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的定义及特点(精)

合集下载

队列训练教学教案

队列训练教学教案

队列训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队列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队列的基本操作;3.能够应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队列的定义和特点;2.队列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难点1.队列的应用;2.队列的实现方法。

四、教学内容1.队列的定义和特点(1)概念: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

即先进先出(FIFO)。

(2)特点:只允许在一端插入数据,在另一端删除数据。

2.队列的基本操作(1)初始化队列:创建一个空的队列。

(2)入队操作:将元素插入到队列的末尾。

(3)出队操作:删除队头元素,并返回该元素的值。

(4)判断队列是否为空:判断队列中是否有元素。

(5)获取队头元素:返回队头元素的值。

五、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队列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讲解:将队列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等重点内容清晰地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示范演示:通过编写简单的代码,演示队列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队列的特点和运行过程。

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1)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什么是队列,以及队列的特点。

(2)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队列的应用场景。

2.讲授队列的定义和特点(1)向学生介绍队列的定义和特点,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2)让学生参考例子,进一步理解队列的概念和特点。

3.讲解队列的基本操作(1)将队列的基本操作依次写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解。

(2)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队列的基本操作过程。

4.练习与巩固(1)板书示例代码,并让学生理解代码的含义。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编写队列的基本操作代码。

5.应用实例(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队列解决问题。

(2)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代码,并进行运行测试。

七、教学辅助1.黑板和粉笔:用于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以及讲解重点内容。

2.教学PPT:用于展示队列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等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队列研究中hr含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队列研究中hr含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队列研究中hr含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队列作为一种经典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数据结构,具有"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的特点,即最先进入队列的元素最先被取出。

在队列中,元素按照入队的顺序保存,并且只能在队列的一端(称为"队尾")插入元素,而只能在另一端(称为"队头")删除元素。

队列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队列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HR(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的研究中,队列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HR作为一个关键的管理与组织学科,涉及到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关系等各个方面。

而队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为HR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从队列的定义和特点开始介绍,进一步探讨队列在HR研究中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HR在队列研究中的含义,并对HR研究的启示和展望进行讨论。

通过对队列在HR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深入探索,旨在为HR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启示,进一步推动HR管理与队列理论的结合与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着队列在HR研究中的含义展开,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引言部分首先会给出对整篇论文的概述,简要介绍队列在HR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会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并阐明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队列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队列在HR研究中的应用。

在队列的定义和特点部分,我们将对队列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介绍队列的基本特性,如先进先出(FIFO)等。

这将为读者建立起对队列的基本理解。

接着,在队列在HR研究中的应用部分,我们将探讨队列在人力资源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从招聘、员工培养、绩效评估等多个方面展示队列在HR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结合案例和数据进行说明。

大学数据结构课件--第3章 栈和队列

大学数据结构课件--第3章 栈和队列
top top 栈空 F E D C B A
栈满 top-base=stacksize
top
F
E
D C B
top top top top top top base
入栈PUSH(s,x):s[top++]=x; top 出栈 POP(s,x):x=s[--top]; top
base
4
A
3.1 栈
例1: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2,3,若在入栈的过程中 允许出栈,则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什么? 答: 可以通过穷举所有可能性来求解:
3.2 栈的应用举例
二、表达式求值
“算符优先法”
一个表达式由操作数、运算符和界限符组成。 # 例如:3*(7-2*3) (1)要正确求值,首先了解算术四则运算的规则 a.从左算到右 b.先乘除后加减 c.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所以,3*(7-2*3)=3*(7-6)=3*1=3
9
3.2 栈的应用举例
InitStack(S); while (!QueueEmpty(Q))
{DeQueue(Q,d);push(S,d);}
while (!StackEmpty(S)) {pop(S,d);EnQueue(Q,d);} }
第3章 栈和队列
教学要求:
1、掌握栈和队列的定义、特性,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实 际问题;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从队头到队尾的元素, 设指针front和rear分别指示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的位置。
Q.rear 5 4 Q.rear 3 2 3 2 5 4 Q.rear 3 3 5 4 5 4
F E D C
C B A
Q.front
2 1 0
C B
Q.front 2 1 0

