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思考与练习
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章节复习思考题
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章节复习思考题导论导论不仅起到开篇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统领全书的功能。
在导论中,首先阐述了农业的概念,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根本特性。
其次分析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农业的基本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以及现代人们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
然后概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的农业经济思想与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则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本书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农业?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2.试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3.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4.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5.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主要农业经济思想6.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第一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本章在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它们可以分别用表格、图形和函数式来表示;分析了影响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及其变动对供求均衡的影响;在分别讲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应用,即农产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农产品供给、需求的循环变动导致的蛛网类型以及最高价格限制和最低价格限制政策问题。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2.农产品供给有哪些特殊性?3.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4.何谓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要具备哪两个条件?5.何谓农产品需求规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有何区别?7.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8.何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9.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0.何谓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种类?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11.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14章思考与练习
第十四章 直线回归分析【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试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步骤以及散点图的作用。
2.如何将方差分析运用于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简述其思想。
3.简述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4.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二、案例辨析题某研究采用火箭电泳法对已知浓度的标准血清进行测量,其免疫球蛋白IgA 浓度(μg/ml)和火箭电泳高度(mm)如表14-1所示。
研究者据此数据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用于测定未知样品血清中的IgA 浓度,以上分析正确吗~表14-1 标准品的IgA 浓度(μg/ml)和火箭电泳高度(mm)】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得到ˆ 5.335 1.599yx =+,经假设检验得001.0<P ,故此回归方程可用于测定未知样品血清中的IgA 含量。
标准品的IgA 浓度 x火箭电泳高度 y…。
三、最佳选择题 |1. 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0r >,若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其回归系数 A .0b > B .0b < C .0b = D .11b -<< E .1>b2. 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1r =-,则有 A .SS =残总SS B .SS SS =残回 C .SS SS =总回 【D .回残MS MS =E .回总MS MS =3.直线回归中x 与y 的标准差相等时,则有 A .b a = B .b r =C .1b =D .1r =E .1a =4.若直线回归系数0b =,则一定有 A .截距等于0 @B .截距等于yC .SS 残等于0D .SS 总等于0E .SS 残等于SS 回5.两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若两样本12b b =,12n n >,则有A .12r r >B .12b b t t =C .12r r >D .11b r t t =E .12r r t t =]6.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各观测点A .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B .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C .距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D .距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E .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7.直线回归分析中,按直线方程ˆ0.0040.0588yx =+,代入两点绘制回归直线,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 .所有实测点都应在回归直线上B .所绘回归直线必过点(,)x yC .回归直线必过原点-D .x 的取值范围为[1,1]-E .实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必小于零8.同一资料进行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分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ρ=时,则0r = B .||0r >时,则0b >C .0r <时,则0b >D .0r <时,则0b <E .||1b ≤四、综合分析题 ~1. 为了研究女大学生胸围(cm)与肺活量(L)的关系,随机抽取某高校一年级女生15名,测量其胸围与肺活量数据如表14-2所示。
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_0
---------------------------------------------------------------最新资料推荐------------------------------------------------------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第 13、 14 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思考题 1. 何谓发盘?构成发盘需具备哪些条件?《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发盘的撤销问题是怎样规定的?答: 发盘又称发价或者报价,在法律上成为要约。
构成发盘的三个基本要素:(1)标明货物的名称;(2)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规定数量的方法;(3)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规定确定价格的方法。
《公约》第 16 条规定,在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已经生效,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只要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知送达受盘人,仍可将其发盘撤销。
如一旦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则发盘人无权撤销该发盘。
此外,《公约》还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发盘都可以撤销,下列两种情况下的发盘,一旦生效,则不得撤销:(1)在发盘中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该发盘是不可能撤销的;(2)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
2. 何谓接受?构成接受需具备哪些条件?《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逾期接受以及接受的撤回与修改问题是怎样规定的?答:1 / 20接受在法律上成为承诺,它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构成接受的条件有:(1)接受必须由受盘人做出(2)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3)接受必须在发盘规定的实效内作出。
