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综合检测 含解析 精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综合检测 含解析 精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4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D 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也是对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其中A 、B 、C符合事实,D 项中伽利略是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合理外推得到的,故D 错。

2.下列有关“神舟十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13年6月11日晚17时38分02秒“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17时38分02秒指的是时间B .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舟十号”飞船在高空的运行位置时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C .假设“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 ,则“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最大为2R ,路程最大为2πRD .“神舟十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 km 的高空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选C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17时38分02秒指的是时刻,选项A 错误;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舟十号”飞船在高空的运行位置时,飞船的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为圆形轨道的直径的长度,为2R ,路程的最大值为整个圆形轨道的周长,为2πR ,故选项C 正确;在343 km 的高空,飞船仍受到重力作用,选项D 错误。

3.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

若一辆私家车驾驶员在看到绿灯刚要变黄灯时开始刹车,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 m ,则刹车后6 s 内汽车的位移是( )A .20 mB .24 mC .25 mD .75 m 解析:选C 根据Δs =aT 2可得a =Δs T 2=2 m/s 2,从开始刹车计时,1 s 末汽车的速度为v 1=9+72m/s =8 m/s ,则再经过4 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的刹车时间是5 s ,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s =12at 2=12×2×52 m =25 m ,选项C 正确。

2017-2018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1练习册:模块终结测评

2017-2018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1练习册:模块终结测评

2017-2018学年模块终结测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公式中定义的物理量不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得出的是( )A .E =F qB .R =ρl SC .B =F ILD .C =QU2.在电场中,把电荷量为4×10-9 C 的正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克服静电力做功为6×10-8 J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荷在B 点具有的电势能是6×10-8 J B .B 点的电势是15 VC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6×10-8 JD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6×10-8 J图M ­13.如图M ­1所示,水平光滑导轨接有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其他的电阻不计,导轨上有三根导体棒a 、b 、c ,长度关系为c 最长,b 最短,将c 弯成一直径与b 等长的半圆,整个装置置于向下的匀强磁场中,三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关系为( )A .F a >F b >F cB .F a =F b =F cC .F b <F a <F cD .F a >F b =F c图M ­24.如图M ­2所示,水平直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I ,导线的正上方处有一初速度大小为v 0、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的电子,以后电子将( )A .沿路径a 运动,曲率半径变大B .沿路径a 运动,曲率半径变小C .沿路径b 运动,曲率半径变大D .沿路径b 运动,曲率半径变小图M ­35.如图M ­3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 ,电势差为U ,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金属板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并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最终打到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粒子打到P点左侧B.若只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变长C.若只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则粒子打到P点左侧D.若只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变长图M­46.一带电粒子在如图M-4所示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仅在静电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粒子的加速度、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加速度增大,动能、电势能都增加B.加速度减小,动能、电势能都减少C.加速度增大,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D.加速度增大,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图M­57.如图M­5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8.在如图M­6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图M­6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各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U1|+|ΔU2|<|ΔU3 |B.|ΔU1|+|ΔU2| =|ΔU3 |C .|U 1I |不变,|ΔU 1ΔI |变小D .|U 2I |变大,|ΔU 2ΔI|不变9.电动自行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A .该车的额定功率约为4.32×102 WB .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20 km/hC .该车约能行驶2.4小时D .该车一次充满电所储存的电能约为1.56×106 J10.图M ­7为科技馆里一个趣味体验项目的照片和简化图,核心装置为一个金属球,在干燥的空气里,体验者双脚站在绝缘凳上,手(图中为右手)按在金属球上,并远离周围其他物体.一条特殊传送带(图中未画出)给金属球不断地输送电荷,过一段时间后,体验者的头发便会四处散开,十分有趣,在此状态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M ­7A .若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会被电击B .若用左手与旁边的观众握手,会被电击C .若将右手离开金属球,则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D .若将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图M ­8中,一个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物连接图,另一个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物连接图.图M­8(1)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物连接图是图________.(2)下面的表一和表二是利用上面的实物图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逐渐向右移动时依次测得的实验数据表,其中与甲图对应的表格是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表一表二(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的量程为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则图M­9中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被测电阻丝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__mm.图M­912.某同学在实验室要测定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1)他首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定该电阻阻值,步骤如下,请你按题目要求填写:①分别将红、黑表笔插入“+”“—”插孔,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电阻“1k”挡.图M­10②将________,调节________旋钮,使指针偏到刻度盘________侧“0”刻线处.③测得结果如图M­10所示,从表中读出所测电阻值为________Ω.(2)该同学采用图M­11中哪种实验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可以更精确地测出该电阻的阻值()(3)根据你选定的电路图,在图M-12的实物图中将剩余的导线用笔连接.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演算步骤)13.如图M­13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为d,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下端连接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和电源,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接通开关S后,金属棒在导轨上保持静止状态.(1)判断磁场的方向.(2)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求金属棒的热功率.14.如图M­14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点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电荷量都是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为使两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都处于静止状态,必须在水平方向加一个匀强电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当两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时,(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求A、B连线的中点处的电场强度.(3)若撤去匀强电场,再在A、B连线上放置另一点电荷,A、B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吗?请简要讨论说明.图M­1415.一电路如图M­15所示,电源电动势E=28 V,内阻r =2 Ω,电阻R1=12 Ω,R2=R4=4 Ω,R3=8 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 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 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 m.(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将其闭合后,流过R4的总电荷量为多少?(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 m/s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C的电场中,能否从C的电场中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 m/s2)图M-1516.如图M­16所示,在xOy平面内第二象限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x轴上的P点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x轴进入电场,而后经过y轴上A点进入右侧磁场做圆周运动,轨迹交于x轴上的C点,电子在C点的速度垂直于x轴指向y轴负方向,继续运动从y轴上的某点离开磁场.已知P点坐标(-L,0),A点坐标(0,2L),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1)电子从P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电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离开磁场所经历的时间.图M­16模块终结测评1.B [解析] R =ρlS 是电阻的决定式,其他都是比值法定义式,选项B 正确.2.C [解析] A 、B 的电势差U AB =Wq =-15 V ,因零电势点不确定,故B 的电势及电荷的电势能数值也无法确定,选项A 、B 错误;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3.D4.C [解析] 由安培定则可得电子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再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向上,电子沿路径b 运动;离导线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由r =m vqB 知,电子的曲率半径变大,选项C 正确.5.C [解析] 粒子先在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qU =12m v 2,再以速度v 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半径r =m v qB =1B2Umq,若只增大两板间的电压,则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打到P 点左侧,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πmqB 不变,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若只增大两板间的距离,轨道半径r 不变,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不变,选项A 、B 错误.6.C [解析] 带电粒子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场线由疏到密,加速度增大,静电力做正功,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选项C 正确.7.C [解析] 通电导线M 、N 在a 、O 、b 三点产生的磁场都向下,叠加后的合磁场都向下,且a 、b 两点处的合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选项A 、B 错误;通电导线M 、N 在c 、d 两点产生的磁场垂直于两点与M 或N 的连线向下,叠加后的合磁场都向下,且合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8.D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得知U 1I =ΔU 1ΔI =R 1,故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U 1I 、ΔU 1ΔI 均不变,选项C 错误;滑片P 向下滑动时,U 2I =R 2,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2=E -I (R 1+r ),则有ΔU 2ΔI=R 1+r 不变,选项D 正确;根据电路变化分析有|ΔU 3|<|ΔU 1|+|ΔU 2|,可知选项A 、B 错误.9.BCD [解析] 设车轮的半径为R ,车速为v ,有v =2πRn =2π×3.5 r/s ×0.508 m2=5.6 m/s ≈20 km/h ,选项B 正确;蓄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为W =UIt =36×12×3600 J ≈1.56×106 J ,选项D 正确;额定功率为P =UI =36×5 W =180 W ,选项A 错误;设车行驶的时间为t ′,由W =UI ′t ′得t ′=36×1236×5h ≈2.4 h ,选项C 正确.10.BD [解析] 人和金属球为等势体,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不会被电击,但与旁边的观众存在电势差,握手会被电击,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若将右手离开金属球,人仍带电,则头发仍竖立,若将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与大地相接放电,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11.(1)甲 (2)二 甲图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电流增大,路端电压降低 (3)1.73 0.42 0.641[解析] (1)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中的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实物连接图是图甲.(2)路端电压随干路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符合这个变化规律的是表二. 12.(1)②两表笔短接 欧姆调零 右 ③7000 (2)B (3)如图所示[解析] (1)用欧姆表粗略测定该电阻阻值,选挡后必须重新调零,即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偏到刻度盘右侧“0”刻线处,其读数为7.0×1000 Ω=7000 Ω.(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为理想电表,串联不分压,应采用内接法,则图B 正确.13.(1)垂直导轨平面向下 (2)4mgr sin θEd (3)E 216r[解析] (1)由左手定则可判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2)对金属棒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二力平衡有 F =mg sin θ又安培力 F =BId闭合电路中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回路中的总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E4r由以上各式解得磁感应强度B =4mgr sin θEd.(3)金属棒的热功率P =I 2r =⎝⎛⎭⎫E 4r 2r =E216r .14.(1)kq d 2 (2)7kqd 2 场强方向水平向右 (3)不能 讨论略(3)在A 、B 连线上放置电荷,不可能使A 、B 保持静止. [解析] (1)B 对A 的库仑力F BA =k q 2d 2A 电荷保持静止状态,有F BA =qE 解得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kqd2.(2)A 电荷在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E A =k 4qd 2,方向水平向右,B 电荷在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E B =k 4qd2,方向水平向右,故连线中点处的场强大小E =E A +E B -E =7kqd2,方向水平向右.(3)假设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放置在A 、B 连线上,讨论如下:①若放置在A 的左侧,则A 电荷所受合力向右,不可能静止;②若放置在A 、B 之间,则B 电荷所受合力向左,不可能静止;③若放置在B 的右侧,B 所受合力为零时,A 所受合力必不为零,反之亦然.同理可得,放置负电荷也不可能使A 、B 保持静止.综上所述,在A 、B 连线上放置电荷,不可能使A 、B 保持静止.15.(1)6.0×10-12 C (2)微粒不能从C 的电场中射出[解析] (1)S 断开时,电阻R 3两端电压为U 3=E ·R 3R 2+R 3+r =16 VS 闭合后,外电路总电阻R =R 1·(R 2+R 3)R 2+R 3+R 1=6 Ω路端电压U =R ·ER +r =21 V电阻R 3两端电压为U ′3=R 3R 2+R 3U =14 V 则流过R 4的总电荷量为ΔQ =CU 3-CU ′3=6.0×10-12C.(2)设微粒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当开关S 断开时有qU 3d=mg 当开关S 闭合后,设微粒加速度为a ,则mg -qU ′3d =ma假设微粒能从C 的电场中射出,则水平方向有t =Lv 0竖直方向有y =12at 2由以上各式得y =0.625×10-2 m>d 2故微粒不能从C 的电场中射出. 16.(1)2eELm(2)mE2eL (3)3π+222mLeE[解析] (1)电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电子在x 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eE =maL =12at 21解得t 1=2mLeE 电子在y 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L =v 0t 1 解得v 0=2eELm.(2)设电子经过A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 则有v x =at 1=2eELmv y =v 0=2eELm解得v =v 2x +v 2y =2v 0=2eELm设v 的方向与y 轴正方向夹角为θ,则有cos θ=v y v =22,得θ=45°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则有 e v B =m v 2R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R =2Lcos θ=22L解得B =mE 2eL.(3)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Rv 解得T =2π2mLeE设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2,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电子转过的圆心角为3π2,则t 2=34T =3π22mLeE已求得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1=2mLeE 则电子从P 点进入电场到离开磁场所经历的时间 t =t 1+t 2=2mL eE +3π22mL eE =3π+222mLeE.。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1-1 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1-1 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精品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点电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46852297】A.任何带电体都能看做点电荷B.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的理想化模型C.只有带电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D.只有质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答案】 B2.如图1所示,在通有恒定电流的螺线管内有一点P,过P点的磁感线方向一定是( )图1A.从螺线管的N极指向S极B.放在P点的小磁针S极受力的方向C.静止在P点的小磁针N极指的方向D.与螺线管垂直【解析】由磁场方向的定义可知选项C正确,选项B错;由右手螺旋定则和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可知选项A、D错.【答案】 C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传感器”进行控制的家用电器日益普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调器和电冰箱都使用了( )【导学号:46852298】A.压力传感器B.红外线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解析】空调器和电冰箱都是利用了温度传感器.【答案】 D4.有一只小型直流电动机和一只白炽灯,它们的铭牌上都标有“220 V40 W”的字样,现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电压为220 V的直流电路中,当电路接通后( ) A.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发出的热量相同B .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相同C .对它们来说,IU =I 2R 都是成立的D .对电动机来说,IU =U 2R成立【解析】 铭牌上标出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值和消耗的电功率,所以它们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选项B 正确;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白炽灯是纯电阻,对白炽灯,P =UI =I 2R =U 2R,对电动机,UI >I 2R ,欧姆定律是不适用的,选项A 、C 、D 都错.【答案】 B5.如图2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 1∶n 2=10∶1,在原线圈a 、b 两端加上电压为u =2202sin 100πt V 的正弦交变电流,当原线圈中a 、b 两端的电压为100 V 的瞬间,副线圈两端理想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 ( )【导学号:46852299】图2A .220 VB .22 2 VC .22 VD .10 V【解析】 交流电压表测量交流电的有效值, 变压器输入电压U 1=U m2=22022V =220 V , 根据U 1U 2=n 1n 2,所以U 2=n 2n 1×U 1=22 V. 所以C 正确. 【答案】 C6.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减小电荷的聚集,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 ) A .在小汽车上装备露在外面的天线 B .在飞机轮胎中使用导电的橡胶材料 C .在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 D .印染厂在干燥天气时适当增加湿度【答案】BCD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46852300】A.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够产生电场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电磁能也随着一起传播D.电磁波穿过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频率会发生改变【解析】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只要是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周围一定能产生磁场(或电场),故选项A对;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选项B错;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故选项C对;电磁波穿过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D错.正确选项为A、C.【答案】AC8.如图3所示,金属棒MN放置在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条平行金属导轨上,与金属导轨组成闭合回路.当回路通有电流(电流方向如图中所示)时,关于金属棒受到安培力F的方向和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导学号:46852301】图3A.F方向向右B.F方向向左C.增大电流,F增大D.增大磁感应强度,F减小【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A正确、B错;根据F=BIL可知C正确、D错.【答案】A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0分)如图4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________(填“纸内”或”纸外”)偏转.图4【答案】 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纸外10.(10分)(1)我们日常生活中照明用的交流电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2)如图5,桌面上放一闭合金属线圈,把一竖立的条形磁铁从位置A 快速移到桌面上的位置B ,则此过程线圈中________(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若此实验做了两次,磁铁从位置A 移到位置B 的时间第一次比第二次长,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第一次比第二次________(选填“大”或“小”).【导学号:46852302】图5【解析】 (1)日常生活中照明用的是正弦式电流,选项B 正确.(2)由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两次移动磁铁过程ΔΦ1=ΔΦ2,Δt 1>Δt 2,由E =n ΔΦΔt知,E 1<E 2.【答案】 (1)B (2)有 小11.(10分)有一个100匝的线圈,总电阻为10 Ω,在0.2 s 内垂直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从0.02 Wb 均匀增加到0.1 Wb.问:(1)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多少伏? (2)通过线圈的平均感应电流为多少安?【导学号:46852303】【解析】 (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 感=n ΔΦΔt代入数据得E 感=40 V. (2)由欧姆定律可得I =E 感R代入数据得I =4 A.【答案】 (1)40 V (2)4 A12.(10分)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细绳系住悬挂于匀强电场中,如图6所示,静止时θ角为60°,取g =10 m/s 2.问:图6(1)小球带何种电?(2)若将线烧断,2 s 末小球的速度是多大?【解析】 (1)由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向左可判定:带负电. (2)线断后沿线的方向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 60°=ma代入数据解得:a =2g v =at =40 m/s. 【答案】 (1)负电 (2)40 m/s13.(12分)如图7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表面光滑,宽度L 为1 m ,在其上放一金属棒,棒与导轨垂直,且通有0.5 A 、方向由a 向b 的电流.整个装置放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在大小为2 N 、方向水平向右,且与棒垂直的外力F 作用下,金属棒处于静止状态.求:图7(1)所加磁场的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导学号:46852304】【解析】 (1)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由左手定则判定磁场方向竖直向下.(2)F安=BIL由平衡条件:F安=F得B=FIL=20.5×1T=4 T.【答案】(1)磁场方向竖直向下(2)4 T。

