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变异免疫克隆算法在压电悬臂梁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压电微传感器悬臂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压电微传感器悬臂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压电微传感器悬臂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摘要:压电微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进行物理量测量的微型传感器。

悬臂梁结构是压电微传感器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压电微传感器悬臂梁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压电微传感器;悬臂梁;优化设计;灵敏度;稳定性
引言:压电微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压力、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

悬臂梁结构是压电微传感器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其通过压电材料的挠曲效应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测量。

然而,目前悬臂梁结构的设计存在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悬臂梁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包括悬臂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

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设计参数下的悬臂梁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种灵敏度和稳定性均较高的悬臂梁结构。

结果与讨论:通过优化设计,我们得到了一种长度为L、宽度为W、厚度为H的悬臂梁结构,其灵敏度和稳定性均较高。

在实验中,我们对该结构进行了振动测试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该
结构能够准确且稳定地测量外界物理量。

同时,我们与传统的悬臂梁结构进行了对比,发现优化设计的悬臂梁结构在灵敏度和稳定性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结论:本文通过对压电微传感器悬臂梁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灵敏度和稳定性较高的结构。

优化设计的悬臂梁结构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参数,探索其他结构形式,提高压电微传感器的性能。

磁场中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

磁场中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

结果的对比与讨论
对比不同参数下的结果
对比不同材料属性、不同外力作用、不同边界条件下 的结果,分析各因素对悬臂梁非线性振动的影响。
结果的讨论
根据模拟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解释现象背 后的物理机制,提出可能的优化方案或建议。
05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磁场中悬臂梁非线性振动 的现象存在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证实了在外加磁场的 作用下,悬臂梁可以产生非线性振动现象。
非线性振动的数学模型建立
成功建立了描述磁场中悬臂梁非线性振动的数学模 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影响因素的分析
详细分析了外加磁场、悬臂梁的物理特性、 约束条件等因素对非线性振动的影响,并得 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实验验证的局限性
目前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条件下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对于 更复杂的环境条件和加载条件下的研究尚不充分。

非线性振动的理论基础
非线性振动概述
介绍非线性振动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方法。
非线性振动的数学模型
建立描述非线性振动的数学方程,如Duffing方程、Van der Pol方 程等。
非线性振动的分析方法
介绍常用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方法,如相平面法、Floyd法、谐波平 衡法等。
03
磁场中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特 性
研究现状与发展
现状
目前,关于磁场中悬臂梁的振动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主要集中在振动的线性 化分析和稳定性研究。
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磁场中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涉及更复杂的行为如分岔、混沌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磁场中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不同参数下的动力学行为,并探讨控制方法及 其应用。

基于自校正PID控制的智能悬臂梁振动控制

基于自校正PID控制的智能悬臂梁振动控制

基于自校正PID控制的智能悬臂梁振动控制胡晓琳;张婷【摘要】由于智能结构的工作环境变化多端,各种性能参数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先前建好的模型不再适应设计好的控制律.利用压电双晶片的驱动传感一体化特性,实现智能悬臂梁的自适应控制.基于极点配置理论,采用自校正PID控制方法在线实时设计控制参数,解决模型参数无法实时更新进而导致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同时,将基于Neigler-Nicholes参数整定法的普通PID控制与基于自校正PID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运用MATLAB的SIMULINK进行数值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对此两种控制方法的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采用自校正PID控制的效果更为显著和更为有效的结论.利用压电双晶片的驱动传感特性,使智能悬臂梁的自由振动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基于自校正PID控制技术,采用压电双晶片的方法可为智能结构吸振减振提供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基础.【期刊名称】《噪声与振动控制》【年(卷),期】2019(039)002【总页数】7页(P21-26,69)【关键词】振动与波;系统辨识;压电双晶片;自校正PID控制;智能悬臂梁;振动控制【作者】胡晓琳;张婷【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2近年来,压电传感器和致动器结合的智能悬臂梁系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同时基于智能系统振动控制的控制器设计也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2];特别地出现了大量关于应用压电材料抑制智能悬臂梁系统振动的控制器设计[3–4]。

Zhu 等[5]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对压电智能悬臂梁进行主动振动抑制;Zhang等[6]将自适应极点配置控制理论应用到在热环境下的智能悬臂梁的振动控制中。

但将传感与致动一体化的压电材料应用于悬臂梁系统的研究不多。

而且,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各种控制方法控制智能悬臂梁的振动,Koofigar等[7]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对模型不确定性和环境扰动的智能结构进行振动抑制;Zhang等[8]实现了时滞智能梁迟滞模型的构建,并且采用自适应振动抑制方法实现了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但应用压电双晶片进行系统参数辨识实现实时振动控制的设计并不多见。

