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仿真作业
运动控制案例分析
图1 整体流程框图运动控制案例分析大作业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袁博楠所在班级: 2011211402 学生学号: 2011211729 指导教师:叶平2014 年 5 月 25 日一、作业内容:工业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工业机器人关节是由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采用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控制伺服电机来达到对工业机器人关节进行运动控制的目的,从而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
工业机器人关节的相关参数如下:(1)直流伺服电机参数:P N = 150W, U N = 48V, I N = 4A, n N = 400rpm,反电势系数:C e = 0.12V/rpm,允许过载倍数λ = 2(2)系统主电路总电阻:R = 4Ω(3)电磁时间常数:T1= 0.012s(4)机电时间常数:T m = 0.2s(5)PWM整流装置:放大系数K s = 20, 失控时间T s= 0.15ms(6)电流反馈系数1.25V/A,转速反馈系数0.025V/rpm(7)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oi = 0.001s,转速率波时间常数:T on = 0.014s(8)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U nm =10V(9)调节器饱和输出电压:10V(10)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比:10工业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1)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40rpm ~ 2rpm),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3)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小于10%,电流超调量小于5%,动态速降小于85%,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小于0.1s。
设计要求:(1)分析工业机器人关节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并画出系统框图;(2)依据系统的动静态指标要求,计算调速系统的参数。
确定转速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3)利用Matlab对所设计的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实验;(4)整理设计数据资料,撰写相关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异步电机矢量控制Matlab仿真实验
目录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 (2)2 坐标变换 (3)2.1 坐标变换基本思路 (3)2.2 三相——两相坐标系变换(3/2变换) (4)2.3 旋转变换 (5)3 转子磁链计算 (6)4 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7)4.1 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流闭环控制方式思想 (7)4.2 MATLAB系统仿真系统设计 (8)4.3 PI调节器设计 (9)5 仿真结果 (10)5.1 电机定子侧的电流仿真结果 (10)5.2 电机输出转矩仿真结果 (11)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4)异步电机矢量控制Matlab 仿真实验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以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将异步电动机在静止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通过坐标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以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
所谓矢量控制,就是通过矢量变换和按转子磁链定向,得到等效直流电动机模型,在按转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用直流电动机的方法控制电磁转矩与磁链,然后将转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的控制量经变换得到三相坐标系的对应量,以实施控制。
其中等效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1-1所示,在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i A 、i B 、i C ,通过3/2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正交坐标系上的交流i sα和i sβ,再通过与转子磁链同步的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i sm 和i st 。
图1-1 异步电动机矢量变换及等效直流电动机模型在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A B C i i i ,通过3/2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正交坐标系上的交流s i α和s i β再通过与转子磁链同步的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sm i 和st i 。
m 绕组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sm i 相当于励磁电流,t 绕组相当于电枢绕组,st i 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运动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机械运动,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等,都需要运动控制系统的支持。
为了确保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我们需要先建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仿真分析,最终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最主要的是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此预测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性能。
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会用到动力学方程、运动学方程、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等。
其中,动力学方程是描述机械系统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可以反映出系统的动态特性。
运动学方程则是用来描述系统中各个部件(例如机械臂、传动装置等)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力学方程则是用来描述机械系统中各种受力情况的方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系统的力学特性。
最后,热力学方程则是用来描述机械系统热力学特性的方程,例如系统中热传导、热辐射等。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法、图形建模法和仿真建模法。
数学建模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运动状态和控制特性。
