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合集下载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学习目标】1.理解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2.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能够用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它的简单应用 难点:一般情况下,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预习指导】(1)一楼屋顶C ’处有一蜂窝,住户报119,消防官兵拟用高压水枪击落蜂巢,但水枪有效射程只有20米,而消防车也只能到达楼房角A 处,若屋的长、宽、高分别为15米、10米、4米,蜂巢能被击落吗?(2)在平面上任意两点A ),(11y x ,B ),(22y x 之间距离的公式为|AB|=221221)()(y y x x -+-,那么对于空间中任意两点A ),,(111z y x ,B ),,(222z y x 之间距离的公式会是怎样呢?(3)空间中任意一点P ),,(z y x 到原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会是怎样呢?【合作探究】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问题: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想想平面两点距离是怎样推出来的呢?如果是空间中任意一点),,(1111z y x P 到点),,(2222z y x P 之间的距离公式会是怎样呢?O yzxMP 1P 2NM 1N 2N 1M 2H 22122122121)()()(z z y y x x P P -+-+-=例1 课堂一开始提到的问题。

例2在四面体P-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设PA=PB=PC=a ,H 为三角形ABC 的外心,求点P 与H 的距离? 【巩固练习】 教材P138练习1、2、3、4题 【当堂检测】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定点P 到三个坐标轴的距离都是1,则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A.62B. 3C.32D.63【解析】设P(x ,y ,z),由题意可知⎩⎪⎨⎪⎧x 2+y 2=1,y 2+z 2=1,x 2+z 2=1,∴x 2+y 2+z 2=32.∴x 2+y 2+z 2=62.【答案】 A图4-3-32.如图4-3-3,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正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Oy 平面和z 轴上移动.若AB =2,则点C 到原点O 的最远距离为( )A.3-1 B .2 C.3+1 D .3【解析】 连结OA ,△AOB 为直角三角形(图略),设D 为AB 的中点,当OD⊥AB 时,O 到AB 的距离最大为1,又C 到AB 的距离为3,所以C 到O 的最远距离为3+1,故选C.【答案】 C3.(2014·景德镇高一期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以O(0,0,0)、A(2,0,0)、B(0,2,0)、C(0,0,2)为一个三棱锥的顶点,则此三棱锥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 S △AOC =S △BOC =S △AOB =12×2×2=2, S △ABC =34×|AB|2=34×8=2 3.故三棱锥的表面积S =6+2 3. 【答案】 6+2 3图4­3­ 44.(2014·江苏苏州中学周练)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BC|=2,|D 1D|=3,点M 是B 1C 1的中点,点N 是AB 的中点.建立如图4­3­4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写出点D ,N ,M 的坐标; (2)求线段MD ,MN 的长度;(3)设点P 是线段DN 上的动点,求|MP|的最小值. 【拓展延伸】图4-3-1如图4-3-1,以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三条相交棱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点P 在正方体的体对角线AB 上,点Q 在正方体的棱CD 上.(1)当点P 为体对角线AB 的中点,点Q 在棱CD 上运动时,探究|PQ|的最小值;(2)当点Q 为棱CD 的中点,点P 在体对角线AB 上运动时,探究|PQ|的最小值.【解】 (1)当点P 为体对角线AB 的中点时,点P 的坐标是⎝ ⎛⎭⎪⎫a 2,a 2,a 2.因为点Q 在线段CD 上, 故设Q(0,a ,z). 则|PQ|=⎝ ⎛⎭⎪⎫a 22+⎝ ⎛⎭⎪⎫a 2-a 2+⎝ ⎛⎭⎪⎫a 2-z 2 =⎝ ⎛⎭⎪⎫a 2-z 2+12a 2.当z =a 2时,|PQ|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2a.即当点Q 为棱CD 的中点时,|PQ|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2a.(2)因为点P 在体对角线AB 上运动,点Q 是定点,所以当PQ⊥AB 时,|PQ|最短.连接AQ ,BQ ,因为点Q 为棱CD 的中点,所以|AQ|=|BQ|,所以△QAB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当P是线段AB的中点时,|PQ|取得最小值,由(1)知最小值为22a.【课堂小结】今天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能有什么收获?【课外作业】习题4.3组第3题【教学反思】。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

