牧草地混播方案:1. 确定混播成员: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利用目的的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
例如,苇状羊茅和紫花苜蓿、披碱草、老芒草、黑麦草、蒙古冰草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等。
2. 确定播种量:根据牧草单播的播种量及混播的比例、混播成员生长期内的竞争度计算播种量。
3. 确定播种时间:原则上春性牧草春播、冬性牧草秋播。
冬性牧草也可春播,但秋播更有利,因为秋季杂草少,利用出苗和生长。
同时播种更优,省时省工且避免后播对牧草幼苗的伤害,因此具体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4. 确定播种方法:同行条播:各种牧草同时播种与一行,行距通常,此法操作简便,但是由于不同牧草籽粒大小不一,且容易造成种苗相互竞争互相抑制。
表现出良好中间协调性的草种,如紫花苜蓿和草地羊茅宜同行播种。
交叉播种:先将一种或几种牧草播于同一行,再将另一种或几种牧草与前者垂直方向播种。
间行条播:不同牧草分种间行条播,此法可保持各自的播种深度,出苗整齐。
一般分为窄行距15cm和宽行距30公分两种播法,亦可宽窄行间行条播。
款窄行间行条播时,一般在窄行种播种耐阴或竞争力强的牧草,在宽行种播喜光或竞争力弱的牧草,该法可减少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在建植期间的竞争。
撒播:各混播成员分别或者混合后用人工或者撒播机播种。
播前需土壤镇压,播后轻耙覆土且不宜覆土太深。
该法用种量多,各草种难以均匀分布,也不易满足各自要求的覆土深度,影响发芽出苗,除建植草坪外多不采用。
5. 确定播种深度:较大粒种子,如红豆草,老芒麦等,一般播深3-5厘米;较小粒种子,如紫花苜蓿,白三叶等,一般播种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
播前镇压,使土层紧实,便于控制播种深度。
请注意,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草地管理目标以及牧草的特性进行调整。
牧草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牧草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牧草是畜牧业中重要的饲料资源,其种植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将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牧草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地、施肥、播种、管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牧草资源的建议,旨在帮助读者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
正文:一、选地牧草的选地应选择种植土壤肥沃、结构适宜、排水良好的地块。
一般来说,牧草喜欢富含腐殖质和养分丰富的土壤,酸碱度适中,且土层深厚。
此外,地形平坦、海拔适宜的地区也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发育。
二、施肥1.基础施肥:在种植新牧草之前,应进行基础施肥,为后续草坪生长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一般来说,每亩耕地可施用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1000公斤。
2.生长期施肥:生长期施肥是牧草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根据不同牧草的生长要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用时机。
一般来说,建议每15天进行一次施肥,以确保牧草获得充分的养分供给。
三、播种与管理1.选择合适的牧草品种: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饲养需要,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进行种植。
一般常见的牧草有狗尾草、黑麦草、三叶青等。
不同品种的牧草具有不同的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性,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2.播种方法:在播种前应先将土块磨碎成约0.5cm大小,才能进行均匀撒播。
为了保证牧草的生长发育,播种时应注意控制播种量,避免种子过密或过稀,最好采用小穴法进行播种。
3.及时浇水和除草:营造适宜生长环境对牧草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还需定期进行除草工作,以减少杂草对牧草的竞争,保证牧草的养分供给和生长发育。
四、合理利用和保护1.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广泛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其优质饲料价值高。
应根据牲畜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合理利用牧草进行饲养和培育。
此外,可以采取干草的方式进行保存,以在农忙期或严冬时期提供饲料。
2.保护与更新:保护牧草资源是维护畜牧业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牧草操作规程

牧草操作规程牧草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饲料资源,是牲畜的主要饲养来源。
因此,合理科学地进行牧草操作是保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下面是一份牧草操作规程,旨在帮助农民正确地进行牧草管理和利用。
一、牧草基本要求1. 土壤要求:选择肥沃、排水好的土壤,排除积水和污染地区。
2. 初选草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饲养动物需要,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
3. 种植方式:种植方式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播、插秧或移栽。
