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二可同志先进事迹
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2)
雷达院士毛二可 (4)
为了祖国的雷达事业 (6)
“雷达院士”的三种精神 (12)
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家毛二可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李江涛)记者面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身材不高又很清瘦,头发灰白。
就是这位朴实无华、70多岁的老党员,50多年来带领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努力拼搏,为我国雷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奋斗在国防科技战线和高等教育战线的科学家,毛二可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所做出的科研成就,还在于他建立和培养了一支有凝聚力和团结协作、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梯队,为国防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了后备军和生力军。
毛二可很早就认识到,高校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依赖于一支高素质创新团队的建立。
他一直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作为自己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20多年前他就说,我现在已50多岁,我们要多培养年轻人,把他们带上路,这样雷达研究才能后继有人。
当时,高校、科研院所待遇较低,大量人才流向社会,北理工雷达技术研究所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
到1993年,全所仅留下4名青年教师,这4人在以后的3年内也先后离开了雷达所。
眼睁睁看着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一一离开,毛二可焦急万分,他经常伤心地讲,买了这么多仪器设备,将来给谁用啊!当时正在读博士的龙腾,正是听了这些话,毕业时二话没说留了下来。
龙腾留校后,生活条件很差,三名青年教师挤住在一个12平方米的筒子间,每月工资只有600元,而他在中关村公司工作的硕士班同学月工资可达到5000元以上。
为了解决青年教师的生活困难,从来没有为个人待遇向组织提要求的毛二可和其他老同志费尽了心血,多次找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终于在龙腾结婚时,为他申请到一个12平方米的筒子间。
高梅国博士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在国内数字处理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他已成功地完成了全数字动目标跟踪的核心技术工作。
毕业后他分到外地工作,但不能发挥作用。
毛二可向学校领导申请把高梅国调回,并千方百计为他解决进京户口。
高梅国当时没有学校的教师身份,毛二可就从老师的奖金里挤出钱来,给高梅国发工资;没有学校分给的住房,就由研究所出钱租房。
经过学校多方努力,高梅国终于成为雷达所一名正式职工。
为了留住人才,毛二可不仅想方设法地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还竭尽所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获奖人员名单和学术论文署名,他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学生后面,甚至不署名;学校为院士专门提供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他让给青年教师及博士生作为工作室。
他尤其注重选拔培养基础好、事业心强、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好苗子为青年学科带头人。
毛二可为了使青年人更快成长,主动提出退居二线,让青年人挑担子。
他说:“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他协助他们制订方案,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而把研究成果归于青年同志。
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关心下,自主创新、勇于拼搏的雷达所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已初步形成,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青年骨干人才。
高梅国到学校工作后,已完成多项重大课题,发挥了骨干作用。
现在他正从事一项新的雷达研究项目。
龙腾在毛二可的关心与帮助下,在雷达、制导、航天遥感、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研究所的骨干。
吴嗣亮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参与某靶场测试设备研制中,对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的模型和软件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功能,测量精度超过预计指标。
现在,雷达所已获得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如今,年事渐高的毛二可仍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
他说:“年纪大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还能在这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完)
雷达院士毛二可
毛二可,这个名字看上去有点儿俗。
这个取了如此普通名字的人很不平常:他是学术造诣深厚的院士,雷达领域公认的专家,桃李满天下的教授。
不平常的毛二可又有一颗平常心,在荣誉面前,毛教授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集体的一员,成绩的取得是我们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
潜心实验,乐于奉献
大学考进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工作,从此毛二可踏上了为雷达事业奉献一生的征程。
辽宁省冰冷的海岛上,卢沟桥酷热的河滩边,都印有毛二可的身影;10厘米厚冰的甲板上,骄阳酷热的烈日下,都留有毛二可的足迹。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所有一句名言:“外场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毛二可克服恶劣的环境和不便的交通困难,披星戴月地亲自架雷达、摆设备,一丝不苟地搜集实验数据。
有一次,毛二可被上千伏的高压电一下击倒在地,他手上顿时划出一道3厘米长的口子,鲜血直流。
但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他只是简单包扎后就又开始实验。
他对工作的投入深深地鼓舞着他的团队奋勇前进。
成绩突出,专心科研
毛二可领导的雷达研究所在信号处理和雷达抗干扰的研究领域里,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发明奖。
在荣誉面前,毛二可一再谦虚。
但正是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的表率作用,形成了雷达所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面貌,为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无论工作条件多么恶劣,科研资金多么紧缺,毛二可和他的团队都坚持进行雷达实验。
有一段时间国防研究非常困难,很多教授都转到其他研究方向,但毛二可对雷达的研究却从未松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2000年之际,毛二可根据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和雷达所的情况,提出了开展新体制雷达系统研究的设想,并身体力行地研制出多种新体制雷达,为今天我国国防领域的雷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勤育人,甘为人梯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毛二可最开心的时候。
他说:“研究型大学一定要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要有好的教师队伍,形成一个宝塔形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才能保证人才队伍的连续性。