(4)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在接受的撤回或修改问题上,《公约》采取了大陆法送达生效的原则。
《公约》第 22 条规定:如果撤回通知于接受原发盘应生效之前或同时送达发盘人,接受得予撤回。
由于接受在送达发盘人时才产生法律效力,故撤回或修改接受的通知,只要先于原接受通知或与原发盘接受通知同事送达发盘人,则接受可以撤回或修改。
第十四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品牌建设
第十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品牌建设二、思考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一)1987年以前,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食品安全以数量安全为目标,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激励以粮食生产为主。
关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较少,主要包括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卫生(包括食品卫生)防疫站,196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试行)》,和于198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二)1988年到2009年,强调数量与质量并重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开始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来保障食品安全。
1995年,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1年,国家开始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2003年,国家开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2004年到2009年国家又颁布了一系列决定、条例等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工作。
(三)2010年至今,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2010年2月,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必须充分认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监管,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使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这表明了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在2013年到2017年期间,政府多次通过纲要、决定、规划等强调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018年9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好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要求。
要采取更有针对性、更管用、更务实的举措,在持续解决问题中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这一阶段,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我国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意义?答:(一)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相关制度建设概况相对于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中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教材组成:本章包括热机、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三节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利用、能量守恒定律。
主要内容包括:内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热机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燃料的热值、能量利用的效率等知识;从能量的角度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其普遍性、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章已学习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等知识,为本章学习内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热机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机器,尤其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让学生更有了探究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生活中的主要意义。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五.教学重点:1.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内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2.热值的物理意义及相关计算。
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
六.教学难点:1.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3.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或转移的。
七.教法:实验,模型演示,引导,举例,例题讲解。
八.学法:阅读,讨论,观察,练习。
九.课时安排:1.第一节:热机 1课时2.第二节:热机的效率 1课时3.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课时4.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复习 1课时课题:第一节热机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李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的相同与不同。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第十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篇 近代物理基础求解近代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工科大学物理范围内涉及的近代物理部分的内容面广而不深,要求定量计算的问题有限且较为基本.但由于近代物理展示的物理规律往往与经典物理格格不入,所以学习上和解题中遇到的困难往往表现为学习者在观念上的困惑和不解.明确以下几点,可能会对我们求解近代物理中的若干问题有所帮助.1.在什么情况下用近代物理的规律求解问题近代物理通常是指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前者揭示了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后者显示了微观粒子的物理行为.按照对应原理,在极限条件下(低速、宏观)近代物理的一系列规律又能自然退化为经典规律.这说明两种理论并非完全不相容,只是适用对象和条件不同.(1) 相对论判据(或非相对论近似条件)一般来说只有当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于光速时才有明显的相对论效应,因此通常把c v <<作为非相对论近似条件,对于微观粒子来说,当0E E k << 或cE p 0<<时可用非相对论处理,两者接近时则必须用相对论规律,熟记常见粒子的静能数值有助于迅速判断,如电子静能MeV 51.00=e E ,质子静能MeV 9370=p E 等.由于微观粒子静能值往往相差较大,对于动能相同的两种粒子来说,往往会出现一种粒子可用非相对论,而另一种粒子必须用相对论处理.(2) 量子物理的适用范围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部分情况下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其行为,因此对原子、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必须用量子理论解释,而对分子系统来说,其中常温及高温下的气体可用经典理论,但对低温下的气体以及固体和液体则应用量子理论.2.对相对论中几个重要结论的思考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均与运动有关.为什么相对论的一些重要结论常使人感到困惑呢? 这主要是源于它的基本观念与人们的“常识”不符,但这里所说的“常识”均是人们在宏观低速物理环境中所感受的,而“常识”又往往成为我们接受相对论的障碍.在相对论的一系列结论中,同时性的相对性是一个关键性概念,相对论中一系列时空特征都与这一基本概念有关.在学习中有人会问:既然相对论告诉我们动尺缩短,那么,在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惯性之中究竟哪个尺子缩短了? 其实考虑同时的相对性,对于运动的尺,只有同时测量其两端才能得出其长度,对于静止的尺,则无须同时测量其两端,而不同惯性系中同时是相对的,由洛伦兹变换得出在不同惯性系中均为动尺缩短,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哪一根尺缩短了”,它是同时的相对性带来时空属性,而不是一种物质过程.对“动钟变慢”也可作同样的理解.至于质-速关系,则应注意质量并非物质本身,它是对物体惯性的量度,这种量度与惯性系的选择有关,质量变化了,并非物质本身的量发生变化,也非一种物质过程.总之只要认同相对论的两个基础———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就能得到与现代物理理论和实验相符合一系列重要结论,并用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去认识它.当然,在低速()c v <<的情况下,相对论力学趋同于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仍然是人们处理低速情况下物理问题的基础.3.