2017-2018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双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B.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C.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D.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解析:在电源的外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A正确,B错误.电子带负电,电子运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C错误.电容器充电时,电子流入负极板,所以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D正确.答案:AD2.发电机利用水力、风力等动力推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利用了()A.电流的热效应B.电磁感应原理C.电流的磁效应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解析:发电机的原理是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答案:B3.间谍卫星上装有某种遥感照相机,可用来探测军用目标,这种照相机能拍到晚上关灯行驶的汽车,甚至车已经离开,也瞒不过它,这种遥感照相机敏感的电磁波属于()A.可见光波段B.红外波段C.紫外波段D.X光波段解析: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遥感照相机是利用红外线拍摄的,故B正确.答案:B4.关于电流的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线电流的磁场,只分布在垂直于导线的某一个平面上B.直线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同心圆,离导线越远磁感线越密C.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与条形磁铁相似,但管内无磁场D.通电螺线管的环形电流和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可用安培定则判断解析:不管是磁体的磁场还是电流的磁场,都是空间分布的,所以A错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因此磁感线越疏,B错误;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不管是条形磁铁还是螺线管,内部由S极到N极,外部由N极到S极,故C错误.答案:D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传感器”进行控制的家用电器日益普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调器和电冰箱都使用了()A.压力传感器B.红外线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解析:空调器和电冰箱都是利用了温度传感器.答案:D6.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符合安培定则的是()答案:C7.1987年我国科学家制成了临界温度为90 K的高温超导材料.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的性质,可实现无损耗输电.现在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 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电功率是40 kW,电压为800 V,如果用临界温度以下的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则节约的电功率为()A.1.6 kWB.1.6×103 kWC.1 kWD.10 kW解析:节约的电功率即原来输电线上电阻消耗的热功率,ΔP=I2R=R=×0.4 W=1×103W=1 kW.答案:C8.如图是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流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定()A.此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 sB.此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 HzC.将标有“12 V 3 W”的灯泡接在此交变电流上,灯泡可以正常发光D.与图象上a点对应的时刻发电机中的线圈刚好转至中性面解析:由正弦函数图像可以得知,线框是由中性面开始转动的,故选项D错误.题图告诉我们,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2 s,频率f= Hz=5 Hz,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12 V 3 W”灯泡中12 V 是有效值,如题图12 V 为最大值,U有效=,通过以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9.把左边的人和右边与之相关的物理事件用线段连接起来.A.法拉第 a.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B.安培 b.电流磁效应C.奥斯特 c.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D.库仑 d.电磁感应E.赫兹 e.用实验成功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10.如图为理想变压器,它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在一个标有“12 V100 W”的灯泡上.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8∶1,那么灯泡正常工作时,图中的电压表读数为V,电流表读数为A.解析:分析理想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特别是变压前后功率相等的关系.由公式得,U1=U2=216 V;因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前后功率相等,所以I1==0.46 A,即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216 V、0.46 A.答案:2160.46三、计算题(11题8分,12、13题各10分,14题12分,共40分)11.面积为3.0×10-12 m2的单匝矩形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为4.0×10-2 T的匀强磁场中.(1)求当线圈如何放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2)最大磁通量是多少?解析: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Φ=BS=4.0×10-2×3.0×10-2 T=1.2×10-3 T.答案:(1)见解析(2)1.2×10-3 T12.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当电动机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强度是I,加在线圈两端电压是U,求:(1)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2)该电动机的效率.解析:(1)消耗总功率P0=UI发热功率P1=I2R输出功率P2=P0-P1=UI-I2R.(2)电动机的效率η=.答案:(1)UI-I2R(2)13.如图为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的图象.根据图象求出它的周期、频率、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解析:由题图知T=0.2 s,峰值I max=10 A.f==5 Hz,有效值I==5 A.答案:T=0.2 s,f=5 Hz,I max=10 A,I=5 A14.如图所示,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电荷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的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θ分别为30°和45°,求Q2与Q1的比值.解析:球A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球A电荷量为Q.由平衡条件得k=G tan θ1k=G tan θ2两式联立得=2.答案:2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精品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 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 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视为质点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解析】物体可否视为质点,与研究的问题有关,若物体形状、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则可视为质点,与其自身大小无关,A错, B正确; C中是以河岸为参考系, D中是以地球为参考系分别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C、D 均错误.【答案】 B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货车上加装限速器,其目的是使速度减小,惯性也减小 B.宇航员在航天器中因失重而处于飘浮状态,所以没有惯性C.公交车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乘客摔倒是因为失去了惯性 D.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提高作战性能【解析】物体的质量大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衡量标准, A、B、C 选项中的物体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惯性既没有消失也没有变化,A、B、 C错误;战斗机抛弃了副油箱,质量减小,所以战斗机的惯性减小, D正确.【答案】 D3.如图 1 所示,一物体P从曲面上的A点自由滑下,在水平静止的粗糙传送带上滑动后恰好停在传送带的右端B. 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再把P 放到A 点,让其自由滑下,则 ( )图1A.P仍能到达B 端且速度为零B.P到达不了B 端C.P会滑过B端后向右抛出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时,由图可以看出,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 正确.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解析】无论传送带是静止还是沿逆时针方向运行,P 受到的支持力大小均等于P 的重力mg,动摩擦因数μ 不变,P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水平向左,大小均为 f =μ mg,即P在传送带上的受力情况是相同的,运动情况也是相同的,选项 A正确,选项 B、C、D 错误.【答案】 A4.如图 2 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 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楔形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为图2A.(M+m)g B.(M+m)g-FC.(M+m)g+F sin θD.(M+m)g-F sin θ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时,由图可以看出, 球对AC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 正确.解析】 沿斜面匀速上滑的小物体和斜面都处于平衡状态, 可将二者看成-个处于平 衡状态的整体, 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 ( M +m ) g =N +F sin θ,解得 N =( M +m ) g -F sin θ.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楔形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 D 正确.答案】 D5. 如图 3,将一个球放在两块光滑斜面板 AB 和 AC 之间,两板与水平面夹角都是60°. 现在使 A B 板固定,使 AC 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则 ( )A . 球对 AC 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 . 球对 AC 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 . 球对 AC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 . 球对AC 板的压力逐渐增大 解析】 分析球的受力如图所示, F AC 和 F AB 的合力与球的重力 G 等大反向,当使 AC 图3【答案】 C6.一物体以 2 m/s 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1 s 后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 ( )A.1 m B.2 mC.3 m D.4 m【解析】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位移x=2×1+12×2×12 m=3 m,若加速度与速 12度反向,则位移x= 2×1-2×2×12 m=1 m,故选项 A、C正确.【答案】 AC7.如图 4 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向着弹簧运动,且使弹簧发生压缩,则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图4A.重力、支持力、动力、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C.弹簧的弹力是动力,而摩擦力是阻力D.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均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解析】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后两力为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故B、 D项正确.【答案】 BD8.某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 5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解析】 由题意可知,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 0.02 × 5 s = 0.1 sB 点的速度为 A 、C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s AC 6.45 - 1.40v B =2T = 2×0.1 cm/s =0.252 5 m/s C 点的速度为 B 、 D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s BD 10.10 - 3.55 v C =2T = 2×0.1cm/s =0.327 5 m/sA .B .C .D .物体在第 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物体在 4 s 末返回出发点 物体在 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0.5 m 解析】 v -t 图象中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物体在第 2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 化, A 错误;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正确; v - 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物体在 4 s 末返回出发点, C 正确. 体在 2 s 末、6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1.0 m ,D 错误.答案】 BC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小题,共 52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8 分)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纸带前面的几个点较模糊,因此从 A 点开 始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 B 、 C 、 D 、E 点的对应速度分别为 v B = m/s , v C =m/s ,v D =m/s ,v E =m/s 由此推得 F 点的速度 v F m/s. 小车从 B 运动到 C 的加速度 a 1= m/s 2,从 C 运动到 D 的加速度 a 2=m/s 2,从 D 运动到 E 的加速度 a 3=m/s 2.同理可得,v D= 0.402 5 m/s ,v E=0.477 5 m/sv C - v B = v D - v C = v E - v D = 0.075 m/s从 B 、C 、 D 、 E 四点的位置关系和速度的关系可知,相邻相等时间内的速度之差相等, 因此有v F - v E = v E -v D = 0.075 m/s解得 F 点的速度 v F =0.552 5 m/s 由加速度的定义 a =v -tv可知,小车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的加速度 a 1=v -Tv=00.0.175m/s所以小车做加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答案】 0.252 5 0.327 5 0.402 5 0.477 5 0.552 5 0.75 0.75 0.75 10.(10 分)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 一套如图 7 所示的装置, 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 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 细 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 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 实验时, 调整轨道的倾角正好能平1 该实验中小车所受的合力 ___ (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力传感器的示数,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_______ (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 实验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 M ,挡光板的宽度 l ,光电门 1 和 2 的中心距离为 x . 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 F ,小车通过光电门 1 和 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t 1、t 2( 小车通过光电门 2 后,砝码盘才落地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该实验要验证的关系式是 ,【解析】 (1) 由于力传感器显示拉力的大小,而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所受的合力,故 不需要让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 由于挡光板的宽度 l 很小,故小车在光电门 1处的速度 v 1=l,在光电门2处的速 t 1同理可得,小车从 C 点运动到 D 点的加速度 a 2=0.75 m/s 1 2小车从 D 点运动到2E 点的加速度 a 3= 0.75 m/s 22= 0.75 m/s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度为v 2=t l ,由 v 22-v 21=2ax ,得 a =v 22-xv 1= 21xl t 2-t l2 .故验证的关系式为F =Ma2Ml 2 1 1 = 2x t 22-t 21 .答案】 (1) 等于 不需要 (2) F = M 2x l t 12-t 1211.(14 分) 两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物体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置, OA 、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 30°和 60°, M 重 20 N ,m 静止在水平面上.求:(1) OA 绳和 OB 绳的拉力大小; (2) m 受到的摩擦力.解析】 (1) 结点 O 的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上F TA cos 60 °+ F TB cos 30 °- Mg = 0水平方向上 F TA sin 60 °- F TB sin 30解得 F TA = 10 N ,F TB =10 3 N = 17.3 N.(2) 由于 m 也处于平衡状态,故在水平方向上F TB - F TA - F f = 0所以摩擦力大小 F f = F TB - F TA = 7.3 N ,方向水平向左.12.(20 分) 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 ( 即图 9 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 )t 0=0.4 s ,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 在某次试验中, 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 v 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2Ml 2 1 18 所示放=0答案】 (1)10 N 17.3 N (2)7.3 N 方向水平向左L = 39 m .减速图8驶距离过程中汽车位移s 与速度v 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2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 求:(1) 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 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解题.(1) 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 ,由题可得初速度v0= 20 m/s ,末速度v t= 0,位移s=25 m,由运动学公式得v30= 2as①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2a= 8 m/s 2③t = 2.5 s .④(2) 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 ′,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 ,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 ′+s⑤Δt=t′-t 0⑥ 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Δt=0.3 s ⑦(3) 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20=F2+ (mg) 2⑨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F0 413答案】 (1)8 m/s 2 2.5 s (2)0.3 smg =5.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3)415。

