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运用认知疗法的咨询案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运用认知疗法的咨询案例报告

广东省广州监狱心理矫治科调研组

求助者罗某,减刑后没有受到家人的回信,近三个月以来忧心忡忡,产生了苦闷、抑郁、焦虑等情绪,影响了饮食、睡眠以及改造生活,主动申请咨询。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求助者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试以及综合性分析,作出了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观念,消除抑郁情绪,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罗某,男,现年31 岁,状族,广西鹿寨县人,中专文化。故意伤害罪,刑期8 年,2007 年2 月入监,现在某监狱服刑。

(二)个人成长史

罗某在农村长大,父母中年得子,是家中的独子,顺产,从小父母对他要求严格,读书成绩较好,后来考入中专,毕业后自谋职业,2001 年经人介绍和妻子结婚,育有1 名子女。广西鹿寨县有毒品走私活动,罗某于2003 年一次好奇染上了毒瘾,其妻劝其戒毒,罗某于2003 年底一人到广东打工,主要是想脱离不良环境远离毒品。在服装厂工作了3 年,其间认识了另一女子并同居,2006 年底回老家离婚,打算和女友结婚,回广东后女友改变了主意不仅不结婚,而且也不愿继续交往,一气之下将女友砍成重伤,自己也进了监狱。该犯刑期较长,入监后不久其妻抛下离婚书出走,小孩留给了年迈的父母照看。

(三)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及社会功能

求助者衣着整洁,举止拘谨,眼神迷离,精神萎靡,神情略显紧张不安。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重病,家庭无精神病遗传史。基本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劳动,和同改能够进行必要的交往。

(四)心理测验结果

S C L -90 测试结果显示,躯体化1.9,强迫症状2.0、人际关系敏感1.8、抑郁2.9,焦虑2.4、其他2.4,可以看出,求助者抑郁因子分最高,其次是焦虑因子、其他因子以及强迫症状。SAS 测试结果显示,SAS 标准分为58 分,提示有焦虑症状。S D S 测试结果显示,S D S 标准分为69 分,提示抑郁症状明

显。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心情低落,失眠,发噩梦,头痛,吃饭也没胃口。

个人陈述:到监狱服刑已经快两年了,我差不多每两个月就写一封信给前女友,希望得到对方的原谅,但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估计她是不肯原谅我了,这也是我罪有应得。3 个月前我获得了减刑,我把消息写信告诉家里和前女友,可是我一直等不到他们任何一方的回音。这是我第一次给家里写信,我担心家里,我想父母可能很恨我,也不认我这个儿子了。我恨我自己,我太不孝顺了,我觉得活得没意思,开始失眠,发噩梦,经常头痛,全身没力气,什么都不想做,所以前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该求助者精神较差,憔悴;身材中等,消瘦,囚服整洁,意识清楚;行为举止正常,无明显的生理缺陷;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均较强,掩饰性不高,基本配合较好。求助者所在监区的警察在其心理咨询申请表中写道:罗某获减刑后心事重重,近三个月以来沉默少言,睡眠差,对周围的事情反应淡漠,目前尚能适应学习和劳动;罗某爱好写歌,喜欢音乐。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评估

求助者因未收到回信导致近期情绪低落,并影响改造和睡眠,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求助者是在客观存在的事件刺激下导致主观上的情绪紊乱,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且对症状及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有很好的自知和理解并主动求治,因此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按照郭念锋正常与异常心理“三原则”判断,属于正常心理变化。

(二)诊断与诊断依据

诊断:严重心理问题(抑郁情绪)。

诊断依据:(1)是由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性刺激引起,求助者有自知力,主动求医。(2)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但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维持基本正常的生活、学习、劳动。(3)病程在三个月以上,半年以下。(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

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5)心理测验结果提示,求助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伴有轻度焦虑。

五、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与罗某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咨询目标

近期与具体目标:改变求助者错误的认知方式,降低抑郁、焦虑程度,改善求助者饮食、睡眠状况,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适应监狱改造环境。

长远及终极目标:通过以上具体目标的实现与整合,构建其社会支持系统,最终实现心理健康发展,学会自我心理调控,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

(二)主要咨询方法与原理

1、方法的选择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收不到父母回信,自认为被父母抛弃,产生强烈的自责、失落、悲观、抑郁情绪,心理问题根源于错误的认知与自动化思维,在咨询实践中选择了针对性较强的认知疗法,运用了演示、语义分析、行为矫正等技术。

2、原理

贝克与雷米的认知疗法(C T)是一种强调识别和改变消极想法与适应不良信念的领悟疗法。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他的理论假设是:(1)通过内省可以触及人们的内部信息;(2)求助者的信念带有高度的个人意义;(3)这些意义可以被求助者发现而不是被咨询师所传授或解释。A. 贝克与CT 的基本理论认为,要想理解一个具体的情绪体验或困扰的实质,就必须关注个体对不良事件反应的认知内容或一系列想法,其目标是改变求助者的思维方式,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情绪困扰的实质正是源于他不正确的认知即图式,并因此产生了抑郁情绪和行为,咨询的重点在于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避免不良循环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