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2)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1.doc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1椭圆的标准方程笔记新人教B版选修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1椭圆的标准方程笔记新人教B版选修
方案(1): 两边直接平方. (太繁琐)
方案(2) :尝试将两个根号分开即移项 先变成 (x c)2 y2 2a (x c)2 y2 再平方(可消去很多项,简单了很多)
方案(2): 考虑两个根号下代数式的相似性
碰到这么有规律的代 数式一定要好好研究, 总结一下,积累下来!
玩转 (x c)2 y2 (x c)2 y2 2a
回顾: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步骤一:建立直角坐标系; 步骤二:设动点坐标; 步骤三:限制条件,列方程; 步骤四:代入坐标 步骤五:化简方程。
学生活动
♦ 探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案
yy y
y
y
M
F2 M
F1 O O OF2 x x x
O
x
O
x
F1
方案一
方案二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遵循的原则:对称、“简洁”
b2 a2
焦点坐标
F1 -c , 0,F2 c , 0 F1 0,- c,F2 0,c
相 a、b、c 的关系 同
a2-c2=b2 (a>b>0)
点 焦点位置的判断 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相应变量所对应的那个轴上
随堂练习1
下列方程哪些表示的是椭圆,如果是, 判断它的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认识椭圆
一:认识椭圆
生活中 的椭圆
二:尝试探究、形成概念
动手实验(亲身体验)
取一条定长的细绳; (1)若把它的两端用图钉固定在纸板上同
一点处,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直,使笔尖 在纸板上慢慢移动,画出的轨迹是一 个圆。 (3)若绳子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再分别固 定在纸板的两点处,用铅笔尖把绳子 拉直,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画出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第二章 2.2 椭圆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二章  2.2  椭圆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上 页
下 页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二 章 圆 锥 曲 线 与 方 程
(2)∵椭圆 9x2+4y2=36 的焦点为(0, x2 y2 ± 5),则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 + m m+5 =1(m>0). 又椭圆经过点(2,-3), 4 9 则有 + =1. m m+5 解得 m=10 或 m=-2(舍去). x2 y2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 =1. 10 15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二 章 圆 锥 曲 线 与 方 程
考点三
利用椭圆定义求方程
先根据几何知识找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 关系,寻找出满足椭圆定义的条件,然后再确 定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称为定义法.
上 页
下 页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上 页
下 页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二 章 圆 锥 曲 线 与 方 程
【解析】 若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一定有|PA|+ |PB|=2a(a>0,且a为常数), 所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必要条件. 若|PA|+|PB|=2a(a>0,且a为常数),不能推出P 点的轨迹是椭圆. 这是因为:仅当2a>|AB|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 而当2a=|AB|时,P点的轨迹是线段AB; 当2a<|AB|时,P点无轨迹. 所以命题甲不是命题乙的充分条件. 综上可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B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二 章 2.椭圆的标准方程 圆 锥 曲 线 与 方 程 焦点在x轴上 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工具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栏目导引
2.请同学们将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两端系在圆规两端下部, 并将两脚固定,用笔绷紧细绳在纸上移动,观察画出的轨迹是 什么曲线,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画出一个椭圆的过程中,圆规两脚末端的位置是固定 的还是运动的?
(2)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绳子的长度变了没有?说明了什么? (3)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绳子长度与两定点距离大小有怎样的关 系?
A.7 倍
B.5 倍
C.4 倍
D.3 倍
工具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栏目导引
解析:
(1)如图所示,由已知:a=5, △AF1B的周长l=|AF1|+|AB|+|BF1| =(|AF1|+|AF2|)+(|BF2|+|BF1|)=4a=20.
工具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栏目导引
(2)不妨设 F1(-3,0),F2(3,0), 由条件知 P3,± 23, 即|PF2|= 23,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4 3, 即|PF1|=7 23, 所以|PF1|=7|PF2|.故选 A.
解析: 由已知 2a=8,2c=2 15, ∴a=4,c= 15, ∴b2=a2-c2=16-15=1, ∴椭圆标准方程为1y62 +x2=1. 答案: 1y62 +x2=1
工具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栏目导引
4.已知椭圆88x12+3y62 =1 上一点 M 的纵坐标为 2. (1)求 M 的横坐标; (2)求过 M 且与x92+y42=1 共焦点的椭圆的方程. 解析: (1)把 M 的纵坐标代入88x12+3y62 =1 得88x12+346=1, 即 x2=9. ∴x=±3.即 M 的横坐标为 3 或-3.

2019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双曲线2.2.1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讲义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_1

2019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双曲线2.2.1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讲义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_1

