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羌笛总关情_浅析唐代边塞诗中胡乐器及其音乐表现_马兰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4首《塞上曲》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4首《塞上曲》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4首《塞上曲》1.原文《塞上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其全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重点词汇解析2.1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2.2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怨之情。

2.3杨柳:指柳树,常在春天发芽,象征春天的到来。

2.4玉门关:古代西域的关口,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3.直译远望黄河如同飘带一般高悬于白云之间,一座孤单的城池坐落于万仞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吹奏出对杨柳的哀怨,春风从未到过那遥远的玉门关。

4.意译放眼望去,黄河似乎与天际的白云相接,一座孤城背靠着险峻的山峰。

何必用羌笛吹奏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远方的思念,因为春风从未跨过那遥远的玉门关,给这片荒凉之地带来生机。

5.赏析5.1作者介绍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壮志豪情而著称。

他的诗作多采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深受后世赞誉。

5.2写作背景《塞上曲》创作于唐朝开元年间,当时唐朝国力强盛,边疆稳固,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思乡之情仍然是诗人关注的焦点。

王之涣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边疆的关注。

5.3诗歌结构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单元。

前两句以黄河和孤城为背景,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后两句则通过羌笛和春风的意象,传达了士兵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

5.4意象分析黄河与白云、孤城与万仞山,构成了一幅辽阔而苍凉的边塞图景,展现了边塞的遥远和艰苦。

羌笛和杨柳则是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士兵的乡愁和对春天的渴望。

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加深了这种边塞的荒凉和士兵的无奈。

5.5主题思想《塞上曲》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边疆的关注。

诗中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士兵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6.相关知识拓展6.1边塞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将士生活和战争场景。

浅论唐诗中胡乐器与月意象的运用

浅论唐诗中胡乐器与月意象的运用

浅论唐诗中胡乐器与月意象的运用作者:王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2期摘要:作为我国封建时期的鼎盛阶段,唐代在各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经济、军事力量的逐步发展和强盛,文化也兴盛起来。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而边塞诗作为唐代军事力量强盛的一个重要佐证,也就成了唐诗百花丛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本文欲对此作番探究,以期对边塞诗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边塞;月意象;胡乐;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2-0-01唐代边塞诗中胡乐器与“月”意象的运用及关系1、初唐时期月意象与胡乐器的运用及关系初唐边塞诗中对于月意象的运用相对比较狭窄,主要还是用于思乡之月,如卢照邻的《关山月》中的“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以及思妇盼夫、征夫思妇之月。

而对于胡乐器的运用,在初唐所见较少,除了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中的“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中用到了羌笛及卢照邻《战城南》中“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中的胡笳,其他胡乐器的运用并不多见,可以说,胡乐器的运用在初唐多数还处于在诗歌中为塞漠战争或边地风光作伴奏的有声乐器之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当时天下甫定,一统王朝的元气正徐徐上升,但整个来说,尚觉力不从心,国家时遭侵袭,因而边塞诗中常常充盈着一种强烈的郁愤之情,同时伴有沉重的压抑之感。

而唐边塞诗中也多咏物诗,可以说,在初唐我们所见的多是以胡乐器演奏的横吹曲来歌咏月意象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胡乐器与月意象之间的歌咏关系,同时作者也以这种歌咏关系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悲以及望月怀人的情感。

2、盛唐时期月意象及胡乐器的运用及关系盛唐边塞诗中月意象的使用相当广泛,从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的怀古之月到杜甫“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的冷月无声,唐代的边塞诗几乎涵盖了月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所有含义,而胡乐器的运用在盛唐也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中笛子所奏的哀怨之音到到李白“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塞下曲》)洒脱,胡乐器的运用似乎达到了极致,既把边塞少数民族的多才多艺展现出来,又体现了边塞特有的生活景象。

