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引发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导入引起的反思

1、导入要有概括性。

课堂导入应当抓住最实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啰嗦不止。最好能用寥寥数语,就使学生怀着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2、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在设计导入方式时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上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和知识储备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同时,选择导入方式的依据,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特点。因为,每位教师在性格气质、职业素质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3、导入要有直观性。

运用多种直观手段,既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观演示式导入能引燃学生好奇心与想象力的火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本摄取知识营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4、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要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产

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5、导入要有艺术性。

导入要叩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艺术,有趣味,通过充满情趣的导入,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三离”现象

一出好戏有个动情的前奏曲、精彩的开场锣,才能引人入胜,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就如戏之序幕。好的导入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相关知识间的链接,紧密联系新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但是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新课教学中,一些导入环节的设计,与学情实际脱离、与新学内容偏离、与注意规律背离,因而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出现“三离”现象。

一、脱离实际学情

【案例1】:《统计——平均数》)(国标苏教版第六册)

师:同学们,玩过猜拳游戏吗?

生:(兴奋地)玩过!

师:今天,老师就来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猜拳游戏。好不好?

生:好!(群情激奋)

师:谁赢了一次,就在自己本子上记下一次,我们一共玩十次。

(游戏进行中,大家很兴奋)

师:现在,我们把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成绩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赢?

怎么比呢?

生:把两个小组每人赢的次数分别加起来。

师:好!

(第一、第二小组的同学分别报出赢的次数)

师板书:第一小组:7+9+3+6=25

第二小组:4+6+5+8=23

第一小组的同学很兴奋:我们赢了!

师:现在,我们再把第三小组和第五小组的成绩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赢?

(第三、第五小组的同学分别报出赢的次数)

师板书:第三小组:5+9+7+4=25

第五小组:5+3+6+9+7=30

第五小组的同学跳起来:我们赢了!

第三小组的同学嚷道:他们多一个人

师:第一二小组人数相同可以加起来比,现在人数不同,怎么比呢?

生:第五小组去掉一个人来比。

师:去掉谁呢?

师:去掉多的——(第五小组的同学摇头)

师:去掉少的——(第三小组的同学不同意)

师:怎么办呢?我们还可以怎样比呢?

(冷场一分多钟)

师:(无可奈何)我们可以平均一下来比。板书:平均

【反思】本案例中,由于该班学生对以前学的“平均分”已经淡忘,缺乏“平均一下”的知识基础,所以出现启而不发,引而不出的尴尬场面。如果本案例中,教者在学生比赛之前“点击”一下以前学的“平均分”,结果可能就不会这样。所以导入设计要从学情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寻求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教材中,编者已经给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情境,这些导入情境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的,但我们教者不能生搬硬套,为导入而导入,应该考虑到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要从学情实际出发,适当地改造导入情境,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偏离学习内容

【案例2】(苏教国标版第十一册《倒数》)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倒过来说”的游戏。

师:老师说,“海上”,你可以说——

生:上海。

师:对,很好,真聪明!游戏开始——

师:上楼。

生:楼上。

师:老师喜欢我们。

生:我们喜欢老师。

师:我吃饭。

生:饭吃我。

(哄堂大笑)

……

师:生活中,有些话可以倒过来说,数学里也有这样一种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板书课题。

【反思】数学课的导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是为了学生关注新的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设计导入环节,内容一定要与新学内容科学地、紧密地融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相似。本案例中,新学内容是“倒数”,“倒数”就是把一个数倒过来吗?显然是一种误导。这种形式上的相似完全偏离了学习内容,误导了学生对“倒数”的正确理解。因此说,数学课堂导入内容的科学性选择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服务,将有利于科学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造成学生“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说”的情势,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

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三、背离注意规律

【案例3】(苏教版第四册《认识角》)

(课始,教师拿出一串五颜六色的千纸鹤)

师:这是什么啊?

生:这是千纸鹤。

师:你们觉得这些千纸鹤美不美?

生:美。

师:想不想看看是怎样折出来的?

生:想。

师:让我们去看看四年级的哥哥姐姐是怎么折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