基于结合鲍德温效应和周期变异的免疫克隆优化算法的研究

基于结合鲍德温效应和周期变异的免疫克隆优化算法的研究
到 或获 得某 些有 用 的特性 ,那 么 它 的后 代 获得 同样 特
性的概率就会 比较高 ,即使这些特性本身没有通过遗 传性操作传给后代囝 。 近年来 ,仿生学算法在函数优化问题 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 , 如遗传算法刚、 粒子群算法陶 差分进化算法网 、 、 免疫算法等, 取得了较好 的求解效果 。 克隆选择是生物 免 疫 系统 理论 的重 要 学说 , 据该 原 理 , 根 有许 多研 究 者 提出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的克隆选择算法。对于采用 免疫算法求解的函数优化 问题 ,其效果显著好于传统
的优化算法 ,但是 ,还有很多生物机制并没有充分体 现 。基 于此 ,本 文设计 了一种 改进 的免 疫 克 隆优 化算 法, 借鉴鲍德温学习机制增强学习能力 ; 模拟生物进化 的周期 渐 变性 , 计 了周期 性变 异算 子 , 真实 验 表 明 设 仿 了结果 的有效性 。
1 算法关键技术
人工免疫系统( rfi m n s m, I) At c lm u e yt AS 是在 i aI i S e 研究生物免疫系统信息处理机制的基础上构造的人工 智能模型和方法 。 其中 ,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而开发的免 疫优化算法作为一类启发式搜索算法 ,在近几年得到 了极大的发展 , 在工程优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 . 习 鲍 德 温 效应 ( a wnE et是 根据 首 先提 出这 种 B l i fc) d 思想 的 J .a wn 19 ) . B d i(86 的作者名字命名的。它指的 M l
V0 .O No2 1 . 2
Ap . 01 r2 2
基 于结合鲍德温效应和周期变异 的免疫克隆优化算法 的研 究
张敏 辉
( 四川教 育学院 计 算机科学 系, 成都 摘 6 13 ) 1 10

基于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研究(张奇)

基于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研究(张奇)

基于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100190)摘要:本文对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从四方面展开讨论,分别介绍了其制造工艺,修饰技术,激励、检测和控制技术,以及与其它电路的工艺集成技术,认为基于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是一项极具生命力的技术,它将给科技进步带来巨大动力。

关键词:制造;修饰;激励;检测;控制;集成Abstract:The sensing technology concerning microcantilever is discussed here from four aspects.They are fabricating process,modifying flow,methods of exciting,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This is a promising field and will push technology and science forward greatly.Keyword:fabricating;modifying;exciting;detecting;controlling;integration.基于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自问世以来,就由于它能够带来的高精度、高灵敏度、低成本、易阵列化、以及便于与其它电路模块高度集成为一体的特点而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争相研究的热点。

目前基于微悬臂梁的传感技术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向。

一:对微悬臂梁本身的制造工艺研究微悬臂梁作为整个传感系统的最终执行元件,它的可靠性、加工结果的统一性、以及成本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被市场化的可能性。

微悬臂梁是结合硅基体微加工技术和硅基表面微加工技术,通过腐蚀、键合、光刻、氧化、扩散、溅射等工艺方法的综合运用而制造出来的。

它的长度和宽度一般都远远大于厚度,以便获得其工作的高性能。

悬臂梁振动非接触式磁力主动控制研究

悬臂梁振动非接触式磁力主动控制研究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 XO B 0 2 ) C 7 6 z
收 稿 1 :2 0 0 3期 0 9— 5—1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9一 6一l 1 20 O 0
通常 采用修 正 的 伽辽 金 近 似 法 进 行求 解 , 即假 设
应 。L u等 ,S i h h等 和 Lu和 C agl 研 究 了轴 向 i h n l。 。
1 理 论模 型
设 图 1 示悬 臂梁 的弹性模 量为 E, 面惯性 矩为 所 截 ,单位长 度质量 为 P 长度 为 f 自由端 附加质 量为 m 。 , , ,
wxO (,
受 时变磁 场作 用 的简 支 梁 的动 力 学 问题 , 明 了使 用 表
究 了 其 稳 定 区 域 与 频 率 响 应 曲 线 。Z o a— i , hu H oma o Z o o —e 数 值 模 拟 了植 人 大 型 的 磁致 伸 缩 材 料 h uY uh
层 的 层 叠 梁 的 动 力 学 和 控 制 特 性 。K. M jw k , ae sa A.Z k W.O tco i ] 论 了利 用 磁 存 储 器 效 应 a, s h wc 1 讨 a z3
图 1 自 由端 带有 集 中质 量 的悬 臂 梁
Fi 1 g. Ca tlv rBe m t d a s n i e a wi En M s e h
( t为 梁 在 处 在 t 刻 的 挠度 , 向控 制 力 ,) 时 横