浅谈唐代边塞诗中的音乐描写及其作用——以胡笳为例

浅谈唐代边塞诗中的音乐描写及其作用——以胡笳为例
思念 , 与家 人 的分 离 的孤寂 ,行军 反 战 的悲伤 ,前 途 渺 茫的 无奈 的 社会 局势 ,这些 自然 风 光常 被 诗人 以借 景抒 情 的手 法 抒发 各种 等 种种 感 情 寄托 , 而边 塞 中胡 乐居 多 ,而 使用 在音 乐 中 的描 写 中 各样 的情 怀 。胡笳 的 “ 悲 ”主 要源 于边塞 战事 频繁 这一 面 。 最 多 的 胡乐器 便 是 笛 、胡笳 、 角 、鼓等 ,本 文 主要 从 笳使 用来 谈 二 、胡笳 在唐 代边 塞 诗 中的抒情 作用 谈 唐代 边 塞诗 中音 乐描 写及其 作用 。 ( )笳 艺
浅谈唐代边塞诗中的音乐描写及其作用
以胡笳 为例
赵 昕 然 ( 华 东政 法 大 学 2 0 1 6 0 0)
摘要 :胡茄 ,是我 国北方 少数 民族 的一种 古老 乐器 ,从唐 诗 中 撞 ,为 中原 文化 注入 了新的元 素 。
看 ,胡茄与唐人 的生 活密不 可分,特 别是在 边塞诗 中 被 多次使 用。 由 边 塞 诗 亦 或 是 边 塞 诗 中 的胡 乐 、胡 乐 器 都 是 这 种 民族 大 融 于胡茄 自身具有丰富的音 乐表现 力,并且在 唐代 边塞诗 中被诗人寄予 合 产物 。这一 时 期西 域音 乐 大量 传入 中原 ,胡乐 的 传入 达到 鼎盛 丰 富的 情感 ,它 ,形 成 了边 塞诗 必要 的情 感寄托 ,成就 了独特 的意 时期 ,各 民族 之 间音 乐 的交 流融 合 ,影 响到 了 中原地 区 的音 乐发
音乐描写边塞诗是一个兼具了壮志与伤感的古老话题每一首边塞诗中都会具备乐这个元素可以说乐是戍边将士们故乡的思念与家人的分离的孤寂行军反战的悲伤前途渺茫的无奈等种种感情寄托而边塞中胡乐居多而使用在音乐中的描写中最多的胡乐器便是笛胡笳角鼓等本文主要从笳使用来谈谈唐代边塞诗中音乐描写及其作用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诗作为唐文化中的重要文学现象,历来是史学家、文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所介绍的是唐诗中一个重要的流派——边塞诗中有关乐器情况。

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其与周边兄弟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当时,唐朝周围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羌、突厥、回鹘、吐蕃、匈奴等。

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更使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融合,这些都是边塞诗在唐朝盛极一时的原因。

边塞诗的源头,向上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内容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

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

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一、唐边塞诗中主要的乐器唐代边塞诗中记载了很多乐器的情况,为我们研究唐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岑参诗歌中提到的“胡琴、琵琶与羌笛”只是唐边塞诗中常见的几种,唐边塞诗中提到的主要乐器见(表一)二、乐器的沿革和使用情况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乐器的发源、沿革、传播、使用的情况。

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焕的这一千古绝句中提到的“羌笛”究竟为何物?是否就是笛?回答是否定的。

羌笛与笛有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含。

汉代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汉代就已经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了,并且可以推之当时的羌笛是双管四孔羌笛。

羌笛在唐时,是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见表一)值得一提的是,羌笛并没有出现在唐代的“十部乐”中,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中所见的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只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

文学_塞上诗词鉴赏

文学_塞上诗词鉴赏

塞上诗词鉴赏塞上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翻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

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解释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

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

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

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

牧马还:牧马归来。

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

《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创作背景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

诗文赏析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

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

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赏析从军行七首原文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释⑴从军行:是指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是指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是指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是指一作“独坐”。

⑷无那:是指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是指新的歌曲。

⑹关山:是指边塞。

旧别:是指一作“离别”。

⑺撩乱:是指心里烦乱。

边愁:是指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是指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是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是指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是指上表,上书。

⑾龙荒:是指荒原。

⑿青海:是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是指层层浓云。

雪山:是指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是指即玉门关。

玉门关:是指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是指一作“斩”。

楼兰:是指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是指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是指唐军的先头队伍。

洮河:是指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是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是指“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汇总1篇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汇总1篇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汇总1篇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 1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评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

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__说完后再做分析。

(一)中提到了个娄敬。

这娄敬是汉初时人。

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

后称之为刘敬。

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

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

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

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

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

(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__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__还是不够彻底__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__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唐代)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译文你难道没听过那最令人悲凄怅惋的胡笳乐音吗?它是紫色胡须、绿色眼珠的胡人吹奏的。

胡笳之歌一曲尚未吹完,已令楼兰一带戍守的健儿愁绪满怀。

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

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

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迷的云彩。

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注释胡笳:古代管乐器,开始卷芦叶吹之以作乐,后来以木为管,饰以桦皮,为三孔,两端加角,从汉代起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紫髯:绛紫色胡须。

绿:一作“碧”。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东北。

萧关:汉代关中四关之一,是关中到塞北的交通要塞,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天山:唐代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达克阿奴斯城)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

昆仑山:指今甘肃酒泉南的祁连山主峰。

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

陇山:又名陇底、陇阪,在今陕西陇县西。

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

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赏析这首《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从对悲壮的胡笳声的描写中,表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胡笳吹奏之声如人之悲鸣。

