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的基源植物大全8.23

合集下载

瑶药钻类药材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瑶药钻类药材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瑶药钻类药材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潘祥龙郝二伟杨雪伏江龙韦玮秦健峰杜正彩侯小涛邓家刚来源:《中国药房》2020年第19期摘要目的:对瑶药钻类药材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以“瑶药”“钻类”“化学成分”“肿瘤”“十八钻”“Yao medicine”“Zuan medications”“Chemical composition”“Tumor”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5年1月-2020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瑶药“十八钻”药材(九龙钻、大钻、大红钻、小钻、小红钻、地钻、六方钻、双钩钻、四方钻、白钻、铁钻、黄钻、天钻、铜钻、麻骨钻、葫芦钻、黑钻、槟榔钻)化学成分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与结论:瑶药钻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类、蒽醌类、酚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萜类、芪类等,其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酚酸类、挥发油类、萜类;这些化学成分对肝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宫颈癌、舌癌、鼻咽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及体内瘤的生长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目前,瑶药钻类药材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多以体外实验为主,对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其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的研究相对匮乏。

此外,这些抗肿瘤化学成分在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控相关信号通路、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影响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开展,需通过体内外研究进一步明确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瑶药;钻类;化学成分;肿瘤;老班药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并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恶性肿瘤是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具有易转移、易复发的特点,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1]。

临床治疗肿瘤常采用化疗方式,但其费用昂贵且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往往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

瑶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色

瑶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色

瑶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色*导读:以风打论药性,概括药物性能特点,是瑶医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因素。

瑶医根据药物性能及长期临床实践把瑶药按药味划分为苦、甜、麻、……以风打论药性,概括药物性能特点,是瑶医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因素。

瑶医根据药物性能及长期临床实践把瑶药按药味划分为苦、甜、麻、酸、锥、辣、涩、淡等8 种,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功效。

其中被瑶医尊称为老班药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 味传统药物,是瑶医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材。

临床应用于治疗不育症时则根据患者病症及盈亏平衡理论,结合药物的风打特性,合理配伍,对症下药,调节机体盈亏平衡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瑶医对不育症的治疗主要遵循以下几种分型施治。

*肾督阳虚不育主症: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遗精尿频,神疲乏力,阳痿早泄,小腹冰冷,性欲减退,精液稀薄或过于黏稠,精子数量少、活动差,舌淡苔白,脉见沉迟。

方用一身保暖汤或上山虎汤。

*肾督阴虚不育主症:男子房事无度,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失眠,手足心热,小便黄赤,精液黏稠,头晕目眩,耳鸣,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用牛尾菜根汤或牛大力汤。

*肝郁不育主症:情志不畅,胸胁胀满,口苦目眩,饮食无味,烦躁不安,失眠,小便黄赤,或兼有阳痿,或不能射精,舌质暗红,脉沉数。

可选用牛尾菜根汤、野菠萝子汤、鬼灯笼根汤,水煎饭后服。

*痰湿阻滞不育主症:患者形体肥胖,面色苍白,神疲气短,肢体困倦,头晕,心悸,精液黏稠不液化,或射精不畅,舌淡苔腻,脉滑。

可选用五指牛奶根汤或少年红汤。

*肾督湿热下注不育主症:口干苦,小便黄赤、频数、涩痛,或会阴部胀痛,阴囊部汗多,潮湿瘙痒,食欲无味,舌胖,苔腻或白腻,舌边有齿印,脉滑数。

方用:倒水莲汤、野菠萝汤或红小豆汤。

其他方药介绍如冶毋走身用仙茅香禾方或黑豆首乌方等等。

这些特殊的瑶药及用药经验是瑶医药诊疗疾病的优势所在,也是瑶医药最宝贵和最值得重视的内容。

(李彤/文)。

浅谈瑶医瑶药传承与发展(修改稿)

浅谈瑶医瑶药传承与发展(修改稿)

浅谈瑶医瑶药传承与发展(修改稿)浅谈瑶医瑶药文化江华县瑶族医药学研究会会长罗振习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打造神州瑶都品牌,构建健康和谐社会,大力宣传瑶医瑶药,弘扬古老民族文化。

瑶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瑶族医药文化。

今天,我们将掀开一个古老民族——瑶族,几千年的历史面纱,它蕴藏着深厚、神秘的瑶族医药文化历史,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具有悠久的瑶医瑶药文化历史,是一个分布较为广泛的跨境民族。

千百年来,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

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

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

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

繁衍,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勤劳勇敢的瑶族同胞,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善于识别瑶山中的各种草、木的根、枝、花、果,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而闻名于世。

