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_翟俊
编织城市肌理整合公共空间_苏州河北翟路公共绿地设计_鲍承业
。
个方 面
、
形 成 与城 市 的 视 觉对 话
强 调 通 过 建立 与 城 市 建筑 的 空 间 对 位 关 系 为
自身 有机 地 融 人城市 结 构 成 为 织 补 和 整 合被 现 代
城 市建 设 无 序 开 发 所肢 解 的 城 市 肌 理 和 公 共 空 间
的 乳合 剂
, ,
,
城 市 地 标 开 辟 视 觉 通 廊 加 强 城市 道 路 与 绿地本 身
空 廊桥 见 图
。 , , 。
“
”
同 时 还 在 桥 口 两 端设 计 现 代金 属
, 、
—
架
纹 涟漪 的 构 图 流 线 型 地 串联 和 整 合 景观 连 廊 艺
术花 坛 装饰 地 坪 树 阵绿 篱等 元 素 成 为贯穿
地 块 使其 整 体化 的纽 带
、
幅
构件 的锥 形 标 志物 成 为地 标 景 观 天 桥 既 连 接 人 行 道 又 直接 导人 公园 沟 通 联 系被 北翟 路 分割 的
见表
项 目概 况一 览
出 独 特 的 景 观 空 间 序列 成 为 城 市 中 的 生 态 地 标 和
地块名称
, 、 、
、
,
耐
基地 范围 苏 州 河 以 南 天 山路 以 北 蒲 松 北 路 以 东 哈 密路 以
,
,
景 观 亮点
,
。
设计 手法
西 新径 港 穿 越 其 中
,
景 观 脉络
通 过 隐 喻 象 征 手法 将 水 的 具 体 形 象 和 文 化
幅 绿地 缝合 了 破 碎 的 城 市 肌 理
, 。
。
虚 环 与实 环 的呼应
法国区域与地方城市规划中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管控
Rural Landscape Charact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Regional and Local Planning in France法国区域与地方城市规划中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管控李振燊 黄 莹 黎均文 周向频 LI Zhenshen, HUANG Ying, LI Junwen, ZHOU Xiangpin乡村景观风貌是法国区域与地方城市规划的共同线索,在政策方向上具有保护自然生态与保护历史文化两个显著特点。
法国央地分权的政府组织架构发挥了“国家体制的顶层引导”和“地方自治的横向协作”双重优势,中央通过景观立法和派驻、审查制度在严守生态和历史文化底线方面有力地传导了国家意志,发展出一系列成熟的规划管理工具;地方通过加盟、协议关系在规划的目标认同、资源整合、行动协同上形成合力。
景观风貌类专项规划与主干规划呈现多种灵活的关系,对其形成有效的补充,最终落实到清晰具体的实施行动与管控要求中。
法国乡村景观风貌保护的目标理念、发展路径和规划管控做法可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Rural landscape character is the common thread of regional and local urban planning in France, and it has two notablefeatures of protecting natural ecology and protecting historical culture in terms of policy direction. Central-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has given full play to the dual advantages of "top-level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system" and "horizontal cooperation of local autonom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effectively conveyed the national will in strictly adhering to the bottom line of ecology, history, and culture through landscape legislation, accreditation and review system,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mature planning management tools. Through alliances and agreement relationships, local governments form joint forces in planning target recogni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action coordination. The special planning of landscape character presents a variety of flexible relationships to main planning, forming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it, and finally leads to clear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ctions and control regulations. The concept, the approach, and the planning control of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in France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work in China.乡村规划;景观风貌规划;城市规划;法国rural planning; landscape character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France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李振燊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研究所规划师,硕士黄 莹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城市更新所规划师,硕士黎均文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乡村景观风貌既包括体现乡村历史遗产、社会人文特征的“风”,也包括体现自然生态格局、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物质空间的“貌”,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统一体,高品质的景观风貌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建筑景观规划与城市肌理
建筑景观规划与城市肌理建筑景观规划是当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规划,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城市环境、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等多个方面。
在城市肌理的形成与发展中,建筑景观规划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肌理指的是城市中建筑、道路、绿化等各种元素组成的整体性结构。
它既代表着城市的外观形象,又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沿革。
建筑景观规划与城市肌理紧密相连,可以通过规划来优化城市呈现,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魅力。
首先,建筑景观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的绿地和园林逐渐减少,这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建筑景观规划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设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其次,建筑景观规划可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肌理中的建筑物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见证。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建筑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通过建筑景观规划,可以保护历史建筑的完整性,修复老建筑的历史风貌,让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再次,建筑景观规划可以提升城市的交通和功能性。
