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2 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教案1)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2 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教案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人教版]第二课时复习]共价键类型:σ、π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质疑] 我们已经知道,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它的4个C--H键的键长相同,H—C--H 的键角为109~28°。
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H单键都应该是π键,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l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四面体构型的甲烷分子。
为什么?板书]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讲解]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为了解决甲烷分子四面体构型,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它的要点是:当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的2s轨道和3个2p轨道会发生混杂,混杂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却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表示这4个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当碳原子跟4个氢原子结合时,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l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因此呈正四面体的分子构型。
投影] sp3杂化轨道板书]1、sp3杂化: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
讲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时我们知道,H20和NH3的VSEPR模型跟甲烷分子一样,也是四面体形的,因此它们的中心原子也是采取sp3杂化的。
所不同的是,水分子的氧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有2个是由孤对电子占据的,而氨分子的氮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有1个由孤对电子占据。
板书]空间结构:空间正四面体或V型、三角锥型。
讲解]除sp3杂化轨道外,还有sp杂化轨道和sp2杂化轨道。
sp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杂化而得;sp2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而得。
投影]讲解]sp杂化得到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sp2杂化得到三个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杂化轨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设计:2.2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而本节课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并根据上述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与前一节相比,它们在知识的认知水平上是渐进的,前一节是后一节的基础和铺垫。
2.教材处理⑴从H 、C、 N 、O的原子结构,依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用电子式和结构式描述常见分子的结构,为本节学习做好铺垫。
⑵从甲烷分子分子中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对照甲烷分子的构型,引出问题:如何解释甲烷正四面体构型。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化学必修2》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为本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生比较容易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
三、三维目标、重难点的确立及确立依据1.三维目标的确立及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杂化类型,进一步了解化合物中原子的成键特征,提高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⑵过程与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的方法学习新知;通过观察原子轨道的图片和模型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杂化轨道理论提出的背景,激发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2.重难点的确立及确立依据: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难点:对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确立依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应用到平衡理论,掌握若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学习方法,对今后学习盐类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奠定了基础。
并且在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推导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在许多时候产生于人们对一些既定的科学事实的解释,例如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它很好地解释并预测了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_教案设计
《分子晶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干冰等分子晶体的宏观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晶体的概念和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2、掌握分子晶体的性质特征;3、了解范德华力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情况;4、了解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饿影响情况。
5、运用模型方法和类比方法认识分子晶体与其他晶体的本质差别。
6、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体验研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科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相互作用构成晶体的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立方体模型2.在课前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的内容,组织观看老师自己录制的微课《1分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特征》《2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方法》《3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和结构模型》,达到预习的效果。
3.老师列出下列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一个问题。
自主学习和展示问题(1).分子晶体的概念是什么?分子晶体内的作用力有哪些?这些作用力分别影响分子晶体的那些性质?(2).分子晶体具有哪些物理特性?为什么具有这些特性?C60、淀粉、蛋白质、油脂是否为分子晶体?(3).无氢键存在的分子晶体,如何判断熔沸点的高低?(4).举出实例说明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无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
(5).氨气、水、HF、乙醇等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为何水的熔沸点最高?一个水分子同时与几个其它分子形成氢键?1mol水中存在多少个氢键?NH3和HF呢?一般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为何冰的密度比水小?(6).N2、CO分子量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分子晶体,都不存在分子间氢键,两者的熔沸点相同吗?(7).概括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并叙述判断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的详细方法。
(8).为什么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而锂、钠、钾、铷、铯的熔沸点逐渐降低?(9).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子密堆积结构,什么是分子非密堆积结构?分子晶体的密度取决于哪些因素?二、课堂流程1.老师交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造第 2 课时分子的空间构造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 1、能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要点】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和价层电子对的计算,VSEPR 模型【学习难点】分子立体构型的推测课前预习案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课本 P37-38 达成填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的结果。
2、价层电子对是指;价层电子对 =+;( 1)σ键电子对数:可由确立。
比如,H2O的中心原子是______,构造式是 __________,有个σ键,故σ键电子对数是______;(2)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依据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此中 a 为,关于主族元向来说,价电子数等于;x 为;b 为;氢为 _____,其余原子等于。
阳离子: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 _______________;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绝对值)。
2-的孤对电子数 =1/2(6+2-2*3 )=13比如: SO【预习检测】1、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达成以下表格,写出C、 H、N、O 的电子式,依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议论C、H、N、 O、F 的成键状况。
原子H C N O F 电子式可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讲堂研究案研究一: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即VSEPR 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对AB 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 价层电子对(包含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因为存在排挤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老是采纳电子对互相排挤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相互之间斥力最小,分子系统能量最低、最稳固。
问题 1:请你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总结出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 VSEPR 模型)(利用牙签与橡皮泥模拟)空间构型价电子对数量234VSEPR 模型形形形问题 2: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以下分子的中心原子含有的σ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数及价层电子数。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学会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能够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重点:1.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难点:1.VSEPR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模型3.分子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立体结构的分子模型,引发学生对分子立体结构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分子的立体结构对物质性质有什么影响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b.分子的立体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2.讲解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a.介绍VSEPR模型的原理和步骤。
