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第一章绪论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
(1)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 ,或X=Y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X=Y=100,U0=100*1002=106
3.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P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高ABE,而小国福利提高A’B’E’。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而小国福利原来水平为O’M’E’N’,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生产者利润减少a=1/2*(1400+1600)*10000=1.5*107
社会福利增加b=(a+b)-a=2*106
6.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思路:在两国模型中⼀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标必有⼀国⽆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有利,进⼝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本国不具有⽐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产中去再出⼝,能⼤⼤提⾼⼀国的福利⽔平,对⼀国来说反⽽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B国有50名劳动⼒,如果⽣产棉花的话,A国的⼈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产⼤⽶的话,A国的⼈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国拥有⽣产⼤⽶的绝对优势?哪⼀国拥有⽣产⼤⽶的⽐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能⽣产16吨⼤⽶,⽽A国每⼈仅⽣产10吨⼤⽶,所以B国具有⽣产⼤⽶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产⼤⽶的机会成本为0.2,⽽B国为0.125,所以B国⽣产⼤⽶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B 国⽣产⼤⽶具有⽐较优势。
4.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较优势进⾏贸易,专业化⽣产,充分有效地利⽤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 和Warner 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5. 下表列出了加拿⼤和中国⽣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产计算机和⼩麦都只⽤劳动,加拿⼤的总劳动为600⼩时,中国总劳动为800⼩时。
(1)计算不发⽣贸易时各国⽣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产计算机的⽐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产⼩麦的⽐较优势?800 1200(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麦,加拿⼤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麦,加拿⼤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平是提⾼还是降低了?试⽤图分析。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下册)
04
全球化与发展经济学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全球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全球化使得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
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 找成本更低的劳动力,从而影响本国 的就业市场。
05
国际经济政策与合作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总结词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是国际经济政策中的 重要手段,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VS
详细描述
关税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旨在 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然而,过高的关税 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引发贸 易战。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标准、卫生检 疫、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 对进口商品构成隐性限制,影响国际贸易 自由化。
• 详细描述: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拓展、资源配置、技术创新 和组织管理等,旨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优势。跨国公 司对于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总结词: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目标市场、竞争 环境、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等。
比较优势理论
• 总结词: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机会成本 较低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机会成本较高的产品。
• 详细描述: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认为 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如果它在生产某 种产品上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那么它仍然可以选择生产这种产品 并出口。
详细描述
市场寻求是指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获取更多消费者而进行的投资;资 源寻求是指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材 料供应而进行的投资;效率寻求是指 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 率而进行的投资;技术寻求是指企业 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而进行的投资。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1-8章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 .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 仿效图1—6和图1—乙试推导出丫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 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 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 如果改用丫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 —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 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 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9* .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答案提示:第二章答案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本章不是考试的重点章节,建议读者对本章内容只作大致了解即可,本章没有相关的课后习题。
第1篇国际贸易理论第2章世界贸易概览一、概念题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答:发展中国家是与发达国家相对的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又称“欠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
通常指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
衡量一国是否为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标准有很多种,如经济学家刘易斯和世界银行均提出过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标准。
一般而言,凡人均收入低于美国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的国家就被定义为发展中国家。
比较贫困和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
2>(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答: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
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自己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长的现象”。
3>(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答: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引力模型基本表达式为:其中,是国与国的贸易额,为常量,是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两国的距离。
、、三个参数是用来拟合实际的经济数据。
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把整个世界贸易看成整体,可利用引力模型来预测任意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
另外,引力模型也可以用来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4>(第三世界(third world)答:第三世界这个名词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Third Estate(第三阶级)。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 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 国有120名劳动力,B 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 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 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 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 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B 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800小时。
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思路:(1) 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2) 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紧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
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行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有何差异?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2)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
答案提示:(1)固定汇率下,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本国货币的利率下降,本国货币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存在国际收支逆差,这样对国内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市场,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与此同时国内货币供给减少,直到重新达到原来的均衡点为止。