的病种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精神病科等。

对于毒蛇伤害,跌打刀伤,风湿瘫痪及避孕绝育的治疗,也有许多特效良方。

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瑶族先民对于一些特殊的人体生理及病因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对于用药,基本上都采用山区盛产的民族药(草药及动物药),并以鲜用及饮片为主、部分经特殊炮制后使用。

其用药历史极其悠久,在实践中还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瑶医常用药。

瑶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千里大瑶山之中,这里生长着茂密的各种植物与野生动物,更容易使瑶民们识别各种草、木的根、枝、花、叶、果、皮入药提供了治疗百病的有利因素。

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会使用这些树根、花、草来为患者解除病痛。

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

附件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委会名单名誉主任委员:谭明杰主任委员:韦波副主任委员:刘华钢、黄汉儒、朱华、繆剑华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韦广辉、韦浩明、韦松基、李彤、李汉生、李丽莉、张涛、陈小刚、陆敏仪、庞军、庞赵生、罗远秀、高辉、袁经权、黄瑞松、黄捷、梁琼平、常锡邦、曾祥林、谢培德、赖茂祥、戴斌前言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源于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部落,居住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

后因种种原因,瑶族及其先民逐渐迁到岭南。

现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广东、云南、江西等省区的崇山峻岭之中。

目前瑶族国内总人口280万人,其中60%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尤以金秀瑶族自治县最具代表性。

居住在国外的瑶族人口约60万,分散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及地区,因而又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

瑶医药是我国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为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及支持下,瑶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和推广应用,近年来取行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实用瑶医学》、《中国现代瑶药》等一批瑶医药专著陆续出版;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及瑶医药研究所、德坤瑶医药集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瑶医药分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等瑶医药医教研机构相继建立。

在提高瑶医药的科研水平、学术地位和临床服务能力、产业开发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也扩大了瑶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促进瑶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建立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组织力量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的同时,于2012年4月启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的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为主任委员的编委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作者:陈少锋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年第02期摘要:目的: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方法对“铁钻”及其同名异物品种的来源、原植物、药材性状进行调查。结果:瑶药“铁钻”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F.Lon的干燥藤茎。结论:对瑶药“铁钻”资源应加以保护,以利于持续用药需要。关键词:铁钻仁昌南五味子瓜馥木小叶买麻藤瑶族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流传。在民间瑶医中流传着“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种常用草药,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较为普遍。