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
![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8f96c56edb6f1afe001f91.png)
现代具象艺术
• 现代具象绘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像传 统的写实绘画那样只满足于客观再现对象, 也不像抽象主义那样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 具体形象,而是一种表现力及其丰富的折衷 风格。它大胆地继承传统艺术,同时又将现 代主义的各种因素与传统的样式结合起来, 让各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和材料媒介自由地 统一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什么是具象艺术?
具象艺术的主要特点
•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 3.情节性或叙事性
真实性或客观性 再现
典型性--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和综合的
艺术处理
表现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
怀斯《克里斯迪娜的世界》
情节性或叙事性
写实主义
• 西方写实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写实 主义画家是库尔贝,他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如 “碎石工”,他有一句名言:“我不会画天使, 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罗中立《父亲》
靳尚谊《青年女歌唱家》
超写实主义
冷军
超现实主义
西班牙 纳兰霍
纳兰霍的作品,从表现手法 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 类基本上运用超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 另一类用的则是 错觉写实主义手段。
• 面对自然现象如实写生,达到立体的三度空间逼 真效果,这就是“写实绘画”在西方艺术史上最 初的基本内涵。
•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艺术兴起之前的几百年间,具象 写实一直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几乎每个时代都 能从中找到对现实独特感受的表现方式。
• 现代主义兴起之后,20世纪西方画坛经历了野兽主义、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至上主义等现代主 义艺术流派的发展,使传统的写实绘画逐渐淡出了它的 主导地位。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件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5d99c5f5335a8103d22010.png)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与主题性作品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三、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社会功能的实现 艺术创新
总结
了解具象艺术 鉴赏具象艺术 评价具象艺术
教师赠言: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 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我 们的知觉。
——达·芬奇
课后拓展
作 品 欣 赏
在多数的具象作品中,我们可以像读小说一样从中 “读”出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故 事,甚至静物画、风景画和花鸟画也不例外。
具象艺术的功能: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 与主题性作品
主题性作品是
肖像作品,但肖像 作品不一定是主题 性作品。
侦探行动
《马拉之死》迷案
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具象艺术的特点 具象艺术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肖像作品 主题性作品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社会功能的实现 艺术创新
超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画家 冷 军
1、具有视觉真实性(客观性)特点
具象艺术具有真实性,我们 能够从中分辨出人物的表情、动 作和服饰,物品的形状样子、功 能用途以及故事情节、地点环境 等信息。
2、具象艺术具有典型性特点
典型性特征表现出瞬间性特征,即艺术家选取 的是绘画对象形象最典型的一瞬间。
《韩熙载夜宴图》视频
3、具象艺术具有情节性又称叙事性特点
权势显赫 的教皇正襟 危坐在一把 精致的椅子 上,一双凶 相毕露的眼 睛直盯着观 众,威严中 带着贪婪, 凶狠中隐藏 着狡诈。
【课件】第3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课件】第3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99ffc3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2.png)
第三课
具象艺术的意义
一、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能
《占领总统府》》(又名《蒋家王朝的覆灭》)是陈逸 飞与魏景山合作创作于1977年,堪称陈逸飞最经典之作, 也是其留名于美术史的力作。表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总统府,升上红旗的场面,标志着蒋家王朝的 灭亡,新中国的开始。作品场面壮观,气势恢弘。即使 今天看来,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 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 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第三课
具 象 艺 术的特点: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 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占领总统府》对于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力量而言除了其 绘画语言上的纯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其中传统的“叙述 性”在起作用。象美术史上夸赞乔托是一个讲故事的能 手一样,陈逸飞和魏景山画的《占领总统府》,也是一 部感人、悲壮的人民革命的大故事。当下在很多人批判 创作上的主旋律的时候,这幅力作就可以推挡住所有的 理由。
第三课
具象艺术的意义
二、具象艺术的教育功能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体来说,艺术教育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第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应用)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3242dc33d4b14e852468cd.png)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少女 靳尚谊
学习目标: 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功能和鉴赏。
《小唐》 冷军
《小唐》
《小罗》 冷军2007
父亲 罗中立
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公刘
父亲,我的父亲! 是谁把这支圆珠笔 强夹在你的左耳轮? 难道这就象征富裕? 难道这就象征文明? 难道这就象征进步? 难道这就象征革命? 父亲!你听见了吗?你听见了吗? 整个的展览大厅 全体的男女人群, 都在默默地呼喊, 快扔掉它!扔掉那廉价的装饰品! 真愿变做你手中的碗啊, 一生一世和你不离分!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俄罗斯)
《最后的晚餐》
《世纪风景 2》 1994年 冷军
寄语:
鉴赏一件具象艺术作品就像 分析一篇记叙文,要从头至尾地 通读才能知道所记述的事情。只 有努力学习,丰富各方面知识, 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你才能够 认识理解更多绘画语言所表达的 主题思想,读懂更多艺术家表现 的艺术内涵。
高一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件
![高一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7dd641eb91a37f1115ccb.png)
总结
了解具象艺术
功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与主题性作品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鉴赏具象艺术
三、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社会功能的实现 艺术创新
评价具象艺术
教师赠言: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 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我 们的知觉。 ——达·芬奇
课后拓展
作 品 欣 赏
C
A
社会干预功能
夯歌
1962 王文彬
三、怎样鉴赏 具象艺术?
