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感官数学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标题:蒙氏感官全套教案引言:蒙台梭利教育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方法,其中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感官教育,儿童可以通过触、视、听、嗅、味等感官的刺激,提高感知能力和专注力,培养细致观察和分辨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蒙氏感官全套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在实施感官教育时更加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教学。

教案一:触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触觉刺激,培养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和手部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毛、木质、金属等,并进行比较。

b. 引导儿童辨别物品的质地,如粗糙、光滑、冷热等,并感受到每种质地的不同特点。

c. 引导儿童进行触觉盲盒游戏,通过触摸不透明的盒子,猜测盒子中物品的质地。

3. 教学方法:a. 实物演示:教师用手演示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儿童观察和模仿。

b. 互动游戏:小组合作进行触觉盲盒游戏,鼓励儿童分享和交流触感体验。

4. 教学评估:观察儿童在触碰不同材质时的表现和互动,评估其触觉感知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二:视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视觉刺激,培养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品,如红色圆球、蓝色方块等,并进行分类。

b. 引导儿童进行视觉追踪游戏,在一定距离内追踪移动的物体,培养眼部协调能力。

c. 引导儿童进行拼图游戏,通过将各种形状的拼图拼接在一起,锻炼形状识别和空间认知能力。

3. 教学方法:a. 视觉展示:使用丰富多样的视觉材料,如图片、玩具等,引起儿童的观看兴趣。

b. 操作实践:让儿童亲自进行视觉追踪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4. 教学评估:观察儿童在观察和分类物品时的表现和准确性,评估其视觉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三:听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听觉刺激,培养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听辨不同音调的声音,如高音、低音、长音、短音等,并进行比较。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育法系列教材中“感官教育与数学基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触觉板、立体插片、彩色圆柱体、数量概念的认识与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操作蒙氏教具,培养其感官的敏感度和精细动作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数量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触觉板、立体插片、彩色圆柱体等教具的操作与感官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立体插片、彩色圆柱体、数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数量卡片、操作纸张、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数量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触觉板为例,讲解如何通过触摸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感官敏感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操作立体插片,进行感官训练。

4.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数量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5. 操作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彩色圆柱体,进行数量排序和比较。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板:培养学生的触觉敏感度。

2. 立体插片: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彩色圆柱体:数量排序与比较,提高数学逻辑思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数量卡片,进行家庭作业布置。

答案:略。

2. 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数量关系,并与家人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使学生感官得到锻炼,数量概念得到加强。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造性地运用蒙氏教具,培养其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数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具操作和情景设置,帮助学生建立数量关系。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教案标题: 蒙特梭利教育的感官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蒙特梭利教育中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感官觉知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专注力和细致观察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蒙特梭利教具:感官训练材料,如触觉盒、闻盒、视觉盒等。

2. 音乐、图画和其他感官刺激材料。

3. 工作区域和学习环境的布置。

4. 学生个人感官记录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感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关于感官的有趣事实。

感官训练活动:1. 触觉训练:a. 使用触觉盒,让学生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表面来感知和区分它们。

b.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描述其质地和温度。

c. 鼓励学生触摸自己的脸部、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以提高触觉敏感度。

2. 听觉训练:a. 播放不同音乐和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并尝试辨认出不同的声音来源。

b. 利用闻盒,让学生通过嗅闻不同的气味来训练嗅觉。

3. 视觉训练:a. 使用视觉盒,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

b.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细节和变化。

4. 味觉训练:a. 利用食物和饮料,让学生品尝不同的味道,并描述它们的味道特征。

感官整合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感官觉知游戏,例如“盲人找路”游戏,通过听觉和触觉来导航。

2. 利用图画、音乐和其他感官刺激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例如绘画、音乐创作等。

总结和评估: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感官训练和整合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

2. 与学生一起回顾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感官发展。

3. 评估学生对感官训练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学生的感官觉知能力来进行评估。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感官训练,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表情、品尝新食物等。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蒙台梭利数学教案主题: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引导年龄适宜:3-6岁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技能。

2. 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精细动作控制。

教学材料:1. 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如数数棒、数字牌、珠串等。

2. 彩色纸和彩色铅笔。

3. 图形卡片和图形拼盘。

活动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数数棒和数字牌,激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触摸并尝试用棒拼出数字。

2. 引导学生用数数棒数数,逐渐引导他们理解概念。

介绍0-9的数字牌,并教会学生用数字牌拼出相应的数量。

活动一:数数和排序1. 给每个学生一定数量的数数棒,并要求他们用棒数数。

2. 引导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数数棒,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3.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观察排列的变化并进行讨论。

活动二:数字和数量的匹配1. 准备一组数字牌,从0到9。

2. 随机将数字牌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用相同数量的数数棒拼出对应的数目。

3. 学生完成后,对答案进行检查,并进行讨论。

如有错误,帮助学生进行修正。

活动三:图形拼盘1. 准备一组图形卡片和图形拼盘。

2. 随机选择一个图形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用图形拼板拼出相同的图形。

3. 学生完成后,对答案进行检查,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发现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结束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复习数字和图形的概念。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概念,如数数家里的物品或观察周围的图形。

3. 提供一些数学游戏或拼图给学生继续练习数学技能。

注意事项:1.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提供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任务。

2.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分享观察和发现。

3. 尽量提供具体的实物和可视化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4. 活动时间和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能力进行调整。

