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一)知识要点
大一工程力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一工程力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物体受力的规律和力的作用情况。
作为工程师的基本素养,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回顾一些大一工程力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有正负之分,可以通过图示或者向量来表示。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运算的基本操作,合成力等于多个力的矢量和,分解力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三个定律。
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平衡平衡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对于物体的平衡分析,常常使用力矩的概念。
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力矩的平衡条件来解决。
4. 静力学静力学涉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力学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力的分解和合成。
力的平衡条件为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静力学还包括杆、梁和桁架的静力学分析,杆的静力学可以使用拉力和压力的概念解决。
梁和桁架的静力学分析是通过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来求解。
5. 力的作用点与力的转动力的作用点是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力对物体的转动有直接的影响,力矩反映了力对物体的转动趋势。
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对于平衡情况,力矩的合力矩为零。
6.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加速度。
物体的运动由力产生,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动力学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和牛顿定律来解决。
7. 惯性与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决定了物体对力的响应能力。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为后续工程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刚体力学1. 刚体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刚体是指在运动或受力作用下,其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平衡和运动。
2.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要求合力为零,力矩的平衡要求合力矩为零。
3. 质心和重心质心是刚体所有质点质量加权平均的位置,重心是刚体所受重力的合力所在的位置。
质心和重心在均匀物体中重合。
4. 刚体的运动学刚体的运动学研究刚体的平动和旋转运动,包括质点的运动学以及刚体的转动和变形运动。
5.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力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力是指相对于非惯性参考系观察,物体所受的虚拟力。
6. 刚体的受力分析刚体的受力分析是指通过绘制受力图,确定受力方向和大小。
常见的受力有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等。
二、静力学1.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这对于解析力学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计算非常重要。
2. 摩擦力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3. 斜面静力学斜面静力学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涉及到斜面上的重力分解、垂直和平行于斜面的力分析等问题。
4. 力矩和力偶力矩是指力对某一点产生的转动效果,力偶是指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组成的力对。
5.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要求合力为零,力矩的平衡要求合力矩为零。
6. 杠杆原理和杠杆方程杠杆原理是指在杠杆平衡条件下,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相等。
杠杆方程是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程。
7. 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分布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位置,力的分布是指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物体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工程力学知识点全集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全集总结一、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通常用矢量表示。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力分为压力、拉力、剪切力、弹性力、重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将它们的效果看作是一个力的合成。
而反之,一个力也可以根据其方向和大小,被分解为若干个分力。
4.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则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5. 力的矩力的矩是力的大小与作用点到物体某一点的距离的乘积,力矩的方向垂直于力的方向和力臂的方向。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与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力臂的长度有关。
6. 自由体图自由体图是指将某个物体从其他物体中分离出来,然后在自由体上画出受到的所有力的作用线,用以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平衡情况。
二、刚体静力学1. 刚体的概念刚体是指在受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不发生改变的物体。
刚体的转动可以分为平移和转动两种。
2. 刚体的平衡条件刚体的平衡条件包括平衡的外力条件和平衡的力矩条件。
当刚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力矩的合力矩也为零时,刚体处于平衡状态。
3. 简支梁的受力分析简支梁是指两端支持固定并能够转动的梁,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弯曲和剪切。
可以利用简支梁受力分析的原理,对梁在受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进行研究。
4. 梁的受力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梁的受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受力条件下,梁的受力分析方法会有所不同。
通常会用到力学平衡、力学方程等知识来分析和计算梁的受力情况。
5.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由于接触面间的不规则性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接触面的性质、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有关。
6. 斜面上的力学问题斜面上的力学问题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包括斜面上的物体受力情况、斜面上的滑动、斜面上的加速度等内容。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1-2 静力学公理
二、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
作用于同一刚体
上的两个力,使刚体 平衡的必要且充分条 件是,这两个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力平衡公理示意图
§1-2 静力学公理
二力平衡条件只适用于刚体。 二力等值、反向、共线是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对于变形体,二力平衡条件只是必要的而非充分条件。
公理一与公理二的区别
§1-2 静力学公理
巧拆锈死螺母
该方法的力学原理是:
根据二力平衡公理,若在 锈死螺母的相对面作用一 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平衡力(F,F′),螺栓与 螺母将保持平衡,确保螺 栓不会折断。
螺母受力分析
§1-2 静力学公理
三、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在一个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 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作用与反作用力示意图
§1-2 静力学公理
一、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永远是 成对出现 已知作用力就可以知道反 作用力,两者总是同时存在, 又同时消失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与反作用力示意图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的应用
人在划船离岸时,常把浆向岸上撑。这就 是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1.对物体的合理抽象与简化—刚体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 变的物体。
简单地说,刚体就是在讨论问题时可以忽略由于受力而引起的形状和体积改变的理想模型。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受力的木板可以抽象为刚体吗?