2.2.1 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读教材·填要点]1.双曲线的定义的点的轨迹叫|)2F 1F |小于(的定值0的绝对值为大于距离之差的2F ,1F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焦距.叫作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作双曲线的2F ,1F 定点作双曲线.这两个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小问题·大思维]1.双曲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定值小于|F 1F 2|?若定值等于|F 1F 2|或等于0或大于|F 1F 2|,点的轨迹又是怎样的曲线?提示:(1)如果定义中定值改为等于|F 1F 2|,此时动点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2)如果定义中定值为0,此时动点轨迹为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3)如果定义中定值改为大于|F 1F 2|,此时动点轨迹不存在.2.在双曲线的定义中,如果将“差的绝对值”改为“差”,那么点的轨迹还是双曲线吗?提示:不是.是双曲线的一支.3.若方程x2m -y2n=1表示双曲线,m ,n 应满足什么条件?提示:若方程x2m -y2n=1表示双曲线,则m ·n >0.在△ABC 中,已知|AB |=42,且三内角A ,B ,C 满足sin B -sin A =12sin C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并指明表示什么曲线.[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以AB 边所在的直线为x 轴,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22,0),B (22,0).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2R ,sin B =b 2R ,sin C =c2R .∵sin B -sin A =12sin C ,∴b -a =c2.从而有|CA |-|CB |=12|AB |=22<|AB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C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 ∵a =2,c =22, ∴b 2=c 2-a 2=6.∴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为x22-y26=1(x >2).故C 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且除去点(2,0).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定义中的两个关键性条件:(1)差的绝对值是定值,(2)常数大于0小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双曲线.1.已知F 1,F 2分别是双曲线x29-y216=1的左、右焦点,若P 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 1|·|PF 2|=32.试求△F 1PF 2的面积.解:因为P 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所以|PF 2|-|PF 1|=6,两边平方得|PF 1|2+|PF 2|2-2|PF 1|·|PF 2|=36,所以|PF 1|2+|PF 2|2=36+2|PF 1|·|PF 2|=36+2×32=100.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F 1PF 2=|PF1|2+|PF2|2-|F1F2|22|PF1|·|PF2|=100-1002|PF1|·|PF2|=0,所以∠F 1PF 2=90°,所以S △F 1PF 2=12|PF 1|·|PF 2|=12×32=16.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c =6,经过点(-5,2),焦点在x 轴上;(2)过点P ⎝ ⎛⎭⎪⎫3,154,Q ⎝ ⎛⎭⎪⎫-163,5且焦点在坐标轴上.[自主解答] (1)∵焦点在x 轴上,c =6,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λ-y26-λ=1(其中0<λ<6).∵双曲线经过点(-5,2), ∴25λ-46-λ=1. ∴λ=5或λ=30(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是x25-y 2=1.(2)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mx 2+ny 2=1(mn <0),∵双曲线过P ⎝ ⎛⎭⎪⎫3,154,Q ⎝ ⎛⎭⎪⎫-163,5,∴⎩⎪⎨⎪⎧9m +22516n =1,2569m +25n =1,解得⎩⎪⎨⎪⎧m =-116,n =19.∴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9-x216=1.1.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求法(1)定义法: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到相应的a ,b ,c ,再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y2a2-x2b2=1或y2a2-x2b2=1(a ,b 均为正数),然后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的系数代入方程即可. 2.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个关注点(1)定位:“定位”是指确定与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在“标准方程”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判断方程的形式;(2)定量:“定量”是指确定a 2,b 2的具体数值,常根据条件列方程求解.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a =4,经过点A ⎝ ⎛⎭⎪⎫1,-4103;(2)经过点(3,0),(-6,-3).解:(1)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x216-y2b2=1(b >0),把A 点的坐标代入,得b 2=-1615×1609<0,不符合题意;当焦点在y 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y216-x2b2=1(b >0),把A 点的坐标代入,得b 2=9,∴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6-x29=1.(2)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 2+ny 2=1(mn <0),∵双曲线经过点(3,0),(-6,-3),∴⎩⎪⎨⎪⎧9m +0=1,36m +9n =1,解得⎩⎪⎨⎪⎧m =19,n =-13,∴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9-y23=1.设P 为双曲线x 2-y212=1上的一点,F 1,F 2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PF 1|∶|PF 2|=3∶2,则△PF 1F 2的面积为( )A .6 3B .12C .12 3D .24[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PF 1|-|PF 2|=2a =2,且|PF 1|∶|PF 2|=3∶2,∴|PF 1|=6,|PF 2|=4. 又∵|F 1F 2|=2c =213, ∴|PF 1|2+|PF 2|2=|F 1F 2|2,∴S △PF 1F 2=12|PF 1|·|PF 2|=12×6×4=12.[答案] B在解决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定义条件||PF 1|-|PF 2||=2a 的应用.其次是要利用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进行运算.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和一些变形技巧的应用.若本例中的|PF 1|∶|PF 2|=3∶2改为PF ―→1·PF ―→2=0,求△PF 1F 2的面积.解:由题意PF ―→1·PF ―→2=0,则PF 1⊥PF 2,∴△PF 1F 2为直角三角形. ∴|PF 1|2+|PF 2|2=|F 1F 2|2,∴(|PF 1|-|PF 2|)2+2|PF 1|·|PF 2|=|F 1F 2|2,又∵||PF 1|-|PF 2||=2a =2,|F 1F 2|2=4c 2=4(a 2+b 2)=4(1+12)=52,∴4+2|PF 1|·|PF 2|=52,∴|PF 1|·|PF 2|=24,∴S △PF 1F 2=12|PF 1|·|PF 2|=12.3.双曲线x29-y216=1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上,若PF 1⊥PF 2,求点P 的坐标.解:由双曲线的方程知:a =3,b =4,c =5,不妨设点P 在第一象限,坐标为(x ,y ),F 1为左焦点,那么:⎩⎪⎨⎪⎧|PF1|-|PF2|=6, ①|PF1|2+|PF2|2=|F1F2|2=100. ②由①得:(|PF 1|-|PF 2|)2=36.所以|PF 1|2+|PF 2|2-2|PF 1||PF 2|=36.∴|PF 1||PF 2|=32.在直角三角形PF 1F 2中,|PF 1|·|PF 2|=|F 1F 2|·y =32,所以y =165,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x =3415,即点P 的坐标是⎝ ⎛⎭⎪⎫3415,165,再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得点P 的坐标还可以是⎝⎛⎭⎪⎫-3415,165,⎝ ⎛⎭⎪⎫3415,-165,⎝⎛⎭⎪⎫-3415,-165.