数据结构第六次课-栈和队列B

数据结构第六次课-栈和队列B
例4:表达式求值
设计思路:用栈暂存运算符
第4页
❖回文游戏:顺读与逆读字符串一样(不含空格)
1.读入字符串
d
top 2.压入栈
a
3.原串字符与出栈字符依次比较
d
若不等,非回文
字符串:“madam I madam”
若直到栈空都相等,则是回文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有没有更简洁的办法呢?
(读入字符串,压入n/2个字符,n为字符个数)
第8页
表达式表示法
算术表达式中最常见的表示法形式有 中缀、前缀
和 后缀表示法。中缀表示法是书写表达式的常见方式,
而前缀和后缀表示法主要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
➢中缀表示法 Syntax: operand1 operator operand2 Example: (A+B)*C-D/(E+F) ➢前缀表示法 -波兰表示法(Polish notation,PN) Syntax : operator operand1 operand2 Example : -*+ABC/D+EF ➢后缀表示法 -逆波兰表示法(Reverse Polish Notation,RPN) Syntax : operand1 operand2 operator Example : AB+C*DEF+/- 无操作符优先级问题,求值简单
第7页
❖ 表达式求值( 这是栈应用的典型例子 )
这里,表达式求值的算法是 “算符优先法”。
例如:3*(7 – 2 ) (1) 要正确求值,首先了解算术四则运算的规则:
a. 从左算到右 b. 先乘除,后加减 c. 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由此,通常此表达式的计算顺序为:
3*(7 – 2 )= 3 * 5 = 15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

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对照组的数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病例对照研究: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资料分析:病例对照研究:OR=ad/bc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OR<1: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队列研究:1、相对危险度: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2、归因危险度:AR表示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而PAR%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5、标化比: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比标准人口预期死亡数偏倚:病例对照研究最大的偏倚是回忆性偏倚队列研究最大的偏倚是失访偏倚。

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1.观察人数与完成时间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观察的人数较少,调查完成后现场工作也就完成了,不需随访。

队列队形训练内容

队列队形训练内容

队列队形训练内容队列是计算机中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具有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特点。

队列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任务调度、消息传递、缓冲区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以队列队形训练内容为主题,从队列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队列的定义和特点队列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可以通过两个基本操作来实现:入队和出队。

入队操作将元素添加到队列的末尾,而出队操作则将队列的头部元素删除并返回。

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即最先入队的元素最先出队。

二、队列的应用1. 任务调度:队列可以用来实现任务调度,例如在操作系统中,多个进程需要共享CPU资源,可以将每个进程放入一个队列中,按照优先级依次进行调度。

2. 消息传递:队列可以用来实现消息传递,例如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可以通过队列来传递消息,确保消息的顺序性和可靠性。

3. 缓冲区管理:队列可以用来实现缓冲区管理,例如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生产者将数据放入队列中,而消费者从队列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解耦和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

三、队列队形训练方法队列队形训练是一种集体训练的方法,通过队列的形式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纪律性和整体素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队列队形训练方法:1. 单向队列训练:队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一列,然后依次进行指定的动作或动作组合。

例如,队员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动作。

2. 双向队列训练:队员按照两列排列,分为左右两队,每个队伍的队员在队列内进行指定的动作或动作组合。

例如,左队可以进行俯卧撑,右队可以进行仰卧起坐,然后依次交替进行。

3. 环形队列训练:队员按照环形排列成一圈,每个队员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指定的动作或动作组合。

例如,队员可以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跳绳、平板支撑等动作。

4. 随机队列训练:队员按照随机的排列顺序进行指定的动作或动作组合。

第3章数据结构基本类型3.3操作受限的线性表——队列-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数据结构》(教案

第3章数据结构基本类型3.3操作受限的线性表——队列-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数据结构》(教案
作业布置
编程实践:请实现一个循环队列,包含入队(enqueue)、出队(dequeue)、判断队列是否为空(is_empty)等基本操作。你可以使用Python语言进行编程,并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来验证你的实现。
理论思考:
思考并解释为什么队列的“先进先出”特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假设你是一家大型超市的经理,你需要设计一个顾客结账排队系统。请说明你会如何利用队列的原理来设计一个既高效又公平的排队系统。
队列的应用: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排队场景,解释队列原理的实际应用,如银行取号系统、医院挂号系统等。
强调队列在处理具有“先来先服务”特性问题时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通过队列来优化服务流程。
教学难点
循环队列的实现与理解:
理解循环队列如何通过循环使用数组空间来避免“假溢出”现象。
掌握如何根据队列的头部和尾部指针判断队列的空和满状态。
完成后与同学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通过编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数据结构中的队列(Queue)这一重要概念。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排队的例子,我们直观地理解了队列的基本特点——先进先出(FIFO),即新加入的元素总是排在队尾,而需要处理的元素总是从队头开始。
准备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队列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编写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的实现代码、分析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媒体
教材或讲义:
提供了队列的基本概念、特征、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实例的文字描述。
包含了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队列的存储结构(顺序队列、循环队列、链队列)等核心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了解事件驱动架构中的消息队列模式