二、牧草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松土翻耕,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
2. 播种和播种量:根据不同牧草品种和播种方法,合理选择播种量和密度。
3. 播种季节:根据不同牧草品种的生活习性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季节。
4. 浇水和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过度浇水和干旱。
三、牧草管理技术1. 耕种管理:及时进行除草和锄土,保持牧草平整,增加通透性。
2. 防治病虫害: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3. 施肥管理: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施肥,合理控制肥料用量。
4. 切割收割:根据牧草品种和饲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割和收割时间。
四、牧草利用技术1. 饲用方法:根据不同动物的需要和牧草的营养价值,选择合适的饲用方式,如直接放牧、刈割饲用、干草饲用等。
2. 干燥储存:对于要进行干草储存的牧草,需在适宜的时机进行干燥,然后进行密封储存。
3. 饲草处理:对于一些难以消化或者发酵不完全的牧草,可以进行饲草处理,如压碎、切碎等。
五、牧草更新技术1. 农田转换:合理轮作和循环利用,定期更换牧草种植区域,防止土壤疲劳。
2. 导种更新:定期在牧草地中进行导种,引入新的优良品种,提高牧草地的质量和产量。
六、牧草卫生管理1. 消毒驱虫:在牧草地感染病虫害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药剂进行消毒和驱虫。
2. 病草清除:在牧草地发现有病草时,及时清除,防止病草的传播。
七、牧草贮藏管理1. 干湿分离:将新鲜的牧草和干燥的牧草进行分离储存,防止发生发热、发霉等情况。
草地学-第一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2

50
• 在过度放牧的草地上,由于家畜反复啃食 牧草,植物常常不能形成生殖枝; • 其次是由于土壤干燥、紧实,植物自然脱 落的种子难以埋入土中,种子不能发芽; • 即使有一些种子发了芽,形成了幼苗,也 常常会因在土壤水分和养分方面竞争不过 原有的植物而发生自然死亡。
31
32
Alfalfa root
33
草木犀
34
莲座状草类 叶直接从根颈长出,形成莲座状叶丛,无 茎,花果着生在从根颈上长出的花梗(或花 茎)上,如车前、蒲公英等,黄土高原、干 草原上较多。
35
36
37
第三节 牧草生长发育中的物质动态
牧草的物质动态是研究牧草生长发育过程 中的干物质、化学物质和贮藏物质的变化 规律。
3
3.拔节期
禾本科植物地面出现第一节时为拔节期,标准为 50%植株第一节露出地面1-2厘米。
4.抽穗(现蕾)期
禾本科50%植株的穗从顶部叶鞘伸出,豆科、杂类 草50%植株形成花蕾时。
4
5.开花期
花冠(内外稃)张开,雄蕊伸出,开始散布花粉。 禾本科50%植株开花为开花期,花期为6-12天,豆 科、杂类草植株20%开花为初花期,80%开花为盛 花期,花期一直延续到深秋。
少年生植物:第2年产量最高,第3年下降,如红三 叶、杂三叶。
48
中年生植物:2-3年产量最高,第4年产量下降,如 紫花苜蓿、猫尾草、百脉根、无芒雀麦、看麦娘。 多年生植物:3-4年产量最高,之后下降。如草地 早熟禾、冰草、白三叶。
牧草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牧草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不过牧草怎么种呢?接下来就跟着店铺一起去看看牧草的种植方法吧。
牧草的种植技术一、对牧区的选择首先牧草的种植地区面积要广阔些,在对牧区的选择上就要选择宽阔平坦的地区,土壤要比较肥沃、深厚而且排水性较好的土质,能够支持牧草茂密生长和多季生长的营养需要。
在选定牧区的位置后要对牧区的土地进行一次翻修,可以使土质更加疏松,也可以将土壤中的营养分布更加均衡。
二、对牧草的选择牧草的种类非常的众多,选择最主要的条件是要草质要好、产量高、可以多季收割、生命力强、对牲畜营养价值高并提高牲畜的肉质等。
大部分是以种植豆科类的作物为主,还有很多作物可以选择比如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皇竹草牧草、甜象草牧草、紫花苜蓿等众多品种。
但是广大牧农朋友也要根据自身农场所在的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进行选择牧草。
三、牧草的养护广大牧农们在选择了牧区和牧草后,要根据牧区的大小选择牧草的量数。
将牧草种在土壤里以后要进行养护。
因为牧草的生长需要多季供给牲畜,所以要在平时对牧草的养护时要增加对牧草的施肥,提高牧草的生长速度。
另外在夏季天气比较炎热,水分蒸发旺盛要增加对牧草的浇水。
另外还要对牧草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最后,当牧草成熟时要及时放牧或者收割,以便牧草新一季的生长,也可以保证牧草的鲜嫩和营养充足。
牧草的介绍指作为家畜饲料而栽培的植物。
广义的牧草包括青饲料和作物。
作为牧草的条件最好是具备生长旺盛草质柔嫩、单位面积产量高、再生力强、一年内能收割多次、对家畜适口性好、营养上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长骨骼所必需的适量的磷钙及丰富的维生素类等。
从这一点来看以豆科植物为好。
收割后可作为鲜草(soiling grass)、干草(hey)、青贮饲料(ensi- lage)使用或不收割直接放牧。
禾本科牧草有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 grass)、六月禾(kentucky blue grass)、细麦(拟)、羊茅、棕叶、狗尾草等。
牧草种植方案

牧草种植方案1. 简介牧草是畜牧业中重要的饲料资源,合理的牧草种植方案对于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满足畜牧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传统种植技术的牧草种植方案,旨在提高牧草的生长速度和适应性,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
2. 选取适宜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牧草品种是种植牧草的首要任务。
一般来说,常见的牧草品种有狗牙根草、早熟禾、黑麦草等。