2018版高考物理模块检测卷一 必修1 2

2018版高考物理模块检测卷一 必修1 2

模块检测卷一 必修1第Ⅰ卷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A.质量、加速度B.位移、速度变化量C.时间、平均速度D.路程、加速度答案 B解析 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A错误;位移和速度变化量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B正确;平均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C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故D错误.2.如图1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B.刹车时,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答案 B解析 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0 m/s,加速度为10 m/s2;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12 m/s2,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3.杭州第二中学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同学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84 s和21.80 s.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100 m的平均速度约为9.23 m/sB.该同学在100 m和200 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 m和200 mC.该同学的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7 m/s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答案 A解析 100 m 是直道,而200 m 有弯道.4.一辆汽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则汽车在0~2 s 内和2~3 s 内相比( )图2A .位移大小相等B .平均速度相等C .速度变化相同D .加速度相同答案 B解析 由图象面积可知位移大小不等,平均速度均为=2.5 m/s ,B 正确;速度变化大小相v 2等,但方向相反,由斜率可知0~2 s 内加速度小于2~3 s 内加速度.5.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施廷懋凭高难度的动作夺得三米板女子跳水冠军.起跳前,施廷懋在跳板的最外端静止站立时,如图3所示,则( )图3A .施廷懋对跳板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B .施廷懋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施廷懋受到的重力就是它对跳板的压力D .跳板对施廷懋的支持力是由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答案 D解析 施廷懋对跳板的压力和她的重力不是同一个力,而是两个不同的力,所以不能说施廷懋对跳板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且摩擦力和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因此施廷懋对跳板的压力方向也不是竖直向下,故A 、C 错误;施廷懋受到跳板的支持力是由于跳板发生了形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施廷懋的重力引起的,故B 错误,D 正确.6.如图4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 的物体,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弹簧,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图4A.B. C. D.k F mg k k μmg μmg k答案 D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F 弹=F =μmg ,根据胡克定律得,F 弹=kx ,解得弹簧的伸长量 x =,或x =,故D 正确,A 、B 、C 错误.F k μmg k 7.(2016·温州模拟)如图4所示,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到达C 点.已知物体经过B 点的速度是到达C 点的速度的,AC 间的距离是32 m .则BC 间的12距离是( )图4A .8 mB .6.4 mC .24 mD .25.6 m答案 C解析 设到达B 点的速度为v ,则到达C 点的速度为2v ,加速度为a ,则根据2ax =v 2-v ,得:2ax AC =(2v )2 ,2ax AB =v 2,解得:=,所以x AB =8 20xAB xAC 14m ,x BC =x AC -x AB =32 m -8 m =24 m ,故选C.8.如图5为足球比赛中顶球瞬间场景,此时( )图5A .头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头的作用力B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C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B解析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 、D 错误,B 正确;头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不是固定的,但球的重力大小是固定的,故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9.(2016·上海模拟)如图6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图6A .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 2B .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 2C .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D .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答案 B解析 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减速下降或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加速度越大,体重计的示数越大.10.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小球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小球离地足够高,则( )A .小球先加速后匀速B .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C .小球一直在做减速运动D .小球先加速后减速答案 A解析 设小球受到的阻力为F f =k v 2,在刚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内阻力是从零增加,mg >F f ,向下做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在增大,所以阻力在增大,当mg =F f 时,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再增大,故小球先加速后匀速,A 正确.11.如图7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在拉力F 作用下,A 、B 共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和a 2,则( )图7A .a 1=0,a 2=0B .a 1=a ,a 2=am 2m 1+m 2C .a 1=a ,a 2=am 1m 1+m 2m 2m 1+m 2D .a 1=a ,a 2=am 1m 2答案 D解析 撤去F 的瞬间,A 受力未变,故a 1=a ;对B ,弹簧弹力未变,仍为:F ′=m 1a ,故a 2==a ,故D 正确.F ′m 2m 1m 212.(2016·嘉兴市联考)质量为1 t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阻力大小不变.从某时刻开始,汽车牵引力减小2 000 N ,那么从该时刻起经过6 s ,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A .50 mB .42 mC .25 mD .24 m答案 C解析 汽车匀速运动时F 牵=F f ,当牵引力减小2 000 N 时,即汽车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 =2 000 N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②联立①②得a =2 m/s 2汽车减速到停止所需时间t ==5 sv a 汽车行驶的路程x =v t =25 m.1213.如图8所示,质量为2 kg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质量为1 kg 的物块B 与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在水平力F =11 N 的作用下,A 、B 一起做加速运动,g =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A .A 、B 的加速度均为3.67 m/s 2B .A 、B 的加速度均为3.3 m/s 2C .A 对B 的作用力为3.3 ND .A 对B 的作用力为3 N答案 D解析 在水平力F =11 N 的作用下,A 、B 一起做加速运动,由A 、B 整体F -μm A g =(m A +m B )a ,解得a =3 m/s 2,故A 、B 错误;隔离B 物块F AB =m B a =3 N ,故D 正确,C 错误.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于体育比赛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跑完800 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B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 ,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 mC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二个加时赛,共需10 min ,指的是时间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成质点答案 AC解析 铅球是平抛运动,铅球成绩指的是水平位移大小;10 min 是时间间隔.15.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 .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 .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 .把它放到水里D .改变它的运动状态答案 AB解析 从赤道拿到南极,重力加速度变大,则重力变大,故A 正确;送到月球上去,重力加速度减小,则重力减小,故B 正确;放到水里,重力加速度不变,则重力不变,故C 错误;改变运动状态,重力加速度不变,则重力不变,故D 错误.16.一质量为m 的铁球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铁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A ,推力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O ,如图9所示,假设斜面、墙壁均光滑.若水平推力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图9A .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缓慢增大B .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不变C .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等于推力FD .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小于推力F答案 BD解析 对铁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铁球受重力、水平推力F 、竖直墙壁对铁球的弹力F 1和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F 2四个力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 =F 1+F 2sinθ,竖直方向上有F 2cos θ=mg ,解得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F 2=,不随F 的变化而变化,mgcos θA 错误,B 正确;F 1=F -F 2sin θ<F ,即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小于推力,C 错误,D 正确.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17.(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如图10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 、B 、C 、D 、E ,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 对齐.请回答以下问题:图10(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C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 .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2)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判断小车与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相连.(3)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4)打B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 B =________m/s.(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答案 (1)AC (2)左 (3)1.50 (4)0.18 (5)0.60解析 (1)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故A 正确;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无滑轮的一端,故B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 正确;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 V 的交流电源,故D 错误.(2)因为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可知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3)由刻度尺读数知,AB 之间的距离为1.50 cm.(4)打B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 B == m /s =0.18 m/s.xAC2T 3.60×10-20.2(5)根据Δx =aT 2,运用逐差法得,a == m /s 2=0.60xCE -xAC4T 2[(9.60-3.60)-3.60]×10-24×0.01m/s 2.18.(5分)图11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图1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答案 (1)AC (2)4.00解析 (1)在同一组数据中,只有当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时,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故A正确;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只要把O点拉到同一位置即可,故B错误;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则可知,在测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C正确;F1、F2方向间夹角为90°并不能减小误差,故D错误.(2)由题图乙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示可知,拉力F的大小为4.00 N.19.(6分)(2016·扬州模拟)某实验小组欲以如图1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图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D.在用图象法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时,应作a-m1图象(2)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13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式为v F =________,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答案 (1)C (2) x 5+x 62T (x 4+x 5+x 6)-(x 1+x 2+x 3)9T 2解析 (1)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A 错误;假设木板倾角为θ,则有:F f =mg sin θ=μmg cos θ,m 约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 错误;绳子上的拉力F =,故m 2≪m 1,即实验中应满足小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 正确;m 2g1+m 2m 1F =m 1a ,所以:a =,所以在用图象法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通常作a -Fm 1图象,故D 错误;(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m 1可以求出纸带上打F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F =.根据逐差法得:a =x 5+x 62T .(x 4+x 5+x 6)-(x 1+x 2+x 3)9T 220.(9分)在某次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的模拟演练中,测得模拟舱距地面9m 时速度为12 m/s ,并以这个速度匀速降落,在距地面1.2 m 时,模拟舱的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开始匀减速降落直至到达地面速度为0.求:(1)模拟舱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2)模拟舱从9 m 高处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答案 (1)60 m/s 2 (2)0.85 s解析 (1)设模拟舱以v 0=12 m/s 的初速度在距地面x 1=1.2 m 处开始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0-v =-2ax 120代入数据可解得a =60 m/s 2(2)设模拟舱从x =9 m 匀速运动至x 1=1.2 m 处历时t 1,由匀速运动的规律可知t 1=x -x 1v 0代入数据可解得t 1=0.65 s设匀减速运动历时t 2,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t 2=0-v 0-a代入数据可解得t 2=0.2 s所以模拟舱从9 m 高处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 1+t 2=0.85 s.21.(10分)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 (∠QCS =30°)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也是30°,此时小球静止,如图14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 ,求此时:图14(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答案 (1)mg (2)Mg +mg mg 331236解析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F sin 30°=F C sin 30°F C cos 30°+F cos 30°=mg解得F =F C =mg 33(2)以小球和该同学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同理有F f =F sin 30°F N +F cos 30°=(M +m )g将F 值代入解得F f =mg 36F N =Mg +mg .1222.(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力传感器研究小球与竖直挡板间的作用力,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已知斜面倾角为α=45°,光滑小球的质量m =3kg ,力传感器固定在竖直挡板上.求:图15(1)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力传感器的示数;(2)当整个装置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力传感器示数为36 N,此时装置的加速度大小;(3)某次整个装置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力传感器示数恰好为0,此时整个装置的运动方向如何?加速度为多大?答案 (1) 30 N (2) 2 m/s2 (3)向左运动 10 m/s2解析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设小球与力传感器的作用力大小为F,小球与斜面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N,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mg=3×10 N=30 N.(2)竖直方向F N cos 45°=mg;水平方向F-F N sin 45°=ma;解得:a=2 m/s2.(3)要使力传感器示数为0,则有:F N′cos 45°=mg;F N′sin 45°=ma′;解得:a′=10 m/s2,加速度方向向左故装置应向左加速.23.(10分)(2016·义乌市模拟)如图16所示,质量为5 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30°、长为20 m 的固定斜面上时,木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改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木块,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上升4 m所用的时间为2 s(g取10 m/s2).求:图16(1)恒力F的大小;(2)要使木块能从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F 至少要作用多长时间.答案 (1)60 N (2) s536解析 (1)木块恰好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有:F f =mg sin 30°=mg12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 1== m /s 2=2 m/s 22x t 212×422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sin 30°-F f =ma 1代入数据得:F =mg sin 30°+F f +ma 1=mg +ma 1=60 N(2)设拉力最小作用时间为t .撤去F 前:x 1=a 1t 2=t 212v 1=a 1t =2t撤去F 后,受力分析如图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30°+F f =ma 2解得:a 2==g mg sin 30°+F fm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 2==v 212a 2t 25因为斜面长20 m ,故有x 1+x 2=20 m ,代入数据得:t 2=2065解得:t = s.536。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二 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精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二 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精