了解事件驱动架构中的消息队列模式

了解事件驱动架构中的消息队列模式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简称ED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系统设计的架构模式。

它通过将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以及外部系统的事件和动作进行整合,实现了松耦合、高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系统。

而其中的消息队列模式则是事件驱动架构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

本文将介绍事件驱动架构中的消息队列模式,包括其定义、作用、特点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一、消息队列模式的定义消息队列模式是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通信模式,通过在不同组件之间传递消息来实现异步通信。

在事件驱动架构中,消息队列模式可以用于解耦不同的组件,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二、消息队列模式的作用消息队列模式在事件驱动架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耦组件:通过消息队列作为中介,不同的组件之间可以通过发送消息的方式进行通信,而不需要直接依赖于彼此的接口。

这种松耦合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使得组件之间的替换和扩展更加容易。

2. 异步通信:由于消息队列的特性,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通信是异步的。

发送者发送消息后即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而不需要等待接收者的响应。

这种异步通信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3. 缓冲和削峰:消息队列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区,帮助控制系统中的流量。

当系统的请求过载时,消息队列可以暂时缓存请求,避免系统崩溃。

同时,在处理高峰时段的请求时,消息队列可以平滑地分配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4. 可靠性保证:消息队列涉及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可以通过消息的持久化、重试机制以及故障转移等方式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即使出现了故障,消息队列也能够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和处理。

三、消息队列模式的特点消息队列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可靠性:消息队列可以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和处理,即使在网络故障或者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消息不会丢失。

2. 异步通信:消息队列采用异步通信的方式,发送者无需等待接收者的响应即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第4章 队列

第4章 队列

4-2
队列的存储实现及运算实现
4-2-1 顺序队列
1.顺序队列
顺序队列是用内存中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顺序存放队 列中各元素。所以可以用一维数组Q[MAXLEN]作为队列 的顺序存储空间,其中MAXLEN为队列的容量,队列元素 从Q[0]单元开始存放,直到Q[MAXLEN–1]单元。因为队 头和队尾都是活动的,因此,除了队列的数据以外,一般 还设有队首(front)和队尾(rear)两个指针。
出队
入队
a1 a2 a3 a4 a5 … … an
图4-1 队列示意图
4. 队列的实例
(1)如车站排队买票或自动取款机排队取款。 (2)在计算机处理文件打印时,为了解决高速的CPU与低 速的打印机之间的矛盾,对于多个请求打印文件,操作系 统把它们当作可以被延迟的任务,提出打印任务的先后顺 序,就是它们实际打印的先后顺序。即按照“先进先出” 的原则形成打印队列。
2.循环队列
为了解决上述队列的“假溢出”现象,要做移动操作, 当移动数据较多时将会影响队列的操作速度。一个更有效 的方法是将队列的数据区Q[0 ..MAXLEN-1]看成是首尾相连 的 环 , 即 将 表 示 队 首 的 元 素 Q[0] 与 表 示 队 尾 的 元 素 Q[MAXLEN–1]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形表,这就成了循环队 列,如图4-3所示。
第 4 章 目录
队列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4-2 队列的存储及运算的实现 4-3 队列的应用举例 小 结 实验4 队列子系统 习题4
4-1
4-1
队列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4-1-1 队列(Queue)的定义
1.队列的定义 设有n个元素的队列Q=(a1,a2,a3,…,an),则称a1 为队首元素,an 为队尾元素。队列中的元素按,a1 ,a2 , a3,…,an–1 ,an的次序进队,按a 1,a2,a3,…,an–1 ,an 次序出队,即队列的操作是按照“先进先出” 的原则进行的。 2. 队列的特性 (1)队列的主要特性是“先进先出”。 (2)队列是限制在两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能够插入元素的一端称为 队尾(Rear),允许删除元素 的一端称为 队首(Front)。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纸牌游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纸牌游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纸牌游戏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据结构中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栈和队列的纸牌游戏。