城市中的交通流线和功能布局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规划合理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清楚,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建筑景观规划还可以促进社会的交流和融合。
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层面的空间,更是一个凝聚人们情感和活动的社会空间。
通过建筑景观规划,可以营造出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如广场、公园、商业街等,使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交流、互动和沟通。
这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城市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建筑景观规划与城市肌理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台塬型“泛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探索——以西安白鹿原城市公园为例
台嫄型“泛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探索——以西安白鹿原城市公园为例Planning and Design of"Pan-City Park"of Tableland Type:A Case Study of White Deer Plain Park in Xi'an田达睿I Tian Darui周庆华|Zhou Qinghua雷会霞丨Lei Huixia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6-0106-07收稿日期2020-01-28摘要黄土台嫄是渭河阶地上形成的独特地貌,其作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城镇开敞空间的特色格局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在地形平坦和缓的台嫄地区如何应对干旱缺水、交通不便、发展滞后等问题,塑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公园景观,仍是尚待攻克的难题。
引介西安白鹿原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从城乡统筹的新途径、山原城一体的新格局、自由格网的新风貌等特色视角入手,探讨台嫄生态安全格局与生境营造、空间形态与风貌塑造、产业布局与旅游策划以及历史感知与人文传承等规划设计内容,总结依托泛城市公园模式带动地区发展和城乡统筹的新思路,以期为关中地区城市周边台嫄型公园的特色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台嫄地貌泛城市公园白鹿原规划设计Abstract The loess platform is a unique landform formed on the terrace of the Weihe River.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the Guanzhong reg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structing the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 of urban open space and improving the favorable quality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However,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water shortage,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slow development,and how to create vibrant park landscape is still a difficulty to be overcome.By introducing the planning scheme of Xi'an White Deer Plain City Park,starting from the new approach of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the new pattern of mountainous loess platform and city integration and the new style of free grid.Furthermore,we explore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nd habitat creating,the space form and style shaping,industrial layout and tourism plotting,historical percep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humanity spirit.Finally,we sum up the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the Pan-City-Park model,so as to promote the new approach of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platform-park around the city in the Guanzhong region. Keywords Loess platform geomorphology,Pan-City-Park,White Deer Plain,Planning and design长安自古山水形胜,渭河及其羽状支流源出秦岭、网盖关中,日积月累的河流冲刷与地质运动将广阔的黄土大原切割成众多条块状、阶梯状"台嫄”o龙首、铜人、洪庆、白鹿、凤栖、少陵、乐游、神禾等十三原连同渭河、泾河、潯河、沆河等八水,构筑了关中地区人类世代繁衍的生态环境叫不同于世界上众多古都皆为丘陵环绕,"原”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独有的地貌景观。
北方地区湿地生态补水问题与成功指标探究
system for the success of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are established. Finally,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in the future, with a view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in China.Key words northern China; ecological water replenishment; existing issues; success indicators湿地生境异质性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最具生产力的栖息地,对其周边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人类开发等因素的作用下,多处湿地出现水量减少、水质变差、面积萎缩和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北方湿地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植被较少,更易出现沙漠化,且冬季发电供暖等更易导致空气质量变差,造成污染。
然而,针对北方湿地生态修复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系统性[1]。
湿地水文修复是湿地生态修复的基础和前提,而生态补水在湿地管理与调控水位流量、水质改善、水体流动性与水环境容量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备受重视。
我国湿地生态补水始于2001年,黑龙江水利部从嫩江向扎龙湿地补水4.6亿m 3,之后又陆续开展了衡水湖、白洋淀、乌梁素海、黄河三角洲湿地和永定河等生态补水工程,改善了湿地河湖的生态状况[2]。
近些年,我国生态补水量逐年增加,生态补水占全年用水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北方地区的生态补水量高于南方,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水机制也更加紧迫。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作者:裴炳孙琪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7期【摘要】特色小镇是我国农村改革后小城镇在现代一种新的延续形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實有积极影响。
