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的分析
21 . 两组患儿血糖值及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见表 l 。
22 危重组预后比较( . 见表 2 )
1 2 方法 .
全部测血糖, 结果发现 6. 危重患儿合并有应激性高血 37 糖, 且血糖值越高, 患儿病情越严重, 病死率也越高, 报告如
下。
两组患儿入院后立即静脉采血检测血糖, 血糖为 35 .~
55m o L为正常血 糖, . m l . m l / ≥83m o I为高血糖 , / 血糖为
E3 1 中 华 医 学 会 儿 科 学 会 急 救 学 组 . 儿危 重 病 例 评 方 法 小
r] I .中 华 儿 科 杂 志 , 9 5 3 ( ) 3 1 1 9 ,3 6 :7 .
收 稿 日期 :0 8 0 — 3 2 0 — 60
作 者 简 介 : 步 云 ( 9 4 )女 , 西 省 岚 县 人 , 士 学 位 , 李 16 - , 山 学 副主 任 医 师 , 要 从 事 儿 科 临床 工作 。 主
细胞脱水坏死, 可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加速死亡。
研究结果发现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高 , 血糖 且
有关 。机体在各种危重疾病的刺激下神经内分泌系统激
维普资讯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 年 9 08 月第 ! 鲞箜 ! 塑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
55 . m o/ .~83 m l L为临界值, 不纳入高血糖范围。
2 结 果
20 年 4 -20 年 4 04 月- 08 月住院的危重患儿 17 2 例作为 危重组, 人院时均按照 20 年修改后的《 00 小儿危重病例评 法》 l评分,2 例患儿评分均≤8 分, 6 1 17 O 男 7例, 6 例, 女 o 年 龄 4 ~1 5 d 2岁, 重症肺炎 2 例, 6 感染性腹泻伴重度脱水 1 7 例, 败血症 l 例, 3 感染性休克 l 例, 5 恶性肿瘤晚期 1 O例, 心
应激性高血糖对综合ICU危重病人预后的影响.
应激性高血糖对综合ICU危重病人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症;预后
ICU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同时伴有与应激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在过去的研究中曾认为中度的血糖升高是可以接受的现象[1],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急性一过性的高血糖可产生很多有害的病理生理效应,现就我院139例危重病人ICU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139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评分为13~21分,诊断分别为颅脑外伤、急性心功能不全、复合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2 方法
将2003年至2005年的允许性高血糖的64个病人作为A组,2005年至2007年的胰岛素干预治疗的75个病人作为B组,两组病人的营养支持为等热量、等氮量,热量∶氮=150∶1;同时记录两组病人入我科后每天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干预组病人的每8 h血糖值、肺感染的发生率、ICU平均住院日与死亡率;肺感染以细菌培养阳性为准。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
2 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糖尿病史及APACHE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5岁;B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具有可比性。
平均住院日:A组(25±4.5)d,B组(19±3.4)d。
死亡率:A组42%,B组25%。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肺感染性率比较见表1。
应激性高血糖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价值探讨
应激性高血糖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价值探讨【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全身炎症;诊断标准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临床上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于SIRS 的诊断标准问题,有关专家提出,诊断标准过于宽松,并建议对现行的诊断标准予以修改补充,再加上一些实验室的检查。
近2年来对ICU病房收治144例各种危重病人,进行微量血糖监测,结果表明SIRS组病人早期血糖明显升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其收治各种危重病人144例,其中感染性疾病120例,非感染性24例。