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教育25项教学活动教案

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教育25项教学活动教案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2.基本操作: 1)将色板Ⅲ取出轻轻放在毯上。 2)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颜色从盒子中取出(每色只能选一种)教师引导幼儿 把取出的色板按从明到暗的顺序排列。 3)取出最明最暗两种颜色进行普通名称练习:三阶段教学法。 4)鼓幼儿自己再操作一组。 变化与延伸:1)序列的延伸—变换方式的序列延伸
3)引导幼儿取第二盒色板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配对练习(按颜色配对)
1)取来第二盒板置于毯上。
2)取红、黄、蓝三种色板,请幼儿说出名称。
3)请幼儿独立为三种颜色进行配对:色板配对,色板字卡配对。
4)取橙色、紫色、绿色色板各 1 枚,请幼儿配对,提示方法同色板 I。
5)再依次取出粉红色、棕色、灰色、黑色、白色一一配对。
适用年龄:3~6 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第 9 页 共 37 页
间接目的:为颜色的对比及组合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将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引导幼儿取色板 I 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按颜色配对) ①示范拿色板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拿住色板的一头或拿两端以免褪色。 ②色板配对:教师先取红色色板置于地毯左上方,让幼儿从色板盒里将和红 板一样颜色的取出来,放在红板旁边。 ③序列名称练习:参照粉红塔、棕色梯,关键字“红色”“蓝色”“黄色” ④引导幼儿周围环境中找出和色板颜色的物品。 变化与延伸:变换方式排列 错误订正:依视觉进行订正 兴趣点:鲜艳的颜色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2.序列延伸-戴眼罩练习 3.序列延伸-归位练习 错误订正: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塔块用视觉订正 2.边与角的对齐用视觉订正, 兴趣点: 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注意事项 :1.取大块棕色梯时,注意拿的方法。 2.变化方式的序列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蒙台梭利数理课教案

蒙台梭利数理课教案

蒙台梭利数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和数量概念•让学生通过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不同数量的物品。

•引导学生逐渐理解“0”、“1”、“2”等数字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于集合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数量比较和排序•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

•引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进行排序的活动。

3. 加法和减法概念•培养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概念的理解。

•通过使用教具和数字卡片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4. 分数和小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使用教具或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和互相讨论,促进合作学习。

3.小组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对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数字和数量概念•展示一种物品,例如小球,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的方式感受不同数量的小球。

•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不同数量的小球,例如“0”个、“1”个、“2”个等。

•利用教具,如数数竹子,让学生进行数数的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数量的概念。

2. 数量比较和排序•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数量的物品,让他们逐个比较并排列出来。

•引导学生发现排序的规律,如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自己准备物品并进行排序的练习。

3. 加法和减法概念•使用教具,如算盘或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

•让学生理解加法是合并数量,减法是分离数量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如购物物品的计算,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

4. 分数和小数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分数和小数的应用,如食谱中的分数、体重测量中的小数等。

•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或小组活动,让他们自己创造和计算分数和小数的问题。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粉红塔,培养视觉和触觉的敏感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大小、高低、粗细等基本比较概念。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粉红塔:让学生观察粉红塔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 触摸粉红塔:让学生触摸粉红塔,感受其质地和重量。

3. 比较大小:让学生将粉红塔与其他颜色塔进行大小比较。

4. 比较高矮:让学生将粉红塔放置在不同高度,比较高矮。

5. 比较粗细: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粉红塔的粗细。

三、教学准备:1. 粉红塔一套。

2. 其他颜色塔若干套。

3. 比较表格。

4. 记录笔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学生观察粉红塔,引导学生说出粉红塔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 触摸感受:让学生轮流触摸粉红塔,感受其质地和重量。

3. 比较大小:将粉红塔与其他颜色塔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4. 比较高矮:让学生将粉红塔放置在不同高度,比较高矮。

5. 比较粗细: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粉红塔的粗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描述粉红塔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进行大小、高矮、粗细的比较。

3. 观察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是否积极合作、交流。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粉红塔的特点,并尝试创作一个关于粉红塔的故事。

2. 让学生尝试用粉红塔和其他颜色塔搭建不同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看是否有类似粉红塔的物品,并描述其特点。

2. 让学生尝试与家人一起进行大小、高矮、粗细的比较游戏。

八、教学反馈:1.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回家后的发现和游戏经历。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后续的课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颜色塔,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探索。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育法》第四章,详细内容涉及感官教育与数学预备。

主要包括触觉板、颜色板、形状插板等教具的操作,以及数字与数量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官教具,提高触觉、视觉的辨识能力,培养感官敏感期的发展。

2. 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专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感官教具的准确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和专注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触觉板、颜色板、形状插板等感官教具。

2. 数字卡片、数量珠子等数学教具。

3. 画纸、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触觉板,引导学生触摸并描述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颜色板、形状插板的操作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和数量珠子,讲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感官教具,进行触觉、视觉辨识练习。

学生进行数字与数量的对应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教具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教师点评。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感官教育与数学预备触觉板、颜色板、形状插板数字与数量对应2. 教学目标提高触觉、视觉辨识能力理解数字与数量关系培养观察力、专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作业实践操作家长协助孩子操作触觉板、颜色板等教具,记录孩子的感受和操作过程。

家长与孩子进行数字与数量的对应游戏,拍照记录。

2. 答案:根据学生的操作记录和照片,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共同探索更多感官教育与数学预备的学习方法。

(完整版)蒙特梭利数学教案(全)

(完整版)蒙特梭利数学教案(全)

(完整版)蒙特梭利数学教案(全)蒙特梭利数学教案数理教案Montessori感觉教育中的三种基本的操作是:1、配对(成对的配对)2、序列(排成顺序或阶段)3、分类(区别各种类)这些操作可协助孩子对数学的逻辑思考,(给孩子自由性)即从反复的感觉器官刺激中,培养孩子了解数量概念时必须具备的逻辑思考能力。

所谓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法)就是:1、第一阶段——名称与实物的一致辞(名称与量物一致)“这是1。