在调查中发现,以“铁钻”为名入药的药材,品种较为混乱,有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1]和多花瓜馥木(别名牛耳风),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2](别名麻骨风)。经深入调查研究,采集原植物标本,鉴定″铁钻″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F.Lon 的干燥藤茎。现就“铁钻”的同名药材的原植物、药材性状、功效等方面的调查结果作一报道。1 “铁钻”同名药材的来源1.1铁钻(瑶文:hlieqc nzunx)。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 F. Lon 的干燥藤茎。别名中钻。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1.2 牛耳风(瑶文:ngungh normh buemg)。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 (Hemsl.) Merr. 或多花瓜馥木F. polyanthum (Hook. f. et Thoms.) Merr.的干燥藤茎。别名铁钻、黑风藤。具有祛风活络,安神镇痉,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骨痛。1.3 麻骨风(瑶文:ma bung beng)。为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 (Warb.)C. Y. Cheng ex Chun 的干燥藤茎。别名铁钻、麻骨钻。具有祛风除湿,散毒消肿,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支气管炎,肾炎水肿。2 “铁钻”同名药材的原植物2.1 仁昌南五味子[3] 木质缠绕藤本。老枝具多数淡黄色疣状皮孔。叶膜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5cm,宽2.5~5cm,近全缘或具稀疏小齿。雄花花梗细长,长4~7cm;花淡黄色,直径约2cm,花被片约11~12;雄蕊群近球形,直径5~7mm,雄蕊约30~35枝;雌花花梗较雄花花梗短而粗,雌蕊群近球形,直径约1.5mm,心皮60~70;种子1颗。2.2 瓜馥木[4] 攀援灌木,长约8m。叶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矩圆形,长6~13cm,宽2~5cm,无毛或近无毛;叶脉明显;叶柄长约1cm。花长约2cm,1~3朵排列成密伞花序;雄蕊多数,药隔稍偏斜;心皮有长绢毛,花柱无毛,柱头2裂;每心皮有胚珠10颗。果球形,直径1~2cm。2.3 多花瓜馥木与瓜馥木相似。不同之处是花较小,长约1.5cm;柱头全缘;每心皮有胚珠6颗。2.4 小叶买麻藤[2] 常绿木质缠绕藤本。藤茎长达12M,有明显皮孔。叶对生,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3cm。雄球花序不分枝或一次分枝,分枝三出或成两对,雄球花穗长12~20mm,每轮总苞内有雄花40~70,花穗上端有不育雌蕊10~12;雌球花穗一次三出分枝,成熟时长10~15cm,每轮总苞内有雌花58。种子核果状,成熟时假种皮红色。“铁钻”同名药材的原植物分种检索表:1.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仁昌南五味子1.叶椭圆形、矩圆形或倒卵形2.球花排成穗状花序小叶买麻藤2.花集成密伞花序3.花较大,长约2cm;柱头2裂;每心皮有胚珠10颗瓜馥木3.花较小,长约1.5cm;柱头全缘;每心皮有胚珠6颗多花瓜馥木3 “铁钻”同名药材的药材性状3.1 铁钻藤茎呈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紫褐色,具纵皱纹及明显的横裂纹,具疣状突起的皮孔。木栓层易剥离,剥离处呈铁锈色或棕红色;皮层棕红色,0.1~0.3cm;木部淡黄色至棕黄色,具密集的小孔,同心性环状排列;髓部圆形,直径约0.2cm,棕褐色。味淡,略涩。3.2 牛耳风藤茎呈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6cm,外皮灰褐色至棕褐色,被灰白色粉,略粗糙,具纵向皱纹及白色点状皮孔。切面皮层厚,0.2~0.5cm,易剥离,棕色至红棕色;木部淡黄色、浅红棕色,具放射状纹理及偏心性环纹,具密集的小孔。气微,味略涩。3.3麻骨风藤茎呈圆柱形,茎节膨大,直径约1.5~4cm,表面棕褐色,具不规则裂纹或细纵纹,具棕黄色圆形皮孔。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强纤维性。切面皮部呈棕褐色,木部棕黄色,密布细孔,有2~5层棕褐色和棕黄色相间排列的同心性环纹及放射状纹理。髓部细小,椭圆形,呈灰棕色至棕褐色。气微,味淡,微苦。讨论1.经调查多位瑶医,确定″铁钻″为仁昌南五味子,瓜馥木或多花瓜馥木为″牛耳风″,小叶买麻藤为″麻骨风″。虽然三种药材都能治疗风湿骨痛,但其它适应症不尽相同,为保证用药安全,应注意区别使用,不应混用。2.在野外调查中发现,仁昌南五味子的植物资源在广西分布日益减少,应对此植物加以保护,或栽培,以利于持续用药需要。参考文献:1、广西中医药研究所编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542、广西植物研究所编广西植物志第一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703、同2 1991:111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科学出版社 1987:809(收稿日期:2007.12.19)。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江华县瑶族医药学研究会会长罗振习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打造神州瑶都品牌,构建健康和谐社会,大力宣传瑶医瑶药,弘扬古老民族文化。

