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解析
小学科学土壤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土壤知识点归纳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土壤的性质和作用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中的土壤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土壤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 土壤概念土壤是由岩石颗粒、有机物质、水、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的一种自然资源。
它通常位于地壳表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组成土壤由固体颗粒、液体和气体组成。
固体颗粒主要包括砂粒、粉粒和黏粒。
砂粒最大,而黏粒最小。
液体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而气体则主要是土壤中的空气。
3. 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通常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来逐渐从岩石中形成。
风化、水侵蚀、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等都会对土壤形成产生影响。
4. 土壤的功能土壤在生态系统中担负着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其次,土壤还是水分的调节者,能吸收和储存雨水,并逐渐释放给植物。
此外,土壤还是水源的净化器,可以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
最后,土壤是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它们对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营养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 土壤的分类根据土壤的成分和性质,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壤、粉砂土壤、壤土、黏土和淤泥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土壤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适用的植物类型。
6. 土壤保护土壤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土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过度的耕作、水土流失和污染等都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土壤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土壤、植树护林和防治水土流失等措施来保护土壤资源。
通过对小学科学中土壤知识点的归纳,我们了解到土壤是地球上珍贵的资源之一,它对于植物生长、水分调节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土壤保护行动,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生活。
土壤类别划分
土壤类别划分土壤是地球表面的外壳中的一种天然物质,它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
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本文将根据土壤的类别,分别介绍沙质土壤、粘质土壤、壤质土壤和砂壤土壤。
一、沙质土壤沙质土壤是由颗粒直径在0.05-2mm之间的沙粒组成的土壤。
它的颗粒较大,排列紧密度较小,通气性和渗透性较好。
沙质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水分蒸发和渗漏,因此在干旱地区通常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沙质土壤的肥力较低,容易流失养分,所以需要加强施肥和保持水分,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适宜种植沙生植物,如仙人掌等。
二、粘质土壤粘质土壤是由直径小于0.002mm的粘粒组成的土壤。
粘质土壤颗粒较小,排列紧密度较大,因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肥力。
粘质土壤的通气性较差,容易产生积水和涝害,因此需要加强排水措施。
粘质土壤的肥力较高,养分流失较少,适宜种植农作物。
但粘质土壤容易粘结成块,不利于根系生长,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通气性和疏松度。
三、壤质土壤壤质土壤是由颗粒直径在0.002-0.05mm之间的壤粒组成的土壤。
壤质土壤是理想的农业土壤,它既具有沙质土壤的通气性和渗透性,又具有粘质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壤质土壤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土壤改良措施相对较少。
但壤质土壤在不同地区的性质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
四、砂壤土壤砂壤土壤是由颗粒直径在0.05-2mm之间的沙粒和壤粒组成的土壤。
砂壤土壤具有沙质土壤的通气性和渗透性,壤质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砂壤土壤适宜种植农作物,但需要加强施肥和保持水分。
砂壤土壤的土壤改良措施与壤质土壤相似,可通过增加有机质和改良土壤结构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土壤可以根据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沙质土壤适宜种植沙生植物,肥力较低,需加强施肥和保水措施。
粘质土壤保水性和肥力较好,但通气性较差,需加强排水措施。
壤质土壤是理想的农业土壤,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土壤改良措施相对较少。
高一必修一土壤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土壤知识点总结引言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它是支撑植物生长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高一必修一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土壤相关的知识,包括土壤的组成、性质、分类以及对土壤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土壤的定义和组成1. 土壤的定义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和有机物质经过风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的具有肥力的自然体。
它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基本组分构成的复合体。
2. 土壤的主要组成(1)固体部分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颗粒、有机质和水分组成。
其中,矿物颗粒是土壤的主要固体组分,包括沙、粉砂、粉土和黏土等不同颗粒大小的颗粒物质。
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植物残体和动物遗体等有机物质在土壤中逐渐分解、转化而成的。
(2)液体部分土壤中的液体部分主要是土壤中的孔隙水和毛细水。
孔隙水是填满土壤孔隙空间的自由水,它是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水源。
毛细水是土壤中被土壤颗粒和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吸引而保留在孔隙中的水分。
它对植物的供水有重要作用。