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畜牧业需求,在种植方案中选择某一或几种品种进行集中种植。
3. 土壤准备适宜的土壤条件有助于牧草的生长和根系的发展。
在种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
首先,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添加石灰或有机肥料来调节土壤的PH值。
其次,深翻土壤,确保土壤松散且容易透水。
最后,在翻耕的同时进行施肥,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
4. 播种和育苗在土壤准备完成后,根据需要的牧草种类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
常见的播种方式包括直播和穴播。
通过直播可以实现大面积播种,适合于长势迅速的牧草。
穴播则适用于一些落地较慢的牧草品种。
在播种前,将牧草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播种时注意密度和深度,以确保牧草的生长和竞争力。
除了直接播种,也可以通过育苗的方式进行牧草种植。
将牧草种子进行育苗处理,然后将幼苗移植到田间土壤中。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牧草的生长和质量。
5. 管理和保护牧草的管理和保护是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做好浇水和排水工作。
牧草适宜生长的土壤湿度范围为50%~80%,因此需要确保牧草在适宜的湿度环境下生长。
其次,要进行杂草管理,保持牧草生长的竞争优势。
可以通过除草剂或者人工除草的方式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最后,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6. 收获和储存根据不同牧草的生长周期和生产目标,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一般来说,牧草的生长周期为60~100天,最佳收获时间为牧草种子完全成熟、颜色变黄、茎秆开始干燥前。
牧草的栽培技术要点

牧草的栽培技术要点一、耕整土地:牧草根系民达,须深翻土壤,耕深不少于2O公分(但是盐碱地不宜过深)。
熔翻后土地要耙细,以利于出苗政整齐。
二、播种前的准备:1、选种:将不饱满的籽粒、皮壳去掉,以利于出苗-致。
选种常用方法是配制盐水和硫酸铵溶液,较大充实饱满的种子常沉于溶液-部而皮壳、瘪粒浮于溶液上面。
2、处理:播种前要进行适当晒种,杀死霉菌,提高民芽率。
同时对部分硬实种子(如紫花苜蓿、紫云英等)可用砂子拌和碾磨,去除蜡质,或温水浸种24小时再捞起沥干,易于吸水民芽。
但土壤干旱时则不宜采取浸种处理。
三、播种:1、播种时期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地温达到lO摄氏度时即可播种。
秋播右因地而行,宜在9月一一lO月进行,以便于幼苗过冬。
春播、秋播都可以的牧草,以秋播为佳,可减少幼苗杂草侵害。
2、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便于中耕除草和施肥,条播窄行距25公分至3O公分,宽行距4O公分至6O公分,留种用的,行距可适当放宽一些。
3、播种方式:一般实行单播,即一种牧草单独播在一块地里。
也可用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行混播,能增加产量的均衡与稳定性。
或者采取育苗移栽,调节茬口矛盾。
4、播种深度:牧草种子播种深度适当,一般在2公分到3公分之间。
大粒种子应深,小粒者宜浅。
疏松土壤稍深,粘重土壤稍浅。
土壤干燥者稍深,潮湿者宜浅。
5、播种量:一般小粒种子的播种量为每亩O.36千克到O.5千克,稍大些的种子为每亩l千克到2千克,留种用的可减少l/3。
四、肥水管理::禾本科牧草以施用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料、豆科牧草只需少量的氮肥,施用量相当于禾本科牧草的l/3至l/2,但需多量的磷、钾肥料,要先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田施厩肥l5OO 到25OO千克,磷肥每亩lO千克到2O千克,钾肥每亩5千克到lO千克。
追肥多用氮肥,一般在苗期或刈割后及时进行,施用量lO千克到2O千克/亩。
在早春与秋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补充水分,以利牧草生长。
一种牧草的育种方法

一种牧草的育种方法牧草的育种方法主要分为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分子育种方法两种。
传统育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亲本选择:根据牧草的品种特性和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交配。
亲本的选择应考虑抗病性、适应性、产量等因素。
2. 人工授粉:根据亲本的雌雄花序和授粉时间,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杂交干扰。
3. 杂种后代筛选:对杂交后得到的后代进行筛选和评估,筛选出具备优良性状的个体。
4. 繁殖:将筛选出来的优良个体进行繁殖,扩大种子或分蘖材料的产量,增加后代的数量。
5. 田间试验:在田间进行试验,评估育种材料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选择表现优良的个体进行后续繁育。
6. 品种推广:将表现优良的品种推广给农民,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
现代分子育种方法主要借助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加快了育种进程和提高了育种效率。
具体步骤如下:1. 分子标记筛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以确定哪些个体携带了所需的基因或QTL。
2.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直接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删除或插入,实现快速改良目标性状。
3. 基因组选择:通过对遗传背景进行全面的基因组分析和评估,以挑选具有高效基因组组合的个体作为亲本,提高育种效果。
