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刺猬效应”的应用
浅谈“刺猬法则”给教育者的启示
浅谈“刺猬法则”给教育者的启示儿子给我的手机上下载了几部书,闲暇无事时,喜欢随意浏览。
今天在阅读《人脉圈》一书时,看到了一个关于刺猬的故事,堪称经典。
对其中的一个名词——刺猬法则,很感兴趣。
故事是这样的: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的冬天如何生活,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在户外空地的笼子里,寒风凛冽,刺猬们被冻得瑟瑟发抖。
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由于它们身上有长刺,因此会刺痛对方,也会被对方刺痛,于是刺猬们又各自分开,一会儿又冻的受不了,为了互相取暖,它们又靠在了一起。
然而,靠在一起时又无法忍受刺痛,只好再度分开。
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疼;离的太远,又冻的难受。
就这样反复的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便是刺猬法则。
也是人际交往通用的法则。
书中讲的多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事情、哲理等。
读此故事,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保持怎样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刺猬法则”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空间距离。
回忆我们身边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习惯:有的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有的却喜欢不停地在教室来回走动。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时在教室里走动,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
因为课堂上不乏有一些学生听课时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
这些学生一般和老师之间有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老师走下讲台,站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适度"侵犯"他们的空间,这样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有所顾忌而集中精力听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次,要把握好时间距离。
为了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老师还应该注意:不要侵犯学生的时间。
第一,上课不能迟到,因为迟到会影响起始阶段的纪律;不能早退,因为早退会影响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不能拖堂,因为拖堂会影响学生课间休息,还会使 他们产生厌倦情绪。
刺猬效应(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领域效应(人际间因亲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
========================================
领域效应
人际间因亲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相隔适度距离:亲昵区为10~40cm,表现为夫妇、恋人之间的领域空间;个人区为40~120cm,表现为朋友之间的领域空间;社会区为1.5~2.5m,表现为一般熟人之间的领域空问;而公众区则阔为2.5~3.0m,表现为陌生人之间或一般公开的正式交往场合的领域空间。一般说来,与陌生人在一起,似乎领域越大,人们的心理越平静。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理论在多方面都有所应用。
“刺猬”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困为各自身上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而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在一个空旷的阅览室门旁,等着一个衣着普通的中年人。管理员把大门打开后,他便进了阅览室但却不找座位坐下,而是不时地向门口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一位小伙子走进了门,找了本书后目不斜视地找了座位坐下,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这时,第一个来到阅览室的中年男子站起了身,来到小伙子身旁,挨着他的位置坐了下来。埋头看书的小伙子诧异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挨自己坐下的中年人,犹豫了一下之后,拿起自己的书站了起来,在远离中年男子的地方重新找了个位坐了下来,还不时地用疑虑的眼光瞟一瞟中年男子。第二天,这位中年男子又是第一个来到阅览室等开门,进入阅览室之后也与昨天一样,等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姑娘找了个座位坐下来,他往姑娘身边凑,未等中年男子坐稳,那位姑娘就站了起来,警惕地问道:“你有什么事吗?”中年男子笑笑,礼貌地说:“没事,这个位置舒服。”“你说这里舒服,那就让给你吧。”姑娘一边说,一边离开了座位。第三天,那位中年男子又是等在阅览室门前,看到一个年轻人进去之后又来到他的身边想坐下来,想不到年轻人冷冷地问了句“你想干什么”之后,便起身走了……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模式探析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模式探析作者:郗望来源:《决策探索》2018年第12期大学生骨干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是一支在学生当中起着榜样引领作用的群体,在专业水平、才艺特长、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表现优秀,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的储备军和中坚力量。
根据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43号令),“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笔者将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两个效应来展开阐述。
一、“刺猬效应”——陪伴成长,亲密有间“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故事: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彼此都被对方的刺伤到。