汉末蔡文姬曾作过《胡笳十八拍》,用以配合胡笳的伴奏而歌唱,倾诉乱离的悲苦。

但岑参的这首诗,悲中有壮,表现出特有的风格。

诗人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

第一个方面,是开始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

羌笛一声思悠悠——赏析边塞诗的音乐描写

羌笛一声思悠悠——赏析边塞诗的音乐描写

羌笛一声思悠悠——赏析边塞诗的音乐描写发表时间:2011-01-28T14:36:37.75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第22期供稿作者:赵武之李晓奎[导读] 结句与上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寓情于景,情在景中。

江苏邳州八路中学赵武之李晓奎起始于汉魏六朝,成熟于盛唐的边塞诗,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

在抒发的情感中,有报效国家的豪情,有厌恶战争的悲情,更有思念家乡、牵挂妻子的怨情。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接抒情,更有间接抒情。

在远隔千里甚至万里的塞外边关,寄托诗人情感的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天山明月,青海戍楼;有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等等。

在这众多的物象当中,能够给人听觉享受的却是便于携带的羌笛(芦笛、芦管),音乐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因此,有些诗人善于从这一点着眼、下笔,让读者随同乐声进入诗境,通过乐声引发的反应窥见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下面就从描写音乐的角度来欣赏这类诗歌。

一、笛声飞扬触离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前两句描写:远眺,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高的受降城之外,天上地上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如同深秋的寒霜。

诗人是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孤独凄凉,同时以静衬动,为下面音乐出现作铺垫。

当人们正希望用什么来打破这可怕的静谧时,偏偏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了呜呜咽咽的芦笛声。

这里作者并未正面描绘笛声,也未交代笛曲内容,而是化实为虚,给人些许遐想: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结句用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侧面叙写笛声,形象揭示音乐的效果,非常醒目地点明诗歌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胡笳羌笛总关情_浅析唐代边塞诗中胡乐器及其音乐表现_马兰

胡笳羌笛总关情_浅析唐代边塞诗中胡乐器及其音乐表现_马兰

初唐至开元年间,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都充满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唐代诗人的诗歌中也多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气势恢宏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盛唐气象”。

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盛唐成为李唐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时期,统治者在文化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

这一时期西域音乐大量传入中原,胡乐的传入达到鼎盛时期,各民族之间音乐的交流融合,影响到了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燕乐就是中原地区本地音乐和胡乐相结合的产物。

胡琴、羌笛、胡笳、琵琶、角等具有异族特色的乐器也随之传入。

唐代的乐人对其他民族音乐兼收并蓄,对音乐的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盛唐时期的音乐极其发达。

文学和音乐原本紧密关联的,尤其是诗歌。

唐朝是诗歌极其繁荣的时代,大量的优秀诗作被人们争相传唱。

同时许多诗人精通音律,能诗能乐,进一步促进了音乐和诗歌的共同发展。

随着音乐的高度发达,唐代音乐诗也随之繁荣起来。

《听颖师弹琴》(韩愈)、《琵琶行》(白居易)、《听董大弹胡笳》(李颀)、《李凭箜篌引》(李贺)等一批优秀的音乐诗,一方面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内容,另一方面,诗人们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无形的音乐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给人无限美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边塞诗,在描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地域风光、民风民俗的同时,也将音乐引入诗中,羌笛、胡笳、琵琶、胡琴、角等胡乐器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这些意象与诗人独特的心境相契合,形成了唐代边塞诗特有的苍凉悲壮之美。

本文试从羌笛、胡笳等胡乐器意象入手,解读这些乐器意象在唐代边塞诗中的艺术表现力。

一、羌笛羌笛也叫胡笛,陈钟凡在朱谦之的《中国音乐文学史序》指出:“羌笛又叫横吹,六朝叫做胡篪,隋唐叫做横笛,又叫做羌笛。

”陈旸《乐书》载:“马融赋笛以谓出于羌中,旧制四孔而已,京房因加一孔,以备五音。

”《风俗通》记载:“汉武帝时,丘仲作尺四寸笛后,更名羌笛焉。

”这些资料说明,羌笛的出现很早,到了唐代它已经成为塞外胡地的常见乐器,也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