如何实现微观粒子E k 和p 之间的互求在微观粒子的各种实验中,能够直接测得的往往是粒子动能E k 或动量p ,初学者往往先用相对论规律求出粒子的速度,与光速c 比较后,再进行下一步计算,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当E k 与E 0 或p 与cE 0接近时,直接用相对论规律实现E k 与p 之间的互求.即 ()021E E E cp k k += 或 ⎥⎥⎦⎤⎢⎢⎣⎡-⎥⎦⎤⎢⎣⎡+=11200E pc E E k而当0E E k << 或cE p 0<< 时,直接用经典规律实现互求,即 k E m p 02= 或022m p E k = 以上操作避开了速度的求解,同时又能迅速判断用哪一种关系实现E k 和p 之间互求,因而要简便得多.4.对量子物理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认识近现代诸多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状态是量子化的,包括能量、动量,角动量以及空间取向等,量子化其实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只是在经典条件下,无法觉察而已,而被人们认为它们是“连续”的罢了.同样大量实验表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二象性绝非是一个经典粒子+经典波的混合图像,因为两个图像在经典物理中是不相容的,前者在空间是局域的,有确定的轨道,后者在空间是广延的,非局域的,表现为时空周期性.这两种属性在微观粒子上同时具有又该如何理解呢? 这只能用概率加以理解,微观粒子绝非经典粒子,我们不能同时确定其坐标和动量,其波动性体现为粒子在空间某个位置出现的概率上,或一个物理行为发生的概率上,实际上凡是在涉及原子过程的所有实验中,没有一个实验能够揭示原子过程发生的准确时间和位置,对于原子过程只能给出概率性的描述,因此微观粒子是一种概率波,既承认其粒子性又同时体现其波动性,这样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在概率论基础上被统一起来,认识到这一点对用波函数模的平方(即2ψ)来描述粒子空间概率分布的这种方法也就不难理解了.5.不确定关系与估算方法不确定关系式既表明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同时又是对用经典方法描述微观粒子行为作出一种限制.利用不确定关系可直接对粒子坐标、动量或其他有关物理量不确定范围作出估计,其次也可以通过这些物理量的不确定范围对物理量本身的数量级进行估计,以上计算注重的是数量级,因而计算无需严格,例如经常认为p p ≈Δ、r r ≈Δ 等,此外h p x ≥ΔΔ或⎥⎦⎤⎢⎣⎡≥π4h 是最基本的不确定关系式,由此还可演变出诸多不确定关系式,计算时也都只需用估算方法.由于近代物理的基本概念远远超出了经典物理的框架,因此学好近代物理,首先要在思维和观念上不受已在经典物理中形成的牢固概念和思维定势的约束,而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求解近代物理问题.第十四章 相 对 论14 -1 下列说法中(1) 两个相互作用的粒子系统对某一惯性系满足动量守恒,对另一个惯性系来说,其动量不一定守恒;(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分析与解 物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是相对论的基础.前者是理论基础,后者是实验基础.按照这两个原理,任何物理规律(含题述动量守恒定律)对某一惯性系成立,对另一惯性系也同样成立.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源频率和运动状态无关,从任何惯性系(相对光源静止还是运动)测得光速均为3×108 m·s -1 .迄今为止,还没有实验能推翻这一事实.由此可见,(2)(3)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14 -2 按照相对论的时空观,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是同时事件(B)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是不同时事件(C)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又同地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是同时同地事件(D)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不同地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只可能同时不同地(E)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不同地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只可能同地不同时分析与解 设在惯性系S中发生两个事件,其时间和空间间隔分别为Δt 和Δx ,按照洛伦兹坐标变换,在S′系中测得两事件时间和空间间隔分别为221ΔΔΔβx c t t --='v 和 21ΔΔΔβt x x --='v讨论上述两式,可对题述几种说法的正确性予以判断:说法(A)(B)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在一个惯性系(如S系)发生的同时(Δt =0)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如S′系)中是否同时有两种可能,这取决于那两个事件在S 系中发生的地点是同地(Δx =0)还是不同地(Δx≠0).说法(D)(E)也是不正确的,由上述两式可知:在S系发生两个同时(Δt =0)不同地(Δx ≠0)事件,在S′系中一定是既不同时(Δt ′≠0)也不同地(Δx ′≠0),但是在S 系中的两个同时同地事件,在S′系中一定是同时同地的,故只有说法(C)正确.有兴趣的读者,可对上述两式详加讨论,以增加对相对论时空观的深入理解.14 -3 有一细棒固定在S′系中,它与Ox ′轴的夹角θ′=60°,如果S′系以速度u 沿Ox 方向相对于S系运动,S 系中观察者测得细棒与Ox 轴的夹角( )(A) 等于60° (B) 大于60° (C) 小于60°(D) 当S′系沿Ox 正方向运动时大于60°,而当S′系沿Ox 负方向运动时小于60°分析与解 按照相对论的长度收缩效应,静止于S′系的细棒在运动方向的分量(即Ox 轴方向)相对S系观察者来说将会缩短,而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分量不变,因此S系中观察者测得细棒与Ox 轴夹角将会大于60°,此结论与S′系相对S系沿Ox 轴正向还是负向运动无关.由此可见应选(C). 14 -4 一飞船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1 作匀速直线运动,从飞船中的后端向飞船中的前端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飞船的速度为v 2 的子弹.在飞船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 )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21v v +L (B) 12v -v L (C) 2v L (D) ()211/1c L v v - 分析与解 固有长度是指相对测量对象静止的观察者所测,则题中L 、v 2 以及所求时间间隔均为同一参考系(此处指飞船)中的三个相关物理量,求解时与相对论的时空观无关.故选(C).讨论 从地面测得的上述时间间隔为多少? 建议读者自己求解.注意此处要用到相对论时空观方面的规律了.14 -5 设S′系以速率v =0.60c 相对于S系沿xx ′轴运动,且在t =t ′=0时,x =x ′=0.(1)若有一事件,在S系中发生于t =2.0×10-7s,x =50m 处,该事件在S′系中发生于何时刻?(2)如有另一事件发生于S系中t =3.0×10-7 s,x =10m 处,在S′系中测得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分析 在相对论中,可用一组时空坐标(x ,y ,z ,t )表示一个事件.因此,本题可直接利用洛伦兹变换把两事件从S系变换到S′系中.解 (1) 由洛伦兹变换可得S′系的观察者测得第一事件发生的时刻为 s 1025.1/1721211-⨯=--='c x c t t 2v v (2) 同理,第二个事件发生的时刻为s 105.3/1722222-⨯=--='c x c t t 2v v 所以,在S′系中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s 1025.2Δ712-⨯='-'='t t t 14 -6 设有两个参考系S 和S′,它们的原点在t =0和t ′=0时重合在一起.有一事件,在S′系中发生在t ′=8.0×10-8 s ,x ′=60m ,y ′=0,z ′=0处若S′系相对于S 系以速率v =0.6c 沿xx′轴运动,问该事件在S系中的时空坐标各为多少?分析 本题可直接由洛伦兹逆变换将该事件从S′系转换到S系.解 由洛伦兹逆变换得该事件在S 系的时空坐标分别为 m 93/12=-'+'=c t x x 2v vy =y′=0z =z′=0s 105.2/1722-⨯=-'+'=c x c t t 2v v 14 -7 一列火车长0.30km(火车上观察者测得),以100km·h -1 的速度行驶,地面上观察者发现有两个闪电同时击中火车的前后两端.问火车上的观察者测得两闪电击中火车前后两端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分析 首先应确定参考系,如设地面为S系,火车为S′系,把两闪电击中火车前后端视为两个事件(即两组不同的时空坐标).地面观察者看到两闪电同时击中,即两闪电在S系中的时间间隔Δt =t 2-t 1=0.火车的长度是相对火车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长度(注:物体长度在不指明观察者的情况下,均指相对其静止参考系测得的长度),即两事件在S′系中的空间间隔Δx ′=x ′2 -x ′1=0.30×103m.S′系相对S系的速度即为火车速度(对初学者来说,完成上述基本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由洛伦兹变换可得两事件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式为()()21221212/1cx x c t t t t 2v v -'-'+'-'=- (1) ()()21221212/1c x x c t t t t 2v v ----='-' (2) 将已知条件代入式(1)可直接解得结果.也可利用式(2)求解,此时应注意,式中12x x -为地面观察者测得两事件的空间间隔,即S系中测得的火车长度,而不是火车原长.根据相对论, 运动物体(火车)有长度收缩效应,即()21212/1c x x x x 2v -'-'=-.考虑这一关系方可利用式(2)求解. 解1 根据分析,由式(1)可得火车(S′系)上的观察者测得两闪电击中火车前后端的时间间隔为()s 26.91412212-⨯-='-'='-'x x ct t v 负号说明火车上的观察者测得闪电先击中车头x ′2 处.解2 根据分析,把关系式()21212/1c x x x x 2v -'-'=- 代入式(2)亦可得 与解1 相同的结果.