”毛二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雷达所现已形成了一支拥有35名教师、110名博士生、140名硕士生的科研团队。
新任所长龙腾说:“毛二可团结创新的科研精神和宽以待人的行为准则,为雷达所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集中管理、交叉互补的团队模式。
可以说,雷达所今天的成绩,都是在毛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当问毛二可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院士身份时,他谦逊地表示:“其实我只是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只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一点成绩,我还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一切。
”可以说,正是毛二可的平常心,使他做出不平常的贡献。
如今,毛二可和他的团队正走在一条情系雷达、甘于奉献,光辉而又艰辛的道路上,他们那看似平凡的不平常人生也注定会绽放更耀眼的光辉。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9日第十三版)
为了祖国的雷达事业
雷达,被形象地称为“千里眼”。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雷达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国防、航天、航海、地形测量、气象等各个领域。
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雷达的重要作用,纷纷投入巨大力量来研究雷达,国内不少实力强大的科研院所都着力在这一领域抢占高峰。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是依托于高校的小规模研究所,却在强手如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发挥智力密集型的优势,在研制新体制雷达上下功夫,争得了一席之地,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与认可。
这些成就,与该所原所长、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毛二可及以他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创新团队密不可分。
信仰坚定矢志不渝追求进步
毛二可是一名信仰坚定的优秀共产党员。
大学二年级,他就成为全班第一个新发展的共青团员,年仅19岁的毛二可从此开始了对党的执着追求。
“文革”中他受到冲击,名字被划入“另册”,工作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在艰难困苦中,他仍然意志坚定。
1984年6月23日,毛二可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而这时,距离他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已经31年了。
入党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母亲瘫痪在床,妹妹有病拖累。
作为孝子、兄长的毛二可,在承担起繁重家庭负担的同时,牺牲更多休息时间,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国防科研任务。
他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两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而在周围熟悉的同事和学生的心目中,他更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共产党员。
科技报国五十余载情系雷达
毛二可195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并留校任教,但他与雷达的不解之缘,可以追溯到1947年。
那一年,正在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的毛二可参加了学校的无线电协会,自己动手装配出了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开始从浩瀚的天宇中捕捉神秘的电波。
几年后,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电机系。
1953
年,因国防建设的需要,他所在的班级改学雷达专业,于是他成了全国地方院校中第一个雷达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
从此,他的一生便紧紧与雷达科学、与新中国的雷达事业联系在一起。
还在学习阶段的毛二可就参与了当时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的雷达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使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系成为我国雷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1956年,在毕业设计阶段,以他为主的几个同学成功地完成了电视实验发射中心的研究设计,取得了邮电部颁发的我国第一个电视频道的执照。
1958年,他任教两年后,又在学校建成国内第一家实验用电视发射台。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学校决定筹建雷达实验室,重担落在了毛二可及其同事们身上。
当时的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没有现成的仪器设备,他们就自己动手修理组装;没有实验台,他们就把床板支起来使用。
他们自己画图、设计并请人制作的30套实验台,至今还在使用。
毛二可和同事们在一穷二白中建成了雷达实验室。
六七十年代,身处逆境的毛二可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
尽管在那时,再多的科研成果也不能给毛二可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但他依然执著地奋斗在科研一线。
不能直接从事雷达研究,他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们就主动开始了在雷达及通讯系统中有重要作用的测试仪器“高频相位计”的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高频相位计”终于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
文革结束后,毛二可迎来了自己科研事业的春天。
在艰难的条件下,雷达技术研究室重新起步了。
为了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在个人生活十分清贫的情况下,毛二可和同志们拿出本该发给个人的科研奖金,连续十多年每年挤出一二十万元,先后购置了多台先进仪器设备,为雷达研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二可带领同事和学生,长年累月地辛勤耕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高难课题,取得了累累硕果。
1978年,“新型十公分稳定振荡器”获全国科技大会表彰,1981年某“微波雷达动目标显示系统”获原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革新二等奖……20多年来,毛二可领导的雷达研究室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其中某“动目标显示系统”获198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是当年军用电子学领域国家级最高奖。
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的某“动目标信号处理机”研制成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求实创新走出科研发展新路
求实创新是科学研究的不二法门。
多年来,毛二可总能够敏锐地从部队对雷达新技术的迫切需求中找到创新点,始终走在雷达科研领域的前沿。
他特别注重把科研成果应用到部队装备中,解决实际问题。
早在80年代初期,他的“高稳定本振源”等三项成果,使转产单位获产值上千万元;“电荷耦合快慢钟”项目成果,使某厂积压的四十多部雷达得以更新出厂,价值4000余万元。
90年代他主持完成的某科研项目,已推广到几种重要的雷达设备中,部分装备还出口到了国外。
十几年前,为了满足国防建设中的急迫需求,毛二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不仅要搞雷达中的部件,而且要做雷达系统整机。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很多同事吓了一跳:一个仅有十几名教师,专业不齐全,没有天线、微波、机械加工等实力的小研究所,要想构建雷达系统整机,岂不是异想天开?