论盛唐边塞诗中的西域乐器意象--以琵琶、羌笛为例

论盛唐边塞诗中的西域乐器意象--以琵琶、羌笛为例
王翰第35卷第6期vol35no6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2019年6月jun2019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白王维等一批盛唐诗人将此两种乐器的幽怨悲凉与哀伤写入自己投身报国的宏伟诗篇中将边疆的苦难生活与自己崇高壮美的理想融为一体在乐声原有的特质中又多了几份慷慨悲壮的美丽
的决 心,亦 有 “誓 扫 匈 奴 不 顾 身,五 千 貂 锦 丧 胡 尘”[8]317的悲 壮。 无 论 侧 重 于 怎 样 的 情 感 表 达,其 中 都蕴含了深沉的报国之志。如王翰的《凉州词》[8]146: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琵琶声低沉 而 浑 厚,急 促 的 琵 琶 声 带 来 了 动 作、 情绪以及表现的力量,不仅突出了战事的紧迫,而且 表现了战士们奋勇作战的决心。琵琶声本就悲怆,却 也平添洒脱 之 气;将 士 们 在 感 叹,却 更 显 豪 放。 浑 厚 悲壮的琵琶声和沙场的悲凉残酷融为一体,彰显了将 士们报国的壮志与豪情。
本文主要选择西域乐器中的琵琶与羌笛这两种 意象,从乐器的意义缘起、意象与诗歌情感的表达、意 象与诗歌意境的构造这三方面来分析西域乐器意象 在盛唐边塞诗歌中的作用。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乐器意义之缘起 在盛唐边塞诗中,西域乐 器 意 象 可 谓 是 一 朵 奇 葩,它不仅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内容,而且增加了诗 歌表达情感的方式。《礼记·乐记》中曾记载:“诗,言 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 后乐器从之。”[2]由此可见,诗歌、音乐、舞蹈是内心情 感的外在流露,而这种外在的流露还需借助一定的方 式方可完成。唐代的边塞诗人怀着澎湃的热情、深切 的体验、浪漫的想象,运用出神入化的语言艺术技巧, 选取了不少西域乐器意象来进行诗歌创作,其诗作闪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意思_全诗赏析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意思_全诗赏析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难着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及注释】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⑴武判官:名不详。

判官,官职名。

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域牧草名,变白色。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形容帘子的华美。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

形容帐幕的华美。

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

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

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

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控:拉开。

⑻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铁衣:铠甲。

难着(zhuó):一作“犹着”。

着:亦写作“著”。

初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器解读

初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器解读

初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器解读
崔玉梅
【期刊名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2)006
【摘要】唐代是胡乐传入中原的鼎盛时期,唐代边塞诗中也留下了许多描写少数民族乐器的诗作.本文主要针对初盛唐边塞诗中出现最多的笛、胡笳、琵琶三类乐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边塞诗乐器描写的主旋律是"以悲为美".而这种审美倾向既与中国文学偏爱"哀音"的传统有关,同时也融合了诗人远离故土、投身边塞的真实体验.【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崔玉梅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情兼牧歌史唱志含谏章颂曲——初盛唐上层官僚的边塞诗作浅析 [J], 应晓琴
2.从初盛唐边塞诗看东北民族关系 [J], 冯淑然
3.论初盛唐东北边塞诗及其政治军事背景 [J], 余恕诚;王树森
4.初盛唐边塞诗的时空描写艺术再探 [J], 赵志强
5.论盛唐边塞诗中的西域乐器意象\r——以琵琶、羌笛为例 [J], 黄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不完全统计,唐乐器七十余种。

了解唐代主要乐器的使用、演奏、流变等情况,有助于我们研究唐诗。

羌笛:·区别于笛·汉代就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双管四孔羌笛,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

·唐,边塞常见乐器,却没在唐十部乐中,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少数民族或兵士所用的自娱自乐乐器。

·宋、元、明文人诗歌常见。

·现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县一带的羌族地区,仍见具有唐宋遗风的乐器,两支同样长短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绑扎一起,每管上端有一带竹簧片吹管,竖吹,规格17厘米或19厘米,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是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

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笛:·宋代陈杨(去木加日)《乐书》中记载,大横吹小横吹并竹为之,笛之类也。

·律书云:横吹,胡乐也,昔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

所以,一直认为笛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到长安。

但1978年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三号墓(公元前168年)的文物中,有两支笛类乐器,早于张骞出使西域。

可见,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约半个世纪,笛类乐器就已经在我国淬了。

·南北朝后,笛被称横笛或横吹,·唐朝,笛形制与现在基本相似,成重要乐器。

宫廷十部乐中,笛不可替代。

频繁现于佳句中。

李白“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朋落梅花”、“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等。

军队鼓吹乐常用,壮军威和出征仪仗。

笛类乐器有横笛义嘴笛、叉手笛、箫等。

·宋、明、清,民间音乐广泛应用,成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十番鼓、十番锣鼓、潮洲笛吹锣鼓、冀中吹歌、山东鼓吹等乐种中主要乐器,戏曲(梆子戏和昆曲)中重要角色。

