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仁”的难与易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仁义解析

论语中的仁义解析

论语中的仁义解析论语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关于仁义的讨论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论语中的仁义进行解析,从而进一步理解古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 仁义的基本含义仁义是古代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道德伦理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学而篇》),强调了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尊重。

这种仁义的思想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2. 孔子对仁义的阐述孔子是论语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仁义的阐述极具影响力。

孔子讲求人际关系的和睦,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他强调了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等重要人际关系中的仁义。

例如,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告诫学生子路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忠信、敬慎、其余其人而后能修远。

”这表明在孔子看来,家庭中的亲情关系是实践仁义的基础。

3. 仁义与道德行为仁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与道德行为紧密相连。

孔子认为道德行为应该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他说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为政篇》),表达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这种道德行为不仅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中,还要贯穿于个人品格和行为之中,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4. 仁义与社会和谐古代中国人注重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仁义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曾经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秩序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君子才能具备实现社会和谐的能力。

在这种观点下,仁义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5. 贯彻仁义的实践论语中对于仁义的阐述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主张通过自我修养来贯彻仁义,并以身作则去影响他人。

他认为只有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才能真正影响到社会和他人。

因此,孔子的弟子们都把贯彻仁义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摘要】孔子思想的宗旨和核心是“仁”。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论语》较为系统地讲述了“仁”的内涵,使“仁”成为了一个具体的体系,为儒家道德伦理指明了基本路向。

【关键词】《论语》,仁《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是由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整理记录编纂而成,因此该书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学说。

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贯穿于整本书。

在整本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但孔子每次在谈到“仁”的时候也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也正是对这些不同场合和不同人关于“仁”的论述,使得“仁”的思想包含了众多方面,从而能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论语·学而》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大致如下: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这里讲到的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情感基础。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孔子认为这种本质和崇高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朴素的感情——血缘亲情。

孔子认为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情感基础是孝悌,孝顺爹娘,敬爱兄长。

从上述有子所讲述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是很少犯乱的,而相反,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知道敬爱,怎么可能对其他人和社会有仁爱之心呢?这句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对“孝”、“弟”等伦理情谊的重视,如孔子要求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伦语·学而》),另外孔子还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同时,孔子在谈及孝的时候,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浅析《论语》中“仁”的思想

浅析《论语》中“仁”的思想
六结语论语中仁的思想贯穿与整部论语的始终它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大智慧仁的思想不只是在论语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整个中华民族思想史上都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古代文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浅析《论语》中“仁”的思想
王督武
【摘 要】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之一,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在孔子的《论语》一书中“仁”占据核心 的地位。孟子的“仁”是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仁”是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孝 悌”是“仁”的思想基础。“忠恕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敬礼思想最重要是怀念先祖的德行勉励自己, 团结亲友,加强民族凝聚力,形成以“仁”为本的强大民族体系,使国家和谐,人民安定。 【关键词】孔子 仁 忠恕 孝悌 敬礼
重要原则之一。“仁”的其中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忠恕之 道” 。 孔子提倡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正是 “忠 恕之道”。“立人”、“达人”是一种无私的为他人着想 的精神,这正是“忠”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正是“恕”。
五、敬礼思想 《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吾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 当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德时,孔子说:“迎制自己,使言语 行为都合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 认为你是仁人。实现仁德,全靠自己。”“克己复礼”中, “克己”是指人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达到“仁”,“复礼” 是指人能够顺应外在合理性的道德制度。这里的“仁”正 是“非礼勿视,非礼吾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按照 社会道德规范的礼来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视听言行等行为 都符合于礼,以此为途径内修外养,最终达到“从心所欲 不逾矩” 的境界。 “礼” 在论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论 语泰伯篇》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甚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恭敬而不知礼节就会操劳无功, 谨慎而不知礼节就会懦弱不前, 勇敢而不知礼节就会作乱, 行为直率而不知礼节就会尖刻伤人。在上位的人,能用深 厚的感情对待亲族,人民就会走向仁德,在上位的人不遗 弃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而有仁德的老人,那么人民就不会 冷漠无情。孔子的敬礼之风。一方面是对周朝礼制的继承 与创新,另一方面是对安定社会,追忆祖先的传扬。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句话可以看出,孔子不只 是为了追忆祖先。更重要的是怀念先祖的德行勉励自己, 团结亲友,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形成以“仁”为本的 强大民族体系,使国家和谐,人民安定。 六、结语 论语中“仁”的思想,贯穿与整部《论语》的始终, 它是一种人生境界, 是一种大智慧, “仁” 的思想不只是在 《论 语》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整个中华民族思想史上都占有不 可估量的地位。希望“仁”的思想能为我们伟大祖国建设 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许慎 , 段玉裁注 . 说文解字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3. [2] 杨伯峻 . 论语译注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14.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王督武 (1989-) , 男, 汉族, 河南平顶山人, 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哲学。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的仁篇是关于仁义道德的重要篇章。