A
)
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公式,是数轴上和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 式的进一步推广,反之,它可以适用于平面和数轴上两点 间的距离的求解.设P(x1,y1,z1),P2(x2,y2,z2),则 |P1P1|= x2-x12+y2-y12+z2-z12 ,当P1,P2两点落在 了坐标平面内或与坐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时,此公式可转 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当两点落在坐 标轴上时,则公式转化为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
练在 xOy 平面内的直线 x+y=1 上确定
一点 M,使它到点 N(6,5,1)的距离最小.
6 1.点 A(1,1,2)与点 B(0,-1,3)间的距离为__
2.若 A(4,-7,1),B(6,2,z),|AB|=11,
-5或7 则 z=________.
3.点 P(1,2,2)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 设它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Q,则 PQ 的长为( A.2 5 C.3 2 B. 5 2 D. 2 3
2 2 2
例1 求证:以 A(10,-1,6),B(4,1,9),C(2,4,3)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练在 z 轴上求一点 M,使点 M 到点
A(1,0,2)与点 B(1,-3,1)的距离相等.
例2
在 yOz 平面上求与三个已知点 A(3,1,2),
B(4,-2,-2),C(0,5,1)等距离的点的坐标.
M( x1 , y1 , 0), N( x 2 , y 2 , 0)
O P1
x
2
y
N M
2
MN
( x1 x2 ) ( y1 y2 )
思考2:点P1、P2的距离如何计算? z P2 P1 A O y N x M

高一数学必修二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二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做一做】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A(-3,4,0)和点 B(2,-1,6)间
的距离是( )
A.2 43 B.2 21
C.9
D. 86
解析:|AB|= (-3-2)2 + (4 + 1)2 + (0-6)2 = 86.
答案:D
重难点突破
12
1.对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两点说明 剖析:(1)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 广,它可以求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其推导过程体 现了化空间为平面的转化思想. (2)若已知两点的坐标求距离,则直接代入公式即可;若已知两点 间的距离求参数或点的坐标时,则应利用公式建立相应方程求解.
∵|C1C|=|CB|=|CA|=2, ∴C(0,0,0),A(2,0,0),B(0,2,0),C1(0,0,2),B1(0,2,2).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D(1,1,0),E(0,1,2),F(1,0,0),
∴|DE|= (1-0)2 + (1-1)2 + (0-2)2 = 5,
|EF|= (0-1)2 + (1-0)2 + (2-0)2 = 6.
题型一 题型二
精选例题
反思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本小节的重点,也是将来在选修模块 中继续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础.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 程,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体现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精选例题
题型一 题型二
变式训练2】 已知A(1,-2,11),B(4,2,3),C(6,-1,4),试判断△ABC的 形状.
本节结束,谢谢观看!
解:由题意,得
|AB|= (4-1)2 + (2 + 2)2 + (3-11)2 = 89,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d x y02 z02 y d y x02 z02
d z x02 y02
两点间距离公式
平面:| P1P2 | (x1 x2 )2 ( y1 y2 )2
类比
猜想
空间:| P1P2 | (x1 x2 )2 ( y1 y2 )2 (z1 z2 )2
例4:已知 A( 3,3,3 2), B( 3,1, 2) ,在平面 Oyz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ABC为等边三角 形,如果存在求C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一点C(0,y,z),满足条件:
AB AC BC

3
3 2 3 12 3 2
2
2

y
3
0 2
C 0,4, 2 或 0,0,3 2
所以存在一点C,满足条件.
课堂小结
一、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 x2 x1 )2 ( y2 y1 )2 (z2 z1 )2
二、空间中点坐标公式:

x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

x1 y1 z1
x2
2 y2
2 z2
2
AC 1 32 5 12 2 52 29
例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1,5,2), B(2,3,4),C(3,1,5),求: (2)BC边上中线AM的长。
AM ?
例2:求证以 M1(4,3,1), M2(7,1,2), M3(5,2,3),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解: M1M2 2 (7 4)2 (1 3)2 (2 1)2 14,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 ,|OB|=y,
1 (y 1) 2 .
由OB2=OA2+AB2,得y2=2+1+(y-1)2,解得y=2, 所以存在这样的点B,当点B为(0,2,0)时,PA⊥AB成立.
【延伸探究】 1.(改变问法)典例1中已知条件不变,问能否在z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 △ABP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5 5
答案: (0,- 24 , 0)
5
【方法技巧】由空间两点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方法 (1)若已知点到定点的距离以及点在特殊位置 ,则可直接设出该点坐标,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点的坐标. (2)若已知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的一些条件, 则可以列出关于点的坐标的方程进行求解.
【补偿训练】(2015·泸州高一检测)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在x轴上 找一点P,使它与点Q(1,2,3)的距离为 17,则P点的坐标为 【解析】设点P的坐标是(x,0,0),由题意得, | PQ | 17, 即 .
2.空间两点间距离的求解 (1)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就是把点的坐标代入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确定点的坐标或合理设出点的坐标是关键. (2)若所给题目中未建立坐标系,需结合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再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
【拓展延伸】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1)推导思路:求线段长度常常放在三角形中,根据各坐标分量的几何 意义构造三角形来求解,即通过构造辅助平面,将空间问题转化到平面 中处理. (2)证明方法:运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过程中运用到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的相互转化.
【解析】假设存在一点P(0,0,z),使得△ABP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 角形,即|PA|=|PB|, 得
0-4
2
0-5 z-6