3. 学生掌握栈和队列的操作原理,如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基本操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编程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纸牌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培养对数据结构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实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栈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 队列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 栈与队列的异同点分析2. 栈和队列的操作原理- 栈的入栈、出栈操作- 队列的入队、出队操作- 栈与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 纸牌游戏设计与实现- 纸牌游戏规则设计- 使用栈和队列实现纸牌游戏的核心功能- 游戏界面设计及交互操作4. 编程实践- 使用教材指定的编程语言(如C++、Java等)进行编程实践-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纸牌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教师指导与反馈,帮助学生优化代码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1课时: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第2课时:栈和队列的操作原理3. 第3课时:纸牌游戏规则设计4. 第4-6课时:编程实践,分组完成纸牌游戏设计与实现5. 第7课时: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师反馈与总结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紧密,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队列结构遵循fifo的操作规则

队列结构遵循fifo的操作规则

队列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遵循先进先出(FIFO)的操作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计算机科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队列的定义、特性、基本操作以及如何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

一、队列的定义与特性1.1 定义:队列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其特点是在队列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称为入队(enqueue),在队列的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称为出队(dequeue)。

队列通常用于存储按顺序排列的数据,如任务调度、消息队列等场景。

1.2 特性:队列的特性主要包括FIFO的操作规则、队头和队尾的概念以及队列的大小限制。

二、队列的基本操作2.1 入队操作:将元素添加至队列的末尾,同时更新队尾指针。

2.2 出队操作:从队列的头部删除元素,同时更新队头指针。

2.3 获取队头元素: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但不删除该元素。

2.4 判空操作:检查队列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2.5 获取队列大小:返回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2.6 清空队列:删除队列中的所有元素。

三、队列的应用场景3.1 任务调度:在操作系统中,队列常用于实现任务调度,按照FIFO 的规则依次执行任务。

3.2 网络通信:消息队列是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通过队列将消息从发送端传递至接收端。

3.3 数据缓存:队列可以被用来缓存数据,有效控制数据的读写速度,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

四、队列的实现方式4.1 数组实现:使用数组实现队列时,需定义队列的大小,并通过数组的下标实现队列的操作。

4.2 链表实现:使用链表实现队列时,通过节点之间的引用实现队列的操作,灵活性更高。

五、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5.1 超市排队问题:假设超市有多个收银台,顾客按照到达的顺序进行排队。

此时可以使用队列数据结构来模拟超市的排队过程,保证顾客按照FIFO的规则进行结账。

5.2 网络消息传递:在分布式系统中,服务之间需要进行消息传递。

通过队列数据结构,可以实现消息的异步传递,保证消息的顺序性和可靠性。

队列的定义及特点

队列的定义及特点

队列的定义及特点队列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按照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原则对元素进行管理和操作。

在队列中,新元素加入到队列的一端,称为队尾(rear),而已存在的元素则从队列的另一端删除,称为队首(front)。

队列的主要特点如下:1.先进先出:队列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操作的,也就是最先进入队列的元素最先被取出。

这个特点使得队列可以用于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排队现象。

2.有限容量:队列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存储有限个元素。

当队列已满时,再次添加元素会导致队列溢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循环队列来实现队列的循环利用。

3.队列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的:队列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元素,可以是整型、字符型、浮点型等。

4. 只能在队首删除元素,在队尾插入元素:在队列的队首(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队列的队尾(rear)进行插入操作。

这是由于队列的特性决定的,保证先进入队列的元素先被取出。

5.队列的长度可以动态变化:队列的长度可以根据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需求而动态的增加或减少。

当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

6.队列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1):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中,队列的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O(1)。

这是由于队列是通过指针操作的,只需移动指针即可完成元素的插入和删除。

队列的应用场景很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通常使用队列来管理就绪队列,即等待执行的进程队列。

当一个进程执行完成后,从就绪队列的队首取出下一个进程进行执行。

2.广度优先(BFS):在图论中,广度优先算法就是利用队列来实现的。

该算法从指定的起始顶点开始,依次遍历其邻居节点,并将他们加入到队列中,然后在队列中依次取出节点进行访问。

3.网页爬虫中的URL管理:网页爬虫通常需要从一些已知的URL出发,不断地从这些URL中爬取新的链接。

这个过程可以使用队列来管理待爬取的URL,保证每个URL只被访问一次。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