瑶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瑶族医药文化。

今天,我们将掀开一个古老民族——瑶族,几千年的历史面纱,它蕴藏着深厚、神秘的瑶族医药文化历史,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具有悠久的瑶医瑶药文化历史,是一个分布较为广泛的跨境民族。

千百年来,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

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

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

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

繁衍,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勤劳勇敢的瑶族同胞,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善于识别瑶山中的各种草、木的根、枝、花、果,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而闻名于世。

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更难于考查。

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古籍记载中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瑶族药史。

但是可以说:自有了瑶民族之时就形成了瑶医瑶药,它跟悠久的瑶族历史渊源相并存。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是使用着既古老而又原始的源汁源味的瑶山鲜草药,根据疾病的发展与发展进行治疗,为瑶民们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贡献。

瑶药是以草木为主,《后汉书·南蛮传》书云:瑶族先民“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这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为药的典籍。

瑶族先民既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肯定也会拿来“食”,拿来“敷”,拿来“洗”,拿来做药,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泽间有之。

”说的是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

瑶大叔:探秘神奇瑶药

瑶大叔:探秘神奇瑶药

•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野生药材资源宝库,这里独特 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药用植物生长。目前已 知的药用植物多达4064种,其中瑶药1300多种, 可以说漫山遍野都是药,是瑶药生存的一方沃土。 • 很多珍稀瑶药,如“五虎”、“九牛”、“十八 钻”、“七十二风”等,都是广西特有的,中医 典籍中少有记载。
• 当前,随着手机族、久坐族、老年人增多,颈肩 腰腿痛疾病高发,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问题。 • 而瑶药正是颈肩腰腿痛的克星,在舒筋活络、祛 风除湿上功效独到。对如今常见的颈椎病、腰椎 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使用一次就有明显效果!
• 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原来鲜为人知的瑶药,已 褪去神秘面纱,展现在世人眼前。而以瑶大叔活 络喷剂为代表的瑶族秘方,也借助微信等现代通 讯工具,走出深山,进入千家万户,为促进国人 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 瑶药具有药劲刚猛、起效迅速的特点。对于风湿 骨病、妇科病,和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 都有着非常独到的效果。 • 平常,瑶族百姓用一剂土方、一碗汤药,或一壶 药酒,就能轻松解决很多日常毛病。瑶族民间流 传着很多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古老秘方。 • 正是由于瑶药的庇护,瑶族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寿 民族。瑶药也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列入非物质 文化遗产,并成为中国四大民族药之一。
谢谢观看! 欢迎合作!
瑶大叔:探秘神奇瑶药
• 在广西很多山区,居住着一个长寿民族—瑶族。 他们人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百岁老人数不胜数。 他们住在寒冷潮湿的山顶,却很少生病。他们体 魄强健,八十还能上山砍竹子。 • 在都市人饱受文明病、慢性病困扰的今天,瑶族 人的长寿健康现象,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
• 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明朝洪武年间,因 受战乱之苦,瑶族先民陆续离开桂林北部的千家 峒,迁徙到恭城、胜、巴马、金秀等地的高山 上居住。 • 山顶生存环境恶劣,疾病多发。因此,聪明的瑶 族先民就地取材,历经千年,逐渐发现并掌握了 多种药物的神奇功效。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目的: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

方法对“铁钻”及其同名异物品种的来源、原植物、药材性状进行调查。

结果:瑶药“铁钻”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F.Lon的干燥藤茎。

结论:对瑶药“铁钻”资源应加以保护,以利于持续用药需要。

标签:铁钻仁昌南五味子瓜馥木小叶买麻藤瑶族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流传。

在民间瑶医中流传着“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种常用草药,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较为普遍。

在调查中发现,以“铁钻”为名入药的药材,品种较为混乱,有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1]和多花瓜馥木(别名牛耳风),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2](别名麻骨风)。

经深入调查研究,采集原植物标本,鉴定″铁钻″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F.Lon的干燥藤茎。

现就“铁钻”的同名药材的原植物、药材性状、功效等方面的调查结果作一报道。

1 “铁钻”同名药材的来源1.1铁钻(瑶文:hlieqc nzunx)。

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 F. Lon的干燥藤茎。

别名中钻。

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消肿的功效。

用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1.2 牛耳风(瑶文:ngungh normh buemg)。

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 (Hemsl.)Merr. 或多花瓜馥木F. polyanthum (Hook. f. et Thoms.)Merr.的干燥藤茎。

别名铁钻、黑风藤。

具有祛风活络,安神镇痉,活血止痛的功效。

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骨痛。

1.3 麻骨风(瑶文:ma bung beng)。

为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 (Warb.)C. Y. Cheng ex Chun 的干燥藤茎。

瑶药石柑子植物研究进度

瑶药石柑子植物研究进度

瑶药石柑子植物研究进度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 (Raf.)Merr.是传统瑶医老班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中的葫芦钻,为天南星科(Araceae)石柑子属Pothos L.全草植物,又名葫芦钻、石葫芦、袖子枫、爬崖香、背带藤、爬山蜈蚣、下柑藤、藤橘等,攀生于大树上或山谷阴湿的石壁上,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区,目前还没有人工种植。

石柑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三萜皂苷、氨基酸、安息香酸、黏液质,果实有类似毒芹碱样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其味辛、苦,性平,无毒,入心、胃二经,具有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消积止咳、散瘀解毒、治疗风湿、骨折、小儿积疮病、蛇伤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疮积、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食积胀满、咳嗽等;外用还可治疗骨折、中耳炎、耳疮、鼻窦炎等。

临床上主要配伍其他药材用于治疗毒蛇、毒蜂、蜈蚣及其它毒虫等咬伤。

近些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石柑子在抗蛇毒、抗肿瘤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石柑子目前仅收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及有关地方植物志,为瑶族人民常用草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柑子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较大的应用前景。

当前,国内外对石柑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少。

为了深入了解石柑子植物,发掘民间草药资源,本文对石柑子植物进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化学成分天南星科石柑子属植物在全世界共有75种,分布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等地。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目前对石柑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不多。

纪明昌等通过各种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波谱分析和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

瑶医药治疗月经不调用药浅析

瑶医药治疗月经不调用药浅析

瑶医药治疗月经不调用药浅析目的:挖掘瑶医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常规用药数据,分析特色用药理论。