首先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肖像作品
主题性作品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 性作品?
肖像作品
肖像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1、表现的是历史上具体的人。 2、作品能传达出“这个人”的 神态、气质和精神面貌。
达芬奇《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成功塑造了一位城市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说她是一位皮货商的妻子,画像是这位24岁的妇女 刚失去了心爱的女儿,悲切抑郁。达· 芬奇为了让她面露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 的意义?
1、具象艺术为我们再 现客观社会的同时,通过 艺术形式的运用影响着我 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 教育作用。 2、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 只有大胆突破一切艺术上 的禁忌和教条,不断借鉴 新的思想和观念,并紧紧 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真 正做到创新!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功能:
特 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叙事性又称情节性 能: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故事一:中国五代画家黄荃画的四季花草及各种动 物栩栩如生以至引得一只进献的白鹰展翅欲啄而 受到皇帝的高度称赞。 故事二:传说古希腊画家宙克斯与帕尔哈西奥斯比 赛的故事。
具象艺术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 一种艺术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
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b21c6af121dd36a22d8269.png)
肖像作品要
求客观真实。
它表现的是历史 上具体的人。肖 像作品中人物的 本质性特征只存 在与这一个人或 几个人中,要求 作品集中传达出 这个人的特点、 神态、气质和精 神面貌。
《青年女歌手》 靳尚谊 1984年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作品描述了什么故事?
他们是真实形象还是典型形象? 为什么要塑造典型形象?
谢谢
郑州回民中学:方占强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作品描述了什么故事?
他们是真实形象还是典型形象? 为什么要塑造典型形象?
《戴金盔的男子》
伦 勃 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 1632
《刺杀参孙》
三,典型具象艺术形式分类欣赏 古典油画、中国工笔画、 写实雕塑
古典油画
《跨越阿 尔卑斯山 圣伯纳隘 道的拿破 仑》
《苏格拉底之死》大卫
中国写实画派
《小姜》冷军 120*60cm
b
《白菜》 忻东旺 2013年 41.4万元
普基廖夫
走进具象艺术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 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如何鉴赏具象艺术
首先,要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其次,看作品对环境的表典型表现:典型的形 象是与典型环境直接相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反过来,没有典型环境也就不可能有典型形象, 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完整的主 题。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 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 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shijie
十《
届早
美点
展》
金 奖
忻 东
旺
2*1.9m
刘 孔 喜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a3beb728ea81c758f5788c.png)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宋)
43
44
45
课堂练习
1.具象艺术的特点有哪些?请一一列举。 2.具象艺术有什么功能? 3.如何鉴赏一幅具象艺术作品? 4.谈谈具象艺术的意义。
46
14
捣练图 中国画 张萱 唐
15
捣丝
16
理 丝 缝 合
17
熨练 18
1.记录的功能。
尤其是对人和社会的记录,这是它在照 相机发明之前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19
马拉之死 (油画) 达维特 (法国)
20
2.社会干预性功能。
艺术家以真实.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 节过程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甚至 政治态度。这就是具象艺术的社会干预性。
31
拾穗者 (油画) 米勒 法国
32
田横五百士(油画)徐悲鸿
33
三.具象艺术的意义:
1.首先表现在——它的记录功能上,它是
我们认识当 时社会各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
2.还具有社会干预的功能:
它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 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 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34
清明上河图(局部1)张择端(宋)
35
清明上河图(局部2)张择端(宋)
36
清明上河图(局部3)张择端(宋)
37
清明上河图(局部4)张择端(宋)
38
清明上河图(局部5)张择端(宋)
39
清明上河图(局部6)张择端(宋)
40
清明上河图(局部7)张择端(宋)
41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宋) 42
29
血衣(素描,1959)王式廓
第3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第3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9913031f5335a8103d22010.png)
走进具象艺术
第3课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三、具象艺术的意义
巩固复习
三种美术类型
(按照语言形式分)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具象艺术的特点 一、客观真实性 二、典型性 三、情节性叙事性
鉴赏方法
(四看)
一看内容 二看美感 三看思想情感 四看启示
他31、人、桥的画持上危面什、险色么桥艰彩态洞难是度下的艳?、处丽境美? 22、、遇两面还到岸对是共的共质同人同朴问们难美题是关?时冷,,漠 我2们、看应线选热该条择闹与是合,人精作还合致好是作美还积还是极是 只顾救自各还助己顾是??各粗好犷?美?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总结
一、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1、分辨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2、分析典型环境。
二、具象艺术的意义?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认识和教育作用) 3、创新:技法创新,题材创新