的作动器 对梁一 类结 构 的受 迫 振动 的控 制 。NuHog i n— pn等 研究 了通过 电磁 约束 阻尼层 梁 的振 动 主动 控 a 制 。C eh等 ¨ 对在 旋转 系统 中应 用 磁性 阻 尼会 降 ha 针 低 系统效 率 问题 , 明 了新 的涡 流机 械装 置 , 其 负效 发 使

悬臂梁各阶振动及抑制研究

悬臂梁各阶振动及抑制研究

悬臂梁各阶振动及抑制研究作者:朱宁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2期[摘要]悬臂梁的振动在工程上害处比较大,我们通过研究悬臂梁振动系统,采用压电陶瓷片的正逆压电效应,建立了一套悬臂梁振动控制系统。

通过有限元法和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分别得到铝制悬臂梁的第一、二、三阶固有频率和振幅。

根据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用反演的方法得到在每一阶固有频率下的振幅大小。

[关键词]悬臂梁;振动控制;有限元;振幅中图分类号:TS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288-011 基本原理悬臂梁的振动是有很多自由度和对应的固有频率的连续弹性振动,它的振动可以看作是由很多个主振型叠加而成。

通过悬臂梁是一端固定的特点,采用分离变量法,可求得悬臂梁的频率方程:我们采用矩形截面的悬臂梁作为实验对象。

当给梁施加可变的激扰力,当梁产生共振时,此时力的频率就是悬臂梁在这一阶的固有频率。

2 实验结果2.1 操作方法粘贴好压电陶瓷片的金属铝板,一端被夹持在精密台虎钳上,形成悬臂梁布置,放置于实验平台上,。

金属铝板本体接入负极,压电片外表面电极全部接入正极。

数字千分表由磁性表座固定,并将测量头与定位滑台接触,万用表一端接定位滑台,一端接金属铝板。

2.2 振动激发让信号发生器生成连续正弦变化的信号,将信号功率放大(加100V电压),交流电压加在2组bimorph压电陶瓷片上,根据压电材料的极化特性,通电后,相对的两个压电陶瓷片,正向伸长,负向缩短,从而使得悬臂梁产生弯曲振动。

示波器接在作传感器用的压电陶瓷片外表面引出的一极和金属铝板一极。

观察铝板振动时示波器的变化。

当外加信号的频率达到26.47Hz附近时,铝板产生共振,此时称为第一阶弯曲振动模态。

增加频率,当到达141Hz左右时,第二阶弯曲振动模态产生。

当到360Hz左右时,第三阶弯曲振动模态产生。

用有限元分析得出的金属板的各阶振动模态。

2.3 振动抑制器材固定好后,慢慢旋转定位滑台使其往下,在刚与金属铝板接触时停止,记下此刻数字千分表的数值1。

压电智能材料在悬臂梁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压电智能材料在悬臂梁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明 , 电材料 对 柔性结 构 的振 动控 制 效果 显著 , 压 最大控 制 效率 能达到 4 %左右 . 5
关键 词 : 电智能材 料 ; 压 结构 振动 控制 ; 悬臂 梁 ; 地震 响 应 中图分类 号 :U 2 . ;P 1 . T 333T 22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0 18 (0 7 0 - 6 5 0 10 —90 2 0 )6 0 9 — 4
河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 卷 5
『 仃
Ck—e E # t kk  ̄
【 = P 肼 + A D
式 中 : — 应力 张量 ;肼 —应 变 张 量 ; — — 电场 强 度 ; 仃— s— D—— 电位 移 ; — — 弹性 常 数 张量 ; — c P— 压 电应 力常数 张量 ; A —— 介 电常数 张量 .
等等.
12 压 电材料 的本 构方 程 .
压 电材 料力 电耦 合 的本构 方程 反 映 了压 电材料 将 电能 与 机械 能 进 行互 相 转换 时数 学 上 量 的关 系 . 结 在 构 振动 控制 中得 到运 用 的智能 型压 电传 感 器 、 电驱动 器 和压 电耗能 阻 尼 器 的机 理 即是运 用 了压 电材 料 的 压 力 电耦 合特性 , 本构 关 系的 表 重威 胁 土木工 程结 构 的安 全 . 随着 结 构控 制 科 学 、 息技 术 和 材 料科 学 的发 展 , 信 科
学家 和工 程师 们从 对 自然界 和生 物进化 的学 习与思 考 中得 到启 示 , 出了力 图从 根本 上 提 高 工 程结 构 整个 提
寿命 期 间安全性 及 减小 灾害影 响 的一条 崭 新 的思路 , 即引入 了智 能结 构 系统 的概念 . 电材 料是 众 多智能 材 压 料 中运用得 较 为广泛 的一 种 , 用 压 电智能 材料 的正 、 压 电效 应 , 利 逆 即压 电材 料 在外 加 电场 作 用 下 引起 变形