通过学习《论语·仁篇》,我深入思考了仁的内涵与意义,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使我们对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仁是一种美德,是人们应当具备的品质。

《论语》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说明君子之所以受人敬仰,关键在于其具备了仁义道德的品质。

而仁的具体表现则包括:爱人、善行、宽容、礼让等。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真诚、圆融的仁心。

其次,仁是一种行为原则,是人们应当遵循的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行为上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即要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和对待问题。

在《论语》中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箴言告诉我们,只有在以仁为指导的原则下,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起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再次,仁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仁人,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中记载:“修己以安人,尉曰仁。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提升,才能对他人有所贡献,体现出仁德之风。

仁心浩然,舍己为人,是仁者无可替代的品质。

最后,仁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人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仁者应该尽己所能为社会谋福祉。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意味着只有倡导并践行仁道,才能带领他人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仁者不仅关心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阅读《论语·仁篇》,我深切感受到仁的价值与意义。

仁作为一种品质、一种准则、一种境界和一种责任,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积极践行仁爱之心,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时,仁的价值更加凸显出来。

论语里仁内涵解读

论语里仁内涵解读

论语里仁内涵解读
《论语》中的“仁”是指仁者爱人,内心充满泛爱之情的人自然不会去做坏事伤害他人。

它指的是一种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

在《论语》中,“仁”被解释为“以仁为己任”,即以实现仁德为己任,追求做人的最高境界。

首先,“仁”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品德和人格。

在孔子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掘和提升这种内在的美德。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里仁”的境界。

其次,“仁”所代表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待人以诚,不欺诈、不欺骗,不伤害他人。

同时,他还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要以义为先,以利为后,不以个人利益为先,而是以社会利益为先。

这种
高尚的道德境界正是“仁”所追求的。

最后,“仁”还代表着一种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即要以和谐、和平、公正、正义为目标,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关心他人的精神。

这种
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正是“仁”所倡导的。

综之,“仁”在《论语》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内在品德和人格、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一种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仁”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
要忘记做人的本分和人格尊严,要时刻保持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和文化价值观。

浅析论语里的仁

浅析论语里的仁

浅析论语里的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据统计,其中“仁”字出现在所有20篇中的16篇,而且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

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

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

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文将浅析论语里的“仁”,从五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主要从学行结合中、言行举止中、修身养性里、礼乐制度中、里仁为美中这五个方面的仁来浅析。

首先,学行结合中的“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32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纲领。

这三者(学行结合、尚朋里仁、宽恕不愠)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关于知识(学)与实践(行)的智慧。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学无止境,行无尽头。

学行结合,学行相须。

学行尚朋乐群里仁,学行忠厚宽恕无怨无尤。

其次,言行举止中的“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在这章里,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仁心少,品德差。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第三,修身养性里的“仁”。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论语中的仁的分类及解释