三、具象艺术的意义 1、 2、 3、
鉴赏以下作品
分析具象艺术的三种意义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画面记录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精神?
可见,具象艺术具有记录功能。这是第一个意义。
夯(hāng)歌(油画,1962年)王文彬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风走雨进寒具象暑艺术中奔波的货郎、抱孩子的母亲, 无忧无虑的孩子,说明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请观赏下列作品,
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有哪些典型环境
石拿工破(仑油一画世,加18冕49(年油)画库1尔80贝5-(18法07国))达维特(法)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设计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a84b0e3b3567ec112d8a30.png)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的开篇环节。
向学生介绍了人类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
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一些名作,使学生能掌握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和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
五教学准备:教科书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六课时:一课时七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 教学图片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情景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同学们在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吗?”对,就是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
今天老师把这件“国宝”带来了,想不想一睹它的风采呐?大家请看,这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采用现代高科技做成的水会流、人会走的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如实的描绘了宋朝当时社会繁华的生活场景。
好,大家通过这段视频了解到了什么是信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我们初步了解当时北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民俗、服饰、交通工具等等。
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作品真实生动。
像这种非常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艺术,我们称之为具象艺术,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1020dd7b307e87101f696b3.png)
--探究与学习--
具象艺术的特点
《货郎图》
(宋)李嵩
《韩煕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韩煕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探究与学习--
具象艺术的特点
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情节性(叙事性)
--感受与鉴赏--
具象艺术的鉴赏
肖像艺术; 主题性艺术: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2、选取自己熟悉的美术作品, 深入认识具象艺术的特征,并掌 握鉴赏具象美术的方法。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
小结
具象艺术的历史及重要性; 具象艺术的特点: 1. 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 2.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 情节性和叙事性; 怎样欣赏具象艺术: 1. 肖像艺术; 2. 主题性艺术;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 社会记录功能; 2. 社会干预功能。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德)歌德,1749-1832)
-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表 现形式,请你找出来哪一幅是具象艺术作品。
《快速入眠》 《绝对主义的创作》 (法)唐居伊 (俄)马列维奇
--感受与鉴赏--
具象艺术的鉴赏
一、肖像艺术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蒙娜丽莎 (油画 )达芬奇(意大利)
--感受与鉴赏--
具象艺术的鉴赏
二、主题性艺术
《血衣》(1959)王世廓
《血衣》(1959,局部)王世廓
血衣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性主题和画面情节 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斗 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民群 众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9aaeedc5fbfc77da269b15a.png)
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李昭道,字建,盛唐人,李思训之子,亦工着 色山水,于其父同享盛名;他生活于唐玄宗时 代,有可能画安史之乱时明皇避难入蜀的题材, 《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二李画派的典型风格, 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 传世作品。 此画为青绿设色,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 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桡道行进,南方一骑者 着红衣(唐明皇)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嫔妃 则着胡装戴帷帽,展示着当时的习俗。画中山 势突兀,白云萦绕,山石有勾勒无皴法,设色 全为青绿。此图可能为宋代摹本,但比较接近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画风,是反映唐代山水 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宋代苏轼对此图的艺 术手法曾有过一段描写,从马的特征认出骑马 的便是唐明皇李隆基。
二、怎体的人,它包括头像、胸
像、全身像、群像、自画像等,重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 征。 • 主题性作品:艺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艺术家通 过情节、环境、人物、题材诉诸给读者的对社会和人生 的看法。主题性作品有群体形象也有个别形象。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油画 1856年 安格尔 (法国)