b.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讲解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a.介绍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b.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案例分析1.分析案例一:水分子H2O的立体结构a.运用VSEPR模型预测H2O的立体结构。
b.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H2O的立体结构。
2.分析案例二:氨分子NH3的立体结构a.运用VSEPR模型预测NH3的立体结构。
b.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的立体结构。
四、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分子,运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和解释其立体结构。
2.各组汇报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会了运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和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 第2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能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学生自主学习一、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AB2型)2.四原子分子(AB3型)3.五原子分子(AB4型)最常见的为□09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为□10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1109°28′。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01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02孤电子对)由于□03相互排斥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构型,以减小斥力。
2.价层电子对的确定方法σ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
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来说,a=原子的□04最外层电子数;对于阳离子来说,a=中心原子的□05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对于阴离子来说,a=中心原子的□06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x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07原子数。
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08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其他原子=□09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3.VSEPR模型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2)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的分子对于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互相排斥使分子呈现不同的立体构型。
1.五原子的分子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吗?提示:不是,只有中心原子所连四个键的键长相等时才为正四面体。
如CH3Cl 因C—H键和C—Cl键键长不相等,故CH3Cl分子的四面体不再是正四面体。
2.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二者相同吗?提示:不一定相同。
(1)VSEPR模型指的是包括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在内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只考虑分子内的σ键)所形成的空间构型。
(2)若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VSEPR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一致;若分子中有孤电子对,VSEPR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不一致。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修3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是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介绍分子的立体结构。
本节内容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但不必讲解太深,能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解释即可。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弱,相关知识的链接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
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三、考纲要求: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能力培养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自身素质。
五、重点难点1、分子的立体构型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六、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复习回顾]σ键成键方式“头碰头”,呈轴对称1.共价键的类型π键成键方式“肩并肩”,呈镜像对称2.判断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两个为π键键能衡量化学键稳定性键参数键长键角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的重要因素[板书]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提问] 什么是分子的立体构型?[学生回答]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
[追问] 双原子分子存在立体结构吗?[过渡] 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什么构型呢?[板书]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学生活动] 看大屏幕1、双原子分子:直线形O2HCl2、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直线形CO2和V形H2O)3、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直线形C2H2、平面三角形CH2O、三角锥形NH3、正四面体P4)4、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CH4)5、其他[问题导入] 1、同为三原子分子,CO2和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为什么?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为什么?2、立体结构是由什么决定的?分子的立体结构如何测得?并请学生阅读课本P37-P38二。
人教版选修3 化学: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教案
分子的立体构型(课时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课时一,该部分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新增的内容。
就整个高中化学课程而言,本节是具有强烈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本节内容承前启后,即解释了常见分子和离子的立体构型,又进一步为后面学习晶体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埋下铺垫。
所以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分子或离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从分子结构的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于前后知识逻辑性的延伸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对分子结构的有效理解与运用。
二、学生分析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希望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学生已初步了解分子和离子的电子式、结构式,以及性质和结构的关系,但学生对分子和离子的空间立体构型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略弱,相关知识的准确度把握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细致讲解。
三、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会计算分子或离子的孤电子对数(=(a-xb)÷2);能用VSEPR模型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推导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计算能力;通过PPT和模型展示分子的立体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四、重难点分析重点: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孤电子对数的计算;VSEPR 模型和分子模型的差别。
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和分子模型的差别。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是模型实物展示、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图表法、举例子。
高中化学 2.2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1)
分子的立体结构一、教材分析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第1课时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2、过程与方法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三、教学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四、教学策略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黑板、教材、学案六、教学环节1、课堂导入[复习]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过渡]我们知道许多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与共价键的三个参数有什么关系?我们开始研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2、课堂讲授[板书]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一、形形色色的分子[讲]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
例如,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
如C02分子呈直线形,而H20分子呈V形,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
人教版选修3 化学: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教案2
1、价层电子互斥模型
[导入]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问]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怎样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2.什么是价层电子对?对于ABn型分子如何计算价层电子对数?