论语中的仁的分类及解释

在《论语》中,“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各种
德行和人格特质。

以下是对《论语》中“仁”的分类及解释:“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最核心的表述,即仁者是那些能够爱他人、关心他人的人。

这种爱并不仅仅是亲情之爱,也包括了对陌生人的关爱和同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方法的表述,即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体现。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另一
种表述,指的是仁者能够正确地评价他人,对好人好事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不良行为则给予批评和反对。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实现方式的表述,即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来实现仁的目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孔子对于“仁”的高度概括,指的是真正的君子和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追求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的原则,甚至在必要时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仁的原则。

总的来说,《论语》中的“仁”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格特质
和道德境界,它涵盖了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强调了自我约束、自我牺牲和追求道德高尚的目标。

浅议《论语》中的“仁”

浅议《论语》中的“仁”

N o . 3 ( S u m N o . 5 0 )
S c p . 2 01 3
浅议《 论 语》 中的“ 仁"
吴 矢 天 龚
( 陕西 国 际商 贸学院 , 陕西 成 阳 7 1 2 0 4 6 )
摘 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孔 门道德 的最高标准。纵观整部《 论语》 , 仁作 为一种道德标准 , 其 内涵表现为在孝悌的基础上泛爱他人 , 具体来说体现在 刚强、 果断、 诚 实、 聪慧、 忠诚等一些优 良品 质。然而仁却要 复归到礼上 , 礼以仁为基础 , 礼 为仁的外在表现 , 仁礼 合一, 构成 了孔子心 I i l 中完美
的道 德 体 系。
关键 词 : 仁; 道 德标 准 ; 内涵 ; 仁 与礼 中图分 类号 : D 0 9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6 7 1— 3 9 7 4 ( 2 0 1 3 ) 0 3— 0 0 1 6— 0 3
Th e” Be n e v o l e n c e ”i n t h e An a l e c t s o f Co n f u c i u s
仁是孔 子 思 想 的核 心 , 也 是 孔 门 道 德 的 最 高 标 准 。据 统计 , 仁在 《 论语》 中 一共 出现 了 1 人” 解释, 三次做“ 仁人” 解释外 , 其余基 础上都是作为道德标 准来讲 。那么 , 仁 到底 如何解 释, 由于《 论语》 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 并且很多情 况 是 和别人 的对 答 之词 , 孔 子 在 不 同 场 景 和 不 同对 象对仁又有不 同的 阐释 , 所 以后人 在理解上也就有 了偏差 。根 据 《 论语 》 中对 仁 的不 同解 释及 前人 阐述
WH 【 J Ya h

如何理解论语中仁的核心思想

如何理解论语中仁的核心思想

如何理解论语中仁的核心思想“仁”是《论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

要理解“仁”,并非易事,它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

“仁”首先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上。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种换位思考的理念,是“仁”的基础表现。

当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时,我们就在践行“仁”。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不喜欢被别人欺骗,那么我们自己就不应去欺骗别人;我们不希望被别人嘲笑,也就不该去嘲笑他人。

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

“仁”还体现在“爱人”。

孔子说:“仁者爱人。

”这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爱,而是具体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对父母的孝顺是“仁”,对兄弟姐妹的友爱是“仁”,对朋友的诚信也是“仁”。

这种爱,是真心实意地为他人着想,希望他人过得好。

比如,看到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我们不是冷漠地旁观,而是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温暖他人,也能够让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

“仁”也意味着要有宽容和包容的胸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他人犯错时,我们不应一味地指责和惩罚,而应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的“恕”,就是宽容和谅解。

宽容他人的过错,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还能够展现出我们自身的修养和品德。

在个人修养方面,“仁”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自律。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意味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

比如,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

通过不断地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我们能够逐渐达到“仁”的境界。

“仁”还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的人,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论语里仁读后感