随机将病人分为2组:凡符合SIRS四项诊断标准3~4项的为观察组80例,符合2项以下的为对照组64例。
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1~9岁。
新生儿24例,1个月至1岁40例,1~3岁12例,3~9岁4例。
对照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1~10岁,新生儿20例,1个月至1岁30例,1~3岁11例,3~10岁3例。
经统计学检验(P>0.05),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选择我科ICU病房收治的各种急性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对144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符合SIRS四项诊断标准中3~4项的为观察组80例,符合SIRS四项标准2项以下的为对照组64例。
2组病人入院后30 min内,除其他检查外,均检测微量血糖,应用美国life scan TnC生产的稳捷型基础倍加型血糖仪,进行快速血糖监测(并排除输液因素),测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并求P 值。
2结果144例危重病人,感染性疾病120人,占83.33%,非感染24人,占16.7%。
符合四项标准的SIRS组80例,非SIRS组64例。
结果发现SIRS组血糖明显升高者68.75%,非SIRS组15.6%。
经统计学分析(P<0.01)。
SIRS组与非SIRS组原发病分布情况如下:3讨论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
危重新生儿血糖的临床观察
危重新生儿血糖的临床观察危重新生儿血糖的临床观察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一环,新生儿保健尤其是危重新生儿的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新生儿血糖,特别是危重新生儿血糖的问题成为朝夕相处的珍贵财富。
为了探讨新生儿血糖的相关问题及保健措施,本文着重对危重新生儿血糖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危重新生儿血糖的意义新生儿血糖指出生24小时内,新生儿静脉室(手掌和脚心静脉)或脐带静脉血液测定出的空腹血糖值。
在新生儿出生时,胎儿胰岛细胞在没有母体胰岛素的情况下,分泌胎儿胰岛素,使胎儿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是由于胎儿长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肝脏和胸腺发育良好,使进入肝脏的胆固醇、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在肝脏转化为糖原储存,供胎儿需要时分解出来。
但是,新生儿出生后迅速从胎儿生活转变成胎儿生存,胆固醇、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进入体内不能及时转化为糖原,无法储存,新生儿依靠外界的乳食、糖水等来源,故在胎儿转产后数小时,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上升并保持平稳。
若在出生后24~48小时新生儿静脉血测定的血糖值不足2.6mmol/L,则说明新生儿血糖过低。
危重新生儿血糖是指出生前母体糖尿病怀孕、巨大儿怀孕、胎膜早破怀孕、窒息、母亲有高血压疾病并用磺酸甲基苯妥英等药物治疗等危险产前因素、胎儿出生时围产期窘迫、母乳缺乏、保暖较差、感染、应激等危险产后因素,导致新生儿静脉血测定的血糖值不足2.6mmol/L。
危重新生儿血糖过低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过低的血糖值可影响新生儿脑部的正常代谢,导致脑细胞缺氧、呼吸不规律、惊厥、颅内出血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
二、危重新生儿血糖的诊断方法危重新生儿血糖的诊断依靠临床症状和检查,常规新生儿血糖检测在出生后1小时、2小时和24小时进行,这些检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新生儿的血糖异常,同时还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甲减、妊娠糖尿病等母体的胰岛细胞功能异常。
重症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
( 宁 市 人 民医 院 儿科 ,四川 遂 宁 6 9 0 ) 遂 2 00
【 要 】 目的 了解 新 生 儿 危 重 病 状 态 下 体 内 血 糖 水 平 的变 化 情 况 。方 法 对 7 危 重 新 生 儿 采 用 己 糖 激 酶 法 摘 O例 监 测 血 糖 水 平 , 观 察 危 重 病 、 种 疾 病 并 存 、 官 衰 竭 、 床 转 归 与 血 糖 值 变 化 的关 系 。结 果 并 多 器 临
【 图 分 类 号】 R7 5 8 中 2 .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5 1 2 0 ) 4 0 3 — 2 文 2 3 1 ( 0 7 0 — 6 70 6
危重 症新生儿血糖 [7 (.