刚体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2.对受力的合理抽象与简化——集中力与分布力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大一工程力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工程力学必背知识点工程力学是建筑、土木、机械等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大一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必备的工程力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工程力学的必背知识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工程力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定律:1. 第一定律:物体的非相对静止状态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2.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质量所产生的结果。
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上的自由下落物体的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其大小约等于9.8 m/s²。
三、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学原理的一门学科。
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 力矩:力矩描述力对物体产生旋转效果的能力,定义为力的大小与与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的乘积。
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描述了平衡条件下物体的力矩之和为零。
3.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矩的合为零。
四、弹簧力学弹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受力变形和弹性体内部应力的一门学科。
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 弹性力:当弹簧的变形不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力与其变形成正比。
2. 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描述了线性弹簧的弹性力与弹簧的变形成正比的关系。
五、摩擦力学摩擦力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摩擦产生的力学学科。
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不超过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乘以静摩擦系数。
2. 动摩擦力: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不超过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乘以动摩擦系数。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是大一工程力学的必背知识点,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至关重要。
工程力学专业大一知识点

工程力学专业大一知识点一、简介工程力学专业是工程学类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与工程实践相关的力学理论和方法。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力学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工程力学专业大一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二、静力学1. 受力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以及如何平衡这些力。
受力分析涉及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等。
2.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满足的条件。
常见的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
3. 刚体平衡刚体平衡是指刚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满足的条件。
刚体平衡的解析方法包括条件平衡和力矩平衡两种。
三、弹簧力学1. 弹簧的基本概念弹簧是一种常用的弹性元件,在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弹簧的基本概念包括弹簧的刚度、变形量与应力的关系等。
2. 弹簧的受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分析弹簧所受的力以及弹簧的变形量。
了解弹簧的受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复弹簧系统复弹簧系统是指由多个弹簧组成的系统。
掌握复弹簧系统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多个弹簧同时工作的工程问题。
四、摩擦力学1. 摩擦的基本概念摩擦是表面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掌握摩擦的基本概念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定义、计算等。
2. 摩擦力的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分析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了解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是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掌握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斜面相关的工程问题。
五、动力学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加速度。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与应用,对于解决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指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大全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大全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力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学科。
作为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大一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力学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一新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工程力学知识点,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并学习这门学科。
一、力学基础1.力学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学的分类以及各个分类的研究内容。
2.质点与刚体:区分质点和刚体的概念,解释刚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3.力的基本要素:讲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基本要素,并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
4.力的等效:介绍力的等效原理和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的应用。
5.力的分析方法:介绍力的分解、合力和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平衡力学1.物体的平衡:讲解物体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2.受力分析:介绍物体受力的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平衡和力的平衡方程。
3.静摩擦力:解释静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并介绍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平衡力学的应用:介绍平衡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桥梁平衡、斜面静力学等。
三、动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详细解释牛顿三定律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惯性、加速度、作用反作用等概念。
2.质点运动学:讲解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质点力学:介绍质点的动力学原理,包括受力分析、运动方程和力学的应用。
4.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关系:解释运动学和动力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介绍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静力学1.静力平衡条件:详细讲解静力平衡的条件和方法,包括力矩和力平衡的计算。