”2、第二阶段——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找出配合名称的量物)“那个是1?”。

3、第三阶段——记忆名称与实物(记忆名称与量物)“这是多少?”。

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特色a、以感觉教育作为算术教育的基础。

b、由数量计算着手。

c、重视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

d、采用塞根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

e、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统一字体。

f、重视零的概念与十进法的演算。

g、一般将合成、分解的打打操作基准确定“10”。

h、“错误的订正”项目在算术教育中,以“验算”或“订正表(板)”的形式,来表示提示的功能。

i、在操作算术教具时,先掌握基本概念再朝[统合]的方向进行。

j、操作蒙台梭利教具遵循一定的流程。

数学的教材.教科概念图〃使用串珠的平方〃立方日常生活练习教学直接目的:进行数学学习前的认知和数理思维的基础练习,感知数理概念,养成利用一切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幼儿对事物的概念最大清晰化,引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独立的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反复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感官基础教育2、数前教育:序列、分类、对应、组合与分解3、数概念练习:10以内数与量的认识,几何图形4、 10的合成5、百、千以内的数与量的认识6、运算7、平方、立方8、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课堂流程(60分钟)1、走线(帮助幼儿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养成上课的学习习惯),问好,同教师搬取工作桌,在桌边坐好,与教师同侧(5分钟)2、教师出示上次课的主教具,请幼儿逐个进行主操作和延伸操作的练习,复习上次课内容。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色板一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色板一
2.教师请幼儿到工子底部,放置工作毯上。
3.请幼儿坐到自己非惯用手一边。
4.教师微笑看幼儿示意要开始展示了,教师将色板一块一块从色板盒中取出散放至自己前面的工作毯上。教师将色板盒放在靠近惯用手一侧的上方,将盖子盖上。
5.教师惯用手食指和中指做寻找的动作,找到一块红色的色板,将色板放至幼儿前面的工作毯上,继续寻找到另一块红色的色板,将两块红色色板并排放在一起。
6.同样找到两块黄色的色板并排放在红色下方,找到两块蓝色的色板放至黄色色板下方。
7.教师露出成功的喜悦。
8.教师将色板打散放至惯用手一侧的地毯上。
9.教师思考:“我是收起来呢?还是再做一次?”如果再做一次,重复4-8步骤。如果收起来,教师将工作放回,将工作毯收回。
10.结束语:“今天我为你展示了色板1的其中一种操作方法,以后你也可以自己做了!”
材料变化
可以变化色板排列的形式
方法延伸
1.用三阶段导入颜色相关的语言:红色、黄色、蓝色
2.在教室里找和色板颜色一样的物品
3.色板二
正确指引
视觉控制,配对色板颜色不一样
兴趣点
找到配对那片的喜悦
注意事项
1.找色板的动作慢
2.需要先散放色板
作品建议
美工区:三原色变变变
用滴管取三原色的颜料分别滴在吸收性强的纸上三个点,会发生彼此渗透,色彩发生变化的现象
班级名称
年龄 3-4
教师
日期
区域活动(区域)前数学-感官
活动名称
色板一
直接目的
视觉分辨颜色的不同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独立性、自信心
2.艺术领域的预备,培养幼儿色彩美感
活动准备
前经验预备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插座圆柱体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插座圆柱体
展示过程
1.邀请幼儿一起工作,教师说:“今天我要为你展示带插座圆柱体的工作。”准备工作毯。
2.教师请幼儿到插座圆柱体架旁边,说“这是带插座圆柱体的工作”向幼儿示范如何双手取放带插座圆柱体,选带插座圆柱体1,两手托住插座两端(最粗的在左边),放置在工作毯上。
3.请幼儿坐到自己非惯用手一边。
4.教师微笑看幼儿,示意要开始展示了,教பைடு நூலகம்惯用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住左边第一个,放在插座前随意位置,再按从左到右拿出每一个圆柱体,在插座前散放一排。
材料变化
1.加眼罩,蒙眼睛做带插座圆柱体
2.多组带插座圆柱体同时做(2组圆柱体插座呈八字形,散放圆柱体;三个插座呈三角形,四个插座呈正方形,圆柱体放中间)
3.将四组带插座圆柱体中的圆柱拿出来,将相同圆柱体放在一起
方法延伸
1.三阶段教学法认识“粗,细,宽,窄,大,小,高,矮”及使用每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班级名称年龄34教师日期区域活动区域前数学感官活动名称带插座圆柱体粗细高度不变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粗细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发展手部小肌肉的能力活动准备前经验预备搬运抓握三指捏材料构成带插座圆柱体1粗到细高度不变展示过程教师请幼儿到插座圆柱体架旁边说这是带插座圆柱体的工作向幼儿示范如何双手取放带插座圆柱体选带插座圆柱体1两手托住插座两端最粗的在左边放置在工作毯上
2.和彩色圆柱体结合
正确指引
教具材料形状的本身,每一个圆柱体都只有唯一一个与它粗细一致的洞
兴趣点
1.每个圆柱体有相应的圆穴
2.每组圆柱体中最细的,最窄的,最小的和最矮的圆柱体
注意事项
1.四组带插座圆柱体有难易程度的顺序(粗细,宽窄,大小,高矮)
2.做好环境准备的工作,检查投放在教室中的教具材料是完整可用的

幼教知识-5篇蒙特梭利数学教案

幼教知识-5篇蒙特梭利数学教案

5篇蒙特梭利数学教案课程名称:几何立体组(三棱锥,四棱锥,圆锥)活动准备:几何立体组三棱锥,四棱锥,圆锥活动目的:直接:认识三棱锥,四棱锥,圆锥间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视觉敏感性。

活动过程:(1)铺好工作毯,将教具取来,教师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几何立体组。

”(2)教师展示教具:将三棱锥放在自己面前,将每个面都摸一遍,命名“这是三棱锥。

”请幼儿传着摸一遍。

依次进行四棱锥,圆锥体的命名。

在命名圆锥体的时候,要放在工作毯上滚动圈,并提示圆锥是可以绕着一个点转动的。

3)用三阶段名称教学法进行巩固练习。

可以根幼儿的掌握程度,进行蒙眼的辨认练习。

(4)反复操作后将教具归位。

课程名:数字与筹码活动准备:数字与筹码活动目的:直接:学会点数,能做到10以内数与量的一一对应。

间接:培养一一对应的概念,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活动过程:1.铺好工作毯,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教具。

2.在盒中取出数卡1~10散放在工作毯上,请幼儿按数字顺序分别取给教师。

数卡排列好后老师以右手食指点读写有1的数卡并请幼儿回答:“这是数字几?应该取几个筹码放在它下面?”之后将1个筹码取出放在左手手心,再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说:“这是1个筹码。

”,然后放在数卡1正下方。

3.以此方法请幼儿取和2一样的筹码。

老师将幼儿取出的筹码一一点数并放在左手掌垒起来,接着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握住说:“这是2”,然后在数卡2下方分开排放,横向对齐,中间约留有一指宽的间距离。