4. 组合育种:基于分子标记和遗传背景,通过对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达到多种性状的综合改良。
5. 综合评估:通过田间和实验室等环境中的多种评价指标,全面评估育种材料的性状和适应性,选出最优个体进行后续繁殖。
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分子育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利用遗传资源和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牧草的育种效果,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品种。
苜蓿草的种子繁殖与繁殖技术优化

苜蓿草的种子繁殖与繁殖技术优化苜蓿草是一种优质的牧草,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特别适合作为饲料供牲畜食用。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养殖需求,种植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进行苜蓿草的种子繁殖与繁殖技术的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苜蓿草的种子繁殖过程以及一些优化技术,以帮助种植者们更好地提高苜蓿草的繁殖效率。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苜蓿草的种子繁殖过程。
苜蓿草的种子繁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利用花粉结合卵细胞形成种子,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植株的分蘖、茎秧等方式产生新的植株。
这两种繁殖方式在种子繁殖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有性繁殖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授粉和结籽。
授粉可以通过自然传粉或人工传粉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自然传粉是最常见的方式,因为苜蓿草具有完善的传粉系统。
然而,如果种植者希望得到更高质量的种子,人工传粉是一种更可行的选择,因为它可以消除异花传粉的可能性,确保授粉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人工传粉,种植者可以使用一把细长的刷子或棉签,将花粉从一朵花的雄蕊中取出,并轻轻地刷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
完成授粉后,种植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授粉的花朵结籽成熟,并将种子完全发育。
在无性繁殖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植株的分蘖。
苜蓿草的茎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种植者可以通过定期修剪茎端来刺激分蘖的生长。
待分蘖生长到一定高度后,种植者可以将其剪下,并将其重新种植到适当的土壤中。
这些分蘖将会快速生长并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比有性繁殖更为简单和快速,可以大大提高苜蓿草的种群数量。
除了种子繁殖过程外,还有一些繁殖技术可以帮助种植者优化苜蓿草的繁殖效果。
首先,合理的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苜蓿草对铁和钼的需求较高,所以种植者在进行施肥时应特别关注这两种元素的供给。
同时,适当的灌溉也是保证苜蓿草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植者需要掌握好灌溉的时机和水量,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对苜蓿草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优化苜蓿草繁殖技术的重要环节。
紫花苜蓿的繁殖与栽培方法

紫花苜蓿的繁殖与栽培方法紫花苜蓿(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优质的牧草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生态功效。
为了实现紫花苜蓿的大面积种植和有效利用,了解其繁殖与栽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紫花苜蓿的自然繁殖方法1.1 种子繁殖:紫花苜蓿的种子通过传粉和自然掉落来实现自然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种子会发芽生根,逐渐形成新的苗木。
1.2 蔓延繁殖:紫花苜蓿的茎具有强烈的蔓延性,能够长时间地生产新的侧枝和根系。
这种方式可以使紫花苜蓿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扩展,同时也能够修复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二、紫花苜蓿的人工繁殖方法2.1 播种繁殖:人工繁殖是紫花苜蓿大规模种植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适宜的季节,将紫花苜蓿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拍实土壤,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待种子发芽后进行适量的修剪和管理。
2.2 插条繁殖:紫花苜蓿的茎可以剪取成短节,然后将其插入湿润的培养基中进行扦插繁殖。
插条的长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而言,10-15厘米的插条效果较好。
插条后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使其迅速生根。
2.3 分株繁殖: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可以进行分株繁殖。
在适宜的季节,将成熟的紫花苜蓿植株挖出,用刀将根系进行分割,留下完整的根系和叶片较多的茎部。
然后将分株的植物重新种植到准备好的土壤中,并进行适当的管理。