模块综合测评(用时: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B .物体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的外力不可能是恒力 C .不管外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物体都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D .不管外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物体都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解析】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受到的变力和速度方向相同,则做直线运动,A 错误;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恒定,等于重力大小,B 错误;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加速度时时刻刻指向圆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受到的合力时时刻刻指向圆心,为变力,D 错误.【答案】 C2.在飞船进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时,它的线速度大小( ) A .等于7.9 km/sB .介于7.9 km/s 和11.2 km/s 之间C .小于7.9 km/sD .介于7.9 km/s 和16.7 km/s 之间 【解析】 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速度v =G Mr .由于r >R ,所以v <G MR=7.9 km/s ,C 正确.【答案】 C3.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 900 JB .动能增加了2 000 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韩晓鹏动能的变化ΔE =W G +W f =1 900 J -100 J =1 800 J>0,故其动能增加了1 800 J ,选项A 、B 错误;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 G =-ΔE p ,所以ΔE p =-W G =-1 900 J<0,故韩晓鹏的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 ,选项C 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 C4.如图1所示,一个电影替身演员准备跑过一个屋顶,然后水平跳跃并离开屋顶,在下一个建筑物的屋顶上着地.如果他在屋顶跑动的最大速度是4.5 m/s ,那么下列关于他能否安全跳过去的说法错误的是(g 取9.8 m/s 2)( )图1A .他安全跳过去是可能的B .他安全跳过去是不可能的C .如果要安全跳过去,他在屋顶跑动的最小速度应大于6.2 m/sD .如果要安全跳过去,他在空中的飞行时间需要1 s【解析】 根据y =12gt 2,当他降落在下一个屋顶时,下落的高度y =4.9 m ,所用时间t =2yg=2×4.99.8s =1.0 s ,最大水平位移:x =v m t =4.5×1.0 m=4.5 m <6.2 m ,所以他不能安全到达下一个屋顶.要想安全跳过去,他的跑动速度至少要大于6.21.0m/s ,即6.2 m/s.故B 、C 、D 正确,A 错误. 【答案】 A5.如图2所示,站在水平面上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经过最高点时,里面的水恰好不会流出来.已知杂技演员质量为M ,杯子质量为m 1,里面水的质量为m 2,则当杯子通过与手等高的A 点时,地面对杂技演员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杯子运动时,人和手都始终静止不动)( )图2A .2(m 1+m 2)g ,向左B .3(m 1+m 2)g ,向左C .2(m 1+m 2)g ,向右D .3(m 1+m 2)g ,向右【解析】 设杯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当杯子经过最高点时,里面的水恰好不会流出来,所以杯子通过最高点时,有(m 1+m 2)g = m 1+m 2 v2r,杯子由最高点到A 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m 2)gr +12(m 1+m 2)v 2=12(m 1+m 2)v 2A ,联立得:v A =3gr ,设杯子在A 点时,细绳对杯子的弹力为F ,则有:F = m 1+m 2 v 2Ar=3(m 1+m 2)g ,方向向右.此时绳子对人的拉力也是3(m 1+m 2)g ,方向向左.对人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3(m 1+m 2)g ,方向向右,故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 D6.美国科学家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爱因斯坦在100年前的预测终被证实.两个黑洞在合并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会围绕空间某一位置以相同周期做圆周运动,形成“双星”系统.设其中一个黑洞的线速度大小为v ,加速度大小为a ,周期为T ,两黑洞的总机械能为E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 ,不计其他天体的影响,两黑洞的质量不变.下列各图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m 1m 2r2=m 1ω2r 1=m 2ω2r 2,则m 1r 1=m 2r 2,因为r 1+r 2=r ,则r 1=m 2m 1+m 2r ,r 2=m 1m 1+m 2r ;根据Gm 1m 2r 2=m 1v 2r 1,则v =Gm 22r m 1+m 2,故v ­r 图象不是线性关系,A 错误;根据Gm 1m 2r 2=m 1a ,解得a =Gm 2r2,故a ­r -2是过原点的直线,B 正确;根据Gm 1m 2r 2=m 1⎝ ⎛⎭⎪⎫2πT 2r 1,解得T =4π2r 3G m 1+m 2 ,C 错误;根据Gm 1m 2r 2=m 1v 2r 1及Gm 1m 2r 2=m 2v2r 2,解得两黑洞的总机械能为E =12m 1v 21+12m 2v 22=Gm 1m 2r,D 正确.【答案】 BD7.如图3所示,一个小环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 滑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其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 2随下落高度h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图3【解析】 设小环在A 点的速度为v 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12mv 2=12mv 20得v 2=v 2+2gh ,可见v 2与h 是线性关系,若v 0=0,B 正确;若v 0≠0,A 正确,故正确选项是AB.【答案】 AB8.某节能运输系统装置的简化示意图4如图所示.小车在轨道顶端时,自动将货物装入车中,然后小车载着货物沿不光滑的轨道无初速度下滑,并压缩弹簧.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立即锁定并自动将货物卸下.卸完货物后随即解锁,小车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此后重复上述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小车上滑的加速度小于下滑的加速度B .小车每次运载货物的质量必须是确定的C .小车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不等于小车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D .小车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 设下滑时加速度为a 1,弹起离开弹簧后加速度为a 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下滑过程:(M +m )g sin 30°-μ(M +m )g cos 30°=(M +m )a 1 上滑过程:Mg sin 30°+μMg cos 30°=Ma 2故a 1<a 2,故A 错误;小车每次下滑过程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必须保证每次弹簧的压缩量相同,故小车每次运载货物的质量必须是确定的,故B 正确;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故小车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不等于小车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故C 正确;小车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故D 错误.【答案】 B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8分)某同学利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图5(ⅰ)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 1;(ⅱ)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ⅰ),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 2、M 3、M 4……;(ⅲ)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1)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不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小物块的质量mB .橡皮筋的原长xC .橡皮筋的伸长量ΔxD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E .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 1、W 2、W 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 1、L 2、L 3、…….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应以W 为纵坐标、_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3)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解析】 (1)小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根据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12gt 2,可计算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再根据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 =v 0t ,可计算出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 k =12mv 2,还需要知道小球的质量,B 、C 正确.(2)根据h =12gt 2,和L =v 0t ,可得v 20=L 2t 2=L 22h g=g 2hL 2,因为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功与L 2成正比,故应以W 为纵坐标、L 2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3)一般来说,从多次测量揭示出的实验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不能从多次测量揭示出的实验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答案】 (1)BC (2)L 2(3)系统误差10.(10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 .质量为10 g 的砝码 B .质量为200 g 的木球 C .质量为50 g 的塑料球 D .质量为200 g 的铁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B .可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重物的瞬时速度C .因为是通过比较mv 22和mgh 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D .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3)质量m =1 kg 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6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 s ,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 到打下B 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 =________ J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 =________J .(g 取9.8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6【解析】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铁球. (3)ΔE p =mg OB =2.28 Jv B =AC 2T=2.125 m/sΔE k =12mv 2B =2.26 J.【答案】 (1)D (2)CD (3)2.28 2.2611.(16分)如图7所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圆心O 1和半圆轨道的圆心O 2,与斜面体ABC 的竖直面AB 在同一竖直面上,两圆弧轨道衔接处的距离忽略不计,斜面体ABC 的底面BC 是水平面,一个视为质点质量m =0.2 kg 的小球从P 点静止释放,先后沿两个圆弧轨道运动,最后落在斜面体上(不会弹起),不计一切摩擦,已知AB =9 m ,BC =12 m ,O 2A =1.1 m ,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和半圆的半径都是R =0.6 m ,g 取10 m/s 2.求:(1)小球在半圆最低点Q 对轨道的压力; (2)小球落在斜面上的位置到A 点的距离.图7【解析】 (1)小球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3R )=12mv 2解得:v =6 m/s由向心力公式得:F N -mg =mv 2R解得:F N =14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半圆最低点Q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14 N ,方向竖直向下. (2)小球离开半圆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几何关系可知:tan θ=34;QA 两点间的距离h =O 2A -R =0.5 m由平抛运动规律得:x =L cos θ=vt ;y =h +L sin θ=12gt 2解得:L =7.5 m.【答案】 (1)14 N ,方向向下 (2)7.5 m12.(18分)如图8甲所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与平台在B 点处相切,圆弧半径R =1 m ,一质量为1 kg 的物块置于A 点,A 、B 间距离为2 m ,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水平恒力F 拉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B 点时撤去拉力,结果物块刚好能滑到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甲 乙图8(1)求F 的大小及物块刚滑上四分之一圆弧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将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竖直向下平移到圆心与B 点重合,如图乙所示,仍用水平恒力F 拉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并在B 点撤去拉力,求物块在圆弧轨道上的落点与平台的高度差.(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解析】 (1)滑块从A 点到圆弧轨道最高点,由动能定理有Fx -μmgx -mgR =0解得F =7 N从B 点到圆弧轨道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B =mgR解得v B =2 5 m/s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 v 2BR解得F N =3mg =3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 N.(2)物块从B 点做平抛运动,设下落的高度为y ,水平位移为x ,则有x =v B t y =12gt 2 x 2+y 2=R 2解得物块在圆弧轨道上的落点与平台间的高度差为y =(5-2)m. 【答案】 (1)7 N 30 N (2)(5-2)m。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中是在双人跳台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她们站在离水面10 m 高的跳台上跳下,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C .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做竖直上抛运动D .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不变的解析: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将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视为质点,选项A 错误;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下降,故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选项B 正确; 两运动员的运动情况相同,故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静止,选项C 错误;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由于不断改变姿势,故他们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变化的,选项D 错误;故选B.答案:B2.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 m ,BC =10 m ,小球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 ,则小球经过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 .2 m/s ,3 m/s ,4 m/sB .2 m/s ,4 m/s ,6 m/sC .3 m/s ,4 m/s ,5 m/sD .3 m/s ,5 m/s ,7 m/s解析:由题意可知B 点是AC 段的中间时刻,AB 、BC 是相邻的等时间段,所以v B =x ACt AC=4 m/s ,又根据Δx =x BC -x AB =aT 2可得a =1 m/s 2,进一步可得v A =2 m/s 、v C =6 m/s ,选项B 正确.答案:B3.中新网2016年10月19日消息,“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3点半左右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在合体3小时后,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日凌晨3点半”是时间间隔B .“3小时”是时刻C .研究“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的技术细节时,可以把它们看作质点D .合体后,以“天宫二号”为参考系,“神舟十一号”是静止的解析:“19日凌晨3点半”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是时刻,故A 错误;“3小时”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条线段,是时间,故B 错误;研究“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的技术细节时,“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则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合体后,两者为一个整体,以“天宫二号”为参考系,“神舟十一号”是静止的,故D 正确.