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维度的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中小学生数字技能测评框架构建与证实

我国中小学生数字技能测评框架构建与证实

我国中小学生数字技能测评框架构建与证实作者:本晓静胡柔嘉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07期摘要:数字技能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数字鸿沟的重要预测指标。

然而,目前中西方关于中小学生数字技能量表开发的实证研究还较少,缺乏可靠、有效的量表来测量学龄儿童的数字技能水平。

该文通过对数字技能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在本土情境中探索性地提出了中小学生数字技能的测评要素,结合深度访谈反馈(N=30),编制了相应问卷。

针对全上海市16个行政区划的80所中小学展开整群随机抽样(N=3217),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群组交叉效度检验等研究步骤,最终构建并证实了中小学生数字技能的测评框架,包含:操作技能(包括基本操作、信息管理、信息导航)、移动技能(包括软件操作、设备应用)、社交技能(包括社交分享、社交互动)、创造技能(包括内容创建、内容整合)和安全技能(包括隐私保护、风险防护)。

该测评模型可为今后数字技能领域的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关键词:数字技能;量表构建;中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数字技能是数字鸿沟的重要預测指标,也被称为“21世纪基本生存技能”[1],受到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图书情报学等诸多学科和业界的关注。

数字技能是中小学生适应和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前提。

在教育领域,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教育信息化改革[2]。

数字化学习正成为中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形式[3],对儿童课外阅读[4]、数学和理科学习[5]等都提出了新挑战。

21世纪以来,数字技能的培养在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日益受到重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列入基础教育中。

欧盟将数字素养确定为欧盟8项核心素养之一[6]。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中将“数字公民素养”作为六大主题之一[7]。

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现有研究证明,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存在着网络不平等[8]。

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概述随着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学习成效及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在众多研究方法中,结构方程模型(SEM)因其能够处理复杂变量关系和提供深入洞见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系统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关于学习成效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明确研究问题和假设。

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学习成效及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等作为自变量和中介变量。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拟合度和变量的路径系数。

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解读,揭示各因素对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研究将总结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改进建议。

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提高学习成效和满意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学习成效及满意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学习成效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同时,学生满意度作为教育服务质量的直接反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探讨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满足学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结构方程模型作为一种强大的统计分析工具,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模型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变量之间的潜在结构。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引言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系统的调研、数据分析和理论解释,为决策者和学术界提供了有关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

然而,要编写一份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并不是易事,它需要合理的理论框架和适当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旨在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开展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一、理论框架的选择与构建1.1 理论框架的作用理论框架是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基石,它提供了理论指导,帮助研究者把握研究问题的本质和要义。

研究者可以通过理论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理论构建。

1.2 理论框架的选择原则研究者在选择理论框架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研究问题的独特性、已有研究的基础和丰富性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研究兴趣和专长等。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对所选择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和解释,确保其适用于当前研究问题。

1.3 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理论框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研究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然后,选择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并进行梳理和整合;最后,根据所选择的理论建立框架,并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1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实证基础,它能够帮助研究者从现实中获取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为研究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

合适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则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考虑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的性质、可获取的数据类型、研究成本和时间等因素。

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优势,研究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

2.3 研究方法的运用技巧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灵活运用,研究者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维度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

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

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素养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在欧洲,数字素养框架的提出与实践不断深化了人们对数字素养的认识。

本文将探讨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的研究,旨在了解其内涵、现状与发展。

一、数字素养框架的引入数字素养框架是指一系列关于数字技能和知识的能力体系,旨在帮助个人和团体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欧盟数字素养框架作为欧洲范围内的一项重要政策,其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欧洲公民的数字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素养框架的概述欧盟数字素养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字基础: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能。

2、数字工具与资源:熟悉并掌握各类数字工具和资源,如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在线地图等。

3、信息评价与分析: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评价、筛选和整合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

4、创新与问题解决:运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数字道德与法律:了解数字世界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数字道德观念。

三、数字素养框架的细节展开1、研究现状: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在欧洲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各国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举措,提高公民的数字素养水平。

2、应用场景:数字素养框架在教育、职场、生活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技能和知识,才能有效地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教学和学习。