4.以同样的方法做筹码与数卡3相对应的排列。

排第3个筹码时要另起一排并放在上排两个筹码的下方,与上排左边的筹码垂直对齐。

5.请幼儿按以上方法做余下的筹码与数卡间的对应排列6.反复练习后将教具按照从1到10的顺序收起来,仍然要一一点数的收。

课程名称:认识曲线图形及嵌入活动准备:几何嵌板橱不规则图形屉活动目的:认识曲线图形活动过程:(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蒙氏数学的优秀教案 3篇

蒙氏数学的优秀教案 3篇

蒙氏数学的优秀教案8【活动构思】“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

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

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

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1、托盘;2、邮票箱教具;3、彩笔、题目卡;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

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

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

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能力;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1.数的名称和符号;2.数的大小比较;3.数的分类。

2. 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3. 数的组合1.数的组合方法;2.数的组合应用。

4. 数的分解1.数的分解方法;2.数的分解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幼儿了解数的概念、运算、组合和分解等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数的概念、运算、组合和分解等基本知识。

3.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的概念、运算、组合和分解等基本知识。

四、教学步骤1. 数的概念1.教师介绍数的名称和符号;2.教师演示数的大小比较;3.教师让幼儿分类数。

2. 数的运算1.教师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教师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教师让幼儿应用加法和减法。

3. 数的组合1.教师介绍数的组合方法;2.教师演示数的组合应用;3.教师让幼儿应用数的组合。

4. 数的分解1.教师介绍数的分解方法;2.教师演示数的分解应用;3.教师让幼儿应用数的分解。

五、教学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数的概念、运算、组合和分解等基本知识。

2. 教学过程评价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了解教师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

3. 教学材料评价通过评价教学材料的质量,了解教材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建议1.加强幼儿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3.选用优质的教学材料,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4.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大班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大班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2.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二、教学准备1.数学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珠算盘等2.数学练习册和绘图纸3.教学笔记和参考书籍三、教学内容1. 数字认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卡片熟悉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制作数字卡片的相同数量的副本,让学生进行数字排序和配对游戏。

•使用计数棒和珠算盘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尝试用计数棒和珠算盘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数字运算•概念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制作加法和减法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规则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数学运算,例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3. 几何形状认知•通过观察和比较,教授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制作几何形状的拼图和拼图卡片,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培养几何形状的辨识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日常物体的几何形状特征,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4. 数据统计•让学生观察和收集一些简单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姓名、喜欢的水果等。

•教授简单的统计方法,如制作柱状图和饼图。

•让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1.数字认知活动(2课时)–观察数字卡片–数字排序和配对游戏–计数棒和珠算盘实践2.数字运算活动(3课时)–概念讲解和符号理解–加法和减法练习题–实践应用问题解决3.几何形状认知活动(2课时)–几何形状讲解和比较–几何形状的拼图游戏–观察和描述日常物体的几何形状4.数据统计活动(2课时)–数据的收集和观察–统计方法的讲解–数据统计分析练习五、教学评估1.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进行数学游戏和问题解决,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个人评估: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数学题目或观察实践活动,并进行评分和点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对数字、运算、几何形状和数据统计方面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是通过感官体验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提出了一系列感官教具,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帮助儿童发展感官,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同时,本教案还旨在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儿童将能够:1. 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掌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认识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描述它们。

3. 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视觉感官教具:颜色板、颜色环、颜色棒、颜色塔、颜色盒、几何图形盘、几何图形锁、几何图形板、几何图形塔等。

2. 触觉感官教具:触觉板、触觉球、触觉袋、触觉棒、触觉盒等。

3. 听觉感官教具:声音盒、语音材料、音乐教具等。

4. 嗅觉感官教具:嗅觉瓶、嗅觉袋等。

5. 味觉感官教具:味觉杯、味觉盒等。

三、教学过程1. 视觉感官教具(1) 颜色板颜色板是一种用来教授颜色的教具。

它由一系列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的颜色,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描述它们。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儿童观察颜色板上的不同颜色,并让他们尝试命名和描述每一种颜色。

教师还可以让儿童将颜色板上的颜色与其他颜色教具进行比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颜色的概念。

(2) 几何图形盘几何图形盘是一种用来教授几何图形的教具。

它由一系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组成,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描述它们。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儿童观察几何图形盘上的不同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尝试命名和描述每一种几何图形。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1.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拓展延伸:
a.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了解蒙氏教育的方法和特点。
b.组织学生参观蒙氏教育特色学校,深入了解蒙氏教育的实践应用。
c.开展课外活动,如户外感官探索、数学游戏等,提高学生对感官教育和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语调亲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强调重点内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突出重要性。
二、时间分配
1.导入环节:5分钟,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感官教具和数学教具的操作方法。
3.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关键步骤。
4.时间安排方面: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紧凑,提高课堂效率。
5.课堂提问方面:关注提问的艺术,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6.教学反思方面:课后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是蒙氏教育的关键,准备充分且适合的教具至关重要。以下为详细说明:
1.感官教具:确保教具的材质、颜色、形状等符合蒙氏教育标准,且数量充足,可供学生自主操作。
2.数学教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教具,如数字棒、邮票游戏等,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实践情景引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境引起学生对感官教育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例题讲解:针对每个感官教具和数学教具,详细讲解操作方法和概念理解,让学生在跟随操作中掌握要领。
3.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蒙台梭利中班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中班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在蒙台梭利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

通过丰富的数学教材与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与数量:介绍1-10的数字,通过触觉教具(如数字牌、数字棒等),让孩子们认识和比较不同数字的数量。

2. 数字的序列:通过使用数槽教具(如数槽棒),引导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和数列。

3. 数字的形状和符号:通过触摸数字印刷板等教具,让孩子们认识数字的形状和符号,在游戏中练习写数字。

4. 数字的数量和概念:通过使用数量教具(如珠算材料),让孩子们进行数量的概念理解和数量的对比。

5. 加法与减法: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拼图等教具,培养孩子们的加法和减法概念,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6. 图形与几何:通过感官教具(如几何板、几何拼图等),引导孩子们认识和触摸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图形认知能力。