压 电 悬 臂 梁 振 动 发

压 电 悬 臂 梁 振 动 发
置 设计
机械081 阮加智 机械
压电效应和压电材料
• 压电效应:不存在对称中心的异极晶体,受外力作用发生
机械应变时在晶体中诱发出介电极化或电场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 应),或者在这种晶体加上电场使晶体极化,而同时出现应变或应力 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 压电材料:有机材料
压电发电的研究应用
• 我们每天跑步、跳跃、行走、活动,不断产生机械振 动能。压电发电技术瞄准的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能量, 将其收集起来有效利用。
• 传统化学电池:如体积大、质量大、供能寿命有限,需要定期
更换,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材料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容忽视。
压 电 悬 臂 梁 振 动 发 电 装 置 设计
实验数据对比
—stand-alone piezoelectric device 独立压电器件 —stand-alone electromagnetic device 独立电磁器件
—stand-alone piezoelectric device 独 立压电器件 —stand-alone electromagnetic device 独立电磁器件 —coupled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耦合能量收集装置
—stand-alone,coupled device 独立的电荷耦合器件 —device impedance 设备阻抗 —piezoelectric damping 压电阻尼 —load resistance 负载电阻 —electromagnetic damping 电磁阻尼 —device coil resistance 设备线圈电阻
给质量块一个电磁场作用, 给质量块一个电磁场作用,观察电磁力 对悬臂梁末端振幅的影响, 对悬臂梁末端振幅的影响,是否对悬臂梁 发生共振起到帮助作用。 发生共振起到帮助作用。

压电陶瓷用于柔性悬臂梁振动控制的试验研究

压电陶瓷用于柔性悬臂梁振动控制的试验研究

( 兀 ( 13) ) √ ,, 2… '
( 7 )
( 8 )
悬臂梁的振型函数表达式
贴位置 , 采用独立模 态控制方法对柔性悬臂 梁进行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为提 高信噪比并保证后 继控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对传感信号进行 了滤波处理 . 试验 结果表 明, 将压 电陶瓷片布置在 悬臂
粱的合理位置上并采用主动控制方法, 可以有效地抑制 悬臂 梁的振动, 使悬臂 梁前 3 阶模态的加速
度及 响应谱峰 值 均 减 小 4 %左 右 . o
关键词 : 电陶瓷 ; 压 柔性悬臂 梁; 压电驱动器 ; 振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 38 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一 8 (o7O 05 0 1 0 l O20 )卜05 -4 0 9 近年来 , 利用电/ 磁流变液体 、 压电材料 、 磁致伸缩材料和形状记忆材料 等制成 的智能传感器和驱动 电/ 器来实现对结构振动进行控制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 . 其中多数属于理论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计算方面 的成果 , 而在实际柔性结构上成功地实现振动主动控制 的研究成果还不 多见 . 为此 , 笔者首先依 据悬臂梁 的 振动控制方程确定了压电陶瓷片的粘贴位置 , 然后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方法对柔性悬臂梁进行了简谐激励下 的前 3 阶振动控制试验研究 .
4 y 0
a 4 a

一一 O2 E t I


() 【J 6
求解式 () 6可得梁的横向 自由振动的解 Y ,)= ( s X ( t A i x+B oX n csx+ C ihx+DcsX )A CS n +Bln ̄ ) s 2 n ohx ( lOO t  ̄ s ot i n 代人柔性悬臂梁的边界条件 , 即固定端的位移和转角为 0 自由端的弯矩和剪力为 O可得横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悬臂梁式压电换能器能量获取特性研究