课件6: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课件6: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课堂小结 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 的推广,常应用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坐标求距离; 二是根据距离求点的坐标;三是利用边长判断三角 形的形状;四是求空间中点的轨迹方程.目的都是 考查空间中两点间距离公式,解答时可类比平面上 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在求轨迹方程时,注意理解 方程表示的图形.
4.已知点P在z轴上,且满足|OP|=1(O是坐标原 点),则点P到点A(1,1,1)的距离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P(0,0,1)或P(0,0,-1), 所以|PA|= 2 或 6 . 答案: 2 或 6
题型一 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例1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OABCO1–A1B1C1中,|OA|=2, |AB|=3,|AA1|=2,E是BC中点,作OD⊥AC于D,求点O1 到点D的距离.
A. 13
B.2 5
C.5 D. 29
解析:点 P 在 y 轴的射影 P′为(0,3,0), ∴|PP′|= 22+42= 20=2 5. 答案:B
3.已知点A(-3,1,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则线 段|AB|的长为________.
解析:|AB|=2|OA|=2 -32+12+42=2 26. 答案:2 26
解析: x-22+y-12+z-42=5, ∴(x-2)2+(y-1)2+(z-4)2=25. 点 P 的集合是以(2,1,4)为球心,半径为 5 的球面.
自测自评
1.坐标原点到下列各点的距离最小的是( A )
A.(1,1,1)
B.(1,2,2)
C.(2,-3,5)
D.(3,0,4)
2.点P(2,3,4)到y轴的距离是( )
练习1.点M(x,y,z)到坐标原点O(0,0,0)的距为: ___x_2_+_y_2_+__z_2 _. 练习2.如果|OP|是定长r,那么x2+y2+z2=r2表 示什么图形?_表__示__球__心__为__O_,__球__半若点P(x,y,z)到点A(2,1,4)的距离为5,则x, y,z满足什么关系式?你能想象点P的集合是 什么吗?

4.3.2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4.3.2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xoy面
Ⅶ Ⅷ
o
y
Ⅵ Ⅴ

x
空间直角坐标系共有八个卦限
讲授新课
设点M是空间的一个定点,过点M分别作垂直 于x 轴、y 轴和z 轴的平面,依次交x 轴、y 轴和z 轴 于点P、Q和R.
点P、Q和R在x 轴、y 轴和z 轴 z
上的坐标x,y和z,那么点M的空
间坐标为(x,y,z).
P
R M
O
M’
Q
y
x
讲授新课
2 2
2
公式的记忆方法:同名坐标差的平方和的算术根
讲授新课
例1 求空间两点A(3,-2,5 ) B(6,0,-1)的距离AB 分析: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课堂练习
①在空间中,已知点A(1,0,-1),
3 2 B (4,3,-1),求A,B的距离_______.
②在空间中, P(1,2,-2)和Q(-1,0,-1)的 距离是________ 3
z
P A C o
B
y
2
AP AC CB BP
2
2
2
2
2
x
2
AP ( x1 x2 ) ( y1 y2 ) ( z1 z2 )
讲授新课
总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x1,y1,z1) 和点Q(x2,y2,z2)的距离公式:
d ( x 2 x1 ) ( y2 y1 ) ( z 2 z1 )
z
D`
A` B`
C`
Q
O C B y
A x
课堂练习
3.在空间直角坐标下, 如何找到给定坐标 z D(1,3,4)的空 间位置
D
4
O D` 3 y

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

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

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解开好多几何谜题呢!先来说说这个公式到底是啥。

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是:d = √[(x₂- x₁)² + (y₂ - y₁)²] 。

这里面的 (x₁, y₁) 和 (x₂, y₂) 就是两个点的坐标。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

当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点,一个叫 A 点,坐标是(3, 4),另一个叫 B 点,坐标是(6, 8)。

我问同学们:“大家猜猜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呀?”结果大家都一脸懵,有的开始在草稿纸上乱画,有的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这时候,有个平时特别调皮的小男生举起手说:“老师,这也太难了,能不能给点提示?”我笑着说:“行,那老师给你们一点小提示,咱们不是刚学了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嘛,大家试着用用看。

