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从而认识自然,遵循自然之道。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自然的秘密》。
-学生读课题两次。
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设计意图:目标明确,学习会更高效】三、出示自学指导:探寻秘密师导入:奇妙无穷的大自然里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那么,文中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小海龟的秘密是什么呢?课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大自然的秘密”指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用“”画出并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文章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生读句子:(1)、突然,一直幼龟把头率先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什么。
(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
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侦察兵?引导学生抓住“探出”“欲出而止”等词体会幼龟侦察兵的机警、谨慎、聪明。
并练习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小结:从这两句话中我们明白了幼龟离巢入海时先派一名侦察兵探路,一旦有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没危险,它便会带领群龟入海,这就是幼龟的生存之道,也是它躲避灾难的本能。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懂得幼龟有生存之道,为揭示文章做好铺垫。
】四、合作读议,体会人们的心里变化过渡: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在幼龟离巢入海这件事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呢?(人为的帮助海龟)是呀,我们的干涉却使大群的海龟死亡,这就是本文所揭示的主要“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面对这一冲突,我们心里有经历怎样的冲突?用“ ”画出我们心情变化的句子,并体会情绪变化的原因,做简单批注。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是一门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自然科学课程,通过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和规律,让学生对自然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奥秘;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4.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奥秘;2.地质、气候、植物和动物等方面的知识;3.实验和观察方法;4.科学探究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教师讲解与学生思考相结合的互动教学;3.小组合作和讨论的学习方法;4.实地考察和实验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实验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观察,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和规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3.总结: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和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4.巩固:通过小测验或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2.评价标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3.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大自然的秘密》这门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不断探索和实践,成为有追求、有创造力的未来科学家。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22篇)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2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22篇)的含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秘密》教案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秘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大自然的秘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主要学习《大自然的秘密》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寓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2. 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揣摩作者的情感和用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自然的秘密》。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初步呈现: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2. 师生互动:教师给学生介绍《大自然的秘密》这篇文章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3. 文本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文章,解释生词和难句。
注重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语文实践: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默写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引导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6. 综合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文的背诵、仿写、心得体会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大自然的秘密》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探究精神。
在教学中,我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6篇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岛去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读读课题,注意秘密的“密”字下面部分是个山字。
在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什么问题?(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二、请你读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如果你发现了,请举手示意我。
教读书方法:课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地方要反复读,反复琢磨,可以将体会标注在书中相应的空白处。
(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
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一、回顾全文,复习导入1、谈话: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自然的秘密》一文,谁来说说文中这个大自然的秘密指什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的秘密》,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那令人震撼的场面。
2、师板题,生读课题。
二、深入读文,阅读探究(一)出示自学提示:1、找出最令你震惊的场面,写批注,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2、联系上下文,想想引起这场悲剧的原因,勾画相关语句读一读。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三)汇报交流1场面一:龟群遇难出示:这时,几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一切都过去以后,几十只食肉鸟吃的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上,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作佳肴。
1)指名说最震撼自己的场景。
2)看图想象画面。
(从看到、听到、感受来描绘)3)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悲惨。
(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齐读)场面二:抢救幼龟出示: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她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指名说从哪些动词感受到“抢”救幼龟。
2)体会作者心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练读----齐读)汇报交流2过渡:这场悲剧真令人心碎,为什么会这样呢?引起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出示: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1)理解“愚不可及”意思。
2)指名说从哪里看出“我们”的“愚不可及”。
汇报交流3、过渡:因为我们的愚不可及,向导也发出了这样的悲叹:1、出示:“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齐读向导的话。
是啊,有了这样血的教训,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2、出示: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1)齐读。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大自然的秘密》教案

《大自然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现象和规律;(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概念与特征(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定义;(2)分析大自然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2. 大自然的秘密(1)介绍大自然中的奇特现象,如彩虹、极光等;(2)探索大自然中的生命奥秘,如生物的适应、共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大自然中的奇特现象和生命奥秘。