解题高手多解题条条大路通罗马,换一个思路试一试设双曲线与椭圆x227+y236=1有相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A 的纵坐标为4,求此双曲线的方程.[解] 法一:∵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由题意可设双曲线方程为y2a2-x2b2=1(a >0,b >0).由题意知c 2=36-27=9,c =3.又点A 的纵坐标为4,则横坐标为±15,于是有⎩⎪⎨⎪⎧42a2-15b2=1,a2+b2=9,解得⎩⎪⎨⎪⎧a2=4,b2=5.所以双曲线方程为y24-x25=1.法二:将点A 的纵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A (±15,4), 又两焦点分别为F 1(0,3),F 2(0,-3).所以2a =|15-++-15-+-|=4,a =2,b 2=c 2-a 2=9-4=5,所以双曲线方程为y24-x25=1.法三:由题意设双曲线方程为x227-λ+y236-λ=1(27<λ<36),将A (±15,4)代入得1527-λ+1636-λ=1.解得λ=32或λ=0(舍去).∴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y24-x25=1.1.若双曲线E :x29-y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PF 1|=3,则|PF 2|等于( )A .11B .9C .5D .3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有||PF 1|-|PF 2||=|3-|PF 2||=2a =6,∴|PF 2|=9或|PF 2|=-3(舍去). 答案:B2.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A.⎝ ⎛⎭⎪⎫22,0B.⎝⎛⎭⎪⎫52,0C.⎝⎛⎭⎪⎫62,0 D.()3,0解析: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为x 2-y212=1,∴a 2=1,b 2=12.∴c =a2+b2=62,故右焦点坐标为⎝ ⎛⎭⎪⎫62,0.答案:C3.平面内有两个定点F 1(-5,0)和F 2(5,0),动点P 满足|PF 1|-|PF 2|=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x216-y29=1(x ≤-4) B.x29-y216=1(x ≤-3)C.x216-y29=1(x ≥4) D.x29-y216=1(x ≥3)解析:由题意,得c =5,a =3,∴b =4, ∴P 点的轨迹方程是x29-y216=1(x ≥3).答案:D4.若方程x21+k -y21-k=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1+k )(1-k )>0,即-1<k <1.答案:(-1,1)5.若双曲线8kx 2-ky 2=8的一个焦点为(0,3),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8kx 2-ky 2=8,得x21k -y28k=1.又∵焦点在y 轴上,∴a 2=-8k ,b 2=-1k.∵c =3,由c 2=a 2+b 2得9=-8k -1k,∴k =-1.答案:-16.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a =5,c =7;(2)以椭圆x225+y29=1的长轴端点为焦点,且经过点P ⎝ ⎛⎭⎪⎫5,94.解:(1)由题设知a =5,c =7,则b 2=c 2-a 2=24.由于焦点所在的坐标轴不确定,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x225-y224=1 或y225-x224=1.(2)因为椭圆x225+y29=1的长轴端点为A 1(-5,0),A 2(5,0),所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为F 1(-5,0),F 2(5,0).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 1|-|PF 2||=⎪⎪⎪⎪⎪⎪ ++⎝ ⎛⎭⎪⎫94-02- -+⎝ ⎛⎭⎪⎫94-02=8,即2a =8,则a =4.又c =5,所以b 2=c 2-a 2=9,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6-y29=1.一、选择题1.双曲线x2m2+12-y24-m2=1的焦距是( )A .4B .22C .8D .与m 有关解析:c 2=m 2+12+4-m 2=16,∴c =4,2c =8.答案:C2.已知方程x2m2+n -y23m2-n=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1,3)C .(0,3)D .(0,3)解析:由题意得(m 2+n )(3m 2-n )>0,解得-m 2<n <3m 2,又由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得m 2+n +3m 2-n =4,即m 2=1,所以-1<n <3.答案:A3.已知点F 1(-2,0),F 2(2,0),动点P 满足|PF 2|-|PF 1|=2.当点P 的纵坐标是12时,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 )A.62B.32C.3D .2解析:因为动点P 满足|PF 2|-|PF 1|=2为定值,又2<22,所以P 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因为2a =2,所以a =1.又因为c =2,所以b 2=c 2-a 2=1.所以P 点轨迹为x 2-y 2=1的一支.当y =12时,x 2=1+y 2=54,则P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PO |=x2+y2=54+14=62.答案:A4.已知双曲线C :x29-y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C 右支上的一点,且|PF 2|=|F 1F 2|,则△PF 1F 1的面积等于( )A .24B .36C .48D .96解析:依题意得|PF 2|=|F 1F 2|=10,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6,|PF 1|=16,因此△PF 1F 2的面积等于12×16×102-⎝ ⎛⎭⎪⎫1622=48.答案:C 二、填空题5.设m 是常数,若点F (0,5)是双曲线y2m -x29=1的一个焦点,则m =________.解析:由点F (0,5)可知该双曲线y2m -x29=1的焦点落在y 轴上,所以m >0,且m +9=52,解得m =16. 答案:166.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3,0)和F 2(3,0),且P ⎝ ⎛⎭⎪⎫52,1在双曲线右支上,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法一:利用双曲线定义.2a =|PF 1|-|PF 2|=1214+1- 14+1=552-52=25,∴a =5,b 2=c 2-a 2=4. 故所求方程为x25-y24=1.法二:待定系数法.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9-a2=1,则有254a2-19-a2=1,∴4a 4-65a 2+225=0.∴a 2=5或a 2=454>9(舍去).∴双曲线方程为x25-y24=1.答案:x25-y24=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x24-y212=1上一点M 的横坐标为3,则点M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由题易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4,0),点M 的坐标为(3,15)或(3,-15),则点M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4.答案:48.已知F 是双曲线x24-y212=1的左焦点,A (1,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设右焦点为F 1,依题意,|PF |=|PF 1|+4,∴|PF |+|PA |=|PF 1|+4+|PA |=|PF 1|+|PA |+4≥|AF 1|+4=5+4=9.答案:9三、解答题9.若方程x25-m +y2m2-2m -3=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方程x25-m +y2m2-2m -3=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5-m <0,m2-2m -3>0,即⎩⎪⎨⎪⎧m >5,m >3或m <-1.∴m >5.即m 的取值范围是(5,+∞).10.已知双曲线过点(3,-2)且与椭圆4x 2+9y 2=36有相同的焦点.(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若点M 在双曲线上,F 1,F 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MF 1|+|MF 2|=63,试判断△MF 1F 2的形状.解:(1)椭圆的方程可化为x29+y24=1,焦点在x 轴上,且c =9-4= 5.故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a >0,b >0).依题意得⎩⎪⎨⎪⎧9a2-4b2=1,a2+b2=5.解得a 2=3,b 2=2.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3-y22=1.(2)不妨设M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有|MF1|-|MF2|=2 3.又|MF1|+|MF2|=63,解得|MF1|=43,|MF2|=2 3.又|F1F2|=2c=25,因此在△MF1F2中,|MF1|边最长,由余弦定理可得cos∠MF2F1=|MF2|2+|F1F2|2-|MF1|2 2|MF2|·|F1F2|=3+5-32×23×25=-215<0.所以∠MF2F1为钝角,故△MF1F2是钝角三角形.。