危 重 症 新 生 儿 应 激 性
Hale Waihona Puke 1 ±0 6 ) 6 . 9 mmo/ 明显 高于 正 常 对 照 组 [4 8 士0 6 ) l L] ( . 9 . 9mmo/ ( < O o ) ; 病 组 血 糖 高 于 单 病 组 ( O 0 ) 死 亡 lL,P . 5 3 多 P< . 5 ;
B o d g u o e wa e e t d b h e o i a e me h d l o l c s s d t c e y t e h x k n s t o .Th e a i n h p b t e rt a ln s e ,mu tp e d s a e , e r l t s i e we n c i c li e s s o i l li l ie s s o g n f i r ,p o n s sa d t e b o d g u o el v lwa n l z d r a a l e r g o i n h lo l c s e e s a ay e .Re u t Th l o l c s n n wb r swi rt a u s ls e b o d g u o e i e o n t c i c l h i
危重病人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如何控制血糖
胰岛素控制: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胰岛素 其他降糖药物:文迪雅降低血糖,同时 降低血压、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血LDL, 升高HDL等 降低糖异生、治疗胰岛素抵抗
如何应用胰岛素泵
目标:维持血糖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条件:恒定的葡萄糖输注和适当的胰岛素输注 步骤:建议起始剂量为4U/h,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寻找合适的胰岛素剂量。必须每小时 监测末梢血糖和尿糖。 第二阶段:维持初期,一般为4-6小时。此期23小时监测末梢血糖,每小时监测尿糖 第三阶段:维持期。6-8小时监测末梢血糖,每2 小时监测尿糖。在第三期发现血糖异常,则重复上 述三个步骤。
抗分解 氮、磷和钾储留 脂肪分解利用 糖代谢
生长激素
胰岛素
免疫介质—细胞因子的变化
急性相蛋白合成
TNF
IL-1 IL-6….
高血糖
脂肪分解 蛋白质分解
危重病人高血糖的机理
由于应激状态下的代谢和激素水平以及细 胞因子的改变 内源性糖生成增加:糖异生增加
糖去路受阻: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利用降低
高血糖对水电平衡的影响
高血糖对不同细胞的水平衡产生不同影
响 高血糖对Na+的影响 高血糖对K+的影响:开始2小时高钾;以 后出现低钾,并伴有磷酸盐的丢失 高血糖引起的脱水
高血糖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
高血糖组
感染率 未感染
正常血糖组
感染率 未感染
74例烧伤无糖尿病患者
2467例糖尿病患者行开胸心脏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比较
急性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对病人预后的影响:高血糖高死
亡率 高血糖对机体水电平衡的影响:高渗性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增加机体的感染机会 增加心、脑等组织缺血 对全身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
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疗效分析
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
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4.0~6.1 mmol/L。
对照组应用常规胰岛素降糖治疗,将晨起空腹血糖控制在6.9~11.1 mmol/L。
比较两组患者出ICU时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用量。
结果出ICU时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能改善危重症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愈后,但应该防止低血糖。
标签: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血糖;疗效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SHG)是指严重的感染、休克、创伤的应激情况下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升高,在ICU患者发生率较高,可对胰岛B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加重对患者的损害[1]。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的控制高血糖状态,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2]。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4.0~6.1 mmol/L。
现回顾性分析该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8例临床资料,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治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8例危重症患者并应激性高血压糖患者。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动态监测临床意义及护理
血糖为一过性 , 着原发病的好转血糖逐 渐恢复正常。[ 随 结论 ] 血糖动 态监 测可作 为判 断危重 患儿病情发展
及预后的指标之 一 , 并可指导危重病 儿的治疗。 关键词 : 重症 ; 危 高血糖 ; 态监 测 动 中图分类号 : 4 3 5 R 7 .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 编号 :6 2 8 82 0 )0 1 7 —18 (0 7 1B一0 2 —0 04 2
m o L其 中血糖高达 3 .5m o L1 , ml , / 2 1 m l 例 治愈 7 /
例, 死亡 2 ; 例 治愈病 例出院时血糖均恢复正 常。 3 护理 ①将 病儿置于监护 室或单间病 房 , 备齐抢 救物 品, 保持空气流通 , 温度 、 湿度 适宜 。②保 持 呼吸道 通畅 , 保证有效供氧 ,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
时调整葡萄糖输入量 和速度 。⑤ 监测 血糖 : 入院立