方法:对《中国瑶药学》中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进行收集分析。

结果:收集到常规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共147味,其中植物药146味、动物药1味;植物药多以鲜用为主,且多全株入药,常配以鸡肉、鸭肉、鸡蛋、瘦肉等食物;药性分温、热、寒、凉、平性五类,但收集到的药物药性主要是温、寒、凉、平、四类,分别有45味、27味、27味、49味;药味繁多,多以辛、苦为主;药物绝大部分无毒;药物功效多以清热解毒、调经为主。

结论:多以鲜药全株入药为主;注重药食同补,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药味繁多,以辛、苦为主;平性药物居多,温、寒、凉性药物均占一定比例。

标签:瑶医药;月经不调;中国瑶药学;文献研究瑶医药是瑶族人民为保障健康和民族繁衍,在长期与疾病、虫兽及恶劣的自然灾害斗争和生活实践中经验与智慧的结晶[1]。

瑶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及复杂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据20世纪80年代初对广西大瑶山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报告显示,其区系植物约有2335种,其中药用植物1392种[2]。

瑶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拥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地域特色及民族传统特色鲜明。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中国瑶药学》全书180万余字,是目前最全面、最权威的系统整理了瑶医用药理论的书籍。

瑶药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杂等各科疾病,笔者主要收集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藥物。

1.2 资料管理从《中国瑶药学》全书中收集到147味药物,按种类分为植物药和动物药,其中植物药146种,动物药1种;药性分温、热、寒、凉、平性等五类,但收集到的药物药性主要是温、寒、凉、平、四类,分别有45味、27味、27味、49味。

药味分为苦、甜、麻、锥、辣、涩、淡等八种,其中多数药物间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性。

有毒药物6味,皆为小毒。

用法分内服与外用,内服法又分浸酒内服、碾成粉冲服、水煎服、水煎酒调服、猪肉顿服、其他;外用法又分为水煎外洗、熏洗、沐浴、佩挂等。

瑶医学

瑶医学

瑶医学瑶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迫使瑶族先民迁居频繁,“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故山岗雾露、盆郁结聚、风寒湿热,不易疏泄,而致百病发生。

为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瑶族先民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总结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各种医疗工具,并如何鉴别百草精华而疗疾,从而谱写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瑶族医药史。

瑶医在诊治用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在诊断方法上,他们除了采用望、闻、问、触外,还常用甲诊、目诊、掌诊、舌诊、面诊等;在治疗方法上,除采用本地丰富的药物资源内服、外敷外,还有垫、挂、佩、洗、熏、烫、灸、针、拔、按、掌、扣、刮等。

瑶医在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毒蛇兽伤、妇科杂症以及避孕、绝育等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另外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瑶医常用药,并进一步发展为1700余种。

所以发掘、整理、研究瑶族医药必须看到瑶医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瑶医资料存在的客观性,增强发掘瑶医学的信心。

由于历史的原因,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要想把自己积累和总结出的医药经验用文字的方式系统地反映和传授给后代是很困难的。

虽然在明朝时期,瑶山中就有一些神书、歌本,瑶族中也有一部分人认识汉字,但为数不多,加上封建保守思想的长期影响,在传授医术、秘方上都是口授心传,只传子不传女,传一不传二,有的甚至到临终时才传授,因此很少能著书立说、流传于世,故而瑶医理论体系迟迟未能形成。

有关瑶医的记载可散见于诸多史料,如《后汉书?南蛮传》中写到瑶族“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

宋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山泽间有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之玲子香”。

周去非则在《岭外代答》中进一步记载了灵香草可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以及可用来避孕、绝育等。

蒙医治疗卵巢囊肿

蒙医治疗卵巢囊肿
鬼灯笼根 汤 , 水煎饭后服 。 3 4 痰湿阻滞不育 : . 主症 : 者形体肥胖 , 患 面色苍 白, 神疲 气短 , 肢体 困倦 , 头晕 , 悸 , 液 黏稠 不 液化 , 心 精 或射 精 不 畅, 舌淡苔腻 , 脉滑。可选用五指牛奶根汤或少 年红汤。
则, 更有 自己特殊 的疗 法和药物 。其 用药简单 , 药源丰 富 ,
社 ,0 . — 1 . 2 01 1 2
[] 2 李彤 , 李汉忠. 医药在 男科 学中的应用[ ] 中华男科 瑶 J.
学 杂 志 ,0 5 1 ( )2 6 20 ,1 3 :2 .
36 其他 方药介 绍 : 治毋走 身用 仙茅香 禾方 或黑 豆首 . 如 乌方等等 J 。 这些特殊 的瑶 药及用 药经 验是瑶 医药诊 疗 疾病 的优 势所在 , 也是瑶 医药最宝贵和最 值得重视 的内容 。
为主药 ) 给予治疗 , 研究发现 , 此药方对慢 性非细菌性前列
腰膝酸软, 头晕 目眩, 尿频 , 遗精 神疲乏力 , 早泄 , 阳痿 小腹 冰冷 , 欲减退 , 精液稀薄或过于 黏稠 , 数量少 、 精子 活动差 ,
舌淡苔 白, 脉见沉迟 。方用一 身保 暖汤或上 山虎汤 。 3 2 肾督 阴虚不育主症 : . 男子房事无度 , 腰酸腿软 , 烦躁不
4 讨 论
[] 3 李彤 , 秦胜 军, 陈锦 华, 瑶 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 炎及 等.
精 液液化 异 常 的临床 观 察 [ ] 贵 阳 中医学 院 学报 , J.
2 0 。8 6 :4 3 . 062 ()3- 6
精液不液化症是弓 起男性 不育症 的主要病 因 , f 笔者利
21 0 0年 3月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收 稿