在不断的尝试调整后,它们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仅可以相互取暖还不会伤到对方。
心理学家根据这则寓言总结出了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又叫作“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培养的第一步是陪伴教育、培养学生,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辅导员的工作追求。
培养的第一步是陪伴。
陪伴学生首先就要做好“三深入”:深入学生教室、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活动。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要求辅导员赋予“三深入”以新的工作方式,不仅要有线下的“三深入”,还要有线上的“三个熟练”,即“熟练使用聊天工具、熟练使用社交媒体、熟练理解网络文化”。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辅导员只有始终陪伴在学生左右,才能时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给出提醒建议,与学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
正如刺猬的相依取暖,其实也是“教学相长”。
(二)亲密有间,相互尊重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相伴成长、并肩前行的朋友,也是告诫学生遵守国法校纪、规范学生行为处事的人生导师,在这一层面上,师生关系更接近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由于不同的角色定位,辅导员势必要在管理过程中触及到学生的某方面利益,引发思维冲突,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相互尊重,更便于辅导员老师的管理工作,也更利于各项工作的公平公正。
距离产生美:刺猬理论
距离产生美:刺猬理论刺猬理论来自于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当与下属保持“亲热有间”的关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则故事,两只小刺猬不期而遇,双方一见钟情,不顾一切地拥抱在一起,结果两只小刺猬都被对方尖利的刺弄伤。
它们只好保持一段距离,可是它们又觉得只有拥抱才能表达自己的爱意,于是又凑到一起,结果又被对方刺伤。
为了爱情,其中一只小刺猬英勇地拔下了自己身上全部的尖刺,变成了一只没有刺的刺猬。
它们再次拥抱时,这只没有刺的刺猬被心爱的小刺猬扎得遍体鳞伤。
它心爱的小刺猬不忍心看到它这样,就离开了它。
这只小刺猬只好又把刺重新安回去,变回了刺猬的模样。
“距离产生美”实际是说保持恰当的距离简单让人产生审美阅历。
详细地说,假如距离太远,审美活动中的双方就会脱离联系,审美主体不会感受到审美客体蕴含的美感,审美客体不简单发挥自己的感染力;假如距离太近,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又会给对方造成压迫感和威逼感,更不利于主客体的沟通。
心理学家说“美感在适度的距离上产生,情感在适度的距离上升华。
”鲁迅先生曾在《伤逝》中提出“爱情必需时时更新、生长、制造”,他警示婚姻中要留意调适心理距离。
作为一名职场中人,我们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不是自己的亲人,而是同事。
与同事关系好是好事,但是切忌同事之间过于亲热。
你不能对同事有过高的期望,否则简单惹麻烦,简单被误会。
适当的距离能让你跟他看起来最美。
一方面,与上司莫谈友情。
下属与上司要保持的是友好,而不是友情。
与上司适当地共享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会对建立信任感和彼此友好的气氛有所关心,至少你在因个人问题而临时影响工作表现时,可以在肯定程度上得到上司的理解。
但这种个人信息肯定要经过筛选,而且共享的程度和方式也要遵守肯定的规章。
刺猬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
刺猬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天冷时彼此靠拢在一起取暖的刺猬,保持一定距离,既取得最佳的取暖效果,又避免互相刺伤的方法,称之为“刺猬理论”。
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理论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刺猬理论告诉大家,人与人的交往也应该像刺猬一样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实际就是强调人际交往不要有太多的功利性,要有一定的人际距离。
核心理念: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像刺猬一样保持适当的距离。
应用要诀:亲密有间,疏而不远。
应用领域:社会生活、组织管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领导者要想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这样容易赢得下属的尊重,下属在工作时也愿意从领导的角度出发,替领导考虑,并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好。
但同时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在心理距离上。
这样可以保持领导的神秘感,而且减少下属或下属与下属之间的胡乱猜疑,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但有以下几种情形还要区别对待。
1、当你只有一个下属的时候。
在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企化部等部门的人员往往都很少。
大多数都是一个经理带着一个“兵”。
在这个时候往往两者之间的距离很亲近,有种共生或相依为命的感觉。
这时的管理通常很简单,不必使用过分复杂的管理技巧和手段。
多数时候只要经理吩咐,下属就会照做,但在绩效上的效果通常不会很好,但还可以完成。
2、当你有几个下属的时候。
情况通常会很复杂,假如你的下属是和你一个办公室,也就是说和你在一起办公时。
这时,你的下属通常会分为几个不同势力的小圈子。
圈子的中心就是在你面前的红人。
当然也可能出现最不好管理的几个人围成一个小阵营。
这个时候领导最重要的工作是平衡自己与各个阵营的关系和距离,而不是只局限于与各人的关系中。
3、当你的下属有几十个人以上时。
这时的管理者多数是在扮演你所在职位应该扮演的角色,而不是做你自己了。
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
论刺猬 法则在 青年辅导 员与学生相处 中的应用
李文俊 王旭 东 ( 1 . 营口 理工学院; 2 . 装 备学院院务 部财务军需处)
摘要 : 师生 关 系是 学 校 中最 基 本 、 最 重 要 的人 际 关 系 之 一。 良 好 又 不至 于被 扎 。这 个 比喻来 自叔 本 华的哲 学著 作 , 它强调 的 师 生 关 系 是 学校 各 项 教 育 活 动 取 得 成 功 的 必 要 保 证 。 对 于 刚 参 加 的 是人 际交往 中的 “ 心理距 离 效应 ” 。刺猬效 应 的理论 可 应 工 作 不 久 的 青 年 辅 导 员 来 说 如 何 建 立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成 为 了摆 在 他 用于 多种 领 域。 们 面 前 的重 要 课 题 。 本 文 从 刺 猬 法 则 的角 度 入 手 , 联 系工 作 实 际 , 分