相比之下解1 较简便,这是因为解1中直接利用了12x x '-'=0.30km 这一已知条件.14 -8 在惯性系S中,某事件A 发生在x 1处,经过2.0 ×10-6s后,另一事件B 发生在x 2处,已知x 2-x 1=300m.问:(1) 能否找到一个相对S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S′,在S′系中,两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2) 在S′系中,上述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分析 在相对论中,从不同惯性系测得两事件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有可能是不同的.它与两惯性系之间的相对速度有关.设惯性系S′以速度v 相对S 系沿x 轴正向运动,因在S 系中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已知,由洛伦兹时空变换式,可得 ()()2121212/1c t t x x x x 2v v ----='-' (1) ()()2121212/1c x x t t t t 22v c v ----='-' (2)两事件在S′系中发生在同一地点,即x ′2-x ′1=0,代入式(1)可求出v 值以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S′系,即为所寻找的参考系.然后由式(2)可得两事件在S′系中的时间间隔.对于本题第二问,也可从相对论时间延缓效应来分析.因为如果两事件在S′系中发生在同一地点,则Δt ′为固有时间间隔(原时),由时间延缓效应关系式2/1ΔΔc t t 2v -='可直接求得结果.解 (1) 令x ′2-x ′1=0,由式(1)可得c t t x 50.0s m 1050.11-8121=⋅⨯=--=2x v (2) 将v 值代入式(2),可得()()()s 1073.1/1/162122121212-⨯=--=----='-'c t t c x x t t t t 222v v c v 这表明在S′系中事件A 先发生.14 -9 设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电子和正电子以速度0.90c 相向飞行,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多少?分析 设对撞机为S系,沿x 轴正向飞行的正电子为S′系.S′系相对S系的速度v =0.90c ,则另一电子相对S系速度u x =-0.90c ,该电子相对S′系(即沿x 轴正向飞行的电子)的速度u′x 即为题中所求的相对速度.在明确题目所述已知条件及所求量的物理含义后,即可利用洛伦兹速度变换式进行求解. 解 按分析中所选参考系,电子相对S′系的速度为c u cu u u x x x x 994.012-=-'-='v 式中负号表示该电子沿x′轴负向飞行,正好与正电子相向飞行.讨论 若按照伽利略速度变换,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多少?14 -10 设想有一粒子以0.050c 的速率相对实验室参考系运动.此粒子衰变时发射一个电子,电子的速率为0.80c ,电子速度的方向与粒子运动方向相同.试求电子相对实验室参考系的速度.分析 这是相对论的速度变换问题.取实验室为S系,运动粒子为S′系,则S′系相对S系的速度v =0.050c .题中所给的电子速率是电子相对衰变粒子的速率,故u′x =0.80c .解 根据分析,由洛伦兹速度逆变换式可得电子相对S系的速度为c u cu u x x x 817.012='-+'=v v 14 -11 设在宇航飞船中的观察者测得脱离它而去的航天器相对它的速度为1.2×108m·s-1 i .同时,航天器发射一枚空间火箭,航天器中的观察者测得此火箭相对它的速度为1.0×108m·s-1 i .问:(1) 此火箭相对宇航飞船的速度为多少? (2) 如果以激光光束来替代空间火箭,此激光光束相对宇航飞船的速度又为多少? 请将上述结果与伽利略速度变换所得结果相比较,并理解光速是运动体的极限速度.分析 该题仍是相对论速度变换问题.(2)中用激光束来替代火箭,其区别在于激光束是以光速c 相对航天器运动,因此其速度变换结果应该与光速不变原理相一致.解 设宇航飞船为S系, 航天器为S′系, 则S′系相对S系的速度 v =1.2 ×108m·s-1 ,空间火箭相对航天器的速度为u ′x =1.0×108m·s-1,激光束相对航天器的速度为光速c .由洛伦兹变换可得:(1) 空间火箭相对S 系的速度为1-82s m 1094.11⋅⨯='++'=x x x u cu u v v (2) 激光束相对S 系的速度为 c c c c u x =++=21v v 即激光束相对宇航飞船的速度仍为光速c ,这是光速不变原理所预料的.如用伽利略变换,则有u x =c +v >c .这表明对伽利略变换而言,运动物体没有极限速度,但对相对论的洛伦兹变换来说,光速是运动物体的极限速度. 14 -12 以速度v 沿x 方向运动的粒子,在y 方向上发射一光子,求地面观察者所测得光子的速度.分析 设地面为S系,运动粒子为S′系.与上题不同之处在于,光子的运动方向与粒子运动方向不一致,因此应先求出光子相对S系速度u 的分量u x 、u y 和u z ,然后才能求u 的大小和方向.根据所设参考系,光子相对S′系的速度分量分别为u ′x =0,u ′y =c ,u ′z =0.解 由洛伦兹速度的逆变换式可得光子相对S系的速度分量分别为v v v ='++'=x x x u cu u 21 222/11/1c c u cc u u x y y 22v v v -='+-'= 0=z u所以,光子相对S系速度u 的大小为c u u u u z y x =++=222速度u 与x 轴的夹角为vv 22arctan arctan -==c u u θx y 讨论 地面观察者所测得光子的速度仍为c ,这也是光速不变原理的必然结果.但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其速度的方向却发生了变化.14 -13 设想地球上有一观察者测得一宇宙飞船以0.60c 的速率向东飞行,5.0s后该飞船将与一个以0.80c 的速率向西飞行的彗星相碰撞.试问:(1) 飞船中的人测得彗星将以多大的速率向它运动? (2) 从飞船中的钟来看,还有多少时间允许它离开航线,以避免与彗星碰撞?分析 (1) 这是一个相对论速度变换问题.取地球为S系,飞船为S′系,向东为x 轴正向.则S′系相对S系的速度v =0.60c ,彗星相对S系的速度u x =-0.80c ,由洛伦兹速度变换可得所求结果.(2) 可从下面两个角度考虑:a.以地球为S系,飞船为S′系.设x 0=x′0 =0 时t 0=t′0=0,飞船与彗星相碰这一事件在S系中的时空坐标为t =5.0s,x =vt .利用洛伦兹时空变换式可求出t′,则Δt′=t′-t′0表示飞船与彗星相碰所经历的时间.b.把t 0=t′0=0 时的飞船状态视为一个事件,把飞船与彗星相碰视为第二个事件.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S′系中的同一地点(即飞船上),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Δt′为固有时,而地面观察者所测得上述两事件的时间间隔Δt =5.0s比固有时要长,根据时间延缓效应可求出Δt′. 解 (1) 由洛伦兹速度变换得彗星相对S′系的速度为c u cu u x x x 946.012-=--'='v v 即彗星以0.946c 的速率向飞船靠近.(2) 飞船与彗星相碰这一事件在S′系中的时刻为s 0.4/12=--'='c c t t 2v vx即在飞船上看,飞船与彗星相碰发生在时刻t′=4.0s.也可以根据时间延缓效应s 0.5/1ΔΔ2=-'=c t t 2v ,解得Δt′=4.0 s,即从飞船上的钟来看,尚有4.0 s 时间允许它离开原来的航线.14 -14 在惯性系S 中观察到有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其时间间隔为4.0 s ,从另一惯性系S′中观察到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6.0 s ,试问从S′系测量到这两个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 设S′系以恒定速率相对S系沿xx′轴运动.分析 这是相对论中同地不同时的两事件的时空转换问题.可以根据时间延缓效应的关系式先求出S′系相对S 系的运动速度v ,进而得到两事件在S′系中的空间间隔Δx′=vΔt′(由洛伦兹时空变换同样可得到此结果).解 由题意知在S系中的时间间隔为固有的,即Δt =4.0s,而Δt′=6.0 s.根据时间延缓效应的关系式2/1ΔΔct t 2v -=',可得S′系相对S系的速度为 c c t t 35ΔΔ12/12=⎥⎥⎦⎤⎢⎢⎣⎡⎪⎭⎫ ⎝⎛'-=v 两事件在S′系中的空间间隔为 m 1034.1ΔΔ9⨯='='t x v14 -15 在惯性系S 中, 有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在xx′轴上相距为1.0×103m 的两处,从惯性系S′观测到这两个事件相距为2.0×103m ,试问由S′系测得此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分析 这是同时不同地的两事件之间的时空转换问题.由于本题未给出S′系相对S 系的速度v ,故可由不同参考系中两事件空间间隔之间的关系求得v ,再由两事件时间间隔的关系求出两事件在S′系中的时间间隔. 解 设此两事件在S 系中的时空坐标为(x 1 ,0,0,t 1 )和(x 2 ,0,0,t 2 ),且有x 2 -x 1 =1.0×103m , t 2 -t 1 =0.而在S′系中, 此两事件的时空坐标为(x′1 ,0,0,t′1 )和(x′2 ,0,0,t′2 ),且|x′2 -x′1| =2.0×103m ,根据洛伦兹变换,有()()2121212/1c t t x x x x 2v v ----='-' (1) ()()2121212/1c x x t t t t 22v cv ----='-' (2) 由式(1)可得 ()()c c x x x x 2312/1212212=⎥⎦⎤⎢⎣⎡'-'--=v 将v 值代入式(2),可得 s 1077.5612-⨯='-'t t 14 -16 有一固有长度为l0 的棒在S 系中沿x 轴放置,并以速率u 沿xx′轴运动.若有一S′系以速率v 相对S 系沿xx′轴运动,试问从S′系测得此棒的长度为多少?分析 当棒相对观察者(为S′系)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测得棒的长度要比棒的固有长度l 0 短,即220/1c u l l '-=.式中u′是棒相对观察者的速度,而不要误认为一定是S′系和S 系之间的相对速度v .在本题中,棒并非静止于S系,因而S′系与S 系之间的相对速度v 并不是棒与S′系之间的相对速度u′.所以本题应首先根据洛伦兹速度变换式求u′,再代入长度收缩公式求l .解 根据分析,有21cu u uv v --=' (1) 220/1c u l l '-= (2)解上述两式,可得()()[]2/1222202v v ---=c u c u c l l14 -17 若从一惯性系中测得宇宙飞船的长度为其固有长度的一半,试问宇宙飞船相对此惯性系的速度为多少? (以光速c 表示)解 设宇宙飞船的固有长度为l 0 ,它相对于惯性系的速率为v ,而从此惯性系测得宇宙飞船的长度为2/0l ,根据洛伦兹长度收缩公式,有200/12/c l l 2v -=可解得v =0.866c14 -18 一固有长度为4.0 m 的物体,若以速率0.60c 沿x 轴相对某惯性系运动,试问从该惯性系来测量,此物体的长度为多少?