图形建模法则是通过制作机械系统的CAD图纸,通过建立如同搭积木一样的模块化的各个部分,实现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而仿真建模法是将整个系统的动态行为转换成计算机程序,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机械系统进行模拟。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是指在建立好系统的数学模型之后,用计算机程序模拟机械运动过程,预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并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系统的结构设计,提高系统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主要包括离线仿真和在线仿真。
离线仿真是指在建立好数学模型之后,将其转换成仿真程序进行模拟分析,而在线仿真则是将机械系统实时连接到计算机中,通过模拟输入各种工作负载来测试控制效果。
运动控制中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运动控制中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一、引言运动控制在现代工程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机器人控制、汽车自动驾驶还是航天飞行器的导航,都需要对系统的动力学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
动力学建模是追踪系统运动、优化控制策略以及进行运动规划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探讨运动控制中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二、传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传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牛顿力学原理,并采用微分方程描述物体的运动。
通过分析系统的受力、扭矩和外部作用等因素,建立运动方程并求解,以获得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运动状态。
这一方法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在系统内部和外部作用力的影响下的运动情况。
然而,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微分方程,传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具有复杂性和计算量大的特点。
三、基于仿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值方法的发展,基于仿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动力学系统的运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系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状态。
仿真技术具有简便、灵活和高效的特点,能够快速和准确地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
四、多体动力学仿真多体动力学仿真是运动控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可以模拟多个物体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并准确地反映系统的运动特性。
多体动力学仿真常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车辆动力学和飞行器飞行控制等领域。
通过建立精确的模型和仿真环境,研究人员可以探索不同控制算法、路径规划和优化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控制系统建模方法除了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建模也是运动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控制系统建模关注的是将输入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并研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
常见的控制系统建模方法包括传递函数法、状态空间法和最小二乘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精确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六、动力学仿真与实际应用动力学仿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机器人领域,动力学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机器人的稳定性、机械臂的运动和力学特性等。
在车辆动力学研究中,仿真可以帮助模拟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情况,优化车辆的悬挂系统和驱动力分配策略。
运动控制系统练习题
运动控制系统练习题运动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运动装置的系统。
它可以通过控制电机和传感器等设备的工作,实现对物体的运动、位置和速度等的控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接下来将提供一些练习题。
1. 什么是运动控制系统?提示:简要描述运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2. 运动控制系统有哪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提示:列举并简要介绍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机器人和机械等领域的应用。
3. 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提示:描述运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
4. 请简要介绍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提示:概括地描述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原理。
5. 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控制系统?提示:列举几个选择运动控制系统的关键因素,并解释其重要性。
6. 请简要介绍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区别。
提示:概括地比较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7. 运动控制系统中的 PID 控制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解释 PID 控制器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 运动控制系统中常见的编码器有哪些类型?提示:介绍常见的编码器类型和其特点,如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等。
9. 运动控制系统中常见的电机驱动器有哪些类型?提示:介绍常见的电机驱动器类型和其特点,如直流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等。
10. 在运动控制系统中,如何保证精确的位置控制?提示:描述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术,如反馈控制和伺服系统等,用于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以上是一些关于运动控制系统的练习题。
希望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大家对运动控制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更详细的解答,欢迎继续交流和探讨。
海参捕捞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Jan. 2024Vol. 47 No. 22024年1月15日第47卷第2期0 引 言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海参捕捞机器人正逐步取代费时费力且危险性极高的人工捕捞作业[1]。
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参捕捞,不仅解放了人力,还扩大了捕捞范围,提高了海参的捕获量。
为了保证海参捕捞机器人的作业时间,同时保证机器人通信的稳定性,一般将其设计为有缆水下机器人(ROV )[2‐3]。