动态监测 。现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从 20 0 3年 1月一2 0 0 5年 1 在我科 住 院 的 2月 危重病患儿 , 照4 J 危重 症评 分法[ 抽取符 合要 依 ,L ]
求的6 o例, 且均无糖 尿病病史 。男 3 例 , 2 6 女 4例 ;
小于 1 3 例 , 岁 ~6例 1 , ~1 岁 8例 ; 岁 5 1 7例 7岁 4 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 3 , 4例 神经 系统疾病 1 , 2例 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 5例 , 循环系统疾病 4 , 例 泌尿 系统疾病 2例 , 血液系统疾病 2例 , 中毒 1例。入院 后立即测血糖 , 大多数患儿采血于静 脉输液前 , 少数
糖。同时根据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抢救和治疗 。
重疾病都可 能对 患儿机体产 生严重损 伤 和刺激 , 导 致 机体产生应激 反应 和高 代谢 反应 , 临床 最显著 的
危重肺炎患儿快速血糖监测其临床意义论文
危重肺炎患儿快速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危重肺炎患儿血糖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71例危重肺炎患儿行取足跟或手指毛细血管血快速测定血糖。
结果:多、单器官功能衰竭组、临终死亡组、患儿血糖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其中以多器官衰竭组患儿血糖升高尤为明显。
随着血糖升高,与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预后呈正相关,血糖30mmol/l以上死亡率为25%。
结论:危重肺炎患儿血糖变化可作判断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肺炎;危重型;血糖;儿童【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45-01高血糖是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常出现的代谢紊乱。
本文对71例危重肺炎患儿进行快速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旨在提高危重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2012年3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危重肺炎患儿71例,其中男42例,女29例;年龄2个月至7岁。
病情危重程度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危重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评分标准[1]。
(1)单器官功能衰竭(简称单衰组)42例(59.16%),其中呼吸衰竭18例,心力衰竭15例,肾功能衰竭4例,胃肠功能衰竭3例,脑功能衰竭2例;(2)多器官功能衰竭(简称多衰组)20例(28.17%),其中呼衰合并心衰10例,心衰合并呼衰胃肠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5例,呼衰合并脑功能衰竭4例,肾衰合并脑功能衰竭1例;(3)临终死亡(简称临终组)9例(12.68%)。
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35例健康儿童,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个月至7岁。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为排除糖尿病及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本组71例危重症肺炎患儿中:血糖在7.0-10mmol/l的11例,血糖在10-15mmol/l的18例,血糖在15-20mmol/l的7例,血糖在20-35mmol/l的25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10例。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
所有患儿入 院前均无 输糖史 , 院后即采静脉 血 , 因病 情 入 如 需要即刻抢救 的患儿 , 于输液对侧肢体采血 。采血前均未大剂量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小时内未使用 肾上腺素 、 l 去甲肾上腺素 。 血糖测定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 中治愈组出院前抽血复查血糖。 其
12例危重患儿和 7 0 0例轻症患儿血糖进行测定 。 结果 血糖 >66 m o L者 6 . ml 7 / 5例( 6 .%)单器官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组 占 37 ,
Hale Waihona Puke 血糖 浓度 分别 为( .7 .5mm l 、 1.6± .9 m o/, 91 ±35 ) o L (42 65 ) m l 有显 著差异 ( 00 )血糖 <1m l / L P< .1 ; 0 mo L组 , 死率 8 , / 病 % 血糖 1 ~1m l 0 5 moL组 , / 病死率 2 .l , 38 % 血糖 >1m o L组 , 死率 7 .8 3 5ml / 病 36 %, 组病死率有显著差异( P<00 )结论 危重患儿血 .1 。 糖浓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 , 血糖越高 , 病情 越严重 , 预后越差。 [ 关键词】危重患儿 ; 高血糖 ; 器官功能衰竭
预后亦越差嗍 。本文单器官 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组血糖浓度分别为 (. 91 7±35 ) moL (42 65 ) m l , . m l 、 1.6± . m o L 两组 比较 有显 著差异 5 / 9 /
2 , 中治愈 4 6例 其 4例 , 死亡 2 例 .对 照组为同期住 院的上呼吸 l 道感染 和轻症支气管炎患儿 7 0例 , 年龄 6个月 ~1 , 4岁 年龄 和 性别与观察组均无显著差异 , 以上病例均排 除糖尿病 。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变化的监测分析
I床 研 究 ・
20 年 4 09 月第 4 卷第 1 期 7 1
危 患儿应 重 激性高 血糖变 监 析 化的 测分
吴 景 燕
( 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 民医院儿科 , 广东梅州 54 2 ) 10 1
【 摘要]目的 探讨危重儿童应激性高血糖 的鉴别诊断指标 , 为危 重患儿 的临床诊 断提供依据 。方法 检测分析 3 O例重症应 激性 高血糖 (HG组 ) S 患儿 和 3 O例同期门诊健康查 体儿童( 对照组 ) 的糖化血红蛋 白( b l)糖化血 清蛋 白( S )空腹 c H Ae 、 GP 、