课件3: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

课件3: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
•课 前 热身
1.回顾:我们是如何定义圆的呢?
圆就是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 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 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数学实验
同学们一起观察以下操作: 在图板上,将一根无弹性的长为2a的细绳的两端
(两端点距离为2c)用图钉固定在不同处,套上铅 笔,使笔尖沿细绳运动,能得到什么图形?
做椭圆.
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数 学
MF1 MF2 =2a

F1

(2a> F1F2)
M F2
下面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怎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
y
M (x, y)
F1
O
F2
x
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
y
M (x, y)
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x2 a2
y2 b2
1
(a b 0)
y2 a2
x2 b2
1
(a b 0)
哪个轴的分母大焦点就落在那个轴上
注意:
(1)、在两种方程中,总有 a b 0
(2)、 a, b, c 有关系式:
c2 a2 - b2 即a2 b2 c2, a最大
(3)、结构特征: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和,右边是1
(4)、 a 2在 x 2 的分母下,焦点在x轴上;
a 2在 y 2的分母下,焦点在y轴上。
判定下列椭圆的焦点在 轴,并指明a、 b,写出焦点坐标
x2 y2 1 答:在 x轴。(-3,0) 25 16 和(3,0)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

1.如图所示,点 P 是椭圆x52+y42=1 上的一点,F1 和 F2 是焦 点,且∠F1PF2=30°,求△F1PF2 的面积.
解析:在椭圆x52+y42=1 中,a= 5,b=2,
∴c= a2-b2=1.
又∵P 在椭圆上,
∴|PF1|+|PF2|=2a=2 5,

由余弦定理知:
|PF1|2+|PF2|2-2|PF1|·|PF2|·cos 30°
解析:由方程知 a2=25,b2=16,
∴c2=9,故焦点坐标为(0,±3).
答案:D
2.已知椭圆xm2+1y62 =1 上的一点 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
离为 3,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7,则 m 等于( )
A.10
B.5
C.15
D.25
解析:由定义知 3+7=2a,∴a=5,∴m=a2=25.
答案:D
∴a42+b02=1, a02+b12=1,
⇒ab22==41,.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42+x2=1.
(3)法一 ①当焦点在 x 轴上时,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a22+by22=1(a>b>0).
依题意有-a322a22+32-+b22b122==11,,
2.2 椭 圆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考纲定位
重难突破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 重点:能够根据条件熟练求出椭
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 圆的标准方程.
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 难点:掌握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 标准方程.
图形.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 课后 巩固提升
∴b2=36,故方程为1y020+3x62 =1.

