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教案人教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名师教案__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名师教案一、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词句,感受演讲词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风格,学习演讲稿的写作。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真正的内涵和意义和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演讲者的风格,学习基本的演讲技巧,尝试演讲稿的写作。
(二)教学建议学习一篇演讲词,应该让学生充当听众的角色。
学生聆听一次公众演讲,一般应该做到:能够理解或者明晰演讲者的观点,能够对演讲者的观点进行赞同或者反对的判断;感受演讲者的风格,明确演讲者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学习必要的演讲技巧。
因此,学习这篇演讲词,也可从这几方面入手,老师不必精讲,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领会以下内容:理解或者明晰演讲者的观点;在讨论中对是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做出判断;能够对作者如何运用例子印证自己的观点进行梳理;学习一些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重点:1.梳理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难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4、感受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做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一个美国初中生,而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却往往抵不过一个美国初中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从丁肇中的文章中寻求一下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学生交流事先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或展示人物图片)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3、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并标注有疑问的语句或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谈作者的见解以及自己的看法。
二、深入阅读1、精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解疑。
(分小组讨论解疑时,学生可以利用收集的资料,查询答案)2、汇总、概括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在全班讨论。
突出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要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教师可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填写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
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明代名臣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选段。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心学文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应有格物和目的论的含义,后三个部分阐述了致知和知行并进的关系。
通读全文,发现本文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王阳明的思想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目标:1.通过对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2.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下面的图片,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批判性思维: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
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审美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出示文章,并引导学生做“读前思考”活动,鼓励学生在读之前先花两分钟时间,列出自己想到的问题或者思考点。
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述练习。
让每个学生口述自己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拓展1.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两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
2.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这个思想的核心表述。
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巩固固有内容使用“语文小故事”环节,向学生介绍一些心学家,理解心学家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小故事的传递,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作业布置布置可以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格物致知’一段经历”的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掌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评价等综合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1.透彻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掌握该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应有的格物致知精神。
2.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Step 1. 分析课文,导入新课教师首先让学生简要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和著作背景,介绍该文的主要意义和价值。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认识及其实际应用。
最后,教师对以上讨论及交流进行点拨和引导,为转入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Step 2. 研读文本,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并总结出该文的主旨、要义和核心观点。
然后通过讨论,了解该文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探讨“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在个人归纳中的实际应用。
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文。
Step 3. 思考问题,加深理解1.什么是“物”?什么是“事”?2.如何理解“格物致知”?3.“视物之形而不见其实,听声之音而不闻其义。
”身体感官对于认识世界的作用4.“物既识矣,事已明矣,则为之致知之谓也。
”如何达到致知的目的?5.如何利用“格物致知”思想?Step 4. 教师评价,巩固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同时,加强思考习惯,增强综合语文素养。
并在总结回顾环节中,再次点拨学生的不足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作业:1.回顾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意义。
2.根据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写一篇200字的文章,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在实际中应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的思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资料;收集学生在其他课程或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1、作者介绍2、重点词语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唐小军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有五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学情分析:“格物致知”这个词初看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文章思路清晰,风格朴实,说理缜密,方法灵活,阅读时要让学生认真揣摩、感悟,就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读、讨论、自主合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学资源:查阅有关丁肇中的资料。
教学手段:小黑板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意义;2. 能够理解“物”的概念,了解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3.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明确认识知识、文化的局限性;4. 能够理解哲学思维方式,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1. 在探究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过程中增强对现实的敏感性;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第一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学习哲学的入门单元,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等。
三、教学方法3.1 概念定义法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探究“物”的概念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的影响,接着将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进行概念定义,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故事比喻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比喻的方式,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3.3 问题解答法在学习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知识与认识、本体和现象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认识和本体的认识。
3.4 推理辩证法在学习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辩证法,以批判的思维态度反思自身认识,明确认识知识、文化的局限性。
四、教学手段4.1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图表、影像、录音等资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直观的图像世界,增强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应当怀着对待世界的一种纯净的心灵态度,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文章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世界的认知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理解思想方法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剖析文章中的哲学思想,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种奇妙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好奇心?为什么?第二步:学习1. 阅读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呈现相关知识点并讲解。
2. 分组讨论:讨论文章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各小组发表讨论结果。
第三步:拓展1. 设计小组活动:每组选取一个话题,展示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体现“格物致知”精神。
2. 合作讨论:小组间交流学习成果,共同感悟世界之美。
第四步:总结1. 学生展示成果,分享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2. 回顾本节课内容,强化“格物致知”精神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内容作为评价依据,考察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格物致知”精神,培养了学生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哲学思想的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导语:教案设计要以先生为目的,尽能够使先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进程有条不紊地停止。
下面和小编一同来看看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肉体»教案设计。
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教学目的: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关于学习迷信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才干。
3、学习〝格物致知〞肉体,结合自身学习实践,努力做一个具有实际肉体的人。
教学重点: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绪,掌握作者的思想流程。
教学难点: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进程:
一、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三、思绪探求。
1、先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先生讨论,教员引导,理清文章思绪,同时停止学法指点。
3、教员归结文章的思绪,点拨明白议论文的普通结构。
四、重点探求——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从课文开头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先生探求。
2、四人小组协作探求,找出文中和开头两方面意义相联络的语句或段落。