三、教学步骤1. 数字与数量- 引导孩子们认识1-10的数字,并通过触觉教具(如数字牌、数字棒等)让他们体验不同数字的数量差异。

- 进行数字比较游戏,让孩子们用触觉教具比较数字的大小。

- 进行数字顺序的游戏,通过数槽教具(如数槽棒)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和数列。

2. 数字的形状和符号- 通过触摸数字印刷板等教具,让孩子们认识数字的形状和符号。

- 进行写数字的练习,用手指或写字工具模仿教师写数字。

3. 数字的数量和概念- 引导孩子们进行数量的对比,使用数量教具(如珠算材料)进行数量的概念理解。

- 进行数量比较的游戏,让孩子们比较不同数量的教具。

4. 加法与减法- 引导孩子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游戏,使用数学拼图等教具进行数学运算练习。

5. 图形与几何- 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使用感官教具(如几何板、几何拼图等)进行图形的触摸和认知。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教案标题: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蒙特梭利感官区的概念和目的。

2. 掌握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设计和实施适合蒙特梭利感官区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1. 蒙特梭利感官区的介绍和意义。

2. 感官区的材料和活动。

3.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设计和实施感官区教学活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蒙特梭利感官区的概念和意义,解释感官区对儿童感官发展的重要性。

主体:2. 介绍感官区的材料和活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的教具。

3. 解释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自主选择、逐步难度增加、注意力集中等。

4. 展示感官区教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教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教学环境的准备等。

实践:5. 学生分组,设计并实施一个感官区教学活动。

6. 学生观察和记录其他组的教学活动,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7. 总结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的重点和要点。

8.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教学评估:9.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10.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评估他们对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具和材料。

2. 视频或图片展示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实际案例。

3. 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感官区教学活动,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姓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理教案Montessori感觉教育中的三种基本的操作是:1、配对(成对的配对)2、序列(排成顺序或阶段)3、分类(区别各种类)这些操作可协助孩子对数学的逻辑思考,(给孩子自由性)即从反复的感觉器官刺激中,培养孩子了解数量概念时必须具备的逻辑思考能力。

所谓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法)就是:1、第一阶段——名称与实物的一致辞(名称与量物一致)“这是1。

”2、第二阶段——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找出配合名称的量物)“那个是1?”。

3、第三阶段——记忆名称与实物(记忆名称与量物)“这是多少?”。

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特色a、以感觉教育作为算术教育的基础。

b、由数量计算着手。

c、重视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

d、采用塞根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

e、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统一字体。

f、重视零的概念与十进法的演算。

g、一般将合成、分解的打打操作基准确定“10”。

h、“错误的订正”项目在算术教育中,以“验算”或“订正表(板)”的形式,来表示提示的功能。

i、在操作算术教具时,先掌握基本概念再朝[统合]的方向进行。

j、操作蒙台梭利教具遵循一定的流程。

数学的教材.教科概念图·订正板·乘法组·点的游戏·除法组·邮票游戏·接龙游戏量(串珠)·塞根板ⅠⅡ·使用彩色串珠棒的计算十进法(Ⅰ)(1,10,100,1000)数字卡片·100串珠练量与数字卡片·1000串珠练·数字与筹码(奇数、偶数)·0的概念(0的游戏)·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砂数字板·数棒·数字板教学直接目的:进行数学学习前的认知和数理思维的基础练习,感知数理概念,养成利用一切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幼儿对事物的概念最大清晰化,引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独立的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反复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感官基础教育2、数前教育:序列、分类、对应、组合与分解3、数概念练习:10以内数与量的认识,几何图形4、10的合成5、百、千以内的数与量的认识6、运算7、平方、立方8、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课堂流程(60分钟)1、走线(帮助幼儿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养成上课的学习习惯),问好,同教师搬取工作桌,在桌边坐好,与教师同侧(5分钟)2、教师出示上次课的主教具,请幼儿逐个进行主操作和延伸操作的练习,复习上次课内容。

(10分钟)(温故而知新,保证幼儿学习的连贯和系统性,使学习稳步前进),收回3、教师出示主教具,介绍主教具名称,操作本次课主教具(5分钟),完成操作后教具不动,请幼儿模仿操作4、幼儿取教具,操作主教具,教师引导(10分钟)(填写幼儿观察进度表)(反复操作练习,加强实践的机会,达到真实的学习效果)5、请幼儿送回教具6、教师介绍延伸练习,幼儿取教具进行学习(15分钟)(教师充分观察幼儿,填写幼儿观察进度表,及时把握幼儿进度和学习阶段,及时进行引导,每一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指导和发挥),收回7、布置作业并引导幼儿完成部分,其余课后完成(5分钟)8、混龄活动,介绍自己,个人展示(家中准备的节目,包括文艺类、手工、技能等,或在大家面前展示教具操作)、体能游戏等(10分钟)(混龄活动加强幼儿独立性和培养开朗性格,感受集体氛围,调动家庭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家长日常陪伴幼儿)每12次课后加一次复习课,复习前12次课内容,请家长参观.复习课不计课时参考书:数学心智开发(简称数)第一课:粉红塔直接目的:进行序列学习的第一步,幼儿在这一教具的学习中,通过视觉,强化大小概念,同时观察和理解由大及小和由小到大的渐变顺序(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间接目的:手眼协调和手腕的控制力注意力的集中和敏锐的观察力学习立方体的概念课前准备:粉红塔,工作桌从托盘中将粉红塔放于桌子右侧操作:(一)、三阶段教学最大的和最小的教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桌的上方,1、命名最大的、最小的;2、请小朋友指认,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最小的;3、请小朋友说出,这个是什么(最大的),那个是什么(最小的)(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搭高粉红塔散放在教师右侧,教师右手示意,在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在每个正方体上面做停顿,示意幼儿是在挑选),然后按大小次序居中堆高,指出形状象塔,强调每一块的颜色和形状、材质是一样的,只有大小变化。