2,对照人群的选择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对照人群除未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 外,其它各种影响因素或人群特征 (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 程度等)都应尽可能地与暴露组相 同,即具有可比性.
1.内对照 内对照:选择一组研究人群A,将A中有E的作 内对照 暴露组,A中无E的则为非暴露组(内对照).当 E为定量变量 定量变量时,所划分的最低档次暴露的人 定量变量 最低档次暴露的人 群为对照组. 群为对照组 好处:省事,从总体上了解研究对象的发 病率情况. 2.特设对照(外对照):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 群需在其外去寻找对照组.
2)动态人群(dynamic 动态人群(dynamic 动态人群 population): 在某队列确定之 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断 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以随时 加入.
选定队列 开始观察
1990
图4-1
随访队列示意图
随访终止
2000

"I"进入队列;"x"无故退出队列;"0"出现终点 进入队列; 无故退出队列; 结局
暴露 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 的物质(如氟化物) 的物质(如氟化物),具备某种待 研究的特征( 如年龄, 研究的特征 ( 如年龄 , 性别及遗 传等) 或行为( 如吸烟) 传等 ) 或行为 ( 如吸烟 ) . 暴露可 以是有害的或有益的. 以是有害的或有益的.
危险因素 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结 局(outcome)(如疾病)发生, 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 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 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3.总人口对照:不设对照,是利用整个地区 的现成的发病或死亡统计资料,即以全人口 全人口 率为对照. 优点:对比资料容易得到. 缺点:资料比较粗糙,可比性差,比较项 目的精细程度低,对照中可能包含有暴露人 群. 4.多重(种)对照: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形式选择的人群同时作对照,以减少只用一 种对照所带来的偏倚,增强结果的可靠性.

(完整版)《队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队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队列》知识点总结队列知识点总结
1. 队列的定义和特点
队列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遵循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

具体定义为:在队列中,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分别发生在队尾和
队首。

队列的特点包括:
- 插入操作(入队)只能在队尾进行
- 删除操作(出队)只能在队首进行
- 队列中元素按照插入的顺序排列,先插入的元素在队列中靠

2. 队列的应用场景
队列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
- 广度优先搜索(BFS):在图中使用队列来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 任务调度:多线程环境下,使用队列来调度任务并按照顺序执行
- 缓冲区: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使用队列作为缓冲区来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速度差异
3. 队列的实现方式
队列的实现可以有多种方式,常见的包括使用数组和使用链表两种方法。

- 数组实现队列:使用数组来存储队列中的元素,通过维护队列头部和尾部的指针来实现入队和出队操作。

- 链表实现队列:使用链表来存储队列中的元素,通过维护链表的头节点和尾节点来实现入队和出队操作。

4. 队列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队列中常见的操作包括入队和出队,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如下:
- 入队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
- 出队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
5. 队列的相关算法
常见的与队列相关的算法包括:
- 循环队列:使用数组实现的队列,通过循环利用数组空间来提高队列的效率
- 双端队列:允许在队列的两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队列,具有队列和栈的特性
- 优先队列:插入操作可以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队列,常用于解决相关的调度问题
以上为队列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队列对照研究的特点

队列对照研究的特点

队列对照研究的特点1.引言1.1 概述队列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比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某个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领域中,队列对照研究被广泛应用于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中。

队列对照研究的特点在于其观察时间的顺序性和数据采集的一致性。

与横断面研究相比,队列对照研究能够根据时间的推移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追踪观察,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干预措施对结果的影响。

同时,队列对照研究能够减少因不同数据采集时间点而带来的误差,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队列对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个对照组和一个与之对应的对比组。

对照组通常接受常规处理或不接受任何处理,而对比组接受特定的干预措施。

通过比较两组的数据,研究者可以评估干预措施对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有关干预效果的科学证据。

队列对照研究在实践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对照组和对比组的选择需要尽可能保证两组在其他因素上的相似性,以消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其次,长期追踪观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此外,在实施队列对照研究时,还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如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总而言之,队列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能够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执行,队列对照研究能够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队列对照研究的特点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首先概述了队列对照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

随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说明了本文将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去讨论队列对照研究的各个方面。

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明确文章的目标。

第二部分正文,这一部分将对队列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会解释队列的概念,并介绍队列具备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其次,探讨队列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方面。

通过对队列对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队列对照研究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队列的定义及特点(精)