在职场领域,员工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才能适应数字化工作的需求。

3、实践效果:通过推广和实践,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欧洲公民的数字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数字化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推动了欧洲数字化的发展。

四、数字素养框架的重点阐述1、数字素养框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教育领域,数字素养框架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技能和知识,才能有效地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教学。

学生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才能适应数字化学习的需求。

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指标、模型与应用

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指标、模型与应用

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指标、模型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画像作为一种全面、深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结构,正逐渐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综合素质评价领域,数字画像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精准、高效地评估个体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框架、指标、模型及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概述了数字画像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接着详细阐述了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数字画像的框架,包括数据源选择、数据采集与处理、特征提取与分析等关键步骤。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多维度指标。

随后,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构建过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参考框架,推动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二、数字画像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数字画像,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分析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多维度的精准描绘。

这种描绘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定性评价的局限性,而且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全面、客观地反映个体的综合素质。

而综合素质评价,则是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个体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的系统评价。

数字画像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结合,为现代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数字画像的构建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评价素材。

通过数字画像,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个体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数字画像的动态性和实时性,使得我们可以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框架

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框架

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框架刘婧韡1 刘一萌2 顾小清1(1.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2.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西安 710129)[摘要] 深度学习作为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被证实是先进且可行的。

然而,如何将深度学习原则嵌入个性化、多模态、可反馈的学习过程中,是世界教育难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教育技术可用于搭建多样的智能化学习系统和平台,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

然而,大部分智能化学习系统无法支持学生深度学习过程,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鉴于此,本研究以威克萨姆与麦吉的深度学习原则为依据,将学习过程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框架。

本研究设计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的概念框架、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模块,阐释了具体的深度学习过程,并通过系统交互原型让学生亲自体验,进而验证学习效果,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方案。

[关键词]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智能化系统;系统框架[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79(2023)06−0112−09一、引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深度学习理论密切相关。

加拿大著名的课程改革专家迈克尔•富林(Fullan,2013)提出教育技术有助于促进深度学习,且深度学习可以作为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郭华,2016)。

我国学者吴刚平提出,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通过“以复合型的课程内容观,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的过程”来实现的(陈华等, 2022)。

然而,深度学习实践还存在很多局限:首先,实践过程高度依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引导和监控学生深度学习行为缺乏系统性框架;第三,教师缺乏相关技术和理论深层分析学生深度学习行为。

因此,传统课堂难以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并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算法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在信息筛选、推荐、分发等环节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算法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如信息茧房、算法歧视、数据隐私泄露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对社会舆论环境和公众利益造成了潜在威胁。

对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三视角”即技术视角、传播视角和社会视角,对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这一框架,我们旨在全面理解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机制,揭示算法伦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1. 背景介绍: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快速发展及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算法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精确的内容推荐功能,逐渐成为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网络新媒体行业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得网络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传播速度更加快捷。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新闻传播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

与此算法技术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算法,能够实现对新闻内容的精准推荐和个性化定制。

这些算法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爱好等信息,为用户推送符合其需求的新闻内容,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新闻传播的效果。

算法技术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算法推荐的新闻内容可能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平衡和失实;另一方面,算法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也可能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对算法伦理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三视角”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问题的视角。

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王一新朱彩兰来源:《数字教育》2023年第06期收稿日期:2023-05-1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促进高中听障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BCA220265)作者简介:王一新(199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朱彩兰(1973—),女,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系本文通信作者。

摘要:在提升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背景下,信息科技(技术)课程中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针对该领域中评价研究相对缺失的问题,研究从质性分析视角拟定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评价指标后,开展两轮专家咨询修订指标,又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形成包括数字化创新实践、数字化学习认识、数字化信息处理、数字化学习管理、数字化技术操作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发展和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3)06-0055-07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要构建知识更新、创新驱动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

中小学校是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的主阵地,信息科技(技术)课程是学校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的核心载体。

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不但要引导学生适应数字时代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也要提升数字化创新力,推动数字社会的进步[1]。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将课程名称从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

本研究为了行文方便,将混用这两个术语。

基于可视化学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可视化学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可视化学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研究一、概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重视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偏好和学习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焦点。