让幼儿清楚看到塔的除掉方法,一个一个取下,散放在右侧。

从最大的开始收回托盘(三)延伸练习:1、对正立方体的两边及夹角,垂直向上积高2、10个立方体呈水平的序列排放3、从倒数第二个正方体开始变换角度90˙,依次向上,引导幼儿从上向下观察其形状特点,教师询问幼儿象什么4、教师没有按照大小顺序垒搭,让幼儿纠正5、(伴随记忆的练习)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间抽出一块,问:“这一块从哪里抽出来的”;6、再从中间抽出另外一块,藏起来,请幼儿找出原来的位置(遵循序列练习中重叠、并列等循序渐进的学习步骤)作业:用粉红色纸做十个大小渐减的正方形。

课堂完成对图样的部分裁剪,课后完成裁剪及大小渐次排序第二课:棕色梯直接目的:进行序列学习,从视觉的辨别感知粗细的变化(即理解二次元的差异),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协调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学习长方体的概念教具准备:棕色梯、工作桌教具分散放置在工作桌右侧操作:1.对教具中最粗的和最细的三阶段教学2.教师示意,右手在每一块教具上停顿,示意每一次在取最粗的一块,并按照从左到右按粗——细的顺序排好。

取一颗珠子从上向下滑落,验证一层比一层矮3.让幼儿从工具架上取下棕色梯操作延伸:1、(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变化)从下到上由粗到细对齐一面依次垒搭2、把棕色梯纵排在地上,幼儿在上面走,感知粗细变化3、做各种排列后可以问像什么?4、通过各种游戏如掂重量来感知粗细不同5、(伴随记忆的练习)抽出一块,请幼儿指出其位置作业:用棕色卡纸做立体的棕色梯第三课粉红塔与棕色梯组合直接目的:将两种教具结合在一起,在幼儿拼搭的过程中,通过造型的变化和颜色的对比,同时做配对和序列的练习,加深对渐变的分析能力教具:粉红塔、棕色梯,工作桌操作:1.先把粉红塔中最大的和棕色梯中最粗的配对2.找出与每一个粉红塔对应的棕色梯一一对应,与粉红塔由大到小由左到右并行排列,引导幼儿观察形状的变化延伸:1、棕色梯与粉红塔对应积高2、用棕色梯的最细的比较排列后的差异3、粉红塔和棕色梯成90度角交错积高作业:(数2册/27页)第四课长棒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练习,感知长度(一次元)的差异,同时为数学的数棒学习做基础间接目的:训练手眼协调发展长度可以进行测量的概念教具:长棒,工作毯(从第5根开始幼儿可双手竖拿)操作:1、对最长的和最短的三阶段教学2、由最长的到最短的排序,最左端对齐3、在地上摆迷宫,摆好后带幼儿走一走迷宫(从最短的开始到最长)4、蛇形(从最长的开始到最短曲折摆)5、光线型先并列平放好,再把每一根挪开一定的角度,成放射的光线延伸:1、把10根长棒按长短顺序排列,最长的一根和第二长的之间用1做衡量,(即用1来作订正)2、请幼儿选出最长棒,放在另一张工作桌上,再选出第2长的棒,与最长棒左端对齐紧贴在一起。