队列的定义及特点(精)

int DeQueue(LinkQueue &Q,ElemType &e) {//从队头删除元素 if(Q.front==Q.rear )return 0;//若队列为 空则不能删除 QNode *p=Q.front->next; Q.front->next=p->next; e=p->data; if(p==Q.rear)Q.rear=Q.front;//当队列中 只有一个元素时,要特别注意尾指针的指向 delete p; return 1;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b[5]={1,2,3,4,5}; SqQueue Q; InitQueue(Q,10); for(int i=0;i<5;i++) { EnQueue(Q,b[i]); print(Q); } for(;;) { if(Empty(Q))break; int e; DeQueue(Q,e); cout<<e<<" "; } return 0; }
3.4.2 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采用单链表的形式,为了操作方便,使用头结点,使用队头指针front、队尾指 针tail。 front指向链表的第一个元素,rear指向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具体实现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ElemType ; typedef struct QNode { ElemType data;//数据域 QNode *next;//指针域 }QNode,*QueuePtr;//链式队列的结点 typedef struct { QueuePtr front;//指向队头的指针 QueuePtr 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指针 }LinkQueue;

数据结构队列的特点和实现本

数据结构队列的特点和实现本
}else ifp(!rEinmtfp(tpy.Qnuaemue)(M; dancers)){ p= GDeetQHueaedu(eM(Mdadnacnecres)rs;,p);
InitQueue(Mdancers);
InitQueue(Fdancers);
for(i=0;i<num;i++) {
p=dancer[i];
if(p.sex==‘F’)
EnQueue(Fdancers,p);
else
EnQueue(Mdancers,p);
}
精品文档
舞伴 配对 (wǔ bàn)
出队修改 (xiūgǎi)头 标志
由此可见,循环队列必须为它设定一个最大队列长度。若无 法预估所用(suǒ yònɡ)队列的最大长度,宜采用链队列。
精品文档
双端队列(duìliè)
双端队列是限定(xiàndìng)插入和删除操作 在表的两端进行的线性表。
插入
插入
(chā rù)
删除
a1 a2 … … an
插入
删除
a1 a2 … … an
(chā rù) 删除
(shānchú)
精品文档
队列 的应用 (duìli伴配对问题,先入队的男士或女士出队配成舞 伴,因此设置两个队列分别存放男士和女士入队者。 假设男士和女士的记录存放在一个数组中作为输入 (shūrù),然后依次扫描该数组的各元素,并根据性别来 决定是进入男队还是女队。当这两个队列构造完成之 后,依次将两队当前的队头元素出队来配成舞伴,直 至某队列变空为止。此时,若某队仍有等待配对者, 则输出此队列中排在队头的等待者的姓名,此人将是 下一轮舞曲开始时第一个可获得舞伴的人。
return ERROR; //队列 满 (duìliè) Q.elem[Q.rear] = e;

实验报告(栈和队列)

实验报告(栈和队列)

附录A实验报告课程:数据结构(c语言)实验名称:栈和队列系别:数字媒体技术实验日期: 11月15号专业班级:组别:姓名:学号:实验报告内容验证性实验一、预习准备:实验目的:1. 掌握栈的顺序表示、链表表示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

特别注意栈空和栈满的条件;2. 掌握队列的顺序表示、链表表示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

特别是循环队列中队头与队尾指针的变化情况;实验环境:Widows操作系统、VC6.0实验原理:1.定义:栈:只允许在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top),另一端称为栈底(bottom)。

队列: 是只允许在一端删除,在另一端插入的顺序表,允许删除的一端叫做队头(front),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rear)。

2.特点:栈:后进先出(LIFO)队列:先进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93. 表示:栈:(1)栈的数组表示—顺序栈(2)栈的链接表示—链式栈队列:(1)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表示——循环队列(2)队列的链式表示—链队列实验内容和要求:分别使用顺序循环队列和堆栈以及链式队列和堆栈编写程序:判断一个字符序列是否是回文。

回文是指一个字符序列以中间字符为基准,两边字符完全相同。

如:“ABCDEDCBA”。

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80,用于判断回文的字符串不包括字符串的结束标记符。

基本要求:(1)字符序列可由用户从键盘随意输入;(2)可以连续测试多个字符序列,由用户决定退出测试程序;算法思想:判断回文的算法思想是:把字符串中的字符逐个分别存入队列和堆栈中,然后逐个出队列和退栈并比较出队列的数据元素和退栈的数据元素是否相等,若全部相等则该字符序列为回文,否则就不是回文。

