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报告教学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
反思报告
在模块五中,我设计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其中,学习者分析是:学生具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知识基础牢固,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强。在学完课程以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我认为学习者分析分析得是不够的,分析中只是面向大部分程度好的学生,对于程度差的、特殊的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分析。在以后的学习者分析中,应分析得全面、具体些。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过程与方法: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2.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细致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作者感受等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我认为教学目标制定得较全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几个方面来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2.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按照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来设计,但是在设计重难点时,没有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在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方面,学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所以在制定时,应考虑。可以这样来改进:把体会二字改为进入,更为恰当。
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教学活动一:1.导入新课,在我们学校的风筝比赛中,同学们都放飞了自己亲手自制作的风筝,你们的风筝都叫什么名字呀,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理想的风筝与你们制作的风筝是否一样,想不想学学。(学生:想)(板书课题:理想的风筝)你有什么疑问?
质疑: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取名为理想的风筝
活动一设计的优点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导入设计,让学生在兴趣未尽的南风风筝活动中进入到新的学习中来,然而接触到的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放风筝事件,学生会感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自己提问,学生会更有兴趣,感到好奇的问题会特别多,他们也将会为自己感到好奇的问题去寻找答案。缺点是:程度差的学生没有兼顾到。可以将学习差的学生与学习好的学生进行综合一下,做到二者兼顾。
教学活动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轻声朗读课文
教师出示小黑板,学生读“阅读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1) 课文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你有什么想问的、不理解的问题?
(2) 鼓励学生学习“阅读提示”的方法,通过给自己提问题,思考解答学习课文。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内容重点。
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
优点:教师放手让他们自主的去学习课文、发现课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阅读上的飞跃,脱离了教师的束缚、自由的去发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教师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从教师的阅读提示中去寻找课文中的学习要点,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也学习了课文的内容,学生也学会了怎样学习,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学生这样学习既轻松,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学习课文。缺点是:在设计中都是学生在提问,而教师只是旁观者,教师的参与和引导欠缺。修稿建议:在第一个问题提完以后,教师可以就自己想提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等。
教学活动三: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学习课文主体部分,教师适时引导。
自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自己提问题,教师也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
如:(1)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写了什么事,每件事写了几层意思?(2)作者写人物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热爱、尊敬、怀念刘老师什么?(3)作者为什么不写刘老师左腿残疾的原因?(4)怎样理解课题?
优点: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每一个问题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环环相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缺点:对于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得不够,设计过于粗糙。修改建议:让学生多提问,教师多一些引导,多一些启发。
教学活动四:按照小组提问、自己提问自学探究,讨论交流。
(1)指导方法:先找出有关句段;再读句段(反复地读,边读边品味);思考并说说对自己所提出问题的理解。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听取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
(3)点拨、指导,通过群体评议,归纳总结。
(4)学生再读描写人物的有关句段体会。
(5)学生归纳性的说一说作者的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成功之处。
(6)教师点拨、引导。
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选材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作者写自己的心情、想法。
(7)学生归纳这样写人的好处:①可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更②重要的是使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热爱、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质更鲜明突出。
③“我”在其中地写,通过衬托更强化了刘老师的美德和形象。
写“我”的心理活动“后来我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刘老师的课讲得好,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影响至深。这也是在暗点文题——在“我”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了理想的风筝。
(8)教师小结: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优点:教学程序比较清楚从这一部分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找到文章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的答案,只有通过朗读、探究,学生才能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探究学习方面设计得较好。缺点:学生提问的次数比较少,在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及学习要求进行提问方面没有,教学过程中没有因文制宜。
修改建议:按课文的内容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紧扣课题提问、紧扣中心提问、紧扣课文重点、难点内容提问等。
在阅读教学中我做得好的地方:围绕课文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动机,随机应变的调控。不足:在学生提问以及朗读训练方面做得不够,还有欠缺。需改进的方面:1.“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顾学生的发展,按自己的设计,提出问题,或一味让学生提出问题,没有调控选择,课堂教学就可能是低效的。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将设置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2.在让学生提问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将改变总是逼着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先不必过于追求问题质量。提高学生问的积极性,真正改变总是老师问,学生跟着问的情况。3.改变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气氛太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不敢提问题,改变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以及表扬的方法,让担心提出的问题会被同学嘲笑的学生敢踢我呢、乐于提问。4.教给学生怎样自问,是学生间相互提问题,互相激发。5.认识朗读的作用,利用朗读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朗读的效力。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逐渐领悟。从而悟出道理及问题。加强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方面的练习。6.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避免评价内容单一,千人一词。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