浮动汇率下,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因价格不变,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这会刺激国内投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由于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均衡水平,导致大量资本流出,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于是本国货币贬值。
本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直至国际收支恢复平衡为止。
最终,国内收入水平提高了,利率与国际均衡利率相等。
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导致了产量、就业的提高。
(2)固定汇率下,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利率与国民收入都有所增加。
这时利率高于国际均衡水平,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国,造成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本币汇率面临升值的压力。
为保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抛出本币,结果本国货币供给增加,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点,使利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但这时收入进一步增加。
浮动汇率下,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会使得国内需求扩张,产量提高,对货币需求也因此增加,并导致利率上升,国内利率上升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入国内,从而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反映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超过了本币的供给,由于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于是本币升值。
本币升值后,本国出口受抑制,但进口增加,直到净进口的增加抵消国际收支顺差为止。
这意味着本国的产出不会增加。
8.试解释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巨额财政赤字的成因。
答案提示:在浮动汇率下,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就业和产出,扩大财政支出,但是财政政策的效应是提高了美国国内的利率,造成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和美元的升值,最终出现了巨额的国际贸易收支逆差。
国内生产没有得到促进,美国政府继续加大使用财政政策,导致了巨额财政赤字。
第十七章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1 .(1)如果一个国家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如何组合?(2)试设计一种解决高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赢余并存的办法;(3)如果同时存在总需求不足和国际收支赢余,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解决办法?答案提示:(1)如果一个国家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2)在高通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共存的情况下,政府则可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法。
(3)在通货紧缩和国际收支顺差并存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2.何为分配法则?其优缺点如何?答案提示:蒙代尔、弗莱明及其他经济学家针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不同作用,指派给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的任务,从而形成一种有用的法则——分配法则: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之均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让每一种政策工具集中于一项任务,从而免去了部门间不必要的协调甚至妥协。
3.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什么?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可能独立地操纵货币政策,其原因如下:假设一国货币当局希望提高利率,因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很快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为了享有这一更高的利率而将其资金转入该国,结果由于巨额资本流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外国人购买该国大量的金融资产会造成该国货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该国中央银行有责任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稳定,因此中央银行将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买进外币,结果使该国货币存量增加,抵消了最初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最终国内利率退回到最初水平。
而财政政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却进一步扩大了。
4.在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不完全流动和资本完全流动三种情况下,试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1)在短期内(国内货币供给尚未来得及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假设最初国际收支是平衡的);(2)在长期内(中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采取干预措施之后)对国内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效果。
答案提示:利用画图进行分析,资本完全不流动BP线为垂线,资本不完全流动BP线的斜率大于0度小于90度,资本完全流动BP线为水平线。
5.试比较在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不完全流动和资本完全流动三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
答案提示:利用画图进行分析,资本完全不流动BP线为垂线,资本不完全流动BP线的斜率大于0度小于90度,资本完全流动BP线为水平线。
6.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以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那么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答案提示: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以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很大,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产量和就业的提高。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调整1.根据弹性分析法,贸易收支的调整过程如何进行?它在什么情况下有效?答案提示:根据弹性分析法,贸易收支的调整过程通过本币贬值来实现。
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表示为:它是在进出口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假设前提下近似得到的一个充分条件,只要满足这一充分条件,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2.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答案提示: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形成了J曲线。
具体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1)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2)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4)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5)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
政策含义在于通过缩短各种时滞,使得本币贬值能够尽快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实例请自己举出。
3.假设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0, 边际进口倾向为0.15,试问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多少?答案提示:略4.从吸收的观点看,货币贬值如何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这种分析方法有何缺陷?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5.为什么采取货币贬值往往要配合以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6.试析货币分析法与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的区别。
答案提示:货币分析法是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长期理论,它把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失衡和货币余额的增减密切联系起来,亦即把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否联系起来。
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考虑商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这是货币分析法与国际收支理论的其他分析法的一个明显区别。
7.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外国发生通货膨胀,这对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假设国际收支原来是平衡的)?在此情形下,国际收支如何调整?答案提示: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外国发生通货膨胀,由于汇率不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外国商品的价格都上升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本国居民把自己的钱多花在本国的商品和证券上,少花在外国的商品和证券上,本国的国际收支将为顺差。
不过,在固定汇率下,即使本国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措施,货币市场的不平衡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它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机制自行消除,即货币供给通过国际储备的流动来适应货币需求。
8.试根据货币法分析货币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假设国际收支原来是平衡的)?在此情形下,国际收支如何调整?答案提示:本国货币贬值将引起国内价格上涨,本国货币供给相对不足、货币需求相对过大,国际储备增加,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
不过,在浮动汇率下,货币需求通过汇率的变化来适应货币供给,国际收支失衡通过汇率的变化来消除。
本国的顺差情况意味着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于是本国货币升值。
本币升值使得本国国内价格下降,引起货币需求的减少。
在货币市场趋于平衡的过程中,国际收支顺差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9*. A国为一大国,B国为一小国,它们同时遭受金融危机而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两国都采取贬值政策,试对可能的效果加以比较分析。
答案提示:略10*. 在固定汇率下,如果一国政府短期内为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货币供给的冲击,采取增加国内部分的货币供给量办法,那么通过国内货币供给的变化自动调整国际收支的机制还会有效吗?为什么?答案提示:没有效了。
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本国国际收支的恶化后,从长期来看,外国收到这部分货币余额的人,一定会把这部分货币余额交给外国中央银行换回外国货币,然后外国中央银行再把它们提交给本国中央银行,而本国中央银行只能从本国的国际储备中支付这部分货币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