3、交流探求结果,教员适时引导,让先生联络实践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进程中留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点和概括才干的训练。
五、宣布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先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
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
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
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思想路线,也是孔子提出的“四端”中的第一端。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和认识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还将其列为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该篇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价值,也是一篇很好的素材,适合拓展课上内容。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的设计。
一、课程核心思想阐释:1. 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及儒家思想;2. 解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思想内涵;3. 探讨“应有格物致知”的不同层面。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1.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3.通过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图文展示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内容——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通过讲解课程的背景,使学生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知。
2、语篇阅读通过全班共同朗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艺术语言和张弛有度的体裁结构,从而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内涵。
从文字中找到“物”“知”“学”“贵”“明”等关键字,并进行文字解析,从而梳理文章的思想脉络。
3、文学鉴赏让学生观赏几幅人物画,谈一谈这些画中的人物素养有哪些相通之处,明白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应有格物致知”的高级境界。
学习欣赏课文,了解其中心理表达、象征、讽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通过分组分配选段并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夸张手法感受文学艺术之美。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9篇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
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
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
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
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
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
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格物致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今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应有的格物致知精神。
而该精神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完美诠释:通过启发学生发现世界与自我的不同之处,引导他们探索知识的奥妙,最终让他们逐渐成长为思考、创新和贡献的人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2、探究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和应用价值;3、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4、培养学生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热爱学习、勇于探究和创新。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分钟)(1)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认为格物致知是什么?(2)老师解释格物致知的概念和涵义,引导学生了解该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
2、知识介绍环节(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格物致知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完成格物致知的笔记,形成框架式的思维导图。
3、应用拓展环节(30分钟)(1)老师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研究格物致知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价值和意义。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应用价值的小论文,并在课堂上交流和分享。
4、教材拓展环节(20分钟)(1)老师引领学生开展课堂调研,总结和梳理现代教育的格物致知教学模式和运用案例。
(2)学生集思广益,完成教学模式和案例的统计表格,以便后续复习和应用。
5、课堂检测环节(20分钟)(1)老师通过赛马赛的形式、抢答、表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2)根据学生的表现,老师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化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同时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四、教学形式和要求1、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小组合作、课堂调研、赛马赛、抢答、表演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导学、启发[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步骤](一)导入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内容研讨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PPT出示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教案
【学习目标】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培养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课时】两课时【知识链接】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教师导引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丁肇中(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袖手旁观:《四书》指:《五经》指: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格物致知两方面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二)合作探究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第二部分(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段):第二层(段):第三层(段):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三、交流展示四、达标练习阅读课文,回答文后练习。
1.本文作者要谈的内容是什么?2.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1.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导语:教案设计要以学生为目标,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3、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实践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教学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三、思路探究。
1、学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归纳文章的思路,点拨明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四、重点探究——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从课文结尾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和结尾两方面意义相联系的语句或段落。
3、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发表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_图文.do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寄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标: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粕神的人。
教V重点理解木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V难点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和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丁肇屮(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直,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屮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上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半的身分到瑞士FI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人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于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屮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赚望》周刊授了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犬下之理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
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
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
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自读点拨]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3.扣题开谈,适时立论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风格朴实,方法多样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
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表格如下: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
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自读思考]1.在文中画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义。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3.针对质疑,分组作探究学习,写出探究小报告或制作电子作品。
4.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
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
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
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
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
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
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
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
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
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
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
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
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
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解说:思考1、2是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
思考3是课外拓展探究学习,目的不在于学生探究有多深入全面,但要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归纳提炼观点,写探究报告中尝试科学严谨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扩大课外阅读视野。
思考4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迁移学习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是课内学习的课外拓展延伸。
)参考答案1.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
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2.见自读点拨(4)的列举事例表格。
3.略4.略[备教资料]丁肇中小传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出生”而成为美国公民的。
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
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且果断,她丈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从那以后她回到学校当教师,把丁肇中的母亲抚养成人。
丁肇中在童年经常听到外祖母回忆那些艰难岁月里度过的窘迫生活,外祖母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