但是由于海底的作业环境恶劣多变和机器人的结构功能复杂,同时所捕捞的海参也会对机器人的运动造成干扰,导致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难度增大,一旦控制精度降低,将会影响海参的捕捞效率,严重时还会导致机器人发生侧翻。
由此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4.02.027引用格式:葛安亮,陈浩,邵绪新,等.海参捕捞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24,47(2):147‐154.海参捕捞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葛安亮1, 陈 浩1, 邵绪新2, 李相坤1(1.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 山东 青岛 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摘 要: 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海参捕捞机器人将逐渐取代费时费力的人工捕捞作业。
但是海参捕捞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一直影响其运动稳定性和捕捞效率,一方面是由于海底的作业环境恶劣多变,机器人的结构功能复杂;另一方面是随着海参的累积,机器人的参数发生改变,原有控制模型的控制精度下降。
为提高海参捕捞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在综合考虑机器人各种载荷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海参对机器人造成的干扰,建立更加全面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并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和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机器人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分别模拟机器人的定深下潜、运动姿态保持、路径跟踪和载重上升运动过程,定量分析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最后构建一个系统全面且精度较高的海参捕捞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1 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MATLAB 下的SIMULINK 软件进行系统仿真。
2.学会用MATLAB 下的SIMULINK 软件建立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和进行仿真实验的方法。
二、结构原理图设计图1 调试系统原理图图1为转速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框图,各环节参数如下: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N U =220V ,额定电流dN I =55A,额定转速N n =1000r/min,电动机电动势系数e C =0.192Vmin/r 。
假定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流可逆,装置的放大系数s K =44,滞后时间常数s T =0.00167s 。
电枢回路总电阻R=0.1Ω,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l T =0.00167s ,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m T =0.075s 。
转速反馈系数α=0.01Vmin/r 。
对应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n U =10V 。
三、仿真实验1. 搭建simulink 仿真实验图搭建完成如图2所示图2 simulink仿真实验图2.基础实验(1)考虑有反馈和无反馈对转速降落差的影响。
下图图3和图4分别为闭环和开环下的示波器显示图图3 闭环情况下的示波器显示图4 开环情况下的示波器显示结论:转速发生偏差时,有反馈系统能有效的抑制,并跟紧给定值;而没有反馈的系统偏差会越来越大。
(2)计算开环机械特性和闭环静特性。
(ss K K P ττ11+=比例积分环节)系统开环机械特性:ed e n S C RIC U K K n -=*1系统闭环静特性:()()K C RI K C U K K n e de n S +-+=*111(3)讨论P 调节、I 调节、PI 调节对快速性和静差的影响。
以下图5、图6分别是P 调节、I 调节的示波器显示图。
图5 P调节下的示波器显示图6 I调节下的示波器显示图根据3种情况下的对比可得以下结论:1.P调节响应速度快,调节动作敏捷,只能减小但无法消除静差。
运动控制实训报告总结范文
运动控制实训报告总结范文一、引言运动控制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运动控制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深对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了解。
二、实训内容1. 运动控制理论讲解在实训之初,我们首先接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
通过学习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控制算法,我对闭环控制、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等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在实训的第二部分,我们利用软件仿真工具进行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通过搭建闭环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掌握了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深入了解了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实际控制器配置与调试基于虚拟仿真的系统设计,我们进一步进行了实际控制器的配置和调试。
通过连接电机、编码器和控制器,掌握了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搭建流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调整和优化,使系统能够实现准确控制。
4. 运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在控制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速度和位置误差的分析和测量,以及对实际轨迹和目标轨迹的对比,判断控制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可能的改进。
三、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和收获:1. 提高了对运动控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运动控制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2. 掌握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我了解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调试步骤,提升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3. 熟悉了实际控制器的配置和参数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我掌握了常见的控制器配置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4. 学会了运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通过对实际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我了解了如何分析系统的误差和偏差,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运动控制系统。
四、实训反思本次实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五版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第五版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对例题4.8设计的双闭环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时间10s 。