学生画像作为一种有效表征学生特征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理解和精准支持。

可视化学习分析作为教育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复杂的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将可视化学习分析与学生画像构建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画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还能够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可视化学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方法。

我们将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学生画像的构建方法以及可视化学习分析的技术应用。

接着,我们将提出一个结合可视化学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框架,并详细阐述该框架的构建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在挑战。

1. 研究背景:介绍可视化学习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研究性学习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可视化学习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可视化学习分析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和图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研究性学习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方式,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以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以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以为例一、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面临着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需求。

本文将以《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的数智化升级改造。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全面剖析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内涵、目标、路径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新文科背景下的经管类专业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文科背景应运而生,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经管类专业,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还要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寻求创新与发展。

经管类专业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浪潮。

这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更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创新上。

新文科要求经管类专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经管专业的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难以满足新文科的要求;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经管类专业需要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这包括加强与新兴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需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新文科背景下的经管类专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只有不断创新、积极转型,才能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2. 数智化升级改造的背景和意义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新文科背景下的经管类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经管类专业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培养数字化教师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

培养数字化教师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

数字技术的普及对个体的人际交流、工作生活、知识建构、信息获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改变,可以说,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当代青少年生长在一个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的世界里,需要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使用数字技术,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有必要具备相应的数字素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潜力,加强数字化教学和学习,为学生在数字社会中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数字素养是由信息素养发展演变而来的。

1974年,保罗·祖科夫斯基(Paul Zurkowski )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是指运用信息工具进行问题解决的技能。

1987年,信息学家帕特丽夏·布雷维克(Patrieia Breivik)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在了解并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价值进行鉴别、选择和获取信息渠道、掌握和存储信息的基本能力。

1994年,约拉姆·艾希特-阿尔卡莱(Yoram Eshet-Alkalai )首次提出数字素养的概念,认为数字素养应该包括五个领域:图片/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社会情感素养。

艾希特-阿尔卡莱认为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人类必备技能,具有整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同时,数字素养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素养。

2010年5月,欧盟发布了为期5年的“欧洲数字议程”,并确立面向全民的数字素养框架,其包括五个维度———素养域,具体素养,能力水平等级,知识、技能与态度和学习或工作中的应用[1]。

2013年,欧盟正式制定核心素养框架,该框架提出了21世纪欧盟公民需具备的8种素养,其中就包含数字素养[2]。

为提高公民的数字素养,2017年,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在《政策科学报告》中针对现实需要,提出了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Dig-CompEdu)[3],该框架旨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数字化教师: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文/郭府宁宛平王佑镁摘要:数字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数字素养袁以应对技术整合教学和学习的挑战袁帮助学生在数字社会中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遥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的六个领域及其发展阶段模型袁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数字素养袁为评估和发展教育工作者的数字教学能力提供支持袁培养数字化教师遥同时袁文章针对我国数字教育发展现状袁提出若干建议袁为我国构建本土化的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提供参照遥关键词:数字素养数字化教师数字教学能力作者单位:郭府宁尧宛平尧王佑镁袁温州大学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数字素养,使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能够全面评估和发展其数字教学能力,并促进教育领域的创新。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基于CLASS系统的研究视角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基于CLASS系统的研究视角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基于CLASS系统的研究视角一、概述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师幼互动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CLASS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作为一种评价师幼互动质量的工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从CLASS系统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以期为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和师幼互动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首先介绍CLASS系统的基本理念、评价标准和应用领域,阐述其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适用性。

接着,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运用CLASS系统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师幼互动在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育支持三个维度上的表现特点及其与语言教学活动质量的关系。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1. 研究背景:介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师幼互动在其中的作用。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教学活动在此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丰富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其思维逻辑、社交技能和创造力。

而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师幼互动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进行的交流与沟通。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研究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研究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它们在经济、医疗、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在探究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研究的现状。

一、复杂系统及其研究现状复杂系统是指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的系统。

复杂系统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领域之中,在这些领域中,复杂系统的运作机制往往难以理解,预测和控制困难。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律,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传统的复杂系统研究主要依靠渐进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等方法,如混沌现象、分形结构、自组织现象等。