2.力矩与力偶:解释力矩和力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介绍它们在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3.静力学的应用:介绍静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桥梁的设计和建筑物的结构分析等。
五、弹性力学1.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以及材料的弹性性质。
2.胡克定律:详细解释胡克定律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弹性模量和应变的计算。
工程力学重点总结

工程力学重点总结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受力图一、刚体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形变的物体。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平衡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二、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仍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确定。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来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1)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该刚体内的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并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如假想将其刚化为刚体,则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三、约束和约束反力约束分为柔索约束、光滑面约束、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和链杆约束。
约束反力通过不同的连接点和接触面,方向和指向也有所不同。
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选取研究对象,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表示研究对象受力的简明图形称为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和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是指所有力的作用平面相交于一点的力系。
对于平面汇交力系,可以用几何法进行合成和平衡分析。
本文介绍了力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方法。
首先,力多边形法则是一种通过折线和矢量的几何作图法,用于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其必要充分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其次,力的分解与投影是力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第1 篇静力学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即:F x 0, F y 02、平面汇交力系简化的依据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3、平面汇交力系可列 2 个独立方程,求解 2 个未知量。
4、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矩心位置有关。
(方向:绕矩心逆正顺负)5、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分力对于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6、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两个基本要素。
7、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偶,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
(注:力只能与力平衡;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8、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为零。
即:0Mi9、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依据是力线平移定理。
10、力线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
11、平面任意力系可列 3 个独立方程,求解 3 个未知量。
第2 篇材料力学1、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2、为使杆件能正常工作应满足(三个考虑因素):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
3、材料力学对变形固体所做的四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小变形假设。
4、求内力的方法为截面法。
轴向拉压部分5、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轴向拉压的变形特点:杆件产生沿轴线方向的拉伸或压缩。
6、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为轴力(符号F),该力产生正应N力,公式为:F NA,其中A 为横截面面积。
7、圣维南原理:应力分布只在力系作用区域附近有明显差别,在离开力系作用区域较远处,应力分布几乎均匀。
8、低碳钢拉伸的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颈缩)阶段。
9、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0、拉压杆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1)校核:F Nmax Amax(2)设计截面尺寸:A F N A(3)确定许可荷载: F A 11、拉压杆变形:l FlEA扭转部分12、扭转时外力偶矩的计算公式:MPke 9549,其中P k 单位为kw,nn 单位为r min 。
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向量力学1.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向量的表示法、向量加法和乘法运算、向量分解2.向量的合成与分解:平面向量的合成与分解、三维向量的合成与分解3.单位矢量:基本矢量、单位向量的概念与运算4.物体的运动:位矢、位移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二、力和力的平衡1.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分类、力的单位2.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平面力系的合成3.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条件、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的图示法三、刚体的平衡1.刚体的基本概念:刚体的定义、质点与刚体的区别2.刚体平衡的条件:转动力矩的概念、矢量叉积、平面力系的力矩平衡条件3.刚体的静力学分析:平面问题的解法、近似计算方法四、摩擦力与支持反力1.摩擦力的基本概念: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静摩擦力的极限值3.支持反力的分析:平衡问题的解法、不同支持条件下的反力分析五、动力学1.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质点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关系2.动力学分析:质点的自由体图、质点的运动学分析和力学分析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六、重力1.重力的基本概念:重力的定义、重力的计算公式2.重力的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七、力的作用点运动1.力的作用点运动:力矩的概念、力矩与转动动力学的关系2.刚体的旋转:转动惯量的概念、刚体的动力学分析八、弹性力学1.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与变形的关系、弹性力学的前提假设2.线性弹性力学:胡克定律、杨氏模量、梁的弯曲以上是大一工程力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当然,工程力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还有很多细节和衍生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第三版工程力学(大连理工出版社)知识点1,2章总结

第三版工程力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教材主编:邹建奇、李妍、周显波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平衡:二力平衡、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3.约束与约束力:(1)光滑接触面约束:(2)柔体约束:(3)光滑铰链约束:①固定铰链;②可动铰链。
(4)链杆约束:(5)轴承约束:①向心轴承;②止推轴承。
4.画受力图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将其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并画出其简图,称为画分离体图。
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由几个物体组成,但必须将它们的约束全部解除。
(2)画出全部的主动力和约束力。
主动力一般是已知的,故必须画出,不能遗漏,约束力一般是未知的,要从解除约束处分析,不能凭空捏造。