《王时敏像》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四 年,曾鲸50岁左右,正是他的艺术 成熟时期的作品。画中人物是明末 王时敏青年时期的肖像。王时敏少 年时中进士,崇祯时曾任太常寺少 卿。清入关后,拒绝做官,潜心诗 文书画,其后以山水画的卓越成就 被列为清初画家“四王”之首。该 画所绘29岁的王时敏,手持拂尘, 盘坐于蒲团之上,面庞清秀,神态 端庄,双目有神,聪慧倜傥,一位 富有才华的青年文士跃然于绢面之 上。
主题性作品中即使是个别人物形象也 是集合和抽取了很多人的特征后塑造出来 的.所以更具广泛的代表性.
血衣(素描,100×150 1959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梅杜萨之筏
油画 1819年 席里柯(法国)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bc242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b.png)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通过了解比较典型的几幅中外具象艺术著作,从而掌握具象艺术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生活。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重点: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真实性、情节性、典型性)以及社会功能(社会记录、社会干预)并能再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
3.教学难点: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在具象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对艺术形象作典型性的处理,表现在塑造典型的形象与典型的环境上。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以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三、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画家如何真实地表现现实的故事。
中国五代时期的西蜀画家黄荃就是其中一位。
有一次,皇帝正在欣赏黄荃的作品,由于黄荃笔下的四季花草和各种动物都画得栩栩如生,以致引得一只进献的白鹰数次展翅欲啄,而受到皇帝的高度称赞。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故事,传说古希腊有两位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都以高超的写实技术而闻名一时。
为了压倒对方,双方决定公开比赛,已决雌雄。
比赛的那天,宙克斯首先得意地揭开画上的挡布。
画的是一个儿童头顶着一筐葡萄,正在观众惊叹他画技高超之时,突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麻雀欲啄葡萄,更引得观众齐声喝彩,宙克斯十分得意,然而帕尔哈西奥斯却不为所动。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1441d5fddccda38376bafa3.png)
———走进具象艺术我说课地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课《走进具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教材分析:通过对具象艺术地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地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地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地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目标::具象艺术地特点是什么?、怎样鉴赏具象艺术、主题性作品地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地关系?、具象艺术地功能.教学重点:因为本课地目地是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地了解,所以重点讲解具象艺术地特点及鉴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地功能及意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地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地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地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现实,而是对现实地能动反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地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地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地主动参与意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地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地过程中增加学习地兴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首先展示几幅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然后再以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地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地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地一种艺术类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地特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新授:第一环节:以五代时期黄荃地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地第一个特点:视觉地真实性或客观性.重点以宋代张择端地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分析,这幅画地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景象,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地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地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车水马龙地繁华场面.作者根据对生活地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地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地主题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地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潮,跌宕有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地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地艺术才能.中国绘画传统地“散点透视”得到天才地运用,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严密紧凑,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地艺术成就,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地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此得出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地就象我们所看到地一样真实.