这些方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在分析和解决复杂系统的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如对大规模和复杂系统难以处理,缺乏现实性数据进行验证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构建复杂系统模型成为可能。

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大量、多样、高维的数据资源,有效解决了数据不足的问题。

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和建模。

特别是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复杂系统建模的维度和深度。

从建模的角度来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特征提取层,如对数据分析、处理、清洗等。

这一层次是建模的前提,只有数据具备可分析的性质,才能进一步进行模型的构建。

第二层,是特征选择层,指挑选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定数据,在这层次上,一般会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等。

第三层,是模型构建及分析层次,即结合统计模型,以及非统计学习方法构建最终的系统模型,例如混合高斯过程,神经网络等。

三、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对于基于大数据的复杂系统建模而言,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

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

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2023年,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

然而,数字化技术不仅是工具,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动力。

面临这种变化,学校如何应对,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支持,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探讨了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

一、数字化教学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是数字化学校的核心。

它由教学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库、在线考试系统等组成。

数字化教学系统对学生个性化、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管理都有重要作用。

数字化教学系统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为其提供支持。

数字化教学系统能够持久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和成就,为教师提供实时反馈,为家长提供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二、在线学习资源在线学习资源是数字化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在线图书馆、数字化课件、开放式课程资源等。

在线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高质量的课程内容。

这些资源不仅开放给学生使用,还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创作。

在线学习资源的共享和推广,可以帮助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走向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方向。

三、数字化教育质量监测数字化教育质量监测是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质量监测是指对教育过程、教学活动和学生成果进行跟踪、评价和监测。

数字化教育质量监测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在线考试和智能辅导系统等手段,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

数字化教育质量监测系统不断收集数据,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定量依据。

四、数字化教育课程创新数字化教育课程创新是数字化学校教研框架的关键环节。

数字化教育课程创新需要集中教育资源,汇集一批具有规划和实施能力的专家和实践者,协调教学与实践,加强课程的引领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数字化教育课程创新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的综合性;二是课程的创新性;三是课程的对接能力;四是课程的可实施性。

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框架及应用环境的探索

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框架及应用环境的探索

教育佶息技术2021年第3期探索与实咴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框架及应用环境的探索彭雪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人人通”数字教材作为国家的优质课程资源的 内容保障,在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

教与学的个性化决定了资源的多元化需求,数字教材服务教与学,必将从封闭的纸质教材媒体化呈现走向融合开放整合多种学习资源的服务环境。

文章基于文献分 析与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六层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框架,在服务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四类课堂数字教材的应 用环境模型支持,引导数字教材向融合开放的服务方向发展,优化数字教材的服务与应用。

【关键词】数字教材;服务框架;应用环境—、引言数字教材作为一类面向教育教学、依托智能终端的 富媒体电子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教育部 早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全面启 动数字教材研发的行动,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 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了 “大资源”“人人通”的建 设目标,反映出国家对数字教材建设和应用的重视。

目前,根据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 超过5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课本项目,数字教材的应 用发展从试点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基于移动互联网整合 智能终端支持下的数字教材应用模式,改变了学习者获 取、整合知识的方式,数字教材的功能、形态及应用方 式得到了拓展与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支持。

二、数字教材服务框架设计的相关研究内容设计是数字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者 都认同数字教材应该整合更多优质的第三方资源来支持 教学,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设计框架。

毕海滨等认为, 数字教材应该基于纸质教材为内容支持,以课程为核心,整合多样化的资源、测评、游戏、互动平台,从内容服务、环境设计提出了数字教材的基本功能框架[1]。

孙克争 等提出基于HTML5,应用Web Service实现电子教材中 的各种交互,采用Scorm标准,存储和整合数字教材,实现跨平台的资源查询和复用[2]。

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理论与方法

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理论与方法

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理论与方法1. 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理论与方法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数据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类型多样、更新迅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这些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需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挖掘和利用。

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正是一种基于跨尺度分析的社会大数据处理方法。

它旨在打破传统数据处理的局限,通过对不同尺度、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揭示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不仅关注数据的量,更注重数据的质和效,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跨尺度性:该方法能够跨越不同的数据尺度,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进行全面分析。

这种跨尺度的分析能力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系统性: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强调数据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将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图谱。