基本操作:回文判断操作主要包括入栈和入队列、退栈和出队列操作。

在对堆栈以及队列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对队列以及堆栈进行初始化。

若使用链式堆栈和链式队列,操作结束后必须销毁链表。

二、实验过程:程序流程图:队列实验中的关键语句:(1) 构造空顺序栈算法Status InitStack ( SqStack &S ) {S.base = ( SElemType * ) malloc ( ST ACK_INIT_SIZE * sizeof ( SElemType ) );if ( ! S.base ) exit ( OVERFLOW );S.stacksize = ST ACK_INIT_SIZE;return OK;} // InitStack(2) 顺序栈出栈算法Status Pop ( SqStack &S, SElemType &e ) {if ( S.top = = S.base ) return ERROR;e = *--S.top; return OK;} // Pop(3)(4) 将元素压入顺序栈算法Status Push ( SqStack &S, SElemType e ){if ( S.top - S.base >= S.stacksize ) { S.base = ( SElemType * ) realloc ( S.base, ( S.stacksixe + ST ACKINCREMENT* sizeof ( SElemType ) );if ( ! S.base ) exit ( OVERFLOW );S.top = S.base + S.stacksize;S.stacksize += ST ACKINCREMENT;}*S.top ++= e;return OK;} // Push(4)在顺序队列尾插入新元素算法Status EnQueue ( 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 ( Q.rear + 1 ) % MAXQSIZE = = Q.front )return ERRORQ.base[ Q.rear ] = e;Q.rear = ( Q.rear + 1 ) % MAXQSIZE;return OK;} // EnQueue(5)在顺序队列头删除旧元素算法Status DeQueue ( 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 Q.front = = Q.rear ) return ERROR;e = Q.base [ Q.front ]; Q.front = ( Q.front + 1 ) % MAXQSIZE; return OK;} // DeQueue(6)在链式队列尾插入新元素算法Status EnQueue ( LinkQueue &Q; QElemType e ) {p = ( QueuePtr ) malloc ( sizeof ( QNode ) );if ( ! p ) exit ( OVERFLOW ); p->data = e;p->next = NULL;Q.rear->next = p;Q.rear = p;return OK;} // EnQueue(7)在链式队列头删除旧元素算法Status DeQueue ( LinkQueue &Q, QElemType &e ) {if ( Q.front = = Q.rear ) return ERROR;p = Q.front->next;e = p->data;Q.front->next = p->next;if ( Q.rear = = p ) Q.rear = Q.front;free ( p );return OK;} // DeQueue编写及调试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没有注意到可以验证多次问题。

结构体队列定义

结构体队列定义

结构体队列定义结构体队列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可以用于实现队列的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结构体队列的定义、特点以及实际应用。

一、结构体队列的定义结构体队列是一种由结构体构成的队列,它的每个元素都包含多个字段。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typedef关键字定义结构体队列。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结构体队列Queue,其中包含两个字段:data和next。

二、结构体队列的特点1. 先进先出:结构体队列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即最先进入队列的元素最先被取出。

2. 有限大小:结构体队列的大小是有限的,一旦达到最大值,就无法再添加新的元素。

3. 可变长度:结构体队列的长度是可变的,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

三、结构体队列的实际应用结构体队列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任务队列:在多线程编程中,结构体队列可以用于实现任务队列。

每个任务可以用一个结构体表示,包含任务的相关信息。

多个线程可以同时向任务队列中添加任务,并从队列中取出任务进行处理。

2. 缓存队列:结构体队列可以用于实现缓存队列,用于存储临时数据。

当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时,可以先将数据存储在缓存队列中,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

3. 消息队列:结构体队列可以用于实现消息队列,用于在不同的进程或线程之间传递消息。

每个消息可以用一个结构体表示,包含消息的内容和其他相关信息。

四、结构体队列的操作结构体队列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操作:1. 入队(Enqueue):将一个元素加入队列的末尾。

2. 出队(Dequeue):从队列的头部取出一个元素。

3. 判空(IsEmpty):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4. 判满(IsFull):判断队列是否已满。