(3)气体部分土壤中的空气主要是指填满土壤孔隙空间的气体,其中包括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对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二、土壤的形成和发育1. 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化和分解作用使岩石破碎溶解,并逐渐形成具有肥力的土壤基质。
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物理风化主要是由于温度、水分和植物的作用使岩石破碎和分解;化学风化主要是由于水、空气和有机酸等化学物质的作用使岩石发生溶解和分解。
分解作用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作用使有机物质逐渐分解,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过程。
土壤的发育是指土壤在长期的水、物及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层次。
土壤的发育主要是由于自然的风化和分解作用、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以及气候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的作用构成的。
第四章 土壤的组成及基本性质
二、土壤的化学组成
Soil composition by volume
1.继承了岩石和母质的特点: O, Si, Al, Fe 含量在80%以上 2.包含了生物活动的产物,反映地区水热条件所带来的物质迁移、
转化和富集特点 Si(非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相对富集; Al,Fe,Ca,Mg,K,Na(金属元素)倾向淋失; C,N在土壤中含量较岩石高20,10倍。
三、土壤的矿物组成
斜长石(plagioclase)
1.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
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
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闪石(amphibole)
石英 (quartz) 云母(mica)
正长石(orthoclase)
辉石(pyroxene)
橄榄石(olivine)
硅酸三盐、粘土土壤(的一矿层物硅组氧成四面体和一层铝氧八面体) 2.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 1) 层状硅酸盐黏粒矿物—基本结构
第四章 土壤的组成与基本性质
主讲人:张彬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
一、土壤的三相组成
1.固体物质—土粒
Soil Composition
土壤矿物质:占重量95%以上,体积38%;
Air
土壤有机质:重量的5%以下,体积12%。
2.液体:溶盐类和简单有机物的水溶液
Water Organic
Mineral
3.气体:土壤孔隙中的各种气体。
铝氧八面 硅氧四
三、土壤的矿物组成
1)层状硅酸盐黏粒矿物—单位晶层结构
★ 2:1型单位晶层
由两个硅片夹一个铝片构成。两个硅片顶端的氧都向 着铝片,铝片上下两层氧分别与硅片通过共用顶端氧的方 式形成单位晶层。晶层间通过静电力和范德华力结合。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土壤是由岩石和有机物、微生物等混合而成的自然物质,它是农业、林业、园艺、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资源。
土壤的分类和特点对于各种用途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土壤的分类根据其成分和性质,土壤可以分为三大类:砂壤、粘壤和壤土。
1. 砂壤:土壤中砂粒所占的比例超过75%的称之为砂壤,这种土壤通常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容易滤水和排水。
它的水分保持力较差,砂壤土壤的氮素和磷素等养分,因为不易被保存,所以需要经常施用肥料。
2. 粘壤:土壤中粘土所占比例高于35%的称之为粘壤,它的吸水保水性较好,透气性差。
通常质地黏腻,结成块状,不容易处理。
这种土壤可作为农作物的中性土,因为它容易保留水分和养分。
3. 壤土:土壤中粘粒和砂粒比例一般在35%至75%之间,称之为壤土,也被称为中性土。
这种土壤具有透水性和保水性的平衡,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含量较高,肥力较好,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此外,根据水域条件和化学性质,土壤还可以分为水生土壤、盐渍土壤、沙漠土壤、酸性土壤、钙质土壤等。
二、土壤的特点1. 物理特点:土壤的密度较小,针对不同育种方法,其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壤土有比较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保水力也较好。
粘土则具有很强的结团性,透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差。
2. 化学特点:土壤中常含有机质、金属元素、氧化物、氢离子等物质,具有很强的化学性质。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化学成分特点进行施肥和种植。
3. 生物学特点:土壤中有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各种具有生物学活动的细菌、真菌、养分循环的死亡生物体等,它们对土壤生物学性质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4. 农业生产特点:土壤是农业生产基础,它的肥力、气候状况、水分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也不尽相同。
总之,土壤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资源,其分类和特点对于管理和利用充分非常必要,正确的土壤管理可以使农业、园艺、林业的产量更高,同时也可以减少土壤的污染和退化,保护环境。
土壤的性质
②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
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三价离子>二价离子>一价离子 )Cl-、NO3-、
NO2-等不能形成难溶盐,很少被土壤吸附。
在中性条件下,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
称为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厘摩尔每千克) 。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土壤保肥 能力的大小,
土壤质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矿 物质组成和化学组成,同时土壤颗粒大小 与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并且影响 土壤孔隙状况,因此对土壤水分、空气、 热量的运动和养分转化有很大影响。质地
不同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土壤性状
土壤性状 砂 比表面积 紧 密 性 孔隙状况 通 透 性 有效含水量 保肥能力 保水分能力 在春季的土温 触 觉 小 小 大孔隙多 大 低 小 低 暖 砂 土 土 壤 质 地 壤 土 粘 大 大 细孔隙多 小 高 大 高 冷 粘 土
8、土壤的缓冲性能
土壤缓冲性能是指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
生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
一般土壤缓冲能力:腐殖质土﹥粘土﹥砂土
(1)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 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等弱酸及其 盐类,构成一个良好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 (2)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
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
作业:
1、名词解释 土壤质地 土壤孔隙性 土壤结构 土壤耕性 土壤热性质 土壤吸收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缓冲性 2、如何 改善土壤质地?