(3)不画内力,只画外力。
内力是研究对象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运动效应没有影响,因此不画。
但外力必须画出,一个也不能少,外力是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它包括作用在研究对象上全部的主动力和约束力。
(4)要正确地分析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作用力的方向一经假定,反作用力的方向必须与之相反。
当研究对象由几个物体组成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也不必画,若想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将其分离出来,单独画受力图,内力就变成了外力。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章节复习框架平面力系1.平面汇交力系(1)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依据了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如图示例所示)。
推广到由n个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可得如下结论: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是将力系中各力矢量依次首尾相连得折线,并将折线由起点向终点作有向线段,该有向线段(封闭边)表示该力系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且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表达式为:iRFF∑=(2)解析法:①在力F所在的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Oxy,x与y轴的单位矢量为i、j,有力的投影定义可得。
⎪⎩⎪⎨⎧=⋅==⋅=),cos(),cos(jFFjFFiFFjFFyx力F的解析式为:jFiFFyx+=。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它对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工程力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一、静力学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平衡问题。
1、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也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3、约束与约束力约束是限制物体运动的条件,约束力是约束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常见的约束有柔索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铰链约束等。
4、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问题的关键步骤。
要明确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
5、平衡方程对于平面力系,有∑Fx = 0、∑Fy = 0、∑Mo(F) = 0 三个平衡方程;对于空间力系,则有六个平衡方程。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1、内力与应力内力是杆件内部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分为正应力和切应力。
2、应变应变是杆件变形量与原始尺寸的比值,分为线应变和切应变。
3、拉伸与压缩杆件在受到轴向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轴向变形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4、剪切与挤压在剪切面上会产生切应力,在挤压面上会产生挤压应力。
5、扭转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会产生切应力,其分布规律与扭矩有关。
6、弯曲梁在弯曲时,会产生弯矩和剪力,横截面上会有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布。
7、强度理论用于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发生破坏,常见的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三、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不考虑引起运动的力。
1、点的运动描述点的运动可以用直角坐标法、自然法和极坐标法。
2、刚体的平动和转动平动时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相同,速度和加速度也相同;转动时刚体绕某一固定轴旋转。
3、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于描述刚体转动的快慢和变化率。
4、点的合成运动包括牵连运动、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通过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来分析。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doc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第1章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二力的合成与分解;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2、约束和约束反力:各种约束(包括后面提到的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反力的画法,还要注意规范地写出各力符号。
3、画受力图(重点)。
注意:要除去约束,取出分离体;正确判断出二力杆;不漏外力,不画内力;规范地标注力的符号。
(典型题:例1・1、1-2、1-3)第2章1、力在轴及平面上的投影。
注意力的正负。
2、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特别注意力矩的正负;注意正确求力臂;在力臂不易直接求时能灵活运用合力矩定理。
(典型题:例2.3、习题2.5、2-6)第3章1、汇交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2、灵活运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典型题:例3-2、习题3-7、3-8)第4章1、力的平移定理及其逆运用。
注意力偶的方向。
2、平面一般力系(重点)。
平面一般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典型题:例4-4、4-5)3、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注意分析临界情况。
(典型题:例4-6)4、物体系统的平衡(重点)。
多构件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典型题:例4.8、4-9)第5章在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注意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
(典型题:例5-1 > 5-4)第6章1、简单空间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典型题:例6.1、6-2)2、能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重心坐标。
(典型题:例6-4、6-5)1、用截面法求轴力。
注意不要死记公式(7-1),而要先画出截面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再求轴力;注意轴力要按正方向假设。
(典型题:例7.1)2、画轴力图。
特别注意:轴力图要对齐原结构图。
(典型题:例7.2)3、拉压正应力的计算。
注意确定危险截面;注意单位转换。
(典型题:例7-3、7-4)4、轴向拉压强度计算。
注意解题时要首先写出强度条件式(7-14),然后根据问题的类型(三种)写出具体公式,再代入数值求解。
工程力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工程力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工科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学习工程力学时,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门课程。
1. 基本概念1.1 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工程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变形和运动规律。
研究对象包括刚体、弹性体和流体。
1.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相等而反向的反作用力。
2. 静力学2.1 点和力的概念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只有位置的物体。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2.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效果等同于这些力同时作用的效果。
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分力的合力等同于原力的效果。
2.3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4 平衡力学平衡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平衡力学可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3. 动力学3.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与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以及估算物体所受的作用力。