论语里仁读后感

论语里仁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其中,孔子的思想贯穿始终,主要围绕仁、义、礼、智等方面展开,其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通过阅读《论语》里关于仁的部分,我深刻体会到了仁的重要性,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认为仁是人类最基本的品质,也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仁的理解,即要以同理心对待他人,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

另外,孔子还强调了仁的实践性,他认为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以义为先,而不是以利益为先。

这种理念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以道德和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利益所驱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真正有仁德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阅读《论语》里关于仁的部分,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和强调,也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有了更深入的反思。

我认识到,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品质,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坚守的原则。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以仁为本,以义为先,以道德为准则,成为一个真正有仁德的人。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论语》里关于仁的部分,我对仁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有了更深入的反思。

我深刻体会到了仁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仁的实践性。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以仁为本,以义为先,以道德为准则,成为一个真正有仁德的人。

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剖析

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剖析

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剖析近年来,《论语》在教育领域中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以其精深的思想和思想激发了人们对仁礼义之道的思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进行剖析,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仁、礼、义的含义。

在《论语》中,仁被描述为关心他人、善良和慈爱的品质。

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善关系的建立。

礼则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礼貌和规范。

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方式和规则。

而义则涉及到道德和正义的概念,强调了个体应该表现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论语》中,孔子一直强调仁礼义的重要性,并试图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行为准则和人际关系的原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些格言和箴言成为了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石,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仁礼义之道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仁礼义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人们对于他人的关心和善意可以缓解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此外,仁礼义的理念也可以指导个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抉择和诱惑,而仁礼义的原则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比如,在商业伦理中,遵循诚信和公平的原则可以建立起长期可持续的商业关系,而不仅仅追求一时的利益。

最后,仁礼义之道在教育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通过教授仁礼义的概念,学生可以培养出善良、友善和负责任的品质,从而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惑。

同时,教育系统也应该将仁礼义的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仁爱和谦逊的品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论语中的仁有何特点

论语中的仁有何特点

论语中的仁有何特点《论语》中的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论语》被誉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仁被认为是其核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论语》强调人的伦理关系,认为人应该具备仁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例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了仁的核心理念,尽量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论语》中的很多章节都在讨论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亲师友关系,例如孔子对待弟子的慈爱、约束,弟子对待长辈的敬意和追求道德的行为。

这些都表明了仁对于人与人之间正常和谐关系的追求。

其次,仁是对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要求。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家庭伦理和家族道德,例如他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这句话表达了在不同的地位上,人们都要对他人尊重,不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援引他人。

此外,孔子还讲求孝顺父母,他说:“养不敬,不能用也”,表明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就不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

这些观点显示了仁与家庭和社会责任紧密相连,是对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中应承担责任的要求。

再次,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人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修身是仁者的基础,只有修身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句话表明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会毁坏了社会的和谐。

孔子还强调了向善的行为,在他的教导下,弟子们常常问如何做到仁爱。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表明一个志向高尚的人应该不断追求仁爱的行为。

最后,仁是一种理性和智慧的表现。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的智慧和理性。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意味着理解和欣赏仁比仅仅知道什么是仁更重要。

孔子还提到了仁的反义词“暴”,强调了理性与智慧的重要性,他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栗,久不废酒食,唯恐人之不醉,不恐人之醉。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其中的仁篇探讨了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给人们提供了众多宝贵的思考和借鉴。

通过对《论语》仁篇的研读与体会,我深刻认识到仁者的品质与作为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仁道是孔子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根本要求。

仁者即具备仁爱之心,对他人抱持宽容、关怀和悲悯之情。

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我们要以同情心和友爱之心对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希望被对方做的事情。

这样的品质使得仁者能够建立和谐、正义的人际关系,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论语》仁篇中,有一则关于孔子的弟子子路和颜回的对话:子路问:“友弟子有过,如之何?”,孔子回答:“过之”,又问:“二三子者以我为隐乎?”孔子回答:“吾以子为隐。