距离 , 但 又 冷得 受不 了 , 于 是 凑到 一 起 。几经 折腾 , 两 只 刺
( 上接第 8 5页 )
2 . 1 保 持 亲 密 无 间 的 关 系容 易导 致青 年 辅 导 员缺 少 威 信 首 先, 与学 生亲 密无 间会 暴露 辅导 员身 上 的缺 点。 俗 猬 终于 找 到一 个 合适 的距 离 : 既 能互 相 获得 对 方 的温 暖 而
使他 成 为一代很 有作 为 的总统 。 改 善途 径等 各 个 方面 。以 “ 辅导 员、 学生、 关 系” 等 关键 词在 系也 提高 了工作效 率 , 运 用 刺猬 法 则 取得 良好效 果 的第 二 个 例 子 是通 用电 中 国知 网展 开 全文搜 索 得到 2 4 4 9条 结果 ,以 “ 青年辅 导 他在 工作 中就 很注 意 身体 力行 刺 猬 员、 学生、 关 系” 展 开 全 文搜 索得 到 2 9 7条 结 果 , 而 且 没 有 气 公司 的前 总 裁斯 通 , 法 则 , 尤其在 对待 中高 层管 理 者上 更 是如 此 。在工 作 场 合 条题 目包 含 全部 关键 词。进一 步全 文搜 索 “ 青 年辅 导员 、
刺猬效应的应用
刺猬效应的应用刺猬效应,又称为距离产生美,是指在人际关系中,适当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这个原理最早来源于刺猬取暖的故事,当两只刺猬靠得太近时,它们会因为身上的刺而感到疼痛,从而分开;但当它们离得太远时,又会因为寒冷而靠近。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它们找到了一个既能保持温暖又能避免疼痛的距离。
刺猬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以下是一些例子:1. 亲密关系中的刺猬效应:在恋爱关系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过于依赖对方或者过分干涉对方的生活,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
通过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双方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为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2. 职场中的刺猬效应:在团队合作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和矛盾。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尊重彼此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避免过度干涉他人的工作。
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互相支持和帮助。
3. 亲子关系中的刺猬效应: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过于溺爱或者严厉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世界。
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4. 朋友关系中的刺猬效应:在友谊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防止矛盾和误解的产生。
朋友之间应该尊重彼此的隐私和选择,避免过度干涉对方的生活。
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互相支持和帮助。
总之,刺猬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适当的保持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美好。
运用刺猬法则做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
运用刺猬法则做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刘昕摘要:如何正确把握辅导员和管理类学生的距离,这是许多大学辅导员老师共同面对的难题。
本文从“刺猬法则”中得出启示,在管理类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必须走出与学生“亲密无间”的误区,做到“亲密有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管理类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刺猬法则;高校;学生管理一、刺猬法则科学家为了研究冬季刺猬的生活习惯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数只刺猬放到了户外,让它们接受寒风的洗礼,这些刺猬在寒风的猛烈攻势下被冻得全身“哆嗦”,为了避免被冻死,这些刺猬只好逐渐靠拢,但靠紧后,又发现刺猬很快就“分道扬镳”,原来是因为受不了对方的长刺,可天气非常寒冷,它们只能又向彼此靠拢,但靠紧后,它们又“分道扬镳”,几经反复,刺猬们终于找到了彼此之间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既可以让刺猬们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对方的长刺刺痛。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刺猬法则”。
著名的刺猬法则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心理距离效应”。
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是指高校辅导员老师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时时处处与学生保持一种既亲密又保持适当距离的关系,即“亲密有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老师与大学生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既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又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二、运用刺猬法则的重要意义首先,运用刺猬法则会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保持人格魅力,有利于管理类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人格魅力是由综合因素来决定的,其核心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利用好这种力量,不但会提高自身的修养,更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刺猬法则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如果一个高校辅导员老师每天和学生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交流,彼此之间没有心理距离,无话不谈,虽然这会让师生之间彼此增加理解,增强亲密度,但这样“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会让辅导员老师暴露自己在性格等方面的缺点(弱点),大幅降低辅导员老师的人格魅力,这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模式探析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模式探析作者:郗望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8年第6期大学生骨干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是一支在学生当中起着榜样引领作用的群体,在专业水平、才艺特长、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表现优秀,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的储备军和中坚力量。