三、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3.1 土壤准备:紫花苜蓿喜欢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种植前,应该充分翻耕土壤,除去杂草和石块,然后进行施肥和平整,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3.2 播种与喷洒:选择适宜的季节,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进行播种。
苜蓿的种子是很小的,可以选择用撒粗砂的方式进行撒播。
播种后,可以适量喷洒水分,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3.3 管理与修剪:在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草的清除。
同时,定期进行适量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促进苜蓿的分枝和侧芽的生长,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牧草的播种方式条播,撒播,点播,精播

牧草的播种方式条播,撒播,点播,精播
牧草的播种方式条播,撒播,点播,精播
不同牧草播种方式
条播:条播是按一定行距1行或多行同时开沟、播种、覆土一次完成的方式。
有行距无株距,设定行距应以便于田间管理和能否获得高产优质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利用目的或栽培条件,一般收草为15-30厘米,收籽为45-60厘米,灌木型牧草可达100厘米。
撒播:撒播是一种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表并轻耙覆土的播种方法。
其优点是单位面积内的草种容纳量大,土地利用率较高,省工和抢时播种。
但种子分布不匀,深浅不一,出苗率低,幼苗生长不整齐,杂草较多,田间管理不便。
点播:点播又叫穴播,是按一定的株行距开穴播种,种子播在穴内,深浅一致,出苗整齐。
其优点是出苗容易,节省种子,集中用肥和田间管理(间苗、除杂草)方便。
精量:精量播种是在点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用种的播法。
它能将单粒种子,按一定的距离和深度,准确地播入土内,获得均匀一致的发芽条件,促进每粒种子发芽,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
第1页共1页。
草地育种流程

草地育种流程
1. 确定育种目标
确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首要步骤。
根据草地的用途,如牧草、运动场地草坪、园林绿化等,确定育种目标,例如产量高、抗逆性强、叶片细密等。
2. 选择亲本材料
选择优良的亲本材料是育种成功的关键。
可从现有品种中选择表现优异的个体作为亲本,也可从野生种质资源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
3. 杂交育种
将选定的亲本材料进行人工授粉和杂交,产生杂种后代。
杂交可采用单交、双交或多交方式。
4. 选择优良后代
对杂种后代进行田间观察和测试,评价各个性状,选择表现优良的个体。
5. 种植观察和选择
将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种植观察,连续几年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确保其优良性状稳定遗传。
6. 区域试验
对表现稳定且优良的材料进行区域试验,评估其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下
的适应性。
7. 审定和推广
通过生产性能测定和审定,确认其优良性能,并予以命名。
最后对新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8. 留种繁殖
对审定合格的新品种进行种子留种,建立原种圃和原种种植基地,为大面积推广繁殖提供种源。
草地育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各项性状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价,并进行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最终选育出符合目标的优良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穗(cion)、根茎(rhizome)、匍匐茎(stolon)、插枝(inarch)、鳞茎(bulb)、球根(corm)等。
常见的繁殖方式 Modes of reproduction
豆科牧草:扦插 Branching 禾本科牧草:分株繁殖Tillering
三、无融合生殖(Apomixis)
被子植物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 无性生殖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
1、营养的无融合生殖(vegetetive apomixis):能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例如 大蒜总状花序 上常形成气生小鳞茎,可代替种子;
1.研究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方式,花粉萌发与雄蕊柱头 的关系以及胚囊中卵细胞的受精情况,
2.采用隔离单株的方法强迫自交,观察其结实是否正常。 3.采用遗传试验测定
自然异交率(%)= F1代中具有显性状的植株数 ×100% Rate of Natural Hybrid F1代总植株数
§-2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
•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常异花授粉植物为自花授粉植物与异花授 粉植物的中间类型,其异交率在4%~50%之间。
二、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 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体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就是不经由减数分裂来产生配 子,直接由母体细胞分裂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孢子繁殖、分 裂生殖、出芽生殖、断裂生殖和营养器官繁殖等。这种生殖的速度通常都较有 性生殖快很多。但是,行这种生殖方式的生物常常会因为其后代无法适应新环 境而灭绝,这也是行无性生殖的缺点之一。