形成各具特色的南北曲笛、梆笛的演奏风格。

·传统的笛,按孔间距离相等,演奏者用叉口吹法和口风的控制互相配合转调。

王昌龄组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组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组诗《从军行七首》赏析从军行七首唐代: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独上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其一】在表现征战之人思想活动方面,王昌龄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

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战之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

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战之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

这一曲笔,把征战之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词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此诗词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词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漫谈唐人边塞诗中的悠悠怨笛

漫谈唐人边塞诗中的悠悠怨笛

(二)热血岂止思乡情、报国何叹笛声怨李颀<古意)云:“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漫谈唐人边塞诗中的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zll6)。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悠悠怨笛』’1.■、._1.誓、JI.:p田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的前十句.写一个从军塞上的七尺男儿本是幽燕之地慷慨悲歌之壮士,在战场上英猛刚烈、骁勇善战。

古典文学漫步林阳地虽然长期征战于。

黄云陇底白云飞”之地.然而好男儿志在报国,思乡之于报国当置脑后。

在这里。

有人物的刚勇血性犷悍。

有背景的恶劣辽阔莽苍,有边疆与故乡摘要:边愁是一个饱蕉忧思与伤感的古老话题.色彩对比的黄白反差:壮士克制了内心下意识的思乡免一一】~—,卉一‘靠嚣寸这在唐人边塞诗中表现尤甚。

唐人边塞诗中不少名篇之情由此含蓄托出.交叉蒙太奇的强烈视觉意蕴因此皆与笛音乐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

边塞诗”中的愈加浓烈。

然而末四句笔锋凌空突转,风韵妙龄“辽东悠悠怨笛。

戍边将士的故土眷恋情思、孤寂思索情结、小妇”缓缓出场.不用擅长之歌舞琵琶愉悦将士。

而以行役羁旅伤悲、前途渺茫感慨或许将无以挽寄。

哀怨悲凉的。

出塞”之笛感染三军。

凭添了征人再赴疆关键词:唐人边塞诗;怨笛;情感寄托场时怅然有失的无限愁绪。

这里的“羌笛”不仅起到了补白照应前文、以飘逸含蓄调和奔腾顿挫的作用。

而且一、漫漫戍边望故里.声声笛韵寄愁情塑造了哀怨、悲凉、伤感的鲜活听觉形象。

调动了征人唐人笔下的边塞之笛不仅赋予了鸿雁之羁旅思乡思乡思亲的无限遐思。

触引了铿锵将士复杂多味的血怀亲、杜鹃之断肠。

不如归去”、明月之思亲离愁别绪与肉情怀,否则三军将士何至泪如雨下。

浮萍之行役漂浮不定的多元边愁意象:而且悠远凄清、(三)笛声哀怨叹敌我、战事悲凉奏哀歌意蕴生怨的笛声既能够勾起边防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张巡<闻笛>云:“岩蛲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无限思念。

李颀《塞下曲》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颀《塞下曲》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颀《塞下曲》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塞下曲李颀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③是。

[注]①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唐曾改代州(山西代县)为雁门郡。

②羽林子:汉武帝时建羽林军,宿卫宫殿,唐沿袭。

③寸心:心事、心愿,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

1.全诗运用哪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5分)2.颈联“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

(6分)【参考答案】:1.本诗选用了黄云、风沙、貂裘、金笳、朔雪、铁马、云水、葡萄酒这些意象,营造了一派苍凉沉雄的意境。

(共5分,意象占3分,意境占2分,只答“荒凉”“空阔”类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意境的能力。

意象的选择可通过典型事物来筛选;意境的分析归纳,需要理解意象所营造的境界画面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①衬托。

以朔雪、云水映衬边地战争特有的声响,悲壮荒凉。

②借景、借物抒情。

借边地特有的景物“朔雪”“云水”、事物“金笳”“铁马”来表现在风沙之中巡行的羽林子的生活既艰苦又豪迈,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扬之情。

(共6分,技巧占2分,分析占1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道题要从表现手法等方面思考。

答题时要紧扣题干中的“主要运用”字眼。

【赏析】:全诗写羽林军骑士在边塞艰辛而又豪迈的军旅生活。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遮天蔽日的黄云笼罩着雁门郡,薄暮冥冥之时,风沙四起。

首联渲染羽林军出场前的背景,黄云蔽空,暮色苍苍,风沙弥漫,给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感觉。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风沙之中,千余名身着黑色貂裘的将士,都自称为羽林军。

人物闪亮登场,羽林子威风凛凛、庄严肃穆。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金色胡笳的吹奏声应和着北地的风雪声,披甲的战马嘶叫着,面对着云和水。