根据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43号令),“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笔者将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两个效应来展开阐述。
一、“刺猬效应”——陪伴成长,亲密有间“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故事: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彼此都被对方的刺伤到。
在不断的尝试调整后,它们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仅可以相互取暖还不会伤到对方。
心理学家根据这则寓言总结出了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又叫作“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培养的第一步是陪伴教育、培养学生,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辅导员的工作追求。
培养的第一步是陪伴。
陪伴学生首先就要做好“三深入”:深入学生教室、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活动。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要求辅导员赋予“三深入”以新的工作方式,不仅要有线下的“三深入”,还要有线上的“三个熟练”,即“熟练使用聊天工具、熟练使用社交媒体、熟练理解网络文化”。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辅导员只有始终陪伴在学生左右,才能时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给出提醒建议,与学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
正如刺猬的相依取暖,其实也是“教学相长”。
(二)亲密有间,相互尊重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相伴成长、并肩前行的朋友,也是告诫学生遵守国法校纪、规范学生行为处事的人生导师,在这一层面上,师生关系更接近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由于不同的角色定位,辅导员势必要在管理过程中触及到学生的某方面利益,引发思维冲突,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相互尊重,更便于辅导员老师的管理工作,也更利于各项工作的公平公正。
“小刺猬”成长记——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案例
管理篇誗班级管理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17年了,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以前总觉得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让人焦头烂额。
自己像个消防员,到处“扑火”,结果身心俱疲。
在学习和反思中发现,问题的预防和解决都与“心理”二字息息相关。
班主任心理辅导不是“额外工作”,而是分内工作。
最近几年的实践中,多次运用各种心理效应来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效果令人惊奇,的确达到了通过引导解开心锁,帮助学生调动内心的积极力量,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提高心理自助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发展的目的。
下面就以一个案例为例,说说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案例任性的“小刺猬”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以后,有几个学生来办公室反映情况:“求求做操不认真,值日生提醒他,不听。
当被登记姓名时,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骂值日生。
”我把值日生叫进办公室了解情况,和同学反映的差不多。
值日生的眼睛都红了,看来确实受了不少委屈。
这个求求,是我们班上出了名的“小刺猬”。
今年10岁,性格活泼好动,运动能力强,是一名体育健将。
个子高大,嗓门大,有“自傲”心理,在班级里颇有点儿“老大”的感觉。
平时喜欢故意碰碰同学,不能接受批评,一说就炸毛。
但他的优点不少,大家对他是又恨又爱。
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被宠坏的宝贝求求这种刁蛮任性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他的出生让爸爸妈妈无比欣喜。
除了父母之外,家里其他人也十分疼爱他,堂哥堂姐们也让着他,在一家人的过分宠溺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为所欲为,克制力差,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也较高,常常和同学打架。
孩子受遗传的影响,有的天生气质属于较兴奋的类型,情绪表现较强烈,属于那种“有个性”的孩子。
如果后天不注意纠正,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出现任性的行为。
经过了解,求求的妈妈性格也倔,平时不多言,但脾气大,属于一点就着的炮仗脾气。
这样的家庭因素推动了求求性格的形成。
在家是老大,周末回老家,爷爷奶奶别想看电视,遥控器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刺猬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刺猬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刺猬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相依取暖,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扎得鲜血淋漓,后来双方调整到适当的距离,不但保护了对方也能互相取暖,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同样也存在于教育教学中,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只有保持恰当的距离,教育者才能顺利地实施教育,受教育者也才会自愿接受教育,双方才能和谐相处。