t e F P i a g o dc trt e t y S h C o d i iao i ni HG; sf r e o f me y o s r i g c i r n wi n u i— e e d n n w e h ro . s n od f i i u t rc n r d b b e v n h l e t i s l d p n e t h t e r t h i d h n o
肽( C )空腹胰岛素( I S 水平 , FP 、 FN ) 观察 S HG患儿是 否依赖胰 岛素 治疗。结果 S G组 Hb l、 S FN H A eG P、I S及 F P水平 明显 C
上升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00 )S P< . ;HG患儿对胰岛素无依赖性 。结论 Hb l、 S 、I S及 F P是鉴别 S G的 5 Ac G P FN C H
例,~ 1 2岁 9例 , 4岁 7例 , 2~ 平均 年龄 (. .) 。两组在性 30±1 岁 9
别、 年龄方面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 P>00 ) . 。 5
1 检 查 方 法 _ 2
儿童应激性高血糖
儿童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患儿急性应激后引起的血糖水平升高。
各种危重症都是对患儿机体的严重损伤和刺激,在如创伤、感染、烧伤、手术、缺氧、失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应激原刺激下,内分泌系统能协助维持机体的自稳性,但内分泌反应又可加重应激时的代谢紊乱,其显著特点为应激性高血糖。
在急性应激状态下,机体暂时的高血糖被认为是有利的,可以给葡萄糖依赖性器官如大脑、心脏提供充足的能量。
但是持续的高血糖可以引起一系列的有害后果,可以增加患儿的病死率。
1、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可能与应激后发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关。
由于危重状态下各种疾病的突发强烈刺激,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致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等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多,这些激素除直接刺激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加外,还通过不同途径拮抗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同时在这些应激原的强烈刺激下,胰岛素受体数目及受体最大特异结合率可受其影响而降低,最终这些胰岛素拮抗激素会导致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早期高血糖主要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刺激肝、肌糖原迅速分解,后期高血糖除肝、肌糖原分解,肝、肾糖原异生作用增加外,组织胰岛素拮抗起重要作用。
(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可导致糖代谢紊乱,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可引起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增高,儿茶酚胺可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利用,使血清葡萄糖升高,同时还可引起脂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儿茶酚胺物质释放是应激后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
(2)糖皮质激素:应激后机体血糖的升高亦受糖皮质激素影响。
应激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促使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糖、蛋白、和脂肪代谢。
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加强蛋白质分解,减少外周组织对氨基酸的利用,糖异生的原料增多,增强肝内糖异生关键酶活性。
危重患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附70例报告)
2 结 果
应激性 高血糖 及高糖性 高渗性 血症 是儿科 急救 中较 为 常见的危 重症之一 。应 激性 高血糖 是 由于应 激原 的突发强 烈刺激导致儿茶酚胺 皮质 醇 、 长 激素 、 高血糖 素等代谢 生 胰
2 l l
危 重患儿 在应激状态下 , 糖代谢异 常主要表 现为低血糖
和高血糖 。低 血糖对患儿机体产生严重 的危 害 , 高血糖 是危 重症应激 代谢 的重要 特 征之一 。近 年来 已受人 们 的广泛关 注。本文对危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水平测定结 果进行 分析 , 现
报 告 如下 。
发生率高达 8 . , 1 4 由此可见高血糖是危重疾病应激状态下 最常见的代谢紊乱 。5 例器官功 能衰竭的患儿 , 中多器官 2 其 功能衰竭的患儿更易在危重状态 下发生 高血糖 , 提示危重患 儿血糖水平升高与疾病 危重 程度相 关 。5 7例高血糖 患儿血 糖 7 0mm lL病死率 5 9 , ~1 o/ . 血糖 1 ~ 1 0 5mmo/ lL病死 率 1 , 2 血糖>1 o/ 5mm lL病死率 增加到 3 , 3 随着 血糖 水 平的升高 , 死率 亦逐步升高 。 病
维普资讯
Guz o e ia o r a, 0 7, L3 , . ih u M dc l u n l2 0 Vo 1 No 2 j
危 重 患 儿 血 糖 监测 的临 床 意 义
( 7 附 O例 报 告 )
贵阳市儿童医院(503 杨 莹 陈建 丽 500)
3 讨 论
1h 内常规作微量血糖测定及综合抢救治疗 。 12 方法 采用德 国罗氏公 司生产 的微量血糖 仪 ( . TYP Nr 16 14 to/ ) 8 7 9 6ro lL 检测 。取末 梢血一滴 于血糖 试 纸后 置入 e 检测孔 ,0 后 即显示结果 。 4s 13 评分标准 危 重症 评分 的诊断标 准严 格按 《 . 婴儿 及儿
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 例(百分率 / % )
因素
A 组( n = 70) B 组( n = 55) P 值
年龄 > 65 岁
56(80������ 0)
48(87������ 3)
< 0������ 05
体质量指数 (���x���± sꎬkg������m ̄2 )
22������ 38 ± 4������ 12 20������ 86 ± 4������ 86