以朔雪、云水映衬边地战争特有的声响,悲壮荒凉,表现了在风沙之中巡行的羽林子的生活的艰苦以及他们的豪迈情怀。

有一种悲伤,叫做唐代边塞诗中的羌笛

有一种悲伤,叫做唐代边塞诗中的羌笛

有一种悲伤,叫做唐代边塞诗中的羌笛在唐代边塞诗中,经常被诗人们cue到的乐器或者由此产生的音乐的莫过于羌笛了。

所谓羌笛,就是古羌人的乐器,又叫羌管、芦管等。

这是一种竹制双管并列六音竖笛,取材方便,音色悠扬悦耳。

这样一种乐器,是游牧生活的常伴品:一来,可以帮助牧羊人排遣孤寂,打发时光;二来,可以用来呼唤同伴、号令羊群。

在唐代的“十部乐”中,并没有出现与羌笛有关的音乐,因为羌笛主要是流行于游牧民族或军中将士之间:“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孟浩然《凉州词》其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李颀《塞下曲》)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羌笛不仅民间性特点非常突出,而且多活跃于边地、边塞。

羌笛作为意象,出现在唐诗中的频率不算低。

究其本质,与其特有的音色及其主要曲调所擅长表达的情绪不无关系。

无论是成群的牛羊,还是悠扬的音色,羌笛所出现的背景就给人以和平宁静的感觉,同时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情感。

当然,如果从羌笛常见的配乐来看,当时最流行吹奏的主要有《折杨柳》《梅花落》和《关山月》等曲调,这些曲调,往往自带“情绪”。

(这些曲子出现在诗中往往可以指代羌笛声。

)《折杨柳》这个曲名,《宋书五行志》曰:“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

”郭茂倩《乐府诗集》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今其声犹有存者。

”一般的《梅花落》的乐曲是以梅花为主题。

因此诗句与《梅花落》结合多委婉表现诗人的一种士大夫的坚韧傲骨的怀抱。

关于《关山月》曲名,郭茂倩《乐府诗集》注:“《关山月》,伤离别也。

”因此,在唐代边塞诗中,羌笛的出现,往往蕴含着多重情绪。

下面就展开谈一下“羌笛”这一意象包含的多种情绪。

图片来自光明网其一,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渲染与向往。

由于羌笛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一乐器最初就是表现安详的游牧生活。

羌笛音乐文化浅析

羌笛音乐文化浅析

羌笛音乐文化浅析自秦汉始,西北边陲就是大汉与少数民族争斗的要地。

那些在历史上显赫的匈奴人、突厥人、胡人、色目人、羌人等,都在大漠的戈壁上留下足迹。

羌人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一支,在西北“逐草而牧,栖水而息”。

“羌族是我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散居在甘肃、新疆内部、青海、西藏东北部和四川西部。

远在先秦时,羌人已见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性之别也’”②。

在汉魏历史中,我们查阅到这样的文字“战国初年,羌人雄踞河湟间”③。

由此可见,羌笛为什么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的缘由,羌人与羌笛始终与大漠、戈壁、草原、雪山这些迷人的字眼相连,与中国文人的悠悠诗情密不可分。

要研究羌笛与甘肃东乡族的“咪咪”之缘,就必须将两种乐器的质材、性能、演奏形式、发声原理进行细查与对比,通过一支小小的竹笛,揭示出羌人与甘肃东乡族内在的文化渊源。

羌笛属单簧齐鸣乐器,制作采用箭竹,构造由两根等量粗细相同的竹子并在一起而成,演奏时口含簧片,采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音孔,鼓腮吹气造成簧片鸣响,发出悦耳动人的声音。

筚荜流行于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是东乡族人民在农耕、放牧时常玩的一种乐器。

筚荜在当地叫“咪咪”。

该乐器最早见于骨制,后演变为竹形。

筚荜可用当地的黄杆京竹、黄槽竹、苦竹、京竹、四季竹、青皮竹、棕竹制成,这类竹子耐干耐寒,有些可以在零下20℃以下的温度下存活。

西北农村冬天最冷气温有时达到零下20℃,这就是与现在四川羌笛多用箭竹制成的最大区别。

筚荜也采用双管并置而成,每根竹管上造有对称的四个音孔,这与古代羌笛造四孔的形状相同。

筚荜在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握此器,左手在下,中指、食指分别横按两管第一、二两孔,右手在上,中指、食指分别横按两管第三、四两孔。

口含两管上端管哨吹奏,可发出同度双音。

羌笛与筚荜比较,在外形、材质、工艺制造、音色、发声原理等方面都极为近似。

羌笛经由历史的演变,制造工艺大大改良,所采用的材质为箭竹,最好是深秋季节处于“冬眠”不生长的竹子,此时的竹子质地坚实,可用于制作时的造型和掘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唐至开元年间,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都充满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唐代诗人的诗歌中也多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气势恢宏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盛唐气象”。