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之间有密切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让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以特色化、生态化、产业化、宜居化为主,二者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
但是当前特色小镇在景观设计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以山西特色小镇为例,对其景观设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景观设计;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7—062—03引言特色小镇是乡村与城市连接的重要桥梁,为我国城乡协同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很多地区纷纷开始建设特色小镇,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转移了农村人口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产业扶贫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山西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景观设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景观风貌营造趋同、景观基础设施不足、景观绿化设计缺失等,使得特色小镇建设缺乏完整性和协调性。
可见,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刻不容缓,力求让小镇生态与生产发展相融合,实现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与本土文化充分协调。
一、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人才、文化、生态更快更好发展,而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好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了平台,在乡村振兴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特色小镇也极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可以说特色小镇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理由更加充分,建设目标更加清晰,发展方向更加正确,二者共同发展落实可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脚步[1]。
京杭运河(徐州段)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群整体消费优化和自身消费引力提升的同步实现。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宁波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与南京之间的差异不断减小,在消费引力得分上表现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宁波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以及文化流派,可以依托历史文化特色,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历史文化产业,构建相关消费引力点,形成与上海海派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产业类型。
对于各个城市群而言,城市间消费转移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消费的本地区实现存在障碍,区域内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因此,各个城市群应当根据区域特点,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禀赋以及社会要素,综合各个城市的消费现状,制定兼顾城市群整体利益与城市自身发展的消费战略。
对于各个城市而言,增加自身消费引力,应当根据所处发展阶段与城市群中所处地位,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条件两方面把握重点,以实现当前最快的消费引力增长。
对于消费引力在区域中较强的城市,应当重点考虑消费条件的优化,以软环境的比较优势留住外来消费。
对于消费引力在区域中处于劣势的城市,应当重点考虑消费能力的提升,发挥消费能力对消费吸引的直接作用,实现消费引力的较快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1]黄先明,肖挺.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与消费转移———来自杭州湾跨海大桥周边城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8(07).[2]李骏阳,段新鹏.农村居民消费向城镇转移的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1).[3]汪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论坛,2019(05).[4]左宇.西部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边界效应———基于城际消费流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20(24).[5]钟诗梦,李平.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与消费支点效应———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1(01).[6]姚文捷,朱磊.基于分向引力模型的点轴城市系统双重虹吸效应研究———以沪杭一线(上海—嘉兴—杭州)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02).[7]孙久文,罗标强.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8).[8]李琳,蔡丽娟.中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J].城市问题,2015(07).一、引言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可分为7段,其中在徐州境内京杭运河河道长181.6公里,北部与徐州微山湖相连,南部与骆马湖相接,其存在对中国南北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访2010中国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负责人郝洛西
专访2010中国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负责人郝洛西美好/B日TERINTERVIEWWITHHAOLUOXl. LIGHTINGPLANNEROFTHESHANGHAIEXPOSlTE专访2010中国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负责人郝洛西ilil蛐.■±■■目■}目*★■mM∞.圭■●,■自,*t;月目《目∞t#,HⅢZIa十■■目eⅡ■,■女I■目女■±■■目☆t*i∞女■日,抖tIB■,■■■目I羁工日e±&,■目∞■目l±,■t《☆t《自■☆日●,■●☆下您矗如何参与判世博日B量■拥捌中率的,以Ⅱ愈的旬队.郝洛西:2..4年同济大学参与7蓐世傅会规划设计方寨国际征集搜,局俭教授与夏南凯敦授拳头,汇聚7来自规划, 建筑,交通,桥梁,能源,环境地下,机械,电子等10糸种学科的200多位专家其中,剖__作为进来,逐渐对世博园,随后,在承担的科技中我们也参与并进行了项课题应用研究.到2c08年,受世蹲局的委托,我们用77十月的时间.完成7世博园夜景照明的具体规划I作,在此过程中曾多次与世博月,上海市市窖管理局等部门进行讨论研究,反复进行修改,才彤成了最终的规划,于2008年10 月顺利变稿授为主导.博士生,硕士生掏成在职的郝洛西:夜景照明规划是对世博园内各千片,道路,场馆,公共空间夜景照明设计与建谩进行有效控制和指导的专项规划.例虮{戋j口会根据摊肝在的区域.建筑风格,建筑形志,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它的夜鬻在整个世博司上的建议共计528,跨越了浦求m西两大片E中国是—十人口密度非常大的目家.预计育70..万人次要采l这里参观,为7保证这么多人的安全参观,适当地进行分流,槿景照明起到7至关重要的作用.所做的规划,障7具备f舟调控制功能之外还具备将的亮虞措标的.依畚H国际,国内相地询研和考察.上海派文化特色.因据是什’郝洛西关规范和标挂之井,海市的夜景充满活曾完成7杭卅南昌的夜景规划.但世博会具有萁特殊性.它不是一展览.其中的建筑既青永久性的也有临时性的,并且随着招展I作的进行,有着备种布确性整1,过程一直不断地在进行调整.当然.规划是具体的设计.