如果不分彼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过分亲密,教育教学就会无序进行,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受到影响。
相反,如果彼此间保持的距离较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沟通而产生冷漠、生疏感,最终又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教育过程中的“刺猬效应”有多种表现形式,作为教育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各种表现形式背后的深层本质,把握宽严得当的管理尺度,摒弃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学中涉及到的各类复杂人际关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扫平障碍。
一、“刺猬效应”推崇管理适度原则教师如果把学生管得太紧或太松,学生的行动将会受到制约或失控,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被扼杀或得不到正确引导,从而导致学生思想呆滞或过度活跃,进取精神和意识逐渐淡化,最后成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好学生”或散漫无纪律意识的“自由分子”。
长此以往,老师也会成为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固步自封的“教条主义者”或不负责任的“无为者”。
其中以下面三种管理方式的负面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
一是“保姆式”管理。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导致老师思想僵化守旧。
在学生的管理上,有的老师固执地认为: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才能把学生管理好、培养好。
实施管理时,一味求严求紧,人为地缩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距离和空间。
实施“保姆式”的管理,会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差,凡事都要听老师的意见,得到老师的点头才敢大胆实施。
最终结果是: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弱化,自我思考、主张的意识淡化,无创新意识,无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是“放鸭式”管理。
班主任管理班级中的“刺猬法则”
班主任管理班级中的“刺猬法则”“刺猬法则”源于一个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两只刺猬在寒冷冬天为了取暖而相互靠近,但又因彼此身上的刺而刺痛对方,最终它们找到了一个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于刺痛对方的合适距离。
这一法则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关系的和谐与舒适。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可以借鉴和运用“刺猬法则”来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及班级氛围。
一、师生关系的适当距离亲密有间个性化关怀: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及面临的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同时保持一定的界限,不侵犯学生的个人空间。
设立“开放时段”: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段作为“师生交流开放时段”,学生可以在此期间自由向班主任咨询问题、分享心情,这样既保证了沟通的渠道畅通,又避免了随时随地的打扰。
尊重隐私:在处理学生个人问题时,如家庭情况、情感问题等,班主任应格外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在公开场合讨论敏感话题。
2.保持距离感树立权威形象:班主任应通过专业的教学、公正的处事态度以及对学生行为的适当引导,树立起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
这种权威不是通过严厉或冷漠来建立的,而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明确界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明确哪些是学生应该自主管理的事务(如学习计划、时间管理),哪些是需要班主任指导和监督的(如班级纪律、集体活动)。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自己的责任,减少对班主任的过度依赖。
适度放手:在学生有能力自主处理的事情上,班主任应适度放手,给予学生试错和成长的机会。
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班级管理的平衡1.严格要求与关爱并重明确规则: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确保每位学生都清楚了解并遵守。
规则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公正执行:在处理违纪行为时,班主任应坚持公正原则,一视同仁,不因个人喜好或偏见而偏袒任何一方。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标题:刺猬效应活动策划引言概述:刺猬效应是指刺猬在寒冷的冬季为了取暖而聚集在一起的现象,通过相互之间的体温传递来保持温暖。
在活动策划中,借鉴刺猬效应的理念,可以让参与者在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成长。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刺猬效应的概念来进行活动策划。
一、明确活动目的1.1 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活动的主题应该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
1.2 确定目标群体:活动的目标群体应该明确,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考虑。
1.3 设定明确的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的预期效果,包括参与者的收获和成长。
二、制定活动方案2.1 确定活动形式:根据活动目的和目标群体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如讲座、讨论、团建等。