5. 获取队头元素(GetFront):返回队列的头部元素,但不删除。

五、结构体队列的实现结构体队列可以通过数组或链表来实现。

使用数组实现的结构体队列通常需要指定队列的最大长度,而使用链表实现的结构体队列则可以动态调整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id print(LinkQueue Q) { cout<<"打印链队列"<<endl; QNode *p=Q.front->next; while(p!=0) { cout<<p->data<<" "; p=p->next; } cout<<endl;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b[7]={2,6,8,9,11,15,20}; LinkQueue Q; InitQueue(Q); for(int i=0;i<7;i++) EnQueue(Q,b[i]); print(Q); while(!Empty(Q)) { int e; GetTop(Q,e); cout<<e<<endl; DeQueue(Q,e); //print(Q); } cout<<endl;
int De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 {//删除队头元素 if(Q.length==0)return 0; e=Q.base[Q.front];//返回值 Q.front=(Q.front+1)%Q.maxsize;//位置后移 Q.length--; return 1; } ///////// int GetHead(SqQueue Q,QElemType &e) {//得到队头元素 if(Q.length==0)return 0; e=Q.base[Q.front]; return 1; }
当length== MAXSIZE时,队列满。
具体实现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Q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QElemType *base;//顺序队列所占空间 的首地址 int front;//队头位置 int rear;//队尾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int length;//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int maxsize;//队列的空间总数 }SqQueue;
J5 J6
用front指向队头元素,rear指向队尾元 素的下一个位置,用length指示队列中 有多少元素,用MAXSIZE指示线性空间 总的长度。
向队列尾部插入元素时, rear=(rear+1)% MAXSIZE;length++; 从队列头部删除元素时, front=(front+1)%MAXSIZE;length--;
void InitQueue(LinkQueue &Q) { Q.front=Q.rear=new QNode;//队列设立头结 点以便于操作 (Q.front)->next=0; } ///// int EnQueue(LinkQueue &Q,ElemType e) {//数据元素e入队 QNode *p=new QNode;//生成新结点 if(p==0)return 0; p->data=e; p->next=0; Q.rear->next=p;//将新结点插入到尾部 Q.rear=p; return 1; }
int GetTop(LinkQueue Q,ElemType &e) {//得到对头元素的值 if(Q.front==Q.rear )return 0; e=Q.front->next->data; return 1;
} /////// bool Empty(LinkQueue &Q)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if(Q.front==Q.rear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b[5]={1,2,3,4,5}; SqQueue Q; InitQueue(Q,10); for(int i=0;i<5;i++) { EnQueue(Q,b[i]); print(Q); } for(;;) { if(Empty(Q))break; int e; DeQueue(Q,e); cout<<e<<" "; } return 0; }
return 0;
}
3.4.3 循环队列 这种方法是基于连续空间的。
循环队列演示
Q.front Q.reJ2 J3
Q.rear
Q.front Q.rear
J3 J4 J5 J6
Q.rear
Q.front
J3 J4 J5 J6
Q.rear
J7
J8
Q.front
int InitQueue(SqQueue &Q,int n) {//初始化队列 Q.base=new QElemType[n];//申请顺序空间 if(Q.base==0)return 0; Q.rear=Q.front=0; Q.length=0; Q.maxsize=n; return 1; } //////// int En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 {//元素入队 if(Q.length==Q.maxsize)return 0; Q.base[Q.rear]=e;//元素入队 Q.rear=(Q.rear+1)%Q.maxsize ;位置后移 Q.length++;//元素个数增加 return 1; }
3.4 队列 3.4.1 队列的定义及特点 队列是一种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在 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因此具有先 进先出的特性。队列中允许进行插入的一端 称为队尾,允许删除的另一端称为队头,当 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 队列的基本操作有: 1、构造一个空的队列 2、在队尾部插入元素 3、在队头删除元素 4、得到队头元素 5、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bool Empty(SqQueue Q)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if(Q.length==0)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 void print(SqQueue Q) { int k=Q.front; for(int i=1;i<=Q.length;i++) { cout<<Q.base[k]<<" "; k=(k+1)%Q.maxsize; } cout<<endl; }
3.4.2 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采用单链表的形式,为了操作方便,使用头结点,使用队头指针front、队尾指 针tail。 front指向链表的第一个元素,rear指向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具体实现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ElemType ; typedef struct QNode { ElemType data;//数据域 QNode *next;//指针域 }QNode,*QueuePtr;//链式队列的结点 typedef struct { QueuePtr front;//指向队头的指针 QueuePtr 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指针 }LinkQueue;
3.4.4VC++中queue模板的使用
int DeQueue(LinkQueue &Q,ElemType &e) {//从队头删除元素 if(Q.front==Q.rear )return 0;//若队列为 空则不能删除 QNode *p=Q.front->next; Q.front->next=p->next; e=p->data; if(p==Q.rear)Q.rear=Q.front;//当队列中 只有一个元素时,要特别注意尾指针的指向 delete p; return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