但是,毛二可仔细分析行业特点,指出雷达所要搞雷达整机系统,一定要避免在传统、成熟的雷达体制上和雷达整机所竞争,而是要进行雷达系统的创新性研究,研制新体制雷达。
这些新体制雷达不能是国外先进雷达的翻版,而要从雷达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我军未来的作战需求出发,独立自主地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实践证明了毛二可的科学预见。
某测量系统,是国际上公认的难题,主要用于检验导弹是否命中目标,如果没有命中,需要测出偏差的距离和方向。
1992年,毛二可在某试验基地了解到部队急需一种可以安装在靶船、靶机、地面靶标上,能快速测量导弹脱靶量的电子系统。
当时国内外已有的测量方法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毛二可敏锐地感觉到,这种系统有可能用新体制雷达来实现。
回到学校,他立刻投入了忘我的工作。
综合多种雷达体制和处理方法,他提出了一种采用复杂天线和数据拟合处理的测量系统,很快获得基地的立项支持。
项目研制过程中,毛二可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外场试验,历经8年,终于完成了系统定型,取得了高精度的测量效果。
在成功研制第一代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近几年,他又带领吴嗣亮教授和团队其他成员,通过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可靠性更高、体积更小、操作更方便的测量系统,很快就在陆海空各种平台中得以应用。
高瞻远瞩建立创新科研梯队
作为奋斗在国防科技战线和高等教育战线的科学家,毛二可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所做出的科研成就,更在于他建立和培养了一支有凝聚力、能自主创新的科研梯队,为国防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了后备军和生力军。
90年代初,高校、科研院所待遇较低,大量人才流向社会,雷达研究所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
眼睁睁看着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一一离开,毛二可焦急万分。
他经常伤心地自语:买了这么多仪器设备,将来给谁用啊!当时正在跟随毛二可读博士的龙腾听了这些话,毕业时二话没说留在了学校,留在了雷达所。
龙腾博士留校后,和其他两名青年教师挤住在一个12平米的筒子间,每月工资只有600元,而他在中关村公司工作的硕士班同学,月工资可达到5000元以上。
从来没有为个人待遇提过要求的毛二可和其他老同志,多次找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终于在龙腾结婚时,给他申请了一个12平米的筒子间。
高梅国博士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在国内对数字处理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他已成功地完成了全数字动目标跟踪的核心技术工作。
毕业后他分到外地,但不能发挥作用。
毛二可得知后,立即向学校领导申请把高梅国调回。
那时,要申请一个进京户口谈何容易,进京手续一办就是两年多。
没有学校的教师身份,毛二可就千方百计挤出钱来,给高梅国发工资;没有学校分给的住房,就由研究所出钱租房。
最终,经过学校多方努力,高梅国才成为雷达所一名正式职工。
为了留住人才,毛二可不仅想方设法地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还竭尽所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获奖人员名单和学术论文署名,他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学生后面,甚至不署名;学校为院士专门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他让给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当工作室。
毛二可尤其注重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他常说:“只有培养出一批高水平青年学术骨干,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一席之地。
”
如今,凝聚着毛二可无数的心血与希望,龙腾、高梅国、吴嗣亮、赵保军等博士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成长为雷达所第二代领军人物;曾涛、李海、侯淑娟等雷达所第三代人才也正在茁壮成长。
让出研究所领导岗位、主动退居二线,自己甘做人梯,是毛二可加快青年人
成长的又一举措。
在他的带动下,雷达所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初步形成,已有6名博导、40名教师、近300名研究生,形成了雷达所科研创新梯队。
雷达所科研创新梯队的发展还得益于以大团队为基础的运行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把所里的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等公共资源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管理调度,可以形成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为团队的成功奠定了体制基础。
大团队的运行模式,还为雷达所营造了人尽其才的和谐氛围。
