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64篇背诵篇目内容解析及译文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带翻译)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带翻译)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可能有微调,请以当年高考大纲为准!!)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1.《论语》十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翻译.)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翻译.)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据2015年最新考纲完全收录)第一部分高中十四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64篇背诵篇目内容、解析、译文

64篇背诵篇目内容、解析、译文

高考语文必背64篇(1)1.孔子语录《论语》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勾画重点诗句)

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勾画重点诗句)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第一部分高中十四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语文高考备考: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4篇),快收藏吧!

语文高考备考: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4篇),快收藏吧!

语文高考备考: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4篇)2016高考使用全国卷后古诗文默写范围增至64篇,但是具体是哪64篇可能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还不清楚,下面三好网把全国卷往年考纲中要求背诵的64篇列举出来,供大家复习、备考。

说明:由于内容多,校对量巨大,如有出入请以最新考纲和课本内容为准。

高中诗词9篇1.《氓》《诗经》(必修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登高》杜甫(必修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锦瑟》李商隐(必修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蜀道难》李白(必修3)噫吁口戯,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4篇),快收藏吧!

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4篇),快收藏吧!

全国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4篇),快收藏吧!2016高考使用全国卷后古诗文默写范围增至64篇,但是具体是哪64篇可能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还不清楚,下面我把全国卷往年考纲中要求背诵的64篇列举出来,供大家复习、备考。

说明:由于内容多,校对量巨大,如有出入请以最新考纲和课本内容为准。

高中诗词9篇1.《氓》《诗经》(必修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登高》杜甫(必修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锦瑟》李商隐(必修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蜀道难》李白(必修3)噫吁口戯,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高中14篇】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高中64篇背诵古诗文(上)(超详细附注及赏析,复习必备!

高中64篇背诵古诗文(上)(超详细附注及赏析,复习必备!

高中64篇背诵古诗文(上)(超详细附注及赏析,复习必备!一、高中必背诗文14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⑧。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⑪。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⑫。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⑬。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⑮。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⑰。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⑱。

【注】①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已:停止。

②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③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通“煣”,使弯曲。

规:圆规。

④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晒干。

复:再。

挺:直。

⑤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⑥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⑦“君子博学”一句: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检查、省察。

参:验,检查。

一说,通“叁”,多次。

省:省察。

⑧须臾:片刻,一会儿。

跂:提起脚后跟。

博见:见得广。

⑨见者远:意思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⑩假:借助,利用。

舆:车。

利足:脚走得快。

致:到达。

⑪能水:善于游水。

水:用作动词,指游泳。

绝:横渡。

⑫生:通“性”,资质,禀赋。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⑬“积善成德”三句: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高考语文64篇原文、翻译、情景默写

高考语文64篇原文、翻译、情景默写

高考语文64篇原文、翻译、情景默写第一部分初中背诵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新课标卷语文高考必背诗词+译文

新课标卷语文高考必背诗词+译文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初高中古诗词、文言文,含重点词语解释及译文)一、高中必背14篇高中古诗词9篇1、《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买)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就)我谋。

送子(你)涉(渡过)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拖延)期,子无良媒。

将(请、愿)子无(不要)怒,秋以为期。

乘(登上)彼(那)垝(毁坏、倒塌)垣(墙),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泪)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既见复关,载(动词词头,无义)笑载言。

尔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裂纹推断祸福)尔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无咎(灾祸)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财物,指嫁妆)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于(通“吁”)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脱身)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往、到)尔,三岁(多年)食贫(食物贫乏)。

淇水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车帷裳(车两旁的布幔)。

女也不爽(过错),士贰(不专一,有二心)其行(行为)。

士也罔(无)极(标准),二三(有时二,有时三,感情不专一)其德(品德、德行)。

三岁为妇,靡(没有、无)室劳矣;夙兴(早起)夜寐(晚睡),靡有朝(一日)矣。

言(助词,无实义)既遂(顺心、满足)矣,至于暴(凶恶)矣。

兄弟不知,咥(笑)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身)自悼(伤心)矣。

及(同)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低湿的地方)则有泮(通“畔”,边岸)。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代指少年时代)之宴(快乐),言笑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不思其反(违反,指违背誓言)。

反是(这)不思(念),亦已(了结、终止)焉哉!2、《离骚》屈原长太息(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爱慕、崇尚)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废弃)。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重复、再三)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高考必背古诗文带注释带译文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带注释带译文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带注释带译文64篇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位居住在简陋房子里的主人,他认为名山不在于高度,有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度,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他的房子虽然简陋,但他的品德高尚,因此名声远播。

房子里长满了绿苔,青草从帘子里映入,这里拜访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没有浅薄的人。

他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这就像南阳XXX的草庐和西蜀XXX的亭子一样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XXX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一个小潭的景色和氛围。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潭水、植物和鱼儿,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作者还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文章开篇,作者描写了自己听到XXX时的心情,用“如鸣佩环”来形容水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愉悦。

接着,作者详细地描绘了潭中的景象,包括石底、岛屿、植物和鱼儿等。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想象出一个清幽而美丽的小潭。

在描写鱼儿时,作者使用了比喻手法,将鱼儿比作“空游无所依”,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的自由和轻盈。

同时,作者还用“日光下澈,XXX上”来描绘阳光照射在水底时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潭水的清澈和透明。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用“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形容潭上的氛围,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虽然这个小潭美丽,但由于其境过高,不适合长久居住。

作者因此将其记在心中,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整篇文章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小潭之中。

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望向石潭西南方向,溪流如同北斗七星般曲折,又像蛇一般蜿蜒,时隐时现。

两岸形状参差不齐,像犬牙一样,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四周被竹林和树木包围,寂静无人,这种氛围让人感到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充满忧伤的气息。

由于环境过于凄清,无法久留,只好记录下这番景致后离开。

高考64必背篇目古诗文翻译及赏析

高考64必背篇目古诗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词语解释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壑:山谷。

7.尤:格外。

特别。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而:表承接。

14.酿泉:泉水名。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然:......的样子。

18.临:靠近。

19.于:在。

20.作:建造。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4.曰:叫做。

25.辄:就。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得:领会。

28.寓:寄托。

29.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30.乎:在乎。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开:消散,散开。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34.暝:昏暗。

35.晦:阴暗。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37.芳:香花。

38.发:开放。

39.佳木:好的树木40.秀:植物开花、结实。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46.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提携:小孩子。

48.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49.渔:捕鱼。

50.酿泉:名作状,用泉水。

51.洌:清醇。

52.山肴:野味。

53.野蔌:野菜。

蔌,菜蔬。

54.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55.陈:摆列。

56.酣:尽情地喝酒。

57.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58.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5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高考64篇原文及翻译

高考64篇原文及翻译

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75篇全文1.《论语》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大纲整理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大纲整理版)

1.《论语》十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2.《鱼我所欲也》 (孟子)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必背64篇(1)1.孔子语录《论语》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第二则:为人处事(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

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意思是:真诚、诚实(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诚信传:老师传授的知识第三则: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

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

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

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温故知新(成语):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解释】: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第四则: 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

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2、诲女知之乎!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3、诲女知之乎!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4、诲,女知之乎?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5、诲女,知之乎?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6、诲女知之乎!(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

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贤:德才兼备的人焉:句末语气词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修身做人(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词语解释: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刚强,勇毅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已:结束第九则:修身做人(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然后(古今词):然,后。

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

然,这样。

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

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

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