表4-5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各 级 土 粒 重 量 (%) 粘 粒 粉砂粒 砂粒 类别 质地名称 (<0.002mm) (0.02-0.002mm) (2-0.02mm) 0-15 0-15 85-100 砂土类 砂土及壤质砂土 0-15 0-45 55-85 砂质壤土 壤 土 0-15 35-45 45-55 壤土类 0-15 45-100 0-55 粉砂质壤土 15-25 0-30 55-85 砂质粘壤土 粘壤 粘 壤 土 15-25 20-45 30-55 土类 15-25 45-85 0-40 粉质粘壤土 25-45 0-20 55-75 砂质粘土 25-45 0-45 10-55 壤质粘土 25-45 45-75 0-30 粘土类 粉质粘土 粘 土 45-65 0-35 0-55 重 粘 土 65-100 0-35 0-35 质地分类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 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的多相体系。
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在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土壤是以固相为主,三相共存。
三相物质的相对含量因土壤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
土壤组分的比例(体积分数)为:矿物质约45%,有机质约5%,水20%~30%,空气20%~30%。
1.1土壤矿物质矿物质是土壤中最基本的组分,重量占土壤固体物质总重量的90%以上。
矿物质通常是指天然元素或经无机过程形成并具结晶结构的化合物。
地球上大多数土壤矿物质都来自各种岩石,这些矿物经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从母岩中释放出来时,就成为土壤矿物质和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矿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类。
⑴原生矿物:指在物理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的造岩矿物,如石英、云母、长石等,属于土壤矿物质的粗质部分,形成砂粒(直径在2.00~0.05mm之间)和粉砂(直径在0.05~0.002mm之间)。
原生矿物主要有四类:①硅酸盐类矿物;②氧化物类矿物;③硫化物类矿物;④磷酸盐类矿物。
⑵次生矿物:指原生矿物晶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均有所改变。
次生矿物包括:①简单盐类;②三氧化物;③次生铝硅酸盐。
其中,三氧化物和次生铝硅酸盐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常称为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褐铁矿和三水铝土等,它们形成的粘粒(直径小于0.002mm)具有吸附、保存呈离子态养分的能力,使土壤具有一定的保肥性。
1.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有机质按重量计算只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5%左右。
土壤有机部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原始组织及其部分分解的有机质和腐殖质。
原始组织包括高等植物未分解的根、茎、叶;动物分解原始植物组织,向土壤提供的排泄物和死亡之后的尸体等。
这些物质被各种类型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土壤物质的一部分。
土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
土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照成分分类:土壤的成分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按照成分的不同,土壤可以分为矿质土壤、有机质土壤和水体土壤。
矿质土壤主要由颗粒状的无机物质组成,包括砂土、粉土和黏土等。
其中,砂土颗粒较大,通透性较好,但保水性差;粉土颗粒较小,比表面积较大,保水性较好;黏土颗粒则较小又粘滞性强。
这些都会对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和肥力产生重要影响。
有机质土壤则主要由含有丰富有机质的残积物组成,如植物碳水化合物、动物残骸等。
有机质的含量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肥力,但相对矿质土壤来说,透水性较差。
水体土壤主要指湖、河、海洋等水域中的沉积物。
这些土壤主要由沉积的细粒物质和有机物质组成,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肥力,但由于水分占比较高,透水性较差。
2.按照颗粒大小分类:根据土壤颗粒粒径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粗土、中等粒径土壤和细土。
粗土主要是砂土,颗粒粒径在0.05-2.0毫米之间。
由于颗粒较大,土壤的通透性较好,但保水性较差。
中等粒径土壤主要是粉土,颗粒粒径在0.002-0.05毫米之间。
粉土比砂土颗粒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和砂土相比,粉土的保水性较好。
细土主要是黏土,颗粒粒径在小于0.002毫米。
黏土颗粒非常小,比表面积非常大,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但透水性较差。
3.按照PH值分类:土壤的pH值表示土壤酸碱程度,根据pH值的不同,土壤可以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pH值小于7,主要由铝、铁等酸性离子所占据。
酸性土壤对大多数植物不利,且含有酸性离子,容易形成酸性沉积物。
中性土壤的pH值约为7,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碱性土壤的pH值大于7,主要由钙、钾等碱性离子所占据。
碱性土壤含有较多的碱性盐类,植物在这种土壤中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4.按照水分状态分类:土壤的水分状态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根据水分状态的不同,土壤可以分为湿土、中性土和干土。
土的分类标准
土的分类标准土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物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的基础。
根据土壤的成分、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土分为不同的类型。
土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成分分类、性质分类和用途分类。
一、成分分类。
1. 矿物质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组成,如砂土、粘土、壤土等。
矿物质土壤的成分主要是矿物质,具有排水性好、通气性强的特点,适合作为农田的肥沃土壤。
2. 有机质土壤,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如腐殖土、泥炭土等。
有机质土壤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适合作为农田的肥料或改良土壤的材料。
3. 混合土壤,由矿物质和有机质混合而成,如粘壤土、沙壤土等。
混合土壤既具有矿物质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又具有有机质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适合作为农田的通用土壤。
二、性质分类。
1. 酸性土壤,PH值低于7的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如松针林下的土壤。
酸性土壤适合松树等酸性植物的生长。
2. 中性土壤,PH值约为7的土壤属于中性土壤,如草地和耕地上的土壤。