而更多的是从系统,方法和操作上对世博会的总例应该如何突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应该通过怎样的照明技术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等等相比,完威廑何’郝洛西:科学的删扣濂八的贯彻非常有效地指导7园旨个墙馆岘景观的具体建设,最终显吾地提升7整个夜景照明的品质,实现7较好的艺术效果.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作为组长对中国馆夜景照明方案进行评审时.众多的投标单位在—开始进行澄计,投标发标文件时,就已经章到了豫们所做规划的电子阪文件倒外,倒女口法目卢阿大期待的目标国补的团队也他们枣到我们对于城市认真揣摩我们所要求和的科学合理性,规划部门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澧计部门,总规划师,城总建筑师正是方方面面,才达到7最终较好的整体套.主题馆6.().套,世博轴B14.0套.世博中心49ff36套.英国馆6.[)[】.多套而世博局通过上海目7然.这次世博会其用了lO3亿赖LED芯片.尽管L田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莪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其应用.例如世博回肉有些LED的应用存在着光污染,屏幕化等问题,贽们认为在室外通过蛙目的屏幕进行视觉表现祀渲染并不是未来的方向,园为高频率的刷新建度,高;眭高饱手口的色彩,对于种挑&,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世博会上应用7这么多半导体技术.明喧内装口呓术蹦明.的政务厅应用半导体实内的功能性照明并不多除7个坜嬉,如世博中心了大空间功能照明,用在窒措们应该对此育清醒的认用是示范性式.使得大量半导体技术应用得以实现,但对于实际的应用i是应该考虑和效仿.此外.LED的显得粗糙,另扑.很多地方虽然使用7半导体的照明方式.但应用方式有待改善半导体照明为建筑化应用提供7很好的平B黜,但有些灯具的位置与建合的很好,从建筑醴计,到照明进计,再到宴施,中间有脱节的现象,另外jI-,自.7参考.在亮度水平制定发上.我们参考7上海市B有的城市夜景状况,到陆家嘴,棣家汇,外滩等大家熟}口晁有代表洼的域进行7实地考察和调研如陆家嘴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进行7;S度测试. 通过研究分析,制定出奇人感到视觉舒适,叉符台世博会特殊要求的照明标准.郝洛西一是的不论星从科研I昼汁迁是灯具的研还有.灯更多的关注.老套的灯具}[瑞士馆钋立面的光电成它本身的能源进行放电,体现7环保节能的理念. 另外.上海企业联台馆应用LED技术构成了—种3D 立面,播放艺术家其同创作的宏大力作,也体现出很好的艺术祀科技感.郝洛西:在中国馆,观众可领略到用12台电影级的《清明上河国》,并增加了熙明方式直壁影响了一些场馆的表现夜景版.独最创意,德国馆内育—个可以随着观众的谶谶您对于世博垂应用LED的总体评价.郝洛西+我觉得这次世博会的_ED基本达到7建筑化的应用总体_嫂果较好.灯具与建筑结台,见光不见灯,生动的§动,感应和控制,将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艘挥得l韩离尽致色彩应用也比较有节制,并没建设对于魏■城市熊目有味地进行音张的变包目前最先进的照明理念{Ⅱ技术,对魏国目前的城市鸱明建设肯体拉术蝴博园内就,而应用7大量半导郝洛西:世博会对于我们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第次次,虽然的地面上有—个”嘲2010的拦光宇.用7单一的白色,显得安静i稳.此外,也不乏一些突破性的创新应用,例如我们在世博文化中心的西大厅千廿ⅥP内.分别用垃圾袋和马口铁结合低像素的LFD创造保的理怠体现7低碳环遗扶世博会上应用7多LED?您怎幺■持谴种LED的大■应月?郝洛西.据我们统计文化心用7【ED灯I通过l_E0,灯光瞎庙,声音与观众形成互动台湾馆内也有—个E大的LED球.展示了阿里山的风光,I,诬有英国馆法国馆西班牙馆,惫大馆,栅喊,瑞士每个馆都力图突出自的特色.进行7很多创新设计z。
幸福小城的“制胜法宝”
INSIGHT CHINA EXPERT COMMENT 专家点评VOL.396 2019.11上幸福小城的“制胜法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生 秦梦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 陈舒逸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
一方面,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迅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已达到13个;另一方面,小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占据我国四分之一的城镇人口。
近年来,小城镇的人口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在大城市之外,小城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生活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大城市因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文化产业繁荣、教育医疗资源集中,从而吸引着大量人口。
但是,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环境污染、高房价等问题也使得一些年轻人想要逃离“北上广”。
而小城镇生活节奏较慢、竞争压力较小,是介于乡村和大城市两个极端中间的平衡。
小城镇作为近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提供了比乡村更为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了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设施的效率。
同时,由于规模小、密度低、与乡村的距离更近,小城镇有条件创造更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提供更丰富的休闲游憩空间。
此外,小城镇的人口较少,往往具有较为密切的地缘亲缘关系,容易形成和谐稳定的人际环境,更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
在城市“抢人”大战中,小城镇面临着如何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考验。
幸福小城的“制胜法宝”在于充分发扬小城镇的优势特色,强化小城镇生态、生产或生活特色,提升本地居民的认同感,让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保护生态环境,突出自然地理环境特色,保留城镇历史人文脉络,营造出不同于城市千篇一律的环境,是居民幸福归属感最重要的来源。
其次,以产业的培育为基础,或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或与周边大中小城镇进行产业协作,形成自身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小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和区域协作能力,真正实现宜居宜业。
比如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充分利用本地的竹资源,发展了区域特色的竹产业,构建了完整的竹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产业链,并进一步振兴了乡村旅游产业,增强了小城的吸引力。
城市水弹性建设的景观途径
义创始人之一 的詹姆 斯 科纳 ( J a me s Co r n e r ) , 并于 1 9 9 2年获硕士学位 。先后主持 和参与 1 O O多 项国 内外 横 向设计研究 课题 ,并 在 《 城市规 划 》 《 建筑学 报 》 《中国 园林 》等期 刊发表论 文 2 O余篇
先后获得 国家发明专 利多项 ,设 计项 目曾获 得美国 、中国多个国际级 奖项 ,其 中包括 2 0 0 1 年度美 国 联邦交通部 “ 最适合 人居住的社 区 ”环境大奖 ,纽约布鲁克林 区 Va n V e u r h e e s公园设计竞赛优胜 奖 ( 该作 品刊登于 1 9 9 4年 4月 1 O日 《 纽约B 1 , t  ̄》 ) ,1 9 8 8年 国际景观设 计师联合会 ( I F L A) 与美 国累 观 建筑师学会 ( AS L A) 联 合举办的国际竞赛佳作奖 ,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设计项 目。
美国东 北部 的桑 迪飓 风造 成了 7 1 0亿 美 元 的 经 济 水 要 求 ,工 程 浩 大 、 维 护 成 本 高 且 可 持 续 性 差 : 损失 ; 而 同年 “ 7- 2 1 ” 北 京 特 大 洪 涝 灾 害 ,造 成 同 时 ,大 量珍 贵 的雨水 被排 掉 、雨 水资 源得 不到 1 1 6亿 元 人 民 币 的 经 济 损 失 。无 疑 ,城 市 必 须 不 断 充 分 B 9 ,  ̄ J 用 、 地 下 水 得 不 到 补 充 。 由于 城 镇 对 这