故选D.答案:D4.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验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导弹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 s 内导弹匀速上升B .在1~2 s 内导弹静止不动C .3 s 末导弹的加速度方向改变D .5 s 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解析:由题图可知,0~1 s 内导弹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1~2 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不变,故导弹是匀速上升,故B 错误;3 s 末图线的斜率没发生改变,故加速度方向没变,故C 错误;前3 s 内物体在向上运动,上升的高度为(1+3)×302 m =60 m ;3到5 s 内导弹下落,下落高度为12×2×60 m =60 m ,故说明导弹5 s 末的位移为零,回到出发点,故D 正确;故选D.答案:D5.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1,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大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解析: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从题图中看出,a 车始终静止,b 车先正向减速,减速为零后,再反向加速,因此A 、B 、D 错误,C 正确.答案:C6.石块A 自塔顶自由落下s 1时,石块B 自离塔顶s 2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A .s 1+s 2 B.(s 1+s 2)24s 1C.s 214(s 1+s 2)D.(s 1+s 2)2s 1-s 2解析:设塔高为h ,石块A 自塔顶自由落下s 1的时间为:t 1=2s 1g,此时A 石块的速度为:v 1=2gs 1, 石块B 自离塔顶s 2处自由落下的时间为:t 2=2(h -s 2)g,石块A 继续下落的时间等于t 2, 则h -s 1=v 1t 2+12gt 22,代入数据解,得h =(s 1+s 2)24s 1,故选B.答案:B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 随拉力F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当木块不受拉力时(F =0),桌面对木块没有摩擦力(f =0).当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 较小时,木块仍保持静止,但出现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产生静摩擦力,其大小与F 相等,方向相反.随着水平拉力F 不断增大,木块向右运动的趋势增强,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也相应增大,直到水平拉力F 足够大时,木块开始滑动,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max .在这个过程中,由木块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条件知,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 始终与拉力F 等大反向,即随着F 的增大而增大.木块滑动后,桌面对它的阻碍作用是滑动摩擦力,它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在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变.D 正确.答案:D8.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 =10 N 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 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 ,则在分解时( )A .有无数组解B .有两组解C .有唯一解D .无解解析:由三角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另一分力的最小值F 2′=F sin 30°=10×12 N =5 N ,而题中分力的大小为6 N ,大于最小值5 N ,小于F =10 N ,所以有两组解.B 正确.答案:B9.如图所示,A 、B 两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 sin θ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 sin θD .弹簧有收缩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解析:因为细线被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所以B 的瞬时加速度为0,A 的瞬时加速度为2g sin θ,所以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B10.如图,将一个球放在两块光滑斜面板AB 和AC 之间,两板与水平面夹角都是60°.现在使AB 板固定,使AC 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则( )A .球对AC 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 .球对AC 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 .球对AC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 .球对AC 板的压力逐渐增大解析:分析球的受力如图所示,F AC 和F AB 的合力与球的重力G 等大反向,当使AC 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时,由图可以看出,球对AC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C 正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1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求0~1 s 和1~2 s 内速度的变化量B .0~1 s 内速度增大C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D .1~2 s 内速度减小解析:根据a =ΔvΔt 可得Δv =a Δt ,而0~1 s 、1~2 s 内加速度已知,故可知0~1 s 、1~2 s 内速度的变化量,故A 正确.0~1 s 内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故B 正确.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改变,故C 错误.1~2 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速度减小,故D 正确.答案:ABD12.如图所示,升降机的水平底面上放有重为G 的物体,它受升降机底面的支持力大小为F 支,它对升降机底面压力大小为F 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管升降机怎样运动,总有F 压=F 支B .当升降机自由下落时,F 支=0,G =0C .当F 支>G 时,升降机正上升D .当F 支>G 时,物体超重,升降机的加速度一定向上解析:F N 与F 支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不管升降机怎样运动,总有F N =F 支,故A 正确.当升降机自由下落时,a =g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重力不变,F 支=0,故B 错误.当F 支>G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升降机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可能向下做减速运动,故C 错误.当F 支>G 时,物体超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故D 正确.答案:AD13.如图,重力为50 N 的斜面体A 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重力为20 N 的物体B 放置在斜面体上.关于A 、B 的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均保持静止,则物体B 受到斜面体A 的摩擦力与斜面体A 受到物体B 的摩擦力二力平衡B .无论A 、B 如何运动,若斜面体A 受到物体B 的压力为10 N .则由牛顿第三定律,斜面体A 对物体B 有支持力作用,大小为10 NC .若A 、B 均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70 ND .若物体B 加速下滑,则物体A 向左加速运动解析:物体B 受到斜面体A 的摩擦力与斜面体A 受到物体B 的摩擦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斜面体A 受到物体B 的压力和斜面体A 对物体B 有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B 正确;若A 、B 均保持静止,则将两者看作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有F N =G A +G B =70 N ,C 正确;若物体B 加速下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A 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分力,故物体A 向左加速运动,D 正确.答案:BCD14.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体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作用力大小为F 1.当水平力F 作用于右端B 上,两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作用力大小为F 2,则( )A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B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 1+F 2<FC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 1+F 2=FD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 1F 2=m 1m 2解析:当水平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体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整体的加速度大小a =Fm 1+m 2,方向向右;对木块B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1=m 2a =m2Fm1+m2.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整体的加速度大小a=Fm1+m2,方向向左;对木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m1a=m1Fm1+m2.因此,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F1+F2=F,F1F2=m2m1,正确选项为A、C.答案:AC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6分)15.(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将一木板竖直平行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面.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2)如图乙所示,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_______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其中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 A、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合力F′;(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方向11.40 (3)如图所示(4)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 =F ′.16.(8分)如图所示,倾角α=37°、长度为x =9 m 的固定斜面,其底端与长木板B 上表面等高,原来B 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端与斜面接触但不粘连,斜面底端与木板B 的上表面接触处圆滑.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A 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最终A 刚好未从木板B 上滑下.已知A 、B 的质量相等,A 与斜面、B 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1)滑块刚到达木板B 时的速度v 0;(2)通过计算分析当A 滑上B 的上表面后,B 是否仍保持静止; (3)从滑块到达木板到与木板相对静止所需的时间.解析:(1)设A 物块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 0,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mg sin α-μ1mg cos α=ma .又v 20-0=2as ,由两式得v 0=6 m/s.(2)当滑块到达木板后,由于μ1mg >μ22mg ,故木板不会静止. (3)滑块在木板上滑行,对滑块:a 1=μ1g =5 m/s 2; 对木板:μ1mg -μ22mg =ma 2,且v 0-a 1t =a 2t , 解得t =0.75 s.答案:(1)6 m/s (2)木板不会静止 (3)0.75 s17.(14分)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轻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 1悬空,m 2放在斜面上,用t 表示m 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 1和m 2位置互换,使m 2悬空,m 1放在斜面上,发现m 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t3,求m 1与m 2之比.解析:第一次,小物块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T 1为轻绳张力,a 1为两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l 为斜面长,则有m 1g -T 1=m 1a 1,T 2-m 2g sin α=m 2a 1,又T 1=T 2,a 1=m 1-m 2sin αm 1+m 2g ,同理a 2=m 2-m 1sin αm 1+m 2g ,由运动学公式得l =12a 1t 2,l =12a 2⎝ ⎛⎭⎪⎫t 32,解得m 1m 2=1119. 答案:111918.(18分)如图所示,长L =1.5 m ,高h =0.45 m ,质量M =10 kg 的长方体木箱,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当木箱的速度v 0=3.6 m/s 时,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 =50 N ,并同时将一个质量m =1 kg 的小球轻放在距木箱右端的P 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 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木箱落到地面.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他摩擦均不计.求:(1)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放上P 点后,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 (3)小球离开木箱时木箱的速度.解析:(1)木箱上表面的摩擦不计,因此小球在离开木箱前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离开木箱后将作自由落体运动.由h =12gt 2,得t =2h g=2×0.4510s =0.3 s , 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3 s. (2)小球放到木箱后,木箱的加速度为:a 1=F +μ(M +m )g M=50+0.2×(10+1)×1010 m/s 2=7.2 m/s 2,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x 1=0-v 20-2a 1=0-3.62-2×7.2m =0.9 m.小球放上P 点后,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0.9 m. (3)x 1小于1 m ,所以小球不会从木箱的左端掉下, 木箱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a 2=F -μ(M +m )g M=50-0.2×(10+1)×1010m/s 2=2.8 m/s 2,设木箱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 2时,小球脱离木箱,则:x 2=x 1+L3=0.9 m +0.5 m =1.4 m.设木箱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 2,则: 由x 2=12a 2t 22得:t 2=2x 2a 2=2×1.42.8s =1 s. 所以,小球离开木箱的瞬间,木箱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v 2=a 2t 2=2.8×1 m/s =2.8 m/s.答案:(1)0.3 s (2)0.9 m (3)2.8 m/s。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3-5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3-5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 .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规律与黑体的温度无关解析: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 错误;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B 错误;根据λ=hp可知,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选项C 正确;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规律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选项D 错误.答案:C2.关于轻核聚变释放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次聚变反应一定比一次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多 B .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每个核子释放的平均能量一定大 C .聚变反应中粒子的比结合能变小D .聚变反应中由于形成质量较大的核,故反应后质量增加解析:在一次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比裂变反应多,但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一定大,故A 错误、B 正确;由于聚变反应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则比结合能一定增加,质量发生亏损,故C 、D 错误.答案:B3.