中性土壤适合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3. 碱性土壤,PH值高于7的土壤属于碱性土壤,如盐碱地上的土壤。
碱性土壤适合耐盐碱植物的生长。
三、用途分类。
1. 农田土壤,用于农田种植作物的土壤,主要以肥沃的矿物质土壤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主。
2. 林地土壤,用于森林植被的土壤,主要以排水性好、通气性强的矿物质土壤和有机质土壤为主。
3. 园林土壤,用于园林绿化的土壤,主要以肥沃的混合土壤和有机质土壤为主,保水保肥性能好。
4. 工程土壤,用于建筑工程的土壤,主要以承载力强、稳定性好的矿物质土壤为主。
总结,土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成分分类、性质分类和用途分类。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希望本文对土的分类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中国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
中国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
中国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是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 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2. 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3. 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这三种土壤质地类别在农业利用上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砂质土宜种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的作物;黏质土宜种生育期长、耐肥的作物;壤土则宜种各种作物,尤其是多数粮食作物。
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
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胶结而成的,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岩石风化物、母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水体。
母质主要是母岩,它是未经受其他地质作用改造而残留下来的,是组成土壤最基本的物质,包括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
原生矿物主要是各种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还有硅酸盐、铝土矿、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等。
二、土壤的类型和特性:①土壤的形态②土壤的成分③土壤的
构造④土壤的肥力三、土壤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土壤的特点和主要性状:四、土壤的生产功能: 1、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保肥性、保水性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
2、土壤的酸碱度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3、土壤的地形部位、地形坡向等不同,反映了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
五、土壤污染源及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六、土壤的酸碱度的概念:土壤pH值的含义土壤pH值是土壤酸碱度的简称,是指土壤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提,所得到的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横坐标,以酸根离子的浓度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的斜率。
它表示土壤酸碱程度,也是土壤重要的农化指标之一。
七、土壤酸碱度的评价:八、我国土壤酸碱度的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九、防止土壤酸化的主要措施: 1、调节土壤酸碱度2、改良酸性土壤3、加强土壤水利建
设4、客土改良5、施用石灰6、秸秆还田7、使用石膏或磷石膏改良土壤酸度8、增施有机肥料9、种植喜酸植物十、土壤的盐碱化及其
危害:十一、盐碱地的分类:主要是指在淡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因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并且向土壤中心迁移,致使土壤养分和性状恶化,土壤结构破坏,最后引起耕地丧失的过程。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
土壤有机质的生态与环境意义
(1)重金属:配位反应和氧化还原作用 影响重金属离子的固定和迁移 改变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 (2)农药:与有机物强烈结合
(3)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焚烧燃料:6×1015g
土壤有机质分解:68×1015g
三、土壤生物
• 土壤动物:鼠、爬行类、蜈蚣、蚯蚓、
双电层。吸附重金属等污染元素、促进
化学反应进行 •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土壤吸附性
• 交换性吸附-离子交换反应
• 专性吸附-水合氧化物表面与溶液 的界面上 • 负吸附—排斥阴离子或分子的现象
• 化学沉淀与土壤吸附
土壤胶体吸附性的环境意义
(1)对重金属等污染元素的影响
专性吸附导致富集
(2)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影响因素:
• 土壤质地 • 土壤结构 • 土温
土壤通气性
• 取决于土壤总孔度,特别是空气孔 度的大小
• 生态意义:影响生物的呼吸作用, 从而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
化和降解
土壤力学性质与耕性
• 力学性质:
黏结性:土粒之间的分子引力作用 黏着性:土粒黏附在其他物体上的能力 • 影响因素:土壤比表面、土壤含水量
H+ Al3+
+ KCl + 3KCl
土壤胶体
K+ + HCl
土壤胶体 3K+ + AlCl3 Al(OH)3 + 3HCl
Al3+ + 3H2O
CH3COONa + H2O 土壤胶体 H+ + NaOH
CH3COOH + NaOH 土壤胶体 Na+ + H2O 土壤胶体 3Na+ + Al(OH)3
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
第一篇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2.1 土壤矿物质§2.2 土壤有机质§2.3 土壤生物§2.4土壤水分及其特性§2.5土壤空气及其热量状况目的与要求1.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2.熟悉土壤的性质3.掌握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4.掌握土壤环境及其功能关键词土壤矿物(soil mineral)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次生矿物 (secondary mineral)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胡敏酸(humic acids) 富啡酸(fulvic acid)有机-矿质复合体(organo-mineral complex)土壤微生物 (soil microorganism)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粒级(particle fraction)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 土壤颜色(soil color)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部分组成。