3.3 牛顿运动定律与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惯性系是指不受外力或只受平衡力作用的参考系。
4. 力的作用效果4.1 弹性力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当外力使物体发生变形时,物体会产生弹性力,使得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4.2 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粗糙度等因素,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之分。
4.3 弹簧力弹簧力是由于弹簧的形变而产生的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力与弹簧的形变成正比。
5. 力矩与平衡条件5.1 力矩的概念力矩是力对于旋转轴的偏距与力的乘积。
工程力学笔记

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
以下是一些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笔记,供参考:第一章:力和力的分析1.1 力的定义力是一种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形状变化的作用。
1.2 力的特征力的大小(标量)力的方向(矢量)力的点对点作用1.3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1N等于1千克米/秒²。
第二章:力的分解和合成2.1 力的分解将一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便于分析和计算。
2.2 力的合成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单一力。
第三章:平衡3.1 平衡的条件物体在受到一组外力作用下,如果合力为零且合力矩(力矩的合成)也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2 平衡的类型静平衡:物体保持静止。
动平衡:物体以恒定速度运动,但不改变其状态。
第四章:杆件和结构4.1 杆件的力分析应力:单位截面上的内部力。
应变:物体单位长度上的变形。
4.2 杆件的弹性变形需要考虑杆件的材料特性和截面形状。
第五章:摩擦力5.1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受到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和静摩擦系数的影响。
5.2 动摩擦力动摩擦力通常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取决于动摩擦系数。
第六章:质点的运动6.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物体运动的参数。
6.2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加速度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第七章:工程结构的分析7.1 杆件和梁的内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和截面平衡来分析结构内力。
7.2 支持反力分析利用平衡方程来计算支持反力。
这些笔记覆盖了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的重要基础,它对于设计和分析各种工程结构和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工程力学知识点

工程力学知识点静力学分析1、静力学公理a,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
(适用于刚体)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适用于刚体)c,平行四边形法则:使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理的大小和方向是以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适用于任何物体)d,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指向相反,并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适用于任何物体)e,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二力相等,反向,共线,二者的区别在于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汇交力系a,平面汇交力系:力的作用线共面且汇交与一点的平面力系。
b,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若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平面汇交力系是平衡力系。
c,空间汇交力系: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空间力系。
d,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该空间力系平衡。
3、力系的简化结果a,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外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但绝不可能是一个力偶。
b,平面力偶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偶②合力偶为零的平衡力系c,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偶③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处于平衡。
d,平面平行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偶③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处于平衡。
e,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①力系的主矢为零②力系对于任意一点的主矩为零。
4、力偶的性质a,由于力偶只能产生转动效应,不产生移动效应,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即力偶无合力,也就是说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b,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任意一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但平移后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于新作用点之矩,这就是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大一上学期工程力学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工程力学知识点大一上学期是工程专业的学生接触工程力学的第一学期,在这个学期里,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力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大一上学期工程力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力的基本概念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及其受力变形规律的学科,所以首先需要了解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形状。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用矢量表示。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
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定律,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关系;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和其受到的力具有相等大小、反向的特点。
3. 力的分解与合成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或者反过来,将几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工程力学中的常见问题,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平衡条件平衡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分析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等于零。
通过分析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5. 弹簧力与摩擦力弹簧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和运动过程中常见的力。
弹簧力是弹簧受力后的一个恢复力,它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成正比。
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了解这些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6. 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工程力学还包括对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这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中,我们研究平面结构在受力下的平衡状态,并通过计算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汇总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汇总在大一的工程力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对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静力学大一的工程力学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静力学的基础知识。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平衡条件的学科。