为了直接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方程E =mc 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变化以及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 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 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 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ΔE ,则这一实验需验证的关系是( )A .ΔE =(m 1-m 2-m 3)c 2B .ΔE =(m 1+m 3-m 2)c 2C .ΔE =(m 2-m 1-m 3)c 2D .ΔE =(m 2-m 1+m 3)c 2解析:反应前的质量总和为m 1+m 3,质量亏损Δm =m 1+m 3-m 2,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m1+m3-m2)c2,选项B正确.答案:B4.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越金箔后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其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原子核较近B.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原子核较远C.α粒子穿越金箔时没有受到原子核的作用力D.α粒子穿越金箔时受到原子核与电子的作用力构成平衡力解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聚集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大多数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金原子核较远,所以受到原子核的作用力较小,基本上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答案:B5.一个放电管发光,在其光谱中测得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22×10-7 m,已知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该谱线所对应的氢原子的能级跃迁是( )A.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B.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C.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D.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解析:波长为1.22×10-7m的光子能量E=h cλ=6.63×10-34×3×1081.22×10-7J≈1.63×10-18J≈10.2 eV,从图中给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以看出,这条谱线是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n =1的能级的过程中释放的,故D项正确.答案:D6.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的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到激发而跃迁到E3,然后自发地跃迁到E2,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 )A.λ1λ2λ2-λ1B.λ1λ2λ1-λ2C.λ1-λ2λ1λ2D.λ2-λ1λ1λ2解析:E 3-E 1=hcλ1,E 3-E 2=hc λ2,E 2-E 1=hc λ, 根据E 3-E 1=(E 3-E 2)+(E 2-E 1), 可得hc λ1-hc λ2=hc λ,则λ=λ1λ2λ2-λ1. 答案:A7.用a 、b 、c 、d 表示4种单色光,若①a 、b 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 的临界角小于b 的临界角;②用b 、c 和d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 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 、d 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 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 、b 、c 、d 可能分别是( )A .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 .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 .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 .紫光、橙光、红光、蓝光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光学中的基本物理现象,如全反射、双缝干涉和光电效应等,意在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由sin C =1n知,a 光的折射率大于b 光,则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和光波波长成正比,则c 的频率最小.b 、d 做光电效应实验,b 能使金属产生光电子,则b 的频率大于d 的频率. 因此有f a >f b >f d >f c, 则A 选项对.答案:A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B .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C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D .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解析:一般物体辐射仅与温度有关,而黑体辐射除与温度外,还与频率及波长有关. 答案:B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 的完全相同的滑块以大小均为p 的动量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是( )A .0B.2p2mC.p 22mD.p 2m解析: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E k =2×p 22m =p 2m,由于碰撞后系统总动能不增加,所以选项B是不可能的.答案:B10.质量为M 的砂车,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从砂车上方落入一个质量为m 的大铁球,如图所示,则铁球落入砂车后,砂车将( )A .立即停止运动B .仍匀速运动,速度仍为v 0C .仍匀速运动,速度小于v 0D .做变速运动,速度不能确定解析:砂车及铁球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有Mv 0=(M +m )v ,得v =MM +mv 0<v 0,故选C. 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1.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A .图甲的远距离输电,可以降低输电电压来降低输电线路上的能量损耗B .图乙的霓虹灯,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但跃迁时发射能量相同的光子C .图丙的14C 测年技术,根据植物体内的放射性强度变化推算其死亡时间D .图丁的核反应堆,通过镉棒插入的深浅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解析:图甲的远距离输电,可以提高输电电压来降低输电线路上的电流,从而减小输电线的能量损耗,选项A 错误;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由于发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级差,故跃迁时发射能量不相同的光子,选项B 错误;图丙的14C 测年技术,根据植物体内的放射性强度变化推算其死亡时间,选项C 正确;图丁的核反应堆,通过镉棒插入的深浅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选项D 正确.答案:CD12.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如图是在有匀强磁场的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道,a 和b 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 垂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先经过a 点,再经过b 点B .粒子先经过b 点,再经过a 点C .粒子带负电D .粒子带正电解析:由r =mvqB可知,粒子的动能越小,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结合粒子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先经过a 点,再经过b 点,选项A 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粒子带负电,选项C 正确.答案:AC1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18 kg 的垒球,以25 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击打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 m/s ,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 260 N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C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 JD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 J解析:设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 ,由动量定理,得F ·t =m (v t -v 0),取v t =45 m/s ,则v 0=-25 m/s ,代入上式,得F =1 260 N ,由动能定理,得W =12mv 21-12mv 20=126 J ,选项A 、C 正确.答案:AC14.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相向而行,并发生碰撞,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 .若两球质量相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B .若两球质量相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C .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D .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定性分析碰撞问题.光滑水平面上两小球的对心碰撞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因此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碰撞前两球总动量为零,碰撞后也为零,动量守恒,所以A 项是可能的;若碰撞后两球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则两球的总动量不为零,而碰撞前两球总动量为零,所以B 项不可能;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的方向不同,所以动量不守恒,C 项不可能;碰撞前总动量不为零,碰后也不为零,方向可能相同,所以,D 项是可能的.答案:A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6分)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1)现有下列器材,为完成本实验,哪些是必需的?请将这些器材前面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①秒表 ②刻度尺 ③天平 ④圆规(2)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根据图中各点间的距离,则下列式子可能成立的有________.①m A m B =ON MP ②m A m B =OMMP ③m A m B =OP MN④m A m B =OMMN解析:(1)由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小球质量,测OM 、OP 、ON 距离,为准确确定落点,用圆规把多次实验的落点用尽可能小的圆圈起,把圆心作为落点,所以需要天平、刻度尺、圆规.(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OP =m A OM +m B ON ,即m A (OP -OM )=m B ON ,①正确. 答案:(1)②③④ (2)①16.(9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轻质细线将小球1悬挂于O 点,使小球1的球心到悬点O 的距离为L ,被碰小球2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将小球1从右方的A 点(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小球2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1继续向左运动到C 位置,小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到桌面边缘水平距离为x 的D 点.(1)实验中已经测得上述物理量中的α、L 、x ,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填写所测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2)请用测得的物理量结合已知物理量来表示碰撞前后小球1、小球2的动量: p 1=________;p ′1=________;p 2=__________;p ′2=__________.解析:(1)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需要测量小球1质量m 1和小球2质量m 2,小球1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测出,所以还需要测量OC 与OB 夹角β,需要通过平抛运动测量出小球2碰后的速度,需要测量水平位移x 和桌面的高度h .(2)小球从A 处下摆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gL (1-cos α)=12m 1v 21,解得v 1=2gL (1-cos α),则p 1=m 1v 1=m 12gL (1-cos α);小球A 与小球B 碰撞后继续运动,在A 碰后到达最左端过程中,机械能再次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gL (1-cos β)=0-12mv ′21,解得v ′1=2gL (1-cos β),则p ′1=m 12gL (1-cos β).碰前小球B 静止,则P B =0;碰撞后B 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 =v ′2t ,竖直方向 h =12gt 2,联立解得v ′2=xg 2h ,则碰后B 球的动量p ′2=m 2x g 2h.答案:(1)小球1的质量m 1,小球2的质量m 2,桌面高度h ,OC 与OB 间的夹角β (2)m 12gL (1-cos α) 0 m 2xg 2hm 12gL (1-cos β)17.(12分)一个铍核(94Be)和一个α粒子反应后生成一个碳核,放出一个中子并释放出5.6 MeV 的能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写出这个核反应过程.(2)如果铍核和α粒子共130 g ,且刚好反应完,求共放出多少能量? (3)这130 g 物质反应过程中,其质量亏损是多少? 解析:(1)94Be +42He →126C +10n. (2)铍核和氦核的摩尔质量之和μ=μBe +μα=(9+4) g/mol =13 g/mol ,铍核和氦核各含的摩尔数n =M μ=13013mol =10 mol ,所以放出的能量ΔE =n ·N A ·E 放=10×6.02×1023×5. 6 MeV =3.371×1025MeV =5.4×1012J.(3)质量亏损Δm =ΔE c 2= 5.394×1012(3.0×108)2 kg =6.0×10-5kg. 答案:(1)94Be +42He →126C +10n (2)5.4×1012J (3)6.0×10-5 kg18.(15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半径为r 1=0.528×10-10m ,量子数为n 的能级值为E n =-13.6n2eV. (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的动能;(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画一张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种光谱线;(3)计算这几种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波.(静电力常量k =9×109N ·m 2/C 2,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 ·s ,真空中光速c =3.00×108m/s)解析:由ke 2r 2n =mv 2n r n ,可计算出电子在任意轨道上运动的动能E kn =12mv 2n =ke22r n,由E n =-13.6n2eV 计算出相应量子数n 的能级值为E n . (1)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静电引力提供向心力, 则:ke 2r 21=mv 21r 1.又知E k =12mv 2,故电子在基态轨道的动能为:E k =ke 22r 1=9×109×(1.6×10-19)22×0.528×10-10J =13.6 eV. (2)当n =1时,能级值为E 1=-13.612eV =-13.6 eV ; 当n =2时,能级值为E 2=-13.622eV =-3.4 eV ; 当n =3时,能级值为E 3=-13.632eV =-1.51 eV ; 能发出光谱线分别为3→2,2→1,3→1共三种, 能级图如图所示.(3)由E 3向E 1跃迁时发出的光子频率最大,波长最短.h ν=E m -E n ,又知ν=cλ,则有λ=hcE 3-E 1=6.63×10-34×3×10812.09×1.6×10-19 m =1.03×10-7m.答案:(1)13.6 eV (2)如解析图所示 (3)1.03×10-7m19.(12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木板,在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的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 0=6 m/s 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二次与墙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解析: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重物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木板和重物达到共同的速度v .设木板的质量为m ,重物的质量为2m ,取向右为动量的正向,由动量守恒,得2mv 0-mv 0=3mv ,①设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重物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v 所用的时间为t 1,对木板应用动量定理,得2μmgt 1=mv -m (-v 0),②设重物与木板有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μmg =ma ,③ 在达到共同速度v 时,木板离墙的距离l 为:l =v 0t 1-12at 21,④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到第二次与墙碰撞的时间为:t 2=lv,⑤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为:t =t 1+t 2,⑥由以上各式得t =4v 03μg ,⑦代入数据得t =4 s. 答案:4 s。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1.(15分)(全国甲卷) (1)(5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 、bc 、cd 、d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像如图1所示。