人之言耳。

”这段对话展示了孔子对于待人接物的智慧和仁者的胸怀。

孔子不仅能宽容接纳他人的错误,还能以自身为例,隐忍并为他人保守秘密。

这告诉我们,仁者不是对别人的过失严厉批评,而是持有宽容和宽广的胸怀,用智慧和善意去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

仁者心系天下,视人众若己。

《论语》中的仁篇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的整体和个体的福祉,强调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品德,不仅关乎个体的道德修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强调协作与合作。

这种心态使人能够关注社会问题、重视他人的需求,从而在实践中体现出对他人负责、乐于助人和奉献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使得人际关系更加紧密与复杂。

《论语》仁篇中的仁者理念依然发扬光大。

在面对社会多样性、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时,仁者心怀宽容和理解,能够看待他人的长处与优点,构建共享、和谐的社会环境。

仁者还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给予支持和关爱,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和文明程度。

总之,《论语》仁篇给予我们不仅是道德伦理的引导,更是人际关系的智慧。

论语关于仁心得体会

论语关于仁心得体会

论语关于仁心得体会《论语》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人生智慧的经典著作,其中关于仁心的论述更是引人思考和反思。

仁心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道德感召和行为准则,能够指引人们正确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通过阅读《论语》中有关仁心的篇章,我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仁心,下面是我对于《论语》中关于仁心的体会。

《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句话告诉我们,仁心首先要从自己开始,只有我们具备了仁心,才能感召和影响他人,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仁心始于自己,我们要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存在和选择,以及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通过自身的持续努力和改进,才能培养起真正的仁心。

《论语·阳货》中的一段对话:“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孝顺并不仅仅体现在言辞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

孝顺是一种感恩之心,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

孝顺是一种信念,是对家庭的责任和承诺。

仁心的核心之一就是孝心,只有当我们真正关心和尊重父母的意愿和期望时,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仁心。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孝顺是一种长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践行,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奉承。

《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段话告诉我们,仁心要把握正确的价值追求。

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仁心是根植于道义之中的,是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而对于一个小人来说,仁心往往被功利所驱使,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和私欲而忽略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因此,仁心需要我们不断提醒自己,要善于判断和区分是非,正确对待利益和道义之间的关系。

《论语·为政》中的另一句话:“先王不忘社稷之忧,而忧辩。

不忘民害之忧,而忧患。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告诉我们,仁心首先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注民众的利益和幸福。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传颂,至今仍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仁篇尤为重要,深入探讨了仁的概念和实践。

我们在读《论语·仁篇》时,能够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仁在《论语》中被视为基本的道德准则。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句话可谓仁道的核心。

仁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要求,要求我们待人宽厚、仁爱他人,与其它人平等相处。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这一原则行事,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其次,《论语》中还提到了仁与礼的关系。

礼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然而,孔子强调,礼虽然重要,但它不应当代替仁。

仁在于内心的真挚感受,而礼则更多地强调外在的形式与规矩。

仁与礼的结合将会使人的品德更加完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将仁与礼融会贯通。

另外,《论语》中的一些对话还引发了我对仁的思考。

例如,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君子应该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境界,而不应该经常拿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这使我深思,仁并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善待上,也同样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上。

此外,《论语》还反复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 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能够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而在《论语·仁篇》中,仁被描述为一种自始至终的修行过程,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最后,仁篇还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孔子说:“孝者,其为人之本也。

”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孝道的高度评价。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和关怀。

同时,孝道也拓展到了对上级、师长以及祖先的尊重。

通过践行孝道,我们能够体现仁慈、关爱他人的精神。

通过阅读《论语·仁篇》,我深刻体会到了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仁是一种对他人深入内心的关爱和尊重,并通过实践行动来体现。

论语中仁的思想总结

论语中仁的思想总结

论语中仁的思想总结《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对于仁的思想有着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仁作为一种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在《论语》中被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论语》中仁的思想进行总结,旨在理解和传承这一古代智慧。