瑶医药方[整理版]

瑶医药方[整理版]

瑶医药方瑶药的生长环境决定药物属性。

药性歌谣:方梗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调红,有毛有刺皆消肿,亮面浆多拔毒功。

瑶药理论:盈亏平衡,风亏打盈;以形治形、以块治块、以根治根、以红治红、以白治白。

瑶药“五虎”——药力猛烈,瞬间起效;瑶药“九牛”——药力绵长,持久起效;瑶药“十八钻”——药力劲透,常用于治疗重大疾病;瑶药“七十二风”——针对各种风症起效。

第一节瑶族泡脚药方足浴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

其实,只要在水中加点中药,它还可以起到其他的作用呢,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

瑶医覃迅云介绍“洗脸宜冷水,刷牙需温水,洗脚要热水”,经常用盐水泡脚,不仅能预防感冒,还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快。

方法是:在半盆热水中加入小半匙盐,水温可高一些,如果脚部有伤口,不宜加盐。

一、预防冬季流感瑶族泡脚药方配方:炙麻黄,细辛,荆芥,防风各30克,黄芩20克,忍冬藤30克,板蓝根30克,大葱连根须50克,生姜50克切片。

一起煮,煮完之后就可以用来泡脚。

在泡脚的同时也可以用生姜和大葱,加点红糖,一起煮汤喝。

二、痛经泡脚药方瑶药:九节风20克(可换成防风20克)+月季花20克+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末药10克女性生理期可以泡脚,注意不要按摩足底穴位。

可以在平时泡脚来预防痛经。

三、高血压泡脚药方瑶药:九节风20克(可换成防风20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鬼针草20克+两面针20克+罗布麻20克中药泡茶喝治高血压的方子:草决明15克+生山楂10克四、失眠泡脚药方瑶药配方:九龙藤30克(可换成川芎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专家建议:温水泡脚有助于促进睡眠,严重的失眠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广西6种瑶药材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广西6种瑶药材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广西6种瑶药材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覃冬杰1,卢艺1,黄瑞松2,陈荣珍1,陆峥琳2,黄琳芸2,雷沛霖2,姚石丽21.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目的 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野六谷、参亮、杀松涯、冻你美、白饭木和肥心使端中5种重金属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6种瑶药材样品中铅、砷、镉、汞、铜的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药材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

结果 6种瑶药材中5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0~3.0,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为野六谷(1.0)>杀松涯(0.8)>冻你美(0.6)>白饭木(0.5)>肥心使端(0.4)>参亮(0.3)。

结论 广西野六谷和杀松涯的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级,其余药材均为安全级。

关键词:瑶药;重金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污染指数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21)02-0087-05DOI:10.19879/ki.1005-5304.20200656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ix Kinds of Yao Medicine of GuangxiQIN Dongjie1, LU Yi1, HUANG Ruisong2, CHEN Rongzhen1, LU Zhenglin2, HUANG Linyun2, LEI Peilin2, YAO Shili21. Liuzhou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Research Center, Liuzhou 545006, China;2. Guangxi International Zhuang Medical Hospital, Nanning 53000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of Coix lacryma-jobi L.,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Odontosoria chinensis (L.) J. Smith.,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Saurauia tristyla DC., Galium spurium L. of Guangxi; To evaluate their safety.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Pb, As, Cd, Hg, and Cu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ICP-MS). Heavy metal pollution was evaluated by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and Nemerow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Results The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of the six medicines was 0–3.0; Nemerow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sorting was Coix lacryma- jobi L. (1.0) > Odontosoria chinensis (L.) J. Smith. (0.8) >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0.6) > Saurauia tristyla DC. (0.5) > Galium spurium L. (0.4) >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0.3). Conclusion Coix lacryma-jobi L. and Odontosoria chinensis (L.) J. Smith. were at alert level, while the rest four were at security level.Keywords: Yao medicine; heavy metals; ICP-MS; pollution index瑶药是被广大瑶族人民及瑶族医药工作者广泛用于防病治病且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物及动植物药。

