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在皮肤科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藓
• 色素减退性或脱失性疾病:如白癜风、白色糠疹以及 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白斑
• 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荨麻疹
• 精神神经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 皮肤附属器疾病:脂溢性皮炎、脱发
• 皮肤真菌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 癣、花斑癣
• 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 而应用波长300nm左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效果 最好
• 研究表明,活化的维生素D3 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 用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四、 致色素作用 1.立即性 2.延迟性
紫外线影响黑色素生成机制 • 已在贮存中的中间体加速了它们的聚合能力 • 促进了络氨酸酶对络氨酸的作用 • 活化了已存在于黑色素细胞中的络氨酸酶 • 增进了黑素小体对黑色素生产的强度 • 促进了黑色素小体的扩散,并从树状突中向角质细胞
三、季节差异 ➢ 冬季和春季人体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性相
对增强 ➢ 而夏季和秋季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四、年龄差异 ➢ 小儿及老年人对紫外线的反应性减弱 ➢ 青春期和成人的反应性较强
五、工作环境的差异
室内工作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高
六、生理状况
➢ 月经前期紫外线敏感性增高 ➢ 妊娠后期和分娩后敏感性降低 ➢ 营养状况佳者对紫外线敏感性高 ➢ 营养状况差者则敏感性降低。
• 波长在300nm以上几乎没有杀菌作用,以300nm 开始有杀菌效果,260nm左右杀菌能力最强, 230nm以下杀菌能力又逐渐减弱
三 、促维生素D形成,抗佝偻病作用 • 维生素D3原在紫外线的光化作用下,直接生成维
生素D3
• 再由皮肤吸收,重新进入体内,入血流后进入肠 壁,促进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并使血中钙质 沉积于骨中
• 光化学疗法的紫外线波长为320400nm,以365nm为最适宜。常用的 光敏剂为8-甲氧补骨脂素(8-MOP)
光化学疗法的作用机制
引起皮肤的光毒反应,可使DNA的合 成及细胞的分裂受到抑制 ——治疗银屑病
可使黑素细胞活性增高和数量增加 ——治疗白癜风
光化学疗法的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肝功能损害 补骨脂素可能导致眼损伤 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光敏者应禁用。
两个波段 (国外学者分类,理由是UVA1段有 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抑制因紫外线B段引起 的细胞过早凋亡 ) • UVA1 =340-400nm • UVA2 =320-340nm
• UVA1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抑制因紫外 线B段引起的细胞过早凋亡
• 可穿透玻璃 • 可穿透表皮,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透入
氧层) 、云层、尘粒、水汽等吸收和辐射 • 对人体几乎没有生物学效应 • 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的短波紫外线,均为人工光
源,主要用于灭菌消毒。
紫外线的穿透性与波长的关系
紫外线的皮肤敏感性
一、个体差异
➢ 主要是肤色的差异
➢ 皮肤含有一定量的黑素,每个人皮肤内黑素的多少是不 同的,它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也对紫外线的吸收量有 影响,因而也决定了不同个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 波长:280-320nm • 是紫外线生物活性最活跃的部分 • 大部分为表皮所吸收 • UVB较UVA更容易引起红斑反应 • UVB是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的有效疗法
短波紫外线 (UVC)
• 波长:200-280nm • 短波紫外线具有破坏性,有较大的杀伤作用 • 穿透力最差,大部分被大气中的空气 (主要是臭
• 球菌性皮肤病:丹毒、脓疱疹、毛囊炎、 疖肿、痈等
• 结缔组织病:硬皮病。
紫外线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 光化学疗法 • 中波紫外线疗法
光化学疗法的治疗方法 ✓ 内服法
✓ 外用法
光化学疗法
• 定义:是指口服或外用光敏剂,配合 长波紫外线(或日光)照射,使光敏 剂受光后产生光化学反应而达到治疗 目的的一种方法。又称光敏疗法 (PUVA),
七、疾病的影响 ➢ 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泛发性皮炎、烟草
酸缺乏症、多形日光疹、白化病等患者对紫外 线的敏感性增高 ➢ 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系 统损伤等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