2019-2020人教A版数学选修2-1 第2章 2.2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019-2020人教A版数学选修2-1 第2章 2.2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思考:(1)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小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1)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2)当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1.设P是椭圆x225+y216=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A.4B.5C.8 D.10D[由椭圆方程知a2=25,则a=5,|PF1|+|PF2|=2a=10.]2.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为F1(0,-8),F2(0,8),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0,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x2100+y236=1 B.y2400+x2336=1C.y2100+x236=1 D.y220+x212=1C[由题意知c=8,2a=20,∴a=10,∴b2=a2-c2=36,故椭圆的方程为y2100+x236=1.]3.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0)和(1,0),点P(2,0)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A.x24+y23=1 B.x24+y2=1C.y24+x23=1 D.y24+x2=1A[由题意知c=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又点P(2,0)在椭圆上,∴4a2+b2=1,∴a2=4,b2=a2-c2=3,故椭圆方程为x24+y23=1.]4.椭圆8k2x2-ky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7),则k的值为________.-1或-17[原方程可化为x21k2+y2-8k=1.依题意,得⎩⎪⎨⎪⎧-8k >0,-8k >1k 2,-8k -1k 2=7,即⎩⎪⎨⎪⎧k <0,k <-18,k =-1或k =-17.所以k 的值为-1或-17.](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4,0)和(4,0),且椭圆经过点(5,0); (2)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 (3)经过点A (3,-2)和点B (-23,1). [解] (1)由于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 ∴a =5,c =4,∴b 2=a 2-c 2=25-16=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9=1. (2)由于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 ∴a =2,b =1.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4+x 2=1. (3)法一:①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依题意有⎩⎪⎨⎪⎧(3)2a 2+(-2)2b 2=1,(-23)2a 2+1b 2=1,解得⎩⎨⎧a 2=15,b 2=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 ②当焦点在y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依题意有⎩⎪⎨⎪⎧(-2)2a 2+(3)2b 2=1,1a 2+(-23)2b 2=1,解得⎩⎨⎧a 2=5,b 2=15,因为a >b >0,所以无解.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法二: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依题意有⎩⎨⎧3m +4n =1,12m +n =1,解得⎩⎪⎨⎪⎧m =115,n =15.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先确定焦点位置;(2)设出方程;(3)寻求a ,b ,c 的等量关系;(4)求a ,b 的值,代入所设方程.2.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n ,m >0,n >0).因为它包括焦点在x 轴上(m <n )或焦点在y 轴上(m >n )两类情况,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从而简化了运算.1.(2019·全国卷Ⅰ)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AF 2|=2|F 2B |,|AB |=|BF 1|,则C 的方程为( )A.x 22+y 2=1 B.x 23+y 22=1 C.x 24+y 23=1D.x 25+y 24=1[答案] B【例2】 (1)椭圆x 9+y 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2)已知椭圆x 24+y 23=1中,点P 是椭圆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且∠PF 1F 2=120°,则△PF 1F 2的面积为________.思路探究:(1)求|PF 2|→求cos ∠F 1PF 2→求∠F 1PF 2的大小 (2)椭圆定义和余弦定理→建立关于|PF 1|,|PF 2|的方程→联立求解|PF 1|→求三角形的面积(1)120° (2)335 [(1)由x 29+y 22=1,知a =3,b =2, ∴c =7.∴|PF 2|=2a -|PF 1|=2,∴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2,∴∠F 1PF 2=120°.(2)由x 24+y 23=1,可知a =2,b =3,所以c =a 2-b 2=1,从而|F 1F 2|=2c =2.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PF 2|2=|PF 1|2+|F 1F 2|2-2|PF 1||F 1F 2|cos ∠PF 1F 2,即|PF 2|2=|PF 1|2+4+2|PF 1|. ①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4. 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PF 1|=65.所以S △PF 1F 2=12|PF 1||F 1F 2|sin ∠PF 1F 2=12×65×2×32=335.]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MF 1|+|MF 2|=2a (2a >|F 1F 2|),则点M 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M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2a .2.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椭圆上一点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PF 1F 2,称为焦点三角形.在处理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可结合椭圆的定义|MF 1|+|MF 2|=2a 及三角形中的有关定理和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解.2.(1)已知P 是椭圆y 25+x 24=1上的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F 1PF 2=30°,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8-43 [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 =5,b =2, ∴c =a 2-b 2=1,∴|F 1F 2|=2. 又由椭圆的定义,知 |PF 1|+|PF 2|=2a =2 5.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F 1PF 2,即4=(|PF 1|+|PF 2|)2-2|PF 1|·|PF 2|-2|PF 1|·|PF 2|cos 30°, 即4=20-(2+3)|PF 1|·|PF 2|, ∴|PF 1|·|PF 2|=16(2-3).∴S △F 1PF 2=12|PF 1|·|PF 2|sin ∠F 1PF 2=12×16(2-3)×12=8-4 3.] (2)设P 是椭圆x 24+y 23=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PF 1F 2=90°,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32 [由椭圆方程x 24+y 23=1,知a =2,c =1,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4,且|F 1F 2|=2,在△PF 1F 2中,∠PF 1F 2=90°.∴|PF 2|2=|PF 1|2+|F 1F 2|2.从而(4-|PF 1|)2=|PF 1|2+4,则|PF 1|=32,因此S △PF 1F 2=12·|F 1F 2|·|PF 1|=32.故所求△PF 1F 2的面积为32.]1.如图所示,P 为圆B :(x +2)2+y 2=36上一动点,点A 的坐标为(2,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 于点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提示] 用定义法求椭圆的方程,首先要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将题目条件转化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然后判断椭圆的中心是否在原点、对称轴是否为坐标轴,最后由定义确定椭圆的基本量a ,b ,c .所求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5=1.2.如图所示,在圆x 2+y 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什么?为什么?