解 由洛伦兹长度收缩公式m 2.3/120=-=c l l 2v*14 -19 设一宇航飞船以a =9.8 m·s-2 的恒加速度,沿地球径向背离地球而去,试估计由于谱线的红移,经多少时间,飞船的宇航员用肉眼观察不到地球上的霓虹灯发出的红色信号.分析 霓虹灯发出的红色信号所对应的红光波长范围一般为620nm ~760 nm ,当飞船远离地球而去时,由光的多普勒效应可知,宇航员肉眼 观察到的信号频率ν <ν0 ,即λ>λ0 ,其中ν0 和λ0 为霓虹灯的发光频率和波长.很显然,当λ0=620 nm ,而对应的红限波长λ=760 nm 时,霓虹灯发出的红色信号,其波长刚好全部进入非可见光范围,即宇航员用肉眼观察不到红色信号.因此,将上述波长的临界值代入多普勒频移公式,即可求得宇航员观察不到红色信号时飞船的最小速率v ,再由运动学关系,可求得飞船到达此速率所需的时间t .解 当光源和观察者背向运动时,由光的多普勒效应频率公式 2/10⎪⎭⎫ ⎝⎛+-=v v v v c c得波长公式 2/10⎪⎭⎫ ⎝⎛-+=v v c c λλ 式中v 为飞船相对地球的速率.令λ0 =620 nm ,λ=760 nm ,得宇航员用肉眼观察不到地球上红色信号时飞船的最小速率为1-8202202s m 1060.0⋅⨯=+-=λλλλv 飞船达此速率所需的时间为a 0.20s 101.66≈⨯==at v 14 -20 若一电子的总能量为5.0MeV ,求该电子的静能、动能、动量和速率.分析 粒子静能E 0 是指粒子在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中的能量,200c m E =,式中为粒子在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中的质量.就确定粒子来说,E 0 和m 0均为常数(对于电子,有m 0 =9.1 ×10-31kg,E 0=0.512 MeV).本题中由于电子总能量E >E 0 ,因此,该电子相对观察者所在的参考系还应具有动能,也就具有相应的动量和速率.由相对论动能定义、动量与能量关系式以及质能关系式,即可解出结果.解 电子静能为 MeV 512.0200==c m E电子动能为 E K =E -E 0 =4.488 MeV由20222E c p E +=,得电子动量为()1-212/1202s m kg 1066.21⋅⋅⨯=-=-E E c p 由2/12201-⎪⎪⎭⎫ ⎝⎛-=c E E v 可得电子速率为c E E E c 995.02/12202=⎪⎪⎭⎫ ⎝⎛-=v14 -21 一被加速器加速的电子,其能量为3.00 ×109eV.试问:(1) 这个电子的质量是其静质量的多少倍? (2) 这个电子的速率为多少?解 (1) 由相对论质能关系2mc E =和200c m E =可得电子的动质量m 与静质量m 0之比为320001086.5⨯===cm E E E m m (2) 由相对论质速关系式2/12201-⎪⎪⎭⎫ ⎝⎛-=c m m v 可解得c c m m 999999985.012/120=⎥⎥⎦⎤⎢⎢⎣⎡⎪⎭⎫ ⎝⎛-=-v可见此时的电子速率已十分接近光速了.14 -22 在电子偶的湮没过程中,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相碰撞而消失,并产生电磁辐射.假定正负电子在湮没前均静止,由此估算辐射的总能量E . 分析 在相对论中,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因此辐射总能量应等于电子偶湮没前两电子总能之和.按题意电子偶湮没前的总能只是它们的静能之和.解 由分析可知,辐射总能量为MeV 1.02J 1064.121320=⨯==-c m E14 -23 若把能量0.50 ×106 eV 给予电子,让电子垂直于磁场运动,其运动径迹是半径为2.0cm 的圆.问:(1) 该磁场的磁感强度B 有多大? (2) 这电子的动质量为静质量的多少倍?分析 (1) 电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为洛伦兹力F =evB ,在轨道半径R 确定时,B =B (p ),即磁感强度是电子动量的函数.又由相对论的动能公式和动量与能量的关系可知电子动量p =p (E 0 ,E K ),题中给予电子的能量即电子的动能E K ,在电子静能20c m E =已知的情况下,由上述关系可解得结果.(2) 由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可得动质量和静质量之比.本题中电子的动能E K =0.50 MeV 与静能E 0=0.512 MeV 接近,已不能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计算电子的动量或速度,而必须用相对论力学.事实上当E K =0.50 E 0 时,用经典力学处理已出现不可忽略的误差.解 (1) 根据分析,有E =E 0 +E K (1)。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8-14章)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开卷考试必备!)第八章思考习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财务分析14习题与案例 企业价值评估
4.[美]布瑞德福特·康纳尔:《公司价值评估—有效评估与决策的工具》,张志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5.[美]AswathDamodaran:《投资估价》,朱武祥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A.预测企业净收益B.预测企业总收入
C.预测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 D.预测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目前较为流行的价值评估方法是( )。
A.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B.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C.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D.以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E.以股利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2.可用于表示企业未来资本收益的财务指标包括( )。
(2)对EVA计算的探讨
EVA是英文EconomicValueAdded的缩写,它实质上反映企业价值的增加或资本增值。EVA的计算公式为:
EVA=扣除调整税的净营业利润或税后利润—资本费用
其中:扣除调整税的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额
资本费用=总资本×平均资本成本
上述公式从西方会计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正确的,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使用这个公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经济利润=税后利润—产权资本费用
或=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产权资本成本)
或=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益率—产权资本成本)
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关键在于经济利润预测。如果有明确预测期较长,预测经济利润可直接运用上述公式,逐年预测。如果考虑有明确预测期的经济利润和明确预测期以后经济利润预测两个阶段,则前者可逐年采用上述公式测算,后者可采用简化公式确定明确预测期后经济利润现值总额。确定方法为:
第十四章 收入
第十四章收入【例题1·计算题】甲公司在2010年7月12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120万元。
甲公司在销售时已知乙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甲公司仍将商品发往乙公司且办妥托收手续。
2010年10月5日,甲公司得知乙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乙公司承诺近期付款。
2010年11月16日收到款项。
假定甲公司销售该批商品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要求:编制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
【例题2·计算题】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商品100万件,协议价为2元/件,成本为l.2元/件。
代销协议约定,乙企业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甲公司无关(不得退货)。
这批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甲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要求:分别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
【例题3·计算题】A公司委托B公司销售甲商品100件,协议价为每件l00元,该商品成本为每件60元,增值税税率为l7%。
A公司收到B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已销售10件,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假定(1)按代销协议,B公司可以将没有代销出去的商品退回给A公司。
B公司实际销售时每件售价120元。
假定(2)A公司按售价的10%向B公司支付手续费。
要求:根据假定1、2,分别编制A公司、B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例题4·计算题】2010年2月乙公司向个人销售电视机100台,不含税价款0.3万元,每台成本0.2万元,增值税率为17%,同时回收旧款电视机作为商品购进,价款为0.01万元(不考虑增值税),货款已经收到。
要求:编制乙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例题5·计算题】2010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电视机1 000台,开出增值税发票,增值税率为17%,每台不含税价款0.2万元,每台成本0.09万元。
同时从乙公司回收1 000台旧电视机,取得增值税发票,每台回收价款(不含增值税)为0.02万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
给水工程14-21章课后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整合版
十四章给水处理概论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答:杂质无外乎两种来源:一是自然过程,例如地层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死亡残骸等;二是人为因素,即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三类:悬浮物: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
