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讲义:第一章 引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教材:奚旦立等著《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秀莲等编《环境监测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时安排:讲课54学时;实验48学时。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能力也极大地增加了。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臭氧空洞问题

当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的等一系列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量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大气上空氯代烃等物质的增加,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消除了臭氧,使大气层上方臭氧层的臭氧浓度降低,臭氧层变薄或出现了空洞,导致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吸收的量大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增加,结果会引起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上升,也会引起农作物的减产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等。

2.大气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排放量的增加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空气污染问题。

3.环境污染事故

由于油轮、化学药品运输轮船的海难事故,大量的原油、或有毒化学药品被排放到大海,引起海洋生物和海水养殖生物的大量死亡。

4.赤潮

目前在我国海洋赤潮和淡水湖库水花的出现越来越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和生活污水中营养盐向自然水体的过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致。

综上所述: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物的防治工作,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要做到这一点,人们首先要了解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的质量状况。

如:环境中目前有那些污染物?它们的含量或强度是多少?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没有毒害作用?这些污染物的来源是那里?怎样控制这些污染源对污染物的排放?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或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起源于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环境分析化学的简称,其主要任务是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对自然的水体、空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中的化学污染物作定性检测(detection)和定量测定(determination)。

环境分析是环境化学的一个分支,环境化学中的很多研究性专题(如酸雨、大气光化学烟雾等)都需要环境分析技术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成为人们鉴别环境是否污染,并判断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复杂,对环境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是:污染物除了化学因子之外还有各种物理参数(如:噪声、震动、电磁波、

放射线和热污染等)和生物参数(如:生物种类、生物量(细菌数量)等)。其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实时数据了解的要求。

因此单纯的环境分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从而发展出来了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定义:

A. 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环境影响的

过程。

B.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

C. 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方法测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和浓度的过

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基础资料的收集、监测方案的制定、样品的采集、样品的运输和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的区别

环境分析:是环境分析化学的简称,其主要任务是应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水、空气、土壤或生物等环境要素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定性检测(detection)和定量测定(determination)。其检测内容主要是化学因子;其测定频率一般是指一次性和不连续性的分析测试过程。

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将监测内容扩展到化学因子以外的物理参数(如噪声、电磁波、放射性、热污染等)和生物参数(如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等,并且其监测频率一般是连续性,有时甚至是实时监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特点

第三节环境标准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

2.是污染源管理的依据:通过环境监测可以了解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可以通过某种特定污染物的分布规律追踪寻找未知的污染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3.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依据:在环境科学中目前研究环境容量,环境预报,总量控制等,是目前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都需要研究在自然界某个自然过程下(如:大气的中尺度天气过程,海洋的潮汐过程中)根据污染物的分布与动态变化资料建立污染物数值预报模型,然后根据已经建立的模式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4.为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1.根据监测目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常规监测:一般是指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技

术规定,对环境中已知污染因素和污染物质定期进行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的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对指定的有关污染物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目的是为了确定环境质量、控制污染源等。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的而

进行的监测。

如:

①污染事故监测:当发生污染事故时,要及时进行监测,确定污

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以便找出原因,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②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

矛盾进行监测。仲裁监测应由国家指定的具有权威的监测部门进行,以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供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仲裁。

③考核监测: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对环境处理设施的验收考核。

其二是对国家或单位设置的环境监测机构的验收考核和质量控制考核。

④咨询服务监测:为国家机关和厂矿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环境监

测服务。如:环境影响评价。

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的科研课题而进行的监测。

2.根据监测对象分类

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气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等。

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随空间位置而变化。

污染物存在的微量性:自然界的污染物很低接近自然本底值。

污染因素的综合性:环境中不同污染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对象的综合性;监测手段的综合性;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了解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环境监测的数据要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比性,因此需要建立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

三.环境监测的原则和要求

一)原则

1.环境监测应遵循优先监测原则。

有毒化学物质的监测和控制是环境监测的重点。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化学物质有700万种之多,而进入环境的估计有10万种以上。人们不可能对每一种化学物质都进行监测,而只能有重点地、针对性地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这就需要对众多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级筛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