持 续的 城市生 态环境 。这方 面城市 的公共 空间和 公园可 以扮 国约 有 5 0 % 的地 区低 于 海平 面 ,而现有 国 土 中约 1 / 4是 由 演一个 积极 的角色 。城市可 以将营 建公 园绿地 ,提 升城 市环 填海 而成的 。作为长 期饱受洪 水威胁 的国家 ,荷 兰的 防洪治 境 质量与 建设 雨洪管理 基础 设施结 合起来 ,在洪 涝期 间 ,可 理可 以追 溯到 9世纪 ,其传统 的防洪和土 地开发手 段主要 为 以将部 分雨水转 移到 能够 吸纳雨水 的公 园绿 地 中 ,形 成一 个 筑堤 、挖 渠 、排 水以及 随后的 开垦 。在一 定历 史时期 内 ,这
历史再造·陌生叙事·身份认同——关于城市建筑景观的消费意义解读
( 景观 ) 一 词 源 于 中 世纪 荷 兰 语 L a n d s c h a p , 意思 为“ 地 区、 一 同化 的 不 满 与 反 叛 。 作 为对 历 史 再 造 的 经 典 建 筑 景 观 , 重 庆 片土 地 ” 。景 观 一 词 最 早 的 记 载 出现 在 圣 经 旧约 之 中 , 其 含 义 天地成功 引导 了消费者 的怀 旧消费。
面向城市公共生活和生态价值的多功能复合街景设计
Vol. 19 No. 2Apr. 2021第19卷第2期2021年4月中国城市林业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面向城市公共生活和生态价值的多功能复合街景设计窦西其刘子瑜翟俊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街道空间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其在提供步行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潜力。
针对 当下街景设计手法相对雷同和单一,以及缺乏对街道公共生活和生态环境需求协同考量的整合设计方法等 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內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以公共生活和生态建设为切入点,从空间重组、交叉口改造、设施完善、雨水管理和种植设计5个方面出发,提出构建景观与生态多功能复合 的街道景观设计方法,为未来步行友好、安全舒适、生物多样的街景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街景设计,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生态价值,功能复合DOI : 10.12169/zgcsly.2020.05.03.0001Multifunctional Complex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for Urban Public Lifeand Ecological ValueDou Xiqi Liu Ziyu Zhai Jun(School of Architecture , Soochow University , Suzhou 215123 , Jiangsu , China)Abstract : Street space is one of the main public spaces in cities , which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potentialswhile providing walking space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latively similar and unitary street landscape designtechniques and the lack of the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s to leverage street public life and ecologicalenvironment needs ,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at homeand abroad , and propose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c life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integrating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multi -functions in terms of space re-organization , intersection modification , facility improvement , rainwater management and planting design. This study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walking friendly , safe , comfortable and biologically diverse street landscape.Keywords :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 public space , public life , ecological value , compound function2017年,住建部在“城市双修”指导意见中 明确指出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修补城 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L1-O 街道是一种能够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却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匚,除了交通功能以外,街道像公园和广场一样具有公共空间的特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3;同时,街道景观也可以提供控制雨水径流、丰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L4-O 然而受现代主义思想的引导,在机动车为主导的道路设计标准日臻完善的同时,街道的功能逐渐趋向单一化,街道的公共空间价值逐渐被忽视,慢行交通方式受到抑制、配套设施匮乏,公共生活日渐湮灭,城市街 道的活力正在渐渐消失。
城市更新行动中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及策略研究
城市更新行动中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及策略研究引言: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已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区域进行有计划的改造,使其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1]。
为了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发挥城市潜能,学术界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概念,并从参与主体、资金供需、政策制定以及实现路径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推进步伐较快,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这种高速发展模式持续性存在较大问题[2]。
许多专家和学者指出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应实现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转型。
这就意味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需要从原有粗放式发展向着高质量发展调整,城市更新也成为这种调整中重要途径和助力[3]。
城市更新行动并不是单纯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不仅需要满足城市发展功能,还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这种行动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利用为核心,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和综合治理,通过对存量土地资源功能更新,满足城市居民精神需求和价值提升[4]。
由此可见,城市更新行动并不是单一工程建设,而是在以人为本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和目的的对城市功能进行区域调整,使其能更好适应现代化发展。
城市更新行动需要并非是单一学科知识和技术能满足,需要多学科交叉。