2. 教学难点:(1)大自然中一些特殊现象的成因;(2)生物适应和共生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自然的秘密;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大自然的奇特现象;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2. 安排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3. 设计好针对每个知识点的探究活动。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大自然有多少了解?大自然有哪些秘密?2. 教学新课:(1)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讲解大自然中的奇特现象和生命奥秘。
3. 户外观察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2)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大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
4.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户外观察的收获;(2)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中的奇特现象和生命奥秘。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

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1一、导入:1、大自然包罗万象,探索其中的秘密一定其乐无穷。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解开它的秘密。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什么问题?(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让我们随作家到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看看吧。
(课件出示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图片)。
2、请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说说你对加拉巴哥岛岛的了解。
3、你对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的“幼龟”有了哪些了解?(相机出示:太平洋绿龟图片,通过了解背景资料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授:1、请你读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如果你发现了,请举手示意我。
教读书方法:课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地方要反复读,反复琢磨,可以将体会标注在书中相应的空白处。
(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所得: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课件出示这句话)4、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
而伸和露则没有) (相机出示一组幼龟、老鹰、海鸥、鲣鸟等图片。
目的是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5、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6、过渡: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我们搞清楚了这“秘密”就是生存之道,躲避灾难的本能,但作者和他的同伴当时知道这大自然的秘密吗?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3—11自然段,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假如我就是那位向导,你们就是作者和他的同伴,大家愿意和我一起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幼龟侦察图配乐,教师引导学生情境朗读)海风轻拂的日子里,黄昏的沙滩上传来一点点细微的动静。
在依然明媚的阳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只小绿龟从巢中悄悄探出头来,四处张望,一边感受这个属于它们的新世界,一边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通用16篇)《大自然的秘密》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大自然有很多秘密,死海不死、猪笼草捉虫、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关于大自然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秘密》。
2、学习课文:(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熟读课文,回答问题:a、你怎么样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b、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c、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3、课外拓展:在你的身边,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吗?请你举例说说。
4、学习生字:(1)小组合作,解决读音、字词,把最难的生字找出来,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记它。
(2)小组汇报,老师检查。
5、作业布置:读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词语写一篇关于本课文或其他人与自然的故事的读后感。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果横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果横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大自然的秘密》教案

《大自然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和特征2. 大自然的重要性3. 生态环境的保护4. 观察自然的方法5. 热爱大自然的行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和观察自然的技巧。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
2. 教材:关于大自然的阅读材料。
3. 户外观察活动所需设备: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大自然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知识。
3. 讨论:分组讨论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和观察自然的技巧,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户外观察活动后的报告或感想,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提问,测试学生对大自然基本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将大自然的保护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2. 进行家庭作业:布置学生记录一周内的自然观察,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参观自然保护区:安排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2.讨论主题:给出讨论主题,如“大自然的秘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
3.讨论要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识。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给予适时引导和启发。
5.小组分享: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生字词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2.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个自然景象。
3.思考题: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生字词,如“秘密”、“神奇”、“奇妙”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如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描绘自然景象,提高写作能力。
4.提高朗读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自然之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讲述有趣的自然现象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自然的秘密。
2.互动交流,促进理解: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对自然现象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1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
能用多种方法理解“探”、“欲出而止”、“踯躅不前”、“鱼贯而出”、“结伴而出”、“结群而出”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场面描写,理解课文,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理解课文,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大自然有很多秘密,死海不死、猪笼草捉虫、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自然的秘密》。
(齐读课题)2. 作者通过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语言说一说。
(指名回答、说具体)二.学习课文1.认识场面描写(齐读)2.浏览全文,思考:①找找文中描写了那些场面,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②每个场面主要描绘的是什么?为每个场面拟个小标题。
3.集中交流,板书4.重点指导①幼龟探险◇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幼龟动作的词语,请用△标注出来。
理解“探”、“欲出而止”、“踯躅不前”。
(小心、试探,突出幼龟的谨慎)这时,幼龟在想什么?演一演(练读)。
②离巢遇险◇浏览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幼龟们离巢的词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能调换吗?为什么?练读(读时增加小组人数)◇看看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吧,请你用一个四字词来刻画刻画这个场面。