首先,“仁”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概念,被《论语》视为人之本性。

《论语·雍也》中有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句话表明,仁是君子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人与人之间亲近交流的基础。

仁性是人们固有的,但它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去培养、发展和完善。

仁的本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善与友爱关系,是一种道德理想追求。

其次,《论语》提到了仁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和实践。

例如,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谈到了实践仁的具体方法:“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不必也!”。

孔子认为,仁并不需要依赖别人的行为来具体实践,而是要自己先行。

他主张从自身做起,待人处事时以仁心为出发点,关爱他人,尽力满足他人的需求,同时要自我反省,不断修正自己的过失。

这种以自身为基础的仁,使人处于和谐、友善的状态中,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睦。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仁与其他德行的关系。

孔子认为仁与义、智、勇和廉洁等品德密不可分。

在《论语·载马》中,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仪也;其仪也节也。

仁者,其言也信也;其仪也恭也。

”这表明,仁与诚信、恭敬等德性互为表里,彼此相辅相成。

孔子还指出仁与勇的关系,他认为“仁不远勇”。

这是因为勇气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仁心,具备了仁心才能做到正义勇敢。

另外,《论语》中还强调了仁与政治的关系。

孔子提倡仁政,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运行需要君王具备仁心。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谈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句话强调了仁与领导者的德行要求。

良好的政治需要仁者能够真正关爱和体察民众的需要,为社会谋福利。

孔子还指出:“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反对急功近利的行为,主张坚持中庸之道,以智慧和审慎来指导行动。

试阐述《论语》中“仁”的思想

试阐述《论语》中“仁”的思想
曾子从人心和人的本性角度出发,将“仁”的施行落实到人的天性上去,具体为讲“孝悌”,因此有《孝经》流传于世;讲“心”,因此有《大学》为后世知晓。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把基于家庭生活中亲子之爱的“孝悌”作为“仁”的具体实现,把“仁”的取向落实于人性心理的情感需求上去。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也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也意在说明通过“笃于亲”而达到“亲亲而仁民”,即通过人为“孝悌”的天性(也可说是人性心理需求)而影响更多的人把“仁”、施行仁道作为自己的目标。故《大学》开首所列“八条目”,即先要求人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达到“内圣”的状态;然后才有齐家、治国以至平天下的“外王”状态。其所强调的,也正是“仁”所具有的源于人内心好恶、天性的本源。
《论语》中所提及的“仁”,更大程度上是指发自内心的一种思想。“仁”在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本质基于人性的心理基础。“仁”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仁”既是儒家个人修养的道德评价标准,也是通向儒家最高境界“内圣外王”的必由之路。“仁”的根本在于内心的天性,但在对外表现过程中会随着个人与社会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要把握住“仁”的真正价值,就要理解其“易”与“不易”的关系,发现内心真正的良知,从内心的“仁”生发出外在的日常言行。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仁”的表现是依据个人禀赋与社会条件所变化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即是“仁”从人性心理出发的本质。要回答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仁”的,就要把握其中“易”与“不易”的关系。所易者,行,不易者,道。
除此之外,《论语》中对于“仁”的表现的描述也散见于书中各处,如“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等,由于能力所限,就不再一一考察了。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 ,“人而不仁” ,“仁者安仁” ;“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 ,“殷有三仁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知者乐,仁者寿。” 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其三,“仁”的境界是人的自我修养和人格完成之境。
在孔子那里,修身的目标是“成己”〔自我完善〕与“成物”〔兼善天下〕。孔子的儒家理想是以个体道德实现为人生和社会的终极价值,在这方面孔子的论述相当宏富。诸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从正负两个层面分析了“仁”与“不仁”、善与恶等,对“仁者”的界定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以人格完成为“仁”,其注重“仁”的理想,强调只有通过仁者之路,才能实现人格“大我”和社会“大同”的整合。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有所不同。其它处谈“仁”,一般是就某种具体情景或学生的某种问题做出具体的答复,而没有上升到范式“定义”的抽象层面,而此处“夫仁者”的语气,即对“仁”这一核心范畴下定义,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普遍标准加以界定。同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分别用五种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仅仅到达其中一项,并不能成为仁人,而只有到达“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综合性指标,才能称之为“仁人”。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誉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以及实践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儒家思想。