风景园林专业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如何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专业优势解决现实问题,为我国城镇化步伐持续性做出贡献,值得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1.城市更新行动与风景园林专业城市更新行动目的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内逐渐衰弱的区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其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城市更新行动主要内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建筑物、构筑物等硬件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优化。
第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和区域物质文化特点,对区域各种环境进行综合改造,例如生态、空间、文化、视觉感受等进行优化和改进。
上海公园建设及其可达性的时空发展特征
第 21 卷 第 5 期
中 国 城 市 林 业
2023 年 10 月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Vol 21 No 5
Oct 2023
上海公园建设及其可达性的时空发展特征 ∗
翟宇佳 霍钧资 贡若玉 张 欣 施 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poorꎬ and more attention will need to be paid to in the park planning.
Keywords: urban parkꎻ pedestrian accessibilityꎻ high ̄dense urban areaꎻ park area per capitaꎻ Shanghai
量、 人均指标
根据 «2020 年上海市绿化市容年鉴» ꎬ 截至
2020 年底ꎬ 上海共有 406 座公园ꎬ 分为 6 个类别ꎬ
1 26
第 21 卷
中 国 城 市 林 业
图 2 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公园总数与总面积
图 1 公园步行可达性计算方法示意
即历史名园 ( 5 座) 、 社区公园 ( 313 座) 、 综合
考虑公园的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ꎮ 上海内环人口
密度约为 3 万人 / km ꎬ 内环与中环之间人口密度
2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中强调各类设施的步行可
达性ꎬ 建议着重考虑 1 000 m 内设施的供给[12] ꎮ 因
此ꎬ 本研究着重考察 1 000 m 内的城市公园ꎮ 为提
升分析精度ꎬ 生成 500 m × 500 m 城市栅格ꎬ 共生成
which indicates a lower accessibilityꎻ in 2010 and 2020ꎬ the proportions were about 38% and 21%ꎬ
追寻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
追寻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
程炜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
【年(卷),期】2005(025)004
【摘要】通过讨论场所的三个组成部分,分析营造有凝聚力、有特色的场所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程炜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探索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 [J], 段立哲
2.追寻现代景观设计之东方写意理念 [J], 赵晓巍;俞进军
3.追寻现代景观设计之东方写意理念 [J], 王茜
4.追寻上善之源的秀水文化景观——千岛湖珍珠广场及中轴溪景观设计 [J], 徐国荣
5.追寻质朴传统的能量
——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少干预原则 [J], 夏小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城市风景题材油画平面化溯源浅析
2021-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画廊国内城市风景题材油画平面化溯源浅析朱丽颖(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二十世纪以来城市的不断发展,促使城市风景题材的油画不断向前发展,并且融入了更为多元的因素。
近年来,各大美展中城市风景油画作品出现了平面化倾向,而产生平面化的趋势并不是空穴来风,笔者针对这一趋势对城市风景油画平面化的溯源进行简要的论述。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其一是对国内城市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概述,其二是笔者对国内城市风景油画的平面化发展历程的一个梳理。
希望通过本文对城市风景油画平面化的梳理,进一步解读油画家对城市风景的创作思路,并引发人们对城市化发展的共鸣与思考,为以后在城市风景油画创作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国内;城市风景;油画;平面化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5-0032-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5.015一、国内城市发展概述自汉代以来,2000余年的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就是建立在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聚集形态。
这也就形成了后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以及儒家为思想依据的纲常伦理。
中国的现代社会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城市化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中国社会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向。
而城市的林立而起,在中国古代的画家便开始有所关注,例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出一片古代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19世纪的广东外销油画,显露着近代城市手工劳动与工作作坊的痕迹等等。
而画家视觉图像表现方法也开始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转向。
二、国内城市风景题材油画平面化溯源及发展(一)国内城市风景油画的发端在20世纪前期,对国内都市风景题材专门性表现的油画凤毛麟角,其一,民国时期的社会形态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少数都市繁荣。
基于景观美学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策略
基于景观美学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策略
周悦;张一新;翟俊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2()3
【摘要】城市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多强调生态价值,忽视了将生态与美学的价值相结合的重要性。
文章将通过对河流生态与美学价值的研究,探讨美学对生态修复的影响:首先引用栖息地理论来分析景观美学价值,讨论景观美学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多重关系;其次从三个不同的尺度阐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美学价值;最后结合案例,提出将生态修复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城市河流恢复的设计手段。
将这些手段应用到修复工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河流生态修复的绩效,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周悦;张一新;翟俊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基于海绵城市技术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昆山中环快速路沿线景观为例
2.维持河流健康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策略探讨\r——基于重庆清水溪调研思考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的城市河流景观提升策略
4.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城市滨
河景观设计