其中对角线ac 的延长线过原点O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1A .气体在a 、c 两状态的体积相等B .气体在状态a 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 时的内能C .在过程cd 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 .在过程d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E .在过程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2)(10分)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 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

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0.36 m 3。

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

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

解析:(1)由ac 的延长线过原点O 知,直线Oca 为一条等容线,气体在a 、c 两状态的体积相等,选项A 正确;理想气体的内能由其温度决定,故在状态a 时的内能大于在状态c 时的内能,选项B 正确;过程cd 是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对外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选项C 错误;过程da 气体内能增大,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选项D 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 a V a T a =p b V b T b =p c V c T c =p d V dT d=C ,即p a V a =CT a ,p b V b =CT b ,p c V c =CT c ,p d V d =CT d 。

设过程bc 中压强为p 0=p b =p c ,过程da 中压强为p 0′=p d =p a 。

由外界对气体做功W =p ·ΔV 知,过程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bc =p 0(V b -V c )=C (T b -T c ),过程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 da =p 0′(V a -V d )=C (T a -T d ),T a=T b ,T c =T d ,故W bc =W da ,选项E 正确。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模块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D.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答案 C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b两点,其中电势和场强都相同的是( )答案 B解析A中,a、b两点场强的方向不同,A错误;B中,a、b两点电势和场强均相同,B正确;C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错误;D中,a、b两点场强的方向不同,D错误.3.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t1、t2时刻分别经过M、N 两点,已知在运动过程中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该电场可能是由某正点电荷形成的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带电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D.带电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答案 C解析由v-t图象可知:该粒子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粒子所处电场为匀强电场,A、D错误;由于粒子带正电,正电荷受力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同,如图所示,因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B错误;带电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正确.4.如图2,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图2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答案 D解析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时,带电微粒静止有mg=qE,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后,两板间电场强度方向逆时针旋转45°,电场力方向也逆时针旋转45°,但大小不变,此时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恒定,方向指向左下方,故该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正确.5.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图3A.32W B.44WC.47W D.48W答案 A解析当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动机可视为纯电阻,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2.00.5Ω=4Ω.当正常转动后,P 入=24×2W =48W ,P 出=P 入-P r =48W -2.02×4W =32W. 6.如图4所示,a 、b 是一对平行金属板,分别接到直流电源两极上,右边有一挡板,正中间开有一小孔d ,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a 、b 两极板间还存在着匀强电场E .从两极板左侧中点c 处射入一束正离子(不计重力),这些正离子都沿直线运动到右侧,从d 孔射出后分成3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这三束正离子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 .这三束正离子的质量一定不相同C .这三束正离子的电荷量一定不相同D .这三束正离子的比荷一定不相同答案 D解析 带电粒子在金属板中做直线运动,qvB =qE ,v =E B ,表明带电粒子的速度一定相等,而离子带的电荷量、电性、质量、比荷的关系均无法确定;在磁场中r =mv qB,带电离子运动半径不同,所以比荷一定不同,D 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7.如图5所示,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上,有两个质量和电荷量均相同的正、负粒子从O 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中,射入方向均与磁场边界成θ角.若不计重力,关于正、负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运动的轨道半径相同B .重新回到边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C .重新回到边界的位置与O 点的距离不相同D .运动的时间相同答案 AB解析 由运动轨道半径公式r =mv qB可得,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相同,周期相同,但偏转的方向不同,两者运动轨迹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同,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不同,但圆心角之和为360°,所对应的弦相同,故重新回到边界的位置与O 点距离相同且两者射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8.如图6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向b 端滑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6A .电压表读数变大,通过灯L 1的电流变大,灯L 2变亮B .电压表读数变小,通过灯L 1的电流变小,灯L 2变亮C .电压表读数变大,通过灯L 2的电流变小,灯L 1变暗D .电压表读数变小,通过灯L 2的电流变大,灯L 1变暗答案 BD解析 两灯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电路,其中L 2在干路上,L 1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后与L 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L 1两端电压,即是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向b 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滑动变阻器R ′与L 1并联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R +r ,外电阻R 的减小使干路电流I 增大,可知通过L 2的电流增大;电源内电阻上的电压U ′=Ir 增大,外电路两端的电压U =E -Ir 减小,由于电流I 增大,L 2的电功率增大,L 2变亮;且L 2两端电压U 2增大,L 1两端电压U 1=U -U 2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L 1两端电压U 1减小,使通过L 1的电流减小;且L 1的电功率减小,L 1变暗.9.如图7所示,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电源电动势约为50VB .电源的内阻约为253Ω C .电流为2.5A 时,外电路的电阻约为15ΩD .输出功率为120W 时,输出电压约是30V答案 ACD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源的输出电压:U =E -Ir ,对照U -I 图象,当I =0时,U =E =50 V ,故A 正确;U -I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故:r =⎪⎪⎪⎪⎪⎪ΔU ΔI =50-206 Ω=5 Ω,故B 不正确;电流为2.5 A 时,对照U -I 图象,电压为37.5 V ,故外电路电阻:R =U I =37.5 V 2.5 A=15 Ω,故C 正确;输出功率为120 W 时,对照P -I 图象,电流为4 A ,再对照U -I 图象,输出电压为30 V ,故D 正确.10.如图8所示,连接两平行金属板的导线的一部分CD 与一有电源回路的一部分GH 平行且均在纸面内,金属板置于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当一束等离子体射入两金属板之间时,CD 段导线受到力F 的作用.则( )图8A .若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F 向左B .若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F 向右C .若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F 向左D .若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F 向右答案 AD解析 等离子体指的是整体显电中性,内部含有等量的正、负电荷的气态离子群体.当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时,正、负离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将分别向下、上偏转,使上极板的电势低于下极板,从而在外电路形成由D 流向C 的电流,这一电流处在导线GH 中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中,由左手定则可知,它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左,所以A 项对,B 项错,同理可分析得知C 项错,D 项对.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1.(8分)如图9所示为多用电表示意图.其中A 、B 、C 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它测量一阻值约为1~3k Ω的电阻.他测量的操作步骤如下:图9(1)调节可调部件__________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________________.(2)调节可调部件B ,使它的尖端指向____________位置.(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插孔中,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动部件____________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欧姆零刻度位置.(4)将两只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进行测量读数.(5)换测另一阻值为20~25k Ω的电阻时,应调节B ,使它的尖端指向“×1k ”的位置,此时还必须重复步骤____________,才能进行测量,若电表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__.答案 (1)A 左边零刻度处 (2)“×100”的倍率挡(3)C (5)(3) 22k Ω12.(8分)用下列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A .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6V ,额定功率约为5W ;B .电流表:量程1.0A ,内阻约为0.5Ω;C .电压表:量程3V ,内阻5k Ω;D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1A ;E .电源:电动势10V ,内阻很小;F .定值电阻R 0(阻值10k Ω);G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要求:(1)实验中,电流表应采用____________接法(填“内”或“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___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3)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调为________V 时,即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答案 (1)外 限流(分压也可) (2)见解析图 (3)2解析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 =P U =56 A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 L =U I=7.2 Ω,由于电压表量程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实验时需先与定值电阻串联以扩大量程,则有R L <R A R V =0.5×(5 000+10 000) Ω=50 3 Ω,故测量电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采用限流式接法时可使小灯泡获得的最低电压为U min =ER L R L +R≈2.6 V ,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满足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要求,故控制电路可以采用限流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分压式.(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由于定值电阻的阻值等于电压表内阻的二倍,则电压表两端电压等于总电压的三分之一.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13.(8分)如图10所示为一组未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将电荷量为q =-1.0×10-6C 的点电荷由A 点沿水平线移至B 点,克服静电力做了2×10-6J 的功,已知A 、B 间的距离为2cm.图10(1)试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若A 点的电势为φA =1V ,试求B 点的电势φB ;(3)试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并判断其方向.答案 (1)2V (2)-1V (3)200V/m 沿电场线斜向下解析 (1)由题意可知,静电力做负功W AB =-2×10-6J据U AB =W AB q得U AB =2V (2)U AB =φA -φB ,则φB =φA -U AB =-1V(3)d =2×10-2×cos60°m=1×10-2m. E =U AB d=200V/m 方向为沿电场线斜向下.14.(10分)如图11甲所示电路,当变阻器的滑动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中的AC 、BC 两直线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图11(1)电压表V 1、V 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应分别为U -I 图象中哪一条直线?(2)定值电阻R 0、变阻器的总电阻分别为多少?(3)试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电压表V 1、V 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应分别为U -I 图象中的BC 和AC 直线.(2)定值电阻R 0=U 2I =1.50.5Ω=3Ω. 当滑动片在R 的最右端时对应BC 直线上的B 点U 1=7.5V ,I =0.5A.R 总=U R I =U 1-U 2I =7.5-1.50.5Ω=12Ω.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E =U +Ir得E =7.5+0.5rE =6+2.0r联立以上两式得:E =8V ,r =1Ω.15.(12分)如图12所示,初速度为零的负离子经电势差为U 的匀强电场加速后,从离子枪T 中水平射出,经过一段路程后进入水平放置的距离为d 的两平行金属板MN 和PQ 之间,离子所经空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不考虑离子重力作用,离子的荷质比q m在什图122=qU 分析离子进入磁场后打到金属板两端的轨迹,如图所示,设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则离子打到金属板上的条件是R 1≤R ≤R 2由勾股定理知:R 21=d 2+(R 1-d 2)2 解得R 1=54d 同理可得:R 22=(2d )2+(R 2-d 2)2解得:R 2=174d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由洛伦兹力和向心力公式可得: qvB =m v 2R解得:R =mv qB故q m =2U B 2R 2因R 1≤R ≤R 2,故32U 289B 2d 2≤q m ≤32U 25B 2d 2. 16.(14分)如图13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在第Ⅰ象限内有平行于y 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 轴正方向;在第Ⅳ象限的正三角形abc 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正三角形边长为L ,且ab 边与y 轴平行.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y 轴上的P (0,h )点,以大小为v 0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电场后从x 轴上的a (2h,0)点进入第Ⅳ象限,又经过磁场从y 轴上的某点进入第Ⅲ象限,且速度与y 轴负方向成45°角,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求:图13(1)电场强度E 的大小;(2)粒子到达a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abc 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最小值.答案 (1)mv 202qh (2)2v 0 方向指向第Ⅳ象限与x 轴正方向成45°角 (3)2mv 0qL解析 (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则有x =v 0t =2h ,y =12at 2=h ,qE =ma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E =mv 22qh .(2)粒子到达a 点时沿y 轴负方向的分速度v y =at =v 0. 所以v =v 20+v 2y =2v 0,方向指向第Ⅳ象限与x 轴正方向成45°角.(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有qvB =m v 2r当粒子从b 点射出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最小值,此时有r =22L ,所以B =2mv 0qL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测试卷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4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测试卷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4
【解析】依照相对论,若是继续对粒子加速,粒子速度不能够达到光速,选项A、B错误.由相对论质量公式可知,粒子高速运动时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C
6.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避免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刻被紫外线照射,不然将会严峻地损伤视力.有人想用薄膜干与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损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n=1.5,所要排除的紫外线的频率ν=8.1×1014Hz,那么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 )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解析】由于太阳光通过小水滴时,受到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在进入小水滴后就被分解成七色光,这七色光再通过水滴内表面反射进入咱们的视角,形成七彩的虹,通过比较第一次折射能够看出,入射角均相同,a光的折射角r最小而d光的折射角r最大,依照其折射率n= 知水对a光的折射率最大,而对d光的折射率最小,再由在同种介质中,紫光折射率最大而红光折射率最小可判定只有B选项正确.
【答案】AD
10.关于波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各类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与实验,都可看到彩色条纹
C.声波传播进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
D.已知地震波得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
【解析】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故A错误;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与,都能够观看到彩色条纹,故B正确;声波在传播进程中,介质中质点的速度并非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已知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故D正确.
A.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2017-2018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第一章过关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第一章过关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过关检测(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8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下列电器中主要应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风扇B.电饭煲C.录音机D.电视机解析:应用电流的热效应,即把电能转化成内能.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录音机是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但不是内能;电视机的主要作用是电信号的处理,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等.因此只有B项中的电饭煲是主要转化成内能.答案:B2.诺莱特让700个修道士手拉手做“电震”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装水的大玻璃罐起到了储存电荷的作用,其实装水的大玻璃罐相当于()A.变阻器B.电容器C.变压器D.传感器解析:储存电荷的容器相当于电容器.答案:B3.下列描述正点电荷电场线的图示正确的是()解析:电场线由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或到无穷远处终止,所以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应如题图A所示.答案:A4.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场中某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B.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小,该处的电场强度就小C.电场线越密的区域,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D.匀强电场中各位置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可以不同解析:电场中某处电场强度的方向为正电荷在该处受的电场力方向,A不正确;由E=知B不正确;由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性质知C正确,D不正确.答案:C5.如图所示,一点电荷先后置于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则该点电荷在这两点所受的电场力()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反解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由F=Eq知选项A正确.答案:A6.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A.真空中两个带电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力B.真空中任意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C.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D.真空中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则可应用库仑定律解析: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故C项正确;真空中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把这两个带电体看作点电荷,也可以应用库仑定律,故D项也正确.答案:CD7.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静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而带1.6×10-15 C 的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答案:AD8.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小家电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小家电出口大国.如图所示,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阻,导线消耗的电能很少B.通过导线的电流等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C.导线的散热比电熨斗快D.导线外的绝缘皮隔热解析:电熨斗与导线串联,通过导线的电流等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阻,导线消耗的电能很少,所以选A、B.答案:AB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9.理发用的电吹风机中有一个小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空气流过炽热的电热丝时被加热,这样热风就可以把头发吹干.在电吹风机的工作过程中,电动机主要是将能转化为能,电热丝主要是将能转化为能.解析:电动机消耗电能,转化为叶片的动能,从而使空气动能增加,而电热丝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给空气加热.答案:电机械电内10.移动电话已成为日常通信工具,某种移动电话电池的背面印有如图所示的一些符号,则该电池的容量为mAh.电池连续工作直至自动关机后,若需要充电的时间是2.5 h,则充电电流是mA.解析:由电池上可读出该电池的容量为500 mAh.若需要充电时间t=2.5 h,由q=500 mAh=It可解得充电电流I= mA=200 mA.答案:500200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电场强度E=3.0×104N/C.将电荷量q=3.0×10-8 C 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解析:(1)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可得该点电荷在电场中A点所受电场力F=qE=3.0×10-8×3.0×104 N=9.0×10-4 N.(2)因为该点电荷带正电,所以它在A点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因此受力如答案图所示.答案:(1)9.0×10-4 N(2)见下图12.密立根设计的测电荷量的装置如图所示.一个很小的带电油滴悬在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中,调节E,使作用在油滴上的电场力与油滴的重力平衡.如果此时E=1.92×105 N/C,油滴受到的重力G=2.84×10-10 N.求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解析:由平衡条件qE=G得,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 C≈1.48×10-15 C.答案:1.48×10-15 C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SWSJ)1模块综合检测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SWSJ)1模块综合检测含答案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4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有一个物体做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的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物体的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很小B物体的某时刻加速度很大,但瞬时速度却很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但速度却在减小D.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解析:选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错误!知,瞬时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可能;瞬时速度小,但加速度可能大,故B可能;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故C不可能;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不变,故D可能.2.质量都是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甲、乙、丙、丁图是它的运动图像,由图像可知()图1A.图甲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图乙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表明物体沿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D.图丁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D图甲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图乙表示物体做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图丙表示速度不断减小的沿正方向运动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图丁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B.拔河比赛时,若甲胜乙负,则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起重机用钢丝绳吊着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D.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运动,只有它们做匀速运动时,汽车拉拖车的力才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解析:选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其他力无关,所以只有C正确。