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土壤生物体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如图所示。
第一篇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2.1土壤矿物质本章重点介绍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主要教学目标:1、基本概念2 、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性质§2.1土壤矿物质一、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矿物:是经各种地质作用,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化合物或化学元素,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矿物有三千多种,造岩矿物只有几十种,且主要是硅酸盐类(即硅的含氧盐)矿物(占地壳重量的80%). 土壤矿物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或母岩,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
土壤矿物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组成、性状和功能具有巨大的影响。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壤的组成和性质⼟壤的组成和性质⼀、⼟壤的组成⼟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位于陆地表⾯呈连续分布,具有肥⼒并能⽣长植物的疏松层,它是⼀个复杂的体系。
它的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壤⽔分或溶液)和⽓相(⼟壤空⽓)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合在⼀起构成的⼀种特殊物质。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壤孔隙约占50%,⼟壤⽔分和空⽓存在于⼟壤孔隙内,三相之间亦经常变动⽽相互消长。
按重量计,矿物质可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机质约占1—10%左右。
(⼀)⼟壤矿物质⼟壤矿物质来源于地壳岩⽯(母岩)和母质,它对⼟壤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影响很⼤。
⼟壤中的矿物质由岩⽯风化和成⼟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矿物颗粒(或⼟粒)组成的。
⾃然界的⼟壤都是由很多⼤⼩不同的⼟粒,按不同的⽐例组合⽽成,各粒级在⼟壤中所占的相对⽐例或重量百分数称为⼟壤的机械组成,也叫⼟壤质地。
(⼆)⼟壤有机质进⼊⼟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逐渐形成有机质,即腐殖质,⼟壤腐殖质是⼟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腐殖质不是单⼀分⼦的有机质,⽽是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共同特征,⼜有差异的⼀系列⾼分⼦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在⼟壤中可以呈腐殖酸或腐殖酸盐类存在,亦可以铁、铝的凝胶状态存在,也可与粘粒紧密结合,以有机-⽆机复合体等形态存在。
这些存在形态对⼟壤⼀系列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影响,对⼟壤肥⼒有重⼤作⽤。
⼟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包括:糖类(碳⽔化合物)、⽊质素、有机氮、脂肪、蜡质、单宁、⽊栓质、⾓质、有机磷及灰分等。
⼟壤中的有机质组成⼆、⼟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壤的物理性质⼟壤结构:⼀般把⼟壤颗粒(包括单独颗粒、复粒和团聚体)的空间排列⽅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壤的结构。
⼟壤中的Ca2+、Fe3+等多价阳离⼦及有机质,腐殖质都有胶结剂的作⽤,参与⼟壤颗粒的团聚。
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系统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上由岩石破碎、植物残体、动物粪便等物质经过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资源。
它是支撑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特征,我们可以对土壤进行分类。
一、按形成过程分类1. 残积土:由岩石风化产生的土壤,主要由原岩的碎屑组成,具有较大的粒径和不良的物理性质。
2. 货积土:由水、风、冰等物理力量搬运沉积而成的土壤,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和较为均匀的颗粒分布。
3. 沉积土:由水流或湖泊等水体中搬运沉积而成的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和良好的保水性。
4. 膨胀土:含有较多黏土矿物质的土壤,在吸湿膨胀和干燥收缩时容易引起土壤体积的变化。
二、按物理性质分类1. 砂质土壤:颗粒直径在0.05-2mm之间的土壤,具有较大的孔隙和良好的透气性,但保水性较差。
2. 粉质土壤:颗粒直径小于0.05mm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较强的吸湿能力。
3. 黏质土壤:含有较多黏土颗粒的土壤,具有较强的粘性和塑性,但排水性较差。
4. 粘粒土壤:含有较多粘粒颗粒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较差的透气性。
三、按化学性质分类1. 酸性土壤: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较高,pH值低于7,对大多数植物生长不利。
2. 中性土壤:土壤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含量相对平衡,pH值在7左右,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3. 碱性土壤:土壤中碱性物质含量较高,pH值高于7,对大多数植物生长不利。
四、按生物性质分类1. 生物活性土壤:土壤中有丰富的有机质,并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具有良好的肥力和生物活性。
2. 生物不活性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缺乏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肥力较差。
五、按用途分类1. 农田土壤: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和适宜的土壤质地。
2. 林地土壤:用于林木生长的土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3. 花坛土壤:用于花卉种植的土壤,要求肥力较高且排水良好。
4. 草坪土壤:用于草坪生长的土壤,要求土壤质地松散、透气性好。
土的种类分类
土的种类分类土壤是地球上最常见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复杂体系。
根据土壤中的成分和特性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多个不同的种类。
本文将从土壤的成分、颜色、质地和pH值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特点和用途。