”于是,同学们纷纷开始动笔计算。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算出来了,是 5!”我赞许地点点头,然后让她到黑板上来给大家讲讲是怎么算的。

小女孩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下:x₁ = 3,y₁ = 4,x₂ = 6,y₂ = 8,然后代入公式:d = √[(6 - 3)² + (8 - 4)²] = √[3² + 4²] = √25 = 5 。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同学们都忍不住给她鼓掌。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算,去思考,比我单纯地讲效果要好得多。

那这个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到底有啥用呢?比如说,在地图上,我们要知道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就可以先把这两个地点在地图上的坐标找出来,然后用这个公式算一算。

再比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大楼的时候,要确定两个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也能用到这个公式。

而且,这个公式可不只是在平面上有用哦。

在三维空间里,也有类似的计算公式,只不过多了一个 z 轴的坐标。

比如说,要计算空间中两个点 (x₁, y₁, z₁) 和 (x₂, y₂, z₂) 之间的距离,公式就变成了:d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 + (z₂ - z₁)²] 。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参考答案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参考答案

1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学习探究】【预习提纲】222zy x ++ ;221221221)()()(z z y y x x -+-+-.【处理方式】类比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基础练习】1.6.2. )3,0,0(-.3. 29.4.求证:以)3,4,2(),9,1,4(),6,1,10(C B A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根据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得7)96()11()410(||222=-+--+-=AB ,7)39()41()24(||222=-+-+-=BC ,98)36()41()210(||222=-+--+-=AC .因为,9877>+且||||BC AB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例1【审题要津】建立如图坐标系,易求点1B ,D B ,的坐标,借助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出点E 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坐标公式即可解答此类问题.解:由题意得:)2,4,3(),0,4,0(),0,0,3(1B C A .设)0,,(y x E ,在ADC Rt ∆中,5||,4||,3||===AC CD AD , 512||=∴DE ,在ADE Rt ∆中,2548325144|,|||2==∴⋅=x AD x DE .在CDE Rt ∆中,2536425144|,|||2==∴⋅=y AD y DE .)0,2536,2548(E ∴. 52934)25364()25483(||221=+-+-=∴E B .【方法总结】结合具体图形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求图形中一些特殊点之间的距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样,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也可以求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例2 【审题要津】(1)点P 为对角线的中点,易求点P 的坐标,而点Q 在棱CD 上运动,其坐标是随Q 点的位置变化,它的横、纵坐标不变,而竖坐标在变化,设出点Q 的坐标,建立||PQ 与竖坐标的函数关系,借助代数思想解决即可(2)同(1)的解法. 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1)当点P 为对角线AB 的中点时,点P 的坐标是)2,2,2(aa a .2点Q 在线段CD 上,设),,0(z a Q ,2221)2(||aa z PQ +-=∴.∴当2a z =时,||PQ 的最小值为a 22,即当Q 为棱CD 的中点时,||PQ 有最小值a 22.(2) 点P 在对角线AB 上运动,Q 为定点, ∴当AB PQ ⊥时,||PQ 最短.当点Q 为棱CD 的中点时,QAB BQ AQ ∆=|,|||是等腰三角形, ∴点P 是AB 的中点时,||PQ 取得最小值a 22.【方法总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点的坐标表示给定的点的位置,将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借助函数的知识加以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自我检测】1.D2.C3.C4.D 5.球面 ;6.230;7. 解:由已知,得点N 的坐标为)0,32,3(a a ,点M 的坐标为)32,,,3(a a a .所以a a a a a a MN 35)320()32()33(||222=-+-+-=.8. 解:由题意得:)1,0,0(),0,1,1(1D B ,故1BD 的中点为)21,21,21(P . 点Q 在棱1CC 上,Q ∴的坐标可设为)10)(,1,0(≤≤a a . ||||21QC Q C =,)32,1,0(,32||Q QC ∴=∴.从而619)3221()121()021(||222=-+-+-=PQ .9.解: 面⊥ABCD 面ABEF ,面 ABCD 面,,BE AB AB ABEF ⊥=⊥∴BE 面ABC .BE BC AB ,,∴两两垂直.∴以B 为原点,分别以BC BE BA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和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22,22(),221,0,22(a a N a a M -.3222)0221()220()2222(--+-+-=∴a a a a MN21)22(1222+-=+-=a a a .∴当22=a 时,MN 最短,最短为22,此时,N M ,恰好为BF AC ,的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