[提示] 当题目中所求动点和已知动点存在明显关系时,一般利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解.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为:(1)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M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P (x 1,y 1).(2)求关系式:用点M 的坐标表示出点P 的坐标,即得关系式⎩⎨⎧x 1=g (x ,y ),y 1=h (x ,y ). (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可.所求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1.【例3】 (1)已知P 是椭圆x 24+y 28=1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则线段OP 中点Q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2)一个动圆与圆Q 1:(x +3)2+y 2=1外切,与圆Q 2:(x -3)2+y 2=81内切,试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思路探究:(1)点Q为OP的中点⇒点Q与点P的坐标关系⇒代入法求解.(2)由圆的相切,及动圆圆心与两个定圆圆心、半径的关系得轨迹.(1)x2+y22=1[设Q(x,y),P(x0,y0),由点Q是线段OP的中点知x0=2x,y0=2y,又x204+y208=1.所以(2x)24+(2y)28=1,即x2+y22=1.](2)解: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Q1(-3,0),R1=1;Q2(3,0),R2=9.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如图.由题设有|MQ1|=1+R,|MQ2|=9-R,所以|MQ1|+|MQ2|=10>|Q1Q2|=6.由椭圆的定义,知点M在以Q1,Q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5,c=3.所以b2=a2-c2=25-9=16,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225+y216=1.1.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和代入法,本例(1)所用方法为代入法.例(2)所用方法为定义法.2.对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认识如果能确定动点运动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以利用这种已知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其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为定义法.定义法在我们后续要学习的圆锥曲线的问题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3.代入法(相关点法)若所求轨迹上的动点P(x,y)与另一个已知曲线C:F(x,y)=0上的动点Q(x1,y1)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把点Q的坐标用点P的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已知曲线C的方程F(x,y)=0,化简即得所求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3.(1)已知x 轴上一定点A (1,0),Q 为椭圆x 24+y 2=1上任一点,求线段A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 设中点M 的坐标为(x ,y ),点Q 的坐标为(x 0,y 0).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12,y =y 02,∴⎩⎨⎧x 0=2x -1,y 0=2y .∵Q (x 0,y 0)在椭圆x 24+y 2=1上, ∴x 204+y 20=1.将x 0=2x -1,y 0=2y 代入上式, 得(2x -1)24+(2y )2=1.故所求A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x -122+4y 2=1. (2)在Rt △ABC 中,∠CAB =90°,|AB |=2,|AC |=32,曲线E 过C 点,动点P 在曲线E 上运动,且|P A |+|PB |是定值.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E 的方程.[解] 以AB 的中点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曲线E 是以A ,B 为焦点,且过点C 的椭圆,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则2a =|AC |+|BC |=32+52=4,2c =|AB |=2,所以a =2,c =1,所以b 2=a 2-c 2=3.所以曲线E 的方程为x 24+y 23=1.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F 1F 2;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所谓椭圆的标准方程,指的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在x 2a 2+y 2b 2=1与y 2a 2+x 2b 2=1这两个标准方程中,都有a >b >0的要求,如方程x 2m +y 2n =1(m >0,n >0,m ≠n )就不能确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分清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可与直线截距式x a +y b =1类比,如x 2a 2+y 2b 2=1中,由于a >b ,所以在x 轴上的“截距”更大,因而焦点在x 轴上(即看x 2,y 2分母的大小).3.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是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1.已知A (-5,0),B (5,0).动点C 满足|AC |+|BC |=10,则点C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直线C .线段D .点 C [由|AC |+|BC |=10=|AB |知点C 的轨迹是线段AB .]2.已知椭圆4x 2+ky 2=4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1),则实数k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B[椭圆方程可化为x 2+y24k =1,由题意知⎩⎪⎨⎪⎧4k >1,4k -1=1,解得k =2.]3.已知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两焦点F 1,F 2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PF 1|·|PF 2|=________.48 [由题意知⎩⎨⎧|PF 1|+|PF 2|=14, ①|PF 1|2+|PF 2|2=100, ② ①2-②得2|PF 1||PF 2|=96.所以|PF 1||PF 2|=48.]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两焦点F 1,F 2在x 轴上,且过点A (-4,3).若F 1A ⊥F 2A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设焦点F 1(-c ,0),F 2(c ,0)(c >0).∵F 1A ⊥F 2A ,∴F 1A →·F 2A →=0,而F 1A →=(-4+c ,3),F 2A →=(-4-c ,3),∴(-4+c )·(-4-c )+32=0,∴c 2=25,即c =5.∴F 1(-5,0),F 2(5,0).∴2a =|AF 1|+|AF 2| =(-4+5)2+32+(-4-5)2+32=10+90=410. ∴a =210,∴b 2=a 2-c 2=(210)2-52=15.∴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0+y 215=1.。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1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1
答案
探究 2 椭圆标准方程的应用
例 2 若方程16x-2 m+m+y2 9=1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 m 的取
值范围是( )
A.-9<m<16
B.-9<m<72
C.72<m<16
D.m>72
[解析]
16-m>0,
依题意可得m+9>0, m+9>16-m,
解得72<m<16.
[答案] C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课前自主预习
1.椭圆
(1) □01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叫做椭圆,□02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 □03 两焦点间的距离 叫做椭圆的焦
距.
应用定义解题时,不要漏掉|MF1|+|MF2|=2a □04 > |F1F2|这一个条件.
(3)椭圆的方程为y92+x42=1,则 a=______,b=______,c=________. (4)椭圆2x52 +y92=1 上一点 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4,则 P 到另一个焦点的 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1)A (2)2x52 +1y62 =1 (3)3 2 5 (4)6
解析 (1)∵|MF1|+|MF2|=10>|F1F2|=6,由椭圆定义可知,动点 M 的轨 迹为椭圆.
答案
拓展提升
m>0,
方程xm2+yn2=1
表示椭圆的条件是n>0, m≠n,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的
m>0,
条件是n>0, m>n,
m>0,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的条件是n>0,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新人教A版选修2_1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新人教A版选修2_1