——以南安市"两溪一湾"综合整治工程为例5.城市景观河流生态修复的产出研究及有效性可靠性检验——基于上海城市内河水质改善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西安南门广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西安南门广场保护与更新研究
翟斌庆;卫其励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文章从城市历史景观理论视角,探讨了西安南门广场的保护与更新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西安南门广场的历史形态演变过程,并从城市历史景观理论角度总结出南门广场的若干重要遗产信息;然后通过分析重要遗产信息在新近完成的南门广场改扩建方案中的功能定位与形态变化,文章针对改扩建方案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希冀文中借助城市历史景观理论来审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方案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的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总页数】3页(P209-211)
【作者】翟斌庆;卫其励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旅游资源分类研究 [J], 彭瑛
2.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旅游资源分类研究 [J], 彭瑛;
3.社区可持续视角下我国城中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西安为例 [J], 翟斌庆;刘文婷
4.城市广场发展的思考——以西安南门广场为例的研究 [J], 杨红娟;唐亦功
5.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寿县古城资源构成与保护研究 [J], 许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文明理念下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及路径——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理念下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及路径——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智慧》
曹隽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24(44)2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地区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生态文明理念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由安永刚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智慧》一书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智慧展开讨论。
【总页数】1页(PI0003)
【作者】曹隽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
2.生态文明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之"乡村美"的路径探究
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4.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案例实践探索--评《生态环保助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汇编》5.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析——评《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建筑理论 ARCHITECTURAL THEORY61 景观都市主义概念的提出在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有许多是由于我们不合理的设计所造成的。
由于城市无序扩展而造成的天地人关系的失衡、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无论是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还是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借鉴—在城市发展所面对的日益复杂的问题与矛盾面前似乎都显得力不从心,急需一种建立在生态规划原理之上,综合而统筹的新途径加以应对。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景观都市主义应运而生,它是经过了西方数百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之后,是在对于城市的客观发展态势和现行城市设计的主观意识走向进行深入反思后,对 “千城一面”的建筑都市主义提出的挑战。
景观都市主义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理论,它用景观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相关专业的媒介,通过跨专业的分工合作与协同整合来综合而统筹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景观为载体创造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
它是当今城市建设以及处理人地关系新的世界观(Worldviews)和方法论(Methodoloies)。
2 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观点与策略“景观既是表现城市的透镜,又是建设城市的载体,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要素。
”[1]这段由景观都市主义的创造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翟俊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009)美国伊思特(上海)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收稿日期:2010-09-29摘要/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 生态体系 过程 载体 加厚的地面 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城市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city as an ecosystem, based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landscape urbanism to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the advantage of landscape urbanism on representing, understanding u r b a n p r o c e s s ,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u r b a n structures. This essay attempts to propose a more flexible and adaptive new model of urban development: Scapecity, which will adapt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needs both at present and eve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Landscape Urbanism, eco-s y s t e m , p r o c e s s , m e d i u m , t h i c k e n e d ground,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scape- cityWaldheim)给出的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思想至少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以景观作为视角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述当今城市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更好地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其次,景观作为载体介入城市的结构,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