3.什么是VSEPR模型?如何确定分子的VSEPR模型与空间构型?
小结
导学达标
[阅读科
[板书]4、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过渡]C02和H20都是三原子分子,为什么CO2呈直线形而H20呈V形?CH20和NH3都是四原子分子,为什么CH20呈平面三角形而NH3呈三角锥形?为了探究其原因,发现了许多结构理论。
[讲]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例如,甲醛(CH20)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角约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107°。
[投影]
[板书]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20)分子等,三角锥形:如氨分子等。
[讲]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结构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讲]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 ”相互排斥的结果。
分子中的孤电子对—孤电子对的斥力>成键电子对—孤电子对的斥力>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排斥力最小。
价层电子对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以ABn型分子为例: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对于阴离子来说,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
数(绝对值),x和b的计算方法不变。
[练习]计算下列离子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及价层电子对数。碳酸根?硫酸根?亚硫酸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二课时
第二節分子的立體構型軌道總數不變,卻得到4個相同的軌道,夾角109°28′,稱為sp3雜化軌道,表示這4個軌道是由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雜化形成的。
當碳原子跟4個氫原子結合時,碳原子以4個sp3雜化軌道分別與4個氫原子的ls軌道重疊,形成4個C--Hσ鍵,因此呈正四面體的分子構型。
[投影][講]雜化軌道理論認為:在形成分子時,通常存在激發、雜化、軌道重疊等過程。
但應注意,原子軌道的雜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過程中才會發生,而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發生雜化的。
同時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才能發生雜化,而1s軌道與2p 軌道由於能量相差較大,它是不能發生雜化的。
[講]我們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雜化軌道只用於形成σ鍵或者用來容納孤對電子剩餘的p軌道可以形成π鍵[投影] sp3雜化軌道[板書]2、雜化軌道的類型:(1) sp3雜化: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會發生混雜,得到4個相同的軌道,夾角109°28′,稱為sp3雜化軌道。
[講]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時我們知道,H20和NH3的VSEPR模型跟甲烷分子一樣,也是四面體形的,因此它們的中心原子也是採取sp3雜化的。
所不同的是,水分子的氧原子的sp3雜化軌道有2個是由孤對電子佔據的,而氨分子的氮原子的sp3雜化軌[講]應當注意的是,雜化過程中還有未參與雜化的p 軌道,可用於形成π鍵,而雜化軌道只用於形成σ鍵或者用來容納未參與成鍵的孤對電子。
而沒有填充電子的空軌道一般都不參與雜化。
[講]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的原子軌道採用sp 2雜化。
其中兩個碳原子間各用一個sp 2雜化軌道形成σ鍵,用兩個sp 2雜化軌道與氫原子形成σ鍵,兩個碳原子各用一個未參加雜化的2p 原子軌道形成Π鍵。
[投影]C 2H 4(sp 2杂化)[講]苯環分子中的碳原子的原子軌道採用了sp 2雜化。
每個碳原子上的三個sp 2雜化軌道分別與兩個相鄰的碳原子和一個氫原子形成三個σ鍵並形成六碳環,每個碳原子上的未雜化2p 軌道採用“肩並肩”的方式重疊形成大Π鍵。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新教材改革使结构化学成为独立的课本出现在高中化学中,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第二章分子与结构第二节第二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位于共价键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之后,对价键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丰富,很好地解释了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并且形象地解释了原子之间的成键方法、有关物质的空间结构及其稳定性。
还对后续配合物和晶胞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基础。
因此杂化轨道理论在高中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与性质,价键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会了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
能力基础: 高二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空间想象力弱,而且本节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我将难点拆分,将其转化为问题抛给学生,再通过模型动画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可能遇到的障碍:如果对原子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掌握的不好,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将会影响到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二、教学目标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杂化轨道理论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对探究物质结构的兴趣,感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奇妙。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难点:对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四、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对比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五、教学流程[教师]为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发展了许多结构理论,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其中一种叫做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人教版选修3第2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流程〗提出问题→阅读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应用反馈。
(提出问题)课前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学并制定活动方案。
(1)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而碳原子的3个2p轨道相互垂直,对照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为什么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是等同的,键角皆为109°28′?(2)氨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18′,结合氢离子形成铵根离子后的空间结构却是正四面体,为什么铵根离子中的4个N─H键是等同的,键角皆为109°28′?(阅读与思考)(1)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及一些相关的课外资料,理解及解决上述相关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2)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分析CH4、NH3及NH4+等分子或离子成键情况,归纳总结出轨道杂化理论。