具体要求如下:在一个由PWM 变换器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为8kHz 。
已知电动机的额定数据为:60=N P kW , 220=N U V , 308=N I A , 1000=N n r/min , 电动势系数e C =0.196 V·min/r , 主回路总电阻R =0.1Ω,变换器的放大倍数s K =35。
电磁时间常数l T =0.01s,机电时间常数m T =0.12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i T 0=0.0025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n T 0=0.015s 。
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U n *)N =10V,调节器ASR ,ACR 饱和输出电压U im *=8V,U cm =8V 。
系统的静、动态指标为:稳态无静差,调速范围D=10,电流超调量i σ≤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n σ≤10%。
试求:(1)确定电流反馈系数β(假设起动电流限制在1.5N I 以内)和转速反馈系数α。
(2)试设计电流调节器ACR.和转速调节器ASR 。
(3)在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下搭建系统仿真模型。
给出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过程中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不限幅与限幅时的仿真波形(包括转速、电流、转速调节器输出、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输出),指出空载起动时转速波形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4)计算电动机带40%额定负载起动到最低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 。
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估算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时间,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6)在5s 突加40%额定负载,给出转速调节器限幅后的仿真波形(包括转速、电流、转速调节器输出、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输出),并对波形变化加以分析。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是机器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基础,对其进行设计与仿真是确保机器人运动的精确性和效率的关键。
一、引言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和末端执行器,使机器人实现所需的运动,从而达到执行任务的目的。
该系统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设计和开发。
二、设计与开发过程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编码器、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关键部件的选型与安装。
(1)电机:根据机器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和规格,如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并合理安装,以保证电机在控制信号下能够准确运动。
(2)减速器:减速器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机器人关节的实际运动,提供力矩和转速的适配。
选择减速器时要考虑机器人的负载和精度要求。
(3)编码器: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并反馈给控制器。
通过编码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器可以调整电机的运动,实现闭环控制。
(4)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和工作状态,如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要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进行。
(5)驱动器:驱动器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应电机的电流和电压,使电机按照要求进行动作。
要选择高性能的驱动器以保证精确的运动。
2.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另一重要方面。
通过编写控制算法和实时控制程序,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
(1)控制算法:根据机器人的运动需求和系统特性,选择适合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并实现算法的调试与优化。
(2)实时控制程序:实时控制程序负责接收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基于控制算法计算控制指令,并发送给驱动器。
同时,实时控制程序还需要处理机器人的安全保护和错误处理等功能。
(3)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轨迹。
根据机器人移动的约束和环境因素,利用路径规划算法(如A*算法、Dijkstra算法)计算最优的路径,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飞行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飞行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飞行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飞行器的运动控制系统则是保证安全和稳定的核心所在。
在飞行器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动力学模型、控制算法和仿真环境。
一、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是指对飞行器在运动过程中各种力的作用下所受到的力学约束进行建模。
在实际使用中,飞行器受到的外部干扰较多,而且存在非线性的情况,因此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的飞行器,需要建立不同的动力学模型。
一般来说,动力学模型可以分为几种:单体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多体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神经网络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等。
其中,多体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是指将飞行器看作多个质点组成的系统,在具体模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指针对飞行器的运动姿态和位置进行调整的算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控制算法也是不同的。
例如,针对无人机的控制算法可以分为经典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自适应控制算法等。
在进行控制算法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稳定性、抗干扰能力、控制精度等因素。
同时,针对不同的控制需求和现实应用场景,控制算法的设计也必须非常灵活和全面。
需要不断研究新的算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算法进行不断改进和调优。
三、仿真环境仿真环境是指模拟真实情况下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算法进行测试的环境。
在仿真环境中,可以模拟飞行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状态,并通过不同控制算法进行控制测试。