八、药物的影响 磺胺类药物、氯丙嗪、灰黄霉素和某些香豆素 类化合物等,常可增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 肤色浅的人,容易发生日晒红斑,而很少发生晒黑
➢ 肤色深的人,很少发生日晒红斑,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 黝黑反应。
二、部位差异
➢ 躯干尤以腋下对紫外线敏感性最高 ➢ 额部、四肢屈侧为紫外线中等敏感区 ➢ 四肢伸侧、手足、背部对紫外线敏感性最低。 ➢ 若以胸背腹部的敏感度为100%,则面、颈、大腿
为25-50%,小腿、手足、背部仅为25%。
一、消炎作用 ➢ 通过紫外线的致红斑作用实现 ➢ 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流量、红细胞和白细
胞均增加并渗出 ➢ 有利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的消散。可改善
局部循环状况,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促进损 伤组织修复,加速愈合过程 ➢ 临床可治疗各种慢性感染性溃疡性皮肤病。
二、杀菌作用
• 杀菌能力与波长有密切关系
转移
五、免疫调节作用 • 短时间小强度,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 长时间大强度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六、脱敏作用 途径: • 组胺酶增多 • 产生了维生素D3 • 早期提高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之释放出一定量的肾上腺
素
七、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 小剂量对高级中枢神经起兴奋作用 • 大剂量照射则起抑制作用
紫外线疗法的适应症
真皮,最深可达真皮中部并可作用于血管和其 它组织 • 用于光化学疗法
UVA特点
• 长波紫外线A1段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抑 制因紫外线B段引起的细胞过早凋亡
• 可穿透玻璃 • 可穿透表皮,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透入
真皮,最深可达真皮中部并可作用于血管和其 它组织 • 用于光化学疗法
中波紫外线 (UVB)
紫外线在皮肤科的应用
紫外线的概念与分类
• 电磁波中波长范围在100-400之间的是 紫外线
• 应用在光生物学和光医学领域的紫外线 光主要选取波长在200-400nm之间的紫 外线波段
• 根据光生物效应的不同,又将紫外线分 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短波紫外 线三个波段。
长波紫外线 (UVA)
• 波长: 320-400nm • 根据生理效应,长波紫外线分为UVA1和UVA2
• 色素减退性或脱失性疾病:如白癜风、白色糠疹以及 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白斑
• 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荨麻疹
• 精神神经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 皮肤附属器疾病:脂溢性皮炎、脱发
• 皮肤真菌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 癣、花斑癣
• 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 而应用波长300nm左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效果 最好
• 研究表明,活化的维生素D3 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 用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四、 致色素作用 1.立即性 2.延迟性
紫外线影响黑色素生成机制 • 已在贮存中的中间体加速了它们的聚合能力 • 促进了络氨酸酶对络氨酸的作用 • 活化了已存在于黑色素细胞中的络氨酸酶 • 增进了黑素小体对黑色素生产的强度 • 促进了黑色素小体的扩散,并从树状突中向角质细胞
三、季节差异 ➢ 冬季和春季人体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性相
对增强 ➢ 而夏季和秋季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四、年龄差异 ➢ 小儿及老年人对紫外线的反应性减弱 ➢ 青春期和成人的反应性较强
五、工作环境的差异
室内工作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高
六、生理状况
➢ 月经前期紫外线敏感性增高 ➢ 妊娠后期和分娩后敏感性降低 ➢ 营养状况佳者对紫外线敏感性高 ➢ 营养状况差者则敏感性降低。
• 波长在300nm以上几乎没有杀菌作用,以300nm 开始有杀菌效果,260nm左右杀菌能力最强, 230nm以下杀菌能力又逐渐减弱
三 、促维生素D形成,抗佝偻病作用 • 维生素D3原在紫外线的光化作用下,直接生成维
生素D3
• 再由皮肤吸收,重新进入体内,入血流后进入肠 壁,促进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并使血中钙质 沉积于骨中
• 光化学疗法的紫外线波长为320400nm,以365nm为最适宜。常用的 光敏剂为8-甲氧补骨脂素(8-MOP)
光化学疗法的作用机制
引起皮肤的光毒反应,可使DNA的合 成及细胞的分裂受到抑制 ——治疗银屑病
可使黑素细胞活性增高和数量增加 ——治疗白癜风