一、根据土壤的成分分类1. 粘土土壤:粘土颗粒较小,具有较强的黏性。
它富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肥力。
粘土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但其排水性较差,易于产生水涝。
2. 砂土:砂土颗粒较大,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砂土贫瘠,容易丧失水分和养分,但适合栽培喜欢干旱环境的植物。
3. 淤泥土:淤泥土壤主要由沉积的有机物质组成,通常出现在湿地和河流附近。
淤泥土壤肥力高,但排水性差,容易引发土壤酸化。
二、根据土壤的颜色分类1. 黑土:黑土富含有机质,呈黑色或深褐色。
它通常出现在草原和森林地区,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肥力,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
2. 红土:红土富含铁氧化物,呈红色或棕红色。
它通常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贫瘠但适合种植耐旱作物。
3. 黄土:黄土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呈黄色或黄褐色。
它通常出现在干旱地区,贫瘠但适合种植农作物。
三、根据土壤的质地分类1. 砂质土壤:砂质土壤颗粒较大,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它贫瘠但适合种植喜欢干旱环境的植物。
2. 粘质土壤:粘质土壤颗粒较小,具有较强的黏性。
它富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肥力。
3. 壤土:壤土是砂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混合物,具有适度的通气性、排水性和保水性,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
四、根据土壤的pH值分类1. 酸性土壤:酸性土壤的pH值低于7,通常出现在湿润地区。
酸性土壤中的铝和铁含量较高,对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不利。
2. 中性土壤:中性土壤的pH值约为7,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
3. 碱性土壤:碱性土壤的pH值高于7,通常出现在干旱地区。
碱性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较高,对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不利。
通过对土壤的成分、颜色、质地和pH值等方面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特点和用途。
第二章土壤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C、O、H、
N,其次是P和S,C/N比大约在10左右。 土壤有机质中主要的化合物组成是类木质
素和蛋白质,其次是半纤维素、纤维素以 及乙醚和乙醇等可溶性化合物。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组成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组成、 性质和分类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 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固相物质包括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即土壤 矿物质;土壤中植物和动物残体的分解产 物和再合成的物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 微生物。前者构成土壤的无机体,后二者 构成土壤的有机体。
在土壤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 的孔隙。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土壤腐殖酸 1.土壤腐殖酸的分组
腐殖物质是一类组成和结构都很复杂 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主体是各种腐殖 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它与土 壤矿物质部分密切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 体,因而难溶于水。
溴仿-乙醇混合物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1)土壤腐殖酸的物理性质
在孔隙中,充满水分和空气。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是土壤固相的主体物质,构成了土 壤的“骨骼”,占土壤固相总质量的90%以 上。而土壤矿质胶体是土壤矿物质中最活跃 的组分,其主体是黏粒矿物。土壤黏粒矿物 胶体表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带负电荷,比表面 大,能与土壤固、液、气相中的离子、质子、 电子和分子相互作用,影响着土壤中的物理、 化学、生物学过程与性质。分析土壤矿物及 其组成对鉴定土壤类型、识别土壤形成过程 具有重大的意义。
地质地形知识:解析地球上的土壤类型
地质地形知识:解析地球上的土壤类型地球上的土壤类型可以根据其成分、结构、形态、成因等方面进行分类。
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与地球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土壤是地球生物圈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地球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的成分土壤是由植物残留物、动物尸体、微生物、矿物质、水和空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它们的相对比例决定了土壤的性质和用途。
其中,植物残留物是土壤中最为重要的组成成分,其含量高低决定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会有所不同。
例如,森林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比草地土壤和农田土壤中的高,一些沙漠环境因为缺乏植物生长等原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极低。
二、土壤的结构土壤的结构包括土粒的尺寸和形态、土粒之间的排布和空隙等方面。
不同的土壤结构会对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渗透性等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土壤结构可以分为砂土、粘土和壤土等类型。
砂土中土粒呈现出较大的尺寸,其空隙较多,渗透性较好,通常作为建筑材料、道路材料和过滤材料应用。
粘土中土粒呈现出极细的结构,粘土基本上不透水,但可以用作陶瓷材料的原料,亦可用于基础建筑的补强。
壤土中土粒的尺寸较为适中,如黄土,其空隙较大,保水能力较好,通常作为种植作物的土壤材料。
三、土壤的形态土壤的形态主要取决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和地理位置。
不同地区的土壤形态会受到不同的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形态类型。
常见的土壤形态有褐壤、红壤、盐渍土、草甸土、沙丘土、高山土等。
四、土壤的成因土壤的成因可分为天然形成和人为形成两大类。
天然形成的土壤主要由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人为作用下的土壤主要是指农业、园林、城市化等活动产生的土壤。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壤的水分、养分、机械结构等性质都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保持和改良土壤的品质。