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盛唐成为李唐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时期,统治者在文化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

这一时期西域音乐大量传入中原,胡乐的传入达到鼎盛时期,各民族之间音乐的交流融合,影响到了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燕乐就是中原地区本地音乐和胡乐相结合的产物。

胡琴、羌笛、胡笳、琵琶、角等具有异族特色的乐器也随之传入。

唐代的乐人对其他民族音乐兼收并蓄,对音乐的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盛唐时期的音乐极其发达。

文学和音乐原本紧密关联的,尤其是诗歌。

唐朝是诗歌极其繁荣的时代,大量的优秀诗作被人们争相传唱。

同时许多诗人精通音律,能诗能乐,进一步促进了音乐和诗歌的共同发展。

随着音乐的高度发达,唐代音乐诗也随之繁荣起来。

《听颖师弹琴》(韩愈)、《琵琶行》(白居易)、《听董大弹胡笳》(李颀)、《李凭箜篌引》(李贺)等一批优秀的音乐诗,一方面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内容,另一方面,诗人们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无形的音乐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给人无限美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边塞诗,在描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地域风光、民风民俗的同时,也将音乐引入诗中,羌笛、胡笳、琵琶、胡琴、角等胡乐器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这些意象与诗人独特的心境相契合,形成了唐代边塞诗特有的苍凉悲壮之美。

本文试从羌笛、胡笳等胡乐器意象入手,解读这些乐器意象在唐代边塞诗中的艺术表现力。

一、羌笛羌笛也叫胡笛,陈钟凡在朱谦之的《中国音乐文学史序》指出:“羌笛又叫横吹,六朝叫做胡篪,隋唐叫做横笛,又叫做羌笛。

”陈旸《乐书》载:“马融赋笛以谓出于羌中,旧制四孔而已,京房因加一孔,以备五音。

”《风俗通》记载:“汉武帝时,丘仲作尺四寸笛后,更名羌笛焉。

”这些资料说明,羌笛的出现很早,到了唐代它已经成为塞外胡地的常见乐器,也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

学者一般认为羌笛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

胡人吹奏的笛曲音色悠扬、清冷、寂寞,善于表现凄凉、哀婉之音,带给人无限伤感与哀怨。

羌笛这一乐器作为意象,其悲壮苍凉的冷色调弥漫在唐代边塞诗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焕《凉州词》黄河、孤城、群山勾勒出塞外戍地的凄清荒凉,荒凉的背景下,玉门关外的戍边人,远离故土,常年苦寒,即使春风都吹不到的这蛮荒所在。

这里一个“怨”字用于“羌笛”和“杨柳”之间,使塞外的荒凉气氛更显悲壮,增添了凄冷的色彩。

冷寂蛮荒的背景下,一管羌笛吹奏着凄凉、哀怨的《折杨柳》曲,传达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悲凉的心境融合在幽怨凄冷的笛声中了,苍茫与悲凉中,表现了极其阔大的境界。

可谓“一语不及征人,而征人之苦可想”(《汇编唐诗十集》)。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从军行》是乐府古题,多用来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烽火、危楼、黄昏、海风、冷月、关山、秋色,在这样一幅山水画般的意境中,战事频仍的烽火边关难得片刻的安静平和。

羌笛吹奏出《关山月》曲,幽怨、静寂的氛围悄悄弥漫,唤起征夫怀乡思妻之情。

“金闺万里愁”,幽怨的笛音弥漫在边关,诗人并没有直写戍边人的心情,而是运用反衬的手法,“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增订唐诗摘钞》),写出万里之遥的家中,独守闺房的思妇的思念哀愁,反衬出征人深切的思乡之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除了横笛(羌笛)外,芦管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

芦管,现为纳西族吹奏乐器。

相传公元十三世纪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至丽江时所带蒙古族乐队中有芦管,并流传至今。

芦管管身竹或铜制,擅于演奏速度较慢、缠绵悱恻、哀伤动人的乐曲。

MOUNTAIN FLOWERS此外,古老的神话传说、六朝的志怪小说、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这些丰厚的文化积淀,也给唐代小说家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综上所述,在唐代文学多体式共生并进的格局中,唐传奇较之说唱艺术等更具代表性。