2.2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确保参与者能够方便参与。
2.3 确定活动内容和流程:设计活动内容和流程,确保活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引导参与者有效互动。
三、筹备活动资源3.1 确定活动预算:根据活动规模和内容,制定合理的活动预算,包括场地租赁、人员费用、物资采购等。
3.2 确保活动人员和物资:招募和培训活动工作人员,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3 确定活动宣传渠道:制定活动宣传方案,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四、实施活动4.1 组织活动团队:建立活动团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确保活动流程: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和流程进行活动,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
4.3 促进参与者互动: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总结评估5.1 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为今后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5.2 梳理活动经验: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活动的策划提供借鉴。
5.3 完成活动报告:撰写活动报告,对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为未来活动的策划提供参考依据。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
标题:刺猬效应活动策划
引言概述:
刺猬效应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在活动策划中,刺猬效应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活动,保护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刺猬效应在活动策划中的应用。
一、活动目标的明确性
1.1 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1.2 设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和预期效果
1.3 分析目标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二、活动内容的策划与安排
2.1 策划活动的内容和流程
2.2 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2.3 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三、活动推广与宣传
3.1 制定有效的推广计划和宣传方案
3.2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活动宣传
3.3 吸引目标受众参预并提高活动知名度
四、活动执行与监督
4.1 确保活动执行的顺利进行
4.2 设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3 做好活动的总结和反馈,为下次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五、活动效果评估与改进
5.1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5.2 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3 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
刺猬效应在活动策划中的应用能够匡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推广和执行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通过对活动的全方位考虑和管理,我们可以不断提升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为参预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您在活动策划中有所启示和匡助。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刺猬效应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保持距离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越来越少,导致社会关系的疏离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计划举办一场刺猬效应活动,旨在通过各种有趣的互动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社会互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参与者对刺猬效应的认知:通过活动的宣传和解释,让参与者了解刺猬效应的概念和影响,认识到这种行为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2. 增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通过活动中的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提高参与者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习惯。
3. 建立积极的社交圈子: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结识新朋友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交圈子,增强社交能力和情感支持。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海报、口碑传播等途径,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2. 开幕仪式:在活动开始前,举行一个简短而庄重的开幕仪式,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标,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
3. 互动游戏:设计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游戏,如团队拼图、沙雕比赛、角色扮演等,让参与者在游戏中互相合作、交流和竞争,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4. 小组讨论:将参与者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指定的话题下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彼此倾听和尊重的能力。