2.2 椭圆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重点) 2.掌握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重点)3.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难点) 1.通过椭圆标准方程及椭圆焦点三角形的有关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2.借助轨迹方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及直观想象核心素养.1.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思考:(1)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小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1)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2)当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x2a2+y2b2=1(a>b>0)y2a2+x2b2=1(a>b>0)焦点(-c,0)与(c,0)(0,-c)与(0,c) a,b,c的关系c2=a2-b21.设P是椭圆x225+y216=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 A.4B.5C.8 D.10D[由椭圆方程知a2=25,则a=5,|PF1|+|PF2|=2a=10.]2.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为F 1(0,-8),F 2(0,8),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0,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 .x 2100+y 236=1B .y 2400+x 2336=1C .y 2100+x 236=1D .y 220+x 212=1C [由题意知c =8,2a =20,∴a =10, ∴b 2=a 2-c 2=36,故椭圆的方程为y 2100+x 236=1.] 3.已知经过椭圆x 2100+y 236=1的右焦点F 2作直线AB ,交椭圆于A ,B 两点,F 1是椭圆的左焦点,则△AF 1B 的周长为________.40 [由已知得a =10,△AF 1B 的周长为|AF 1|+|BF 1|+|AB |=|AF 1|+|AF 2|+|BF 1|+|BF 2|=4a =40.] 4.椭圆8k 2x 2-ky 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7),则k 的值为________. -1或-17 [原方程可化为x 21k 2+y 2-8k=1.依题意,得⎩⎪⎨⎪⎧-8k>0,-8k >1k 2,-8k -1k 2=7,即⎩⎨⎧k <0,k <-18,k =-1或k =-17.所以k 的值为-1或-17.]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4,0)和(4,0),且椭圆经过点(5,0); (2)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 (3)经过点A (3,-2)和点B (-23,1). [解] (1)由于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a 2b 2∴a =5,c =4,∴b 2=a 2-c 2=25-16=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9=1.(2)由于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a =2,b =1.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4+x 2=1.(3)法一:①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依题意有⎩⎪⎨⎪⎧ (3)2a 2+(-2)2b 2=1,(-23)2a 2+1b 2=1,解得⎩⎪⎨⎪⎧a 2=15,b 2=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②当焦点在y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依题意有⎩⎪⎨⎪⎧(-2)2a 2+(3)2b 2=1,1a 2+(-23)2b 2=1,解得⎩⎪⎨⎪⎧a 2=5,b 2=15,因为a >b >0,所以无解.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法二: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依题意有⎩⎪⎨⎪⎧3m +4n =1,12m +n =1,解得⎩⎨⎧m =115,n =15.155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先确定焦点位置;(2)设出方程;(3)寻求a ,b ,c 的等量关系;(4)求a ,b 的值,代入所设方程.2.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n ,m >0,n >0).因为它包括焦点在x 轴上(m <n )或焦点在y 轴上(m >n )两类情况,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从而简化了运算.[跟进训练]1.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AF 2|=2|F 2B |,|AB |=|BF 1|,则C 的方程为( )A .x 22+y 2=1B .x 23+y 22=1C .x 24+y 23=1D .x 25+y 24=1[答案] B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例2】 (1)椭圆x 9+y 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2)设P 是椭圆x 225+y 2754=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F 1PF 2=60°,求△F 1PF 2的面积.思路探究:(1)求|PF 2|→求cos ∠F 1PF 2→ 求∠F 1PF 2的大小(2)在△PF 1F 2中应用余弦定理结合椭圆定义得|PF 1|+|PF 2|=10可以求得|PF 1|·|PF 2|,进而可求面积.(1)120° [由x 29+y 22=1,知a =3,b =2,∴c =7.∴|PF 2|=2a -|PF 1|=2,∴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2,∴∠F 1PF 2=120°.](2)解:由椭圆方程知,a 2=25,b 2=754,所以c 2=254,所以c =52,2c =5.在△PF 1F 2中,|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60°, 即25=|PF 1|2+|PF 2|2-|PF 1|·|PF 2|.① 由椭圆的定义得10=|PF 1|+|PF 2|, 即100=|PF 1|2+|PF 2|2+2|PF 1|·|PF 2|.② ②-①,得3|PF 1|·|PF 2|=75, 所以|PF 1|·|PF 2|=25,所以S △F 1PF 2=12|PF 1|·|PF 2|·sin 60°=2534.将本例(2)中的“∠F 1PF 2=60°”改为“∠F 1PF 2=30°”,其余条件不变,求△F 1PF 2的面积.[解] 由椭圆方程知,a 2=25,b 2=754,所以c 2=254,所以c =52,2c =5.在△PF 1F 2中,|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30°, 即25=|PF 1|2+|PF 2|2-3|PF 1|·|PF 2|.① 由椭圆的定义得10=|PF 1|+|PF 2|, 即100=|PF 1|2+|PF 2|2+2|PF 1|·|PF 2|.②②-①,得(2+3)|PF 1|·|PF 2|=75,所以|PF 1|·|PF 2|=75(2-3), 所以S △F 1PF 2=12|PF 1|·|PF 2|·sin 30°=754(2-3).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MF 1|+|MF 2|=2a (2a >|F 1F 2|),则点M 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M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2a .2.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椭圆上一点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PF 1F 2,称为焦点三角形.在处理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可结合椭圆的定义|MF 1|+|MF 2|=2a 及三角形中的有关定理和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解.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1.如图所示,P 为圆B :(x +2)2+y 2=36上一动点,点A 的坐标为(2,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 于点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提示] 用定义法求椭圆的方程,首先要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将题目条件转化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然后判断椭圆的中心是否在原点、对称轴是否为坐标轴,最后由定义确定椭圆的基本量a ,b ,c .所求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5=1.2.如图所示,在圆x 2+y 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什么?为什么?[提示] 当题目中所求动点和已知动点存在明显关系时,一般利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解.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为:(1)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M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P (x 1,y 1).(2)求关系式:用点M 的坐标表示出点P 的坐标,即得关系式⎩⎪⎨⎪⎧x 1=g (x ,y ),y 1=h (x ,y ).(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可.所求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1.【例3】 (1)已知P 是椭圆x 24+y 28=1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则线段OP 中点Q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2)一个动圆与圆Q 1:(x +3)2+y 2=1外切,与圆Q 2:(x -3)2+y 2=81内切,试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思路探究:(1)点Q 为OP 的中点⇒点Q 与点P 的坐标关系⇒代入法求解. (2)由圆的相切,及动圆圆心与两个定圆圆心、半径的关系得轨迹. (1)x 2+y 22=1 [设Q (x ,y ),P (x 0,y 0),由点Q 是线段OP 的中点知x 0=2x ,y 0=2y ,又x 204+y 208=1. 所以(2x )24+(2y )28=1,即x 2+y 22=1.](2)解: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Q 1(-3,0),R 1=1;Q 2(3,0),R 2=9. 设动圆圆心为M (x ,y ),半径为R ,如图.由题设有|MQ 1|=1+R ,|MQ 2|=9-R , 所以|MQ 1|+|MQ 2|=10>|Q 1Q 2|=6.由椭圆的定义,知点M 在以Q 1,Q 2为焦点的椭圆上, 且a =5,c =3.所以b 2=a 2-c 2=25-9=16, 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 225+y 216=1.1.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和代入法,本例(1)所用方法为代入法.例(2)所用方法为定义法.2.对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认识如果能确定动点运动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以利用这种已知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其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为定义法.定义法在我们后续要学习的圆锥曲线的问题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3.代入法(相关点法)若所求轨迹上的动点P (x ,y )与另一个已知曲线C :F (x ,y )=0上的动点Q (x 1,y 1)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把点Q 的坐标用点P 的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已知曲线C 的方程 F (x ,y )=0,化简即得所求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跟进训练]2.(1)已知x 轴上一定点A (1,0),Q 为椭圆x 24+y 2=1上任一点,求线段A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 设中点M 的坐标为(x ,y ),点Q 的坐标为(x 0,y 0).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12,y =y 02,∴⎩⎪⎨⎪⎧x 0=2x -1,y 0=2y .∵Q (x 0,y 0)在椭圆x 24+y 2=1上,∴x 204+y 20=1. 将x 0=2x -1,y 0=2y 代入上式, 得(2x -1)24+(2y )2=1.故所求A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122+4y 2=1. (2)在Rt △ABC 中,∠CAB =90°,|AB |=2,|AC |=32,曲线E 过C 点,动点P 在曲线E 上运动,且|P A |+|PB |是定值.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E 的方程.[解] 以AB 的中点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曲线E 是以A ,B 为焦点,且过点C 的椭圆,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则2a =|AC |+|BC |=32+52=4,2c =|AB |=2,所以a =2,c =1,所以b 2=a 2-c 2=3.所以曲线E 的方程为x 24+y 23=1.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F 1F 2;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所谓椭圆的标准方程,指的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在x 2a2+y 2b 2=1与y2a 2+x 2b 2=1这两个标准方程中,都有a >b >0的要求,如方程x 2m +y 2n =1(m >0,n >0,m ≠n )就不能确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分清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可与直线截距式x a +yb =1类比,如x 2a 2+y 2b 2=1中,由于a >b ,所以在x 轴上的“截距”更大,因而焦点在x 轴上(即看x 2,y 2分母的大小).3.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是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1.已知A (-5,0),B (5,0).动点C 满足|AC |+|BC |=10,则点C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直线 C .线段D .点C [由|AC |+|BC |=10=|AB |知点C 的轨迹是线段AB .] 2.“2<m <8”是“方程x 2m -2+y 28-m =1表示椭圆”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当方程表示椭圆时,应满足⎩⎪⎨⎪⎧m -2>0,8-m >0,m -2≠8-m ,所以2<m <8且m ≠5.因此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3.已知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两焦点F 1,F 2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PF 1|·|PF 2|=________.48 [由题意知⎩⎪⎨⎪⎧|PF 1|+|PF 2|=14, ①|PF 1|2+|PF 2|2=100, ②①2-②得2|PF 1||PF 2|=96. 所以|PF 1||PF 2|=48.]4.已知点P 在椭圆上,且P 到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为5,3.过P 且与两焦点的连线垂直的直线恰好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或y 2a 2+x 2b2=1(a >b >0),- 11 - 由已知条件得⎩⎪⎨⎪⎧ 2a =5+3,(2c )2=52-32,解得⎩⎪⎨⎪⎧a =4,c =2, 所以b 2=a 2-c 2=12.于是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12=1或y 216+x 21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
(2)学案新人教A 版选修2-1
【学习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能用定义解决问题;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能用标准方程解决问题。