在培养中青年科技骨干的过程中,毛二可深思熟虑,针对每个人的特长,帮助他们确定各自的研究方向,使每个人可以独当一面,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成为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团队成员研究方向的发散,则扩展了雷达所的研究领域。
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开拓出新的、自己独有的技术生长点,从而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效应。
行为世范高尚品格感染后人
所有见过毛二可的人,无不感叹他的平易近人、朴实无华。
在他身上,随处可见一位党的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
他热爱工作。
从年轻时起,毛二可就爱动手实干,他的老师戚叔纬至今还记得他在实验室连续两天两夜做实验的情景。
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毛二可始终坚持到现场去检验科研成果。
哪一个外场试验困难最大,他就会出现在那里。
微波辐射危害身体健康,但为了完成一项试验,他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暴露在“危害”面前,数次被高压电击倒、手臂被撕裂。
为研制一种新体制测量雷达,他在8年间,往返奔波于北疆某试验基地。
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海边靶场做试验,夏顶烈日、冬冒寒风,年事已高的他身先士卒。
无论谁,只要跟他说起雷达,他经常会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忘了吃饭的时间。
他热爱运动。
毛二可从青年时代起就养成了每天跑步锻炼身体的习惯。
如今他年事已高,但每天清晨起床,还边做早饭边在家中的跑步机上锻炼。
在校园里,毛二可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有时左手拿着课本,右手扶把上车,骑车技术令很多青年学生自叹不如。
周末的时候,毛二可则经常去爬香山。
健康的身体是毛二可学术研究的充分保障。
雷达所的年轻人都说,和他在一起总能感受到无限的活力。
他谦虚谨慎。
对于已取得的成就,他说:“我只不过是一直没离开过雷达这
个专业,一直干着自己觉得应该干也乐于干的事情,经验多一些。
”对于得到的诸多荣誉,他一再表示:“我所得到的比实际成就要多。
有些老师付出的不比我少,可得到的相对比我少,所以我时常会感到愧疚。
”对于生活,他要求很低:“只要有一般的生活条件,能安心地做学问,就满足了。
”
他公正无私。
由于在业界的声誉,毛二可经常被邀请参加部队单位的职称答辩会和招投标评审会,担任评审委员。
他从来不违背原则,总是从申报材料入手,认真审阅,科学评判,不讲私情。
毛二可常说:“做科研、做学术来不得半点虚假。
如果搞科研的人都不能按科学规律办事,那就太不应该了。
”
人们说,雷达所的每一个人身上几乎都有毛二可的影子。
在毛二可的感召和带领下,这个创新团体的凝聚力吸引着许多青年才俊。
正如青年博士李海所说:“我毕业留在雷达所,不是因为喜欢雷达,而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氛围和成长环境。
”
如今,年过七旬的毛二可仍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
他说:“我也有紧迫感。
生命总是有限的,在最后的时光,我一要在科研上尽量多做一点,二要为年轻人创造条件,让他们更有作为。
”《现代教育报》
“雷达院士”的三种精神
6月26日下午,北京会议中心会议大厅。
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走上讲台时,台下长时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国雷达领域公认的专家;他是一个勇于创新、学术造诣颇深的院士;他还是一个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授。
这位老教授就是被人们尊称为“雷达院士”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共产党员,我国著名雷达技术专家毛二可院士。
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毛二可一直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作为自己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10多年前他就曾说:“我现已经50多岁了,要多培养年轻人,把他们带上路,这样雷达研究才能后继有人。
”
当时,高校和科研院所待遇较低,大量人才都流向社会,毛二可所在的雷达研究所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
他对此焦急万分。
到1993年,全所仅留下4名青年教师,这4人在以后的3年内也先后离开了雷达所。
眼睁睁看着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一一离开,毛二可伤心地说:“买了这么多仪器设备,将来给谁用啊!”当时正在读博士的龙腾,正是听了这些话,毕业时二话没说留在了学校,留在了雷达所。
龙腾留校后,生活条件很差,3个青年教师要挤住在一个12平方米的筒子间,每月工资只有600元。
而当时龙腾在北京大公司里工作的硕士班同学,月工资可达到5000元以上。
这样的生活条件要留住优秀的年轻人才确实很难。
为解决青年教师的生活困难,从来没有为了个人待遇向组织提要求的毛二可和其他老同志费尽了心血,多次找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终于在龙腾结婚时,给他申请了一个12平方米的筒子间。
为留住人才,毛二可不仅想方设法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还竭尽所能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