一般来说,仿真环境包含了三个方面:底层仿真平台、仿真建模工具和仿真过程分析工具。
其中,底层仿真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拟环境。
例如,使用Matlab等软件平台可以构建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测试。
而使用专业的仿真环境,则可以更加快速和规范地进行仿真测试。
结语综上所述,飞行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不仅需要建立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算法,同时还需要依赖仿真环境进行模拟测试。
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运动控制系统是现代机器人、半导体设备、医疗设备等行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设备快速反应和调整,实现更加精准的动作和控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运动控制系统,需要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本文将介绍运动控制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过程及其意义。
一、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是指将实际运动控制系统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为后续的仿真分析提供基础。
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运动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反馈回路等。
首先,需要将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建模,其中输入一般为期望得到的输出信号,输出一般是控制信号。
然后,需要将执行器的动态响应和性能进行建模,其中包括机械结构和控制结构等。
另外,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反馈回路的响应特性等。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其中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仿真分析。
二、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系统的性能和响应,发现并解决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修改模型参数优化系统。
在进行仿真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准确地确定模型参数,以保证仿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需要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并考虑不同工况的影响。
最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在仿真分析中,需要关注一些关键指标,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静态误差、动态误差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控制系统的特性和性能,并进行优化。
三、运动控制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的意义运动控制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运动控制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来说,建模和仿真分析的意义如下:1. 优化系统性能。
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发现并解决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系统的性能。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使机器人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
本文将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进行介绍。
一、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运动控制器、编码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运动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编码器能够通过测量机器人关节的转动角度来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
伺服电机是机器人运动的驱动力,它能够按照指令精确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传感器能够监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力度,为机器人执行各种操作提供支持。
二、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是指把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抽象成数学模型,以便进行仿真和优化。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主要包括建立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两个方面。
1.运动学模型的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是指机器人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它能够描述机器人手臂的长度、位置、角度等。
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包括正运动学与逆运动学两部分。
正运动学是指已知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和角度,求出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数学模型。
逆运动学是指已知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求出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和角度的数学模型。
2.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是指机器人运动时所受到的力和动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包括牛顿-欧拉动力学模型、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Kane方法等。
三、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机器人运动过程,以检验运动控制器的性能和优化机器人运动轨迹。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主要包括仿真环境搭建和仿真过程。
1.仿真环境搭建仿真环境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仿真的基础,它模拟了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的工作场景。
仿真环境包括机器人本体模型、机器人操作区域、仿真软件等。
单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单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单摆运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常见的控制系统应用领域,它在诸多科学实验、工程项目和技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单摆运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摆臂的运动,实现对摆臂的稳定性和精确度的控制,从而达到预定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实验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学者和工程师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理论,以提高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