这种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潜在规律。

动态性:该方法能够实时跟踪和监测社会大数据的变化和发展,及时捕捉新的数据和信息。

这种动态分析能力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

应用广泛性: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

通过运用该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大数据跨尺度系统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不仅能够应对社会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问题,还能够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如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

在这些领域中,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数字化学习系统_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

数字化学习系统_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

ornin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二○11 ~二○12 学年度第 2 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数字化学习系统主讲教师叶成林评分学号姓名陈咏思专业年级教育技术系09级题目: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摘要自从进入信息时代开始,数字化这一个词就开始渗透各行各业。

顺应这一潮流,数字化学习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系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者的青睐。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数字化学习系统呢?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应用模式有哪些?针对这三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足点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系统,最重要还是要应用于教学。

因此,下面我将会从教学模式的角度,结合各种实例去分析我的观点。

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和研究,能深刻理解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内涵,这对于一名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来说,是以后设计教学系统所必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系统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应用模式实例分析正文一、定义:什么是数字化学习系统?1.数字化学习系统目前为止,对数字化学习系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查阅了很多资料,从微观的角度上看,可以从数字化和学习系统两个角度去理解数字化学习系统。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学习系统,参阅《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系统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运用于实际的有效促进教与学的系统。

再则,要理解什么数字化,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而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正因为有了数字化的技术革新,才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时代。

同时,如果从宏观的角度上去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教学资源,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资源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数字化学习系统归类为一种交互多媒体的教学资源。

因此,它具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一般特点:1)数字化学习系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的发挥;2)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4)数字化学习系统可用于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系统_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

数字化学习系统_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

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题目:摘要自从进入信息时代开始,数字化这一个词就开始渗透各行各业。

顺应这一潮流,数字化学习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系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者的青睐。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数字化学习系统呢?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应用模式有哪些?针对这三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足点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系统,最重要还是要应用于教学。

因此,下面我将会从教学模式的角度,结合各种实例去分析我的观点。

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和研究,能深刻理解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内涵,这对于一名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来说,是以后设计教学系统所必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系统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应用模式实例分析正文一、定义:什么是数字化学习系统?1.数字化学习系统目前为止,对数字化学习系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查阅了很多资料,从微观的角度上看,可以从数字化和学习系统两个角度去理解数字化学习系统。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学习系统,参阅《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系统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运用于实际的有效促进教与学的系统。

再则,要理解什么数字化,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而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正因为有了数字化的技术革新,才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时代。

同时,如果从宏观的角度上去认识数字化学习系统,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教学资源,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资源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数字化学习系统归类为一种交互多媒体的教学资源。

因此,它具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一般特点:1)数字化学习系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的发挥;2)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4)数字化学习系统可用于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学习素养理论框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素养理论框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素养理论框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素养理论框架包括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

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认知维度指的是学习者通过知识和理解进行思考和认知,包括知识的获取、分析和应用等过程。

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成果。

其次,情感维度强调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经验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同时,情感经验也会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最后,行为维度指的是学习者的实际行动和行为方式。

行为维度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

良好的学习行为可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提升学习成效。

这三个维度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认知维度提供了学习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情感维度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行为维度实现了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对于学习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ADEMIC RESEARCH 学术研究一、前言数字化学习结合了两个主要领域,即学习和技术。

学习是实现知识的认知过程,技术是学习过程的推动者,意味着技术如同教育实践中的任何其他工具(例如铅笔、笔记本)。

虽然说起来相当简单,且符合逻辑,但是铅笔是技术很透明的工具,因此它的使用对大多数人来说更自然。

而数字化学习系统汇集各种工具,例如,写技术、通信技术、可视化和存储。

研究人员试图将数字化学习系统转变成像铅笔或笔记本一样技术透明的工具。

二、数字化学习系统维度数字化学习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均是由多个维度组成。

从概念的角度看,信息系统是人造的(Beckman,2002),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种“人为化”。

人造物不仅是技术,更是指“复杂且多变的人和技术的组合”(Dahlbom,1996)。

技术实现了人造物和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为完成任务提供支持(March,1995)。