观察其中的差距并找出相应的长棒排在第2长的旁边3、依次排出长棒,并以最长棒为基准依次填满长度的差距4、随意取一根长棒为基准,与较短的另一根做比较并找出适合差异的长棒5、以基准棒二分之一长的长棒进行倍数的练习作业:制作长棒,并按长短顺序并排粘好第五课插座圆柱体B的练习插座圆柱体A 直径一定高度渐减,属一次元的高度变化语言:高的低的插座圆柱体B 高度一定直径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语言:粗的细的插座圆柱体C 直径和高度渐减,属三次元的高度和直径同时变化语言:大的小的插座圆柱体C' 直径渐减高度渐增,属三次元的高度和直径成反比变化语言:粗而低的细而高的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进行配对练习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准备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教具:插座圆柱体B,工作桌操作:一、配对练习1、引导幼儿双手托住插座的两侧,把教具放在桌上,最粗的一端在左边2、右手三指捏起圆柄,抽出圆柱体,散放在右侧3、取其中的一个圆柱,(右手食指中指并拢贴圆柱绕一周,利用肌肉记忆形状)提示找出与圆柱相同的圆穴的方法:翻转圆柱,把底面和圆穴进行比较,然后嵌入(幼儿熟练后可以省略翻转的步骤)延伸:1、最粗的和最细的三阶段名称练习2、左手三指捏起圆柱体圆柄,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摸圆周和高,右手二指摸圆穴,对应放入圆柱体并摸齐(摸边缘)3、对圆柱体C、C'、A进行配对练习作业:数1/18第六课插座圆柱体B的练习二、序列练习1、取圆柱体B,抽出圆柱体,散放在右侧,根据圆穴的大小把圆柱体由大到小排列2、拿走底座,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圆柱体延伸: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排列好的圆柱体中抽出一个,问幼儿中间缺了哪一个?请小朋友还原2、蒙住幼儿眼睛,用手进行练习摸圆柱、摸穴,并一一对应放入3、取4组圆柱体按C-B-A-C'的顺序由左到右围成正方形,先找出5组大小相同的圆柱,再把所有圆柱体放回圆穴作业:数1/19第七课彩色圆柱体直接目的:复习垂直、水平的序列练习,培养视觉对大小辨别的进一步明确间接目的:训练手眼协调敏锐的观察力及注意力教具:彩色圆柱体,工作桌操作:1、取红色圆柱体盒,打开盒盖,提示幼儿盒内圆柱体与盒盖颜色一致2、做水平序列排列3、做垂直序列排列4、请幼儿闭上眼睛,依靠触觉进行序列练习延伸:1、分别对其他圆柱体进行水平、垂直序列练习2、把四组中同粗细的圆柱重叠红-黄黄-绿红-绿-黄蓝色首尾重叠成5组3、找出不同颜色但同次元(同样大小)的圆柱的配对练习注意:彩色圆柱体放入盒内时,由最大块沿对角线放起作业:数1/24第八课色板直接目的:在配对和序列的基础上培养分别颜色的能力间接目的:学习颜色的对比培养对色彩的美感教具:色板一、二操作:1、用右手拇食指捏一枚红色色板的一角从盒中拿出,放在桌上2、对红色进行命名练习红色3、在盒中找出与之相同颜色的色板4、再分别取蓝色、黄色色板,请幼儿进行配对5、对红、黄、蓝进行三阶段练习延伸:1、取第二盒色板,先请幼儿进行红、黄、蓝的配对2、进行橙、绿、紫色的配对3、进行桃红、棕、灰色的配对4、黑、白的配对5、给幼儿介绍各组的颜色名称作业游戏:分别用红黄蓝三色色水调出橙、绿、紫的颜色第九课色板三操作:1、请幼儿挑选他最喜欢的一种颜色并取出2、将7枚同色色板中最暗的和最亮的三阶段教学3、顺次由最暗的到最亮的排列,请幼儿欣赏明暗度形成的差异4、同样操作其他颜色的色板延伸:序列变化1、把7枚色板按明暗顺序排好,请幼儿闭上眼睛,取出任意一块,让幼儿找出哪个位置少了2、将9色成放射状向外按由暗到明的顺序排列3、将9色成回旋状由中心向外顺次排列4、同时排列9色色板,一端对齐以上各种变化请幼儿观察和欣赏作业:数3/10郁金香花园第十课触觉板(圆柱体之后,与视觉教具练习同步)教师准备一盆温水让幼儿将手泡一下后擦干直接目的:培养辨别粗糙和光滑,发展触觉间接目的:训练手眼协调培养手部肌肉的控制力为学习书写做间接的准备教具:触觉板、工作桌操作:一、序列练习1、取粗糙面和光滑面各占一半的木板,左侧为粗糙面2、左手按住木板一角,右手四指并拢在粗糙部分抚摩,同时讲:粗糙的3、同样操作光滑部分,之后对粗糙和光滑做名称练习4、同样方法操作粗糙和光滑相间的木板,语言:粗糙的、光滑的5、同样方法操作粗糙渐减的木板,语言:最粗糙的、粗糙的、比较粗糙的、比较光滑的、光滑的、最光滑的注意让幼儿反复重复名称二、配对练习1、教师从方形板中找到最粗的,抚摩后在剩余板中找到与之一样粗细的2、同样配对其他的木版延伸:1、将配对的方形板按由粗到细的顺序排列2、请幼儿闭上眼睛(或戴上眼罩)给木版做配对和排列作业:制作砂纸作横竖点撇四个笔画第十一课音筒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间接目的:发展腕部肌肉的柔韧性和控制力培养倾听的兴趣教具:音筒、工作桌操作:一、配对(音量相同的红蓝音筒底部贴相同形状的符号)1、在6个音筒中抽出红色筒中最强的,右手握住,放在耳旁上下摇动,让幼儿练习2、在蓝色筒中取音最强的,请幼儿比较声音是否一样,把两个音筒放在一起3、同样操作音最弱的红蓝音筒4、同样操作音量中间的延伸:1、戴眼罩进行红蓝音筒配对2、请幼儿戴上眼罩,教师用杯子倒水、捏响玩具、用小棒敲桌子,幼儿说出教师在做什么二、序列(红蓝共12个音筒,在两组底面贴按顺序渐减的圆点,表示音的强弱,圆点相同即音的大小相同)1、把红色6个音筒按声音的强弱顺序排列,检查底部记号进行订正2、借者红色音筒的帮助,找出相同音量的蓝色筒并排在红色筒旁边,利用配对进行序列的练习延伸:1、抽取一个音筒,调整序列的间距,请幼儿(戴眼罩)找出它的位置(通过左右音量的对比),除掉眼罩,根据记号订正2、听过三角铁、碰铃、打琴的声音后,幼儿戴眼罩听声音说出乐器的名称3、在钢琴上辨别高音和低音,熟练后可以减少音阶的距离作业:听各种由远及近的声音并说出名称,如汽车行驶的声音第十二课温觉板直接目的:通过触觉感知温度及其差异间接目的:建立温度的概念提高对周边事物的兴趣教具:温觉板、工作桌操作:1、对温觉板中的大理石板和化纤板进行比较,右手抚摩大理石板说:冷的,化纤板说:温的,对两个名称做名称练习2、对温的、冷的进行配对(收回时候提醒幼儿不同格子不同东西)3、按照大理石、钢板、木版、化纤的顺序,分别为幼儿介绍冷的、有点冷的、有点温的、温的延伸:1.蒙住眼睛为四组材料做配对练习2.用手抚摩,为四组材料做排序,并复习名称3.这是什么呀?教师为幼儿介绍材料名称化纤的、大理石的、钢板的、木板的作业:找家中最冷与最热的东西第十三课几何图形直接目的:通过视觉和触觉认识平面几何图形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协调发展手部肌肉的控制力加强专注力和观察力作为平面几何学的学习预备,也为立体几何建立基础为写字做预备练习教具:几何图形柜中圆形嵌板及实心、粗、细边对应卡片,工作桌操作:1.从柜中抽出圆形嵌板的抽屉,放在工作桌上,将6个圆形嵌板取出散放2.左手三指捏起圆柄,右手二指摸圆周,感知圆形,语言:圆形3.