光化学疗法的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肝功能损害 补骨脂素可能导致眼损伤 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光敏者应禁用。
两个波段 (国外学者分类,理由是UVA1段有 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抑制因紫外线B段引起 的细胞过早凋亡 ) • UVA1 =340-400nm • UVA2 =320-340nm
• UVA1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抑制因紫外 线B段引起的细胞过早凋亡
• 可穿透玻璃 • 可穿透表皮,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透入
氧层) 、云层、尘粒、水汽等吸收和辐射 • 对人体几乎没有生物学效应 • 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的短波紫外线,均为人工光
源,主要用于灭菌消毒。
紫外线的穿透性与波长的关系
紫外线的皮肤敏感性
一、个体差异
➢ 主要是肤色的差异
➢ 皮肤含有一定量的黑素,每个人皮肤内黑素的多少是不 同的,它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也对紫外线的吸收量有 影响,因而也决定了不同个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 波长:280-320nm • 是紫外线生物活性最活跃的部分 • 大部分为表皮所吸收 • UVB较UVA更容易引起红斑反应 • UVB是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的有效疗法
短波紫外线 (UVC)
• 波长:200-280nm • 短波紫外线具有破坏性,有较大的杀伤作用 • 穿透力最差,大部分被大气中的空气 (主要是臭
• 球菌性皮肤病:丹毒、脓疱疹、毛囊炎、 疖肿、痈等
• 结缔组织病:硬皮病。
紫外线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 光化学疗法 • 中波紫外线疗法
光化学疗法的治疗方法 ✓ 内服法
✓ 外用法
光化学疗法
• 定义:是指口服或外用光敏剂,配合 长波紫外线(或日光)照射,使光敏 剂受光后产生光化学反应而达到治疗 目的的一种方法。又称光敏疗法 (PUVA),
七、疾病的影响 ➢ 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泛发性皮炎、烟草
酸缺乏症、多形日光疹、白化病等患者对紫外 线的敏感性增高 ➢ 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系 统损伤等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
八、药物的影响 磺胺类药物、氯丙嗪、灰黄霉素和某些香豆素 类化合物等,常可增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 肤色浅的人,容易发生日晒红斑,而很少发生晒黑
➢ 肤色深的人,很少发生日晒红斑,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 黝黑反应。
二、部位差异
➢ 躯干尤以腋下对紫外线敏感性最高 ➢ 额部、四肢屈侧为紫外线中等敏感区 ➢ 四肢伸侧、手足、背部对紫外线敏感性最低。 ➢ 若以胸背腹部的敏感度为100%,则面、颈、大腿
为25-50%,小腿、手足、背部仅为25%。
一、消炎作用 ➢ 通过紫外线的致红斑作用实现 ➢ 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流量、红细胞和白细
胞均增加并渗出 ➢ 有利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的消散。可改善
局部循环状况,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促进损 伤组织修复,加速愈合过程 ➢ 临床可治疗各种慢性感染性溃疡性皮肤病。
二、杀菌作用
• 杀菌能力与波长有密切关系
转移
五、免疫调节作用 • 短时间小强度,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 长时间大强度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六、脱敏作用 途径: • 组胺酶增多 • 产生了维生素D3 • 早期提高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之释放出一定量的肾上腺
素
七、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 小剂量对高级中枢神经起兴奋作用 • 大剂量照射则起抑制作用
紫外线疗法的适应症
真皮,最深可达真皮中部并可作用于血管和其 它组织 • 用于光化学疗法
UVA特点
• 长波紫外线A1段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抑 制因紫外线B段引起的细胞过早凋亡
• 可穿透玻璃 • 可穿透表皮,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透入
真皮,最深可达真皮中部并可作用于血管和其 它组织 • 用于光化学疗法
中波紫外线 (UVB)
紫外线在皮肤科的应用
紫外线的概念与分类
• 电磁波中波长范围在100-400之间的是 紫外线
• 应用在光生物学和光医学领域的紫外线 光主要选取波长在200-400nm之间的紫 外线波段
• 根据光生物效应的不同,又将紫外线分 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短波紫外 线三个波段。
长波紫外线 (UVA)
• 波长: 320-400nm • 根据生理效应,长波紫外线分为UVA1和UV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