粒径大于0.1mm的泥砂去除较易,通常在水中很快下沉.粒径较小的悬浮物,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胶体杂质: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的胶体通常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
有机高分子物质通常也属于胶体一类。
天然水中的胶体一般带有负电荷,有时也含有少量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须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溶解杂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它们与水所构成的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
有的无机溶解物可使水产生色、臭、味。
2、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答: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项目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浊度、色度、臭和味以及肉眼可见物等。
第二类是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希望过量的化学物质。
第三类是对人体健康无益但一般情况下毒性也很低的物质.第四类有毒物质。
第五类细菌学指标,目前仅列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和余氯三项。
3、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答:反应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在反应器中所进行的过程,既有化学反应过程,又有物理过程,影响因素复杂。
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
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
例如,水的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4、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道德经第十四章感悟体会
道德经第十四章感悟体会道德经第十四章讲的是无为而治和守静的道理。
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道理和哲理。
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一章,我得到了一些关于生活和处世的启示和感悟。
首先,无为而治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在做事情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要勉强和强求。
无为而治强调的是顺应自然的原则,遵循事物的本然规律,不去人为干扰或违背,而是可以通过自然的发展来实现事物的最佳状态。
人类常常有着过分的期望和追求,希望通过努力的工作和活动来获得更多的收益或成就。
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自然的力量和规律,往往强求得越多,反而得到的越少。
无为而治告诉我们,要适度地放弃和放松,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其次,守静是指在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守静并不是指追求完全的无念无想,而是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扰乱。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压力所包围,很难保持一个宁静的心态。
我们经常感到焦虑、压力和紧张,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守静告诉我们,要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同时,通过守静和无为而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内心和真实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影响和诱惑所迷惑,很难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实。
我们常常追逐一些虚无的名利和权力,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守静和无为而治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些外界的束缚,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和目标。
最后,守静和无为而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处理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常常复杂和纠缠,我们常常因为争斗和冲突而痛苦和困惑。
守静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大惊小怪。
无为而治告诉我们,要顺应和接纳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和冲突。
只有通过守静和无为而治,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能够更好地共同发展。
道德经第十四章的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十四章的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十四章是一篇关于治国与领导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这一章谈到了领导者的职责和方式,并强调了谦逊和无为的重要性。
首先,道德经告诉我领导者应该以谦逊的态度执政。
这是因为谦逊可以帮助领导者保持与人民的联系,不自私地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领导者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是为了众人的幸福,而不是个人的权力和私利。
谦逊也可以帮助领导者与人民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通过真正倾听和尊重人民的意见,更好地治理国家。
其次,道德经提醒我领导者应该无为而治。
这并不是说领导者应该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领导者应该通过不争夺权力和不强迫人民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无为而治意味着领导者应该放下个人的欲望和私心,而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先。
通过放下个人的欲望,领导者能够聚焦于事情本身,避免无谓的争斗和纷争。
最后,道德经还告诉我领导者应该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领导者不能过于干预和控制事物的发展,而是应该尊重事物的自然演化和发展。
领导者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与之对抗。
通过尊重自然规律,领导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采取合适的行动。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道德经第十四章告诉我领导者应该以谦逊和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并尊重自然规律。
这种领导方式能够帮助领导者与人民建立信任、实现良好的治理,并达到持久
的和谐与繁荣。
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领导方式,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道德经感悟和心得第十四章
道德经感悟和心得第十四章道德经感悟和心得第十四章精选篇1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
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
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
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
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
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
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
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
道德经十四章的真实感悟
道德经十四章的真实感悟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其中的第十四章讨论了人与道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道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对《道德经》第十四章进行解读和感悟。
1. 道的本质与特点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老子提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这段话传达了道的本质和特点。
1.1 不可见道是无形无物、不可见的。
它超越了我们日常所能感知到的世界,超越了形式和表象。
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道,只能通过心灵和内心去感受它。
1.2 不可闻同样地,道也是无声无息、不可闻的。
它超越了语言和声音,无法用言语来准确描述或定义。
我们只能通过静心聆听、沉浸于内心深处才能领悟到它的存在。
1.3 微妙难捉道是微妙而难以捉摸的。
它不可被抓住、不可被控制。
我们若过于追求捕捉和掌握道,反而会使它远离我们。
只有心灵平静、内心安宁时,我们才能感受到道的微妙和存在。
2. 人与道《道德经》第十四章还提到了人与道之间的关系。