分析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维度可以为提出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2.1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分析目的是确定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团体或个人(Freeman,2010;Stoner,1995)。

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被应用于管理之外的其他领域(Phillips,2003),如信息研究,以确定系统的用户,以及用户和系统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Wagner,2008)。

表1归纳了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利益相关者。

表1 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组直接行为内部外部学生用户雇主用户教育研究机构供应商认证机构供应商教师供应商内容供应商供应商教育部董事会和股东教师协会专业协会学生委员会特殊利益集团技术提供商供应商数字化学习系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重要的沟通渠道,所以用户是系统的使用者。

学生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按照公司发展方针集体使用学习系统的公司雇员。

学生都是直接与系统交互的外部用户。

供应商一般可以是学校、大学或教育机构,这个利益相关组织是直接与系统交互的内部用户组。

认证机构是外部的,以审查为目的,直接与系统进行交互。

教师是供应商的一部分,是内部用户,并直接与数字化学习平台互动。

内容提供者既可以是内部,也可以是外部用户,但是他们直接与系统交互。

与数字化学习系统直接互动的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教育部、教师协会、学生委员会和技术提供者。

公共机构是由教育部资助的,所以,教育部被看作董事会或股东,与系统直接互动,以配合教学机构的教学角色。

为了促进学习或研究活动,教师和学生群体也可以直接与系统互动。

尽管技术提供者是系统外部的,但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来为系统的技术部分提供维护服务。

利益相关者在数字化学习系统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每个利益相关者群体与系统的交互方式却不尽相同。

2.2 数字化学习系统要素根据Dabbagh的观点,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可以包含三个要素:学习技术、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其框架包括多个层面,例如,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协作、探索、问题导向等学习策略,以及技术。

这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理论学习的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策略有助于学习,如协作、表达、反思、角色扮演等。

基于数字化学习系统的概念,表2对数字化学习概念进行了分类。

首先,根据Dabbagh的框架,按照概念是否反映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或学习技术来划分。

其次,根据Mason&Rennie对数字化学习观点,划分为内容驱动、注重沟通和技术导向三类。

表2 数字化学习概念观点重叠年份缩写基于框架的Dabbagh(2005)理论Mason & Rennie (2006)数字化学习观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技术内容交流技术1960CAI1963CBE1966CAL1968LMS1969CMI1970CAE1983e-Learning基于系统维度的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研究王晓松◆摘要:经过对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维度进行分析,论文提出一个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基于三个方面:用户、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相关的服务。

通过深入的文献归纳,将相关群体及其与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关系进行分类,展示了一个数字化学习系统的服务模型。

这种理论方法对学习策略、技术、利益相关者进行整合,为数字化学习研究提供理论背景知识。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系统维度;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信息系统工程 │ 2018.7.20157ACADEMIC RESEARCH 学术研究1985ALE1989m-Learning1994SRE1994CSCL1995REAL1996Mega-University1998CFL2001LCMS2003B-Learning2004SDL2004c-MOOC2005ILM2009M OOC2012x-MOOC2012LOOC2013SPOC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学习技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数字化学习的框架。

这三个组成部分使得开放式学习、分布式学习或实践社区等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与合作、阐述、反思、探索等教学策略相互作用。

进行通信交流的学习技术包括同步通信、异步通信、课程管理工具等。

2.3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理论学习的基础。

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开放式学习、分布式学习、学习型社区、实践型社区和知识型社区等。

开放学习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交流会、研讨会、夜间课程或者远程课程。

网络上较为普遍的是:知识网络、知识门户、异步学习网络、虚拟教室和电话学习。

分布式学习侧重于学习者的分布状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利用通信技术以同步或异步方式获取教育资源。

通常学习社区是由大学生组成的,他们“倾向于更自信,并得到同行、教师和学院的支持”(Patterson,2011)。

Wenger(1999)将实践社区定义为一种非正式组织,由一群对同一个主题感兴趣的人组成,社区通常定期安排会议,实现社区面对面,或在虚拟环境中见面(Liu,2010)。

知识构建社区被认为是成员共同投入资源进行集体知识更新的组织(Hewitt,1998),社区通过分享个人知识,追求知识的创新,达到学习目的。

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群体学习是实现知识的基础,距离不是问题;教与学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