在静力学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
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方便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
3.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将若干个力合成为一个力,方便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
4.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力等于零的状态。
5.力的矩:力的矩是指力对某个轴产生的转动效果,计算方法为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二、刚体静力平衡在大一的工程力学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刚体静力平衡的知识。
刚体静力平衡是指刚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所有力的合力以及力对任意点的合力矩都等于零的状态。
在刚体静力平衡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具体位置,不同的力作用点会对刚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2.力的杠杆原理:力的杠杆原理是指力对刚体的转动效果,计算方法为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3.平衡条件:刚体静力平衡有两个平衡条件,即力的合力等于零和力对任意点的合力矩等于零。
4.支撑反力:支撑反力是指支撑物体的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支撑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确定的。
三、力的作用点移动在大一工程力学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力的作用点移动的知识。
力的作用点移动是指改变力的作用点后对刚体产生的影响。
下面是力的作用点移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而产生的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需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确定。
2.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由于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需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确定。
大一上期工程力学知识点

大一上期工程力学知识点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静力平衡的学科,一直是工程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大一上学期,学生们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力学知识点,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大一上期工程力学的主要知识点。
1. 质点和刚体:- 质点是指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可以看作是质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的物体。
在工程力学中,有时候可以将实际物体简化为质点来进行分析。
- 刚体是指在受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形变的物体。
刚体可以看作由无数个质点组成,通过质点之间的连接而形成。
2. 受力分析:- 外力和内力: 外力是物体受到的来自外部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内力是物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
- 受力分解: 受力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分解,以方便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受力分解方法有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法。
- 平衡条件: 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这是通过平衡条件来确定物体是否平衡的。
3.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运动,或者继续保持静止的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可以用公式 F = ma 来表示,其中 F 表示合外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4. 平衡条件:- 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力矩的平衡条件: 物体受到的合力矩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矩的平衡状态。
力矩可以通过力的大小、作用点和力臂的乘积来计算。
力臂是从物体旋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垂直距离。
- 平衡器的应用: 平衡器是通过平衡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者力的工具。
常见的平衡器有天平、弹簧秤等。
5. 斜面静力学:- 斜面是一个有倾角的平面,常见于工程和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一)》串讲讲义(主讲:王建省工程力学教授,Copyright 2010-2012 Prof. Wang Jianxing)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工程力学(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等专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要求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主要的各种公式。
在考试中出现的考题不难,但基本概念涉及比较广泛,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
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一门专业基础课,且部分专科、本科专业都共同学习本课程;2.工程力学(一)课程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内容而编写,全面介绍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
按重要性以及出题分值分布,这几部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二、教材的选用工程力学(一)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机械类专业),该书由蔡怀崇、张克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三、章节体系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体系进行,依次是第1篇理论力学第1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受力图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第3章力矩平面力偶系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第5章空间力系重心第6章点的运动第7章刚体基本运动第8章质点动力学基础第9章刚体动力学基础第10章动能定理第2篇材料力学第11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第1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第13章剪切第14章扭转第15章弯曲内力第16章弯曲应力第17章弯曲变形第18章组合变形第19章压杆的稳定性第20章动载荷第21章交变应力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结论:在全面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掌握重点章节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根据各个章节的分数总值,请自行给出排序结果。
二、真题结构分析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工程力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21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题l 图所示,一重物放在光滑支承面上,其重量为G ,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为F N ,水平支承面对物块的约束反力为NF ',则构成平衡力的两个力应为 与F N 与N F ' 与NF ' 与NF '和F N 与N F ' 题1图 2.已知力F 1、F 2、F 3、F 4沿平行四边形ABCD 四个边作用,方向如题2图所示,且F 1=F 3, F 2=F 4 ,则该力系( ) A.为平衡力系 B.可简化为一个力 C.可简化为一个合力偶D.可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题2图3.已知动点弧坐标形成的运动方程为s=t-t 2,则t=1s 时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 =-1,a=-2 =-l ,a=2 =1,a=0=l ,a=24.如题4图所示,匀质圆轮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地面上作纯滚动。