作者简介:赵海燕(1983 ̄) ꎬ女ꎬ青海人ꎬ主治医师
功能异常、并发感染患者比例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ꎮ 两组患者的年龄 > 65 岁患者比例、体质量指数、血 压异常患者比例及肾功能比较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ꎮ 见表 1ꎮ
表 1 ICU 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易感
25(35������ 7)
16 (29������ 1)
肾功能衰竭
7(10������ 0)
6(10������ 9)
> 0������ 05
ICU 住院时间 (���x���± sꎬd)
12������ 34 ± 2������ 43 13������ 03 ± 3������ 12
> 0������ 05
血压异常
23(32������ 9)
24(43������ 6)
������26������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 年 1 月 第 7 卷 第 1 期 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Jan. 2019 Vol. 7ꎬNo. 1 ������ 临 床 报 道 ������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1-29T11:20:32.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供稿作者:管云[导读] 危重患儿入院时血糖值明显高于正常患儿,且病死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
管云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848400)【中图分类号】R7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048-02【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102例危重患儿入院后立即采用静脉血测血糖,此后均用微量血糖仪进行动态监测。
结果血糖浓度在7.0~15mmol/L时死亡3例,病死率4.5%,(3/67)占死亡病例的16.67%(3/18)血糖浓度在15 ~20mmol/L,5例,病死率25%,(5/20)占死亡病例的27.77%(5/18),血糖浓度>20mmol/L 10例,(10/15)病死率 66.67%,占死亡病例的55.56%(10/18)显示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血糖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
说明血糖>15mmol/L时提示病情危险和预后不良。
危重患儿入院时血糖值明显高于正常患儿,且病死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
结论高血糖是反映危重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
【关键词】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02例危重患儿的血糖进行测定,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岁53例,~3岁33例,~6岁12例,~14岁4例;原发疾病中重症肺炎45例,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24例,颅内感染14例,重度营养不良5例,急性中毒3例,颅内出血5例,溺水3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死亡18例。
血糖程度上,血糖≥7.0mmol/L22例,~15mmol/L 45例,~20mmol/L 20 例≥20mmol/L15例1.2 方法患儿入院前均无输糖史,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测血糖,此后均用微量血糖仪采末梢血作为标本于治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危重症患儿血糖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50例危重症患儿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结果多器官功能衰竭(多衰组)和单器官功能衰竭(单衰组)、临终组患儿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其中多衰组患儿血糖升高尤为明显,与临终组及单衰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高血糖是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常出现的代谢紊乱。
危重症患儿血糖变化可作为重症监护病房判断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血糖; 危重症; 临床分析; 儿童危重症患儿可能存在过度或持续的应激反应,并导致代谢紊乱、血糖升高。
笔者将50例危重症患儿的血糖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血糖变化特点及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2006~2008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儿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7岁。
病情危重程度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危重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评分标准[1],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6例,循环系统疾病6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
将50例患儿分为:(1)单器官功能衰竭(简称单衰组)31例,其中呼吸衰竭13例,心力衰竭10例,肾功能衰竭3例,胃肠功能衰竭3例,脑功能衰竭2例;(2)多器官功能衰竭(简称多衰组)12例,其中呼衰合并心衰6例,心衰合并呼衰胃肠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3例,呼衰合并脑功能衰竭2例,肾衰合并脑功能衰竭1例;(3)临终死亡(简称临终组)7例。