2.4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实施,因为教学策略包含学习模式的一般方法,也就是教学。

Jonassen(1997)提出了五种教学策略,实际上是教师为了吸引学生而使用的计划和技巧,是学习的推动者。

他认为教学策略不同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用来理解和学习的心理工具。

学者们指出教学条件应该符合各自不同的教学策略。

2.5 学习技术许多学者对学习技术进行了定义,如表3所示,其特点是支持学习环境协作。

Hannafin(1997)指出学习技术是综合的策略,学科基础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技术学。

Oliver(2003)构建了一个由技术要素组成的数字化学习框架,这些技术要素分为三个领域:资源、支持和活动。

表3对这些教学策略和相应的技术进行了总结。

表3 教学策略与学习技术策略技术真实活动问题导向角色扮演明确与反思协作和谈判多视角建模和解释支架理论作者图像(Dabbagh, 2005;Hannafin et al.,1997)数字音频和视频组件动画超媒体创作工具同步讨论区(Dabbagh, 2005;McLoughlin&Oliver, 1999)在线数据库/知识库搜索引擎多用户对话框(Dabbagh, 2005;McLoughlin&Oliver, 1999)虚拟现实论坛学员网络发布区学员在线杂志共享工具视频会议聊天室网络链接管理器(Dabbagh, 2005;McLoughlin&Oliver, 1999)“专家咨询”区域/链接解决方案/问题专区(Dabbagh, 2005;Jonassen et al.,1997)数字专区音频/视频获取一对一辅导(Dabbagh, 2005;McLoughlin&Oliver, 1999;Vygotsky, 1978)词汇评定三、数字化学习理论框架构建框架是对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类,揭示这些因素与成功的系统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Gregor,2006)。

这个框架是一个理论概括,如图1所示,是从数字化学习维度的相关文献中分析归纳而来。

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理论框架包含信息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人、技术和服务。

人与数字化学习系统进行交互。

数字化学习技术支持不同用户群体的直接或间接的交互。

技术为内容整合提供支持,实现在线交流,并提供协作工具。

数字化学习服务将所有与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活动和教学策略结合在一起。

复杂的交互组合是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行为。

同时,系统根据指定的活动策略提供服务。

换句话说,数字化学习活动的服务规范是与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保持一致的。

信息系统工程 │ 2018.7.20158信息系统工程 │ 2018.7.20159ACADEMIC RESEARCH 学术研究(上接第156页)图7 峰值排序三、结语在LTE 的UE 侧,CSR 始终是UE 良好运行的关键部件,而SSCH 检测又是CSR 子系统中最为关键复杂的部分。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理解LTE 小区搜索原理以及掌握SSCH 检测的具体步骤带来帮助。

H(作者单位: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四、结语与展望本文构建了一个数字化学习系统的理论框架,明确了与数字化学习相关的人、技术和服务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这三个主要支柱的指导下,修改并确定利益相关者群体及其与数字化学习系统的交互。

然后,对技术进行分类,更多地关注内容类型和交流方式,而不是列举现有的数字化学习平台。

数字化学习系统提供的服务是主要的产出,因为它们在实施教学策略和多种教学模式。

该框架为数字化学习系统中的其他研究提供了理论结构,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基于这个框架,提出一个评价数字化学习系统是否成功的模型。

H参考文献[1]Aparicio, M., Bacao, F., & Oliveira, T. (2016). An e-Learn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9 (1), 292–307.图1 数字化学习系统整体理论框架[2] Aparicio, M., Bacao, F., & Oliveira, T. (2014a). MOOC’s business models: Turning black swans into gray swans[J].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pp. 45–49). New York, NY: ACM. doi:10.1145/2618168.2618175.[3] Aparicio, M., Bacao, F., & Oliveira, T. (2014b). Trends in the e-learning ecosystem: A Bibliometric study[J]. In Proceedings of 20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 Retrieved from /amcis2014/Posters/ISEducation/7.[4] Dabbagh, N. (2005). Pedagogical models for e-learning: A Theory-based design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1(1), 25–44.(基金项目:山东工商学院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资助项目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1234168167166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