【重点】: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应用。

【难点】: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综合运用
【自主学习】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时:
焦点在y 轴上时:
【自我检测】:
1. 已知ABC ∆的顶点C B ,在椭圆13
22
=+y x 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 )
A 23
B 6
C 43
D 12
2.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1F (-4,0)、2F (4,0),椭圆的弦AB 过点1F ,且2ABF ∆ 的周长为20,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3.已知21F F 、为椭圆19
252
2=+y x 的两个焦点,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1222=+B F A F ,则AB =______________.
4.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23,0),且b a 2=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合作探究】
1.椭圆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为21,F F ,过1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则2PF 等于 ( )
A 2
3 B 3 C 27 D 4
2.椭圆5522=+ky x 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 。

的坐标
)点(的面积)求(在椭圆上,如果的两个焦点,点是椭圆已知P 21,9014
9,.321212
221PF F PF F P y x F F ∆=∠=+
【收获总结】
【达标检测】
1.AB 为过椭圆122
22=+b
y a x 中心的弦,F (c,0)为椭圆的右焦点,则AFB ∆面积的最大值是 ( ) A 2b B ab C ac D cb
2.椭圆19
252
2=+y x 上一点M 到左焦点1F 的距离为2,N 为M 1F 的中点,则ON 等于( ) A 2 B 4 C 8 D 1.5
3.若椭圆122
2=+ky kx 的一个焦点是(0,-4),则k 的值为 ( ) 4.且与坐标轴不平行的过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121),0,22(),0,22(-F F F 直线l 与椭圆相
交于N M ,两点。

如果2MNF ∆的周长等于12,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3159,.5212221π=∠=+PF F P y x F F 在椭圆上且的焦点,点是椭圆已知的面积求21PF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