由唐传奇的发展可以看到唐人小说观念的发展流变。

唐人小说突破了前人“子部小说”明事、说理和“史部小说”纪事存朴的束缚,加进了虚构、娱乐等新的时代内容,展示出奇异瑰丽、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充满了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浪漫精神,表明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2]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参考文献:陈艳秋,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现于天津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作者简介:胡笳羌笛总关情——浅析唐代边塞诗中胡乐器及其音乐表现马兰穆伟144李益这两首诗借助“横笛”、“芦管”这两个乐器意象引发思乡之情。

第一首《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雪后天山寒风刺骨,静谧荒凉的背景下,“横笛遍吹《行路难》”,幽怨的羌笛曲吹奏着《行路难》。

《行路难》原本就是一首富含离情别绪的曲子,加之以横笛(羌笛)吹奏,“遍吹”凸显出这支曲子在军营中此吹彼和,响彻夜空。

“回首”一词将征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衬托出塞外边城月夜的清冷荒凉,突然一曲芦管声传来,曲音凄厉悲凉,引发了征人思乡之情,纷纷遥望故乡的方向。

“征人望乡,只加一‘尽’字,而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包孕在内矣”(《诗法易简录》)。

这三十万人一“回首”、“尽望乡”皆由这一管小小的羌笛、芦管引发而来。

这凄怨的芦管声穿透了征人们的心扉,无限的痛楚与无奈尽在无言中了。

通过对以上唐代边塞诗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其自身特有的音质,使得羌笛、芦管这些胡乐器作为意象,往往出现在苍凉、清冷、荒凉的背景中,以其曲音幽怨苍凉的意象特征,展现出戍边将士的家园之思,同时传达出边塞诗悲壮的美。

二、胡笳《乐府诗集》题解引《蔡琰别传》记载:“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

”陈旸《乐书》载:“胡笳似觱篥而无孔,后世卤簿用之,盖伯阳避入西戎所作也。

”胡笳在塞北亦广泛流行。

其音悲凉,又名悲笳、哀笳。

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复杂矛盾。

于是写下长篇叙事诗《胡笳十八拍》,催人泪下,令人断肠。

《胡茄十八拍》后来成为古乐府琴曲歌辞,据传是当时的人们为蔡文姬别子归汉而作,反映的主题也正是“文姬归汉”。

琴音融入胡茄的哀声,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可谓胡笳一曲千秋怨啊。

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也写到这件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可见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到了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为管、管身无孔的哀笳,流行于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带,一直流传到宋代以后。

胡笳、哀笳,被广泛应用于边塞诗的写作中。

也因此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崔融《关山月》《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这首诗写戍守边疆的将士思乡的情绪。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开头四句描写边塞地区苍茫阔大的背景,为整首诗奠定了苍凉雄浑的基调。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这两句写戍边的原因,胡马入侵,保家卫国。

“汉兵”当指唐军,唐代人崇拜汉代,在唐人的诗歌中经常称唐为汉。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冷夜、悲笳、征人,宏大背景下的细节描写,使得笳声听起来格外悲凉断肠,征人的南望思乡愈加触动人心。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戴叔伦《关山月二首》之二秋雁、寒霜、连营、古城,简单的几个词勾勒出边塞古城的清冷寂寥,夜半胡笳悲凉哀怨的琴声,弥漫在边塞军营中,凄凉的心绪也在每一个戍边人的心头弥漫,“胡笳在何处”,悲凉的琴声不知从何处传来,而此时此刻征人的家又在何处呢?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望断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1]王凤山.漫谈唐代的诗歌与音乐[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4.(2).[2]韩宁,徐文武.横吹曲与边塞诗[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3.参考文献:马兰(1971—),女,河北唐县人,保定学院中文系讲师,河北大学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穆伟(1982—),女,河北唐山人,保定学院数学系助教,河北大学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作者简介:这首诗具体的描写了一位胡人吹奏胡笳的场面,“君不闻胡笳声最悲”,首句点明胡笳曲声悲切,“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写听胡笳曲的人的感受,烘托胡笳的悲凉之风。

这种描写手法也是当时诗人们用诗歌表现音乐的一种常见手法,诗人的作品中大多也采取这种表现手法,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再如“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高适《部落曲》),这两首诗中“座上相看泪如雨”“鸣笳汉使愁”等句子,亦通过对听曲人感受的描写,侧面烘托了胡笳的悲凉之风,令读者内心凄恻不已。

此外,琵琶、角等胡乐器也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声似胡儿弹舌语,愁如塞月恨边云”(白居易《听李士良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由这些诗句可以看出,琵琶也是一种善于抒发悲苦之器的乐器。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李益《听晓角》),“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岑参《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从以上诗句中,我们也可大致了解到角这种乐器苍凉幽怨的特性。

作为诗歌意象,羌笛、胡笳、琵琶、角等胡乐器,承载着诗人特有的主观情感,传达出强烈的思乡情怀和家园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