5. 社交交流时间: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参与者自由交流和结识新朋友,提供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拓展社交圈子。
6. 专家分享: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就人际交往和社交技巧等方面进行分享和指导,提供参与者实用的交流技巧和建议。
7. 闭幕仪式:在活动结束前,举行一个简短的闭幕仪式,总结活动的收获和成果,鼓励参与者继续保持积极的社交态度和行为。
四、活动评估1. 参与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参与者对活动内容和组织的满意程度,收集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刺猬效应活动策划
⏹刺⏹猥⏹效⏹应——距离的智慧一.来源叔本华讲过一个关于刺猬的寓言。
说的是一群刺猬想要在冬天挨近取暖,但是它们一挨近彼此就会被刺痛,分开又会感到寒冷。
反复尝试之后,刺猬发现它们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既不受伤又感到一点温暖。
在组织环境下,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刺猬的两难现象。
人们应该靠的多近?我们可以敞开多少心怀?多大程度的亲密是足够的?何时需要设置隔离带?过于开放,我们可能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在羞愧和犯错时更易受伤害。
这个难解的谜——我们既需要亲近又想保持距离——正是人们之所以在组织和团队中很难顺利工作的问题根源。
二.游戏1.对视游戏:两人一组,互相对视,最晚发笑的一组胜利。
(对视是直击心灵的方式,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的,测量大家的心里就距离)2.夹气球跑:两人一组,一男一女背靠背夹住一只气球在起点向终点跑,终点还要放一个椅子,到了终点后要把气球放到椅子上然后坐爆,再返回起点继续夹气球。
如果在跑动时气球落地,两人要从起点重新出发。
在同样时间内哪组爆破的气球越多哪组胜利。
爆破气球是两人一起爆破,在跑动时,两人双手可以挽在一起或是放开。
(最好是不熟悉的人,可以根据他们的临场反应来验证刺猬效应)3.气球与尖刺游戏:两人一组,A身上绑四个气球,前后各两个:B手拿尖锐的东西,且用篮子装上枣子,且跑动过程中不能让枣子洒出。
若A偷到枣,且气球没有破裂,则A胜出,反之,则B胜出。
(A若想拿到枣子,就必须靠近B但靠近又意味着危险,因为气球会被B戳爆,权衡一个合适的位置,才是取胜的关键)三活动流程1.先是要团队成员调动活动气氛,自己参与活动。
2.拉入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
3.活动过程中,干事要协调好每一个游戏的环节,做到有条不紊。
四.道具准备1.气球,尖锐物(不能太过锋利,以免伤人)2.横幅,宣传海报五.礼品准备可准备抽纸,笔记本之类的。
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
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辅导员来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刺猬法则的角度入手,联系工作实际,分析刺猬法则为何适合青年辅导员,以及如何应用刺猬法则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标签:青年辅导员学生关系刺猬法则教育理论界研究师生关系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研究的触角也基本涵盖了师生关系的概念、特征、存在问题和改善途径等各个方面。
以“辅导员、学生、关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展开全文搜索得到2449条结果,以“青年辅导员、学生、关系”展开全文搜索得到297条结果,而且没有一条题目包含全部关键词。
进一步全文搜索“青年辅导员、学生、刺猬法则”等关键词得到42条结果,仍没有一条题目包含全部关键词,由此说明本文所研究视角是相对较新的。
笔者运用刺猬法则来研究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刺猬法则:1 什么是刺猬法则1.1 刺猬法则的定义刺猬法则又叫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1.2 刺猬法则实践应用效果刺猬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例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
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
这使得他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成为一代很有作为的总统。
运用刺猬法则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二个例子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他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法则,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
“刺猬效应”在教学中的思考
“刺猬效应”在教学中的思考杏叶书签一、案例引言“距离产生美”;“新媳妇过门三天香”;“久别胜新婚”;“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没有距离的情感,也会过期”我听说过这些话,但我没有考问过他们的出处。
我闪思过这些话,但我觉得它们都围绕着人们交往的“距离”而言。
西方有的国家的法院,立规矩严禁法院工作人员“请吃”或“吃请”,其实,这也是交往心理学的一种体现,执法工作人员如果和普通人交往过密,无距离接触,一旦需要对这些人执法,势必影响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普通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由此观之,师生之间的交往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有必要的。
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师道尊严,更有利于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威性的作用。
二、案例背景某班级某选修学科的10名同学。
这10名同学在高一高二学习期间,其中有8人受到学校不同层级的处分:有因翻墙外出(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受处分,有因打架闹事受处分,有因吸烟受处分,有因早恋受处分。
与这10名同学谈话了解到,他们对班主任管理没有一点异议,而且十分认可,对班主任称呼为“xx哥”,有时候走在班主任一起,单手搂住班主任脖子一同前行。
关系可谓是亲密。
与老师这么好,为什么就不给老师争口气,反而肆意违犯校纪校规。
难道是老师不管吗?这一答案是否定的。
三、案例反思教育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骑坐超市的展示木马,服务员禁止无效,请求小男孩的妈妈制止,小男孩的妈妈在制止不了的情况下生气的说“再不下来就打死你”,小男孩不仅没有被吓住,反而向母亲提出了“下马”的条件——答应带去吃肯德基,才肯下马。