(指名回答)看着食肉鸟大饱口福,此时,人们是怎么做的呢?③弥补过失◇自由小声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作者抓住什么来描写这个场面,用△勾画出来。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小结(具体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能把场面写生动)。
④嘲鹰欢呼为什么作者要描写这两只嘲鹰?(联系人的心情来思考:人——沉重、悲叹、懊恼;鸟——得意、高兴、欢快)5.小结①点面结合②中心句◇齐读◇通过这个故事,你有怎样新的认识?(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北师大版《大自然的秘密》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大自然的秘密》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写作手法,提炼课文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4.提炼课文主题5.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6.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题目自拟。
(2)收集有关大自然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文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详案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大自然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课文讲述了哪些大自然的秘密?3.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课文中的“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如:比喻手法使课文更具生动性,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提炼课文主题5.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如:课文中的哪些描述让自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6.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小学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

小学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大自然的秘密》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及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大自然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幼龟离巢奔向大海的过程,理解揭示的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教学难点:对*最后作者感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冲突,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人与家庭之间会有冲突,今天,让我们随美国的伯罗蒙塞尔走进大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吧!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边板书,边提示学生注意“秘密”的写法。
)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二、初读课文,寻找秘密小组合作学习: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提示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叙述这个秘密的语句画出来,并作批注;2.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3.每组的2号同学读找出来的语句,1号进行概括。
(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
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
而伸和露则没有)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
(如果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我们就学懂了?(没有)三、品读课文,解读秘密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指名读第一段,我们是谁?想干什么?我们弄明白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了吗?可是在弄明白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中“我”、游客、导游的情感变化。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明白要尊重自然规律,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语段,前后联系,读懂作者所揭示的自然之道,并且领悟读书之道。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交流,你知道了小幼龟的秘密是什么?谁来补充?2、你觉得还有哪些问题还没明白?这节课我们还应该重点探究哪些问题?或者把你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也行。
学生提问题。
师导入: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细细研读,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探求到答案。
4、在学习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指名读二、细读课文,争论“秘密”1、过渡导入:是的,侦察龟一旦遇到危险,就要返回龟巢去。
原来,这就是小海龟的秘密。
对于这样一个秘密,谁知道?谁不知道?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小组合作探究。
师关注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班上交流一二组1号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适时点拨。
三、研读课文,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1、过渡导入:对于这样的自然之道,我们并不知道,而且还固执地让向导把侦察龟抱到大海里。
向导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但还是把幼龟抱走了。
引导学生想象:想象一下:当向导抱起幼龟把它送往大海时,小幼龟会有什么反应?它又会在心里对人类说些什么呢?学生进行想象练习。
指名回答师给予评价2、多么无私的小幼龟!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涉,假如它被嘲鹰吃掉,会给巢中的幼龟外面很危险的信号,也能很好地保护巢中的幼龟。
当向导抱走幼龟后,接下来发生了怎样的令人震惊的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细读课文,读读相关的句子,并划下来,然后在小组交流。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理解下列词语“巢穴、踯躅不前、颓丧、鱼贯而出、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接群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响彻云霄、伫立、佳肴等。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通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第五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冲突。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和>知道面对矛盾和冲突应事实求是,互相谦让。
今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一起探寻大自然的秘密。
一起来思考怎样与大自然相处。
板书:《大自然的秘密》。
二、初读感知1.昨天,我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这些词语你能正确的读下来吗?巢穴、伫立、佳肴、颓丧、踯躅不前、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突兀而来、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接群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响彻云霄、2.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请打开书,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秘密呢?【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
】三、导读学文让我们跟着旅行的人们一起走进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看看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的。
1.指名朗读1.2自然段。
作者去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岛的目的是什么?【实地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太平洋绿龟只能在岛上产卵、孵化小龟,几个月后,小龟长大了,要离开巢穴进入大海了,你知道它们怎么进入大海吗?【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小龟在入海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成为海鸥、秃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2.我们来到岛上,已近黄昏,我们看见了什么?出示课件【我们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
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1)

石洲小学:冯惠华2、弄清文章冲突的对象极其原因。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重点:同目标2。
教学难点:同目标12。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大自然隐藏着许多秘密,例如死海不死、猪笼草捉虫、鳄鱼进食会流泪……今天,我们一起去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有兴趣吗?2、板书课题,据题发问。
A、课文中介绍的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B、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大家提的问题有价值,正是我们本课要解决的重点之一)(让我们轻声自由朗读自学提纲)三、自读自悟,了解大意。