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句话表达了人与道之间本质上的联系。
2.1 同出一源人与道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但本质上是同出一源的。
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这个世界,都具有生命力和智慧。
而道是包容万物、贯穿一切的存在,也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因此,我们与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2 异名同谓之玄尽管人和道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实际上都指向了同一个东西——玄妙深奥的真理。
无论是追求者还是追求对象,在通往真理的路上都会遭遇到各种障碍和困惑。
只有通过内心的领悟和体验,我们才能逐渐接近真理,领悟到道的存在。
3. 实践与体验《道德经》第十四章还强调了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感知道的重要性。
老子说:“渐之若存,往之若亡。
”这句话表达了通过实际行动来感知道的意义。
3.1 渐之若存渐进而保持对道的感知。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炼,逐渐增长对道的认识和理解。
水浒传第十四章读后感
水浒传第十四章读后感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令人陶醉的文学作品。
第十四章《朱武封残杀提刑官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这部巨著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章。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浒传中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与命运,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呈现。
以下是我对这一章内容的一些个人感悟。
第十四章的开场描写了特立独行的朱武,他捕快的身份虽低微,但是性格坚韧刚毅。
他虽有英雄气概,但也因为过于冷酷执着而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底线。
朱武封残杀提刑官的一幕,展示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与对不义行为的无法容忍。
然而,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他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包括杀戮,这不禁引发了我对于正义与手段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朱武的行为引出了章节的另一主要情节,也就是鲁智深的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来到五台山是为了还俗,却发现寺中的佛像被人伪造,用以骗取信徒的香火钱。
他愤怒之下,展现了他强大的武艺和搏斗能力。
通过鲁智深的形象,作者揭示了那个封建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利益驱动。
这一章中,水浒传的作者施展了他独特的写作技巧,通过对朱武与鲁智深这两个反面人物的塑造,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朱武追求正义,却因为手段残忍而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鲁智深天性单纯,要回凡尘却又陷入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
作者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一章也让我感悟到,每个人物角色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命运。
他们有着各自的价值观念,因此每个人物都有其内在的矛盾。
作者巧妙地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话,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个人物的心理和处境。
通过阅读水浒传第十四章,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浒传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社会意义。
在这一章中,作者以独到的笔墨,展现了正邪、利益与价值观念之间的斗争。
这种斗争不仅体现在人物角色之间,更令人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选择和人生抉择。
最后,我要感激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复杂。
水浒传不仅是一部娓娓道来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封建社会中的黑暗与不公。
西游记第十四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十四章读后感西游记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的第十四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章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精彩的战斗场面,又有深刻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让我对整个故事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斗法以及唐僧与白骨精之间的交流对话。
这场斗法是一场技高一筹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对峙的较量。
孙悟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武艺,最终击败了白骨精。
这段描写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氛围,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气。
同时,这一段描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如孙悟空一样,只有勇往直前,努力奋斗,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除了战斗场面的精彩描写,这一章还通过唐僧与白骨精之间的对话,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之间的辩证关系。
白骨精作为魔族,她在与唐僧的对话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无奈。
与之相对的是唐僧对于善良和仁爱的坚守和传播。
通过这样的对话,作者在传达一种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之间的悖论。
无论是白骨精的忏悔还是唐僧的坚持,都让我对于人性和善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整个故事来看,第十四章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孙悟空的勇敢和机智,唐僧的智慧和仁爱,都在这一章中得到体现。
同时,这一章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骨精作为一个重要的魔族角色,通过这一章,她的性格和动机得到了初步的揭示,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通过阅读西游记第十四章,我不仅欣赏到了作者的卓越才华,同时也对人性和善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一章的内容丰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我希望能够继续阅读下去,看到更多的故事和人物,感受更多的情感和思考。
西游记是一部不朽的经典,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娱乐和惊喜,更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313-习题作业-第十四章 面板数据模型
思考题14.1. 固定效应为什么会导致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LSDV估计量是如何消除内生性的?14.2. 随机效应为什么会导致自相关的问题?随机效应所导致的自相关与第九章所讲的AR(1)形式的自相关有什么样的区别?14.3. 进行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检验的豪斯曼检验统计量服从2χ分布,所以,豪斯曼检验值应该只取正值。
但是,在现实应用中,通常会出现豪斯曼检验值为负的情形。
(1)请基于豪斯曼检验统计量的公式(14.3.10),思考豪斯曼检验值为负值的原因。
(2)当豪斯曼检验值为负值时,豪斯曼检验是否有效,解释你的理由。
14.4. 如果所估计的动态面板模型为1,12,2it i t i t it Y Y Y r r e --=++。
请思考:在进行差分GMM 估计时,,2i t Y -是否仍然可以作为工具变量?(提示:矩条件2()0t i it E Y De -=是否仍然成立?)练习题14.1.基于表5.1.1的数据,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时间序列数据合并为面板数据,并根据静态模型(14.1.1)和动态模型(14.1.4)分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
(1)用混合OLS对模型(14.1.1)进行估计,解释估计结果的经济含义。
(2)用固定效应估计模型(14.1.1),解释估计结果的经济含义。
(3)用随机效应估计模型(14.1.1),解释估计结果的经济含义。
(4)在(1)~(3)三个估计结果中,你选择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
(5)用差分GMM估计模型(14.1.4),解释估计结果的经济含义。
14.2. 至此,我们分别通过第四章习题4.3、第五章习题5.4、本章方程(14.4.17),基于不同的模型或样本数据估计了中国的新凯恩斯Phillips 曲线。
(1)比较三个部分的估计结果,说明估计结果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2)在三部分的估计结果中,你倾向于哪一个估计结果,说明你的理由。