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40例健康儿童,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个月至7岁。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所有患儿为排除糖尿病及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方法正常对照组早晨8时空腹采血,危重症患儿进入监护室后立即采血,多数患儿采血于输液治疗前,少数患儿在抢救过程中采血。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
余咏文;张强英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2(013)008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5例危重病儿和17例轻症病儿血糖和胰岛素进行测定.结果单器官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组血糖浓度分别为
8.97±3.22mmol/L,13.76±7.89mmol/L(P<0.01);两组胰岛素值分别为
45.64±18.73mU/L和87.31±41.78mU/L(P<0.01).血糖<10mmol/L组,死亡率13.04%;血糖10-15mmol/L组,死亡率22.22%;血糖>15mmol/L组,死亡率66.67%.死亡组血糖值16.43±8.31mmol/L.结论危重病儿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值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总页数】2页(P6-7)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佛山,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应激性高血糖对危重病儿预后的影响 [J], 游锦安;王明义
2.危重病儿暂时性高血糖及其临床意义(附25例分析) [J], 高锦萍;朱全发
3.17例危重病儿暂时性高血糖症临床分析 [J], 温贤赛
4.危重病儿暂时性高血糖16例临床分析 [J], 叶晓秀;李红梅
5.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 [J], 余咏文;张强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危重病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分析
危重病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分析
李玉芬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2(020)007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危重病患儿106例.106例发现50例(47.17%)血糖值≥7.0mmol/L.根据血糖值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A、B、C三组,连续监测患儿血糖变化情况;观察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情况与临床转归及血糖值变化的关系.结果从抽取的资料发现,血糖值越高,病情越重,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数量就越多,预后越差.结论危重患儿血糖值越高预后越差,危重患儿血糖水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一项依据.
【总页数】2页(P38,41)
【作者】李玉芬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15
【相关文献】
1.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的分析 [J], 李步云
2.危重病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J], 祝益民
3.极化液治疗危重病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 [J], 潘丹丹;何志旭;赵兰;肖群
4.危重病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监测及临床观察 [J], 陈小风;周欣;胡学文;梁玉;张云
5.应激性高血糖对危重病患儿影响的探讨 [J], 张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分析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分析【摘要】重症监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高血糖,高血糖对患者有着严重危害。
本文从高血糖的危害、控制方法、发生机制、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进一步强调了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对重症监护患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及控制方法,为重症监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高血糖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护理措施、临床应用、研究方向、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重症监护患者是指因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器官功能严重损害,需进行重症治疗并接受监护的患者。
在重症监护中,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其中应激性高血糖尤为突出。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在应激状态下,由体内应激激素如儿茶酚胺、皮质醇等造成的血糖升高现象。
重症监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常常处于应激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应激性高血糖。
高血糖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危害不容忽视,会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
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和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及护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概述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及护理问题,旨在提高对重症监护患者高血糖管理的认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通过系统分析高血糖带来的危害,探讨高血糖控制的方法和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全面了解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措施。