4.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则在滑动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解析:选D物体原来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当拉力减小时,物体受到向前的合外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会逐渐变小,当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时,物体的合外力为0,故加速度的大小为0,在这之前,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大;拉力再减小,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反向,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到达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B .小球在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C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D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 tan θ解析: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gt ,因为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gt v 0,可知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故A 正确;小球落地时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 α=y x =12gt 2v 0t =gt 2v 0,tan θ=2tan α,但α≠θ2,故B 错误;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C 错误;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 θ=v y v 0=gt v 0,小球的初速度v 0=gttan θ,故D 错误. 答案:A2.关于摩擦力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所以一定做负功B .静摩擦力虽然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做功C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不一定都做负功D .一对相互作用力,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解析: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故摩擦力可做正功;一对相互作用力,可以都做正功,也可以都做负功;静摩擦力可以做功,也可以不做功,故选项A 、B 、D 错误,C 正确.答案:C3.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如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 轮有48齿,B 轮有42齿,C 轮有18齿,D 轮有12齿,则( )A .该车可变换两种不同挡位B .该车可变换五种不同挡位C .当A 轮与D 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 ∶ωD =1∶4D .当A 轮与D 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 ∶ωD =4∶1解析:由题意知,A 轮通过链条分别与C 、D 连接,自行车可有两种速度,B 轮分别与C 、D 连接,又可有两种速度,所以该车可变换四种挡位;当A 与D 组合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A 转一圈,D 转4圈,即ωA ωD =14,选项C 对. 答案:C4.已知靠近地面运转的人造卫星,每天转n 圈,如果发射一颗同步卫星,它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 )A .nB .n 2C.n 3-1D.3n 2-1 解析:设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近地卫星的周期为T 1=24 h n,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 2=24 h ,则T 1∶T 2=1∶n ,对于近地卫星有G Mm R 2=m 4π2T 21R , 对于同步卫星有G Mm ′(R +h )2=m ′4π2T 22(R +h ), 联立解得h =(3n 2-1)R ,故D 正确.答案:D5.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着一个带有滴管的盛油容器,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时(设三滴油都落在车厢底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 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 点远B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 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 点近C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 间同一位置上D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 点上解析:油滴下落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油滴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在水平方向上,油滴离开车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此时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油滴相对于车厢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就是车在水平方向上多走的位移,即Δx =12at 2,由于时间和加速度都是确定不变的,所以三滴油会落在同一点,即落在OA 间同一位置上,故C 正确.答案:C6.一箱土豆在转盘上随转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土豆质量为m ,它到转轴的距离为R ,则其他土豆对该土豆的作用力为( )A .mgB .m ω2R C.m 2g 2+m 2ω4R 2 D.m 2g 2-m 2ω4R 2 解析:设其他土豆对该土豆的作用力为F ,则该土豆受到重力mg 和F 作用.由于该土豆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该土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如图所示.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得F =(mg )2+F 2向,而F 向=m ω2R ,所以F =m 2g 2+m 2ω4R 2, C 正确.答案:C7.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 、C 为水平的,其距离d =0.50 m 盆边缘的高度为h =0.30 m .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地点到B 的距离为( )A .0.50 mB .0.25 mC .0.10 mD .0解析:设小物块在BC 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物块在BC 面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 =μmg ,对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s =0,得到s =h μ=0.30.1m =3 m ,d =0.50 m ,则s =6d ,所以小物块在BC 面上来回运动共6次,最后停在B 点.故选D.答案:D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4g ,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 B .动能损失了12mgh C .动能损失了mghD .动能损失了32mgh 解析:重力做功W G =-mgh ,故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A 错.物体所受合力F =ma =34mg ,合力做功W 合=-F h sin 30°=-34mg ×2h =-32mgh ,由动能定理知,动能损失了32mgh ,B 、C 错,D 正确.答案:D9.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n 3k 2T B.n 3k T C.n 2k T D.n kT 解析:设两颗星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 1、r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 m 1·m 2(r 1+r 2)2=m 1r 14π2T 2,G m 1·m 2(r 1+r 2)2=m 2r 24π2T 2,联立解得:m 1+m 2=4π2(r 1+r 2)3GT 2,即T 2=4π2(r 1+r 2)3G (m 1+m 2),因此,当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时,两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n 3kT ,选项B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 答案:B 10.以相同的动能从同一点水平抛出两个物体a 和b ,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s 1和s 2,自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 1、W 2,落地瞬间重力的即时功率为P 1和P 2( )A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B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C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D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解析:若s 1<s 2,由于高度决定了平抛运动的时间,所以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相等. 由x =v 0t 知:水平抛出两个物体的初速度关系为v 1<v 2.由于以相同的动能从同一点水平抛出,所以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2<m 1.自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mgh ,所以W 1>W 2,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落地瞬间两个物体的竖直方向速度v y 相等,根据瞬时功率P =Fv cos α,落地瞬间重力的即时功率P =mgv y .由于m 2<m 1,所以P 1>P 2,故A 正确,B 错误.以相同的动能从同一点水平抛出两个物体a 和b ,由于高度决定时间,所以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相等.若s 1=s 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抛出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等.由于以相同的动能从同一点水平抛出,所以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自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即W 1=W 2.落地瞬间重力的即时功率相等,即P 1=P 2,则C 、D 错误.故选A.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11.如图所示,轻杆长为3L ,在杆的A 、B 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 的球A 和球B ,杆上距球A 为L 处的点O 装在光滑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杆对球A 、B 的最大约束力相同,则( )A .B 球在最低点较A 球在最低点更易脱离轨道B .若B 球在最低点与杆间的作用力为3mg ,则A 球在最高点受杆的拉力C .若某一周A 球在最高点和B 球在最高点受杆的力大小相等,则A 球受杆的支持力,B 球受杆的拉力D .若每一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增大,则同一周B 球在最高点受杆的力一定大于A 球在最高点受杆的力解析:两球的角速度相同,由向心力公式F n =m ω2r 可知,由于B 的运动半径较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较大,而由题意,两球的重力相等,杆对两球的最大拉力相等,所以在最低点B 球更容易做离心运动,更容易脱离轨道,故A 正确.若B 球在最低点与杆间的作用力为3mg ,设B 球的速度为v B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 B -mg =m v 2B 2L,且N B =3mg ,得 v B =2gL ,由v =ωr ,ω相等,A 的半径是B 的一半,则得此时A 的速度为v A =12v B =gL .对A 球,设杆的作用力大小为N A ,方向向下,则有mg +N A =m v 2A L,解得N A =0,说明杆对A 球没有作用力,故B 错误.若某一周A 球在最高点和B 球在最高点受杆的力大小相等,设为F ,假设在最高点杆对A 、B 球产生的都是支持力,对B 球有mg -F =m ω2·2L ;对A 球有mg -F =m ω2L ;很显然上述两个方程不可能同时成立,说明假设不成立,则知两球所受的杆的作用力不可能同时是支持力.对B 球,若杆对B 球产生的是拉力,有mg +F =m ω2·2L ;对A 球,若杆对A 球产生的是拉力,有F +mg =m ω2L ;两个方程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两球不可能同时受杆的拉力.对B 球,若杆对B 球产生的是拉力,有mg +F =m ω2·2L ;对A 球,若杆对A 球产生的是支持力,有mg -F =m ω2L ;两个方程能同时成立,所以可能A 球受杆的支持力、B 球受杆的拉力.对B 球,若杆对B 球产生的是支持力,有mg -F =m ω2·2L ;对A 球,若杆对A 球产生的是拉力,有F +mg =m ω2L ;两个方程不能同时成立,所以不可能A 球受杆的拉力,而B 球受杆的支持力.综上,A 球在最高点和B 球在最高点受杆的力大小相等时,A 球受杆的支持力、B 球受杆的拉力,故C 正确.当两球在最高点所受的杆的作用力都是支持力时,则对B 球,有mg -F B =m ω2·2L ,得F B =mg -2m ω2L ;对A 球,若杆对A 球产生的是支持力,有mg -F A =m ω2L ,得F A =mg -m ω2L ,可得F A >F B ,故D 错误.答案:AC12.如图所示,两物块A 、B 套在水平粗糙的CD 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 中点的轴OO 1在水平面内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 对物块A 、B 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 到OO 1轴的距离为物块A 到OO 1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 、B 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B .B 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 .A 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解析:在转动过程中,两物块做圆周运动都需要向心力来维持,一开始是静摩擦力作为向心力,当摩擦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时,绳子中就会产生拉力,当这两个力的合力都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块将会与CD 杆发生相对滑动.根据向心力公式F 向=m v 2R=m ω2R ,可知在发生相对滑动前物块的运动半径是不变的,质量也不变,随着速度的增大,向心力增大,而向心力大小等于物块所受的合力,故D 正确.由于A 的运动半径比B 的小,A 、B 的角速度相同,知当角速度逐渐增大时,B 物块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角速度继续增大,B 物块靠绳子的拉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增大,拉力增大,则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到零后反向,角速度增大,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反向增大.所以A 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B 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不变,故A 、C 错误,B 正确.答案:BD13.如图为过山车以及轨道简化模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过山车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B .过山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应不小于gRC .过山车在圆轨道最低点时乘客处于超重状态D .过山车在斜面h =2R 高处由静止滑下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解析:过山车在竖直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速度大小变化,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故A 错误;在最高点,重力和轨道对车的压力提供向心力,当压力为零时,速度最小,则mg =m v 2R,解得:v =gR ,故B 正确;在最低点时,重力和轨道对车的压力提供向心力,加速度向上,乘客处于超重状态,故C 正确;过山车在斜面h =2R 高处由静止滑下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12mv ′2=mg (h -2R )=0.解得;v ′=0,所以不能通过最高点,故D 错误.故选B 、C.答案:BC14.(2015·课标全国Ⅰ卷)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动的线速度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有GM 地m R 2地=mg 地,在月球表面附近有G M 月m R 2月=mg 月,可得g 月=1.656 m/s 2,所以探测器落地的速度为v =2g 月h =3.64 m/s ,故A 错误;探测器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为F =mg 月≈2×103N ,B 正确;探测器由于在着陆过程中开动了发动机,因此机械能不守恒,C 错误;在靠近星球的轨道上有G Mm R 2=mg =m v 2R,即有v =gR ,可知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故选项D 正确.答案: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甲(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2)(多选)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A.交流电源B.刻度尺C.天平(含砝码)(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图乙(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5)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解析:(1)在重物下落过程中,若任意两点间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则重物的机械能守恒,所以A 正确.(2)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测量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本实验需要验证的等式为mgh =12mv 2,即gh =12v 2(或mgh =12mv 22-12mv 21,即gh =12v 22-12v 21),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不需要天平.(3)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mgh B ,动能的变化量ΔE k =12mv 2B =12m ⎝ ⎛⎭⎪⎫h C -h A 2T 2=m (h C -h A )28T 2. (4)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主要原因是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选项C 正确.(5)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 的过程中,若阻力f 恒定,根据mgh -fh =12mv 2-0⇒v 2=2⎝ ⎛⎭⎪⎫g -f m h ,可知v 2h 图象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想通过v 2h 图象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象的斜率是否接近2g .答案:(1)A (2)AB (3)-mgh B m (h C -h A )28T 2 (4)C (5)见解析16.(8分)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板上有一光滑小孔O ,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连接质量m =1 kg 的小球A ,另一端连接质量M =4 kg 的物体B .当A 球沿半径r =0.1 m 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要使物体B 不离开地面,A 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有何限制(g 取10 m/s 2)?解析:小球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绳子的拉力,故F T =m ω2r . B 恰好不离开地面时F T =Mg .解上述两个方程得ω=20 rad/s ,B 不离开地面时拉力F T 不大于B 的重力,故A 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应不大于20 rad/s. 答案:A 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应不大于20 rad/s17.(14分)据报道,人们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已知一个在地球表面质量为50 kg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约为800 N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 2.求:(1)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2)若在该行星上距行星表面2 m 高处,以10 m/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只小球(不计任何阻力),则小球的水平射程是多大.解析:(1)在该行星表面处,有 G 行=mg 行,可得g 行=16 m/s 2.在忽略自转的情况下,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得 GMm R 2=mg , 有R 2=GM g, 故R 2行R 2地=M 行g 地M 地g 行=4, 所以R 行R 地=2. (2)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h =12g 行t 2,s =vt ,故s =v 2h g 行,代入数据,解得s =5 m.答案:(1)2∶1 (2)5 m18.(16分)如图所示,一长度L AB =4.98 m 、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AB 和一固定粗糙水平台BC 平滑连接,水平台长度L BC =0.4 m ,离地面高度H =1.4 m ,在C 处有一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下方有一半球体与水平台相切,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在斜面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 =2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小物块与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 取10 m/s 2.求:(1)小物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经过B 点多少次停下来,在BC 上运动的总路程为多少;(3)某一次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反弹后拿走挡板,最后小物块落在D 点,已知半球体半径r =0.75 m ,OD 与水平面夹角为α=53°,求小物块与挡板第几次碰撞后拿走挡板(sin 53°=45,cos 53°=35)? 解析:(1)A →C ,由动能定理,得mgL AB sin θ-μmgL BC =12mv 2C , 解得v C =7 m/s.(2)小物块从A 到停止,设小物块在水平台上经过的距离为s ,由动能定理,得 mgL AB sin θ-μmgs =0,解得s =24.9 m.经过B 点在水平台走过一个来回的距离为s 1=0.8 m ,s s 1=24.9 m 0.8 m=31.125, 所以经过了B 点n =31×2+1=63(次).(3)由几何关系,可知物块在C 、D 间的水平位移x =r +r cos α,竖直位移h =H -r sin α.又x =v ′C t ,h =12gt 2.联立以上方程,解得v ′C =3 m/s.由动能定理,得mgL AB sin θ-(2n ′+1)μmgL BC =12mv ′2C , 解得n ′=25(次).答案:(1)7 m/s (2)63次 24.9 m (3)25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