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地典型性,即具象是通过典型地艺术形象地创造来表达艺术家地个人情感和观念地.那么请同学们鉴赏作品: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地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分析其典型形象地塑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个特点: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者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和描述.如作品:《货郎图》、《血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下由于具象艺术地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地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地功能和社会干预地功能,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同学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作品来加深了解具象艺术地三个特点及其功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环节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在这一环节中运用第一课所学地美术鉴赏地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地鉴赏特征,在这节中,从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两大类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地鉴赏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这一环节当中重点讲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地关系,在主题性作品中,主题地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或者说,它所塑造地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主题地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地共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广泛地影响.具体以作品《血衣》、《田横五百士》、《拿破伦一世加冕》为例赏析、讨论加深理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地关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环节三:如何评价具象艺术地意义?(其意义与它地功能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作品地意义呢?具象艺术地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能这两个主要功能就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它地形象和主题(内容)奠定了基础.具象艺术地意义首先表现在它地记录功能上,它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地最重要地形象依据.使我们可以认识当时地社会和艺术地思想与观念.另一方面,具象艺术又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性地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地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地故事、情节或主题影响我们地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教育意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课堂小结:把这一节课所学地知识点作一总结,重点强调在具象艺术作品中地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地塑造问题.五、板书设计: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具象艺术地特点,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地分类(其中地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地塑造),评价具象艺术地意义三个分支环节,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
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
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
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415厘米×7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筌(五代)黄荃,四川成都人氏。
前蜀王衍时,选入画院为翰林待诏,后蜀时孟昶让他主管画院,佩紫金袋。
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传为黄荃给他的儿子居宝作画用的一幅课图稿本,画面描绘了、麻雀、鸠、蜡嘴、蚱蜢、蝉、蜜蜂、牵牛等禽鸟、昆虫24只之多,还有大小龟两只,平列而绘,大小间杂,信手画来,不求章法,各自独立存在,是一幅写生作品,勾勒精细,神态毕现,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24.8厘米×52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择端(宋)张择端(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末年画家,字正道,东武人(今山东诸城县人)。
幼年时喜好读书,青年游学京师,后习绘画。
工于界面,尤善于画舟车、建筑物等现实生活题材。
曾画有《西湖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
后者至今尚存,是一幅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
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当时俗称“上河”,是当时国家的漕运枢纽,南北商业交通要道)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
作者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主题需要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如载运江南粮米财物的漕船,与北方经济交流的骆驼队,以及各阶层人物的活动。
其中有力夫、纤夫、小贩、市民,还有少数官宦人家的上流社会人物。
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潮,跌宕有序。
船过虹桥的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位置,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紧张的场面。
桥下河面水深流急,为使漕船过桥,船工情绪激动紧张,有的撑船,有的掌舵,放桅杆的、掷缆绳的、呼喊指挥的,加上桥上的人为之奔走呼号,显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