它们都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了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为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实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实验。
首先,我们将对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相关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概述和分析。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系统结构、控制算法和参数选择等方面。
在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行仿真实验,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性能。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单摆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实验提供实用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支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本文的工作,能够推动单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文章内容和研究背景,介绍了单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单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实验。
在单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中,我们将介绍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详细描述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在仿真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相关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了实验的结果和分析,总结了系统的性能和局限性。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部分专业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机械大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信息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核工程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纺织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林业工程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农业工程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轻工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食品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医学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经济管理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艺术类)。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第一章:引言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领域、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机器人的精准运动控制和协调动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讨论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第二章: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传感器负责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和其内部状态,执行器负责执行机器人的动作命令,控制器则是控制整个运动系统的核心。
第三章:传感器设计与仿真传感器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敏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本节将重点介绍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
在设计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灵敏度、精度和抗干扰性等因素。
而在仿真过程中,可以使用虚拟环境和仿真软件模拟不同的传感器工作场景,评估其性能指标。
第四章:执行器设计与仿真执行器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执行部分,常用的执行器包括电机、液压缸等。
在设计执行器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速度和精度等特性。
同时,还需考虑执行器的控制方式,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不同的执行器进行建模和测试,以预测和评估其运动性能。
第五章:控制器设计与仿真控制器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等。
本章将介绍各种控制方法及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同时,还将介绍控制器的仿真方法,包括MATLAB/Simulink、LabVIEW等仿真软件的使用,以及硬件仿真平台的搭建和验证。
第六章: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整体仿真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个组成部分的复杂系统,为了验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需要进行整体仿真。
本章将介绍如何利用现有的仿真软件和工具,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考虑不同的工作场景和运动任务,评估机器人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指标。
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方法
明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在具体选择参数 K 时,须在二者之间取折衷。
下面将用数字定量地表示 K 值与各项性能指标 之间的关系。
1)典型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a)稳态跟随性能指标:系统的稳态跟随性能指标 可用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来表示。
()
tg1
1
2T T22
振荡环节对数频率特性
0时
1时 T
() 0 () tg1( 2 ) 90
0 () 180
系统开环 Bode图
将开环传递函数表示成若干典型环节的串联形式;
G(s) G1(s)G2 (s)...Gn (s)
G(
j)
A1 ()e
j1
A () 2
()e
j2
()
..An
代数和。
增益交界频率 c 相位交界频率 g
c g
g c
稳定系统
不稳定系统
正增益裕量
负增益裕量
正相位裕量
负相位裕量
系统响应 速度
增益裕量 相位裕量
增益裕量 伺服机构: 10-20分贝 过程控制: 3-10分贝
闭环系统 稳定性
相位裕量 40度以上 20度以上
3.2 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3.2.1 双闭环调速系统结构及分析 3.2.2 典型系统特性分析及非典型系统典型化 3.2.3 双闭环调速系统工程化设计