此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物、道路、人口等原因的影响,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加重环境污染的负担。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性质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土壤的性质
土壤性质
物理性质:土壤质地、土壤孔隙性、土壤结构性、 土壤热性质、土壤耕性等
化学性质:土壤吸附性、土壤酸碱性、土壤氧化还原性等
一 土壤吸附性
• 土壤具有吸附并保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能力,称为土壤的吸附性能。 • 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它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
三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中氧化、还原物质组成复杂,因此以实际测量的土壤氧化还原 电位来衡量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Eh> 300 mV ,氧体系起主要作用,土壤处于氧化状态; Eh < 300 mV ,土壤有机质起主要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状态。 旱地Eh大致为400-700 mV ; 水田Eh大致为300-200mV。
三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是土壤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迁移转化并对土壤生态系 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化学过程。 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 土壤空气中的游离O2、少量的NO3-、和高价的金属离子,如Fe(Ⅲ)、 Mn(Ⅳ)、V(Ⅴ)等。 土壤中主要的还原剂: 土壤有机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以及低价金属离子。
一 土壤吸附性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凝聚性:由于胶体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少表面能,胶体具 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即为胶体的凝聚性。 分散性:土壤胶体因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电动电位越高,相互排斥力 越强,胶体微粒呈现出的分散性也越强。 影响因素:土壤胶体的电动电位和扩散层厚度及土壤溶液中电解质浓度、 pH值影响土壤凝聚性能。
二 土壤酸碱性
2、土壤的缓冲性能 土壤缓冲性能是指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变化的能力,可以保持土壤 反应的相对稳定。 ( 1 )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 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等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良 好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
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土壤矿物质
§2.2 土壤有机质
§2.3 土壤生物
§2.4土壤水分及其特性
§2.5土壤空气及其热量状况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熟悉土壤的性质
3.掌握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4.掌握土壤环境及其功能
关键词
土壤矿物(soil mineral)
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
次生矿物 (secondary mineral)
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
胡敏酸(humic acids) 富啡酸(fulvic acid)
有机-矿质复合体(organo-mineral complex)
土壤微生物 (soil microorganism)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粒级(particle fraction)
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 土壤颜色(soil color)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部分组成。
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土壤生物体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如图所示。
第一篇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
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1土壤矿物质
本章重点介绍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主要教学目标:
1、基本概念
2 、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性质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
矿物:是经各种地质作用,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化合物或化学元素,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矿物有三千多种,造岩矿物只有几十种,且主要是硅酸盐类(即硅的含氧盐)矿物(占地壳重量的80%). 土壤矿物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或母岩,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
土壤矿物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组成、性状和功能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三大类。
原生矿物 (primary mineral)直接来源于母岩特别是岩浆岩。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
它包括
*次生层状硅酸盐: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蛭石、绿泥石;
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锰;
碳酸盐: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由于粘土矿物是由硅氧片和水铝片迭合而成的,因此,要了解粘土矿物的构造和性质,必须先说明硅氧片和水铝片的结构状况。
1.基本结构单位
*原生硅酸盐矿物最基本的结晶构造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1、粘土矿物硅酸盐层的基本单位:
*(1)硅氧四面体:由硅四面体连接而成,每一个硅四面体由一个硅离子与四个氧离子组成。
砌成一个三角形锥形体,一共四个面,故称为硅氧四面体 (SiO4)4- 。
(2)铝氧八面体(AlO6)9-。
由六个氧原子围绕一个铝原子构成。
六个氧原子所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与铝原子的大小相近似。
*为什么硅、氧两元素能组成一个单位?为什么铝、氧两元素能组成一个单位?