1、投影导读提纲:A、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B、谁跟谁发生矛盾冲突?C、课文中本文介绍的了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D、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2、学生在音乐声中自学,教师随堂指导。
四、汇报交流,深化理解。
() 1.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点拨指导。
A、通过自学,谁能概括一下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来海岛实地观察太平洋海龟的幼龟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为了让幼龟避免嘲鹰的攻击,让导游救幼龟,却让成千上万的幼龟受到威胁的事。
)板书:救幼龟害幼龟B、在这个故事中,谁跟谁发生冲突?(“我们”和向导;幼龟和嘲鹰;人与自然)①我们和向导为什么会发生冲突?投影发生冲突的句子(第四自然段)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见死不救”的议论。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把它引向大海。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找出我和同伴态度的词语(紧张、焦急),向导态度的词语(若无其事)。
读到这里,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为什么如此紧张、焦急呢?(第三自然段:嘲鹰吃幼龟,弱肉强食。
)(因为“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
大自然的秘密小班科学教案

大自然的秘密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奇妙现象和秘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者板书准备科学实验和观察结果。
2. 张贴或制作图片展示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3. 准备相关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材料。
4. 分组准备相关的小组合作任务。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展示或描述一些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例如彩虹、雨水蒸发、日出日落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Step 2: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要求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 这个奇妙现象是如何发生的?2.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现象的出现?3. 学生觉得这个现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Step 3: 分享讨论结果(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评论,并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释。
Step 4: 科学实验(15分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奇妙现象,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来展示其中的原理。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水的蒸发过程,可以准备一盆水,然后放置在教室的窗户旁边,观察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发现水量减少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并解释水分子的蒸发原理。
Step 5: 观察记录(1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让他们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和观察过程。
鼓励学生记录细节和提出问题。
Step 6: 问题探究(15分钟)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和思考来解答这些问题。
例如,如果水在无风的情况下蒸发的速度比在有风的情况下快,那是为什么?Step 7: 结论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大自然的秘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
《大自然的秘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秘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冲突》中的课文。
文章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潮如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二、品读课文
1、文中"大自然的秘密"指的是什么?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画出来,在旁边简单批注。
2、交流:
句子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
而伸和露则没有)
句子2: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三、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读读文章,看你读懂什么了。
1、观察___紧张____震惊_____悲叹
2、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再读读文章体会。
如果你认为理解有困难,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
共同研究研究。
1)紧张:啄,幼龟小心,太弱小了。
大小海龟对比图片。
嘲鹰是突兀而来的,幼龟没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敌会来。
这一啄,很可能要了幼龟的命。
怎能不紧张?
指名读我们焦急的心情。
2)震惊:成群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
师引:多少只?(成百上千)怎么出来的?(鱼贯而出)此时从巢到海边有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没有任何保护。
出示图片:看到成群的海龟争先恐后地向大海爬去,你们快告诉它们你们想说的话。
师:是啊,小海龟们快回去呀,你们的侦察兵是我们把它送入大海的,这里太危险了,看呀,你们的天敌来了。
读读这里的句子,应该怎么读.出示: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3)悲叹:这时,几十只幼龟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食。
再读这句想象当时海滩上是怎样一种景象?
学生想象说一说。
师:这种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啊,太残酷了,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悲叹:投:"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
再读:向导_______地说:"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
到伤害。
"
3、(生读12自然段),在这里,只是向导发出了这样的悲叹吗?还有谁?他们会在心里默默悲叹什么?(生汇报)
《大自然的秘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是12册五单元《冲突》的一篇主体阅读课文,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来理解感悟作者的独特感受,并且有收集整理阅读材料的能力。
本课的词句,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联系上下文以及实际思考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此项技能的有效契机。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读写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我要懂得: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有时可能是善意的),企图去改
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五、说教学准备: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有很多秘密,死海不死、猪笼草捉虫、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关于大自然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秘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复习生字词语。
1. 昨天,我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这些词语你能正确的读下来吗? 巢穴、伫立、佳肴、颓丧、踯躅不前、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突兀而来、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接群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2.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将不会写的词语在练习本上写一些。
(四)介绍背景知识,在书上进行勾画。
(五)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两人讨论,提出问题
3.全班交流预设问题:
(1)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秘密是指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的本能。
(2)向导的冷淡遭来同伴们见死不救的议论,他们都议论些什么?
(3)此刻,他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只知道:小龟轻,体形小,嘲鹰庞大,小龟会被嘲鹰吃掉,小龟的目的是离巢去大海,如果被伤害,目地就达不到了。
不知道:向导的话的含义,所以不理解向导,不懂得自然界的规律。
(4)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5)我们的情绪变化是怎样的? 观察紧张震惊悲叹
(六)拓展。
1.此时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么?
【我懂得了人不能自作聪明,不然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
【我知道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随便地去破坏大自然的规律】【我明白了我们人类不能自作聪明,不然可能好心做成坏事。
】【我们要多了解大自然,这样才不会做错事。
】从中我们也知道了大自然的秘密指的是自然规律,
2.课件出示:句子
3.拓展练习
(1)请个别同学上来在一体机上书写。
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
(2)在练习本上任意选一个写 4.全班交流。
七.教师总结。
板书:
大自然的秘密
救害
冲突:人龟鸟
结果:事与愿违
启示: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