104味瑶药详说

104味瑶药详说
104味瑶药
2021/4/24
1
七十二风——百祥风
▪ 别名:平滑榕、大手药、 大疳积藤
▪ 来源:桑科光叶榕 (Ficus laevis Bl.)的全 株
▪ 功效:风药。祛风除湿, 行气补血,通乳,调经。 传统应用于治风湿骨痛、 四肢麻木、病后虚弱、 产后贫血、产后缺乳、 月经不调。
2021/4/24
▪ 功效:风药。滋阴泻 火、活血调经
2021/4/24
4
七十二风——竹节风
▪ 别名:竹叶胎、爪金 龙、开喉剑、叶下藏 珠
▪ 来源:紫金牛科百两 金(Ardisia crispa (Thunb.)A.DC.)的根 或根茎
▪ 功效:风药。清热、 祛痰、利湿
2021/4/24
5
七十二风——血风
▪ 别名:走马胎、大发 药、走马藤、山鼠、 血风
2021/4/24
13
七十二风——鸡肠风
▪ 别名:巴戟天、兔子 肠
▪ 来源:茜草科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
▪ 功效:风药。补肾阳、 壮筋骨、祛风湿
2021/4/24
14
七十二风——刺手风
▪ 别名:艾麻草、红禾 麻、禾麻草、麻风草
▪ 来源:荨麻科珠芽艾 麻(Laportea bulbifera (Sieb.et Zucc.)Wedd.) 的全草或根
▪ 来源:紫金牛科大叶 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的根 茎
▪ 功效:打药。祛风湿、 壮筋骨、活血祛瘀
2021/4/24
6
七十二风——羊角风
▪ 别名:打破碗花、羊 角扭、断肠草
▪ 来源:夹竹桃科羊角 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 (Lour.)Hook.et Arn.)的 根或茎叶

民族药五味藤的文献考证

民族药五味藤的文献考证

民族药五味藤的文献考证韦玮;罗秋月;巫繁菁;唐林;李兵;姚金娥【摘要】五味藤在汉、壮、瑶,傣及基诺族的聚居区均有应用史,植物来源均为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现有文献表明,五味藤的最早的药用记录源自1970年《广西中草药》,之后不断有文献丰富记载.因其有甘、酸、咸,苦、辛五味,故得名五味藤;药性微寒,有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药材以全株入药欠妥,其根和茎在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宜作为五味藤的药用部位,五味藤叶则与根茎差异较大,宜单列为新的药材.五味藤有小毒,内服用量应小于15 g,外用则适量.【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23【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民族药;五味藤;蝉翼藤;药用部位;文献考证【作者】韦玮;罗秋月;巫繁菁;唐林;李兵;姚金娥【作者单位】广西骨伤医院药剂科, 广西南宁 53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骨伤医院药剂科, 广西南宁 530012;广西骨伤医院药剂科, 广西南宁 53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 530200;广西骨伤医院药剂科, 广西南宁 5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1.3五味藤为多民族民间常用草药,在汉族、壮族、瑶族、傣族和基诺族均有应用,也有相应的文字材料记载[1-6]。

中医[2]认为五味藤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净、妇女体虚、咳嗽、消瘦无力、过敏性皮疹的治疗。

壮医[3]认为其可调龙路火路、祛风毒、除湿毒、清热毒、通谷道,用于发旺(风湿骨痛)、林得叮相(跌打损伤)、阿意咪(痢疾)。

瑶医[4]认为其祛风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崩闭闷(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播冲(跌打损伤)、就港虷(急性胃肠炎)、荣古瓦别带病(产后恶露不尽)。

瑶族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瑶族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瑶族医学的特色与优势瑶族先民由于居处深山老林,气候寒冷潮湿,海拔高,低纬度,暑湿相搏,山林石洞,猛兽毒蛇潜居,鸟道羊肠,虫螫外伤难免。

风湿痹痛、痧、瘴、蛊、毒等为常见病、多发病。

瑶民生活在上述环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与疾病伤痛作斗争以及抵御虫蛇猛兽的侵袭实践过程中,瑶族人民逐渐熟悉和掌握动植物的属性及功能,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积累了不少治病医伤的有效诊治方法和方药,瑶医对这些病症的治疗,以草药内服、外敷、外洗为主,配合药浴、拔罐、药垫、火攻、杉刺、陶针、针挑、刮痧、挟捏、蛋灸、艾灸、油火灯灸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往往取效迅捷。