但四面体的键价并不平衡(SiO4)4-,因此许多四面体可共用氧原子形成一层此时键价仍不平衡,可与铝水八面体结合组成粘土矿物的硅酸盐层。
2.单位晶片
*硅氧四面体是由四个氧原子和一个硅原子所组成。
许多硅四面体可以共用氧原子形成一层。
氧原子排列成为中间有空的六角形,称为硅氧片(Si4O10)4-。
*铝水八面体是由一个铝离子和六个氧和氢氧离子所构成。
氧和氢氧离子砌成具有八个面的晶格基本单位,铝离子位于中央,所以称为铝水八面体(如图)。
通过八面体相互连接,构成铝水八面体片,又称铝水片
3.单位晶层
*由于硅片和铝片都带有负电荷,不稳定,必须通过重叠化合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硅片和铝片以不同的方式在C轴方向上堆叠,形成层状硅酸盐的单位晶层;
*铝水八面体的两个面上通过共同氧离子和硅氧四面体片结合,构成硅酸盐层;
* 4.同晶代换
*在粘土矿物晶格的形成过程中,组成矿物的中央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叫做同晶代换。
*如四面体中央的Si4+被Al 3+代替,八面体中央的Al 3+被Mg 2+代替,就产生了剩余的负电荷。
所产生的负电荷位于硅酸盐层的晶格中,不受外界溶液的影响,称为永久电荷或层电荷。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层状铝硅酸盐矿物的晶层即是由硅氧片和水铝片叠合而成的。
硅氧片和水铝片相互重迭后,正负离子价达到中和,因而较为稳定。
*由于叠合方式不同,形成种类多样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
概括讲,层状铝硅酸盐的晶层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一片硅氧片和一片水铝片叠合成的,称1:1的单位晶层,其矿物称1﹕1型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类矿物。
*另一种是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片水铝片叠合而成的, 2:1型单位晶层,矿物称2﹕1型矿物。
主要为蒙脱石类矿物。
§2.1土壤矿物质
1:1的单位晶层由1个硅片和1个铝片构成;硅片顶端的活性氧与铝片底层的活性氧通过共用的方式形成单位晶层.其晶层是由一片硅氧片和一片水铝片叠合而成。
当晶层相叠加时,每个晶层的一面是氢氧离子组(水铝片上的),另一面是氧离子(硅氧片上的)出露于表面,因而叠加时晶层间是由氢键紧密相连
.
此类矿物的代表高岭石类矿物1:1
§2.1土壤矿物质
*高岭石类矿物1:1
*代表分子式为Al4Si4O10(OH)8。
*氢键的联结力强,晶层间距离小(0.72nm),且较为固定,不易扩展,膨胀系数仅5%左右,水分子与其它离子很难进入其间,阳离子交换量小,因此,富含高岭石的土壤保
§2.1土壤矿物质
2:1型单位晶层由两个硅片夹1个铝片构成.
两个硅片顶端的氧都向着铝片 ,铝片上下两层氧分别与硅片通过公用顶端氧的方式形成单位晶层.这样2:1型层状硅酸盐的单位晶层的两个层面都是氧原子面.
§2.1土壤矿物质
*蒙脱石类矿物 2:1
*代表分子式为Al4Si8O20(OH)4。
系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片水铝片,其晶层上下两面都是氧离子,晶层间通过“氧桥”联结(图),这种联结力弱,晶层易碎裂。
由于晶层联结力弱,水分和其它阳离子容易进入,使晶层间距扩大,由0.96nm至2.14nm之间变化,为膨胀型晶体。
*晶层间距扩大时,它的内表现也可吸持水分和各种离子。
保肥力强。
§2.1土壤矿物质
*伊利石类矿物
*2∶1型晶格,即两层硅氧片中间夹一层水铝片组成一个晶层。
但伊利石类晶格中有一部分硅被铝代替,不足的正电荷被处在两个晶层间钾离子所补偿;这些钾离子似乎起桥梁作用,把上下相邻的两个晶层连结起来(图)。
*钾键联结晶层的引力远较“氧桥”大,因而晶层联结紧密,不易扩展,属非膨胀型矿物。
§2.1土壤矿物质
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
*土壤粘土矿物是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故粘土矿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带性,随生物—气候带的变化呈纬度地带性。
*新疆、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为水云母地带;
*内蒙中部、黄土高原北部和东北西部为水云母-蒙脱石地带;
*华北大部和东北平原为水云母—蛭石地带;
*北亚热带湿润区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地带;
*江南丘陵、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为高岭石-水云母地带;
*华南及云南南部为高岭石-二三氧化物地带。
§2.1土壤矿物质
粘土矿物结晶
类型
分子
层
排列
情况
晶层
间
联结
力
颗粒
大小
比面
(m2•g-1)
CEC
(cmol(+)·kg-1)
粘结
性
可塑
性
胀缩
性
高岭石
伊利石
蒙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