结合临床应用进展,总结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对重症监护患者的重要性,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旨在促进重症监护患者高血糖管理的改进,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重症监护患者是指在疾病、损伤或手术后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
在重症监护室中,这些患者面临着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全面的护理和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摘要】本组27例危重患儿于入院后测血糖均升高(15.62±8.72mmol/L),观察结果表明在危重应激状态下,患儿年龄越小血糖越高;血糖值与疾病危重程度成正比,严重的高血糖死亡危险增加,血糖>15mmol/L病死率高达64.5%,血糖升高与病后日数及恢复时间无关系,血糖恢复速度与是否应用胰岛素无关,应激状态下高血糖现象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治疗过程中糖的浓度并慎用胰岛素。
【关键词】危重患儿高血糖胰岛素
在危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可帮助维持体内环境平衡,而强烈的内分泌反应又可加重代谢紊乱,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高血糖称之为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hyperghycemiash,SH),已引起临床医生注意,本文对27例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现象作一临床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7例危重患儿中男17例,女10例。
年龄3天—12岁,其中新生儿5例,婴幼儿14例。
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8例。
婴幼儿及其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中原发病为急性重症肺炎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5例,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心肌炎、过敏性休克、肠炎各2例,心跳呼吸骤停1例,新生儿中原发病为重度硬肿症伴低体温4例,颅内出血1例。
27例危重患儿中单器官衰竭18例,2个以上器官衰竭9例。
治愈14例,死亡13例。
所有患儿均除外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
1.2 方法27例危重患儿在入我科后于抢救前即测微量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所有危重患儿的输液均为GNK液,有6例应用了胰岛素,其余21例未用胰岛素。
2 结果
27例危重患儿入院后测血糖均升高,平均为15.64±8.73mmol/L,经分析后得出:(1)年龄越小血糖值越高:新生儿5例,血糖均值为25.8mmol/L;0~1岁14例,血糖均值为12.95mmol/L;2~12岁8例,血糖均值为12.3mmol/L。
(2)血糖升高程度与疾病危重程度一致:单器官衰竭18例,血糖均值为11.4mmol/L。
2个以上器官衰竭9例,血糖均值17.6mmol/L。
病情愈重血糖值愈高,但病情重危合并4个器官衰竭者高血糖反应不明显,仅7.8mmol/L。
(3)严重的高血糖其死亡危险增加:死亡13例血糖均值为18.2mmol/L,治愈14例血糖均值为13.8mmol/L,血糖值>15mmol/L,病死亡率高达64.5%,死亡组血糖明显高于治愈组。
(4)血糖升高程度与病后日数及恢复时间无直接关系:病后日数最短1天,最长15天时发生高血糖,血糖恢复最快12~36小时,最慢9天后正常。
(5)绝大多数危重病儿尿糖及酮体阴性。
(6)血糖恢复速度与是否应用胰岛素无关:4例应用胰岛素者血糖平均2.9天恢复正常,其余未用胰岛素者血糖平均4.8天恢复正常。
3 讨论
近年研究发现烧伤、创伤、感染、手术等危重应激状态能产生高血糖,且是可逆过程。
在应激状态下出现高血糖称之为应激性高血糖(SH)。
许峰等提出危重患儿高血糖主要因为胰岛素拮抗机制,观察了
50例危重病儿其胰岛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而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但红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却明显减少[1]。
严重的应激性高血糖则使病情加重并与病死率增加有关,若血糖增高显著或持续时间长,患儿可发生高渗血症,高渗利尿出现脱水,多尿,当血糖>33mmol/L时可造成严重的细胞内脱水,导致意识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中枢性高热、中枢性神经损伤,并可有严重的脱水,酸中毒。
新生儿高渗血症时颅内血管扩张可能发生颅内出血。
本位27例危重患儿血糖升高程度与疾病危重程度一致,且多器官衰竭血糖升高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血糖>15mmol/L其病死率高达64.5%。
对危重儿高血糖应高度重视。
年龄愈小高血糖发生率愈高。
婴幼儿绝大多数对胰岛素敏感且易引起低血糖,有报道新生儿糖尿病长期应用胰岛素导致低血糖性脑损伤[2]。
因此治疗应激性高血糖时是否应用胰岛素,据本文观察,血糖恢复时间与是否应用胰岛素无直接关系。
在新生儿因高血糖可造成细胞内脱水,脑出血及神经细胞损伤,若血糖>14mmol/L,尿糖阳性或高血糖持续不见好等等者可试用胰岛素,剂量1~3u/kg·d,血糖低于14mmol/L即应停用,且葡萄糖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6~8mg/kg·min为宜。
但对婴幼儿,因其自身调节功能优于新生儿,则不主张积极应用胰岛素。
但重点应严格控制外源性含糖液的输入。
在GNK液中10%葡萄糖应改为5%更符合危重状态下急救的需要。
更不能单独应用高渗葡萄糖,并且应及时监测血糖。
积极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缺氧、恢复体温,抗休克、纠正酸中毒酌情停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