(3)基于本章方程(14.4.18)的估计结果,说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
高中一年级课后训练(语文第14章)
高中一年级课后训练(语文第14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国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梦想。
像美国梦一样,中国梦也需要有自己的人类情怀和世界担当。
一方面,它应该为未来的“中国”和“中国人”,做出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定位和承诺。
埋头于追赶和自身改革的中国,在为了如何让14亿人活得更舒适、物质上更富足的现实问题上,可谓是上下一心,殚精竭虑而____;而对于“为什么活着”“什么是中国人的梦想”这些超物质、深层面的远景问题,却基本上是无暇顾及,处于集体失语或被动引用西方模式和界定的尴尬状态。
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匮乏,综合国力的上升和个人信仰的迷失,在当今的中国,似乎都同时得到了某种极限。
像是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躁动少年,中国各大城市炫耀般地,希图靠硬件的堆积来征服外来者,把西方折服。
但是,这种过分功利和短视,恰恰暴露了潜意识中我们的不自信和自我定位的迷失。
到头来,猛然发现,我们追逐的其实并不是属于自己的梦想,而是在这的追索中,我们似乎把那条通向自己梦想的路也走丢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深思熟虑乐此不疲大兴土木不顾一切B.深谋远虑津津乐道兴师动众肆无忌惮C.深思熟虑津津乐道大兴土木肆无忌惮D.深谋远虑乐此不疲兴师动众不顾一切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为什么活着”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C.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希图靠硬件的堆积来征服外来者,把西方折服。
但是,这种过分功利和短视的心态,恰恰暴露了我们潜意识中的不自信和自我定位的迷失。
B.希图靠硬件的堆积来征服外来者,让西方折服。
但是,这种过分功利和短视的心态,恰恰暴露了潜意识中我们的不自信和自我定位的迷失。
C.希图靠硬件的堆积来征服外来者,把西方折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思考与练习1. 什么叫张量?张量有什么性质?答:张量:由若干个当坐标系改变时满足转换关系的分量组成的集合,称为张量,需要用空间坐标系中的三个矢量,即9个分量才能完整地表示。
它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分量之间可以用一定的线性关系来换算。
基本性质:1) 张量不变量 张量的分量一定可以组成某些函数)(ij P f ,这些函数值与坐标轴无关,它不随坐标而改变,这样的函数,叫做张量不变量。
二阶张量存在三个独立的不变量。
2) 张量可以叠加和分解 几个同阶张量各对应的分量之和或差定义为另一个同阶张量。
两个相同的张量之差定义为零张量。
3) 张量可分为对称张量、非对称张量、反对称张量 若张量具有性质jiij P P =,就叫对称张量;若张量具有性质jiij P P -=,且当i=j 时对应的分量为0,则叫反对称张量;如果张量jiij P P ≠,就叫非对称张量。
任意非对称张量可以分解为一个对称张量和一个反对称张量。
4) 二阶对称张量存在三个主轴和三个主值 如果以主轴为坐标轴,则两个下角标不同的分量均为零,只留下两个下角标相同的三个分量,叫作主值。
2. 如何表示任意斜微分面上的应力?答:若过一点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微分面上的九个应力分量已知,则借助静力平衡条件,该点任意方向上的应力分量可以确定。
如图14-1所示,设过Q 点任一斜切面的法线N 与三个坐标轴的方向余弦为l ,m ,n ,图14-1 任意斜切微分面上的应力l=cos(N,x); m=cos(N,y); n=cos(N,z)。
若斜微分面ABC 的面积为dF , 微分面OBC(x 面)、OCA(y 面)、OAB(z 面)的微分面积分别为dFx 、dFy 、dFz , 则各微分面之间的关系为 dFx ;dFy= mdF ; dFz=ndF又设斜微分面ABC 上的全应力为S ,它在三坐标轴方向上的分量为Sx 、Sy 、Sz ,由静力平衡条件∑=0xP,得:d d d d zx yx x =---Fz F F F S y x x ττσ整理得⎪⎭⎪⎬⎫++=++=++=n m l S n m l S n m l S z yz xz z zy y xy y zx yx x x στττστττσ (14-6)用角标符号简记为()z y x j i l S iij j ,,,==σ显然,全应力2222zy x S S S S ++=斜微分面上的正应力σ为全应力S 在法线N 方向的投影,它等于x S ,y S ,z S 在N 方向上的投影之和,即nS m S l S z y x ++=σ)(2222nl mn lm n m l zx yz xy z y x τττσσσ+++++= (14-7)斜切微分面上的切应力为 222στ-=S (14-8)所以,已知过一点的三个正交微分面上9个应力分量,可以求出过该点任意方向微分面上的应力,也就是说,这9个应力分量可以全面表示该点应力状况,亦即可以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
3. 应力张量不变量如何表达? 答:应力张量的三个不变量为⎪⎭⎪⎬⎫=++-=++=321313322123211)(σσσσσσσσσσσσJ J J其中1J 、2J 、3J 为应力张量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
4. 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应力: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体内各质点就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可采用截面法进行分析应力球张量:也称静水应力状态,其任何方向都是主方向,且主应力相同,均为平均应力。
特点:在任何切平面上都没有切应力,所以不能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而只能产生体积变化,即不能使物体产生塑性变形。
应力偏张量:是由原应力张量分解出应力球张量后得到的。
应力偏张量的切应力分量、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及应力主轴等都与原应力张量相同。
特点:应力偏张量只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而不能产生体积变化。
材料的塑性变形是由应力偏张量引起的。
5. 平面应力状态和纯切应力状态有何特点?答:平面应力状态的特点为:变形体内各质点与某坐标轴垂直的平面上没有应力。
纯切应力状态:6. 等效应力有何特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等效应力的特点:等效应力不能在特定微分平面上表示出来,但它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代表”整个应力状态中的偏张量部分,因而与材料的塑性变形密切有关。
人们把它称为广义应力或应力强度。
等效应力也是一个不变量。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等效应力在主轴坐标系中定义为22132322213)()()(21J '=-+-+-=σσσσσσ在任意坐标系中定义为)(6)()()(21222222zx yz xy x z z y y x τττσσσσσσσ+++-+-+-=7. 已知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 ⎝⎛---=30758075050805050ij σ (MPa ),试求外法线方向余弦为l=m=1/2,n=21的斜切面上的全应力、正应力和切应力。
解:设全应力为S , sx,ys , sz分别为S 在三轴中的分量,⎪⎭⎪⎬⎫++=++=++=n m l S n m l S n m l S z yz xz z zy y xy y zx yx x x στττστττσ则有:⇒sx=5021⨯+ 5021⨯+8021⨯=106.6 y s =5021⨯+021⨯-7521⨯=-28.0sz =8021⨯-7521⨯-3021⨯=-18.7 2222zy x S S S S ++= 则得到 S =111.79 MPa nS m S l S z y x ++=σ 则得到 σ=26.1 MPa而222στ-=S 则得到 τ=108.7 MPa8. 已知受力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分别为①⎪⎪⎪⎭⎫ ⎝⎛---=10010010010010ijσ, ②⎪⎪⎪⎭⎫⎝⎛=100000017201720ijσ, ③⎪⎪⎪⎭⎫ ⎝⎛-----=400014047ijσ (MPa) 1) 画出该点的应力单元体;2) 求出该点的应力张量不变量、主应力及主方向、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等效应力、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3) 画出该点的应力莫尔圆。
解:1)略 2)在①状态下:J 1=x σ+y σ+z σ=10J 2=-(x σy σ+z y σσ+xz σσ)+2xy τ+2yz τ+2zxτ=200J 3=z y x σσσ+2zx yz xy τττ-(2yz x τσ+2zx y τσ+2xy z τσ)=0式1014—和由032213=---J J J σσσ ⇒1σ=20 , 2σ=0 , 3σ=-10代入公式对于1σ=20时:对于2σ=0时:对于3σ=-10时:: 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523223±=-±=σστ1022112±=-±=σστ1521331±=-±=σστ1521331±=-±=σστ,211=l 01=m 211-=n l212=l 02=m 212=n 03=l 13=m 03=n等效应力:22132322213)()()(21J '=-+-+-=σσσσσσσ =700应力偏张量:m σ=)(31321σσσ++=310)10020(31=-+故应力球张量:⎥⎥⎥⎥⎥⎥⎦⎤⎢⎢⎢⎢⎢⎢⎣⎡310000310000310⎥⎥⎥⎥⎥⎥⎦⎤⎢⎢⎢⎢⎢⎢⎣⎡---='32001003400100320ij σ320='⇒x σ320='z σ340-='y σ9. 某受力物体内应力场为:3126x c xy x +-=σ, 22y c 23xy -=σ,yx c y c xy 2332--=τ,===zx yz z ττσ,试从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的条件中求系数1c 、2c 、3c 。
解:∂;36212x c y yx+-=∂∂σσxyc yy 23-=∂∂σ23223x c y c yyx --=∂∂τyc xxy 32-=∂∂τ由平衡微分条件:0=∂∂=∂∂=∂∂=∂∂=∂∂zx x zyzxz zx zy yx σττττ⎩⎨⎧=--=--+-0320336232322212xy c xy c x c y c x c y ⎪⎩⎪⎨⎧=-==⇒321321c c c。