通过辨别,找到与嵌板对应的框,右手二指轻抚内侧,将图形板放入延伸:1、同样方法操作三角形和正方形嵌板作业:数4/2第十四课几何图形卡片教具:大、中、小圆、正方、三角、卵、椭圆几何图形卡片第一系列(实心)、第二系列(粗边)、第三系列(细边),工作桌操作:1、 为大、中、小圆形的实心卡片排序2、 请幼儿拿出第二系列卡片,背放在工作桌上3、 取其中一张,翻过来,在第一系列卡片中找出图形相似的排在下面4、配对后,用图形嵌板放在各个卡片上,以做订正延伸: 1、 同样操作其他图形2、 同样操作第三系列卡片与第一系列卡片的配对3、同样操作第二系列卡片与第三系列卡片的配对让幼儿得出一个结论:三个系列的图形卡片与对应嵌板都是一样大小的 作业:数4/3机器兵第十五课 分类1 直接目的:学习分类 间接目的: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教具:图卡 操作: 一、按形状分类1) 颜色相同,形状不同,如6张卡片中各有2张正方形、三角形、圆,把相同图形连在一起.2) 颜色形状各不同 例如红黄蓝三种颜色的12张卡片,包括,圆、椭圆、正、长方形,要求把形状相同的摆在一起3)颜色、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的物体,如15块积木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按形状分成3类3.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分类,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分类的同时,继续发展幼儿分类能力,另一方面使幼儿学会进行量的比较1)按物体的大小、长短分类,如:3根长棒和3根短棒,幼儿按长短分类4.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提供幼儿8张卡片,4,让幼儿既按颜色又按形状分类.作业:家中复习图卡第十六课几何学立体直接目的:认识各种立体几何,并了解其特征培养对立体事物的认识和空间建构能力间接目的:进入几何学的准备刺激触觉教具:几何立体组、工作桌操作:一、重叠1、从托盘中取出立体,仔细观察,逐个双手抚摩,感知特性(尖的、圆的、平面的等)2、几何立体的名称练习:球体、椭圆体、卵形体、立方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每三个一组进行三阶段教学)延伸:做几何体的重叠A上下重叠:1长方体+立方体2长方体+三角柱3立方体+四棱锥4长方体+四棱锥5长方体+立方体+四棱锥6圆柱+圆锥7、三棱锥+三棱柱B侧面相合:1长方体+立方体2长方体+三棱柱C上下、侧面重合1长方体+三棱柱+立方体+三棱锥2长方体+三棱柱+立方体+四棱锥+三棱锥作业:闭上眼睛,从袋中摸出几何立体,依靠触觉感知立体,说出其名称第十七课立体几何的学习直接目的:认识各种立体几何,并了解其特征培养对立体事物的认识和空间建构能力间接目的:进入几何学的准备刺激触觉教具:几何立体及其投影板操作:1、取出立体和投影板,做配合的练习圆柱、圆锥(底)——圆立方体、长方体、四棱锥(底)——正方形长方体、三棱柱(侧面)——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三角形)——正三角形四棱锥、三棱锥(侧面)——等腰三角形延伸:1、给几何立体的各个侧面配上投影板正方体——正方形两枚长方体——正方形和长方形三棱柱——正三角形和长方形四棱锥——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圆柱、圆锥——圆形2、感知各立体的运动特点:在工作桌上滚动几何立体,仔细观察并比较,尤其是球体、椭圆体和其他立体的比较作业:1、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形状2、请幼儿模仿各立体的滚动特点第十八课构成三角形直接目的:学习三角形的组成与分解认识基础的平面几何图形建立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相等概念间接目的:学习图形的对称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预备构成三角形之三角形盒目的:学习各种三角形的构成和分解,并了解等值的关系操作1.出示三角形盒,从盒子里取出一个大三角形,做名称练习,2.把盒中颜色一样、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摆在一起3.出示一对绿色直角不等边三角形,黑边相对构成一个大三角形4.出示3个黄色的钝角等腰三角形,同样方法构成大三角形5.出示4个红色的小正三角形,构成大三角形6.用第一个三角形分别和后三个重叠,说:一样大延伸:1、各个三角形背面朝上,(没有黑线的引导),拼出大三角形2、把四个大三角形合成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作业:数3/14找朋友涂色第十九课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目的:使用各种三角形构成和分解四边形操作:1、把盒中颜色一样、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摆在一起2、按照黑边对黑边的方法分别拼成7种图形绿色直角——正方形灰色直角——长方形3对直角不等边——3个平行四边形红色不同——梯形黄色正三角形——菱形3、分别介绍图形名称延伸:将三角形翻过来以背面做练习作业:用卡纸做以上形状的手工作品第二十课构成三角形之大六边形盒直接目的:认识六边形间接目的:复习平行四边形教具:大六边形盒操作:学习六边形的组成和分解1.做形状配对组成2.拿三角形大块放最左边→3个三角形组成一个大三角形→把大块三角形平移拿下排再组合成六边形3.两个三角形组成平行四边形延伸:把三角形反过来拼摆作业:数3/23第二十一课构成三角形(小六边形盒)直接目的:认识六边形间接目的:复习其他图形教具:小六边形盒操作:1.把黄色三角形作基础→红色三角形两个组成菱形→3个菱形拼成六边形2.红色三角形两个拼成菱形→3个绿色拼成梯形→灰色三角形六个拼成六边形延伸:复习不同形状的构成构成三角形(长方形盒)1.两个不同的三角形拼成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作业:数3/26第二十二课重量板直接目的:培养辨别重量间接目的:培养辨别判断的能力教具:重量板、工作桌操作:1、教师从盒中取出重的和轻的木板各两块2、请幼儿平伸出两手,教师将轻的和重的木板分别放在幼儿两手上3、教师示意幼儿上下摆动,同时问幼儿哪一个重4、用重的换掉轻的木板,问幼儿是否一样重5、教师对重的、轻的做名称练习6、把四块木板配成两对延伸:1、请幼儿闭上眼睛,配对重的和轻的(不依靠木色判别)2、依靠木色进行订正3、把中等重量的木板与重的和轻的木板做组合进行比较,介绍名称:重的、中等的、轻的作业:帮妈妈做家务第二十三课音阶的练习直接目的:培养辨别高低音的能力间接目的:为欣赏音乐做准备教具:7音打琴、三角铁、碰钟等金属打击乐器操作:1、首先教师以手势请幼儿保持安静2、教师背对幼儿,轻敲打琴的最低音和最高音,请幼儿反复辨别3、请每一个幼儿在琴上敲打,找出他们听到的音4、按顺序由低到高听每一个音延伸:1、幼儿背对教师,教师随意敲出一个音,请幼儿凭记忆找出它的位置2、随着打琴唱音阶名:D0、RE、MI、FA、SOL、LA、SI作业:找出钢琴上的音阶第二十四课嗅觉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