悬臂梁式压电换能器能量获取特性研究
qu n isa eg i e n o e ce a n d a d c mpa e . r r d K e r s: ntl v rpiz e e t i r ns y wo d Ca ie e e o l c rc t a duc r; n t l m e a yss; e Fi ie ee ntan l i Ene g r e tng r y ha v si

驴 舻

廿
、 《 驴

q》 驴
《 、 驴
、 驴


、 驴

q 也 4 c 母
、 、矿 廿 驴

廿
廿
、 驴
、 驴

、 0 廿
≮ 》 、 口
驴 口、 、 、驴 》 、 驴 驴

p廿
、 q 、 驴
廿

、 、— ≯
p、 口
中图分 类号 :H1 ,P 1 . 文献标 识码 : T 6 T 2 26 A
(c ol f aa A c i c r n c a n ier gJ n s nv r t o c nea dT cn lg ,h nin S h o o v l rht t eadO enE gn ei ,i guU ies y f i c n eh o y Z ej g N eu n a i S e o a
2 2 0 Chn ) 1 0 3, ia
【 摘
要】 研究了悬臂梁式金属一 陶瓷压电复合换能器的工作机理, 运用有限元理论 , 借助 A S S N Y 软
件建立 了压 电换 能器的有 限元分析模型 , 通过模 态分析得到 了其 固有频率 ; 并且在模 型表 面施加动载荷 , 通过瞬 态分析 , 获得 了一般环境 周期载荷频 率和 固有频率 载荷 下换能 器的电压输 出情况 , 为今后研 究此

基于特征模型的压电悬臂板振动控制

基于特征模型的压电悬臂板振动控制
第4 4卷 第 1 0期
2 0 年 1 , 08 J 0






V1 N. o 4 。0 . 4 1
Ot c. 2 8 0 0
CHI NESE J OURNAL OF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D oI 1 . 9 1 J E.00 . 0 1 7 : 03 0 /M 2 81 .8
Ab t a t T ev b ai n p o l m fs a e r fs lx b ea p n a e h p d a a tlv rp ae wi e u a o d b e wh n e tr a sr c : h i rt r b e o p c c a t’f i l p e d g s s a e sc n i e l t o e e lb n v ia l l e x en l d s r a c x i t n h p e s n ld n e d n n o so a d ir t n n ih wi f c h tb l y a d c nr l i u b n e e ct i a p n ,i cu i g b n i g a d t r i n lmo e v b a i a d wh c l af tt e sa i t n o t t ao o l e i o a c r c f h y t m. s e il el we mp i d d l e iu l i r t n n a h q i b i m on s a d t e s p r s e . c u a y o es se E p ca l t o ra l u e mo a sd a b ai e rt ee u l r t yh t r v o i u p i t r O b u p e s d ih T ov h s p o lm,n n i e r g l e e t n a a t e c nr lb s d o h r ce it d l a d c mb n d wi o l e r o s le ti rbe o l a o d n s c i d p i o t a e n c a a t r i mo e n o i e t n n— n a n o v o sc h i s th d lg c i tg a a i g ag rt m sa o td t u p e s h a dv b ai n o a t e e lt u c l , i t , e o p i g o wi e i e r l mp n lo i c o n d h i d p e O s p r s e s i i rt f n i v rp aeq i k y F r l d c u l f t o c l sy n b n i g a d t ri n lmo e s r a ie y o t l lc me to iz e e ti e s r n c u t r .S c n l , h iz ee t c e dn n o so a d s i e l d b p i a e n fp e o lcr s n o s a d a t ao s e o dy t e p e o lcr z ma p c i s r c n i v r lt sd sg e n u l u , n h d l e u n isa d fe u n y r s o s so e d n n o s n l d s mat a t e e a e i e i n d a d b i p a d t e mo a f q e ce n q e c e p n e f n i g a d tr i a l p t r r b o mo e a e o ti e y e p rme t li e t c t n . i a l,s v r lc n o t o s a e u e O d v lp t e e p r n a o a ion r b a n d b x e i na d n i a i s F n l i f o y e ea o t lme h d r s d t e e o h x e i r me t lc mp rs r s a c e o t n ai g t e b n i g a d t r i n lmo e v b ai n o h lt .Th x e i na e u t d mo sr t h tt e e e r h s f r at u t h e d n n o so a d i r t ft e p ae e n o e e p rme tlr s l e n t e t a h s a