〖板书〗三、轨道杂化理论1.杂化与杂化轨道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1)杂化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上的某些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杂化后形成的新的能量相同的一组原子轨道叫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的数目与组成杂化轨道的各原子轨道的数目相等。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孤对电子,剩余(未参与成键)的p轨道可以形成π键。
2.杂化轨道的类型(1)sp3杂化:sp3杂化轨道是由1个ns轨道和3个np轨道杂化而成,sp3杂化轨道的夹角109°28′,杂化轨道形状呈正四面体形。
如CH 4、CF 4、CCl 4。
(讲述)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中四个sp 3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2)sp 2杂化:sp 2 杂化轨道是由1个ns 轨道和2个np 轨道杂化而成,sp 2杂化轨道的夹角120°,杂化轨道形状呈平面三角形。
如BF 3。
(3)sp 杂化:sp 杂化轨道是由1个ns 轨道和1个np 轨道杂化而成,sp 杂化轨道的夹角180°,杂化轨道形状呈直线形。
22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第二课时人教选修3.doc
§2.2【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活动3.1.2:例题讲解,学生讨论并解答活动3.2.1:通过习题,体会杂化过程及其 X特点,总结杂化轨道类型与杂化轨道空间构型。
教学流程板块三:杂 化的方式小任务1.1:导入新课s化的概念y、任务1.2:杂化的概 念:活动2.3.1:以BeCl 2的杂化过程为例,分析 sp 杂化的过程及特点。
活动1.1.2:提岀问题,创设问题惜景,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1.2.1:阅读教MP 39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
任务1.2.2:总结并得出杂化的概念,及杂化轨 道的概念。
任务2.1: sp 3杂化 ■<活动2.1.1:以甲烷的杂化过程为例,分析sp 3 杂化的过程及特点。
活动2.1.2:分子模型是四而体形的分子的sp 3 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所占据。
/板块二:杂 化的方式任务2.2: sp 2杂化活动2.2.1 .•以BF 3的杂化过程为例,分析sp 2 杂化的过程及特点。
、任务2.3: sp 杂化任务3.1:深刻认识 和体会杂化过程活动3.1.1:杂化轨道的规律总结任务3.2:杂化轨道 类型与杂化轨道空 •• • • 间构型根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价键理论,中烷的4个C-H 单键都应该是o 键, 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垂直的2p 轨道和1个球形的2s 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体构型的甲烷分 子。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请同学们看书39页, 通过阅读第一段请找出杂化轨道理论要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 板书:三、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 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 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杂化指在形成多原子分•丁的过程—,中心原+的若干能重相近的原子轨道 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卦1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 叫杂化轨道。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1)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阅读课本P37-40内容;2、展示CO2、H2O、NH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讨论交流]1、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讨论H、C、N、O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3、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由CO2、H2O、NH3、CH2O、CH4的球辊模型,对照其电子式云哟内分类对比的方法,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讲解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
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如图)课本P40。
应用反馈]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补充练习: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A、CO2B、H2SC、PCl3D、SiCl42、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A、H2OB、CO2C、C2H2D、P43、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别是多少?(1)直线形(2)平面三角形(3)三角锥形(4)正四面体4、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B、CCl4C、H2OD、CH2O5、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CO2B、PCl3C、CCl4D、NO2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是()A、XeO4B、BeCl2C、CH4D、PCl37、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2.2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过程: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甲烷的分子模型表明是空间正四面体,分子中的C—H键是等同的,键角是109°28′。
说明什么?[结论]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师: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为什么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为了解释这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书:三、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与交流]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 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轨道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讨论交流]:[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完成下[讨论]: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提示:原子个数)[结论]: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数之和,就是杂化轨道数。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120°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109°28′的正四面体构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人教版]
第二课时
复习]共价键类型:σ、π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质疑] 我们已经知道,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它的4个C--H键的键长相同,H—C--H 的键角为109~28°。
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H单键都应该是π键,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l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四面体构型的甲烷分子。
为什么?