n
i*
ACR
-
i
Ks Ud0
Tss+1
-
电机模型
1/R Id Tl s+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课外项目学习(6学时)
课外项目学习(6学时):对异步电动机进行矢量控制的仿真研究。
电机参数如下: 1.115s R =Ω, 1.083r R =Ω,0.005974sl L H =,0.005974lr L H =,0.2037m L H =,20.02Kg.m J =,2p n =,380N U V =,50N f Hz =,额定频率50Hz ,额定转速1460转/分,逆变器采用SVPWM 控制,开关频率为5KHz 。
仿真条件如下:转速给定信号为阶跃给定,0.1s 时转速给定为120rad/s ,0.7s 时转速降为80rad/s ;电机空载起动,0.3s 加载5N.m ,0.5s 减载为2N.m 。
仿真时间为1s ,仿真步长0.02ms ,(1) 利用电机、SVPWM 、ASR 、转子磁链计算等基本模块搭建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仿真平台。
图(1)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2) 给出定子三相电流、转子三相电流、转速、电磁转矩仿真波形。
解:图(2)从上到下依次为定子三相电流、转子三相电流、电磁转矩、转速仿真波形。
(a)(b)(c)(d)图2矢量控制仿真波形((a)定子三相电流、(b)转子三相电流、(c)电磁转矩、(d)转速仿真波形)(3)给出定子AB线间电压波形和经过低通滤波后的电压波形,并进行对比分析。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1KHz。
解:图3从上到下分别为经过低通滤波后的电压波形和定子AB线间电压波形。
图3. 定子AB线间电压波形((a)滤波后,(b)滤波前)图4为局部放大后的电压波形图4 局部放大后的线电压波形分析:由于逆变器采用的是SVPWM的控制方式,就是交替使用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来产生旋转磁场,其仍以脉冲波的方式实现,脉冲波幅值相同,宽度按各矢量作用时间的规律变化,所以定子AB线电压波形为脉冲波。
经过低通滤波后的电压波为基波正弦波。
(4)给出电机负载,转速,定子q轴电流给定,定子q轴电流、电磁转矩仿真波形,仿照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分析异步电动机起动、加载过程中q轴电流、电磁转矩、转速的变化规律。
基于模糊PID的小型ROV定深运动控制仿真
基于模糊PID的小型ROV定深运动控制仿真小型ROV(遥控无人潜水器)是一种具有自主潜水和操纵功能的机器人,在海洋科学研究、工程勘察、水下探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ROV的定深运动控制是其核心技术之一,对于保证ROV在水下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小型ROV的定深运动控制进行仿真研究,以期为ROV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引言小型ROV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控方便等特点,在水下作业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ROV的定深运动控制是其重要的控制任务之一,即使在水下环境中也需要保持稳定的深度,以保证其作业的顺利进行。
传统的PID控制器在定深运动控制中存在着某些不足,例如对于非线性、不确定性比较大的系统难以有效控制。
而模糊PID控制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PID控制器的不足,对非线性、不确定性比较大的系统有着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本文将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小型ROV的定深运动控制进行仿真研究。
2. 水下ROV的定深运动控制原理水下ROV的定深运动控制是指在水下作业过程中,保持ROV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运动控制。
常见的水下ROV定深运动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PID 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控制参数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性较大的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则是通过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水下ROV的定深运动控制中,一般采用利用水下传感器获取水下压力信息,进而计算出ROV所处的深度,并通过控制ROV的浮力或推进器,以保持ROV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运动控制。
PI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为深度误差(期望深度与实际深度之差),输出信号为控制ROV的浮力或推进器。
3. 模糊PID控制算法原理模糊PID控制算法是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作业利用Matlab解运动控制系统习题习题2-5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
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是否为零?为什么?解:(一)结合电流、转速调节器的设计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模型。
设有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直流电动机:220V,136A,1460r/min,e C=0.132V2min/r,允许过载倍数λ=1.5;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s K=40;电枢回路总电阻R=0.5Ω;时间常数l T=0.03s,m T=0.18s;电流反馈系数β=0.05V/A(≈10V/1.5N I);转速反馈系数α=0.007V2min/r(≈10V/N n)。
设计要求:设计电流调节器,要求电流超调量5%iσ=。
设计转速调节器,要求转速无静差,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iσ=,并检验转速超调量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
1.设计电流调节器1)确定时间常数①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s T。
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sT=0.0017s。
②电流滤波时间常数oi T。
取oi T=0.002s。
③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i T。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i s oi T T T=+=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10%iσ=,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用PI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1)()i i ACR i K s W s sττ+=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il T T=0.030.0037s s=8.11,由表1可知,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 l Tτ==0.03s。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10%iσ=时,根据表2可知,£i I K T =0.5,因此1£i0.50.5135.10.0037I K s T s-===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i135.10.030.5 1.013400.05I i i K R K Tτ??===?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1135.1ci I K sω-==①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111196.1330.0017s ci s T sω-==>?满足近似条件。