3. A×B
无性繁殖 F1(杂种优势) 保留 杂种优势
优点: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从遗传性上来说结合了 双亲的特性,后代将产生广泛的性状变异,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物
• 根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的来源不同,有性生 殖植物又可分为: 自花授粉植物(Self pollinated plant)以同一 株的花粉进行受精的植物。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 4%。 异花授粉植物(Cross pollinated plant)主要 是以其他植株的花粉进行受精的植物。其异交率 高于50%高者甚至可达95%以上。
结合。这两个特点是判断一种生殖方式是否属于有性生殖的主要依据。 特点: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来实现的;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
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活史的某一阶段发生减数分裂。 有性生殖的“性”在这里不仅是指性别,而且还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 种
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通常有父方、母方。两性生殖细胞也称为配子。两性生殖 细胞的结合,大多数情况下可称为受精作用,在卵式生殖中的合子可称为受精 卵。
selection),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等 良种繁育时:注意防杂保纯
三、常异花授粉植物群体(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常异花授粉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其主要性状多处于同质结 合状态。 参照自花,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法,需要隔离,以防杂保纯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Modes of reproduction and breeding
§-1 牧草繁殖方式(Modes of reproduction)
一、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是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受精)而形成合子产
生后代的繁殖类型。 有性生殖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生殖细胞有两性之分;二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的
四、无性繁殖物群体 (Asexual reproduction)
1.由母本Clone而来,其后代表型基本上与母体一致,没有分 离,故可采用与自花授粉作物相类似法进行育种 注意:无性系品种大多采用杂交法选育而成,或其亲代是异花 授粉作物,故用种子繁殖时会出现分离。 2.无性系(Clone)→芽变(Bud mutation)→选留(Sclection) → 无性保存(Asexual preservation)
2、无融合结子(agamospermy):能产生种子的无融合生殖。包括三类: (1)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haploid gametophyte apomixis):是指雌雄配子体
不经过正常受精而产生单倍体胚的生殖方式,简称单性生殖。分为孤雌生殖(雌核发育)和孤雄 生殖(雄核发育)。
• 孤雌生殖:卵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个体的现象,但其极核细胞仍需经过受精才能发育成胚 乳,故授粉仍是必须的。
(3)不定胚(adventitious embryony)。不经过配子阶段,直接由珠心或珠被的二配体细胞发 育成胚的现象。属于简单的一种无融合结子方式。这种方式在柑橘类中常与配子融合一起发生, 形成的多胚中只有一个胚是通过正常受精而成,其余胚均为珠心组织的体细胞进入胚囊发育的 不定胚。
四、植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Rate of Natural Hybrid about plant
• 孤雄生殖:卵核在精子入卵后即发生退化和解体,在卵细胞质内仅发育形成具有父本染色体的 胚。花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是一种人为的孤雄生殖方式。
(2)二倍体无融合生殖(diploid gametophyte apomixis)。二倍体的配子体发 育而成的无融 合生殖类型。由于胚囊中所有细胞核均为二倍体,未经减数分裂,发育形成孢子体的过程又称为 不减数的单性生殖。
(Genetic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of herbage different reproductive modes) 一、自花授粉植物群体(Self pollinated plant)
1.是一个由许多遗传组成纯合的个体所组成的 混合群体。 2.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产生和保存下 来的。有利于种的生存和繁衍,所以自花授粉 植物具有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的特点。 选择方法(Selection method):系谱法(Pedigree method)
自花授粉植物
分离纯系
(自交系)
自交系(纯系)间杂 种(或杂种优势)
二、异花授粉植物群体(Cross Leabharlann ollinated plant )
由来源不同遗传性不同的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异质结合子所 繁衍的后代,是一个复杂的异质群体。 异花授粉植物强迫自交,会出现自交(近交)衰退
选择方法:群体选择(Colony selection),集团选择(Bu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