特殊病因瑶医中有“中邪致病”这种说法,比如说“放蛊”,实际上它包含一种心理致病的问题。

另外还有:痧气、瘴气、蛊、毒、风、痨、瘟疫、虚等八种。

特殊病理瑶医认为:人体要保持健康,平衡是根本,平衡是关键;一旦平衡被破坏,疾病便会发生。

在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瑶医审症治病的方法是根据机体不平衡之所在,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方法,调整或促使机体与周围环境及机体各脏腑之间盈亏达到平衡,从而使病体恢复正常。

另外还有:症同疾异论、三元和谐论、气一万化论、心肾生死论、鼻关总窍论、诸病入脉论、百体相寓论。

瑶医优势(一)、瑶族医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了瑶医优势:瑶医瑶药是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它有自己的认识原理,有独到的诊病方法和原则,更有特殊的疗法和药物。

据史书记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外出行医售药的瑶医专业队伍,数百年来经久不衰。

时至今日,仅广西金秀、荔浦仍有数百名瑶医在全国城镇摆摊售药或挂牌开诊行医,他们利用瑶山特产药材或祖传良方医技为各族患者解除病痛而深受好评。

群众往往用“极验”“辄效”“颇效”“奇效”“多验”等来评价瑶医的疗效。

例如: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植物志,晋.嵇含(263-30 6年)著《南方草木状》记载“吉利草,其茎如金钗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交广俚俗多畜蛊毒,唯此草能解之,极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的基源植物大全
瑶族长期以大山为依托,生活、生产于大山,长期过着靠山吃山,与世无争的生活,
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大自然不懈斗争。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
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治疗方法.
其中使用的各种中草药被归类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
五虎
上山虎(少花海桐);下山虎(滇白珠);入山虎(两面针);毛老虎(羊踯䠱);
猛老虎(白花丹)
九牛
黑九牛(威灵仙);蓝九牛(三叶木通);白九牛(尾叶那藤);青九牛(宽筋藤);黄九牛(蝉翼藤);紫九牛(翼核果);红九牛(毛杜仲藤);橙九牛(尖山橙);
绿九牛(山牵牛)
十八钻
麻骨钻(买麻藤);大钻(黑老虎);大红钻(异形南五味子);小钻(南五味子);小红钻(冷饭藤);黄钻(东南五味子);白钻(绿叶五味子);铁钻(瓜馥木);
九龙钻(龙须藤);槟榔钻(大血藤);铜钻(定心藤);六方钻(翅茎白粉藤);四方钻(翼茎白粉藤);黑钻(柠檬青风藤);双钩钻(钩藤);葫芦钻(石柑子)
七十二风
浸骨风--藤石松;龙骨风--桫椤;石上风--长叶铁角蕨;麻骨风--小叶买麻藤;鸡爪风--假鹰爪;牛耳风--黑风藤;假死风--山胡椒;金线风--粉叶轮环藤;冷骨风--萍蓬草;
大肠风--苎叶蒟;小肠风--山蒟;四季风--丝穗金粟兰;九节风--草珊瑚;慢惊风--金线草;牛膝风--土牛膝;暖骨风--毛瑞香;保暖风--结香;红节风--北酸觉杆;独脚风--薄叶红厚壳;半边风--翻白叶树;金骨风--算盘子;入骨风--常山;鬼刺风--莓叶委陵菜;扭骨风--榼藤;七爪风--深裂锈毛藤;南蛇风--喙荚云实;鸭仔风--大果油麻藤;金钱
风--排钱树;五层风--野葛;九层风--密花豆;半荷风--半枫荷;五爪风--粗叶榕;追骨风--薜荔;刺手风--珠芽艾麻;过山风-过山枫;黄骨风--多花勾儿茶;倒丁风--雀梅藤;扁骨风--扁担藤;走血风--飞龙掌血;大散骨风-灰背清风藤;小散骨风--簇花清风藤;八角风--八角枫;九季风--白簕;三角风--常春藤;阴阳风--树参;鸭脚风--鹅掌柴;鹞鹰风--通脱木;竹叶风--百两金;血风--走马胎;走马风--心叶紫金牛;酸吉风--酸藤子;破骨风--清香藤;羊角风--羊角拗;爬墙风--络石;大白背风--球兰;水浸风--风箱树;鸡场风--牛白藤;急惊风-白马骨;鹰爪风--钩藤;黑节风--接骨草;白面风--羊耳菊;
细接骨风--小驳骨;大接骨风--黑叶小驳骨;粘手风--尖尾枫;穿骨风--大叶紫珠;过墙风--臭牡蛎;红顶风--鎮平;五指风--黄荆;钻地风-活血丹;来角风--山姜;过节风--开口箭;穿心风--穿心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