微悬臂梁

微悬臂梁

关键词:微悬臂梁,声波激励,电磁激励,品质因子,共振频率稳定度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sen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microcantilever (MC) brings high resolution and low cost to many applications. Meanwhile, it’s easy to be fabricated into arrays and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circuits. Therefore, it’s a hot research spot either abroad or at home. The biosensor based on MC is exactly a product of its application in bio-detection field. The detected target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frequency shift of MCs in dynamic mode, based on which a setup is devised.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at are exciting and detecting of MC, Q factor enhancemen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tup is tested. Two methods are adopted to excite the MC, which are acoustic and magnetic activating (AA and MA) mode respectively. They are compared in an identical environment using MLCT-O10 MC. In air environment, both modes have multiple peaks, but AA has higher Q factor and more stable resonant frequency. In water, more peaks emerge in AA mode while MA mode has only one peak, and AA still has higher Q factor and more stable resonant frequency. Enhancing Q facto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get better system resolution. The Q enhancement circuit designed with analog parts brings great Q factor improvement which results in better resonant frequency stability.

压电耦合悬臂梁的时滞反馈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压电耦合悬臂梁的时滞反馈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第3 O卷第 6期




J OURNAL OF VI BRAT ON AND S I HOCK
压 电耦 合悬 臂梁 的 时滞反 馈控 制及 稳定 性 分析
冯 志宏 ,霍
( .山东大学 机械: 程学院 , 1 [ 济南
睿 '
20 6 ) 5 0 1
2 06 ; .山东大学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 50 1 2 济南
摘 要 :基于加速度 ~ 时滞闭环反馈控制策略, 建立压电耦合柔性悬臂梁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运用模态分析和对
系统 自由振 动的平凡解 的分析 , 建立 了在考虑压电耦合作用和反馈 时滞条件下 的系统稳 定性条件和分析方法 , 并给 出了
具体算例 ; 一步的算例分析表明, 进 时滞 的不 合 理 忽 略 有 可 能 导 致 系统 响应 发 散 , 而合 理 的时 滞 量 也 可 用 以 提 高振 动 控 制
piz ee ti— o pl g fe i l a tlv r e m s e u e o lcrc c u i x b e c n ie e b a wa s t p. Th sa ii c n i o s n d n mi c a a trsis f t e n l e tb l y o d t n a d y a c h r c e itc o h t i
p e o l crc c u ln n i e d ly we e c n i e e n pe i c e a l sp e e t d t r o h r vo sr s l . i z ee ti o p i g a d t ea r o sd r d a d a s cf x mp e wa r s n e o p o ft e p e i u e ut m i s Th x mp e S O h tin rn i e d l y u r a o b y ma a s h y tm o r s n ie g nl e e a l H WSt a g o i g t m — ea n e s na l y c u et e s se t e po d dv r e t y,whl e s n b e i a r a o a l e a un ftme d ly c n i r v he e ce y o i ai n c nr 1 mo to i — ea a mp o e t f inc fvbrto o to . i Ke r y wo ds: a t e c n rl i — e a ci o to ;tme d ly; sa i t v t b l y;p e o lcrc i i z ee ti

基于压电扫描的微悬臂梁阵列生化传感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

基于压电扫描的微悬臂梁阵列生化传感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基于压电扫描的微悬臂梁阵列生化传感装置及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青川,邬林,程腾
申请号:CN201210550152.X
申请日:20121218
公开号:CN103869062A
公开日:
201406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悬臂梁阵列生化传感的装置,其包括反应池、微梁阵列、半导体激光器、压电偏转器、信号发生器、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PSD)、和数据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装置利用压电陶瓷管驱动固定在其上的凸透镜偏转,实现了单一汇聚激光束对微梁阵列的扫描探测,可以实现对微梁阵列上生化反应信息的高灵敏度、快速、并行检测,可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制造等领域中的监控和检测。

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微悬臂梁阵列生化传感装置的生化检测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址:230026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纪晓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悬臂梁压电弯曲效应研究与验证