中国绘图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了天才的运用,使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场面,通过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得到了集中而又生动的表现。
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严密紧凑,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清明上河图》这一题目中的“清明”一词的解释,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是“清明时节”的意思,即此画是描绘北宋首都清明节的景象。
但也有人通过考证,认为“清明”是汴梁郊外的一处地名;又有人根据此画中出现了河岸小贩桌上摆着切开的西瓜,有裸着下身在街头嬉戏的儿童,还有十多人挥动扇子,说明这些都不是北方清明时节的征候。
所以,有人认为,“清明”并非指清明节,而是如《后汉书》中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句中所说的“清明”,乃是画家张择端称颂当时北宋首都的太平盛世,所以,此画描绘的不是春景而是秋景。
这些说法虽然还未取得学者们的认可,但是,从中可以体会到对一幅名画的理解,将会随着人们的认识而不断深化。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珍宝。
南宋末年,长卷落入奸相贾似道手里;明代奸臣严嵩父子为谋取这幅长卷竟兴起大狱株连无辜;明清两朝,此长卷均归皇室珍藏;民国初年,被溥仪盗出关外,解放后,始得回归人民手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时敏像(中国画)曾鲸(明)曾鲸(1568—1650,一作1564—1647,又作1567—1649),字波臣,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曾在浙江杭州、乌镇、宁波、余姚一带从事绘画活动。
晚年流寓金陵(今南京)。
擅人像写真,是明末最有影响的肖像画家。
其弟子众多,被称为“波臣派”。
与曾鲸同时代的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评说其画“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润,点晴生动。
虽在楮素,盼睐颦笑,咄咄逼真,虽周之貌赵郎,不是过也。
若轩冕之英,岩壑之俊,闺房之秀,方外之中,一经传写,妍媸唯肖。
”论及曾鲸作画说:“然对面时,精心体会,人我都忘,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
其独步艺林,倾动遐迩,非偶然也。
”正因为曾鲸“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之画法,有的理论家认为他是吸收西洋画法,其理由是:明代神宗皇帝时,有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及其后的罗儒望、汤若望等传教士来华,将西洋绘画作品携入中国,故曾鲸是受西洋画法之影响。
然而与之相反的看法认为他是传统画,清初张庚在《国朝画征录》就说过:“写真有两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后傅彩,以取气色之老少,其精神早传于墨骨中矣。
此,闽中波匠派也。
一略用淡墨勾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
此,江南画家之传法,而曾氏善矣。
”可见曾鲸并未受西画影响,是传统的中国画法,只不过他比前人更注重面部凹凸的渲染的精致和傅彩的厚重感。
《王时敏像》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曾鲸50岁左右,正是他的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
画中人物是明末王时敏青年时期的肖像。
王时敏少年时中进士,崇祯时曾任太常寺少卿。
清入关后,拒绝做官,潜心诗文书画,其后以山水画的卓越成就被列为清初画家“四王”之首。
该画所绘29岁的王时敏,手持拂尘,盘坐于蒲团之上,面庞清秀,神态端庄,双目有神,聪慧倜傥,一位富有才华的青年文士跃然于绢面之上。
其画法是先用墨线勾出轮郭和五官,再以“凹凸法”淡墨层层烘染五官结构,最后再用淡赭傅彩,很好地表现了面部结构与质感。
衣着则用洗练的墨线勾勒,笔法流畅。
其衣纹线条依靠长短变化和起承转折,合理地表现出服装和身体的结构关系,并形成富有节奏的优美的韵律感。
墨线上稍用淡赭复勾,使之丰富有厚度,又与面部淡赭有呼应,形成谐调统一。
衣领和内衣则施以白粉,成功地表现了气质高洁的青年文士。
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1650年,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完成原作)委拉斯凯兹(西班牙)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
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
《教皇英诺森十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这是1650年他在意大利罗马访问期间,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
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
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甚至后来这幅肖像画挂在一间厅堂里时,从外面经过的几个主教,看到这一肖像还以为真的是教皇坐在里面呢!此外,这一作品的用色也相当精彩,闪闪发光的冠帽和法衣,同洁白的亚麻衣领以及镶在衣服上的白花边,形成一种鲜明而有变化的色调,再加上暗红色的天鹅绒背景和镶在椅背上闪闪发光的宝石,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沉着厚重而又华贵的气氛,以显示出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货郎图(绢本设色,25.5厘米×7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嵩(宋)李嵩是木工出身的画家,在光宗、宁宗和理宗初年为画院待诏。
他善用界尺作木屋画,同时也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鸟兼能的画家。
《货郎图》体现了李嵩人物画的造诣。
作品描绘了一位中年货郎挑着“货郎担”来到农村时,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
货郎担上的小商品琳琅满目,品类繁多,货郎将有些商品作了分类,标有“诵仙经”、“明风水”、“三百件”、“牛马小儿”、“便是山东米”、“黄醋”等字样。
画面上大大小小十二个顽童,动态表情各异,生动有趣,布局疏密得体,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恰到好处:画柳树野草和几条家犬用笔细密而有变化;画货郎担上的货物用笔细匀;画衣纹则略带颤笔,转折顿挫有致,表现了农家衣衫粗布的质感。
石工(油画,160厘米×259厘米,1849年,原藏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已毁)库尔贝(法国)在当时以至后来的许多评论家和美术史家看来,库尔贝(GustaveCourbet,1819—1877)的革命是在题材上。
因为当时几乎所有争论都是围绕题材问题,而且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主张也是要求艺术家从所谓高雅的艺术主题回到现实中来,描绘艺术家周围的生活。
因此他们认为库尔贝不过是一个以题材的哗众取宠来获得名声的机会主义画家,这似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家是以自己的机智来赢得观众的注意,还是以扎实的艺术创造来获取应有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始终围绕着各个时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