这时服务员又从楼上找来一个陌生人,走到小男孩的耳朵边只悄悄的讲了一句话,只见小男孩翻身下马。
陌生人说“再不下来,我把你脑袋敲碎。
”。
母亲说“打死”,陌生人说“敲碎脑袋”,小孩的反应为什么不一样呢!是不是母亲与小孩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感呢?所以母亲的话,小孩就不会在意。
“刺猬效应”讲的是两个刺猬靠近取暖,距离太近则互相刺伤,距离太远则无取暖效果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共 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 ( 中发 【 2 0 0 4 1 1 6 号) 》 指 出, 辅 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
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辅导员 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 心朋友 。有教育专家也坦言 , “ 以生为本” , 老师应 该放下所谓的“ 师道尊严 ” , 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 无间、 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的关系, 师生间的距离 越近越好 。当前大学生也渴望与辅导员的关系是
D O h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0 5 5 X . 2 0 1 3 . 0 2 . 0 1 2
Ont h o Ap p l i c a t i o no f“ Ho d g e  ̄ o g E位 , c t ”i n Co l l o g o Co m ̄ l o r s E d l l ? t  ̄ l l i o nM 衄a g 眦 mt
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 刺猬效应" 的应用
姚 玉平
摘
张俊 霞
黄 淋
( 六盘水师范学院 历史系; 贵州 六/  ̄ 5 5 3 O O 1 )
要: “ 刺猬 效应 ” 是教育 艺的一种 集中体现 。辅 导 员在教 育管理过程 中, 既要 与学生要保持 亲密关 系; 同时又要 与 学生保持 必要的 心理距 离。在利 用“ 刺猬效应 ” 的教 育管理 实践 中, 辅导 员需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 面: - J r - 处理好与 学生的 关系, 要 智慧地爱学生 , 要在 学生 中树 立威信 , 要有容纳 学生的意识 。 关键词 : 高校辅导 员, 教 育管理, “ 刺猬效应” , 师生关 系 中图分类 号: G 4 7 1 .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0 5 5 X( 2 0 1 3 ) 0 2 - 0 0 4 7 . 0 3
第2 5 卷 第2 期 2 0 1 3 年 4月
六 盘水 师范 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Li u p a n s h u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 5 NO. 2 Ap r . 2 0 1 3
一
关系的零距离 , 只会造成彼此的伤害。 “ 刺猬 效应 ” 的 内涵
一
、
西方有这样一则寓言: 在寒冷 的冬夜 , 两只刺 猬要相拥取暖, 然而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 , 各 自身 上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然后 , 它们就分开 了一定的距离 , 但又感到寒冷难耐 , 于是又努力靠 近, 却又互相刺痛对方 。几经反复 的调整磨合 , 两 只刺猬终于通过 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 离, 既能互相取暖照顾 , 又很好地保护 了对方。这 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 刺猬效应” 。其核心理 念是 :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日 常相处只有保持适 当 的距离 , 才能取得 良好的教育效果 。 “ 刺猬效应” 是教育艺术的一种集 中体现。作 为辅导员 ,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 一方面与学生要保 持亲密关系 , 以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及时掌握学生 的思想动态。因为师生之间的距离太大 , 学生感 知不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 , 会使学生产生防备、 紧 张、 陌生感 , 教育效果难 以达到 ; 一方面又要与学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a s p e c t s : d e a l wi t h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t h e s t u d e n t s p r o p e r l y , w i s e l y l o v e t h e m, s e t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 n o t o n l y h a v e t o ma i n t a i n c l o s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t h e s t u d e n t s , b u t a l s o k e e p n e c e s s a r y p s y c h o -
YAO Y u - p i n g; Z h a n g J u n — Xi a; Hu a n g- Li n
T h e Hi s t o r y D e p a r t me n t o f L i u p a n s h u i N o r ma l C o l l e g e , L i u p a n s h u i 5 5 3 0 0 1 , C h i n a )
l o g i c a l d i s t a n c e . I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 o He d g e h o g E f e c t ”i n e d u c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wo r k . c o u n s e l o r s n e e d t o
u p t h e p es r t i g e a mo n g t h e m, a n d o w n t h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e mb r a c i n g t h e m.
wo r d s : c o l l e g e c o u n s e l o r s ; e d u c a t i o n ma na g e me n t ; “ h e d g e h o g e f f e c t ” ; t e a c h e r - s t u d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