已知质心C 的速度为v ,则轮的动能T=( )A.2mv 41B.2mv 21C.2mv 43题4图5.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 A.δ和ψ B.s σ和ψ C.s σ和δ D. s σ、δ和ψ6.二受拉杆材料、横截面及受力均相同,但长度不同,则二杆不同的是( )A.轴向正应力σB.轴向伸长l ∆C.轴向线应变εD.横向线应变ε',7.空心圆截面外径为D 、内径为d ,其抗弯截面系数为( ) A.)d D (6433-π B. )d D (3233-π C.])D d(1[D 6443-π D.])Dd (1[D 3243-π 8.在压杆稳定计算中,如果用细长杆的公式计算中长杆的临界压力,或是用中长杆的公式计算细长杆的临界压力,则( ) A.二者的结果都偏于安全 B.二者的结果都偏于危险C.前者的结果偏于安全,后者的结果偏于危险D.前者的结果偏于危险,后者的结果偏于安全9.构件受冲击载荷,若要降低其动应力,可以采取措施( ) A.增加构件的强度 B.减小构件的强度 C.增加构件的刚度D.减小构件的刚度10.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结论:能否选择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
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以及教材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此难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填错、不填均无分。
11.力对物体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___。
12.柔索约束的约束反力通过柔索与物体的连接点,沿柔索轴线,方向___________。
1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通过汇交点的合力,该合力矢量等于___________。
14.题14图所示,平行力F=-F ',作用于A 、B ,作用线之间距离为d ,固定点O 到A 点的距离为a ,则该二力对O 点之矩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_。
题14图15.均质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___________。
16.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其上任意直线始终与它的初始位置保持平行,则刚体作_________。
17.题17图所示,细直杆质量为m ,以角速度ω绕O 点转动,则该杆的动能T=___________。
题17图18.求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
19.联接件剪切变形时,发生相对错动的截面称为___________。
20.当梁上载荷作用于梁的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将发生___________弯曲。
21.已知梁的挠曲线方程为v(x)=)x l 3(x EI 6F 2-,则该梁的弯矩方程为M(x)= ___________。
22.计算细长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仅在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__________时成立。
23.压杆柔度λ的计算公式为=λ___________。
24.圆轴发生弯曲-扭转组合变形时,其使用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以应力表示为 3r σ=___________。
25.自由落体冲击动荷因数K d =___________。
结论:能否填写正确,关键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
题26图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杆AC、BC在C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
作用在销钉C上的力F=300N,不计杆重,求AC、BC杆所受力。
27.直杆OA绕O轴转动,某瞬时A点的加速度值a=3m/s2,且知其方向与OA杆的夹角θ=60°,OA杆长lm,求该瞬时杆的角加速度α。
题27图28.一转动轴,已知输入功率P=,轴的转速n=/min。
若轴的许用应力[τ]=40MPa,试设计轴的直径。
29.作如题29图所示梁的内力图。
题29图30.如题30图所示,正方形截面简支梁,长l=4m,中点作用集中力F=3kN。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σ]=10MPa,试确定截面尺寸a。
题30图结论:属于基本计算,掌握基本公式,只要有简单步骤。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组合梁的支承和载荷如题31图所示。
已知力偶矩M=2q12,均布载荷q,尺寸如题31图。
求A、B两处的约束反力。
题31图32.如题32图所示,矩形截面杆受偏心拉伸。
用应变片测得其上、下表面的轴向线应变分别为aε=×10-3,ε=×10-3,材料的E=200GPa。
试求F力的大小。
b题32图结论:熟练掌握教材中教师要求掌握的例题,多练习,理论依据、计算过程、公式罗列、数据带入、单位等要全面。
三、学习方法反复练习:考试易考的是各章节知识的相同点、不同点。
本串讲内容分为四个板块:静力学部分、运动学部分、动力学部分、材料力学部分。
内容串讲一、静力学部分(一)本部分考情年度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总分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2007243315122008363616110282009363616110282010245101611030(二)重难点串讲●绪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目的,理论力学的地位和作用。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要求深入理解力、刚体、平衡等重要概念,静力学公理是静力学的理论基础,要求熟练掌握重点:静力学公理(考点)难点:静力学公理的两个推论静力学的研究对象。
平衡的概念。
刚体和力的概念。
静力学公理: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应用此公理,可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何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一点的两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亦作用于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同一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其对于刚体的效应。
三力平衡正交定理:当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两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第三力作用线必通过两力作用线的交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刚化原理:例1-1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A )A.刚体B.变形体C.任意物体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例1-2 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C )。
A.二力平衡原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力的可传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非自由体、约束和约束反力:重点:1、约束的概念(考点)2、柔性约束、光滑接触表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的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难点:1、约束的概念,2、光滑铰链约束的特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约束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不受限制地任意运动的物体。
例子!非自由体:运动受到了预先给定条件的限制的物体。
例子!约束:事先对物体的运动所加的限制条件。
①柔性约束;②光滑接触面约束;③光滑铰链约束;④辊轴支座。
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它是一种被动力。
(主动力: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
)约束力三要素:作用点:在相互接触处方向: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不能事先知道,由主动力确定。
例1-3 图示光滑固定凸轮B对圆轮A的约束反力,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指向圆轮A,作用在接触点处。
例1-4 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B )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例1-5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二力杆(考点):构件AB在A、B各受一力而平衡,则此二力的作用线必定在AB的连线上,像这种受两力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二力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