板书]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讲解]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为了解决甲烷分子四面体构型,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它的要点是:当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的2s轨道和3个2p轨道会发生混杂,混杂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却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表示这4个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当碳原子跟4个氢原子结合时,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l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因此呈正四面体的分子构型。
投影] sp3杂化轨道
板书]1、sp3杂化: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
讲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时我们知道,H20和NH3的VSEPR模型跟甲烷分子一样,也是四面体形的,因此它们的中心原子也是采取sp3杂化的。
所不同的是,水分子的氧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有2个是由孤对电子占据的,而氨分子的氮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有1个由孤对电子占据。
板书]空间结构:空间正四面体或V型、三角锥型。
讲解]除sp3杂化轨道外,还有sp杂化轨道和sp2杂化轨道。
sp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杂化而得;sp2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而得。
投影]
讲解]sp杂化得到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sp2杂化得到三个夹角为120°的平面三
角形杂化轨道。
应当注意的是,这两种杂化形式还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而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板书]2、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sp2杂化:三个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杂化轨道。
投影]
探究练习]
1、写出HCN分子和CH20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
2.用VSEPR模型对HCN分子和CH2O分子的立体结构进行预测(用立体结构模型表示)
3.写出HCN分子和CH20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4.分析HCN分子和CH2O分子中的π键。
汇报]1、
2、直线型平面三角型
3、sp杂化sp2杂化
4
板书]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实验2-1]将表中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
汇报] 实验结果:①②③溶于足量水蓝色;④⑤⑥溶于足量水无色。
讲解]上述实验中呈天蓝色的物质是水合铜离子,可表示为Cu(H20)2+],叫做四水合铜离子。
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对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形成的,这类“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板书]1、“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
如:Cu(H20)2+]、NH4+中存在配位键。
讲解]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板书]2、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讲述]已知配合物的品种超过数百万,是一个庞大的化合物家族。
实验]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若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问题]有谁上黑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配合物的形成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 NH3·H2O=Cu(NH3)4]2++2OH-+4H2O
Cu(NH3)4]2+深蓝色
讲解]在Cu(NH3)4]2+里,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对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Cu(NH3)4]2+
魔术表演]向黑板上悬挂的一副人物素描图象上喷洒一无色溶液,结果眼眶中流出了血泪实验2-3]向盛有氯化铁溶液(或任何含Fe3+的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看到试管里溶液的颜色跟血液极为相似。
讲解]这种颜色是三价铁离子跟硫氰酸根(SCN—)离子形成的配离子。
利用该离子的颜色,可鉴定溶液中存在Fe3+;又由于该离子的颜色极似血液,常被用于电影特技和魔术表演。
讲述]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因而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
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投影]科学视野:已知的配合物种类繁多,新的配合物由于纷繁复杂的有机物配体而层出不穷,使得无机化合物的品种迅速增长。
叶绿素、血红素和维生素B12都是配合物,它们的配体大同小异,是一种称为卟啉的大环有机物,而中心离子分别是镁离子、亚铁离子和钴离子。
图2—25是叶绿素的结构示意图:
实践活动]用计算机软件Chemsketch制作分子立体模型。
练习1、制作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步骤:(1)在程序第一个界面“Chemsketch Window”(化学作图视窗)上(当界面上的
三个图标处于白色背景的状态时)用鼠标做一次点击,界面上呈现“CH4”;(2)点击视窗左下角的“Copy to 3D”,进入该程序的第二个界面“ACD/3D”(三维模型视窗),出现一个球;(3)点击该界面上的图标,得到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4)用鼠标点住模型移动,模型将随之旋转;(5)点击图标,模型会自动旋转;(6)点击图标之一,模型一边旋
转,一边将变换成不同显示形式。
再次点击图标,图形停止转动;(7)点击左下角“C11ernsr
返回第一个界面,用鼠标点击图标图,直至界面清空。
练习2、制作水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步骤:(1)用鼠标点击左侧的图标“O”,使该图标变为白色背景,在界面上点击一次,出现“H2O”;(2)重复练习l的(2)一(7)的操作。
练习3、制作氨分子结构模型
步骤:(1)用鼠标点击左侧的图标“N”,使该图标变为白色背景,在界面上点击一次,出现“NH3”;(2)重复练习l的(2)一(7)的操作。
练习4、制作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
步骤:(1)用鼠标点击左侧的图标“C”,使该图标变为白色背景,在界面土点击一次,出现“CH4”,用鼠标点击左侧的图标“O”,然后用鼠标点住界面上“CH4”,向任一方向拖拉鼠标,图形变为“CH3一OH”,再用鼠标,长住图形“CH3一OH”中的“CH3向任一方向拖拉鼠标,图形变为HO OH,用鼠标点击图形中的“一”,图形变为“O OH”,再次用鼠标点击图中的“一”,图形变为“O O”;(2)重复练习1的(2)一(7)的操作。
小结]略。
作业]P46 2、3、4、5
板书计划]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sp3杂化: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
空间结构:空间正四面体或V型、三角锥型。
2、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sp2杂化:三个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杂化轨道。
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1、“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
如:Cu(H20)2+]、NH4+中存在配位键。
2、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3、配合物的形成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 NH3·H2O=Cu(NH3)4]2++2OH-+4H2O
Cu(NH3)4]2+深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