谈及《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君子具有仁的品德,能够明辨是非,以义为先,而小人则贪恋利益,缺乏仁的品德。

在这里,孔子将仁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指出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论语·为政》中,还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仁的表现,不孝不仁。

在儒家思想中,孝道是重要的一环,而孔子通过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仁与孝的关系。

仁者必须孝顺父母,关心家庭,这也是仁的内涵之一。

《论语》中对于“仁”的思想内涵还包括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不同关系的处理。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仁者能够待人以诚,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互尊重。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还指出了仁与智的关系:“智者不如仁者,仁者不如勇者。

”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仁”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了仁的重要性,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谈及《论语》中“仁”的实践。

在《论语》中,不仅有对于“仁”的思想内涵的阐述,还有一些关于“仁”的实践的记录,这为我们理解“仁”的实际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对“仁”实践的重要指导,他要求人们要善待他人,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原 则 , 如:
的代表 , 阻碍新兴地 主阶级的崛起 , 因此 , 他常常 因“ 复古思 想”
而 屡 受 批 评 。 孔 子 的政 治思 想 固然 有 其 保 守 的 一 面 , 然而 , 他 欲
子日 : “ 人之过也 , 各於其党 。 观过 , 斯知仁矣 。” ( 《 里仁》 ) 这 里在讲仁 者要对别人宽恕。 樊迟 问仁 。子日: “ 居处恭 , 执事敬 , 与人 忠。 虽 之夷狄 , 不 可
关键 词 : 论语 : 仁; 爱人 ; 难易; 理 想 中图分 类号 : B 2 2 2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5 ) o 8 — 0 0 0 6 — 0 2
众所 周知 , 《 论语》 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 仁” 的思想 , 《 论语》 上, 吾未尝无诲 焉” ( 《 述而》 ) , 多数 人的素质是达不 到孔子 的要
追求 的“ 仁政” 确是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的 。在《 论语 》 中孔子 曾
经批评管仲不知礼 , 但是却称其为仁人 , 如: 子路 日 : “ 桓公杀公子纠 , 召忽死之 , 管仲不死 。” 日: “ 未 仁
弃也 。” ( 《 子路》 ) 这里也是在讲对人要 恭 、 敬、 忠, 同时强调 “ 仁” 的广泛 , 对于夷狄也要讲 “ 仁” 。
问题 ,本 文 拟 在 吸 收前 人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来 系 统 的 研 究 一 下 这 个 问题 。

自觉性 , 需要人严格的要求 自己, 用更 为崇 高的德来 约束 自己方 能实现 , 这种“ 泛爱众 ” 这就是一种 “ 人性 的 自觉 ” , 所以仁 “ 是一 种同时融入 了知与情 、 理与义 、 礼与道 、 体与用 的最 高德性 , 在本