②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140.82ci sω-==<满足近似条件。
③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11180.83ci sω-==>满足近似条件。
5由图1,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040R k=Ω,各电阻和电容值为0 1.0134040.52i i R K R k k==?Ω=Ω,取40kΩ630.030.75100.754010ii i C F F F Rτμ-===?=?,取0.75Fμ630440.0020.2100.24010oi oi T C F F F Rμ-?===?=?,取0.2Fμ图1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性电流调节器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 4.3%5%i σ=<,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Matlab仿真(积分、输出限幅为±10V,如图2)后可以得到图3所示的电流波形,由图中参数可以算得实际电枢电流的超调量为200.5200100%0.25%200iσ-=?=可见按照工程设计法得到的参数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可以保证有很大的裕量。
图2Matlab仿真原理图图3电流环输出电流波形2.设计转速调节器1)确定时间常数①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I K,在设计电流环时,已取£i I K T=0.5,则£i1220.00370.0074IT s s K==?=②转速滤波时间常数on T。
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纹波情况,取on T=0.01s。
③转速环小时间常数£i T。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10.00740.010.0174on on IT T s s s K=+=+=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1)()n n ASR n K W s sττ+=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i50.01740.087n hT s sτ==?=由式22£i12N h K h T+=,可求得转速环开环增益22226396.4250.0174 N K s s--==??于是,由式£i(1)2e m n h C T K h RTβα+=,可得ASR的比例系数为60.050.1320.1811.7250.0070.50.0174n K???==????4)检验近似条件由式12Kωω=,得转速环截止频率为111396.40.08734.5ncn N n K K s sωτω--===?=①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1163.7cn sω--==>满足简化条件。
②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1138.7cn sω--==>满足简化条件。
图4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转速调节器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根据图4,取040R k=Ω,则011.740468n n R K R k k==?Ω=Ω,取470kΩ;630.0870.185100.18547010nn n C F F F Rτμ-===?=?,取0.2Fμ;630440.0111014010onon T C F F F Rμ-?===?=?,取1Fμ。
6)校核转速超调量当5h=时,由表3查得,37.6%nσ=,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实际上,由于表3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
通过Matlab仿真(ASR限幅为±10V,ACR限幅为±10V,如图5)后可以得到图6所示的电流以及转速波形。
图5双闭环仿真原理图图6双闭环反馈下得到的电流、转速波形(二)断开转速反馈线,观察系统运行状况。
为了使得转速反馈线在电机进入稳定状态后断开,可以使用自动切换开关,在时间参数经过2.5s后(此时转速已经稳定)使反馈输入变为0,即相当于将反馈线断开,此时Mtlab的仿真原理图如图7,电机的转速以及电枢电流波形如图8,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波形如图9。
图7Matlab仿真原理图图8双闭环反馈下得到的电流、转速波形(2.5s后转速反馈线断开)图9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波形(2.5s后转速反馈线断开)可见,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不为零。
由图9中可以看出,在2.5s之前,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最后稳定为零,在2.5s时刻偏差电压出现了一个冲击,之后降到0.12V,经过0.7s后逐渐升至3.2V,在3.2V左右做周期性脉动。
此时电机转速为2514.5r /min,电枢电流为137A。
分析原因:首先,转速反馈线断开后,对转速调节环节而言就变成了开环调节。
因为转速反馈线断开,所以在2.5s处,转速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为10V,经过转速环节的PI调节器后电压保持在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10V(之后ASR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因为PI调节器只有在输入偏差为负时才会进入退饱和状态,而转速反馈线断开后输入偏差始终为10V,则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而电流环的反馈电压在转速反馈线断开后的0.7s内接近为10V,之后就降为6.8V(所以最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电压偏差始终为3.2V)。
经过0.7s后电流调节器进入饱和状态,调节器输出电压为输出限幅值10V(且限幅值越大,转速上升时间越长,电流调节器达到饱和的时间也越长)。
而此时转速还处于升速阶段,即E也在增大(如图10),从而(0d U E-)减小,由公式0d d U E I R=+可知电枢电流d I也随着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当没有转速反馈时,转速调节环节没有退饱和阶段,从而导致电流调速环饱和也相当于开环,最终利用有差调节使得转速平衡在固定转速。
图10电动机模型部分的结构框图图11限幅值为7V时的响应曲线图11为电流环调节器的积分和输出限幅为7V时的转速与电流波形。
可以看到,电流环调节器的限幅值的大小并不影响转速线断开钱的系统响应,却对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响应有很大的影响,图8中的转速最后稳定在2500r/min左右,而改变限幅值后转速只有1600r/min。
并且到达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也减少了很多。
这也说明了电流环调节器的限幅值主要是起安全作用,防止后面环节的输入电压过大造成重大事故。
(三)遇到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也看到另外两个问题,一是课本第57页中写到:电动机的反电动势E也按线性增长,对电流调节系统来说,E是一个线性渐增的扰动量,为了克服它的扰动,U d0和U c也必须基本上按线性增长,才能保持I d恒定。
当ACR采用PI调节器时,要使其输出量按线性增长,其输入偏差电压必须维持一定的恒值,也就是说,I d应略低于I dm。
该例中**200,10,0.05imdm imUI A U Vββ====,在仿真的波形图中(放大后),第二阶段的电流是从197.9逐渐见到197.4附近的,由于该阶段时间很短,所以宏观上可以认为电流是恒定的。
也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人为地对电流进行限制,调节器本身可以调节使得电流近似稳定在略低于最大值的某个值上。
另一个问题是当电枢回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影响电枢电流的超调以及响应时间却不影响恒流阶段的电流值,如图12,13。
图12电枢回路电阻增大一倍时的波形图图13电枢回路电阻减小一倍时的波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