悬臂梁压电弯曲效应研究与验证

悬臂梁压电弯曲效应研究与验证
高长银;吴晓铃
【期刊名称】《中国机械工程》
【年(卷),期】2013(024)014
【摘要】采用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和电磁理论计算压电石英悬臂梁的弯曲应力和弯曲束缚电荷密度,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出极化电场分布.理论分析表明,采用分割电极法在压电梁表面合理布置检测电极可测量弯曲效应.对该悬臂梁压电弯曲效应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极检测的电荷量与外力成线性关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悬臂梁压电弯曲效应研究将为新型压电谐振器或执行器的开发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总页数】4页(P1858-1861)
【作者】高长银;吴晓铃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450015;郑州大学,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01;O738
【相关文献】
1.弯曲型梯度压电悬臂梁受外加电场作用时的解析解 [J], 夏文婧;韩嵘
2.压电悬臂梁弯曲问题的哈密顿体系方法 [J], 刘敏;何文明
3.非线性压电效应下压电弯曲执行器的弯曲 [J], 姚林泉;丁睿
4.压电微悬臂梁气体传感器静态弯曲模型的研究 [J], 景大雷;王飞;赵学增;王晓明
5.自由端受集中力作用下压电悬臂梁弯曲问题解析解 [J], 杨德庆;刘正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梯形压电悬臂梁的折线形结构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基于梯形压电悬臂梁的折线形结构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基于梯形压电悬臂梁的折线形结构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王志豪;王丽坤;廖擎玮
【期刊名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37)1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振动能量收集的新型振动微能量采集装置。

该装置由一个梯形悬臂梁与折线形结构复合组成:折线形结构包含两个分离的质量块,可提供较大的转动惯量,并在梯形悬臂梁的自由端产生弯矩;悬臂梁部分由梯形不锈钢基板与自制PZT-5压电陶瓷组成,其中PZT-5采用固态法制备,它的压电常数d_(33)为512 pC/N,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_(p)为0.69。

振动功率输出测量实验表明,通过选择两个质量块合适的质量比,可以使梯形悬臂梁的纵向应变分布趋向均匀,并且使得整体结构在不同振动模态下的输出表现更为优秀。

【总页数】6页(P1-5)
【关键词】微能量采集;压电陶瓷;振动;悬臂梁
【作者】王志豪;王丽坤;廖擎玮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传感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21
【相关文献】
1.基于压电悬臂梁的振动能量获取装置的建模及数值仿真
2.基于八悬臂梁-中心质量块结构MEMS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
3.三向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
4.基于涡致振动的内置压电悬臂梁柔性圆管能量收集结构的数值模拟
5.一种基于梯形压电悬臂梁的能量采集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电压的压电悬臂梁剩余寿命预测

基于电压的压电悬臂梁剩余寿命预测

基于电压的压电悬臂梁剩余寿命预测
吴兴意;刘文光;胡剑波;方孟翔;高铭阳
【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
【年(卷),期】2022(41)7
【摘要】压电悬臂梁广泛应用于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设计。

然而,长期经受振动激励很容易导致其产生疲劳损伤,致使压电体发生失效。

旨在研究一种基于电压的压电悬臂梁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实现压电悬臂梁的寿命预测。

首先,设计压电悬臂梁振动试验系统,测试压电悬臂梁的共振频率、发电电压和循环加载次数。

然后,基于试验测得的共振频率定义损伤,建立电压变化与损伤的关系。

最后,以电压变化率为损伤指针,建立压电悬臂梁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利用试验结果证实寿命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共振频带激励下,该模型可预测压电悬臂梁的剩余寿命,损伤率D在0.4~0.8区间内,预测误差小于15%;当损伤率D在0.8~1.0区间内,误差小于5%;当D小于0.4时,误差较大。

【总页数】5页(P223-227)
【作者】吴兴意;刘文光;胡剑波;方孟翔;高铭阳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384
【相关文献】
1.基于故障机理和伪失效寿命的电子产品剩余寿命预测
2.基于临界寿命曲线的在役桥梁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3.基于凸优化-寿命参数退化机理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4.基于放电电压降的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5.基于加速寿命试验的拆回智能电能表剩余寿命预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振动理论可知, 梁的第 n阶主振动可以写为 t( t ( ) A cs5 t B s ( ] , , )= [ o( )+ n & t i )
() I
式 中
五() 2[o k ) chk ] =c{c ( 一 o ( s s ) +
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 但在工程实际中, 这些参 数的精确值很难计算 得到, 一般都是进行估计 和假 设, 因此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 人工免疫算法是智能算法中一个新兴的研究热 点, 该算法借鉴于生物免疫 系统识别和消灭侵入其 机体内抗原 的原理来进行种群筛选 J 。本文针对 压电智能梁的振动过 程采用免疫算法进行 自学习, 不需要对振动方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就能
图 悬 梁 前 阶 幅 臂的 3振图
2 周期变异 免疫克隆智能算法
在免疫系统 的进化过程中, 抗体识别抗原上蛋 白质结构的变异是免疫系统进化 的直接动力, 人们 般认为抗原变异概 率是一个恒定 的小概率值 , 但 是 如果我们 考察 地球上 生物 进化 的历程就会 发现生