书应该是一部 “ 仁书” , 对 于“ 仁” 到底指 的是什么 , 从 古至今已
求 的。
经 有 很 多 的研 究 , 针对 “ 仁” 在《 论语》 中 出 现 的次 数 也 因通 假 和
其次 , 春秋后期虽然有 了战 国时代的某些状态 , 但仍 是宗法
对“ 仁” 的理解 不 同而 有多种看 法 , 这里不 再赘 述 , 但 综合起来
文 学 新 论
文艺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2 0 1 5 - 0 3
浅析《 论语》 中“ 仁’ ’ 的难与 易
李 金 钉
( 四川大 学 文 学与新 闻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4 )
摘 要: 在《 论语》 中“ 仁” 似乎有着难与 易的 矛盾 , 仁之难 主要 就是 “ 泛爱众” 的交际原则 、 实行仁 的统 治以及积极好 学、 安
贫乐道 的人生境界。仁之 易主要是孔子鼓励人们去修仁 、 实践仁 , 而 实际上仁还是有 着很 高的标准的 , 并不容 易实现 , 所 以 孔子 面对现 实情况只能鼓励人们去修仁 。仁至高 , 但并非至远 , 所 以孔子并 未放弃对仁的 追求 , 仁也成为激励志士仁人 不
断进 取 的精 神 动 力 。
子张问仁於孔子 。 孔子 日: “ 能行五者於 天下 , 为仁矣 。” “ 请
乎? ” 子日: “ 桓公九合诸侯 , 不 以兵车 , 管仲 之力也 。 如其仁 , 如其 仁。 ” ( 《 宪 问》 ) 这里大赞管仲之“ 仁” , 管仲的“ 仁” 没有暴力 , 没有
使天下动荡 , 这是一种大“ 仁” 。 子贡 日: “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 杀公 子纠, 不能死 , 又相之 。” 子曰 : “ 管仲相桓公 , 霸诸 侯 , 一 匡天 下 , 民 到 于 今 受 其 赐 。微 管
仲, 吾 其 被 发左 衽 矣 。 岂若 匹 夫 匹 妇 之 为 谅 也 , 自经於 沟 渎 而 莫
问之 。 ” 日: “ 恭, 宽, 信, 敏, 惠。 恭则不侮 , 宽则得众 , 信则人任焉 ,
敏则有功 , 惠则足以使人。” ( 《 阳货》 ) 这里在讲 为“ 仁” 的五种 方 法, 这也是从人际交往的层面来讲 的。 以上是孔子直接提 到“ 仁” 时涉及到与人交往的一些行为要 求, 另外全 书还有其他章节直接 或间接表露孔子 的要求 , 这里不
1 . 作 为 处 理 人 际关 系 的一 种 原 则 , “ 爱人 之仁 ” 是 难 的
情感” , 而这种超越性大多数人是难以达到的。 2 . 作 为一种政治要求主贵族 阶级
孔子非常注意处理人 与人之 间的交往 , “ 仁 ”就是这种交往
血缘社会 。 当时人与人之 间的亲疏远近 、 高低贵贱之分仍然是多
数人在交往时不可忽略的一个影 响因素 。 所以 , 这种“ 爱人 ” 就具 有很 强的等差性 , 多数人想要克服血缘和 阶层 的因素去宽恕 、 恭 敬别人就有些难度 了, 那 么“ 博施 于民而能济众” 就更难 了。 孔子
的“ 爱人” 强调 的是 一 种 仁 的 内在性 、 为仁 由己, 这 就 是 一 种 德 的
质 上 还 应 该是 具有 一 定 超 越 性 、 绝对性 、 必 然 性 与 命 令 性 的人 性

“ 仁” 的难与易
( 一) “ 仁” 之 难
对 于“ 仁是难 的” 这一点 《 论语 》 中体现 的非 常明显 , 可是为 什 么在 孔 子 那 里 “ 仁” 是难 韵 呢? “ 仁” 又难在何处呢?
再列举 。 孔 子对 于人 与 人 交 往 时 的要 求 还 是 非 常 高 的 , 但 是 最 主
看, “ 仁” 始终离不开 两点 , 一 是“ 己” , 一是“ 己与 他人 的关 系” 。 《 论语》 中孔子始终没有对 “ 仁” 下一个 固定 明确 的定义 , 但 是从
文本 看 , 孔 子那里 的“ 仁” 似乎是有 矛盾处 , 那 就是 “ 仁” 既是 难 的, 又是 易的, 历来研究 “ 仁” 的相关学者或多或少 的提到 了这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