2.1 景观视角为适应城市不断变化的需要,建筑师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在试图寻找建筑的动态特质。
他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探索建筑连续的可变性、不确定性和暂时性,甚至不惜将外在的“运动性”强加于建筑之上,以求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图1)。
然而这些在建筑物静态载体之外的力量影响下所产生的“运动性”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毕竟不是建筑形体本身。
此外建筑师还用图式化的横向规划和事件空间等手法,试图将不确定性和暂时性引入到建筑形体之中,同样这些只是建筑的使用特性而不是建筑本性1)。
相反,景观却能为城市演变提供一个高度结构化且具有层叠性(多功能性)、无等级性(开放性、无中心、可蔓延)、弹性(可塑性)和不确定性(暂时性)的模式。
2.1.1 城市也是生态体系“城市和基础设施正如森林和河流一样生态”[2]。
景观都市主义应用生态学和自然过程的知识来阐述复杂的城市化过程。
詹姆斯·康纳(James Corner)指出:地球上的所有因子都存在于相互依存和互动的生态系统之中,它们瞬息万变且充满暂时性;同时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足以用线型、机械的等级式模型全面解释的;其次个体因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11建筑学报7子的广泛活动能起到累积和叠加作用,从而逐步改变一个环境的形态。
因此城市不会定格在某一特定阶段,而是存在于全方位的动态过程之中,任何一种空间形态都是暂时的。
那些最初被误认为随意、凌乱、互不相干或难以理解的情形也许正包含了一个特殊几何形体或空间上的秩序[2]。
景观都市主义正是以这种新的生态和技术为支撑的城市设计理论。
2.1.2 城市化是时空过程当今城市的资源分配、市场化、全球化、环境等问题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城市自身形式的影响,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和功能组织。
现代主义有关新的物体结构形式能够产生新的城市形态的说法已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究其原因,就是它要把动态的城市过程强行地放在一个固定而僵硬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之中,而这种结构和功能分区既不能“汇”(Facilitates)也不能“编”(Organizes)穿越其间动态的事件与过程。
相反,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城市化是一种“时空过程”(Processes in space and time),城市形态的形成是长时间演化的结果,因此影响城市发展的重点不是城市的空间形态或表面特征,而是动态的“过程”—事物是如何在时空格局中运作的。
景观都市主义这种“时空过程”的理论更接近当今复杂而多变的城市特征,并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从而能更真实地描述城市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正如斯坦·艾伦(Stan Allen)所说:“景观不仅是当今城市化的模式,更是一种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化过程的模式。
”[3]2.2 景观载体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体系中,景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扩充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审美的表象,更是城市多功能的载体,并以加厚的地面、景观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形式介入城市结构。
2.2.1 加厚的地面城市是由自然力在地表作用加剧“隆起”而形成,是自然过程的混凝土表现形式。
景观都市主义把大地上所有存在的物体(自然的或人造的)及其状态和空间的视觉总和阅读为延续蔓延的景观。
这里景观不仅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空间,更是连续的地表结构,一种“加厚的地面”(Thickened Ground) 2)。
作为一种能行使功能的层叠式结构,“加厚的地面”能够“汇”、“编”穿越其间动态的事件与过程,并能最大限度为它们提供联络、互动、交换、聚散、混合和相互融入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整体景观形态:1) 多维空间形态整合“首先,(城市设计)的重点应按照连续的景观形态来设计,而不是(强调)孤立的建筑形式;其次,迫切需要将一些超大型的公共设施,如购物中心、停车场、办公园区转变成景观形态。
” [4]作为对建筑理论及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的响应,地形学派(Typologies)建筑师的代表,英国外国建筑师事务(F O A )在2007年完成的5.5万m 2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M e y d a n 商业中心,就是建筑与场域整体景观形态整合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图 2)。
该项目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出发,由于充分强调利用地形地貌等城市自然形态,使建筑物的形体不再突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与周边城市地表相联系的延续的公共空间。
游人不仅可以经中心广场便捷地去往地下停车场、地上商店甚至屋顶花园;同时,由于建筑屋顶多处与周边的街道相连,游人还可以通过屋顶走向城市的四面八方。
M e y d a n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广场,因为它提供游人的不仅是购物体验,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转站(Exchange Hub)。
这里“加厚的地面”所代表的是一个整合了购物、娱乐、休闲,甚至交通功能的多维系统复合叠加的景观场域,不仅节约了土地,更充分体现了“地方感”和“场所精神”。
2) 多层面、立体化的城市空间体系随着城市密度的增加与中心用地的短缺,多层面空间立体化必将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并将促成传统城市由水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建筑理论 ARCHITECTURAL THEORY8平式横向发展向立体化发展的转变:即地表空间、地上空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
为此,“加厚的地面”所代表的整体景观形态整合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公共空间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库哈斯和他的O M A 团队2004年完成的巴黎市中心(Les Halles)集市改造工程竞赛,就是这方面颇有代表性的案例。
正如冰山并非自上而下堆积形成,而是由水下的冰块拱出水面而形成的那样,库哈斯希望地下商业建筑也能够拱出地面。
在地面上兴建花园,而它同时又为地下的商业中心服务,通过基础设施,如走道、出入口等将花园延伸到地下,这样就使得地面的花园和地下的商业区之间形成很好的联系。
这个设计的整体思路就是景观介入城市的结构,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强调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通过要把地上的与地下的、园林的与建筑的、历史的与现代的等各种层面上的元素叠加在一起,综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景观形态[5](图3)。
为保证“中国式密度”的发展模式,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的景观形态同样是中国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
由英国Groundlab 中标的11.8 km 2深圳龙岗中心城市设计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从龙岗大桥到龙岗广场,通过地下空间开发与河道规划相结合,向我们展示一个包含公共活动,地下出入口以及C B D 停车设施在内的交通系统和层叠式的城市公共领域,一个连续而完整的“加厚的地面”(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