物进化过程的变异概 率似乎存在着周期性的规律, 而非一个恒定的值。基于上述 自然进化 的规律 , 本 文假定免疫抗体的进化过程中变异概率有周期性规 律, 提出一种基于周期变异概率的免疫克隆算法。
整控制参数 , 使用方便 。
关 键 词: 悬臂 梁, 电陶瓷 , 压 周期性 变异 免疫 克隆算 法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025 (00 0 -43 ) 10 -7 8 2 1 )305 45
中图分类号 :B 3 B 8 T 5 ,T 3 1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5 O年代 末期 , 年代后 已经进人蓬勃发展阶段 , 8 O 不仅取得 了丰富 的理 论研究成 果 , 而且 成功应 用 于航空航 天 、 土木结构的振动控制等领域。 目前 , 已经有很多学 者对压电智能梁振动控制进行 了研究 , 但是现有 的 控制算法需要对振动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准确计算
作者简介: 何钦象(97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15 一 , 主要从事结构动力学分析与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研究。
西

工 业

学 学

第 2 卷 8
式 中, 、 和 ( ) m 分别为第 k 阶模态的模态 质量、 固有频 率、 阻尼 比和 固有振 型, 中 其 =
2 1 算 法定义 .
图 2 悬臂梁的前 3阶局 部振 幅图
不失一般性 , 虑免疫 克隆算 法优化 函数为 考 ( 写 ( ) C ∈A , 中有限长度字符串 C = C , G)式
压 电陶瓷 的压 电效应 方程 为 E ̄ n V () d r t .
21 0 0年 6月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un l fNotw se oyeh ia ies y o ra r e tr P ltc ne l o h n Unv ri t
Jn 2 1 ue 0 0
V 12 . o.8 No 3
第 2 卷第 3 8 期
周 期 变 异 免疫 克 隆算 法在 压 电悬臂 梁 振 动 控 制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L竺 ) i| 】nxi|] 【n 考s() sk一h ) 兰 n} J ()nj ) 二( +h ns( J _I - [ si ! j i i 一~ }
E 后 n e + 1 瓦 (丽k)‘ e‘ ) / :s( A i 卜 L 一

fs (.) e +1 3i kL (强 n )一2 后 )e ( 。
∞/ k o

般 的控制算法, 如最优控制等都需要对模态
质量、 固有频率、 阻尼 比等参数做精确 的计算才能够 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 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参数的计 算往往非常困难 , 并且计算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较
大的偏差 , 因此本 文 考 虑 采用 智 能 学 习的方 法 实现 智 能梁 的控制 。
瓷片 , 悬臂梁 的中 间粘 贴一 压 电陶瓷作动 器 , 在 在悬
1 悬臂梁数学模型
1 1 振型 分析 .
本 文研 究柔 性悬 臂 梁 , 标 轴 的原 点 在梁 的固 坐 定端。
收稿日 20 - -1 期: 9 42 0 0
臂梁 自由端底部粘贴一压 电陶瓷传感器。
基金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715 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000  ̄ 1623 ) B75)
何钦 象 杨智春 柯 芬蓉 , ,
(. 1 西北工业大学 航 空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7 ; . 10 2 2 西安理 工大学 理学 院 , 陕西 西安 7 05 ) 10 4
摘 要: 文章首先建立了悬臂梁的振动数学模型和控制传递函数模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周期性
变异概率免疫克隆优化的控制算法。该算法避免 了精确计算系统参数的繁琐工作 , 改进 了悬臂梁主 动振动抑振的控制律设计方法, 实现 了悬臂梁主动抑振的 自学习控制 , 并构建 了压电智能悬臂梁的实 验系统。通过对比实验表明: 文中所提 出的算法收敛速度高、 控制效果好 , 并且能够通过学习自 动调

【 o( ) 3一( )( +1 +csk ( L 后 ’e )一3勰 ) e J
B = 0, 2 = 0 5 C .
实压电梁的控制, 仿真和实验表明文章所设计的 周期变异免疫克隆智能算法能够在无需参数计算的
基础上 , 通过 自 学习获得较好 的控制效果。
为在梁 自由端施加扰动力的大小。 其前 3阶振幅图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从图中可知悬臂梁的第 3 阶振幅的位移已经很 小, 其更高阶振幅对梁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 12 压 电梁 的控 制方程 . 为了实现悬臂梁振动控制 , 本文利用压电陶瓷 材 料本 身具有作 动 和 传 感 特性 的功 能 , 采用 压 电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